山东省县域经济二元结构的调整及理论思考

经济纵横

山东省县域经济二元结构的调整及理论思考

于新匣

(德州学院,山东德州253023)

摘要:加快县域经济发展、不断壮大县域经济的实力,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对社会

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全面构建“和谐山东”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文章在对山东省县域二元结构问题分析的基础之上提出了通过调整二元结构达到调整山东县域结构的目的及相应对策。

关键词:二元结构;城乡人均收入;民本经济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487(2009)11-0119-03

的“原有部门”和相对先进的“现代部门”,并且这两个部门相

11.1

二元结构理论

理论溯源

随着经济的发展,主流宏观经济学仅按总量分析国民经

对独立不存在依赖关系。这就是最早的社会二元论。随后,希金斯从生产函数的角度对社会二元论进行了批判,提出了技术二元论。但最早将二元论与经济发展和结构转换联系起来的当属美国经济学家阿瑟·刘易斯(W ·A ·Lewis )提出著名的刘易斯二元结构模型。以后,又得到拉尼斯(G ·Ranis )、费景汉(Fei ·John C ·H ·)的补充,形成了刘易斯—费景汉—拉尼·)则从边际生产理论的角斯模型;乔根森(Jorgenson ,Dale W

度,提出了不同于前者的观点,创立了乔根森的二元经济理论。

济的理论缺陷逐渐显露,产业结构问题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在这样的背景下,古典学派中的结构变动理论———二元结构理论,就逐渐成为一些后发工业国在制定本国经济发展政策和产业政策的依据。所谓二元结构,是指在一个经济系统中存在两个相对独立、联系甚少的子系统的现象。一般用于指一国同时存在不发达的农业部门和相对发达的工业部门的现象。较早提出二元结构的概念是美国经济学家贝克。贝克通过对当时印度尼西亚的实地考察,认为当地存在落后

基金项目: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资助项目(07CJGZ05)

表4

变量TI 的方差分解结果

1.2刘易斯的二元结构模型

刘易斯在其1954年发表的《劳动无限供给下的经济发

展》的论文中,提出了二元经济模式。其模型的基本假定:在

说明在贵州第三产业还未成为城镇居民收入增加的重要

TI

76.2492261.7023757.5638555.0555353.8524252.7532650.0683449.2134349.3369450.43972

LOGDI 0

1.6445541.5777613.1403643.2593033.2597613.0869133.6402244.6388965.992634

Period [1**********]S.E.

0.0127110.0173140.017930.0183540.0185680.0188560.0194120.019870.0202450.020914EC

19.0465217.7868220.5601819.9177419.9122219.3501818.2584417.4396916.9297916.28471SI

4.70425518.8662520.2982121.8863722.9760624.636828.586329.7066529.0943827.28294

产业,仍需大力发展。

第三,城镇居民收入的一个标准差正向冲击对第二产业的影响在第3期达到正面最大值,事实上收入增加,会推动消费更多的第二产业产品,城镇居民收对第三产业的冲击全部为正向效应,因此长期来看城镇居民收入会转向第三产业消费,促使产业升级。

参考文献:

第一,贵州消费结构是引起第二产业变动的原因,消费结构的一个标准差正向冲击对第二产业的影响在未来第2期达到负面效应的最大值,并随后开始减弱,在第10期达到正面效应最大值,但整个未来其内主要以负面效应为主,说明居民消费结构(恩格尔系数)的下降,贵州第二产业比重逐渐上升。

第二,城镇居民收入与第二产业之间存在双向的因果关系,城镇居民收入与第三产业不存在双向格兰杰因果关系,但城镇居民收入变动是引起第三产业变动的格兰杰原因,也

[1]高铁梅等著. 计量经济分析方法与建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1.

[2]周爱民,徐辉,田翠杰等著. 金融计量学[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1.

[3]胡日东,苏梽芳. 中国城镇化发展与居民消费增长关系的动态分析[J].上海经济研究,2007,5.

[4]王俊.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演进与产业结构转换[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7.

(责任编辑/亦民)

统计与决策2009年第11期(总第287期)119

经济纵横

发展中国家的农业部门(原有部门)中,存在着边际生产力极低甚至为零的“剩余劳动力”;在农业部门中,其收入只能维持最低的生活水平;而在工业部门中,则有着较高的劳动生产率和工资水平。由于工资水平差异,经济活动引起一下结果:(1)受工业部门较高工资水平的吸引,农业部门的剩余劳动力将流向城市,进入工业部门。(2)工业部门由于得到来自农业部门较低成本的剩余劳动力而获得利润。(3)工业部门将获得的利润转化为投资,进行扩大再生产。(4)规模扩大后的工业部门将继续增加对农业部门剩余劳动力的雇佣,从而获得更多的利润,然后重复以上的过程,直到农业部门的剩余劳动力全部吸进工业部门为止。这一过程的最终结果是,农业部门由于劳动力不断流出,劳动生产率逐渐上升,其工资水平也随之上升,最终达到与工业部门相同的水平。此时,农业部门和工业部门得到了较为均衡的发展,二元结构现象逐渐消失。

一般而言,具有二元产业结构的国家都是由于强制输入一个“现代部门”而导致的;而在我国却不一样,它自古就是由于为了应付冷战需要而选择了一条特殊工业化道路的结果。

(1)户籍管理制度。从某种意义上说,计划经济和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的制度保障是户籍制度的实行,禁止农业人口

对二元结构现象的描述方式很多,既有生产方式的,又有生活方式和思想方式的。从经济上刻画二元结构的指标主要由城乡居民收入差异、城乡人口数量和三次产业产值比、城乡居民储蓄差异等几个指标,在这里仅就城乡居民收入差异做出分析。通过分析表1的资料,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1)人均收入上的城乡二元结构在全省各地都存在。这个结论不仅是与经济发达的沿海东部地区,也适应于相对落后的西部地区。

表12006年全省各市城镇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民人均收入对照表单位:元

地市德州济南青岛淄博枣庄东营烟台潍坊济宁泰安威海日照莱芜临沂聊城滨州菏泽

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

农民人均纯收入

城乡居民收入比

平。

(3)城乡人均收入的相对差距较大。即使差距最小的威海,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也是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05倍,再有石油城之称的东营市,两者之比竟达3.25倍。

根据以上分析结果,在结合前一章的相关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二元结构在山东普遍存在,在德州也存在;二元结构程度的深浅与经济发展程度密切相关,在经济发达的地区,经济二元结构的特征反而比经济落后地区弱一些,这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库兹涅茨倒U 型假说”。

3二元结构的特殊成因

2山东县域经济二元结构的现状

的自由流动。1958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户籍登记条例》之后,中国城乡人口的自由流动和迁徙便结束了。据专家估计,仅因此一项政策,1952—1987年间,就是我国工业部门少吸纳劳动力9016万人。由于长期实行城镇非农业户口与农业户口的隔离制度,中国城市和乡村在物质基础、文化水平、社会福利待遇上的差别逐渐拉大。这是形成二元结构的一个原因。

(2)超前重工业化。工业现行国家的工业化过程基本上是工业各部门协调发展的过程,而我国为了迅速进入工业化国家的行列,利用计划调拨的方式,调动和集中资源,超前进入重工业化阶段,这一政策的结果是重工业离开了为农业和轻工业提供生产资料的轨道而陷入自我循环的误区。这是形成二元结构的另一原因。

(3)利用剪刀差为工业发展筹集资金。工业化需要有一定的经济基础,由于我国农业的积累不充分,又缺乏来自外部的资金,因此为发展工业化,只能通过工农产品间剪刀差的形式为工业输血。长期实施这一政策的结果,必然导致农业部门发展落后,这可以说是形成二元结构的第三个原因。

9056

[***********][***********][***********][***********][***********][***********][***********][***********]2.382.612.232.42.333.252.332.062.62.512.052.382.33.012.622.692.37

44.1

对解决二元结构矛盾的思考

二元结构矛盾弱化乃至消除依赖于两部门的相互作用片面地强调现代部门对于有部门的带动或者依赖传统

部门的自我发展都是不正确的。从二元经济理论的观点出发,经济发展的实质就是现代部门的不断扩张和传统部门的不断缩小,直到传统部门也现代化,也为现代市场经济的方式所统治。从发达国家的历史看,这一过程通常表现为二者的相互作用。这里(1)是解决从传统农业部门转移出来的过剩人口的就业问题。随着现代部门的扩张,可以吸纳大量从传统部门转移出来的剩余劳动力。(2)是可以由到传统部门

资料来源:《2007年德州统计年鉴》。德州统计局编,第352页和416页。

(2)经济发达的地区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的差距要小于经济落后地区。东部沿海地区的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要小于经济欠发达地区。比如,青岛、潍坊、威海等市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3以内,要远远低于经济落后的东营、临沂3.0以上的水

统计与决策2009年第11期(总第287期)

经济纵横

观念和制度的变化,随着大量的传统部门人员向现代部门的流动,不仅改变了传统部门人的观念,而且也在逐渐地、潜移默化地使其经济制度发生着变化,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大量的农村剩余人口的流出,不仅改变了他们本身的观念,而且也反作用于依然生活在农村的人的观念和制度。(3)是现代部门通过与传统部门之间的贸易,影响传统部门甚至把传统部门逐渐地纳入现代部门的运行轨道,促使传统部门效率的提高和乡现代部门的转化。我国目前的“公司+农户”当属此例。(4)是分享基础设施。现代部门为其自身建立的公用性基础设施,如铁路、码头、医院、供水系统、电力系统等,都被传统部门以更少的代价使用,可以大大提高这些设施的利用率。

以上讨论的是现代部门的发展对农业、乃至整个社会的积极作用。然而需要强调,如果传统部门迟迟不能发展,那会制约现代部门和整个社会经济发展。阿瑟·刘易斯在《劳动力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中指出,“除非农业生产也同时得到增加,否则生产日益增多的工业品是无利的。这也是工业和农业革命同时进行的原因,使农业停滞的经济中看不出工业革命的原因。”刘易斯讲的就是我们今天的状况,如果我们农业不能有一个显著的发展,农民的收入不能得到有效地增加,没有相应的购买力,工业品的生产就要受影响;如果农业不发展,为工业部门提供基本生产资料的成本将会增大,工业部门也很难发展。在我国历史上曾经出现的由于粮食问题而停办一些企业、下放工人的现象,以及当前农民收入相对下降、农村市场乏力,直接影响了启动内需,都可以证明上述判断的正确性。在一个开放的市场上,例如我国加入WTO 以后,如果农产品的成本长期降不下来,在比较优势原理的作用下,人们会选择购买国外更便宜的农产品,中国农业和发达国家农业之间形成的国际二元结构会更加突出。因此,要解决二元矛盾问题,必须使农村发展、使农业发达、使农民富裕。在这方面,湖北、浙江、江苏等地的实践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案例。

参考文献:

是最好的选择。因为“浙江模式”证明存在另外一种选择,即通过自下而上的发展民本经济(有人称之为草根经济),实现农民的非农化,农民在实现自身非农化的过程中会积累丰富的市场经验和雄厚的资本,依靠这些财富,在市场力量的驱使下自发的进行产业结构升级,从而实现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城镇化。之所以强调发展以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要形式的民本经济,一是因为传统部门的转移出来的基本上都是非熟练的劳动力,即使到现代部门就业,一开始也只能是中小企业,进而在过渡到大企业;二是因为劳动密集是我们的资源优势,发挥了这样的优势,不仅可以降低生产成本,还可以解决就业,如果采用了超出人员素质的技术,那可能不仅会造成人员的失业,还会造成先进设备的失业。基于这种考虑,浙江在主导产业的选择上,一开始并没有选择钢铁、汽车、电子等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而是从发挥比较优势的角度出发,选择发展服装、鞋袜、箱包等技术要求不高、资金规模不大、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联系的失于民间发展的清工业为主导产业。由于这个原因,浙江省的霍夫曼系数(可简单理解为轻工业净产值于重工业净产值之比)要明显高于其他省份。相比之下,我国许多地区(尤其是老工业基地)仍在畸形的低水平上片面追求实现重工业化,其结果必然是难以更多的吸引就业人口。

当然,对待模式要采取科学的态度。每个模式的形成都有其特殊的背景和条件,而且每个模式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因此,学习模式不是照抄照搬,而是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有所取舍的“拿来”。

[1]史忠良. 产业经济学(第二版)[M ]. 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 [2]2007年德州统计年鉴[A ]. 德州市统计局编2006年版,第352页和416页.

[3]李晚莲,刘郁礼. 我国农业结构调整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 ]. 兰州学刊,2003,(1).

4.2发展民本经济: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新思路

农民问题的欠发展,农民收入下降,是我国目前失业的

[4]DominickSalvatore . 国际经济学(第五版)[M ]. 朱宝宪,吴洪等译.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重要原因。我国目前失业的特点是结构性失业,除了传统的剩余的初级层次的劳动力太多,城市工业部门的产业结构调整所产生的失业,就是由于“二元经济结构”所产生的失业。通货膨胀与失业,从来都是任何国家政府调控经济的两大目标。现在失业问题已经不能不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了。

如何解决失业和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传统的观点认为,主要依靠城市大工业和第三产业发展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这是一条自上而下的就业道路,也是我国大多数地区奉行的道路。不错,这是正确的选择,但不是唯一选择,甚至不

[5]黄山松. 构建工业反哺农业的有效机制[J ]. 农村经济,2006,(1). [6]徐勇. 国家整合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 ]. 社会主义研究,2006,(1).

[7]贺翀. 加快构建农村社会保障机制[J ]. 理论前沿,2006,(6).[8]周艳波,翟印礼,董鸿鹏. 统筹城乡要素配置与转移的对策研究[J ]. 农村经济,2006,(1).

(责任编辑/浩天)

统计与决策2009年第11期(总第287期)121

经济纵横

山东省县域经济二元结构的调整及理论思考

于新匣

(德州学院,山东德州253023)

摘要:加快县域经济发展、不断壮大县域经济的实力,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对社会

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全面构建“和谐山东”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文章在对山东省县域二元结构问题分析的基础之上提出了通过调整二元结构达到调整山东县域结构的目的及相应对策。

关键词:二元结构;城乡人均收入;民本经济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487(2009)11-0119-03

的“原有部门”和相对先进的“现代部门”,并且这两个部门相

11.1

二元结构理论

理论溯源

随着经济的发展,主流宏观经济学仅按总量分析国民经

对独立不存在依赖关系。这就是最早的社会二元论。随后,希金斯从生产函数的角度对社会二元论进行了批判,提出了技术二元论。但最早将二元论与经济发展和结构转换联系起来的当属美国经济学家阿瑟·刘易斯(W ·A ·Lewis )提出著名的刘易斯二元结构模型。以后,又得到拉尼斯(G ·Ranis )、费景汉(Fei ·John C ·H ·)的补充,形成了刘易斯—费景汉—拉尼·)则从边际生产理论的角斯模型;乔根森(Jorgenson ,Dale W

度,提出了不同于前者的观点,创立了乔根森的二元经济理论。

济的理论缺陷逐渐显露,产业结构问题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在这样的背景下,古典学派中的结构变动理论———二元结构理论,就逐渐成为一些后发工业国在制定本国经济发展政策和产业政策的依据。所谓二元结构,是指在一个经济系统中存在两个相对独立、联系甚少的子系统的现象。一般用于指一国同时存在不发达的农业部门和相对发达的工业部门的现象。较早提出二元结构的概念是美国经济学家贝克。贝克通过对当时印度尼西亚的实地考察,认为当地存在落后

基金项目: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资助项目(07CJGZ05)

表4

变量TI 的方差分解结果

1.2刘易斯的二元结构模型

刘易斯在其1954年发表的《劳动无限供给下的经济发

展》的论文中,提出了二元经济模式。其模型的基本假定:在

说明在贵州第三产业还未成为城镇居民收入增加的重要

TI

76.2492261.7023757.5638555.0555353.8524252.7532650.0683449.2134349.3369450.43972

LOGDI 0

1.6445541.5777613.1403643.2593033.2597613.0869133.6402244.6388965.992634

Period [1**********]S.E.

0.0127110.0173140.017930.0183540.0185680.0188560.0194120.019870.0202450.020914EC

19.0465217.7868220.5601819.9177419.9122219.3501818.2584417.4396916.9297916.28471SI

4.70425518.8662520.2982121.8863722.9760624.636828.586329.7066529.0943827.28294

产业,仍需大力发展。

第三,城镇居民收入的一个标准差正向冲击对第二产业的影响在第3期达到正面最大值,事实上收入增加,会推动消费更多的第二产业产品,城镇居民收对第三产业的冲击全部为正向效应,因此长期来看城镇居民收入会转向第三产业消费,促使产业升级。

参考文献:

第一,贵州消费结构是引起第二产业变动的原因,消费结构的一个标准差正向冲击对第二产业的影响在未来第2期达到负面效应的最大值,并随后开始减弱,在第10期达到正面效应最大值,但整个未来其内主要以负面效应为主,说明居民消费结构(恩格尔系数)的下降,贵州第二产业比重逐渐上升。

第二,城镇居民收入与第二产业之间存在双向的因果关系,城镇居民收入与第三产业不存在双向格兰杰因果关系,但城镇居民收入变动是引起第三产业变动的格兰杰原因,也

[1]高铁梅等著. 计量经济分析方法与建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1.

[2]周爱民,徐辉,田翠杰等著. 金融计量学[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1.

[3]胡日东,苏梽芳. 中国城镇化发展与居民消费增长关系的动态分析[J].上海经济研究,2007,5.

[4]王俊.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演进与产业结构转换[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7.

(责任编辑/亦民)

统计与决策2009年第11期(总第287期)119

经济纵横

发展中国家的农业部门(原有部门)中,存在着边际生产力极低甚至为零的“剩余劳动力”;在农业部门中,其收入只能维持最低的生活水平;而在工业部门中,则有着较高的劳动生产率和工资水平。由于工资水平差异,经济活动引起一下结果:(1)受工业部门较高工资水平的吸引,农业部门的剩余劳动力将流向城市,进入工业部门。(2)工业部门由于得到来自农业部门较低成本的剩余劳动力而获得利润。(3)工业部门将获得的利润转化为投资,进行扩大再生产。(4)规模扩大后的工业部门将继续增加对农业部门剩余劳动力的雇佣,从而获得更多的利润,然后重复以上的过程,直到农业部门的剩余劳动力全部吸进工业部门为止。这一过程的最终结果是,农业部门由于劳动力不断流出,劳动生产率逐渐上升,其工资水平也随之上升,最终达到与工业部门相同的水平。此时,农业部门和工业部门得到了较为均衡的发展,二元结构现象逐渐消失。

一般而言,具有二元产业结构的国家都是由于强制输入一个“现代部门”而导致的;而在我国却不一样,它自古就是由于为了应付冷战需要而选择了一条特殊工业化道路的结果。

(1)户籍管理制度。从某种意义上说,计划经济和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的制度保障是户籍制度的实行,禁止农业人口

对二元结构现象的描述方式很多,既有生产方式的,又有生活方式和思想方式的。从经济上刻画二元结构的指标主要由城乡居民收入差异、城乡人口数量和三次产业产值比、城乡居民储蓄差异等几个指标,在这里仅就城乡居民收入差异做出分析。通过分析表1的资料,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1)人均收入上的城乡二元结构在全省各地都存在。这个结论不仅是与经济发达的沿海东部地区,也适应于相对落后的西部地区。

表12006年全省各市城镇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民人均收入对照表单位:元

地市德州济南青岛淄博枣庄东营烟台潍坊济宁泰安威海日照莱芜临沂聊城滨州菏泽

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

农民人均纯收入

城乡居民收入比

平。

(3)城乡人均收入的相对差距较大。即使差距最小的威海,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也是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05倍,再有石油城之称的东营市,两者之比竟达3.25倍。

根据以上分析结果,在结合前一章的相关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二元结构在山东普遍存在,在德州也存在;二元结构程度的深浅与经济发展程度密切相关,在经济发达的地区,经济二元结构的特征反而比经济落后地区弱一些,这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库兹涅茨倒U 型假说”。

3二元结构的特殊成因

2山东县域经济二元结构的现状

的自由流动。1958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户籍登记条例》之后,中国城乡人口的自由流动和迁徙便结束了。据专家估计,仅因此一项政策,1952—1987年间,就是我国工业部门少吸纳劳动力9016万人。由于长期实行城镇非农业户口与农业户口的隔离制度,中国城市和乡村在物质基础、文化水平、社会福利待遇上的差别逐渐拉大。这是形成二元结构的一个原因。

(2)超前重工业化。工业现行国家的工业化过程基本上是工业各部门协调发展的过程,而我国为了迅速进入工业化国家的行列,利用计划调拨的方式,调动和集中资源,超前进入重工业化阶段,这一政策的结果是重工业离开了为农业和轻工业提供生产资料的轨道而陷入自我循环的误区。这是形成二元结构的另一原因。

(3)利用剪刀差为工业发展筹集资金。工业化需要有一定的经济基础,由于我国农业的积累不充分,又缺乏来自外部的资金,因此为发展工业化,只能通过工农产品间剪刀差的形式为工业输血。长期实施这一政策的结果,必然导致农业部门发展落后,这可以说是形成二元结构的第三个原因。

9056

[***********][***********][***********][***********][***********][***********][***********][***********]2.382.612.232.42.333.252.332.062.62.512.052.382.33.012.622.692.37

44.1

对解决二元结构矛盾的思考

二元结构矛盾弱化乃至消除依赖于两部门的相互作用片面地强调现代部门对于有部门的带动或者依赖传统

部门的自我发展都是不正确的。从二元经济理论的观点出发,经济发展的实质就是现代部门的不断扩张和传统部门的不断缩小,直到传统部门也现代化,也为现代市场经济的方式所统治。从发达国家的历史看,这一过程通常表现为二者的相互作用。这里(1)是解决从传统农业部门转移出来的过剩人口的就业问题。随着现代部门的扩张,可以吸纳大量从传统部门转移出来的剩余劳动力。(2)是可以由到传统部门

资料来源:《2007年德州统计年鉴》。德州统计局编,第352页和416页。

(2)经济发达的地区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的差距要小于经济落后地区。东部沿海地区的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要小于经济欠发达地区。比如,青岛、潍坊、威海等市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3以内,要远远低于经济落后的东营、临沂3.0以上的水

统计与决策2009年第11期(总第287期)

经济纵横

观念和制度的变化,随着大量的传统部门人员向现代部门的流动,不仅改变了传统部门人的观念,而且也在逐渐地、潜移默化地使其经济制度发生着变化,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大量的农村剩余人口的流出,不仅改变了他们本身的观念,而且也反作用于依然生活在农村的人的观念和制度。(3)是现代部门通过与传统部门之间的贸易,影响传统部门甚至把传统部门逐渐地纳入现代部门的运行轨道,促使传统部门效率的提高和乡现代部门的转化。我国目前的“公司+农户”当属此例。(4)是分享基础设施。现代部门为其自身建立的公用性基础设施,如铁路、码头、医院、供水系统、电力系统等,都被传统部门以更少的代价使用,可以大大提高这些设施的利用率。

以上讨论的是现代部门的发展对农业、乃至整个社会的积极作用。然而需要强调,如果传统部门迟迟不能发展,那会制约现代部门和整个社会经济发展。阿瑟·刘易斯在《劳动力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中指出,“除非农业生产也同时得到增加,否则生产日益增多的工业品是无利的。这也是工业和农业革命同时进行的原因,使农业停滞的经济中看不出工业革命的原因。”刘易斯讲的就是我们今天的状况,如果我们农业不能有一个显著的发展,农民的收入不能得到有效地增加,没有相应的购买力,工业品的生产就要受影响;如果农业不发展,为工业部门提供基本生产资料的成本将会增大,工业部门也很难发展。在我国历史上曾经出现的由于粮食问题而停办一些企业、下放工人的现象,以及当前农民收入相对下降、农村市场乏力,直接影响了启动内需,都可以证明上述判断的正确性。在一个开放的市场上,例如我国加入WTO 以后,如果农产品的成本长期降不下来,在比较优势原理的作用下,人们会选择购买国外更便宜的农产品,中国农业和发达国家农业之间形成的国际二元结构会更加突出。因此,要解决二元矛盾问题,必须使农村发展、使农业发达、使农民富裕。在这方面,湖北、浙江、江苏等地的实践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案例。

参考文献:

是最好的选择。因为“浙江模式”证明存在另外一种选择,即通过自下而上的发展民本经济(有人称之为草根经济),实现农民的非农化,农民在实现自身非农化的过程中会积累丰富的市场经验和雄厚的资本,依靠这些财富,在市场力量的驱使下自发的进行产业结构升级,从而实现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城镇化。之所以强调发展以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要形式的民本经济,一是因为传统部门的转移出来的基本上都是非熟练的劳动力,即使到现代部门就业,一开始也只能是中小企业,进而在过渡到大企业;二是因为劳动密集是我们的资源优势,发挥了这样的优势,不仅可以降低生产成本,还可以解决就业,如果采用了超出人员素质的技术,那可能不仅会造成人员的失业,还会造成先进设备的失业。基于这种考虑,浙江在主导产业的选择上,一开始并没有选择钢铁、汽车、电子等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而是从发挥比较优势的角度出发,选择发展服装、鞋袜、箱包等技术要求不高、资金规模不大、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联系的失于民间发展的清工业为主导产业。由于这个原因,浙江省的霍夫曼系数(可简单理解为轻工业净产值于重工业净产值之比)要明显高于其他省份。相比之下,我国许多地区(尤其是老工业基地)仍在畸形的低水平上片面追求实现重工业化,其结果必然是难以更多的吸引就业人口。

当然,对待模式要采取科学的态度。每个模式的形成都有其特殊的背景和条件,而且每个模式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因此,学习模式不是照抄照搬,而是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有所取舍的“拿来”。

[1]史忠良. 产业经济学(第二版)[M ]. 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 [2]2007年德州统计年鉴[A ]. 德州市统计局编2006年版,第352页和416页.

[3]李晚莲,刘郁礼. 我国农业结构调整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 ]. 兰州学刊,2003,(1).

4.2发展民本经济: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新思路

农民问题的欠发展,农民收入下降,是我国目前失业的

[4]DominickSalvatore . 国际经济学(第五版)[M ]. 朱宝宪,吴洪等译.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重要原因。我国目前失业的特点是结构性失业,除了传统的剩余的初级层次的劳动力太多,城市工业部门的产业结构调整所产生的失业,就是由于“二元经济结构”所产生的失业。通货膨胀与失业,从来都是任何国家政府调控经济的两大目标。现在失业问题已经不能不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了。

如何解决失业和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传统的观点认为,主要依靠城市大工业和第三产业发展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这是一条自上而下的就业道路,也是我国大多数地区奉行的道路。不错,这是正确的选择,但不是唯一选择,甚至不

[5]黄山松. 构建工业反哺农业的有效机制[J ]. 农村经济,2006,(1). [6]徐勇. 国家整合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 ]. 社会主义研究,2006,(1).

[7]贺翀. 加快构建农村社会保障机制[J ]. 理论前沿,2006,(6).[8]周艳波,翟印礼,董鸿鹏. 统筹城乡要素配置与转移的对策研究[J ]. 农村经济,2006,(1).

(责任编辑/浩天)

统计与决策2009年第11期(总第287期)121


相关文章

  • 基于城乡一体化的县域经济产业结构调整
  • 基于城乡一体化的县域经济产业结构调整 郭振,王钰娜1 (哈尔滨商业大学经济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150028) [摘 要] 县域的小城镇(县域和中心镇)是连接城乡和工农的纽带,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最基本的地理单元.基于实现城乡一体化的目标,以 ...查看


  • 山东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路及建议
  • 山东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路及建议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山东省县域经济一度存在诸如工业生产薄弱,产业结构单一的现象,导致经济发展迟缓.本文通过对山东省的县域经济进行深入研究,找出存在的问题,探索适合山东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模式. 关键词:县域 ...查看


  • 城乡一体化改革与乡镇功能拓展 - 黄祖辉的日志 - 网易博客
  • --"在"钱清样本"研讨会上的发言 首先我很高兴能来到钱清镇参观考察,并和大家一起就一个乡镇的经济社会发展问题进行探讨.这几天我看了<农民日报>连续刊载的关于"钱清样本"的五篇报 ...查看


  • 欠发达县域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 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年第7卷第2期 欠发达县域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江 磊 于 强 [摘 要]县域金融生态环境是制约区域经济健康运行的重要中枢, 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必然能够促进县域经济的可持续性发 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 ...查看


  • Vtvszq县委报告
  • 生命中,不断地有人离开或进入.于是,看见的,看不见的:记住的,遗忘了.生命中,不断地有得到和失落.于是,看不见的,看见了:遗忘的,记住了.然而,看不见的,是不是就等于不存在?记住的,是不是永远不会消失?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为建设富裕文 ...查看


  • 县域经济发展研究综述
  • 区域经济 县域经济发展研究综述 倪凰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职业技术学院,湖北十堰442002) [摘 要]县域经济的发展,在我国国民经济生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深入研究县域经济的有关理论问题显得尤为重要.文章 以国外区域经济理论和国内县域 ...查看


  • 中国城乡一体化发展研究--以莱芜市为例
  • 青岛农业大学 <区域经济学> 课 程 论 文 论 文 题 目 中国城乡一体化发展研究--以莱芜市为例 学生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学号) 完 成 时 间 年 月 日 摘要:推进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 ...查看


  • 关于发展县域经济的几点建议
  • 关于发展县域经济的几点建议 县域经济作为国民经济大系统中的一个小系统或基本单元,是国家宏观调控下,以县域经济为中心,集镇为纽带,广大乡村经济为基础的区域性经济.根据市政协领导的统一安排,我们组织调研组对我区的区域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根据 ...查看


  • 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 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摘要:本文针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做了深入性研究,从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经济自主力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通过问题的提出给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欠发达地区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