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作文笔下生辉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让学生作文笔下生辉

作者:黄红尧

来源:《中国教师教育》2013年第02期

【摘要】语文作文教学最让老师伤脑筋的是学生作文内容空乏无味,部分学生害怕写作文,把写作当成是苦差事。这是作为一个语文教师急需解决的问题。这就需要老师指导学生向生活去寻找写作的源泉,而培养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力是获得写作材料的基础 。当学生对事物有了具体的感知后,还需要一定的表达能力,可从建立的“材料库”中灵活地获取。多进行仿写练习,促进“消化”。为了让学生对文章的优劣有更感性的认识,可用比较法来体会。通过以上的指导和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也增强了写作的信心,提高了写作的兴趣。

【关键词】治疗 “空洞” 观察 “材料库” 比较法 提高

在语文作文教学中,老师发现学生惧怕写作的最大原因是觉得没什么内容可写。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作文语言枯瘦干瘪,苍白乏力,颠来倒去总是那几句,没有新鲜活力,文章形如一条腹内空空的干瘪丝瓜。即使是写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描绘自己所陶醉的美景,记身边的亲朋好友,最后也是无可奈何,只能寥寥几笔,或人云亦云应付了事。其实,这是作文教学中一个普遍存在,急待解决的问题。如何治疗学生作文“空洞”的毛病呢?本人也在作文教学中探索出一些做法。

1 注重培养学生对周围事物的观察力

有的老师认为学生的观察力“以生俱得”,是不用人去教的。他们既然有五官(眼、耳、鼻、舌、身),自然就有“五觉”(视、听、嗅、味、触)。诚如刘国正先生指出:“我国的传统作文教学,大都是注意指导学生怎样写,不大注意指导学生向生活去探究写作的源泉。”而培养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力是获得写作材料的基础 。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呢?就拿写景的作文来说吧,我们家乡百色市有一个风光旖丽的风景名胜——澄碧湖,学生们在春游、秋游时都去过,并被那儿的景色深深陶醉。但回来后,再让他们写澄碧湖的美景,他们又一筹莫展了。其中的原因是学生没有把看到过的美景变为真正的感性加理性的认识。针对此原因,当学生再去游澄碧湖时,我先布置好几个预习要求。首先要选择好观察点,而且可以选择不同的观察点。在不同的观察点观察同一种事物所看到的景象是不同的。如:在高处看湖,可以观湖的全貌,感觉到湖的壮美;在低处看湖,可感觉到湖的博大胸怀;于远处看湖平静得像一面镜子;而近处看湖,湖又微波粼粼,跳跃着点点星光。其次,让学生用不同的感官来观察。即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身体来感触,用鼻子来嗅等。再次,要注意观察湖的静态和动态、形状、颜色、大小等。另外,还可观察湖在不同时间里所呈现的变化。如湖在早晚,在雨天晴天等都呈现不同景象。正如苏轼所写的《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另外,还要值得注意的是,不能孤立地观察一种事物,要注意把它同周围的事物联系起来,如:湖与蓝天、白云、青山、绿树等互相映衬形成一幅多姿多彩,富于变化,层次不同的美景图。观察时,还要注意用心体会湖的美,这才能做到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让学生作文笔下生辉

作者:黄红尧

来源:《中国教师教育》2013年第02期

【摘要】语文作文教学最让老师伤脑筋的是学生作文内容空乏无味,部分学生害怕写作文,把写作当成是苦差事。这是作为一个语文教师急需解决的问题。这就需要老师指导学生向生活去寻找写作的源泉,而培养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力是获得写作材料的基础 。当学生对事物有了具体的感知后,还需要一定的表达能力,可从建立的“材料库”中灵活地获取。多进行仿写练习,促进“消化”。为了让学生对文章的优劣有更感性的认识,可用比较法来体会。通过以上的指导和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也增强了写作的信心,提高了写作的兴趣。

【关键词】治疗 “空洞” 观察 “材料库” 比较法 提高

在语文作文教学中,老师发现学生惧怕写作的最大原因是觉得没什么内容可写。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作文语言枯瘦干瘪,苍白乏力,颠来倒去总是那几句,没有新鲜活力,文章形如一条腹内空空的干瘪丝瓜。即使是写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描绘自己所陶醉的美景,记身边的亲朋好友,最后也是无可奈何,只能寥寥几笔,或人云亦云应付了事。其实,这是作文教学中一个普遍存在,急待解决的问题。如何治疗学生作文“空洞”的毛病呢?本人也在作文教学中探索出一些做法。

1 注重培养学生对周围事物的观察力

有的老师认为学生的观察力“以生俱得”,是不用人去教的。他们既然有五官(眼、耳、鼻、舌、身),自然就有“五觉”(视、听、嗅、味、触)。诚如刘国正先生指出:“我国的传统作文教学,大都是注意指导学生怎样写,不大注意指导学生向生活去探究写作的源泉。”而培养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力是获得写作材料的基础 。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呢?就拿写景的作文来说吧,我们家乡百色市有一个风光旖丽的风景名胜——澄碧湖,学生们在春游、秋游时都去过,并被那儿的景色深深陶醉。但回来后,再让他们写澄碧湖的美景,他们又一筹莫展了。其中的原因是学生没有把看到过的美景变为真正的感性加理性的认识。针对此原因,当学生再去游澄碧湖时,我先布置好几个预习要求。首先要选择好观察点,而且可以选择不同的观察点。在不同的观察点观察同一种事物所看到的景象是不同的。如:在高处看湖,可以观湖的全貌,感觉到湖的壮美;在低处看湖,可感觉到湖的博大胸怀;于远处看湖平静得像一面镜子;而近处看湖,湖又微波粼粼,跳跃着点点星光。其次,让学生用不同的感官来观察。即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身体来感触,用鼻子来嗅等。再次,要注意观察湖的静态和动态、形状、颜色、大小等。另外,还可观察湖在不同时间里所呈现的变化。如湖在早晚,在雨天晴天等都呈现不同景象。正如苏轼所写的《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另外,还要值得注意的是,不能孤立地观察一种事物,要注意把它同周围的事物联系起来,如:湖与蓝天、白云、青山、绿树等互相映衬形成一幅多姿多彩,富于变化,层次不同的美景图。观察时,还要注意用心体会湖的美,这才能做到


相关文章

  • 作文评语:写景优秀作文的评语
  • 太平洋亲子网小编认为,针对整篇文章所写的评语,写这类评语应尽力作到一分为二,肯定长处,指出缺点,说明修改方法.既评文章的写作方法.语言技巧,又评文章的思想内容.在全面评价文章的基础上有的放矢,突出一两个重点,忌面面俱到,不疼不痒. 1. 笔 ...查看


  • 作文评语:小学写景作文的评语
  • 1. 笔下的春天丰富而又美丽:红的花,绿的草,青的山,蓝的天-- 2.抓住了" "的特点,十分准确;" ",给人的感觉" ". 3.描绘景物时,写出了自己的体会,表达出了内心的感受 ...查看


  • 小学写景作文的评语
  • 小学写景作文的评语/r/n 1. 笔下的春天丰富而又美丽:红的花,绿的草,青的山,蓝的天„„/r/n 2.抓住了" "的特点,十分准确;" ",给人的感觉" "./r/n 3.描绘 ...查看


  • 语文S版四年级下册百花园八教案
  • 教学时间: 年 星期 上午第 月 节 日 下午第 第 周 节 课题 四 年级 第 八 单元 百花园八 1. 继续分类积累四字词语.正确区分词义并会运用. 2. 运用已有的知识,初步了解古诗的意思并会背诵. 3. 通过朗读比较,体会反问句的强 ...查看


  • 作文评语:小学写景作文的评语(推荐)
  • 1. 把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感觉到的统统关于春天的美好的部分写到习作里去,使习作和春天一样生动而美好! 2. 放鹞子是孩子们最爱的运动,此中的兴趣不问可知,通过细致的形貌,把天上鹞子争奇斗艳.五彩缤纷的腾飞局面显现出来了. 3. 读着你 ...查看


  • [放假第一天]教学设计
  • 体会漫画用意,感受成功喜悦 ----笔下生辉<放假第一天>教学设计 一.课前激趣引课,调动学习热情. 师生齐做"我真棒"游戏---- 师:孩子们,今天很多老师来参与我们的课堂,你们心情怎么样? 生:(高兴.兴 ...查看


  • 在阅读中提升语文素养
  •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在阅读中提升语文素养 作者:王万鹏 来源:<新课程学习·上>2015年第02期 摘 要:通过阅读积累,丰富学生的语言,才能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习作水平.教师引导学生 ...查看


  • 小学生作文评语大全集锦
  • 小学生作文评语大全集锦 作文开头: 1.文章开头简而得当,通过环境描写来衬托人物心情,十分艺术化. 2.开头简明扼要 3.文章开头新颖,具有先声夺人之效.使读者一见面就能对人物产生-的印象. 4.文章开头引人入胜,吸引读者.-点面结合,使文 ...查看


  • 鱼游到了纸上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鱼游到了纸上>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品读课文.品析人物品质,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培养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 2.学习作者观察和描写人物的方法进行练笔. 重难点 1.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培养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