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树黄叶病的发生及防治技术
仝国彦 张建军
(河南省汤阴县林业总站,河南汤阴456150)
摘要 阐述了杨树黄叶病的发病症状,并分析其发病病因,发生分布特点,同时提出了防治技术,为该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 杨树黄叶病 ; 发病症状;发病病因 ;防治技术
杨树黄叶病是我省2005年发现的一种严重危害杨树的新病害。近几年来,在我县部分乡镇地段发生“杨树黄叶病”,调查中发现,受害树种主要有危害107、108杨、三倍体毛白杨、中林46、沙兰杨等杨树品种,在柳树、刺槐、山楂、梨树、桃树、合欢、法桐和泡桐等树种上也有相同黄化症状,树龄多集中在3-5年生幼林,多在发病1-2年后枯死。该病危害发生面积较大,扩散蔓延迅速,受害树木死亡率高,是一种高危险的植物病害。杨树叶片变黄的直接原因是活性铁缺乏,同时植株缺氮、缺墒、缺镁,或有蛀干害虫危害时都会导致叶片变黄。笔者在日常的工作中,认真开展了杨树黄叶病的发病症状、发病病因、发生分布特点和防治技术等的调查研究,总结了一些经验,仅供大家参考。
1 发病症状
杨树黄叶病病害症状为:枝条顶端幼叶先表现出发病症状,随后整枝叶片发病。病叶叶肉淡绿色、黄绿色或黄白色,叶脉为乳白色,叶脉两侧叶肉仍为绿色,呈现出绿色网纹。随着症状加重,叶脉两侧的绿色也会逐渐变淡并消失,使整个叶片呈黄白色。病叶变小、变厚。部分病株叶片边缘也会出现枯焦卷曲,最后整个叶片枯焦脱落。病叶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急剧下降。发病枝条节间变短,
生长量小,发病严重时,会造成部分枝条甚至整株枯死。
2 发病病因
通过调查试验证明,土壤营养贫瘠(绝对缺乏)缺铁(活性铁缺乏)是导致杨树黄叶病害得直接原因。长期施用养殖场有污染畜禽粪便导致土壤中有效态磷、铜、锌、锰含量增高,土壤中磷和重金属的污染(相对缺乏)是导致杨树黄叶病害发生的主要原因。病区土是导致杨树黄叶病害得发生的根本原因。杨树黄叶病属非侵染性病害,属缺铁性生理病害,植株生理代谢失衡。一旦发病,叶片不能合成叶绿素,致使叶片失绿,光合作用无法进行;随之根部由于得不到营养(光合作用的产物),生理活动渐弱,病株生长缓慢,直至死亡。
3 发生分布特点
3.1、病株的分布具有均匀性、一致性特征:在杨树林中,一旦发现杨树黄叶病害,常常是一行或多行同时发病,也有零星单株发生,或者是多点同时发病,且发病程度在植株间的表现非常一致,在一个生长季节里没有发现由点到面即由发病中心向周围逐步扩散的过程。
3.2、症状的发展具有均匀性和一致性特征:受害单株发病程度可由轻到重,但同一块林地不同单株间及同一单株不同病叶间,症状发展基部一致,病情的发展进程基本相同。
3.3、病害的发生具有突发性:很多严重发病地点在前一年没有发现黄叶病害树,第二年一旦发生就表现为较大的发生面积,这种情况在苗圃中尤为明显。
3.4、症状的表现具有自然恢复的现象,不具有传染性:调查中发现一些严重发病树,在没有采取任何措施情况下,当年或第二年返绿恢复正常,而且恢复正常后,连续多年没有再发生黄叶病害症状,该试验证明了杨树黄叶病害不具有传染性。这一现象符合非侵染病害的特点。
3.5、病害的发生与杨树苗圃地关系密切:调查发现:①重茬地留根苗发病严重;②重茬地新插苗发病轻或不发病;③新地新插苗不发病;④原菜地上育苗发病严重;⑤在发病苗圃里杨树黄叶病害的分布常呈现出典型的行列排列和界线分布。
3.6、营林和管理措施对杨树黄叶病害的发生有显著影响:调查中发现,同一块林子属于不同农户时,往往会出现某一户或某几户的杨树发病重,而相邻其它农户的杨树发病轻或不发病。进一步调研得知,不同农户之间在造林模式或经营管理措施等方面有较大不同。过去曾遭受过自然灾害或人为损害的杨树发病较为严重。
3.7、畜禽粪便与杨树黄叶病害关系密切:调查中发现,农村畜禽养殖场周围杨树发病明显严重,而且是养殖场建的越早,黄叶病害发生越严重。常年堆放猪粪及多年施用养殖场有污染畜禽粪便都会使杨树严重发病。
3.8、土壤与杨树黄叶病害关系密切:在大量调查及分析基础上杨树黄叶病害的发生划分出两种类型:一是在碱性土壤中,因土壤中有效铁含量较低所导致的缺铁黄叶病害,我们将这种类型的杨树黄叶病害称为因土壤营养贫瘠有效铁 “绝对缺乏”所导致的杨树黄叶病
害。二是在碱性土壤中,土壤中有效铁含量并不低,但当土壤受到磷、铜、锌等污染,由于污染物资影响了铁的活性和吸收所导致的缺铁黄叶病害,我们将这种类型的杨树黄叶病害称为因土壤营养贫瘠有效铁“绝对缺乏”所导致的杨树黄叶病害。即土壤中磷和重金属的污染(相对缺乏)是导致大面积杨树黄叶病害发生的主要原因。杨树黄叶病害发生区土壤较为板结粘重、透气性差。
4防治技术
4.1、对发生病害的杨树幼苗,一律拔除,就地销毁,其它杨树苗木要严格检疫,严禁病苗调出;对病死、濒死的杨树全部清除,进行无害化处理。
4.2、在树木休眠期,是防治杨树黄叶病的关键,于晚秋或早春增施有机肥时,每亩施入3公斤硫酸亚铁,改良土壤结构。
4.3、在树木生长期,采用叶面喷施用0.3%的硫酸亚铁溶液加入少量的镁、锌等微量元素为宜,连续喷施三次,间隔8-10天喷一次叶面,防治杨树黄叶病害效果明显;或者大树根施时以每株施10%-20%的硫酸亚铁0.25-0.5㎏为宜,采用树盘撒施,施肥后进行树盘深翻,再进行灌溉,使肥效能充分发挥,以便使杨树黄叶病害症状消失,叶片恢复正常。土壤施硫酸亚铁对幼龄杨树黄叶病害防治效果较叶面喷施慢,施药60天后防治效果明显;对成龄杨树黄叶病害防治药效反应较慢,第一年没有明显效果,第二年效果明显。
作者简介 仝国彦(1975—),男,河南省汤阴县人,工程师,主要从事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邮编:456150
杨树黄叶病的发生及防治技术
仝国彦 张建军
(河南省汤阴县林业总站,河南汤阴456150)
摘要 阐述了杨树黄叶病的发病症状,并分析其发病病因,发生分布特点,同时提出了防治技术,为该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 杨树黄叶病 ; 发病症状;发病病因 ;防治技术
杨树黄叶病是我省2005年发现的一种严重危害杨树的新病害。近几年来,在我县部分乡镇地段发生“杨树黄叶病”,调查中发现,受害树种主要有危害107、108杨、三倍体毛白杨、中林46、沙兰杨等杨树品种,在柳树、刺槐、山楂、梨树、桃树、合欢、法桐和泡桐等树种上也有相同黄化症状,树龄多集中在3-5年生幼林,多在发病1-2年后枯死。该病危害发生面积较大,扩散蔓延迅速,受害树木死亡率高,是一种高危险的植物病害。杨树叶片变黄的直接原因是活性铁缺乏,同时植株缺氮、缺墒、缺镁,或有蛀干害虫危害时都会导致叶片变黄。笔者在日常的工作中,认真开展了杨树黄叶病的发病症状、发病病因、发生分布特点和防治技术等的调查研究,总结了一些经验,仅供大家参考。
1 发病症状
杨树黄叶病病害症状为:枝条顶端幼叶先表现出发病症状,随后整枝叶片发病。病叶叶肉淡绿色、黄绿色或黄白色,叶脉为乳白色,叶脉两侧叶肉仍为绿色,呈现出绿色网纹。随着症状加重,叶脉两侧的绿色也会逐渐变淡并消失,使整个叶片呈黄白色。病叶变小、变厚。部分病株叶片边缘也会出现枯焦卷曲,最后整个叶片枯焦脱落。病叶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急剧下降。发病枝条节间变短,
生长量小,发病严重时,会造成部分枝条甚至整株枯死。
2 发病病因
通过调查试验证明,土壤营养贫瘠(绝对缺乏)缺铁(活性铁缺乏)是导致杨树黄叶病害得直接原因。长期施用养殖场有污染畜禽粪便导致土壤中有效态磷、铜、锌、锰含量增高,土壤中磷和重金属的污染(相对缺乏)是导致杨树黄叶病害发生的主要原因。病区土是导致杨树黄叶病害得发生的根本原因。杨树黄叶病属非侵染性病害,属缺铁性生理病害,植株生理代谢失衡。一旦发病,叶片不能合成叶绿素,致使叶片失绿,光合作用无法进行;随之根部由于得不到营养(光合作用的产物),生理活动渐弱,病株生长缓慢,直至死亡。
3 发生分布特点
3.1、病株的分布具有均匀性、一致性特征:在杨树林中,一旦发现杨树黄叶病害,常常是一行或多行同时发病,也有零星单株发生,或者是多点同时发病,且发病程度在植株间的表现非常一致,在一个生长季节里没有发现由点到面即由发病中心向周围逐步扩散的过程。
3.2、症状的发展具有均匀性和一致性特征:受害单株发病程度可由轻到重,但同一块林地不同单株间及同一单株不同病叶间,症状发展基部一致,病情的发展进程基本相同。
3.3、病害的发生具有突发性:很多严重发病地点在前一年没有发现黄叶病害树,第二年一旦发生就表现为较大的发生面积,这种情况在苗圃中尤为明显。
3.4、症状的表现具有自然恢复的现象,不具有传染性:调查中发现一些严重发病树,在没有采取任何措施情况下,当年或第二年返绿恢复正常,而且恢复正常后,连续多年没有再发生黄叶病害症状,该试验证明了杨树黄叶病害不具有传染性。这一现象符合非侵染病害的特点。
3.5、病害的发生与杨树苗圃地关系密切:调查发现:①重茬地留根苗发病严重;②重茬地新插苗发病轻或不发病;③新地新插苗不发病;④原菜地上育苗发病严重;⑤在发病苗圃里杨树黄叶病害的分布常呈现出典型的行列排列和界线分布。
3.6、营林和管理措施对杨树黄叶病害的发生有显著影响:调查中发现,同一块林子属于不同农户时,往往会出现某一户或某几户的杨树发病重,而相邻其它农户的杨树发病轻或不发病。进一步调研得知,不同农户之间在造林模式或经营管理措施等方面有较大不同。过去曾遭受过自然灾害或人为损害的杨树发病较为严重。
3.7、畜禽粪便与杨树黄叶病害关系密切:调查中发现,农村畜禽养殖场周围杨树发病明显严重,而且是养殖场建的越早,黄叶病害发生越严重。常年堆放猪粪及多年施用养殖场有污染畜禽粪便都会使杨树严重发病。
3.8、土壤与杨树黄叶病害关系密切:在大量调查及分析基础上杨树黄叶病害的发生划分出两种类型:一是在碱性土壤中,因土壤中有效铁含量较低所导致的缺铁黄叶病害,我们将这种类型的杨树黄叶病害称为因土壤营养贫瘠有效铁 “绝对缺乏”所导致的杨树黄叶病
害。二是在碱性土壤中,土壤中有效铁含量并不低,但当土壤受到磷、铜、锌等污染,由于污染物资影响了铁的活性和吸收所导致的缺铁黄叶病害,我们将这种类型的杨树黄叶病害称为因土壤营养贫瘠有效铁“绝对缺乏”所导致的杨树黄叶病害。即土壤中磷和重金属的污染(相对缺乏)是导致大面积杨树黄叶病害发生的主要原因。杨树黄叶病害发生区土壤较为板结粘重、透气性差。
4防治技术
4.1、对发生病害的杨树幼苗,一律拔除,就地销毁,其它杨树苗木要严格检疫,严禁病苗调出;对病死、濒死的杨树全部清除,进行无害化处理。
4.2、在树木休眠期,是防治杨树黄叶病的关键,于晚秋或早春增施有机肥时,每亩施入3公斤硫酸亚铁,改良土壤结构。
4.3、在树木生长期,采用叶面喷施用0.3%的硫酸亚铁溶液加入少量的镁、锌等微量元素为宜,连续喷施三次,间隔8-10天喷一次叶面,防治杨树黄叶病害效果明显;或者大树根施时以每株施10%-20%的硫酸亚铁0.25-0.5㎏为宜,采用树盘撒施,施肥后进行树盘深翻,再进行灌溉,使肥效能充分发挥,以便使杨树黄叶病害症状消失,叶片恢复正常。土壤施硫酸亚铁对幼龄杨树黄叶病害防治效果较叶面喷施慢,施药60天后防治效果明显;对成龄杨树黄叶病害防治药效反应较慢,第一年没有明显效果,第二年效果明显。
作者简介 仝国彦(1975—),男,河南省汤阴县人,工程师,主要从事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邮编:456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