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学科常规基本要求2015.09

品德学科常规教学基本要求

一、计划

新学期开始,要根据课程标准、品德教材的要求制定个人的品德教学计划。计划内容一般应包括下列五个项目:①课程标准的年段要求;②对学生、教材等的情况分析;③教学教研目标;④改进品德教学的措施以及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⑤相关教学活动的安排等。

二、备课

备课封面信息完整(备课本上要有:学校、年级、科目、教师姓名、使用日期。) ,单元备课、课时备课、每单元的补教补学设计(也可定位整理复习课、讲评课、拓展课等)完整,每单元课时备课可分为详案和略案。 ⒈教师要设立专门的个性化备课本,每课时都要有备课。包括单元备课、精案(每单元不少于1个,具体课题教师自定),略案(除精案以外的其他课题)。

详案要求。

(1)祥案每单元不少于1个,具体课题教师自定。

(2)详案中的9个项目要齐全:①课型;②目标要分别细化陈述(如,品社: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知识。品生:情感与态度、行为与习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③教学重难点;④教学方法;⑤教与学准备(要具体);⑥教学过程(关注:教学准备、教学反思、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公民素质的培养”:爱心、责任、守规、明理);⑦板书设计;⑧作业布置(或拓展作业);⑨教学后记与反思。

⒉简案要求。要按实际课时备课,基本项目要有:教学目标(可以不分述)、教与学准备、教学过程(遵循基本流程,主要活动要呈现)、教学反思。

⒊旧备课使用要求。因已经任教此年级一年以上,且有符合要求的完整备课的教师,要完成不少于3个详案任务,补教补学设计每单元1个、单元备课符合要求。详案:不可与旧备课中的详案课题雷同,要按要求修改。简案:对旧备课中的“教学准备(含补充资源)、主要活动设计、拓展作业三项做出修改或补充(补充内容要呈现在备课中)。使用旧备课的老师能按学校要求修改,且

⒋备课数量的要求:

新授课按16周计算,总课时数应不少于32课时(专兼职教师均要完成)。

⒌全市集体备课资源使用要求:

人手一份电子稿,研读并借鉴,不能作为个人备课直接使用。

⒍个人学期教学计划、单元备课和补教补学设计可合并装订。

三、课堂教学

㈠课堂建设

⒈依据品德教学“活动化、生活化”的课标要求,落实“情感”育人的教学理念,继续推行“入境-激情-导行”的授课模式,引导学生“课前积极调研,课中积极表达、课后积极践行”,引导学生将品德学习成果内化到日常言行之中。

2.重点关注点:品德学科的学生核心素养———公民素养(人文素养)。

⑴公民素养:有爱心、负责任(责任心)、守规范(行为规范和个性品质)、善思考。

树远大理想,明做人之理。从培养行为习惯开始,在生活中、在熟悉社会生活中养成。

⑵学生在课堂上公民素养状况的主要表现:从学习内容方面看:有正确的道德认识,有尊重、喜欢、厌恶等正常的情感表现,有相关的行为意向和当堂呈现。从学生的课堂学习行为看:守课堂规范、善合作、有爱心、乐分享、乐表达。

⒊品德学本课堂评价的主旨目标要落实核心素养—公民素养的评价,从“明事理、能践行、乐学习、善合作”四个指标来给予培养和评价。

㈡课例研讨

每学期运用学校既定的课堂评价标准展开一次课例研讨活动。具体流程包括观课议课活动以及后续的课堂研修要求。

四、作业

每学期3-5年级每班级教师组织学生完成1-2次实践性作业。从“教材中”选择内容,可以细化或深化。统一装订。

⒈装订要求:封面、作业设计思路与作业要求、学生作业(含作业和教师对学生作业的等级或描述性评价)、作业整体评价与今后作业期望。

⒉关注:前期的作业设计;和学生实际调查访问能力的培养。

⒊品德特色作业成果要保存三年以内,学期间不可雷同。

五、基本能力(仍特指调查访问)

㈠调查访问的要求:懂礼仪、会预设问题、能提前预约与沟通、现场清晰有礼貌的沟通并同时记录关键词或加抓拍、事后整理完善、形成结论或报告。

㈡调查访问的基本流程:

⒈明确主题、分工、设计采访提纲。

⒉采访预约与现场告知

⒊现场采访与纪实(文字纪实与音视频纪实)

⒋采访后整理与完善(完善纪实 填写访谈感悟

㈢学生模仿训练的参考资料

⒈提前准备好采访时准备提问的问题。

⒉提前预约,确定采访的时间和地点。

⒊采访时应注意的礼仪:

⑴按时赴约;

⑵采访应穿着朴实、整洁,面带微笑,大方热情;

⑶进门先敲门;

⑷注意礼貌用语(你好、打扰了、谢谢等)、使用普通话,语速适中;

⑸注意认真倾听,礼貌注视对方;

⑸不乱动东西;

⒋采访过程中注意做好记录:记录时注意抓住关键的字或词语记录,以提高记录速度。

⒌采访结束后,及时进行汇总整理。

㈣要求:任课教师对学生进行检测,每学期人均不少于1次;学校对各班级学生的基本能力进行随机抽检,每学期不少于1次。

六、重点工作

㈠品德微课程:

⒈“微课程”的解读:有具体课程计划、有主题性内容、有实施者、对学生成长有益的占时在5-10分钟以内的课程教育活动,即为“微课程”。

⒉要求:

⑴每周2-3节品德课缩减10分钟,展开一节“德育或习惯微课程”。

⑵时间:5-10分钟。

⑶课时:一学期16课时

⑷课程方式:微视频、学生讲、老师讲、学生展、现场操练……

⑸内容以德育微课程为主。如:生活微礼仪、习惯微课程经典礼仪课程等。

㈡阅读融入学科:品德教师要介入人文类书籍的推介或导读工作中。

㈢课堂教学与德育活动的融合:教师结合教学内容与学校德育活动安排选择一个活动融合性推进。如,学校组织的“感恩月”活动,品德教师可以设计引导学生体验的德育活动。如“护蛋行动”。

㈣学生学业质量评价:

⒈形式上包括:笔试检测、项目性评价、实践活动评价、学生操行评价。

⒉关注点:公民素养——爱心、责任心、明理 践行四个评价指标

⒊评价结果呈现:等级+特长+评语

⒋评价结果呈现材料:成长手册、评价单、标志性成果证明等。

⒌期待呈现出丰富灵活的形式。如,成长存折、成长手册等

㈤德育资源分享与实践:分管领导与骨干教师坚持。

⑴分享:分管领导上传适合在学生中推介的优质德育资源和推荐理由。内容可以包含“人文书籍、视频、故事等等不限”;骨干教师建议分享品德活动组织策略,结合具体课例谈。如“如何组织课堂辩论会”“品德课堂的游戏”“品德课上的表演活动”“品德课堂上的模拟小法庭”“品德课上的知识竞猜”等。

⒉格式:*学校*姓名推荐*德育小故事**推荐理由**。

⒊上传时段:骨干教师不限,每学期上传至少一次(中东部学校10月30日前);分管领导按月份上传。

风城街道中心小学

2015.09

品德学科常规教学基本要求

一、计划

新学期开始,要根据课程标准、品德教材的要求制定个人的品德教学计划。计划内容一般应包括下列五个项目:①课程标准的年段要求;②对学生、教材等的情况分析;③教学教研目标;④改进品德教学的措施以及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⑤相关教学活动的安排等。

二、备课

备课封面信息完整(备课本上要有:学校、年级、科目、教师姓名、使用日期。) ,单元备课、课时备课、每单元的补教补学设计(也可定位整理复习课、讲评课、拓展课等)完整,每单元课时备课可分为详案和略案。 ⒈教师要设立专门的个性化备课本,每课时都要有备课。包括单元备课、精案(每单元不少于1个,具体课题教师自定),略案(除精案以外的其他课题)。

详案要求。

(1)祥案每单元不少于1个,具体课题教师自定。

(2)详案中的9个项目要齐全:①课型;②目标要分别细化陈述(如,品社: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知识。品生:情感与态度、行为与习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③教学重难点;④教学方法;⑤教与学准备(要具体);⑥教学过程(关注:教学准备、教学反思、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公民素质的培养”:爱心、责任、守规、明理);⑦板书设计;⑧作业布置(或拓展作业);⑨教学后记与反思。

⒉简案要求。要按实际课时备课,基本项目要有:教学目标(可以不分述)、教与学准备、教学过程(遵循基本流程,主要活动要呈现)、教学反思。

⒊旧备课使用要求。因已经任教此年级一年以上,且有符合要求的完整备课的教师,要完成不少于3个详案任务,补教补学设计每单元1个、单元备课符合要求。详案:不可与旧备课中的详案课题雷同,要按要求修改。简案:对旧备课中的“教学准备(含补充资源)、主要活动设计、拓展作业三项做出修改或补充(补充内容要呈现在备课中)。使用旧备课的老师能按学校要求修改,且

⒋备课数量的要求:

新授课按16周计算,总课时数应不少于32课时(专兼职教师均要完成)。

⒌全市集体备课资源使用要求:

人手一份电子稿,研读并借鉴,不能作为个人备课直接使用。

⒍个人学期教学计划、单元备课和补教补学设计可合并装订。

三、课堂教学

㈠课堂建设

⒈依据品德教学“活动化、生活化”的课标要求,落实“情感”育人的教学理念,继续推行“入境-激情-导行”的授课模式,引导学生“课前积极调研,课中积极表达、课后积极践行”,引导学生将品德学习成果内化到日常言行之中。

2.重点关注点:品德学科的学生核心素养———公民素养(人文素养)。

⑴公民素养:有爱心、负责任(责任心)、守规范(行为规范和个性品质)、善思考。

树远大理想,明做人之理。从培养行为习惯开始,在生活中、在熟悉社会生活中养成。

⑵学生在课堂上公民素养状况的主要表现:从学习内容方面看:有正确的道德认识,有尊重、喜欢、厌恶等正常的情感表现,有相关的行为意向和当堂呈现。从学生的课堂学习行为看:守课堂规范、善合作、有爱心、乐分享、乐表达。

⒊品德学本课堂评价的主旨目标要落实核心素养—公民素养的评价,从“明事理、能践行、乐学习、善合作”四个指标来给予培养和评价。

㈡课例研讨

每学期运用学校既定的课堂评价标准展开一次课例研讨活动。具体流程包括观课议课活动以及后续的课堂研修要求。

四、作业

每学期3-5年级每班级教师组织学生完成1-2次实践性作业。从“教材中”选择内容,可以细化或深化。统一装订。

⒈装订要求:封面、作业设计思路与作业要求、学生作业(含作业和教师对学生作业的等级或描述性评价)、作业整体评价与今后作业期望。

⒉关注:前期的作业设计;和学生实际调查访问能力的培养。

⒊品德特色作业成果要保存三年以内,学期间不可雷同。

五、基本能力(仍特指调查访问)

㈠调查访问的要求:懂礼仪、会预设问题、能提前预约与沟通、现场清晰有礼貌的沟通并同时记录关键词或加抓拍、事后整理完善、形成结论或报告。

㈡调查访问的基本流程:

⒈明确主题、分工、设计采访提纲。

⒉采访预约与现场告知

⒊现场采访与纪实(文字纪实与音视频纪实)

⒋采访后整理与完善(完善纪实 填写访谈感悟

㈢学生模仿训练的参考资料

⒈提前准备好采访时准备提问的问题。

⒉提前预约,确定采访的时间和地点。

⒊采访时应注意的礼仪:

⑴按时赴约;

⑵采访应穿着朴实、整洁,面带微笑,大方热情;

⑶进门先敲门;

⑷注意礼貌用语(你好、打扰了、谢谢等)、使用普通话,语速适中;

⑸注意认真倾听,礼貌注视对方;

⑸不乱动东西;

⒋采访过程中注意做好记录:记录时注意抓住关键的字或词语记录,以提高记录速度。

⒌采访结束后,及时进行汇总整理。

㈣要求:任课教师对学生进行检测,每学期人均不少于1次;学校对各班级学生的基本能力进行随机抽检,每学期不少于1次。

六、重点工作

㈠品德微课程:

⒈“微课程”的解读:有具体课程计划、有主题性内容、有实施者、对学生成长有益的占时在5-10分钟以内的课程教育活动,即为“微课程”。

⒉要求:

⑴每周2-3节品德课缩减10分钟,展开一节“德育或习惯微课程”。

⑵时间:5-10分钟。

⑶课时:一学期16课时

⑷课程方式:微视频、学生讲、老师讲、学生展、现场操练……

⑸内容以德育微课程为主。如:生活微礼仪、习惯微课程经典礼仪课程等。

㈡阅读融入学科:品德教师要介入人文类书籍的推介或导读工作中。

㈢课堂教学与德育活动的融合:教师结合教学内容与学校德育活动安排选择一个活动融合性推进。如,学校组织的“感恩月”活动,品德教师可以设计引导学生体验的德育活动。如“护蛋行动”。

㈣学生学业质量评价:

⒈形式上包括:笔试检测、项目性评价、实践活动评价、学生操行评价。

⒉关注点:公民素养——爱心、责任心、明理 践行四个评价指标

⒊评价结果呈现:等级+特长+评语

⒋评价结果呈现材料:成长手册、评价单、标志性成果证明等。

⒌期待呈现出丰富灵活的形式。如,成长存折、成长手册等

㈤德育资源分享与实践:分管领导与骨干教师坚持。

⑴分享:分管领导上传适合在学生中推介的优质德育资源和推荐理由。内容可以包含“人文书籍、视频、故事等等不限”;骨干教师建议分享品德活动组织策略,结合具体课例谈。如“如何组织课堂辩论会”“品德课堂的游戏”“品德课上的表演活动”“品德课堂上的模拟小法庭”“品德课上的知识竞猜”等。

⒉格式:*学校*姓名推荐*德育小故事**推荐理由**。

⒊上传时段:骨干教师不限,每学期上传至少一次(中东部学校10月30日前);分管领导按月份上传。

风城街道中心小学

2015.09


相关文章

  • 音体美组教研工作计划
  • 音体美组教研工作计划 2014-2015上 一. 指导思想 认真实践"三个代表"精神,围绕学校教学与科研工作的总体部署,以科研为先导.以课改为突破口,抓科研.促教改,真抓实干.与时俱进,努力提高我校体育.艺术教学.科研水 ...查看


  • hy和平街一中生物学科建设方案(南校区)
  • 北京市和平街第一中学生物学科建设方案 生物教研组(南校区)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理念为引领,遵循生物学科的内在规律,加强对生物学科本质的认识:以提高教师的生物学科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为重点,加强生物学科教师队伍建设和生物学科资源建设:以推进 ...查看


  • 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基本要求
  • 土口子中心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基本要求 (讨论稿) 为促进我校教学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根据上级有关文件规定,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要求.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我校教学管理工作由校长负责,教导处具体组织实施,并接受教育 行政部门和教学 ...查看


  • 一年级品德与生活学科德育渗透工作计划
  • 一年级品德与生活学科德育渗透工作计划 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 一.情况分析 一年级的小学生大部分是经过幼儿园学习和做游戏阶段成长起来的,也有个别的没有上幼儿园.上幼儿园的学生聪明伶俐,有实践能力.经过几周的小学学校生活,一年级的小 ...查看


  • 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办法
  • 教学常规管理实施意见 为了扎实推进课程改革,规范教学行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根据区教委<小学教学常规管理要求>及<XX 中心小学教师工作考核方案>精神,结合我中心小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农村小学的办学 ...查看


  • 小学德育工作常规要求
  • 德育工作常规要求 张家滩学校 二零一一年八月二十八日 张家滩学校德育工作常规要求 1. 德育工作由校长负责.教导处发挥政治核心和保证监督作用,支持和协助校长搞好德育工作. 2. 应严格依照<中小学德育纲要>开展德育工作. 3. ...查看


  • 深化课改发言稿结(简)
  • 做好常规,促进课改 --深化课改革阶段性工作总结 龙兴小学:董绍平 一.学校基本情况简介 龙兴小学现有46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377人,其中外来务公子女1749人,占学生总数的74﹪,本镇生628人.教职工129人,在职在岗的90人,代课的 ...查看


  • 小学四年级品社教学工作总结学科质量分析大全
  • 四年级品社教学工作总结 本人承担了四年级思想品德课的教育教学工作,现对一学期来的教学工作做如下总结:本门课程是新编教程,上起来较难,但还是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完成了教学任务.在教育任务中,本人尽职尽责.按照课标要求制定并实施教育工作计划.做到 ...查看


  • 中班上册德育计划
  • 中(1)班德育工作计划 幼儿期是智力开发的最佳期,也是培养良好品德.行为习惯的重要时期,对幼儿进行初步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的教育和训练,是幼儿教育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的要求,结合五大领域的教学活动和日常生活,向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