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与研究 1999年第4期
福利、公平、贫困与饥荒
———评阿马蒂亚・森对福利经济学的贡献
○刘元春
[内容提要] 本文对1998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马
蒂亚・森在福利经济学方面的贡献做了评介,主要包括:“森不可能定理"克服了“阿罗不可能定理"的各种可能性,为现代福利经济学奠定了理论基础;“森不平等指数"为经济分配不平等的测量提供了与现实较为一致的福利经济思想基础;森将他的福利理论运用于贫困研究,提出“森贫困指数";森提出一套较为科学的饥荒分析框架,使福利政策分析纳入饥荒形成机制理论之中。 [作者简介] 刘元春,1972年生。北京,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生。邮政编码:100872。
阿马蒂亚・森(Amartya・K・Sen)于1933年出生于印度桑提尼克邦,曾在印度卡尔卡塔大学和英国剑桥大学三一学院攻读经济学专业,师从多布、斯拉法、罗宾逊等著名经济学家,以论文1
发展中国家的技术选择2获博士学位。他先后担任了伦敦经济学院、麻省理工大学、牛津大学、哈佛大学等著名高等学府的经济学教授,现为英国剑桥大学三一学院院长。森的研究领域非常广泛,著述十分丰富,其经典性的学术著作包括:1论储蓄率的最优化2、1一个关于多数决策原则的可能定理2、1帕累托自由的不可能性2、1集体选择和福利2、1论经济不平等2、1贫困与饥荒2和1论伦理学和经济学2等。由于在社会选择理论、福利分配、贫困的测量及饥荒形成机制等领域取得了开创性的学术成果,森于1998年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本文旨在介绍森在上述领域中的学术贡献。
一、从“森价值限制定理"到“森不可能定理"
在福利经济学研究中,许多人将森与阿罗相提并论,其原因在于:50年代,阿罗
—38
—
提出的“阿罗不可能定理"和利普赛等人提出的“一般次优理论"使新福利经济学陷入了“福利经济学无用"的悲观主义困境之中,而森则通过克服“阿罗不可能定理"的各种可能性,为福利经济学走出悲观主义困境、踏上现代福利经济学希望之路提供了奠基性的理论基础。
1951年,阿罗提出了著名的“阿罗不可能定理"。1956年,利普赛和兰卡斯特等人提出了“一般次优理论"。这两大理论直接使以序数效用论和帕累托标准为基础的新福利经济学陷入了困境。阿罗不可能定理"宣称:“前提下,论分析和政策建议都是没有理论根据的。而“一般次优理论"则进一步宣称:不仅以社会福利函数为基础的政策建议是没有根据的,即使单纯以帕累托最优条件为根据所提供的有限政策指导也是不可行的,因为现实太复杂,满足有额外约束条件的最优决策条件并不与帕累托最优条件相一致,一个满足更多帕累托最优条件的经济更有效。显然,“阿罗不可能定理"和“一般次优理论"对新福利经济学的打击是致命的。在整个五六十年代里,福利经济学陷入了“福利经济学无用"的悲观主义困境之中。
如何才能走出这种悲观主义困境呢?经济学家有两种可行的理论选择:一是用某些可供选择的条件来放松“阿罗不可能定理"和“一般次优理论"的前提条件,探索绕过这两大理论的途径;二是彻底否定这两大理论所批驳的新福利经济学的基石———序数效用论,重建福利经济学的价值基础。在这两方面,森都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阿罗不可能定理"成立所遵循的道德准则可用以下五大假设前提来表示:一致性、非独裁性、传递性、自由选择及不相干方案的独立性。要绕过“阿罗不可能定理",证明社会福利函数能够从个人偏好中得出,就必须放松上述五大假定。如果把个人主义和公民主权看作不可动摇的基本准则,放宽“一致性"和“非独裁性"假设似乎就不值得讨论。因此,问题的
关键就在于放松后三个假设。
在放松传递性假设中,森的贡献是:他提出,要作出选择,所需要的仅仅是一个容许个人从任意一组可行的备选对象中选择一个最好对象的选择函数,传递性并不一定需要,“阿罗不可能定理"的结论因此就可以回避。后来,布朗等人沿着这一思路将问题通俗化了,即给予某一集团一定的独裁权(如否决权、程序提议权),性,,就可以从个人,但直到1966年,森提出“森价值限定定理"后才使单峰条件一般化。“森价值限制定理"的一般表达形式是:如果个人偏好序列满足以下三个条件,即偏好序列中的某一选择不严格优于其他选择、某一选择不严格劣于其他选择、其他选择并不严格优于该选择,则利用多数决定原则能够从个人偏好得出社会福利函数。
在放松“不相干方案的独立性"假设中,森的贡献是:他一针见血地指出了“独立性假设"实质上是通过将两个备选方案间的选择限制为个人对这两个备选对象的排序信息,排斥了所有可能的基数和个人间效用比较的信息。森的这一看法为后来者在放松独立性假设时引入效用显示以及对策分析提供了理论基础。
森在作出上述理论贡献之后,经过全面的反思发现:通过放松假设而来回避“阿罗不可能定理",只是一种权宜之计
,它不可能为福利经济学提供一条光明之路;要彻底地解决社会选择面临的问题,就必须从根本上重新评价福利经济学的价值基础———序数效用论,并回到古典基数效用论中以寻找新的价值基础。森的这一发现将福利经济学引上了现代福利经济学的希望之路,这也是森对福利经济学的最大贡献。
森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理论论证上述发现的正确性。首先,森提出,在序数效用论基础上,通过放松前提假设来回避“阿罗不可能定理"是与许多现实情况相冲突的:1.放松“传递性"假设将导致决策上的
—39
—
独断甚至政治上的独裁;2.放松“自由选择"假设而代之以“单峰偏好",是与现实生活中个人偏好的复杂性、多样性以及政治议案的多样化相冲突的;3.放松“独立性公理"是与生活中行为对策化相矛盾的。其次,森从哲学层次上提出了“森不可能定理",认为要调和帕累托准则与自由主义准则的冲突,解决社会选择难题,就必须抛弃序数效用论。森的这一认识可谓是现代福利经济学价值理论变化的重大转折点。
1970年,森发表了1帕累托自由的不可能性文,提出著名的“森不可能定理":发,,那么唯一可能出问题的地方就是新福利经济学的价值理论基础———序数效用论。显然,“森不可能定理"是将“阿罗不可能定理"反推至极限的产物。“阿罗不可能定理"宣称社会函数不可得,从而得出福利经济学分析存在缺陷的结论;而“森不可能定理"则从社会福利偏好循环推出了福利经济学存在缺陷的关键原因在于其价值理论。这也是将森和阿罗相提并论的原因———阿罗指出了新福利经济学的缺陷,而森则指出了解决这些缺陷、重建福利经济学大厦的方向。
如何才能找到替代序数效用论的新价值理论呢?唯一的出路就是重返古典基数效用论。但古典基数效用论对于许多新福利经济学家而言,无疑是个“谈虎色变"的问题。因为自30年代以来,经济学家们已普遍接受了米尔达尔和罗宾斯的论断———基数效用论不可能成为科学的福利经济学的基础,效用无法进行基数度量。因此,要想在重返基数效用论中寻找到替代序数效用论的价值理论基础,还必须超越古典基数效用论,以绕过米尔达尔和罗宾斯的批判。森在这方面也作出了开创性贡献。
首先,森证明了,即使利用边沁式的古典基数效用论,“阿罗不可能定理"也是可能成立的,因此,像旧福利经济学那样,将效用论视为一种实在的、常识性的、单纯可度量的概念,是无法胜任现代福利经济学的分析任务的。—40
—
其次,森证明了,只要个人间的效用是可比较的以及非效用信息是可获得的,那么,我们就可以超越“阿罗不可能定理"。因此,现代福利经济学的价值理论基石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假设效用可以完全测量是不可取的;2.人的满足感是可表现和度量的;3.效用可以部分地根据个人特点和个人主观陈述得到公开,部分的边际效用比较是可行的,不比,,;5.从信息角度出发,效用,但也可以进行。
二、经济不平等与“森不平等指数"
如何测量一国收入分配的平等程度以及因收入分配不平等带来的社会福利损失呢?这一问题一直是经济学所关注的热点。在该问题上,森作出的贡献是:为经济分配不平等的测量提供了与现实较为一致的福利思想基础,并提出了“森不平等指数",从而将福利经济学的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有机地结合起来了。
森认为,要有效地测量一国收入分配的平等程度以及收入分配不平等带来的社会福利损失,就不能将以基数效用论为基础的古典功利主义或以序数效用论为基础的福利主义作为研究不平等问题的理论基础。原因在于:
1.古典功利主义不但会遇到完全基数效用难以计量的问题,而且会产生“反平等现象",因为古典功利主义中隐含了个人效用生产能力都相等的假设(所谓效用生产能力是指在收入相同时,每个人的边
如果考虑到现实中人们的效用生产能际效用水平)。
力的差异,功利主义原则就会与(弱)公平原理相冲突。
2.以序数效用论为基础的福利主义首先会遇到社会福利函数是否存在的问题。不知道社会福利函数,也就无法评价不同分配方案的社会福利水平,因而就无法进行不平等问题分析。另外,还会遇到帕累托状态不可比的问题,该问题实际上将分配问题舍
弃了。森举例论证道,两个人分一个蛋糕,任意一种分法都是一种帕累托最优状态,因为要使一个人多要一点而不使另外一个人变得更少些的方法是不存在的。因此任何一种不平等的状态如(0,1)或(011,019)都是帕累托最优,这显然也违背了我们的(弱)公平原理,因此,帕累托最优也无法作为分析不平等问题的理论基础。
森认为,要克服上述困难,为分析不平等问题找到一个合理的理论基础,首先应基于边际效用可比性,建立具有可供操作的社会福利函数;
其次应考虑效用的部分测量性;描述特征,,,不平,如对称性、传递性、相对性、绝对性、中间性等(证明略)。森在遵循上述原则的基础上,逐一评价了现有的测量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的指标体系后,提出了“森不平等指数"。
)],则N=1-(yf/y/[W(y1,∗,yn)=W(y1′,∗,yn′
μ),其中μ=∑yi′/n。
i=1
“森不平等指数"的重要意义在于:11它与基尼系数不同,包含了十分深刻而又一致的福利思想基础;21它可以从现实客观的分配不平等系数(如基尼系数)推导出社会福利水平,为推导社会福利函数提供了新的具有操作性的思路;31,,并1,便可由"得出基尼系数;51它开创了福利经济学进行实证分析、引入国民经济客观指标的先河。
n
三、“森贫困指数"和饥荒形成机制
森还将福利理论运用于对贫困和饥荒问题的研究,为贫困指数的测量提供了福利经济思想基础,并形成了一套较为科学的饥荒分析框架。
森首先指出了新福利经济学理论在研究贫困问
题上的无力,认为其原因在于:帕累托世界根本没有考虑“生存前提假设"问题,即人只能在效用水平达到一定程度的基础上才能生存。最优准则只考虑效用的边际水平,因而将贫困乃至饥饿等问题都排除在理论研究范围之外。所以,要想给贫困问题以福利理论基础,必须从基数效用的角度考虑效用的绝对水平以及收入的绝对水平。另外,从福利理论出发,如果要考虑非完全排序、效用比较的相对性、人口规模的变化性等因素,测量贫困的指数公式就应当满足以下条件:单调性、弱传递性、对称性、规模非变化性及其他公理性。森根据这些条件指出了古典测量贫困方法的缺陷,并构建了满足上述条件的“森贫困指数"。
森认为,测量贫困的方法分两步:第一步是区分和筛选,即从总人口中将“收入贫困线"以下的人口挑选出来。在确定“收入贫困线"过程中,森从其理论出发,认为不能单纯考虑客观的收入因素,还必须考虑不同收入群的效用生产能力。第二步是加总,即通过一定方法将穷人所具有的特征加总起来。它具体
—41
—
图1
如图1所示,假设有一个由二人组成的社会,二
人分别拥有总收入OK或OL。完全平均分配的方案将沿OJ进行。如现行分配格局为G点,如何测量G点的分配不平等带来的社会福利损失呢?通过无差异曲线Ⅰ1,可知道G点的社会福利水平相当于B点,而现有总收入可通过平均分配达到C点的福利水平,因此G点由于不平等分配带来的社会福利损失为N=1-(BD/CE),即分配不平等系数,其一般化形式为:11现有分配的社会福利水平为W0=W(y1,∗,yn),W为社会福利函数,y为收入分配向量。21使某一平均分配的福利水平与W0相同:yf=
包括以某种方法根据个体收入向量进行社会排序,然后用函数形式将收入向量加总为总贫困系数。古典测量贫困的方法有人头比率(即低于贫困线的人数占总人数的比率)和收入差距比率(即穷人的平均收入相对于贫困线的差距与贫困线的比率)。“森贫困指数"就是通过组合这两大指标以及穷人收入的基尼系数,并满足前述五大条件而得出的,即
S=HI+H(1-I)Gp其中,Gp为穷人收入分布的基尼系数,H为人头比率,I为收入差距比率。
,,食物的短缺是导致饥荒的关键原因。那么,又如何解释现代社会中粮食丰裕情况下饥荒问题产生的原因呢?森提出,要解释现代社会中的饥荒问题,必须充分考虑人为的生产、交换、分配等因素。沿着这条思路,他建立了“权利方法"(enti2tlementapproach)。
权利方法的基本概念包括:自然禀赋集合(en2dowmentset)和权利集合(entitlementset)、权利分布(entitlementmapping)。自然禀赋集合包括所有个人
利失败,在自给自足经济中它是导致饥荒的主要根
源;后两项可称为贸易失败,它是以市场交换为主体的现代社会中饥荒形成的主要根源。
森后来全面修正了其“权利方法",不再将“权利失败"视为绝对的饥荒形成的根源,而是指出,对于饥荒形成机制的分析,必须涉及权利失败的四大方面,特别是应当考虑该社会中为补充市场交换失败:
Arrow.SocialChoiceandIndividual
Values.1sted.NewYork:Wiley,19512 K・J・Arrow(ed.).Choice,WelfareandDe2
velopment.1sted.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95
3 A・B・Alkinson.TheEconomicsofInequali2
ty.1sted.Oxford:ClarendonPress,19754 D・Mueller.PublicChoice.1sted.Cam2
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795 A・K・Sen.OnOptimizingtheRatioofSav2
ing.EconomicJournal,1961(71)
6 A・K・Sen.CollectiveChoiceandSocialWel2
fare.1sted.Amsterdam:North2Holland,1970
7 A・K・Sen.TheImpossibilityofaParetian
Liberal.JournalofPoliticalEconomics,1970(78)
8 A・K・Sen.OnEconomicInequality.1sted.
Oxford:ClarendonPress,1973
9 A・K・Sen.PovertyandFamine.1sted.
NewYork:OxfordUniversityPress,198110 A・K・Sen.OnEconomicInequality:Addi2
tion.1sted.NewYork:OxfordUniversityPress,1996
拥有的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权利集合是指个人利
用他的各种禀赋所获得的直接满足消费的能力。而权利分布则指自然禀赋集合与权利集合间的关系,这种关系表明了自然禀赋资源转换为可获得的物品和服务的比率,它一般由三大部分组成:一是投入产出比,即生产函数;二是涉及贸易的交换比;三是权利要素的转移比,如收入转移支付比。
森认为,饥荒形成的根源在于“权利失败"(enti2tlementfailure),它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自然禀赋的损失,如战争和自然灾害;二是生产失败;三是交换失败;四是转移失败。其中前两项可称为直接权
[责任编辑
武京闽]
—42—
教学与研究 1999年第4期
福利、公平、贫困与饥荒
———评阿马蒂亚・森对福利经济学的贡献
○刘元春
[内容提要] 本文对1998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马
蒂亚・森在福利经济学方面的贡献做了评介,主要包括:“森不可能定理"克服了“阿罗不可能定理"的各种可能性,为现代福利经济学奠定了理论基础;“森不平等指数"为经济分配不平等的测量提供了与现实较为一致的福利经济思想基础;森将他的福利理论运用于贫困研究,提出“森贫困指数";森提出一套较为科学的饥荒分析框架,使福利政策分析纳入饥荒形成机制理论之中。 [作者简介] 刘元春,1972年生。北京,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生。邮政编码:100872。
阿马蒂亚・森(Amartya・K・Sen)于1933年出生于印度桑提尼克邦,曾在印度卡尔卡塔大学和英国剑桥大学三一学院攻读经济学专业,师从多布、斯拉法、罗宾逊等著名经济学家,以论文1
发展中国家的技术选择2获博士学位。他先后担任了伦敦经济学院、麻省理工大学、牛津大学、哈佛大学等著名高等学府的经济学教授,现为英国剑桥大学三一学院院长。森的研究领域非常广泛,著述十分丰富,其经典性的学术著作包括:1论储蓄率的最优化2、1一个关于多数决策原则的可能定理2、1帕累托自由的不可能性2、1集体选择和福利2、1论经济不平等2、1贫困与饥荒2和1论伦理学和经济学2等。由于在社会选择理论、福利分配、贫困的测量及饥荒形成机制等领域取得了开创性的学术成果,森于1998年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本文旨在介绍森在上述领域中的学术贡献。
一、从“森价值限制定理"到“森不可能定理"
在福利经济学研究中,许多人将森与阿罗相提并论,其原因在于:50年代,阿罗
—38
—
提出的“阿罗不可能定理"和利普赛等人提出的“一般次优理论"使新福利经济学陷入了“福利经济学无用"的悲观主义困境之中,而森则通过克服“阿罗不可能定理"的各种可能性,为福利经济学走出悲观主义困境、踏上现代福利经济学希望之路提供了奠基性的理论基础。
1951年,阿罗提出了著名的“阿罗不可能定理"。1956年,利普赛和兰卡斯特等人提出了“一般次优理论"。这两大理论直接使以序数效用论和帕累托标准为基础的新福利经济学陷入了困境。阿罗不可能定理"宣称:“前提下,论分析和政策建议都是没有理论根据的。而“一般次优理论"则进一步宣称:不仅以社会福利函数为基础的政策建议是没有根据的,即使单纯以帕累托最优条件为根据所提供的有限政策指导也是不可行的,因为现实太复杂,满足有额外约束条件的最优决策条件并不与帕累托最优条件相一致,一个满足更多帕累托最优条件的经济更有效。显然,“阿罗不可能定理"和“一般次优理论"对新福利经济学的打击是致命的。在整个五六十年代里,福利经济学陷入了“福利经济学无用"的悲观主义困境之中。
如何才能走出这种悲观主义困境呢?经济学家有两种可行的理论选择:一是用某些可供选择的条件来放松“阿罗不可能定理"和“一般次优理论"的前提条件,探索绕过这两大理论的途径;二是彻底否定这两大理论所批驳的新福利经济学的基石———序数效用论,重建福利经济学的价值基础。在这两方面,森都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阿罗不可能定理"成立所遵循的道德准则可用以下五大假设前提来表示:一致性、非独裁性、传递性、自由选择及不相干方案的独立性。要绕过“阿罗不可能定理",证明社会福利函数能够从个人偏好中得出,就必须放松上述五大假定。如果把个人主义和公民主权看作不可动摇的基本准则,放宽“一致性"和“非独裁性"假设似乎就不值得讨论。因此,问题的
关键就在于放松后三个假设。
在放松传递性假设中,森的贡献是:他提出,要作出选择,所需要的仅仅是一个容许个人从任意一组可行的备选对象中选择一个最好对象的选择函数,传递性并不一定需要,“阿罗不可能定理"的结论因此就可以回避。后来,布朗等人沿着这一思路将问题通俗化了,即给予某一集团一定的独裁权(如否决权、程序提议权),性,,就可以从个人,但直到1966年,森提出“森价值限定定理"后才使单峰条件一般化。“森价值限制定理"的一般表达形式是:如果个人偏好序列满足以下三个条件,即偏好序列中的某一选择不严格优于其他选择、某一选择不严格劣于其他选择、其他选择并不严格优于该选择,则利用多数决定原则能够从个人偏好得出社会福利函数。
在放松“不相干方案的独立性"假设中,森的贡献是:他一针见血地指出了“独立性假设"实质上是通过将两个备选方案间的选择限制为个人对这两个备选对象的排序信息,排斥了所有可能的基数和个人间效用比较的信息。森的这一看法为后来者在放松独立性假设时引入效用显示以及对策分析提供了理论基础。
森在作出上述理论贡献之后,经过全面的反思发现:通过放松假设而来回避“阿罗不可能定理",只是一种权宜之计
,它不可能为福利经济学提供一条光明之路;要彻底地解决社会选择面临的问题,就必须从根本上重新评价福利经济学的价值基础———序数效用论,并回到古典基数效用论中以寻找新的价值基础。森的这一发现将福利经济学引上了现代福利经济学的希望之路,这也是森对福利经济学的最大贡献。
森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理论论证上述发现的正确性。首先,森提出,在序数效用论基础上,通过放松前提假设来回避“阿罗不可能定理"是与许多现实情况相冲突的:1.放松“传递性"假设将导致决策上的
—39
—
独断甚至政治上的独裁;2.放松“自由选择"假设而代之以“单峰偏好",是与现实生活中个人偏好的复杂性、多样性以及政治议案的多样化相冲突的;3.放松“独立性公理"是与生活中行为对策化相矛盾的。其次,森从哲学层次上提出了“森不可能定理",认为要调和帕累托准则与自由主义准则的冲突,解决社会选择难题,就必须抛弃序数效用论。森的这一认识可谓是现代福利经济学价值理论变化的重大转折点。
1970年,森发表了1帕累托自由的不可能性文,提出著名的“森不可能定理":发,,那么唯一可能出问题的地方就是新福利经济学的价值理论基础———序数效用论。显然,“森不可能定理"是将“阿罗不可能定理"反推至极限的产物。“阿罗不可能定理"宣称社会函数不可得,从而得出福利经济学分析存在缺陷的结论;而“森不可能定理"则从社会福利偏好循环推出了福利经济学存在缺陷的关键原因在于其价值理论。这也是将森和阿罗相提并论的原因———阿罗指出了新福利经济学的缺陷,而森则指出了解决这些缺陷、重建福利经济学大厦的方向。
如何才能找到替代序数效用论的新价值理论呢?唯一的出路就是重返古典基数效用论。但古典基数效用论对于许多新福利经济学家而言,无疑是个“谈虎色变"的问题。因为自30年代以来,经济学家们已普遍接受了米尔达尔和罗宾斯的论断———基数效用论不可能成为科学的福利经济学的基础,效用无法进行基数度量。因此,要想在重返基数效用论中寻找到替代序数效用论的价值理论基础,还必须超越古典基数效用论,以绕过米尔达尔和罗宾斯的批判。森在这方面也作出了开创性贡献。
首先,森证明了,即使利用边沁式的古典基数效用论,“阿罗不可能定理"也是可能成立的,因此,像旧福利经济学那样,将效用论视为一种实在的、常识性的、单纯可度量的概念,是无法胜任现代福利经济学的分析任务的。—40
—
其次,森证明了,只要个人间的效用是可比较的以及非效用信息是可获得的,那么,我们就可以超越“阿罗不可能定理"。因此,现代福利经济学的价值理论基石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假设效用可以完全测量是不可取的;2.人的满足感是可表现和度量的;3.效用可以部分地根据个人特点和个人主观陈述得到公开,部分的边际效用比较是可行的,不比,,;5.从信息角度出发,效用,但也可以进行。
二、经济不平等与“森不平等指数"
如何测量一国收入分配的平等程度以及因收入分配不平等带来的社会福利损失呢?这一问题一直是经济学所关注的热点。在该问题上,森作出的贡献是:为经济分配不平等的测量提供了与现实较为一致的福利思想基础,并提出了“森不平等指数",从而将福利经济学的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有机地结合起来了。
森认为,要有效地测量一国收入分配的平等程度以及收入分配不平等带来的社会福利损失,就不能将以基数效用论为基础的古典功利主义或以序数效用论为基础的福利主义作为研究不平等问题的理论基础。原因在于:
1.古典功利主义不但会遇到完全基数效用难以计量的问题,而且会产生“反平等现象",因为古典功利主义中隐含了个人效用生产能力都相等的假设(所谓效用生产能力是指在收入相同时,每个人的边
如果考虑到现实中人们的效用生产能际效用水平)。
力的差异,功利主义原则就会与(弱)公平原理相冲突。
2.以序数效用论为基础的福利主义首先会遇到社会福利函数是否存在的问题。不知道社会福利函数,也就无法评价不同分配方案的社会福利水平,因而就无法进行不平等问题分析。另外,还会遇到帕累托状态不可比的问题,该问题实际上将分配问题舍
弃了。森举例论证道,两个人分一个蛋糕,任意一种分法都是一种帕累托最优状态,因为要使一个人多要一点而不使另外一个人变得更少些的方法是不存在的。因此任何一种不平等的状态如(0,1)或(011,019)都是帕累托最优,这显然也违背了我们的(弱)公平原理,因此,帕累托最优也无法作为分析不平等问题的理论基础。
森认为,要克服上述困难,为分析不平等问题找到一个合理的理论基础,首先应基于边际效用可比性,建立具有可供操作的社会福利函数;
其次应考虑效用的部分测量性;描述特征,,,不平,如对称性、传递性、相对性、绝对性、中间性等(证明略)。森在遵循上述原则的基础上,逐一评价了现有的测量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的指标体系后,提出了“森不平等指数"。
)],则N=1-(yf/y/[W(y1,∗,yn)=W(y1′,∗,yn′
μ),其中μ=∑yi′/n。
i=1
“森不平等指数"的重要意义在于:11它与基尼系数不同,包含了十分深刻而又一致的福利思想基础;21它可以从现实客观的分配不平等系数(如基尼系数)推导出社会福利水平,为推导社会福利函数提供了新的具有操作性的思路;31,,并1,便可由"得出基尼系数;51它开创了福利经济学进行实证分析、引入国民经济客观指标的先河。
n
三、“森贫困指数"和饥荒形成机制
森还将福利理论运用于对贫困和饥荒问题的研究,为贫困指数的测量提供了福利经济思想基础,并形成了一套较为科学的饥荒分析框架。
森首先指出了新福利经济学理论在研究贫困问
题上的无力,认为其原因在于:帕累托世界根本没有考虑“生存前提假设"问题,即人只能在效用水平达到一定程度的基础上才能生存。最优准则只考虑效用的边际水平,因而将贫困乃至饥饿等问题都排除在理论研究范围之外。所以,要想给贫困问题以福利理论基础,必须从基数效用的角度考虑效用的绝对水平以及收入的绝对水平。另外,从福利理论出发,如果要考虑非完全排序、效用比较的相对性、人口规模的变化性等因素,测量贫困的指数公式就应当满足以下条件:单调性、弱传递性、对称性、规模非变化性及其他公理性。森根据这些条件指出了古典测量贫困方法的缺陷,并构建了满足上述条件的“森贫困指数"。
森认为,测量贫困的方法分两步:第一步是区分和筛选,即从总人口中将“收入贫困线"以下的人口挑选出来。在确定“收入贫困线"过程中,森从其理论出发,认为不能单纯考虑客观的收入因素,还必须考虑不同收入群的效用生产能力。第二步是加总,即通过一定方法将穷人所具有的特征加总起来。它具体
—41
—
图1
如图1所示,假设有一个由二人组成的社会,二
人分别拥有总收入OK或OL。完全平均分配的方案将沿OJ进行。如现行分配格局为G点,如何测量G点的分配不平等带来的社会福利损失呢?通过无差异曲线Ⅰ1,可知道G点的社会福利水平相当于B点,而现有总收入可通过平均分配达到C点的福利水平,因此G点由于不平等分配带来的社会福利损失为N=1-(BD/CE),即分配不平等系数,其一般化形式为:11现有分配的社会福利水平为W0=W(y1,∗,yn),W为社会福利函数,y为收入分配向量。21使某一平均分配的福利水平与W0相同:yf=
包括以某种方法根据个体收入向量进行社会排序,然后用函数形式将收入向量加总为总贫困系数。古典测量贫困的方法有人头比率(即低于贫困线的人数占总人数的比率)和收入差距比率(即穷人的平均收入相对于贫困线的差距与贫困线的比率)。“森贫困指数"就是通过组合这两大指标以及穷人收入的基尼系数,并满足前述五大条件而得出的,即
S=HI+H(1-I)Gp其中,Gp为穷人收入分布的基尼系数,H为人头比率,I为收入差距比率。
,,食物的短缺是导致饥荒的关键原因。那么,又如何解释现代社会中粮食丰裕情况下饥荒问题产生的原因呢?森提出,要解释现代社会中的饥荒问题,必须充分考虑人为的生产、交换、分配等因素。沿着这条思路,他建立了“权利方法"(enti2tlementapproach)。
权利方法的基本概念包括:自然禀赋集合(en2dowmentset)和权利集合(entitlementset)、权利分布(entitlementmapping)。自然禀赋集合包括所有个人
利失败,在自给自足经济中它是导致饥荒的主要根
源;后两项可称为贸易失败,它是以市场交换为主体的现代社会中饥荒形成的主要根源。
森后来全面修正了其“权利方法",不再将“权利失败"视为绝对的饥荒形成的根源,而是指出,对于饥荒形成机制的分析,必须涉及权利失败的四大方面,特别是应当考虑该社会中为补充市场交换失败:
Arrow.SocialChoiceandIndividual
Values.1sted.NewYork:Wiley,19512 K・J・Arrow(ed.).Choice,WelfareandDe2
velopment.1sted.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95
3 A・B・Alkinson.TheEconomicsofInequali2
ty.1sted.Oxford:ClarendonPress,19754 D・Mueller.PublicChoice.1sted.Cam2
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795 A・K・Sen.OnOptimizingtheRatioofSav2
ing.EconomicJournal,1961(71)
6 A・K・Sen.CollectiveChoiceandSocialWel2
fare.1sted.Amsterdam:North2Holland,1970
7 A・K・Sen.TheImpossibilityofaParetian
Liberal.JournalofPoliticalEconomics,1970(78)
8 A・K・Sen.OnEconomicInequality.1sted.
Oxford:ClarendonPress,1973
9 A・K・Sen.PovertyandFamine.1sted.
NewYork:OxfordUniversityPress,198110 A・K・Sen.OnEconomicInequality:Addi2
tion.1sted.NewYork:OxfordUniversityPress,1996
拥有的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权利集合是指个人利
用他的各种禀赋所获得的直接满足消费的能力。而权利分布则指自然禀赋集合与权利集合间的关系,这种关系表明了自然禀赋资源转换为可获得的物品和服务的比率,它一般由三大部分组成:一是投入产出比,即生产函数;二是涉及贸易的交换比;三是权利要素的转移比,如收入转移支付比。
森认为,饥荒形成的根源在于“权利失败"(enti2tlementfailure),它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自然禀赋的损失,如战争和自然灾害;二是生产失败;三是交换失败;四是转移失败。其中前两项可称为直接权
[责任编辑
武京闽]
—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