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方法以及原理说明

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方法以及原理说明

1、实验方法

采用控制变量法,即当研究的某个物理量与两个以上的其他物理量的变化有关时,分别研究该物理量与其中一个物理量之间的变化关系,而设法控制其他物理量不发生变化的一种方法。

本实验中,小车加速度a的大小、方向由外力F、小车质量M共同确定。研究加速度a与F及M的关系时:

(1)控制小车的质量M不变,讨论a与F的关系。

(2)再控制砂和砂桶的质量不变即F不变,改变小车的质量M,讨论a与M的关系。

(3)综合起来,得出a与F、M之间的定量关系。

2、实验思想方法(等效法)

小车在长木板上运动时由于要受到摩擦阻力作用,且在改变小车质量时摩擦阻力随之改变,这将给实验带来很多麻烦。例如,要测知动摩擦因数,计算每改变小车质量后的摩擦阻力,或每改变小车质量后都用“牵引法”调试平衡。

本实验中,巧妙地采用了平衡摩擦阻力的方法:将长木板一端垫起,让小车重力沿斜面的分力把摩擦阻力平衡掉,即等效于小车不受擦擦阻力作用,绳对小车的拉力即为车所受的合外力。同时小车质量改变后无需重新调试,从而简化了实验程序及计算过程。

3、实验的必要条件

(1)小车质量M远大于砂及桶的总质量m,从而近似认为对小车的拉力T等于砂及桶的重力mg。

注意:严格地说,细绳对小车的拉力T并不等于砂和砂桶的重力mg,而是

导如下:

对砂桶、小车整个系统有:

对小车:

由①②得:

由于

② 因此

。推

若允许实验误差在5%之内,则由

由此,在实验中控制

(一般说:

)时,则可认为

,由此造成的系统误差小于5%。

4、数据处理(图像法)

在画

图像时,多取点、均分布,达到一种统计平均以减小误差的目的。同时注意不分析

图像,因为两者成不成反比关系不易直接观察。

5、实验的进一步改进

本实验以小车为研究对象,以砂桶重力替代牵引力,产生了系统误差。要消除这种误差,可以以小车与砂桶组成的系统为研究对象。则该系统质量

验证a与F关系时,要保证

,系统所受拉力

。恒定,可最初在小车上放几个小砝码,逐一把小砝码移

的关系时,要保证砂、桶重力不变,至砂桶中,以改变每次的外力;验证a与总质量

可在小车上逐一加放小砝码,以改变每次总质量。其他方法步骤同原来一样。

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方法以及原理说明

1、实验方法

采用控制变量法,即当研究的某个物理量与两个以上的其他物理量的变化有关时,分别研究该物理量与其中一个物理量之间的变化关系,而设法控制其他物理量不发生变化的一种方法。

本实验中,小车加速度a的大小、方向由外力F、小车质量M共同确定。研究加速度a与F及M的关系时:

(1)控制小车的质量M不变,讨论a与F的关系。

(2)再控制砂和砂桶的质量不变即F不变,改变小车的质量M,讨论a与M的关系。

(3)综合起来,得出a与F、M之间的定量关系。

2、实验思想方法(等效法)

小车在长木板上运动时由于要受到摩擦阻力作用,且在改变小车质量时摩擦阻力随之改变,这将给实验带来很多麻烦。例如,要测知动摩擦因数,计算每改变小车质量后的摩擦阻力,或每改变小车质量后都用“牵引法”调试平衡。

本实验中,巧妙地采用了平衡摩擦阻力的方法:将长木板一端垫起,让小车重力沿斜面的分力把摩擦阻力平衡掉,即等效于小车不受擦擦阻力作用,绳对小车的拉力即为车所受的合外力。同时小车质量改变后无需重新调试,从而简化了实验程序及计算过程。

3、实验的必要条件

(1)小车质量M远大于砂及桶的总质量m,从而近似认为对小车的拉力T等于砂及桶的重力mg。

注意:严格地说,细绳对小车的拉力T并不等于砂和砂桶的重力mg,而是

导如下:

对砂桶、小车整个系统有:

对小车:

由①②得:

由于

② 因此

。推

若允许实验误差在5%之内,则由

由此,在实验中控制

(一般说:

)时,则可认为

,由此造成的系统误差小于5%。

4、数据处理(图像法)

在画

图像时,多取点、均分布,达到一种统计平均以减小误差的目的。同时注意不分析

图像,因为两者成不成反比关系不易直接观察。

5、实验的进一步改进

本实验以小车为研究对象,以砂桶重力替代牵引力,产生了系统误差。要消除这种误差,可以以小车与砂桶组成的系统为研究对象。则该系统质量

验证a与F关系时,要保证

,系统所受拉力

。恒定,可最初在小车上放几个小砝码,逐一把小砝码移

的关系时,要保证砂、桶重力不变,至砂桶中,以改变每次的外力;验证a与总质量

可在小车上逐一加放小砝码,以改变每次总质量。其他方法步骤同原来一样。


相关文章

  • 初中物理 学科基本要求
  • 上海市初级中学物理学科教学基本要求(试用本) 第一单元物质 本单元知识由太阳系.原子和密度等部分组成.在本单元中,主要学习物质的一些基本形态和关于宇宙的初步知识,其中密度概念是本单元的重点. 密度是初中物理力学中重要概念之一,且它与第五单元 ...查看


  • [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实验试题赏析
  • <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实验试题赏析 作者:郑金锁 来源:<理科考试研究·高中>2013年第09期 高中物理<考试大纲>规定的力学部分的六个学生实验中,<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原理.研究方法(控 ...查看


  • 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研究
  • 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研究 第一章 物理实验与物理学发展 第一节.物理实验在物理学发展中的地位.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在物理学中,每个概念的建立.每个规律的发现,都有其坚实的实验基础.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物理学. 一.物理实验与古代物理学发展. ...查看


  • 2013级电路分析基础实验指导书-2
  • 电路分析基础 实验指导书 杨杰 编写 东莞理工学院电子系 二00五年八月 电路分析基础实验指导书 目 录 实验一 基尔霍夫定律的验证┈┈┈┈┈┈┈┈┈┈┈┈┈┈┈┈┈┈┈┈2 实验二 电压源与电流源的等效变换┈┈┈┈┈┈┈┈┈┈┈┈┈┈┈┈ ...查看


  • 物理课程描述
  • 课程名称:高中物理 课程描述: 物理学是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它所研究的是物质的基本结构.最普遍的相互作用.最一般的运动规律以及所使用的实验手段和思维方法.有助于学生继续学习基本的物理知识与技能:体验科学探究过程,了解科学研究方法:增强创新意识 ...查看


  • ht黑体辐射出射度曲线绘制实验报告
  • 黑体辐射出射度曲线绘制 实验报告 姓 名: 学 号: 班 级: 黑体辐射出射度曲线绘制 一. 实验目的: 学习和巩固黑体辐射定律,验证普朗克辐射定律.斯蒂芬-玻尔兹曼定律.维恩位移定律:了解单色仪的工作原理及基本结构. 二. 实验内容: 按 ...查看


  • 2014年电工学实验指导书
  • 实验一 基尔霍夫定律的验证 一.实验目的 1.验证基尔霍夫定律,加深对基尔霍夫定律的理解. 2.掌握直流电流表的使用以及学会用电流插头.插座测量各支路电流的方法. 3.学习检查.分析电路简单故障的能力. 二.原理说明 基尔霍夫定律: 基尔霍 ...查看


  • 江苏省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教学要求
  • 江苏省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教学要求说明 为贯彻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帮助广大高中物理教师把握教学的深广度,我们组织编写了<高中物理教学要求>(以下简称<要求> ...查看


  • [高中物理教学要求]的说明
  • 江苏省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教学要求 说 明 为贯彻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帮助广大高中物理教师把握教学的深广度,我们组织编写了<高中物理教学要求>(以下简称<要求&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