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 第五课 着眼未来 永续发展

第五课 着眼未来 永续发展

一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一)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面临的共同课题:

1, 既要考虑当今发展和现代人的利益,也要考虑未来发展和后代人的利益。

2, 协调发展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要素。

(二) 可持续发展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1, 人口问题。

讨论专题一:人口数量。中国人口规模庞大。

数量庞大有什么益处和弊端?1300000000,13后面有8个零,的确是一个非常巨大的数字。原本我们说,最多的资源除以13亿就成为很少的东西;再小的问题乘以13亿就成为很大的问题。那为什么我们不可以这样想?再大的困难除以13亿就成为小的困难(如汶川大地震中的捐款),再小的正能量乘以13亿就成为巨大的正能量(每人节约一滴水,那就是巨大的能量)。由此,我们平常看问题,要一分为二,不能走极端。一走极端,你看问题就偏了。如今网络特别发达,有些语言“语不惊人死不休”,其实都是非常不符合客观实际的。

相关资料:中国是全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2010年达到13.54亿。其次为印度,美国,印度尼西亚,巴西,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尼日利亚,俄罗斯,日本,墨西哥。以上这些国家人口都过亿。

根据2010年的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东部地区人口占31个省(区、市)常住人口的37.98%,中部地区占26.76%,西部地区占27.04%,东北地区占8.22%。与2000年人口普查相比,东部地区的人口比重上升2.41个百分点,中部、西部、东北地区的比重都在下降,其中西部地区下降幅度最大,下降1.11个百分点;其次是中部地区,下降1.08个百分点;东北地区下降0.22个百分点。按常住人口分,排在前五位的是广东省、山东省、河南省、四川省和江苏省。2000年人口普查排在前五位的是河南省、山东省、广东省、四川省、江苏省。广东和山东一直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排头兵,GDP处于各省市自治区前茅。哪里经济发展了,人才自己就汇聚哪里。这一排名,是不是反映了经济实力呢?

中国实行计划生育的国策,而2013年11月国家启动实施的“单独二胎政策”,这两者是否存在矛盾呢?中央决定启动实施单独二胎政策。实施单独二胎的原因有哪些呢?其意义在又在于什么呢?启动实施单独二胎的原因包括我国低生育水平趋于下降、人口结构性问题日益突出、家庭传统

功能弱化、城乡居民生育意愿的改变等。介绍关于启动实施单独二胎的原因及其意义。 一、 启动实施单独二胎的原因: 1、低生育水平稳中趋降。人口增长处于低生育水平

全国大陆总人口为1,339,724,852人,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增加7390万人,增长

5.84%,年平均增长0.57%,比1990年到2000年的年平均增长率1.07%下降0.5个百分点。数据表明,我国人口增长处于低生育水平阶段。2010年人口普查长表数据显示,2010年全国总和生育率为1.18110,其中“城市”为0.88210,“镇”为1.15340,“乡村”为1.43755。全国总和生育率倒数前五名分别是北京0.70670、上海0.73665、辽宁0.74090、黑龙江0.75140、吉林0.76000。生育率最高的前五名是广西

1.78975、贵州1.74785、新疆1.52885、海南 1.51265、安徽1.48155。作为基本国策,计划生育已经执行了30年。但是,发展到今天,计划生育政策的可行性已经引起了质疑。

长时间的低生育率以及人口年龄结构老化将导致对养老与医疗健康体系的挑战,影响整体劳动生产率与整个经济的竞争性。当抚养负担日趋加重时,人口老化也影响到代际关系,甚至社会的整合与民族的兴衰。上世纪90年代初,我国总和生育率降到更替水平以下,目前为1.5~1.6,达到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人口总量虽然保持持续增长,但惯性趋弱。如果维持现行生育政策不变,总和生育率将继续下降,总人口在达到峰值后将快速减少,影响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以及中华民族的长远发展。 2、人口结构性问题日益突出。 劳动年龄人口开始减少,2012年比上年减少345万人;2023年以后,年均将减少约800万人。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2013年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2亿,本世纪30年代中期将达到4亿,占总人口的比例将从目前的1/7提高到1/4。出生人口性别比长期偏高,近20年来一直在高位徘徊,2012年仍高达117.7。 3、家庭规模持续缩减。 “六普”数据显示,全国户均3.1人,较“五普”减少0.34人,与上世纪80年代初户均4.43人比较,下降1.33人。独生子女家庭1.5亿

多户,独居老人的比例提高,家庭的传统功能有所弱化。 4、城乡居民生育意愿发生了很大变化。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少生优生、优育优教的生育观念正在形成。 1980年,中共中央《关于控制我国人口增长问题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指出:“到30年以后,目前特别紧张的人口增长问题就可以缓和,也就可以采取不同的人口政策了”。当前,启动实施单独两孩政策条件成熟、时机有利。

二、实施单独二胎政策的意义: 1、实施单独两孩政策,有利于保持合理的劳动力规模,延缓人口老龄化速度,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

2、有利于逐步实现国家政策与群众意愿的统一,提升家庭抵御风险的能力,增强家庭养老照料功能,促进家庭幸福与社会和谐; 3、有利于稳定适度低生育水平,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讨论专题二:人口素质总体水平不高

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和原来相比,中国的人口素

质已经有了很大的提升。

中国的传统道德观念还是应该得以继承的。士大夫,君子等的高风亮节还是

值得歌颂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出自《孟子》的《尽心章句上》。 原

句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意思是 不得志的时候就要管好自己的道德

修养,得志的时候就要努力让天下人就是指百姓都能得到好处。“正心修身齐家治

国平天下” 大学生比例依然不高

这次人口普查,与2000年人口普查相比,每十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3611人上升为8930人,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由11146人上升为14032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由33961人上升为38788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由35701人下降为26779人。文盲率(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4.08%,比2000年人口普查的6.72%下降2.64个百分点。

一方面,与教育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大学生比例低的可怜;另一方面,走出校门的大学生为找工作而奔波。这是为何? 1、俄罗斯:54% 2、加拿大:48.3% 3、以色列:43.6% 4、日本、新西兰:41%

6、美国:40.3% 7、芬兰:36.4% 8、韩国:34.6% 9、挪威:34.2% 10.澳大利亚:33.7%11.爱沙尼亚:33.3%12.爱尔兰、丹麦:32.2% 14.比利时:32.1% 15.英国:31.8% 16.瑞士:31.3%

讨论专题三:人口结构不合理。(男女平等离我们有多远?)年龄结构不合理。性别结构不

合理。

1,年龄结构不合理。老龄化问题:国际上通常看法是,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

2, 性别结构不合理。 性别比例仍是男多女少

总人口男女性别比为105.20比100,其中男性人口686,852,572人,占51.27%;女性人口652,872,280人,占48.73%。粗算一下,我国男性比女性多3400万!

在省级行政区中,性别比差距最小的为江苏,男女性别比为101.54:100,最大的为天津,男女性别比达到114.52:100。共有江苏、宁夏等12个省市区男女性别比差距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海南与天津男女性别比超过110:100。

总人口性别比从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的106.74下降到105.20(以女性人口为100.00)。

1949年,西蒙娜·德·波伏娃的《第二性》在法国出版时,在社会上引起两种极端的反应。“女人不是生下来就是女人,而是后来才变成女人。”波伏娃在书中提出这个著名的观点,对这句话的进一步解释——女人作为妻子和母亲的命运,是男性硬安在她们头上,用来限制她们的自由的——震动了很多人,也包括教皇。梵蒂冈把它列为禁书,而女性主义者则奉为至宝。书在法国上架第一周就卖出2万本,完全超出了一本哲学著作的预期的销量,迄今,它的法文版累计销量已超过300万册,英文版、俄文版、日文版与德文版的销量也以数百万计。

波伏娃的女性主义倾向不是与生俱来,在《回忆少女时代》中,她曾提到过对“另一半”的憧憬:“我们共同攀登高峰,我的丈夫比我稍稍敏捷,强壮一些,他常常要助我一臂之力,与我一级一级地向上攀登。实际上,我是一个比较贪心,不太慷慨的女孩,我愿意得到,不愿给予。如果对方不如我,需要我拖着他,我会非常不耐烦。如果遇上这样的人,不如过单身生活,不要结婚。我最重要的事业是拥有世界,我的婚姻生活应该有助于而不是有碍于这个事业。命中注定能成为我丈夫的人,不能是有别于我的一类人,既不比我差,也不超出我许多,他保证我很好的生活,但不剥夺我的自主权。”然后我们知道,她在20岁的时候遇见了萨特。

萨特不是那么风流成性,波伏娃也就不会写出这部著作。年轻时的萨特有个信念,就是大作家都是花花公子,如果他要想当大作家,也应该睡很多女人,也许还出于一个相貌丑陋的知识分子缺乏自信或怎样,总之,他对受他的思想吸引的女青年来者不拒。波伏娃骤然察觉到萨特只是在为他自己而生活,在半自传体的小说《女宾客》中,她写道:“轻率信任的代价,就是她猛然面对一个陌路人。”然而对于这个法国最早进大学学习哲学的女学生之一,比她“稍微敏捷”

的男性在这个世界上并不多。波伏娃被动地接受他的这种生活方式,和萨特建立了持续50年的自由情侣关系,他们各自都有另外的情人,并且分享彼此的情事。

萨特似乎不那么吃醋,但波伏娃不是,尽管她必须在表面装得很大度。为了保持与萨特的亲密关系,她不得不去讨好他喜欢的女人,而萨特弃如鸡肋的女人,也会失去她的友谊。他们的一个女朋友比安卡曾经在1993年出版的《萨特、波伏娃和我》中指出过她的这种虚伪。大多数时候,萨特生命中的女人来得如走马灯,但40年代,萨特的一次“出轨”有些不一样。萨特去美国访问,结识了布列东的前情人多洛莱斯,萨特对她很伤心,多洛莱斯来巴黎找萨特,他就打发波伏娃去郊区住。后来波伏娃去美国访问,带着找情人的目的,认识了那位被她写进小说《名士风流》的作家情人奥尔格伦。

萨特始终是这段四角恋的主导。多洛莱斯想来巴黎找萨特,波伏娃便去美国找奥尔格伦,1948年的那次,一开始波伏娃打算在美国呆4个月,但萨特担心多洛莱斯爽约,让波伏娃两个月后就回来,两个月后,波伏娃回到巴黎,萨特却告诉她,多洛莱斯还想再多住一阵。波伏娃给奥尔格伦发电报,说想再回美国找他,可奥尔格伦那头还生着她提前结束旅行的气呢,回了封电报说:“别来,太忙。”波伏娃一脚踩空了。

这场四角恋让波伏娃开始回顾自己与萨特相伴走过的20年感情历程,为什么自己作为女人总处在被动地位。萨特启发她说:“如果你是男的,你的成长经历就跟现在完全不一样,你应该进一步分析这个问题。”这句话成了她写作《第二性》的一个动机,其实在与奥尔格伦交往时,她已经有创作这样一本书的冲动。她投入大量精力,查阅了社会学、历史学、经济学、生理学、宗教学等学科的书籍,那时的波伏娃已经是出版过《女宾客》等小说的知名作家,但也总被人看作是萨特的跟班,写作《第二性》是她体能所蕴涵的巨大能量的爆发。这是萨特从未关注过的女性主义话题,她博闻强识的能力,史诗般的叙述以及精辟的分析,使她多少摆脱了萨特的阴影。

萨特对她精神上的影响仍处处可见,书中大量使用存在主义的分析立场,也是这本书的英译本多年来有很大争议的原因,两年前《纽约时报》书评版的一篇文章说的就是这事儿,名字一目了然——《lost in translation》。英译本的翻译者是人类学教授,在美国的拉丁语学校学过两年法语,对存在主义没有任何了解,于是涉及到这方面的定义存在很多翻译谬误,而且擅自做过一些删改。但由于版权保护的原因,新译本一直不能出来。我国流行的中国书籍出版社的版本也是由1953年版的英译本转译过来的,那基本就是double lost了。2004年,上海译文出版社拿到了《第二性》的法译中版权,由曾经参与编译《法国文学史》的社会科学院专家郑克鲁翻译,预计明年上半年出版。

如果我们能真正理解男女平等,那么那种男尊女卑,重男轻女的思想也就不复存在了。男女的自然出生率也就能正常了。

3, 资源问题。

优势:陆地面积;矿产资源;水能,太阳能,煤炭资源分别居世界第一,第二,第三位。 不足:(1)人均资源不高

(2)开发资源能力弱(由于科技不发达)。资源可以分为可再生资源,不可再生资源,再生资源。我们开发利用“不可再生资源”较多,而其他两种资源利用较少。不可再生资源是指石油,煤炭,土壤,矿产等需要上亿年形成的资源,生长周期很长。可再生资源是指能生长周期短,相对清洁的能源。如:水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能,地热能,潮汐能等。再生资源是指对以上两种资源的再利用,如再生纸,再生塑料等。这里垃圾分类就显得非常重要了。(日本的垃圾分类做得非常好,饮料瓶的盖子,瓶身,瓶子上的纸都是分别回收的。可见垃圾分类做得非常细致。)

(3)节能意识普遍薄弱。(比较挪威的环保节能理念,我们就可以看出很大差距)

(4)不能很好处理经济发展和资源有限性之间的关系。

(5)对于浪费资源方面的法律还不够健全。

4, 环境问题。

成绩:生态脆弱地区的退耕还林;治理城市环境污染; 治理大江大河的水污染

讨论: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政府是如何治理环境污染的?

1,大量高污染工厂的迁出。2,推行新能源汽车。3,建造大量的中心绿地和森林公园。(共青森林公园,滨江……,东平……,海湾……,佘山……,炮台湾……)

不足:1,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超过环境承载能力。

2水,大气,土壤等污染日益严重。

3固体废物,汽车尾气,持久性有机物等污染持续增加。

持久性有机物是指高毒性,持久性,积聚性,流动性大。如杀虫剂,工业化学品,生产中的副产品(二噁英,呋喃)

二 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一)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法律手段:《土地管理法》《可再生能源法》《水土保持法》

经济手段:税收和利息,国家补贴(退耕还林政策中,国家会给农户补贴)

行政手段:强制手段,发布行政命令,如“购物袋的有偿使用”

1, 合理地,充分地,无浪费地利用可贵的资源。中国是勤劳节俭的民族,这些

传统在当代不能丢失,否则中国人最终会自食其果。中国的迅速发展,导致

中国人的价值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把传统中的精华都抛于脑后,是非常不

应该的。

现实生活中有哪些节约或浪费行为?

1,地球一小时。2,世界无车日。3,一次性用品。(竹筷)4,建筑物的寿命。5,新能源型汽车。6,节能型用品。节能水龙头,节能灯,节能抽水马桶

2, 加快研发资源节约技术。

LED灯的用电量是白炽灯的十分之一,是节能灯的四分之一。它的使用寿命长达10万个小时。

海水淡化技术如果能够成功,可以大大节省水资源。

日本的汽车非常节省油耗。

同学们还能举出什么例子来吗?

3,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简而言之就是把使用过的资源再利用。如:循环利用教材和课本,垃圾再处理等

(二) 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1, 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废弃物:废气,废水,废渣,沙尘暴,垃圾,废电池,一次性用品

2, 保护和及时修复自然生态

万余白鹭翱翔南汇。作为生态环境指标生物之一的白鹭对大气和水质等环境因素非常敏感,同时非常喜欢宁静,被称为“环境检测鸟”。政府部门做了些什么才让白鹭重新回归呢:1,加强检查执法,打击捕鸟行为。2,种植了大量芦苇和互花米草。

1, 什么是“生物富集”现象?

也称生物浓缩。生物体对环境中的某些元素的积累,使其浓度超过环境中的浓

度。也可以说是经过自然界的生物链,毒素不断累积的过程。如:草被打了农

药,兔子吃了草,人吃了兔子,人体内的毒素就很高了。“施毒者自食其毒”

2, 农药残留会对人类造成哪些危害?

癌症增加。影响生育。男性精子活力减少。

3, 为什么此书出版半个多世纪了,农药问题还是如此严峻呢?

涉及到多方利益问题。农场主,生产商,销售商,政界人士等。人们往往是比

较注重近期利益的,他们不会考虑长远利益。

4, 有哪些更好的方法取代农药?

生物制剂。放养生物(沈,青蛙,鸟,猫头鹰等),让大自然达成新的平衡。

5, 你还看过哪些关于环保的视频和书籍:

海豚湾,迁徙的鸟,绝对战将,后天,2012等电影。

4倡导环境友好的消费方式

广告刺激着我们的消费欲望,浪费了大量的金钱和时间,更是浪费了大量的资源。 德国孩子一年级会领到一本环保本,封面是一片翠绿,上面有森林,草原,草地和田野。Leo写到,“周一,我为濒临灭绝的灰鹤捐了1马克零花钱。周二,睡觉忘了关灯,浪费了大量的电,真不应该。周三,上图画课时连撕了3张纸,老师说,造纸需要消耗木材和大量的水,我感到惭愧……”

(三)努力增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意识

1, 需要每个人的实际行动。

少用一次性物品。

多走路,多骑自行车。

多吃素食。素食比荤食的碳排放量要少得多。

适度消费。不浪费。

多用自备水具。

垃圾分类。

让废弃物品成为艺术品。

2, 遵守相应的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主动承担社会责任。

从小的教育内容中就应该加入环保的理念。

1, 逛超市前,列好清单。不能到超市后,想买什么就买什么,造成不必要的浪费。2, 当吵闹着要买玩具时,不能听之任之。

3, 吃饭时不铺张浪费。

第五课 着眼未来 永续发展

一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一)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面临的共同课题:

1, 既要考虑当今发展和现代人的利益,也要考虑未来发展和后代人的利益。

2, 协调发展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要素。

(二) 可持续发展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1, 人口问题。

讨论专题一:人口数量。中国人口规模庞大。

数量庞大有什么益处和弊端?1300000000,13后面有8个零,的确是一个非常巨大的数字。原本我们说,最多的资源除以13亿就成为很少的东西;再小的问题乘以13亿就成为很大的问题。那为什么我们不可以这样想?再大的困难除以13亿就成为小的困难(如汶川大地震中的捐款),再小的正能量乘以13亿就成为巨大的正能量(每人节约一滴水,那就是巨大的能量)。由此,我们平常看问题,要一分为二,不能走极端。一走极端,你看问题就偏了。如今网络特别发达,有些语言“语不惊人死不休”,其实都是非常不符合客观实际的。

相关资料:中国是全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2010年达到13.54亿。其次为印度,美国,印度尼西亚,巴西,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尼日利亚,俄罗斯,日本,墨西哥。以上这些国家人口都过亿。

根据2010年的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东部地区人口占31个省(区、市)常住人口的37.98%,中部地区占26.76%,西部地区占27.04%,东北地区占8.22%。与2000年人口普查相比,东部地区的人口比重上升2.41个百分点,中部、西部、东北地区的比重都在下降,其中西部地区下降幅度最大,下降1.11个百分点;其次是中部地区,下降1.08个百分点;东北地区下降0.22个百分点。按常住人口分,排在前五位的是广东省、山东省、河南省、四川省和江苏省。2000年人口普查排在前五位的是河南省、山东省、广东省、四川省、江苏省。广东和山东一直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排头兵,GDP处于各省市自治区前茅。哪里经济发展了,人才自己就汇聚哪里。这一排名,是不是反映了经济实力呢?

中国实行计划生育的国策,而2013年11月国家启动实施的“单独二胎政策”,这两者是否存在矛盾呢?中央决定启动实施单独二胎政策。实施单独二胎的原因有哪些呢?其意义在又在于什么呢?启动实施单独二胎的原因包括我国低生育水平趋于下降、人口结构性问题日益突出、家庭传统

功能弱化、城乡居民生育意愿的改变等。介绍关于启动实施单独二胎的原因及其意义。 一、 启动实施单独二胎的原因: 1、低生育水平稳中趋降。人口增长处于低生育水平

全国大陆总人口为1,339,724,852人,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增加7390万人,增长

5.84%,年平均增长0.57%,比1990年到2000年的年平均增长率1.07%下降0.5个百分点。数据表明,我国人口增长处于低生育水平阶段。2010年人口普查长表数据显示,2010年全国总和生育率为1.18110,其中“城市”为0.88210,“镇”为1.15340,“乡村”为1.43755。全国总和生育率倒数前五名分别是北京0.70670、上海0.73665、辽宁0.74090、黑龙江0.75140、吉林0.76000。生育率最高的前五名是广西

1.78975、贵州1.74785、新疆1.52885、海南 1.51265、安徽1.48155。作为基本国策,计划生育已经执行了30年。但是,发展到今天,计划生育政策的可行性已经引起了质疑。

长时间的低生育率以及人口年龄结构老化将导致对养老与医疗健康体系的挑战,影响整体劳动生产率与整个经济的竞争性。当抚养负担日趋加重时,人口老化也影响到代际关系,甚至社会的整合与民族的兴衰。上世纪90年代初,我国总和生育率降到更替水平以下,目前为1.5~1.6,达到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人口总量虽然保持持续增长,但惯性趋弱。如果维持现行生育政策不变,总和生育率将继续下降,总人口在达到峰值后将快速减少,影响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以及中华民族的长远发展。 2、人口结构性问题日益突出。 劳动年龄人口开始减少,2012年比上年减少345万人;2023年以后,年均将减少约800万人。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2013年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2亿,本世纪30年代中期将达到4亿,占总人口的比例将从目前的1/7提高到1/4。出生人口性别比长期偏高,近20年来一直在高位徘徊,2012年仍高达117.7。 3、家庭规模持续缩减。 “六普”数据显示,全国户均3.1人,较“五普”减少0.34人,与上世纪80年代初户均4.43人比较,下降1.33人。独生子女家庭1.5亿

多户,独居老人的比例提高,家庭的传统功能有所弱化。 4、城乡居民生育意愿发生了很大变化。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少生优生、优育优教的生育观念正在形成。 1980年,中共中央《关于控制我国人口增长问题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指出:“到30年以后,目前特别紧张的人口增长问题就可以缓和,也就可以采取不同的人口政策了”。当前,启动实施单独两孩政策条件成熟、时机有利。

二、实施单独二胎政策的意义: 1、实施单独两孩政策,有利于保持合理的劳动力规模,延缓人口老龄化速度,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

2、有利于逐步实现国家政策与群众意愿的统一,提升家庭抵御风险的能力,增强家庭养老照料功能,促进家庭幸福与社会和谐; 3、有利于稳定适度低生育水平,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讨论专题二:人口素质总体水平不高

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和原来相比,中国的人口素

质已经有了很大的提升。

中国的传统道德观念还是应该得以继承的。士大夫,君子等的高风亮节还是

值得歌颂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出自《孟子》的《尽心章句上》。 原

句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意思是 不得志的时候就要管好自己的道德

修养,得志的时候就要努力让天下人就是指百姓都能得到好处。“正心修身齐家治

国平天下” 大学生比例依然不高

这次人口普查,与2000年人口普查相比,每十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3611人上升为8930人,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由11146人上升为14032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由33961人上升为38788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由35701人下降为26779人。文盲率(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4.08%,比2000年人口普查的6.72%下降2.64个百分点。

一方面,与教育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大学生比例低的可怜;另一方面,走出校门的大学生为找工作而奔波。这是为何? 1、俄罗斯:54% 2、加拿大:48.3% 3、以色列:43.6% 4、日本、新西兰:41%

6、美国:40.3% 7、芬兰:36.4% 8、韩国:34.6% 9、挪威:34.2% 10.澳大利亚:33.7%11.爱沙尼亚:33.3%12.爱尔兰、丹麦:32.2% 14.比利时:32.1% 15.英国:31.8% 16.瑞士:31.3%

讨论专题三:人口结构不合理。(男女平等离我们有多远?)年龄结构不合理。性别结构不

合理。

1,年龄结构不合理。老龄化问题:国际上通常看法是,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

2, 性别结构不合理。 性别比例仍是男多女少

总人口男女性别比为105.20比100,其中男性人口686,852,572人,占51.27%;女性人口652,872,280人,占48.73%。粗算一下,我国男性比女性多3400万!

在省级行政区中,性别比差距最小的为江苏,男女性别比为101.54:100,最大的为天津,男女性别比达到114.52:100。共有江苏、宁夏等12个省市区男女性别比差距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海南与天津男女性别比超过110:100。

总人口性别比从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的106.74下降到105.20(以女性人口为100.00)。

1949年,西蒙娜·德·波伏娃的《第二性》在法国出版时,在社会上引起两种极端的反应。“女人不是生下来就是女人,而是后来才变成女人。”波伏娃在书中提出这个著名的观点,对这句话的进一步解释——女人作为妻子和母亲的命运,是男性硬安在她们头上,用来限制她们的自由的——震动了很多人,也包括教皇。梵蒂冈把它列为禁书,而女性主义者则奉为至宝。书在法国上架第一周就卖出2万本,完全超出了一本哲学著作的预期的销量,迄今,它的法文版累计销量已超过300万册,英文版、俄文版、日文版与德文版的销量也以数百万计。

波伏娃的女性主义倾向不是与生俱来,在《回忆少女时代》中,她曾提到过对“另一半”的憧憬:“我们共同攀登高峰,我的丈夫比我稍稍敏捷,强壮一些,他常常要助我一臂之力,与我一级一级地向上攀登。实际上,我是一个比较贪心,不太慷慨的女孩,我愿意得到,不愿给予。如果对方不如我,需要我拖着他,我会非常不耐烦。如果遇上这样的人,不如过单身生活,不要结婚。我最重要的事业是拥有世界,我的婚姻生活应该有助于而不是有碍于这个事业。命中注定能成为我丈夫的人,不能是有别于我的一类人,既不比我差,也不超出我许多,他保证我很好的生活,但不剥夺我的自主权。”然后我们知道,她在20岁的时候遇见了萨特。

萨特不是那么风流成性,波伏娃也就不会写出这部著作。年轻时的萨特有个信念,就是大作家都是花花公子,如果他要想当大作家,也应该睡很多女人,也许还出于一个相貌丑陋的知识分子缺乏自信或怎样,总之,他对受他的思想吸引的女青年来者不拒。波伏娃骤然察觉到萨特只是在为他自己而生活,在半自传体的小说《女宾客》中,她写道:“轻率信任的代价,就是她猛然面对一个陌路人。”然而对于这个法国最早进大学学习哲学的女学生之一,比她“稍微敏捷”

的男性在这个世界上并不多。波伏娃被动地接受他的这种生活方式,和萨特建立了持续50年的自由情侣关系,他们各自都有另外的情人,并且分享彼此的情事。

萨特似乎不那么吃醋,但波伏娃不是,尽管她必须在表面装得很大度。为了保持与萨特的亲密关系,她不得不去讨好他喜欢的女人,而萨特弃如鸡肋的女人,也会失去她的友谊。他们的一个女朋友比安卡曾经在1993年出版的《萨特、波伏娃和我》中指出过她的这种虚伪。大多数时候,萨特生命中的女人来得如走马灯,但40年代,萨特的一次“出轨”有些不一样。萨特去美国访问,结识了布列东的前情人多洛莱斯,萨特对她很伤心,多洛莱斯来巴黎找萨特,他就打发波伏娃去郊区住。后来波伏娃去美国访问,带着找情人的目的,认识了那位被她写进小说《名士风流》的作家情人奥尔格伦。

萨特始终是这段四角恋的主导。多洛莱斯想来巴黎找萨特,波伏娃便去美国找奥尔格伦,1948年的那次,一开始波伏娃打算在美国呆4个月,但萨特担心多洛莱斯爽约,让波伏娃两个月后就回来,两个月后,波伏娃回到巴黎,萨特却告诉她,多洛莱斯还想再多住一阵。波伏娃给奥尔格伦发电报,说想再回美国找他,可奥尔格伦那头还生着她提前结束旅行的气呢,回了封电报说:“别来,太忙。”波伏娃一脚踩空了。

这场四角恋让波伏娃开始回顾自己与萨特相伴走过的20年感情历程,为什么自己作为女人总处在被动地位。萨特启发她说:“如果你是男的,你的成长经历就跟现在完全不一样,你应该进一步分析这个问题。”这句话成了她写作《第二性》的一个动机,其实在与奥尔格伦交往时,她已经有创作这样一本书的冲动。她投入大量精力,查阅了社会学、历史学、经济学、生理学、宗教学等学科的书籍,那时的波伏娃已经是出版过《女宾客》等小说的知名作家,但也总被人看作是萨特的跟班,写作《第二性》是她体能所蕴涵的巨大能量的爆发。这是萨特从未关注过的女性主义话题,她博闻强识的能力,史诗般的叙述以及精辟的分析,使她多少摆脱了萨特的阴影。

萨特对她精神上的影响仍处处可见,书中大量使用存在主义的分析立场,也是这本书的英译本多年来有很大争议的原因,两年前《纽约时报》书评版的一篇文章说的就是这事儿,名字一目了然——《lost in translation》。英译本的翻译者是人类学教授,在美国的拉丁语学校学过两年法语,对存在主义没有任何了解,于是涉及到这方面的定义存在很多翻译谬误,而且擅自做过一些删改。但由于版权保护的原因,新译本一直不能出来。我国流行的中国书籍出版社的版本也是由1953年版的英译本转译过来的,那基本就是double lost了。2004年,上海译文出版社拿到了《第二性》的法译中版权,由曾经参与编译《法国文学史》的社会科学院专家郑克鲁翻译,预计明年上半年出版。

如果我们能真正理解男女平等,那么那种男尊女卑,重男轻女的思想也就不复存在了。男女的自然出生率也就能正常了。

3, 资源问题。

优势:陆地面积;矿产资源;水能,太阳能,煤炭资源分别居世界第一,第二,第三位。 不足:(1)人均资源不高

(2)开发资源能力弱(由于科技不发达)。资源可以分为可再生资源,不可再生资源,再生资源。我们开发利用“不可再生资源”较多,而其他两种资源利用较少。不可再生资源是指石油,煤炭,土壤,矿产等需要上亿年形成的资源,生长周期很长。可再生资源是指能生长周期短,相对清洁的能源。如:水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能,地热能,潮汐能等。再生资源是指对以上两种资源的再利用,如再生纸,再生塑料等。这里垃圾分类就显得非常重要了。(日本的垃圾分类做得非常好,饮料瓶的盖子,瓶身,瓶子上的纸都是分别回收的。可见垃圾分类做得非常细致。)

(3)节能意识普遍薄弱。(比较挪威的环保节能理念,我们就可以看出很大差距)

(4)不能很好处理经济发展和资源有限性之间的关系。

(5)对于浪费资源方面的法律还不够健全。

4, 环境问题。

成绩:生态脆弱地区的退耕还林;治理城市环境污染; 治理大江大河的水污染

讨论: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政府是如何治理环境污染的?

1,大量高污染工厂的迁出。2,推行新能源汽车。3,建造大量的中心绿地和森林公园。(共青森林公园,滨江……,东平……,海湾……,佘山……,炮台湾……)

不足:1,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超过环境承载能力。

2水,大气,土壤等污染日益严重。

3固体废物,汽车尾气,持久性有机物等污染持续增加。

持久性有机物是指高毒性,持久性,积聚性,流动性大。如杀虫剂,工业化学品,生产中的副产品(二噁英,呋喃)

二 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一)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法律手段:《土地管理法》《可再生能源法》《水土保持法》

经济手段:税收和利息,国家补贴(退耕还林政策中,国家会给农户补贴)

行政手段:强制手段,发布行政命令,如“购物袋的有偿使用”

1, 合理地,充分地,无浪费地利用可贵的资源。中国是勤劳节俭的民族,这些

传统在当代不能丢失,否则中国人最终会自食其果。中国的迅速发展,导致

中国人的价值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把传统中的精华都抛于脑后,是非常不

应该的。

现实生活中有哪些节约或浪费行为?

1,地球一小时。2,世界无车日。3,一次性用品。(竹筷)4,建筑物的寿命。5,新能源型汽车。6,节能型用品。节能水龙头,节能灯,节能抽水马桶

2, 加快研发资源节约技术。

LED灯的用电量是白炽灯的十分之一,是节能灯的四分之一。它的使用寿命长达10万个小时。

海水淡化技术如果能够成功,可以大大节省水资源。

日本的汽车非常节省油耗。

同学们还能举出什么例子来吗?

3,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简而言之就是把使用过的资源再利用。如:循环利用教材和课本,垃圾再处理等

(二) 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1, 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废弃物:废气,废水,废渣,沙尘暴,垃圾,废电池,一次性用品

2, 保护和及时修复自然生态

万余白鹭翱翔南汇。作为生态环境指标生物之一的白鹭对大气和水质等环境因素非常敏感,同时非常喜欢宁静,被称为“环境检测鸟”。政府部门做了些什么才让白鹭重新回归呢:1,加强检查执法,打击捕鸟行为。2,种植了大量芦苇和互花米草。

1, 什么是“生物富集”现象?

也称生物浓缩。生物体对环境中的某些元素的积累,使其浓度超过环境中的浓

度。也可以说是经过自然界的生物链,毒素不断累积的过程。如:草被打了农

药,兔子吃了草,人吃了兔子,人体内的毒素就很高了。“施毒者自食其毒”

2, 农药残留会对人类造成哪些危害?

癌症增加。影响生育。男性精子活力减少。

3, 为什么此书出版半个多世纪了,农药问题还是如此严峻呢?

涉及到多方利益问题。农场主,生产商,销售商,政界人士等。人们往往是比

较注重近期利益的,他们不会考虑长远利益。

4, 有哪些更好的方法取代农药?

生物制剂。放养生物(沈,青蛙,鸟,猫头鹰等),让大自然达成新的平衡。

5, 你还看过哪些关于环保的视频和书籍:

海豚湾,迁徙的鸟,绝对战将,后天,2012等电影。

4倡导环境友好的消费方式

广告刺激着我们的消费欲望,浪费了大量的金钱和时间,更是浪费了大量的资源。 德国孩子一年级会领到一本环保本,封面是一片翠绿,上面有森林,草原,草地和田野。Leo写到,“周一,我为濒临灭绝的灰鹤捐了1马克零花钱。周二,睡觉忘了关灯,浪费了大量的电,真不应该。周三,上图画课时连撕了3张纸,老师说,造纸需要消耗木材和大量的水,我感到惭愧……”

(三)努力增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意识

1, 需要每个人的实际行动。

少用一次性物品。

多走路,多骑自行车。

多吃素食。素食比荤食的碳排放量要少得多。

适度消费。不浪费。

多用自备水具。

垃圾分类。

让废弃物品成为艺术品。

2, 遵守相应的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主动承担社会责任。

从小的教育内容中就应该加入环保的理念。

1, 逛超市前,列好清单。不能到超市后,想买什么就买什么,造成不必要的浪费。2, 当吵闹着要买玩具时,不能听之任之。

3, 吃饭时不铺张浪费。


相关文章

  • 第五课 着眼未来 永续发展
  • 第五课 着眼未来 永续发展 一.本课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国情依据:理解可持续发展 战略含义和必要性:掌握如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了解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努 力方向.培养学生树立全面看待 ...查看


  • 着眼形势 精诚团结 共创美好未来
  • 着眼形势 精诚团结 共创美好未来 煤化公司将"强化供销资源整合,实现集成营销创效"列为2015年经济工作会议的重点工作举措,并要求我公司统销甲醇产品将达350万吨,大宗物资采购统采规模达50%以上.在深化改革的浪潮中,两 ...查看


  • 生态文明论文
  • 环境与生态文明 一.国家生态文明建设 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生态文明,是以生态意识强.生态产业发达.生态环境良好为主要内容的文明形态.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实践,将有力地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将以全新的形式,迎来国际中国社会的绿色希望. ...查看


  • 开创未来_450字
  • 作文网专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我国可以说是发展最快的发展中国家之一,我们在为祖国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喝彩时,请清楚我国的生产力不能充分满足人民的需求.科技水平和名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 我国平均每一个劳动力是美国每一个人的百分之一. 所以要想摆脱 ...查看


  • 试论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
  • 试论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四句话是对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的集中概括.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就要不断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领 ...查看


  • 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
  • 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根本 要求 胡锦涛总书记强调,全党同志要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根本要求,不断增强贯彻落实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他指出,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 ...查看


  • 关注青少年安全促进其健康成长
  •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关注青少年安全 促进其健康成长 作者:王爱忠 来源:<中学政史地·初中>2013年第09期 [热点聚焦] 热点1:习近平总书记关心当代青少年健康成长. 2013年5月2 ...查看


  • 初三段年级组工作总结
  • 初三段年级组工作总结 2007学年初三年段全体教师以对祖国.对学校.对学生高度负责的敬业精神,以严谨的治学作风,在校长的直接领导下,我们精诚团结,化压力为动力,发挥集体力量,充分利用群体优势,认真做好本届毕业班的各项工作.现将一学年的工作小 ...查看


  • 中学教导处工作总结
  • 中学教导处工作总结 第二学期一学期以来教导处在校长领导支持下,教导处按照学期初制定的工作计划, 牢固树立教育教学是中心, 教学质量是生命的观念,扎实开展教导处工作.发挥教导处对学校教学的研究.指导.服务的功能,注重教学过 程检查与监督,提高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