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语言风格改良刍议

  今年以来,《人民日报》评论版开辟了新栏目“悦读”,每天选用一两则哲理故事式的小言论或清新明快的短评,既是对版面的调剂,更是对当下时评创作手法和语言风格多样化的一种探索。眼下,时评语言风格的趋同化,单一化现象日趋严重,因此,革除“沉闷化”的痼疾、同质化的积弊,时事评论实现语言风格上的改良正当其时。   “复兴”时评杂文性   内容为王,形式附之。当内容的创新已经成为共识,形式的创新就显得非常重要。探讨时评语言风格的创新,力图以形式上的突破顺应受众的审美需求,实现传播力的提升,对于时评作者尤其是职业评论员而言,显然非常必要。   时事评论应该具备时效性,但它毕竟有别于新闻报道本身――它并不具备传递超出新闻报道之外的信息的功能。因此完全按照新闻报道“客观、理性”的语言风格去创作时评,往往不能引起读者的阅读欲望,从而影响观点传播的效果。笔者认为,时事评论应该一定程度上体现其另一文体渊源――杂文的特点。时评兴起之前,杂文创作业已成熟。媒体的变革,促使杂文与新闻联姻,演变成了时事评论。近年来时事评论越来越新闻化、理论化,其杂文性、文艺性遭到排斥,以致逐渐丧失。这其实是一大损失。在笔者看来,“复兴”时评的杂文性,更能凸显时评多样的语言风格,赋予时评更鲜明浓烈的感情表达。   比如中国新闻奖获得者吴双建先生在《“五千人吃空饷”是病得治》一文中写道:“搁在一般单位,几天不上班,绩效可能就没了,半个月不上班,工作可能就没了,更别说继续拿工资。有编制的公务人员,为何能吃白食、享受不劳而获的铁饭碗?千人吃空饷,至少说明了一个道理,这些人除了掠夺国家财政资金、制造社会不公平感,并未给社会带来多少益处。相关部门何不下定决心,除了追回吃空饷的资金外,另外全部清退?”(2013年8月24日《楚天都市报》6版)这种语言风格简短明快,犹如战将纵马杀敌,雷霆万钧、铿锵有力、直捣黄龙。它与杂文有更多的共通性和接近性。   又比如温情散文式的写作,它在风格上注重情感的起点和落点,与散文、抒情诗等有诸多相似之处。2013年5月17日,《湖北日报》3版刊发评论员文章《孩子,我们会帮助你!》,评论员在文中诘问:“孩子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幼小,脆弱,懵懂无知,时刻需要被呵护。但人心的扭曲黑暗,依然在某些角落存在。当危险来自孩子身边本应该照顾和保护他们的人,‘狼外婆’对小红帽露出了狰狞的嘴脸,我们该如何将他们从伤害中拯救出来?……当孩子受到伤害时,我们都应当站出来:‘孩子,我们会帮助你!’”这种语言风格怀揣真情、自然流露,不遮掩不回避,具有极强的感染力。   合理利用修辞手法   一篇评论文章除了内容的创作外,语言风格的把握、文本文采的兼顾、段落之间的结构美、句与句的对仗工整,词句之间的韵律美,乃至遣词用字的精准等等,都是值得注意的问题。一篇成型的时事评论,应该是惜字如金的,它不累赘、有韵味,登在报纸上能给人思想的启发和美的享受;收录到各种选集里,能够历经岁月变迁而清雅依旧。这样的文章,既对得起当下,更无愧于未来。可以促今人思考,亦可供后世品读。这才是当今时评家应有的追求之一。   以《湖北日报》评论《重拳护湖不能变花拳绣腿》为例,“东湖其大,百城艳羡;磨山其幽,令名播焉。看不够江河行地,数不完日月经天。辞赋家笔下的武汉,襟江带湖,坐享百湖拱绕之美,好不羡煞世人。可是,世间之事,悖论甚多。美与丑往往又如影随行。政府承诺“重拳保护湖泊”余音未了,相关部门却顶风违法继续填湖。一面是铿锵有力的治湖宣言,一面是湖泊被填的愤怒无奈,纠结之间,湖水却在钢筋水泥之包围中逐渐式微……湖泊保护终归需要有健全的制度设计、自我割肉的决心、真刀真枪的实干兜底。治理的拳头再硬些,才能砸碎明知故犯的嚣张,根治阳奉阴违的侥幸。”这种语言风格讲究的是语言的精雕细琢,注重叠辞复句的美学效果。此类评论因事而发,引经据典,骈骊工整、文采华美,有汉赋余韵,“笔锋常带感情”。   时事评论语言风格的改良,在服从具体内容的前提下,还应有一些必要的遵循。一方面当以受众的阅读兴趣为导向,要么简短有力、通俗具体;要么蘸满温情、引发共鸣;要么古典华美、令人回味。或者以其他更能打动人的语言风格,去拓宽作者与读者之间的情感交互渠道。另一方面也当向新媒体学习,从微博、微信等各类网络语言中,汲取发端自坊间的美学养分。以此改良时评的语言风格,实现时评更大程度上的读者认同。   (湖北日报)

  今年以来,《人民日报》评论版开辟了新栏目“悦读”,每天选用一两则哲理故事式的小言论或清新明快的短评,既是对版面的调剂,更是对当下时评创作手法和语言风格多样化的一种探索。眼下,时评语言风格的趋同化,单一化现象日趋严重,因此,革除“沉闷化”的痼疾、同质化的积弊,时事评论实现语言风格上的改良正当其时。   “复兴”时评杂文性   内容为王,形式附之。当内容的创新已经成为共识,形式的创新就显得非常重要。探讨时评语言风格的创新,力图以形式上的突破顺应受众的审美需求,实现传播力的提升,对于时评作者尤其是职业评论员而言,显然非常必要。   时事评论应该具备时效性,但它毕竟有别于新闻报道本身――它并不具备传递超出新闻报道之外的信息的功能。因此完全按照新闻报道“客观、理性”的语言风格去创作时评,往往不能引起读者的阅读欲望,从而影响观点传播的效果。笔者认为,时事评论应该一定程度上体现其另一文体渊源――杂文的特点。时评兴起之前,杂文创作业已成熟。媒体的变革,促使杂文与新闻联姻,演变成了时事评论。近年来时事评论越来越新闻化、理论化,其杂文性、文艺性遭到排斥,以致逐渐丧失。这其实是一大损失。在笔者看来,“复兴”时评的杂文性,更能凸显时评多样的语言风格,赋予时评更鲜明浓烈的感情表达。   比如中国新闻奖获得者吴双建先生在《“五千人吃空饷”是病得治》一文中写道:“搁在一般单位,几天不上班,绩效可能就没了,半个月不上班,工作可能就没了,更别说继续拿工资。有编制的公务人员,为何能吃白食、享受不劳而获的铁饭碗?千人吃空饷,至少说明了一个道理,这些人除了掠夺国家财政资金、制造社会不公平感,并未给社会带来多少益处。相关部门何不下定决心,除了追回吃空饷的资金外,另外全部清退?”(2013年8月24日《楚天都市报》6版)这种语言风格简短明快,犹如战将纵马杀敌,雷霆万钧、铿锵有力、直捣黄龙。它与杂文有更多的共通性和接近性。   又比如温情散文式的写作,它在风格上注重情感的起点和落点,与散文、抒情诗等有诸多相似之处。2013年5月17日,《湖北日报》3版刊发评论员文章《孩子,我们会帮助你!》,评论员在文中诘问:“孩子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幼小,脆弱,懵懂无知,时刻需要被呵护。但人心的扭曲黑暗,依然在某些角落存在。当危险来自孩子身边本应该照顾和保护他们的人,‘狼外婆’对小红帽露出了狰狞的嘴脸,我们该如何将他们从伤害中拯救出来?……当孩子受到伤害时,我们都应当站出来:‘孩子,我们会帮助你!’”这种语言风格怀揣真情、自然流露,不遮掩不回避,具有极强的感染力。   合理利用修辞手法   一篇评论文章除了内容的创作外,语言风格的把握、文本文采的兼顾、段落之间的结构美、句与句的对仗工整,词句之间的韵律美,乃至遣词用字的精准等等,都是值得注意的问题。一篇成型的时事评论,应该是惜字如金的,它不累赘、有韵味,登在报纸上能给人思想的启发和美的享受;收录到各种选集里,能够历经岁月变迁而清雅依旧。这样的文章,既对得起当下,更无愧于未来。可以促今人思考,亦可供后世品读。这才是当今时评家应有的追求之一。   以《湖北日报》评论《重拳护湖不能变花拳绣腿》为例,“东湖其大,百城艳羡;磨山其幽,令名播焉。看不够江河行地,数不完日月经天。辞赋家笔下的武汉,襟江带湖,坐享百湖拱绕之美,好不羡煞世人。可是,世间之事,悖论甚多。美与丑往往又如影随行。政府承诺“重拳保护湖泊”余音未了,相关部门却顶风违法继续填湖。一面是铿锵有力的治湖宣言,一面是湖泊被填的愤怒无奈,纠结之间,湖水却在钢筋水泥之包围中逐渐式微……湖泊保护终归需要有健全的制度设计、自我割肉的决心、真刀真枪的实干兜底。治理的拳头再硬些,才能砸碎明知故犯的嚣张,根治阳奉阴违的侥幸。”这种语言风格讲究的是语言的精雕细琢,注重叠辞复句的美学效果。此类评论因事而发,引经据典,骈骊工整、文采华美,有汉赋余韵,“笔锋常带感情”。   时事评论语言风格的改良,在服从具体内容的前提下,还应有一些必要的遵循。一方面当以受众的阅读兴趣为导向,要么简短有力、通俗具体;要么蘸满温情、引发共鸣;要么古典华美、令人回味。或者以其他更能打动人的语言风格,去拓宽作者与读者之间的情感交互渠道。另一方面也当向新媒体学习,从微博、微信等各类网络语言中,汲取发端自坊间的美学养分。以此改良时评的语言风格,实现时评更大程度上的读者认同。   (湖北日报)


相关文章

  • 现代文学史 自考
  • 1.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历史范畴: 第一个十年(1917-1927):通常称"五四"时期的文学.1917年1月,胡适<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文学革命论>发表于<新青年>,标志着文学革命运 ...查看


  • [不与流行为伍]:对中国社会流行谬误的批判
  • [作者简介] 曹林,<中国青年报>主任编辑.评论员.评论部副主任.1978年生于江苏江都,求学于江城武汉,2003年开始时事评论写作,2004年于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院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加盟中国青年报青年话题版,在国内数家媒体开有时 ...查看


  • [新闻学]毕业生论文题目
  • 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学>毕业生论文题目 1.我国新闻队伍中的新闻专业主义精神的缺失和复位 2.毛泽东新闻思想研究 3.邓小平新闻思想研究 4.刘少奇新闻思想对当代新闻改革的启示 5.中国最近十年的新闻改革 6.新闻失实的原因和新 ...查看


  • 现当代文学考研笔记
  • 中国现当代文学 绪论 中国历史的分期和中国文学的分期 历史分期: 古代(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远古.中古.近古 近代:1840-1919 现代:1919-1949 当代:1949年至今 文学分期: 中国文学分为古代.近代.现代.当代 古代 ...查看


  • 学语言规范写简明文章
  • 学语言规范写简明文章 --在省政府研究室干部培训班上的讲话 严官金 2007年10月12日 (根据录音整理) 这次我们利用"十一"长假后的间隙,集中学习锦涛同志的"6 25"讲话精神,目的是为下一步更 ...查看


  • 网络写手:从网络到纸媒
  • 按:中国已成世界第一网络大国,网民两亿多.网络造就了自由的空间,人人都是写作者.除去只打游戏和潜水的普通网友,活跃发帖和写博的有多少呢?能被贴上网络文学青年的有多少呢?估计有数千万.而这其中,能从网络转到纸质媒体的又有多少呢?有人估计顶多百 ...查看


  • 陈寅恪.吕思勉治史风格的异同
  • 陈寅恪<论唐高祖称臣于突厥事>(以下简称"陈文"),最初是在蒋天枢所撰<陈寅恪先生编年事辑>中论著编年目录中看到的①,有关唐高祖称臣突厥事,曾见之于吕思勉的史著,故认为称臣事应是史界的共识,并非悬 ...查看


  • 中国现代文学期末考试(答案)
  • 中国现代文学期末考试答案 (考试范围:<中国现代文学>全书) 一.填空题 1. <围城> 2. <狂人日记> 3. <两个家庭> 4.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5. < ...查看


  • 如何写好网评文章
  • 如何写好网评文章 推动网宣工作求突破.上台阶,关键是要有高质量的时评文章,"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网上那些好的时评文章作者,都是有较强的写作功底的.我认为要写出一篇高质量的网评文章,应具备以下几点: 一是观点要正确.就是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