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人民日报》评论版开辟了新栏目“悦读”,每天选用一两则哲理故事式的小言论或清新明快的短评,既是对版面的调剂,更是对当下时评创作手法和语言风格多样化的一种探索。眼下,时评语言风格的趋同化,单一化现象日趋严重,因此,革除“沉闷化”的痼疾、同质化的积弊,时事评论实现语言风格上的改良正当其时。 “复兴”时评杂文性 内容为王,形式附之。当内容的创新已经成为共识,形式的创新就显得非常重要。探讨时评语言风格的创新,力图以形式上的突破顺应受众的审美需求,实现传播力的提升,对于时评作者尤其是职业评论员而言,显然非常必要。 时事评论应该具备时效性,但它毕竟有别于新闻报道本身――它并不具备传递超出新闻报道之外的信息的功能。因此完全按照新闻报道“客观、理性”的语言风格去创作时评,往往不能引起读者的阅读欲望,从而影响观点传播的效果。笔者认为,时事评论应该一定程度上体现其另一文体渊源――杂文的特点。时评兴起之前,杂文创作业已成熟。媒体的变革,促使杂文与新闻联姻,演变成了时事评论。近年来时事评论越来越新闻化、理论化,其杂文性、文艺性遭到排斥,以致逐渐丧失。这其实是一大损失。在笔者看来,“复兴”时评的杂文性,更能凸显时评多样的语言风格,赋予时评更鲜明浓烈的感情表达。 比如中国新闻奖获得者吴双建先生在《“五千人吃空饷”是病得治》一文中写道:“搁在一般单位,几天不上班,绩效可能就没了,半个月不上班,工作可能就没了,更别说继续拿工资。有编制的公务人员,为何能吃白食、享受不劳而获的铁饭碗?千人吃空饷,至少说明了一个道理,这些人除了掠夺国家财政资金、制造社会不公平感,并未给社会带来多少益处。相关部门何不下定决心,除了追回吃空饷的资金外,另外全部清退?”(2013年8月24日《楚天都市报》6版)这种语言风格简短明快,犹如战将纵马杀敌,雷霆万钧、铿锵有力、直捣黄龙。它与杂文有更多的共通性和接近性。 又比如温情散文式的写作,它在风格上注重情感的起点和落点,与散文、抒情诗等有诸多相似之处。2013年5月17日,《湖北日报》3版刊发评论员文章《孩子,我们会帮助你!》,评论员在文中诘问:“孩子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幼小,脆弱,懵懂无知,时刻需要被呵护。但人心的扭曲黑暗,依然在某些角落存在。当危险来自孩子身边本应该照顾和保护他们的人,‘狼外婆’对小红帽露出了狰狞的嘴脸,我们该如何将他们从伤害中拯救出来?……当孩子受到伤害时,我们都应当站出来:‘孩子,我们会帮助你!’”这种语言风格怀揣真情、自然流露,不遮掩不回避,具有极强的感染力。 合理利用修辞手法 一篇评论文章除了内容的创作外,语言风格的把握、文本文采的兼顾、段落之间的结构美、句与句的对仗工整,词句之间的韵律美,乃至遣词用字的精准等等,都是值得注意的问题。一篇成型的时事评论,应该是惜字如金的,它不累赘、有韵味,登在报纸上能给人思想的启发和美的享受;收录到各种选集里,能够历经岁月变迁而清雅依旧。这样的文章,既对得起当下,更无愧于未来。可以促今人思考,亦可供后世品读。这才是当今时评家应有的追求之一。 以《湖北日报》评论《重拳护湖不能变花拳绣腿》为例,“东湖其大,百城艳羡;磨山其幽,令名播焉。看不够江河行地,数不完日月经天。辞赋家笔下的武汉,襟江带湖,坐享百湖拱绕之美,好不羡煞世人。可是,世间之事,悖论甚多。美与丑往往又如影随行。政府承诺“重拳保护湖泊”余音未了,相关部门却顶风违法继续填湖。一面是铿锵有力的治湖宣言,一面是湖泊被填的愤怒无奈,纠结之间,湖水却在钢筋水泥之包围中逐渐式微……湖泊保护终归需要有健全的制度设计、自我割肉的决心、真刀真枪的实干兜底。治理的拳头再硬些,才能砸碎明知故犯的嚣张,根治阳奉阴违的侥幸。”这种语言风格讲究的是语言的精雕细琢,注重叠辞复句的美学效果。此类评论因事而发,引经据典,骈骊工整、文采华美,有汉赋余韵,“笔锋常带感情”。 时事评论语言风格的改良,在服从具体内容的前提下,还应有一些必要的遵循。一方面当以受众的阅读兴趣为导向,要么简短有力、通俗具体;要么蘸满温情、引发共鸣;要么古典华美、令人回味。或者以其他更能打动人的语言风格,去拓宽作者与读者之间的情感交互渠道。另一方面也当向新媒体学习,从微博、微信等各类网络语言中,汲取发端自坊间的美学养分。以此改良时评的语言风格,实现时评更大程度上的读者认同。 (湖北日报)
今年以来,《人民日报》评论版开辟了新栏目“悦读”,每天选用一两则哲理故事式的小言论或清新明快的短评,既是对版面的调剂,更是对当下时评创作手法和语言风格多样化的一种探索。眼下,时评语言风格的趋同化,单一化现象日趋严重,因此,革除“沉闷化”的痼疾、同质化的积弊,时事评论实现语言风格上的改良正当其时。 “复兴”时评杂文性 内容为王,形式附之。当内容的创新已经成为共识,形式的创新就显得非常重要。探讨时评语言风格的创新,力图以形式上的突破顺应受众的审美需求,实现传播力的提升,对于时评作者尤其是职业评论员而言,显然非常必要。 时事评论应该具备时效性,但它毕竟有别于新闻报道本身――它并不具备传递超出新闻报道之外的信息的功能。因此完全按照新闻报道“客观、理性”的语言风格去创作时评,往往不能引起读者的阅读欲望,从而影响观点传播的效果。笔者认为,时事评论应该一定程度上体现其另一文体渊源――杂文的特点。时评兴起之前,杂文创作业已成熟。媒体的变革,促使杂文与新闻联姻,演变成了时事评论。近年来时事评论越来越新闻化、理论化,其杂文性、文艺性遭到排斥,以致逐渐丧失。这其实是一大损失。在笔者看来,“复兴”时评的杂文性,更能凸显时评多样的语言风格,赋予时评更鲜明浓烈的感情表达。 比如中国新闻奖获得者吴双建先生在《“五千人吃空饷”是病得治》一文中写道:“搁在一般单位,几天不上班,绩效可能就没了,半个月不上班,工作可能就没了,更别说继续拿工资。有编制的公务人员,为何能吃白食、享受不劳而获的铁饭碗?千人吃空饷,至少说明了一个道理,这些人除了掠夺国家财政资金、制造社会不公平感,并未给社会带来多少益处。相关部门何不下定决心,除了追回吃空饷的资金外,另外全部清退?”(2013年8月24日《楚天都市报》6版)这种语言风格简短明快,犹如战将纵马杀敌,雷霆万钧、铿锵有力、直捣黄龙。它与杂文有更多的共通性和接近性。 又比如温情散文式的写作,它在风格上注重情感的起点和落点,与散文、抒情诗等有诸多相似之处。2013年5月17日,《湖北日报》3版刊发评论员文章《孩子,我们会帮助你!》,评论员在文中诘问:“孩子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幼小,脆弱,懵懂无知,时刻需要被呵护。但人心的扭曲黑暗,依然在某些角落存在。当危险来自孩子身边本应该照顾和保护他们的人,‘狼外婆’对小红帽露出了狰狞的嘴脸,我们该如何将他们从伤害中拯救出来?……当孩子受到伤害时,我们都应当站出来:‘孩子,我们会帮助你!’”这种语言风格怀揣真情、自然流露,不遮掩不回避,具有极强的感染力。 合理利用修辞手法 一篇评论文章除了内容的创作外,语言风格的把握、文本文采的兼顾、段落之间的结构美、句与句的对仗工整,词句之间的韵律美,乃至遣词用字的精准等等,都是值得注意的问题。一篇成型的时事评论,应该是惜字如金的,它不累赘、有韵味,登在报纸上能给人思想的启发和美的享受;收录到各种选集里,能够历经岁月变迁而清雅依旧。这样的文章,既对得起当下,更无愧于未来。可以促今人思考,亦可供后世品读。这才是当今时评家应有的追求之一。 以《湖北日报》评论《重拳护湖不能变花拳绣腿》为例,“东湖其大,百城艳羡;磨山其幽,令名播焉。看不够江河行地,数不完日月经天。辞赋家笔下的武汉,襟江带湖,坐享百湖拱绕之美,好不羡煞世人。可是,世间之事,悖论甚多。美与丑往往又如影随行。政府承诺“重拳保护湖泊”余音未了,相关部门却顶风违法继续填湖。一面是铿锵有力的治湖宣言,一面是湖泊被填的愤怒无奈,纠结之间,湖水却在钢筋水泥之包围中逐渐式微……湖泊保护终归需要有健全的制度设计、自我割肉的决心、真刀真枪的实干兜底。治理的拳头再硬些,才能砸碎明知故犯的嚣张,根治阳奉阴违的侥幸。”这种语言风格讲究的是语言的精雕细琢,注重叠辞复句的美学效果。此类评论因事而发,引经据典,骈骊工整、文采华美,有汉赋余韵,“笔锋常带感情”。 时事评论语言风格的改良,在服从具体内容的前提下,还应有一些必要的遵循。一方面当以受众的阅读兴趣为导向,要么简短有力、通俗具体;要么蘸满温情、引发共鸣;要么古典华美、令人回味。或者以其他更能打动人的语言风格,去拓宽作者与读者之间的情感交互渠道。另一方面也当向新媒体学习,从微博、微信等各类网络语言中,汲取发端自坊间的美学养分。以此改良时评的语言风格,实现时评更大程度上的读者认同。 (湖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