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巴金小说《家》中觉新的人物形象
内容提要
本文从觉新的家庭生活、爱情经历两方面论述他成为一个“矛盾集合体”的经过、表现和原因,重点分析了他的“作揖主义”和“无抵抗主义”是导致他一生悲惨结局的主要原因。说明觉新的悲剧是“五四”运动以后一个时代造成的悲剧,是时代自身的悲剧。
关键词
家庭生活 爱情经历 作揖主义 无抵抗主义 矛盾集合体 悲剧
巴金的小说《激流三部曲》是一部家族演变史,同时又是一个时代的变奏曲。在这部作品中,巴金老先生用生动的文笔刻画出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这些人物形象丰满、生动,恰如其分的反映出了那个时代,特别是“五四”运动以后的社会变迁。通过人物的心理刻画和作者的内心独白,我们认识到了那个时代所独有的特征。在这部伟大的作品中,人物众多,关系复杂,既有以觉慧、觉民为代表的激进派,也有以高老太爷为首的封建专制势力,还有以鸣凤、婉儿、淑贞为代表的封建礼教的牺牲品。在这里,我想就《家》中觉新的形象,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觉新是整部作品中一个线索式的人物,他在作品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觉新身上,既有作为弱者被人同情的一面,又有委曲求全,不敢向封建势力斗争让人鄙弃的一面,更有心地善良、疼爱兄弟、宽厚仁慈的一面。这么多的特点集中在他一个人身上,使他成为一个矛盾的集合体。他有理性,又有丰富细腻的感情,可以说,他是“五四”运动以后中国青年中一类人的代表,历来人们对他也是褒贬不一,可不论哪一种观点,都对他的“作揖主义”、“无抵抗主义”的看法形成了共识,认为这是他一生的致命弱点,正是因为这一点,才导致了他一生的悲惨结局。
一
“觉新在这一房里是长子,在这个大家庭里又是长房的长孙。就因为这个缘故,在他出生的时候,他的命运就决定了。”巴金先生在一开始用这样的语言交待了他的身份,“长子”和“长孙”的位置决定了他的思想、行为要不同于其他兄弟,因为在一个封建大家族里面,这样的身份不容许他去做一些兄弟们能做的事,而这,也是他形成矛盾性格的一个主要因素。 觉新相貌清秀,“自小就很聪慧,在家里得着双亲的钟爱,在私塾得到先生的赞美”,这一切也成为他勤奋好学的动力,中学时代他成绩优良,毕业时又名列第一,他还有自己美妙的幻梦——“打算毕业以后再到上海或北京的有名的大学里去继续学习研究,他还想到德国去留学。”无怪乎他的父母暗中庆幸有了这样一个“宁馨儿”。
如果这一切都顺利地完成的话,无疑觉新的前途是光明而美好的。可厄运来了,首先,“在中学肆业的四年中间他失掉了母亲”,接着,得到毕业文凭归来的那天晚上,父亲要他娶妻生子,随后,又遵从父命,到西蜀实业公司上班。
这一切来得太突然,令觉新一时不能反应过来,他只是“关上门倒在床上用铺盖蒙着头哭,为了他的破灭了的幻梦而哭。”
祸不单行,不久父亲又去世了。父亲的去世让他心碎,同时,也让他感到了肩上的担子的沉重。也是在这个时候,“他有了一个新的发见,他看见了这个绅士家庭的另一个面目。在和平的、爱的表面下,他看见了仇恨和斗争,而且他自己也就成了人们攻击的目标。”这一切他摆脱不了,只有去面对,去奋斗,可奋斗的结果只给他招来了更多的烦恼和敌人,他疲倦了。“他想,这样不断的跟长辈冲突有什么好处呢?”“又何必自寻烦恼,浪费精力呢?”
他变得只有服从,逆来顺受,毫无原则的忍耐。
可以说父母的去世,使觉新在为人处世,待人接物上更显得小心谨慎,他时时处处以谦让为本,宁愿把委屈与痛苦深埋于心,也要强颜欢笑。在处理涉及到自己的事情时,他更是抱着一种“高姿态”,面对别人的非难与辱骂、指责,他以忍为原则,“他极力避免跟她们冲突,他在可能的范围内极力敷衍她们,他对她们非常恭敬,他陪她们打牌,他替她们买东西„„”他牺牲自己的时间讨得她们的欢心,目的只是想过几天安静的生活。觉新在人生的第一步路上就选择了与封建势力妥协,而第一步的妥协也导致了长辈们的变本加厉,这是他始料之不及的,这也是觉新“作揖主义”、“无抵抗主义”的开端,正是这种开端,把他推入了黑暗的世界,无底的深渊。
“过了几年五四运动发生了。报纸上的如火如荼的记载唤醒了他的被忘却了的青春。”他的热情被点燃了,这些“新奇的议论和热烈的文句”使他信服了。他这时的思想和表现无疑是进步的,但现实之中,他仍是采取他的“作揖主义”、“无抵抗主义”,他甚至认为:“作揖主义”和“无抵抗主义”大有好处,可以把《新青年》的理论和他们这个大家庭的现实毫不冲突的结合起来。
思想的进步与现实的妥协的矛盾使他变成了一个有两重性格的人:旧社会里暮气十足的大少爷与新青年的矛盾使他成为一个矛盾的集合体。
这些情节的刻画,为人们勾画出了觉新矛盾的一个方面。他的性格,他的处境,他的为人处世的方式,都决定了他的人生道路,平日养成的忍气吞声、惟命是从、逆来顺受的性格,不但没有赢得家长们的喜爱,反而成了觉慧和觉民攻击的对象。从他的处境看,他确实成了一个让人觉得可悲、可怜又可惜的人物。
觉新的宽容、与人为善的特点,毕恭毕敬、谦逊的行为,不失为一个封建大家庭暮气十足的少爷。他顾全大局,避免高老太爷与觉慧、觉民的冲突,起到了调和作用。觉民抗婚时,他奔波于封建势力与新青年之间,可在高老太爷那里只有责骂,在弟弟那里,他又被称为“懦夫”。这种调和在封建旧势力和激进派之间是不会成功的,也是没有出路的,只能成为令双方都不容的牺牲品,这也是觉新悲剧酿成的原因。
二
中学四年间失掉母爱之所以没有在他心上留下显著的伤痕,除了他有自己的幻梦外,还有了一个了解他、安慰他的表妹。这时,他做着“才子佳人”式的美梦。
不久,他的美梦成为泡影。父亲的一番谈话使他不得不接受这个难以接受的现实——刚走出校门的十九岁的他要承担世俗的“娶妻生子”的孝道。他哭了,为了他破灭了的幻梦而哭,更为自己失去所爱的少女而哭。但另一方面,他深深知道,这并不能改变已成定局的现实,因为在那“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的封建专制下,“父母之名,媒妁之言”的封建礼教是不会令他有丝毫反抗的希望,尽管他矛盾,他痛苦,但还是屈从了。在高老太爷这样的封建专制家长面前,他太渺小了。在这种无奈中,由父亲拈阄的荒唐方式决定了他一生的婚姻大事。觉新的屈从注定了他要成为一个封建礼教的牺牲品。
结婚以后,妻子的美貌、柔顺,家庭的幸福使他暂时忘掉了痛苦,使他变得开始容易满足,“在短时期内他忘记了过去的美妙的幻梦,忘记了另一个女郎”,“他满足了。他陶醉了,陶醉在一个少女的爱情里”,“他也以为自己是幸福的了。”可对梅的思恋能彻底忘记吗?
在封建家长制和自己所爱的人面前,他是矛盾的,可又没有什么办法,为了维护封建家长的尊严,满足他们的专制欲,更是为了尽上一个长孙的“孝道”,他又妥协了,他违心地让瑞珏走进了他的生活并接受了她,从生活中抹去了梅的影子。这一点,为他以后悲惨的结局埋下了隐患。
与梅的结合最终成为一个遥不可及的梦,与瑞珏的婚事,从他本身来说,是多么的不情
愿,但他又能怎样呢?只有忍让、接受,在他看来别无出路。当然,瑞珏也是一个温柔、贤惠、善解人意的女性,但不管瑞珏如何好,都不能取代梅在他心目中的地位。从他与梅见面时,他说的一些回忆往事令人心碎的话中,从他的泪光闪闪中,都可以看出这一点。
梅与瑞珏,可以说是具有中国千百年来女子身上所具有的美德,而且是比较完美的女性,她们都心地比较善良,宁愿为自己所爱的人做出牺牲。觉新在他们两人之间可以说是难以求全,他有着与梅美好的初恋,更有着与瑞珏夫妻生活的美满,何去何从?在这一点上,觉新的感情偏向于梅,而理智上又让他选择瑞珏,可以说,他在这一点上,是感情和理智的矛盾集合体。
梅的去世,让觉新肝肠寸断,感情世界的依托终于失去了,在他爱的两个女人中,只剩下他的妻子瑞珏了,可封建势力的作祟,使瑞珏也难逃厄运。
高老太爷的死,给这个封建大家庭以致命的一击,也预示了高家的灭亡。家庭内部的矛盾、隐患愈演愈烈,相互猜疑,相互攻击,显示出崩溃前的预兆。也是在这不久,瑞珏要临产了,可恨的封建家长们,竟以生者冲撞死者,会有“血光之灾”为借口,要把瑞珏赶出高家,。这种不顾人情、惨无人道的做法,让一个有血有肉的正常人难以接受,在生者与死者之间,他们模糊了界线。面对这种丧失人性的做法,觉新还是忍气吞声,低头默认,他也疼爱自己的妻子,但他的性格决定了他的做法。他知道解释不但毫无用处,反而会招来各种非议,在这种境况下,他最终还是把临产的瑞珏送到了城外简陋的住处,可他万万没有想到,正是这简陋的住处夺去了瑞珏的性命。面对着令人难以接受的现实,他几近于崩溃。付出的一切一切,并没有换来叔婶的丝毫怜悯和同情,这只不过成为他们茶余饭后的一点谈资而已。觉新的心在滴血,他感到了人生的无望,同时,他也真正明白了一点,“真正夺去了他的妻子的还是另一种东西,是整个制度,整个礼教,,整个迷信。这一切全压在他的肩上,把他压了这许多年,给他夺去了青春,夺去了幸福,夺去了前途,夺去了他所爱的两个女人”。可明白了又怎样呢?他认为“他是一个无力的、懦弱的人。”她没有能力去与整个封建势力作斗争,只能最终绝望了。
觉新的妥协只能酿成他自己的悲剧。
一次又一次的忍让,一次又一次的自我牺牲,觉新付出了多少,葬送了多少,自己如花似锦的前途,自己倾心相爱的恋人,自己疼爱和疼爱自己的妻子,这一切对他来说是多么重要,是他整个生命啊!但为了封建家长们的需要,为了他们的意愿,为了他们的满足,一切的一切都离他远去了。一个接一个的打击,使他原本脆弱的、麻木的神经更加不堪一击,他彻底崩溃了。
这一切悲剧的酿成,究竟怪谁呢?究其根源是他长时间以来形成的委曲求全、逆来顺受的性格,但这种性格的形成难道与整个封建专制无关吗?正是他一次一次的与封建势力妥协才造成了他的这种性格。可以说,觉新的悲剧是整个时代的悲剧。通过觉新这个人物,我们可以了解到一个时代的全貌。
的确,用现代发展的眼光来看,他实在是懦弱无能到无以复加的地步,他为什么不敢面对高老太爷吐露心声呢?他为什么不敢去爱自己所爱的人呢?他为什么屈从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呢?他为什么不敢保护临产的妻子呢?为什么?为什么?„„当然,站在今天的立场上,用现代的眼光去看待和评价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人和事,不免有些偏激,时代不一样,环境不一样,处理问题也会不一样。在这一点上,对于那个时代的人物求全责备是不对的。最起码的一点,觉新身上有着一种较为完备的人性美和人情美,在他身上洋溢着一代青年人的善良和纯洁,他的宽宏博大,时时处处与人为善,这一点是不容置疑的。当然,觉新的那种唯命是从,让长辈欢心,让别人满意,做事不出格的人生哲学,自然不是我们效法的。
觉新不论是在家庭方面,还是爱情、婚姻方面,都是一个悲剧人物,在他身上集结了无数的磨难、痛苦和打击。在他身上体现的懦弱的“作揖主义”、“无抵抗主义”,留给我们的仍是同情和怜悯,同时也有点憎恶。可以这样说,觉新的悲剧是一个时代造成的悲剧,也是时代自身的悲剧。
浅谈巴金小说《家》中觉新的人物形象
内容提要
本文从觉新的家庭生活、爱情经历两方面论述他成为一个“矛盾集合体”的经过、表现和原因,重点分析了他的“作揖主义”和“无抵抗主义”是导致他一生悲惨结局的主要原因。说明觉新的悲剧是“五四”运动以后一个时代造成的悲剧,是时代自身的悲剧。
关键词
家庭生活 爱情经历 作揖主义 无抵抗主义 矛盾集合体 悲剧
巴金的小说《激流三部曲》是一部家族演变史,同时又是一个时代的变奏曲。在这部作品中,巴金老先生用生动的文笔刻画出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这些人物形象丰满、生动,恰如其分的反映出了那个时代,特别是“五四”运动以后的社会变迁。通过人物的心理刻画和作者的内心独白,我们认识到了那个时代所独有的特征。在这部伟大的作品中,人物众多,关系复杂,既有以觉慧、觉民为代表的激进派,也有以高老太爷为首的封建专制势力,还有以鸣凤、婉儿、淑贞为代表的封建礼教的牺牲品。在这里,我想就《家》中觉新的形象,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觉新是整部作品中一个线索式的人物,他在作品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觉新身上,既有作为弱者被人同情的一面,又有委曲求全,不敢向封建势力斗争让人鄙弃的一面,更有心地善良、疼爱兄弟、宽厚仁慈的一面。这么多的特点集中在他一个人身上,使他成为一个矛盾的集合体。他有理性,又有丰富细腻的感情,可以说,他是“五四”运动以后中国青年中一类人的代表,历来人们对他也是褒贬不一,可不论哪一种观点,都对他的“作揖主义”、“无抵抗主义”的看法形成了共识,认为这是他一生的致命弱点,正是因为这一点,才导致了他一生的悲惨结局。
一
“觉新在这一房里是长子,在这个大家庭里又是长房的长孙。就因为这个缘故,在他出生的时候,他的命运就决定了。”巴金先生在一开始用这样的语言交待了他的身份,“长子”和“长孙”的位置决定了他的思想、行为要不同于其他兄弟,因为在一个封建大家族里面,这样的身份不容许他去做一些兄弟们能做的事,而这,也是他形成矛盾性格的一个主要因素。 觉新相貌清秀,“自小就很聪慧,在家里得着双亲的钟爱,在私塾得到先生的赞美”,这一切也成为他勤奋好学的动力,中学时代他成绩优良,毕业时又名列第一,他还有自己美妙的幻梦——“打算毕业以后再到上海或北京的有名的大学里去继续学习研究,他还想到德国去留学。”无怪乎他的父母暗中庆幸有了这样一个“宁馨儿”。
如果这一切都顺利地完成的话,无疑觉新的前途是光明而美好的。可厄运来了,首先,“在中学肆业的四年中间他失掉了母亲”,接着,得到毕业文凭归来的那天晚上,父亲要他娶妻生子,随后,又遵从父命,到西蜀实业公司上班。
这一切来得太突然,令觉新一时不能反应过来,他只是“关上门倒在床上用铺盖蒙着头哭,为了他的破灭了的幻梦而哭。”
祸不单行,不久父亲又去世了。父亲的去世让他心碎,同时,也让他感到了肩上的担子的沉重。也是在这个时候,“他有了一个新的发见,他看见了这个绅士家庭的另一个面目。在和平的、爱的表面下,他看见了仇恨和斗争,而且他自己也就成了人们攻击的目标。”这一切他摆脱不了,只有去面对,去奋斗,可奋斗的结果只给他招来了更多的烦恼和敌人,他疲倦了。“他想,这样不断的跟长辈冲突有什么好处呢?”“又何必自寻烦恼,浪费精力呢?”
他变得只有服从,逆来顺受,毫无原则的忍耐。
可以说父母的去世,使觉新在为人处世,待人接物上更显得小心谨慎,他时时处处以谦让为本,宁愿把委屈与痛苦深埋于心,也要强颜欢笑。在处理涉及到自己的事情时,他更是抱着一种“高姿态”,面对别人的非难与辱骂、指责,他以忍为原则,“他极力避免跟她们冲突,他在可能的范围内极力敷衍她们,他对她们非常恭敬,他陪她们打牌,他替她们买东西„„”他牺牲自己的时间讨得她们的欢心,目的只是想过几天安静的生活。觉新在人生的第一步路上就选择了与封建势力妥协,而第一步的妥协也导致了长辈们的变本加厉,这是他始料之不及的,这也是觉新“作揖主义”、“无抵抗主义”的开端,正是这种开端,把他推入了黑暗的世界,无底的深渊。
“过了几年五四运动发生了。报纸上的如火如荼的记载唤醒了他的被忘却了的青春。”他的热情被点燃了,这些“新奇的议论和热烈的文句”使他信服了。他这时的思想和表现无疑是进步的,但现实之中,他仍是采取他的“作揖主义”、“无抵抗主义”,他甚至认为:“作揖主义”和“无抵抗主义”大有好处,可以把《新青年》的理论和他们这个大家庭的现实毫不冲突的结合起来。
思想的进步与现实的妥协的矛盾使他变成了一个有两重性格的人:旧社会里暮气十足的大少爷与新青年的矛盾使他成为一个矛盾的集合体。
这些情节的刻画,为人们勾画出了觉新矛盾的一个方面。他的性格,他的处境,他的为人处世的方式,都决定了他的人生道路,平日养成的忍气吞声、惟命是从、逆来顺受的性格,不但没有赢得家长们的喜爱,反而成了觉慧和觉民攻击的对象。从他的处境看,他确实成了一个让人觉得可悲、可怜又可惜的人物。
觉新的宽容、与人为善的特点,毕恭毕敬、谦逊的行为,不失为一个封建大家庭暮气十足的少爷。他顾全大局,避免高老太爷与觉慧、觉民的冲突,起到了调和作用。觉民抗婚时,他奔波于封建势力与新青年之间,可在高老太爷那里只有责骂,在弟弟那里,他又被称为“懦夫”。这种调和在封建旧势力和激进派之间是不会成功的,也是没有出路的,只能成为令双方都不容的牺牲品,这也是觉新悲剧酿成的原因。
二
中学四年间失掉母爱之所以没有在他心上留下显著的伤痕,除了他有自己的幻梦外,还有了一个了解他、安慰他的表妹。这时,他做着“才子佳人”式的美梦。
不久,他的美梦成为泡影。父亲的一番谈话使他不得不接受这个难以接受的现实——刚走出校门的十九岁的他要承担世俗的“娶妻生子”的孝道。他哭了,为了他破灭了的幻梦而哭,更为自己失去所爱的少女而哭。但另一方面,他深深知道,这并不能改变已成定局的现实,因为在那“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的封建专制下,“父母之名,媒妁之言”的封建礼教是不会令他有丝毫反抗的希望,尽管他矛盾,他痛苦,但还是屈从了。在高老太爷这样的封建专制家长面前,他太渺小了。在这种无奈中,由父亲拈阄的荒唐方式决定了他一生的婚姻大事。觉新的屈从注定了他要成为一个封建礼教的牺牲品。
结婚以后,妻子的美貌、柔顺,家庭的幸福使他暂时忘掉了痛苦,使他变得开始容易满足,“在短时期内他忘记了过去的美妙的幻梦,忘记了另一个女郎”,“他满足了。他陶醉了,陶醉在一个少女的爱情里”,“他也以为自己是幸福的了。”可对梅的思恋能彻底忘记吗?
在封建家长制和自己所爱的人面前,他是矛盾的,可又没有什么办法,为了维护封建家长的尊严,满足他们的专制欲,更是为了尽上一个长孙的“孝道”,他又妥协了,他违心地让瑞珏走进了他的生活并接受了她,从生活中抹去了梅的影子。这一点,为他以后悲惨的结局埋下了隐患。
与梅的结合最终成为一个遥不可及的梦,与瑞珏的婚事,从他本身来说,是多么的不情
愿,但他又能怎样呢?只有忍让、接受,在他看来别无出路。当然,瑞珏也是一个温柔、贤惠、善解人意的女性,但不管瑞珏如何好,都不能取代梅在他心目中的地位。从他与梅见面时,他说的一些回忆往事令人心碎的话中,从他的泪光闪闪中,都可以看出这一点。
梅与瑞珏,可以说是具有中国千百年来女子身上所具有的美德,而且是比较完美的女性,她们都心地比较善良,宁愿为自己所爱的人做出牺牲。觉新在他们两人之间可以说是难以求全,他有着与梅美好的初恋,更有着与瑞珏夫妻生活的美满,何去何从?在这一点上,觉新的感情偏向于梅,而理智上又让他选择瑞珏,可以说,他在这一点上,是感情和理智的矛盾集合体。
梅的去世,让觉新肝肠寸断,感情世界的依托终于失去了,在他爱的两个女人中,只剩下他的妻子瑞珏了,可封建势力的作祟,使瑞珏也难逃厄运。
高老太爷的死,给这个封建大家庭以致命的一击,也预示了高家的灭亡。家庭内部的矛盾、隐患愈演愈烈,相互猜疑,相互攻击,显示出崩溃前的预兆。也是在这不久,瑞珏要临产了,可恨的封建家长们,竟以生者冲撞死者,会有“血光之灾”为借口,要把瑞珏赶出高家,。这种不顾人情、惨无人道的做法,让一个有血有肉的正常人难以接受,在生者与死者之间,他们模糊了界线。面对这种丧失人性的做法,觉新还是忍气吞声,低头默认,他也疼爱自己的妻子,但他的性格决定了他的做法。他知道解释不但毫无用处,反而会招来各种非议,在这种境况下,他最终还是把临产的瑞珏送到了城外简陋的住处,可他万万没有想到,正是这简陋的住处夺去了瑞珏的性命。面对着令人难以接受的现实,他几近于崩溃。付出的一切一切,并没有换来叔婶的丝毫怜悯和同情,这只不过成为他们茶余饭后的一点谈资而已。觉新的心在滴血,他感到了人生的无望,同时,他也真正明白了一点,“真正夺去了他的妻子的还是另一种东西,是整个制度,整个礼教,,整个迷信。这一切全压在他的肩上,把他压了这许多年,给他夺去了青春,夺去了幸福,夺去了前途,夺去了他所爱的两个女人”。可明白了又怎样呢?他认为“他是一个无力的、懦弱的人。”她没有能力去与整个封建势力作斗争,只能最终绝望了。
觉新的妥协只能酿成他自己的悲剧。
一次又一次的忍让,一次又一次的自我牺牲,觉新付出了多少,葬送了多少,自己如花似锦的前途,自己倾心相爱的恋人,自己疼爱和疼爱自己的妻子,这一切对他来说是多么重要,是他整个生命啊!但为了封建家长们的需要,为了他们的意愿,为了他们的满足,一切的一切都离他远去了。一个接一个的打击,使他原本脆弱的、麻木的神经更加不堪一击,他彻底崩溃了。
这一切悲剧的酿成,究竟怪谁呢?究其根源是他长时间以来形成的委曲求全、逆来顺受的性格,但这种性格的形成难道与整个封建专制无关吗?正是他一次一次的与封建势力妥协才造成了他的这种性格。可以说,觉新的悲剧是整个时代的悲剧。通过觉新这个人物,我们可以了解到一个时代的全貌。
的确,用现代发展的眼光来看,他实在是懦弱无能到无以复加的地步,他为什么不敢面对高老太爷吐露心声呢?他为什么不敢去爱自己所爱的人呢?他为什么屈从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呢?他为什么不敢保护临产的妻子呢?为什么?为什么?„„当然,站在今天的立场上,用现代的眼光去看待和评价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人和事,不免有些偏激,时代不一样,环境不一样,处理问题也会不一样。在这一点上,对于那个时代的人物求全责备是不对的。最起码的一点,觉新身上有着一种较为完备的人性美和人情美,在他身上洋溢着一代青年人的善良和纯洁,他的宽宏博大,时时处处与人为善,这一点是不容置疑的。当然,觉新的那种唯命是从,让长辈欢心,让别人满意,做事不出格的人生哲学,自然不是我们效法的。
觉新不论是在家庭方面,还是爱情、婚姻方面,都是一个悲剧人物,在他身上集结了无数的磨难、痛苦和打击。在他身上体现的懦弱的“作揖主义”、“无抵抗主义”,留给我们的仍是同情和怜悯,同时也有点憎恶。可以这样说,觉新的悲剧是一个时代造成的悲剧,也是时代自身的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