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下册各单元知识点整理

二年级数学下册各单元知识点整理

二年级数学下册各单元知识点整理

第一单元

1、 统计表可以清楚地表示出数据统计的结果。

2、 可以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数据

3、 根据图表可以做出一些判断。

第二单元

1、 平均分的含义:把一些物品分成几份,每份分的同样多,叫平均分。

2、 平均分的方法:(1).把一些物品按指定的份数进行平均分时,可以一个一个地分,也可以几个几个地分,直到分完为止。(2)把一些物品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分时可以这样想:这个数可以分成几个这样的一份。

3、 除法的含义:只要是平均分的过程,就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

4、 除法算式的读法:通常按从前往后的顺序读“÷”读作除以,“=”读作等于。其它数读法不变,如21÷3=7,读作:21除以3等于7.

5、 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在除法算式中,除号前面的数叫被除数,除号后面的数叫除数,所得的结果叫做商。

式求商。(3)用乘法口诀求商

7、 用乘法口诀求商时,想除数和几相乘得被除数 8、 解决平均分问题的方法:总数÷每份数=份数 总数÷份数=每份数

9、 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1)所求的问题要求求出总数,用乘法计算。(2)所求问题要求求出份数或每份数,用除法计算。

第三单元知识点

1、 沿一条直线把图形对折,两边完全重合的图形叫轴对称图形

2、 平移:当物体沿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运动,并且本身方向不发生改变时,这种运动现象就是平移,平移方向不改变。如拉抽屉。

3、 旋转:物体绕着某一点或轴进行圆周运动的现象就是旋转,旋转方向有改变。如风扇的转动。

第四单元 表内除法(二)

1、 求商的方法:想“除数×( )=被除数”,再根据乘法口诀计算得出商

2、 求一个数里有几个几,和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都用除法计算

第五单元混合运算

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2、 用脱式形式计算综合算式时;写出每次计算的结果,不参与计算的部分要抄写上。

3、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4、 在计算有括号的算式时,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

5、 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1)想好先解决什么问题,再解决什么问题

(2)可以画图帮助分析 (3)可以分步计算,也可以列综合算式

6、把分步算式改写成综合算式时,先找,再换,最后检查运算顺序。如12-4=8,5×8=40.先找到第一道算式的得数8在第二道算式中的位置, 再把8换成12-4, 最后检查需要先算什么, 再判断是否加上小括号.

7、用乘法和减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的方法:理清题中数量关系,比多比少用减法计算,求几个几的和用乘法计算

第六单元知识点

1、 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在平均分一些物体时,有时会有剩余

2、 余数必须比除数小,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四比。

(1) 试商,想除数和几相乘最接近被除数且小于被除数

(2) 除数和商相乘,将得数写在被除数的下面

(3) 被除数减去除数与商的积,将所得的差写在横线下面

(4) 比较一下,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4、 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要根据实际情况。答案的变化:有时商需要加1;有时商不变,不用考虑余数。另外,列式时,余数的单位和被除数的单位一样。

第七单元知识点

1. 数位顺序表,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第四位是千位,第五位是万位,个位上是几就表示几个一,十位上是几就表示几个十,百位上是几就表示几个百,千位上是几就表示几个千,万位上是几就表示几个万。

2. 10个一是10,,10个10是一百,10个一百是一千,10个一千是一万,100个十是一千,100个一百是一万。 3. 读数时,要从高位读起,千位是几就读几千,百位是几就读几百,十位是几就读几十,个位是几就读几,中间有一个0或两个0,只读一个“零”,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

位写几,几个十就在十位写几,几个一就在个位写几,哪一位上一个数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占位。

5. 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如果两个数的位数不同,位数多的那个数大,如果两个数的位数相同,就从高位比起,如果高位上的数相同,再比较下一位上的数,直到比出大小为止。 6. 近似数:与准确数接近的整十,整百,整千的数,就称之为近似数。

7. 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方法一:把整百、整千数看成几个百,几个千,然后相加减。 方法二:先画掉相同的0,再把0前面的数相加减,然后在得数末尾填上画掉的几个0。

8. 估算:把数看成它的近似数再计算。

第八单元

1. 常用的质量单位有克和千克。

2. 计量比较轻的物品的质量时常用“克”作单位,计量比较重的物品质量时常用“千克”作单位。

3. 1千克=1000克。一袋食盐的重量是500克,一个贰分钱的硬币重1克。

4. 1千克里面用2个500克,2千克里面有4个500克。 第九单元

1. 三个事物推理时,可以用连线的方式推理。

2. 简单数独的填写方法:根据某个格所在的行和列出现的数字,用排除法判断出数字是几。

二年级数学下册各单元知识点整理

二年级数学下册各单元知识点整理

第一单元

1、 统计表可以清楚地表示出数据统计的结果。

2、 可以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数据

3、 根据图表可以做出一些判断。

第二单元

1、 平均分的含义:把一些物品分成几份,每份分的同样多,叫平均分。

2、 平均分的方法:(1).把一些物品按指定的份数进行平均分时,可以一个一个地分,也可以几个几个地分,直到分完为止。(2)把一些物品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分时可以这样想:这个数可以分成几个这样的一份。

3、 除法的含义:只要是平均分的过程,就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

4、 除法算式的读法:通常按从前往后的顺序读“÷”读作除以,“=”读作等于。其它数读法不变,如21÷3=7,读作:21除以3等于7.

5、 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在除法算式中,除号前面的数叫被除数,除号后面的数叫除数,所得的结果叫做商。

式求商。(3)用乘法口诀求商

7、 用乘法口诀求商时,想除数和几相乘得被除数 8、 解决平均分问题的方法:总数÷每份数=份数 总数÷份数=每份数

9、 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1)所求的问题要求求出总数,用乘法计算。(2)所求问题要求求出份数或每份数,用除法计算。

第三单元知识点

1、 沿一条直线把图形对折,两边完全重合的图形叫轴对称图形

2、 平移:当物体沿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运动,并且本身方向不发生改变时,这种运动现象就是平移,平移方向不改变。如拉抽屉。

3、 旋转:物体绕着某一点或轴进行圆周运动的现象就是旋转,旋转方向有改变。如风扇的转动。

第四单元 表内除法(二)

1、 求商的方法:想“除数×( )=被除数”,再根据乘法口诀计算得出商

2、 求一个数里有几个几,和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都用除法计算

第五单元混合运算

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2、 用脱式形式计算综合算式时;写出每次计算的结果,不参与计算的部分要抄写上。

3、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4、 在计算有括号的算式时,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

5、 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1)想好先解决什么问题,再解决什么问题

(2)可以画图帮助分析 (3)可以分步计算,也可以列综合算式

6、把分步算式改写成综合算式时,先找,再换,最后检查运算顺序。如12-4=8,5×8=40.先找到第一道算式的得数8在第二道算式中的位置, 再把8换成12-4, 最后检查需要先算什么, 再判断是否加上小括号.

7、用乘法和减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的方法:理清题中数量关系,比多比少用减法计算,求几个几的和用乘法计算

第六单元知识点

1、 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在平均分一些物体时,有时会有剩余

2、 余数必须比除数小,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四比。

(1) 试商,想除数和几相乘最接近被除数且小于被除数

(2) 除数和商相乘,将得数写在被除数的下面

(3) 被除数减去除数与商的积,将所得的差写在横线下面

(4) 比较一下,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4、 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要根据实际情况。答案的变化:有时商需要加1;有时商不变,不用考虑余数。另外,列式时,余数的单位和被除数的单位一样。

第七单元知识点

1. 数位顺序表,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第四位是千位,第五位是万位,个位上是几就表示几个一,十位上是几就表示几个十,百位上是几就表示几个百,千位上是几就表示几个千,万位上是几就表示几个万。

2. 10个一是10,,10个10是一百,10个一百是一千,10个一千是一万,100个十是一千,100个一百是一万。 3. 读数时,要从高位读起,千位是几就读几千,百位是几就读几百,十位是几就读几十,个位是几就读几,中间有一个0或两个0,只读一个“零”,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

位写几,几个十就在十位写几,几个一就在个位写几,哪一位上一个数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占位。

5. 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如果两个数的位数不同,位数多的那个数大,如果两个数的位数相同,就从高位比起,如果高位上的数相同,再比较下一位上的数,直到比出大小为止。 6. 近似数:与准确数接近的整十,整百,整千的数,就称之为近似数。

7. 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方法一:把整百、整千数看成几个百,几个千,然后相加减。 方法二:先画掉相同的0,再把0前面的数相加减,然后在得数末尾填上画掉的几个0。

8. 估算:把数看成它的近似数再计算。

第八单元

1. 常用的质量单位有克和千克。

2. 计量比较轻的物品的质量时常用“克”作单位,计量比较重的物品质量时常用“千克”作单位。

3. 1千克=1000克。一袋食盐的重量是500克,一个贰分钱的硬币重1克。

4. 1千克里面用2个500克,2千克里面有4个500克。 第九单元

1. 三个事物推理时,可以用连线的方式推理。

2. 简单数独的填写方法:根据某个格所在的行和列出现的数字,用排除法判断出数字是几。


相关文章

  • 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材培训体会
  • 二年级数学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2014年2月21日,我参加了由汤庄实验学校组织的.由密老师主持.由肖敏老师主讲的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材培训会,通过这次教材培训学习,经过对教材的疏理,让我对二年级教材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教材的整体安排.教材变动和教 ...查看


  • 六年级数学导学案
  • 永川区南大街小学导学案模板 (六年级数学下册) 永川区南大街小学导学案模板 (六年级数学下册) 永川区南大街小学导学案模板 (六年级数学下册) 永川区南大街小学导学案模板 (六年级数学下册) 永川区南大街小学导学案模板 (六年级数学下册) ...查看


  •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视频(特级教师辅导)
  •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图形的变换>特级教师辅导教学视频发布日期:2013-02-13 18:53:39浏览次数:31文章好评:0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图形的变换>特级教师辅导教学视频-[阅读全文] 小学五 ...查看


  • 新课标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材分析与重难点
  • 新课标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单元教材分析及重难点 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 教材分析 本单元学生主要学习一些简单的统计图表知识,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掌握统计数据的记录方法,并能根据统计图表的数据 ...查看


  • 人教版小学数学课本目录
  •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全套目录[1-6年级] (2015-07-17 23:59:25) 转载▼ 标签: 分类: 小学二年级数学 教育 育儿 一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数一数 第二单元比一比: 1. 比多少 2. 比长短 3. 比高矮 第三单元 1- ...查看


  •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知识整理
  • 第一单元知识整理 1.根据从一个方向看到的物体形状,有多种摆法,可以拼摆出不同的立体图形,无法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 2.只要对着原来物体的前面或后面的任意1个正方体添1个正方体,从正面看到的形状就都不变. 3.从正面.左面.上面3个不同的方 ...查看


  • 2015年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一. 关于教学内容方面 1. 第一单元:<除法>知道除法的含义,能够熟练.快速.准确的列出竖式,知道竖式各部分的名称,知道余数要比除数小,能够熟练的运用乘法口诀表求商. 2. 第二单元:<方向与 ...查看


  • 二年级数学下册我锻炼我健康教案青岛版
  • 我锻炼我健康 --统 计 一.教学目标: 1.以在教师引领下的数学活动为基础,指导与帮助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体验数学活动带来的学习与生活快乐. 2.在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统计活动的必要性与合理性,渗透"统 ...查看


  • 数学教材分析
  • 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 四.五.六年级教材目录 四年级上册 除法 角 怎样滚得远 混合运算 平行和相交 找规律 观察物体 运算律 解决问题的策略 统计与可能性 了解我们自己 认数 用计算器计算 一亿有多大 期末与复习 五年级上册 认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