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与临床
妇产科患者术后疼痛的护理干预措施研究
尹
帅
湖南益阳413001)(益阳市资阳区妇幼保健院,
【摘要】目的施。方法
探讨妇产科患者术后疼痛的有效护理措惧。责任护士指导患者练习床上排便、咳嗽方式等,充分做好术前准备,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②术前心理护理:由于妇产科手术对患者身体会造成一定的损害,尤其是女性器官切除手术,患者常担心术后会对其性功能及生育功能造成影响,而产生不安、紧张、恐惧等心理,从而导致部分患者不配合手术实施[2]。③术后疼痛的护理:术后前3天切口疼痛最明显,此段时期的护理较为重要。护士应注意患者患者的面部表情,判断其疼痛程度,可采用聊天、引导患者讲述其幸福的事情以分散注意力。保证病房环境干净、温馨舒适可使患者心情愉悦,减轻疼痛。④体位护理:体位护理的主要内容是帮助患者保持正确的体位,以便在减轻疼痛的同时,使手术切口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回复[3]。妇产科患者手术切口多位于腹部,术后6h内患者应取半卧位,这样可保持腹部肌肉松弛,减轻疼痛感。患者在手术后第1次下床活动时责任护士必须要在一旁协助,以纠正其错误的动作,指导正确的上下床动作,以减少患者因腹肌紧张造成的
将96例妇产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8例,分
别标记为试验组、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接受术后疼痛的综合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疼痛缓解时间及其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情况。结果
试验组患者术后轻中度疼
痛占93. 75%,V A S 评分为(2. 45±1. 63)分,对照组患者术后轻中度疼痛占66. 67%,V A S 评分为(4. 56±2. 56)分,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对妇产科术后疼痛患者采用有效的护理干预
措施,可明显缓解疼痛,提高患者满意度,加快术后恢复,有利于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
【关键词】妇产科度
妇产科有许多疾病需要手术治疗,但是手术治疗是一种有创性操作,术后切口疼痛易造成患者烦躁、易怒情绪,给护理工作带来一定困难,而且易导致护患关系紧张。由于妇产科手术患者均为女性,对疼痛的耐受能力较差,因此术后加强疼痛护理,对减轻患者疼痛有积极的意义[1]。本文旨在探讨妇产科患者现将结果报告如下。术后疼痛的有效护理措施,
11.1
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3年8月妇术后疼痛
护理干预
效果
满意
疼痛。⑤镇痛药物:护士应该准确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为镇痛药种类及剂量的选择提供依据。护士可依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镇痛药,但必须严格掌握预防性用药原则,避免出现患者私自多吃药、乱吃药现象。
1.3
观察指标
①疼痛的评估: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
(VAS)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分为0 ̄10个等级,数字越大,表示疼痛程度越高。0表示无痛;1 ̄3分为轻度疼痛;4 ̄6分为中度疼痛;7 ̄10分为中度疼痛[2]。②自行设计问卷调查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分为满意、较为满意、一般、不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 )表示,
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 <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2.1
结果
试验组患者术后轻中度疼痛占93.75%,对照组患
产科收治的手术患者96例进行研究,患者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且已取得医院伦理学委员会的批准。将9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8例,分别标记为对照组、试验组。对照组48例患者,年龄22岁 ̄60岁,平均年龄(42.5±5.62)岁,其中子宫切除患者12例,输卵管再通患者10例,卵巢切除患者15例,剖宫产患者8例,其他3例;试验组48例患者,年龄24岁 ̄65岁,平均年龄(45.5±6.42)岁,其中子宫切除患者8例,输卵管再通患者10例,卵巢切除患者10例,剖宫产患者15例,其他5例;所有患者均无药物过敏史,且凝血功能正常。2组患者在年龄、手术方式等一般资料方面无意义差异(P >0.05)。
1.21.2.11.2.2
护理方法对照组试验组
患者术后安返病房后密切观察一般生命试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综
者术后轻中度疼痛占66.67%,2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试验组VAS评分为(2.45±1.63)分,对照组VAS评分为(4.56±2.56)分,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 =2.584,P <0.05)。
表1
组别试验组对照组Z P
例数4848
2组患者术后疼痛比较
疼痛程度
轻度356
中度10262.95<0.05
基层医学论坛2014年6月第18卷第18期
重度316
体征,术后常规吸氧,监测心率、呼吸、血压情况。
合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包括:①术前宣教:术前主刀医师可向患者讲述手术的目的、操作过程及注意事项,消除其对手术的恐
女,本科,主管护师。作者简介:尹帅,2394
护理与临床
2.2
试验组患者满意率为89.58%,对照组患者满意率为
表2
组别试验组对照组χ2P
满意3012
2组患者满意度比较较为满意1313
一般55
不满意018
满意度(%)89.5852.0822.765<0.05
止出现镇痛药依赖现象。应用镇痛药物时应从药效轻的药物小剂量开始使用,争取达到小剂量药物发挥最大程度的止痛效果。预防性用药是目前降低患者术后疼痛的有效方法,通过预防性用药除了能达到防治的目的,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消除患者紧张心理,让患者顺利度过围术期,有利于减少焦虑心理的产生,从而减少护患矛盾的发生[4]。
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术后疼痛较轻,VAS评分较对照组低,患者满意度较对照组高,说明有效的综合性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患者术后疼痛,提高患者满意度。
综上所述,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妇产科术后疼痛患者,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症状,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徐琳.妇产科患者术后疼痛的护理[J].中华临床医学研究杂[1]赵宏颖,
志,2007,13(2):21-22.
[2]陈巧玉,高亦佳.妇产科患者术后疼痛应用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J].
黑龙江医学,2013,37(6):457-458.
[3]黄永秋.妇产科患者术后疼痛的护理干预[J].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
报,2013,25(1):78-79.
[4]张远艳,李瑞华.妇产科患者术后疼痛的有效护理[J].中国现代药物
应用,2009,3(13):173-174.
(收稿日期:2014-03-18)
52.08%,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3讨论
术后疼痛是不可避免的一种术后反应,其不仅可使患者感觉疼痛不适,还可引起患者交感神经兴奋,导致心率加快、代谢紊乱、免疫能力下降、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升高等一系列不良反术后疼痛可使术后切口恢复速度减慢,给护理工作带来困应[3]。
难,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因此,有效的护理干预对减轻妇产科术后疼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术后疼痛是患者机体对手术操作所作出的一种应激性反应,并由此造成一系列生理及病理的变化,影响患者术后恢复。对于术后疼痛患者,护士首先需具备疼痛相关知识,能对疼痛程度作出准确的判断,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及心理疏导,消除其紧张、担忧心理,增强其信心,鼓励其配合医生的治疗。采取体位护理,避免患者因体位、活动不当造成腹肌紧张性增加导致疼痛加剧。护士需严格掌握预防性使用镇痛药物的原则,防
食管癌贲门癌合并糖尿病的围术期护理
张雪燕
山东东明274515)(中原石油勘探局第四社区管理中心医院,
【摘要】目的探讨食管癌、贲门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围选取我院2006年4月—2012年11月收患者血糖控制良好,未发生严重并发
给予食管癌、贲门癌合
1一般资料
术期护理措施。方法60例均为我院2006年4月—2012年11月收治的食管癌、贲门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其中男42例,女18例,年龄32岁 ̄67岁,平均年龄50.2岁,肿瘤病程0.5年 ̄1年,平均病程为0.8年。所有患者均为2型糖尿病,糖尿病病程1年 ̄8年,平均病程2年,均接受过规范治疗,术前血糖稳定,空腹血糖6.7 ̄12.1mmol/L,术后伤口感染3例,无死亡病例。
22.1
护理方法术前护理一般护理
加强患者病房的巡视,密切观察患者的
治的食管癌、贲门癌合并糖尿病患者60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情况。结果
症及死亡病例,患者均手术成功。结论
并糖尿病患者围术期优质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手术成功率及恢复速度,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食管癌
贲门癌
糖尿病
围术期
护理
食管癌贲门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有效的治疗方法就是手术切除。糖尿病是一种全身代谢性疾病,患者机体代谢紊乱,抵抗力低下,伤口不易愈合。食管癌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实施手术时,手术风险更大,术后恢复时间更长。因此,对于合并糖尿病的食管癌患者围术期的护理,严格控制血糖,预防并发症,对于手术的实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我院2006年4月—2012年11月收治的食管癌、贲门癌合并糖尿病患者60例,回顾性分析其围术期护理情况,现报道如下。
女,本科,主管护师。作者简介:张雪燕,基层医学论坛2014年6月第18卷第18期
2.1.1
生命体征,保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保持患者的房间整洁干净,如果发现患者有不适症状,则需要立即通知医生进行处理。
2.1.2
血糖的控制和监测
患者血糖稳定,并保持相对正
常的水平,是进行手术的必要条件,有效地控制血糖对于手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患者恢复非常重要。密切监测患者每日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根据血糖调整胰岛素用量,术前停用口服降糖药,给予患者注射胰岛素。尽量使患者空腹血糖控制在6.0 ̄9.0mmol/L。
2395
护理与临床
妇产科患者术后疼痛的护理干预措施研究
尹
帅
湖南益阳413001)(益阳市资阳区妇幼保健院,
【摘要】目的施。方法
探讨妇产科患者术后疼痛的有效护理措惧。责任护士指导患者练习床上排便、咳嗽方式等,充分做好术前准备,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②术前心理护理:由于妇产科手术对患者身体会造成一定的损害,尤其是女性器官切除手术,患者常担心术后会对其性功能及生育功能造成影响,而产生不安、紧张、恐惧等心理,从而导致部分患者不配合手术实施[2]。③术后疼痛的护理:术后前3天切口疼痛最明显,此段时期的护理较为重要。护士应注意患者患者的面部表情,判断其疼痛程度,可采用聊天、引导患者讲述其幸福的事情以分散注意力。保证病房环境干净、温馨舒适可使患者心情愉悦,减轻疼痛。④体位护理:体位护理的主要内容是帮助患者保持正确的体位,以便在减轻疼痛的同时,使手术切口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回复[3]。妇产科患者手术切口多位于腹部,术后6h内患者应取半卧位,这样可保持腹部肌肉松弛,减轻疼痛感。患者在手术后第1次下床活动时责任护士必须要在一旁协助,以纠正其错误的动作,指导正确的上下床动作,以减少患者因腹肌紧张造成的
将96例妇产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8例,分
别标记为试验组、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接受术后疼痛的综合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疼痛缓解时间及其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情况。结果
试验组患者术后轻中度疼
痛占93. 75%,V A S 评分为(2. 45±1. 63)分,对照组患者术后轻中度疼痛占66. 67%,V A S 评分为(4. 56±2. 56)分,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对妇产科术后疼痛患者采用有效的护理干预
措施,可明显缓解疼痛,提高患者满意度,加快术后恢复,有利于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
【关键词】妇产科度
妇产科有许多疾病需要手术治疗,但是手术治疗是一种有创性操作,术后切口疼痛易造成患者烦躁、易怒情绪,给护理工作带来一定困难,而且易导致护患关系紧张。由于妇产科手术患者均为女性,对疼痛的耐受能力较差,因此术后加强疼痛护理,对减轻患者疼痛有积极的意义[1]。本文旨在探讨妇产科患者现将结果报告如下。术后疼痛的有效护理措施,
11.1
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3年8月妇术后疼痛
护理干预
效果
满意
疼痛。⑤镇痛药物:护士应该准确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为镇痛药种类及剂量的选择提供依据。护士可依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镇痛药,但必须严格掌握预防性用药原则,避免出现患者私自多吃药、乱吃药现象。
1.3
观察指标
①疼痛的评估: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
(VAS)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分为0 ̄10个等级,数字越大,表示疼痛程度越高。0表示无痛;1 ̄3分为轻度疼痛;4 ̄6分为中度疼痛;7 ̄10分为中度疼痛[2]。②自行设计问卷调查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分为满意、较为满意、一般、不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 )表示,
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 <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2.1
结果
试验组患者术后轻中度疼痛占93.75%,对照组患
产科收治的手术患者96例进行研究,患者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且已取得医院伦理学委员会的批准。将9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8例,分别标记为对照组、试验组。对照组48例患者,年龄22岁 ̄60岁,平均年龄(42.5±5.62)岁,其中子宫切除患者12例,输卵管再通患者10例,卵巢切除患者15例,剖宫产患者8例,其他3例;试验组48例患者,年龄24岁 ̄65岁,平均年龄(45.5±6.42)岁,其中子宫切除患者8例,输卵管再通患者10例,卵巢切除患者10例,剖宫产患者15例,其他5例;所有患者均无药物过敏史,且凝血功能正常。2组患者在年龄、手术方式等一般资料方面无意义差异(P >0.05)。
1.21.2.11.2.2
护理方法对照组试验组
患者术后安返病房后密切观察一般生命试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综
者术后轻中度疼痛占66.67%,2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试验组VAS评分为(2.45±1.63)分,对照组VAS评分为(4.56±2.56)分,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 =2.584,P <0.05)。
表1
组别试验组对照组Z P
例数4848
2组患者术后疼痛比较
疼痛程度
轻度356
中度10262.95<0.05
基层医学论坛2014年6月第18卷第18期
重度316
体征,术后常规吸氧,监测心率、呼吸、血压情况。
合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包括:①术前宣教:术前主刀医师可向患者讲述手术的目的、操作过程及注意事项,消除其对手术的恐
女,本科,主管护师。作者简介:尹帅,2394
护理与临床
2.2
试验组患者满意率为89.58%,对照组患者满意率为
表2
组别试验组对照组χ2P
满意3012
2组患者满意度比较较为满意1313
一般55
不满意018
满意度(%)89.5852.0822.765<0.05
止出现镇痛药依赖现象。应用镇痛药物时应从药效轻的药物小剂量开始使用,争取达到小剂量药物发挥最大程度的止痛效果。预防性用药是目前降低患者术后疼痛的有效方法,通过预防性用药除了能达到防治的目的,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消除患者紧张心理,让患者顺利度过围术期,有利于减少焦虑心理的产生,从而减少护患矛盾的发生[4]。
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术后疼痛较轻,VAS评分较对照组低,患者满意度较对照组高,说明有效的综合性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患者术后疼痛,提高患者满意度。
综上所述,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妇产科术后疼痛患者,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症状,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徐琳.妇产科患者术后疼痛的护理[J].中华临床医学研究杂[1]赵宏颖,
志,2007,13(2):21-22.
[2]陈巧玉,高亦佳.妇产科患者术后疼痛应用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J].
黑龙江医学,2013,37(6):457-458.
[3]黄永秋.妇产科患者术后疼痛的护理干预[J].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
报,2013,25(1):78-79.
[4]张远艳,李瑞华.妇产科患者术后疼痛的有效护理[J].中国现代药物
应用,2009,3(13):173-174.
(收稿日期:2014-03-18)
52.08%,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3讨论
术后疼痛是不可避免的一种术后反应,其不仅可使患者感觉疼痛不适,还可引起患者交感神经兴奋,导致心率加快、代谢紊乱、免疫能力下降、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升高等一系列不良反术后疼痛可使术后切口恢复速度减慢,给护理工作带来困应[3]。
难,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因此,有效的护理干预对减轻妇产科术后疼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术后疼痛是患者机体对手术操作所作出的一种应激性反应,并由此造成一系列生理及病理的变化,影响患者术后恢复。对于术后疼痛患者,护士首先需具备疼痛相关知识,能对疼痛程度作出准确的判断,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及心理疏导,消除其紧张、担忧心理,增强其信心,鼓励其配合医生的治疗。采取体位护理,避免患者因体位、活动不当造成腹肌紧张性增加导致疼痛加剧。护士需严格掌握预防性使用镇痛药物的原则,防
食管癌贲门癌合并糖尿病的围术期护理
张雪燕
山东东明274515)(中原石油勘探局第四社区管理中心医院,
【摘要】目的探讨食管癌、贲门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围选取我院2006年4月—2012年11月收患者血糖控制良好,未发生严重并发
给予食管癌、贲门癌合
1一般资料
术期护理措施。方法60例均为我院2006年4月—2012年11月收治的食管癌、贲门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其中男42例,女18例,年龄32岁 ̄67岁,平均年龄50.2岁,肿瘤病程0.5年 ̄1年,平均病程为0.8年。所有患者均为2型糖尿病,糖尿病病程1年 ̄8年,平均病程2年,均接受过规范治疗,术前血糖稳定,空腹血糖6.7 ̄12.1mmol/L,术后伤口感染3例,无死亡病例。
22.1
护理方法术前护理一般护理
加强患者病房的巡视,密切观察患者的
治的食管癌、贲门癌合并糖尿病患者60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情况。结果
症及死亡病例,患者均手术成功。结论
并糖尿病患者围术期优质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手术成功率及恢复速度,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食管癌
贲门癌
糖尿病
围术期
护理
食管癌贲门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有效的治疗方法就是手术切除。糖尿病是一种全身代谢性疾病,患者机体代谢紊乱,抵抗力低下,伤口不易愈合。食管癌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实施手术时,手术风险更大,术后恢复时间更长。因此,对于合并糖尿病的食管癌患者围术期的护理,严格控制血糖,预防并发症,对于手术的实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我院2006年4月—2012年11月收治的食管癌、贲门癌合并糖尿病患者60例,回顾性分析其围术期护理情况,现报道如下。
女,本科,主管护师。作者简介:张雪燕,基层医学论坛2014年6月第18卷第18期
2.1.1
生命体征,保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保持患者的房间整洁干净,如果发现患者有不适症状,则需要立即通知医生进行处理。
2.1.2
血糖的控制和监测
患者血糖稳定,并保持相对正
常的水平,是进行手术的必要条件,有效地控制血糖对于手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患者恢复非常重要。密切监测患者每日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根据血糖调整胰岛素用量,术前停用口服降糖药,给予患者注射胰岛素。尽量使患者空腹血糖控制在6.0 ̄9.0mmol/L。
2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