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与禅宗 1

信仰与常识

佛教的一些名称解释:

  丛林:喻指佛教多数僧众聚居的寺院。在中国,它通常是指佛教中禅宗的寺院,故亦称禅林。

  兰若:是梵文“阿兰若”的中国简称。也是丛林之意。

  僧人:是比丘的俗称。僧,在梵语里有“众”的意思,所以,凡是三个比丘和合共处就可以称为 “僧众”。

  比丘:含义为“乞士”。比丘,有时也称作“沙门”。其义为止息一切恶行。比丘尼,“尼”在梵语里是女性的意思。中国老百姓称为“尼姑”

  和尚:在印度俗语中是“亲教师”之意,与中国世俗的“师傅”类似。按照佛门规矩,仅住持可称“和尚”“大和尚”,但后来民间将僧人通称“和尚”。

  方丈:是因佛经上大名鼎鼎的维摩诘居士所居之处而来。据说其居室虽一丈见方,却容量无限,后来便以此命名住持所居之处。

  

   ●佛门的宗派有:

  天台宗、三论宗、律宗、华严宗、禅宗、净土宗、密宗,还有一个法相宗,据说创始人是玄奘。

  谈到佛教,不得不说说天竺人龙树。龙树造论造经,《华严经》就是他所撰。他一身兼显密二教的倡导者,被称为大乘佛教的祖师。但他所创的密宗却使得佛教走出了另一条路子,那便是开始邪术妖法泛滥流行于佛事之中。

  密宗尊奉最高的神,名叫“大日如来”,又称“摩诃(大)眦卢遮那(日)佛。最初来中国的佛教徒一般兼习密教。密宗修法的时候,要诵咒筑坛,咒经有:《安宅神咒经》,《五龙咒毒经》,《取血气神经》《咒贼咒法经》等等,而筑起的这个坛叫做“曼荼罗”。曼荼罗里编造了大批的神,如以金刚为名号的就有许多。

  我不知道这“金刚”是不是来自《金刚经》。《金刚经》应该是大乘佛教学说的经典表述的权威吧,但释迦牟尼在其中多次强调说,“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则非菩萨。”又说:“若作是言,我当灭度无量众生,即不名菩萨。何以故?须菩提(须菩提,是释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实无有法名为菩萨。是故,佛说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解释翻译成现在的话就是:如果有菩萨说,我应当灭除众生的一切烦恼,救渡一切众生,那他就不是菩萨了。为什么呢?只有认识到万法皆空者,才是真正的菩萨。因此佛说一切法都没有我,人,众生,寿者的相状。

  法相是虚的,佛法也是虚的,佛在时时处处,由人到佛只在心念刹那间的转变。所以,密宗的金刚神们,是与佛陀的本意相违的。

  佛教中的神名,除了释迦牟尼及迦叶,阿难等确有其人外,其余的如阿弥陀(无量寿)、文

殊、普贤、弥勒、观音等同金刚一样,全是虚构的。

  你想想,这咒贼的经法,它真的能挡住贼来你家偷东西吗?这密宗也真是误入歧途了。

  密宗是唐玄宗时传入中国的。

  在金庸和古龙等人的小说里,曾都把密宗写进小说里,几乎都是说来自喇(la)嘛教,他们都会使用一种叫做“大金刚手”的武功。

  释迦牟尼讲“四谛”(即:苦,集,灭,道),以灭谛为修道的归宿,灭即死,佛书上称死为涅磐,可是就连释迦牟尼也说不清楚涅磐究竟是个什么境界。而龙树却造《无量寿经》《阿弥陀经》等书,把净土境界说得很具体,谁肯念经谁就可以往净土享受安养之福。于是有了一个净土宗,它有一个特色,就是它提倡大修功德,营造塔庙.净土宗提倡念佛,方法很简单.这一派僧徒专劝人信报应,修功德。现在中国大量的佛教的寺塔,大致都与净土宗有关.

  净土宗最怕禅宗,因为禅宗主张自内求佛,不假外佛,反对造塔庙。

  三论、密、律、净土、法相都是从天竺依样照搬过来的,而中国僧徒自创的宗派有三个,它们是天台宗、华严宗、禅宗。

  天台宗提倡止观,说是入涅磐之要门,止即是定,观即是慧,定慧双修,可以见佛性,入涅磐。

  智顗是天台宗的创始人,被隋朝的杨广尊为智者。他造寺三十六所,据说栖霞,灵岩,天台,玉泉都为其造。

  与智顗同时的终南山僧杜顺,开创华严宗,并奉遵龙树所造的《华严经》。华严宗谈法界缘起,事事无碍。它和天台宗都看到了天竺佛教思想的极端偏激性,都想以立圆教来补救。天台宗定慧双修——坐禅与读书求知识并重;华严宗讲理事无碍和事事相通无碍。天台宗与道教接近,华严宗和儒学接近,两个所谓的圆教的产生,自然是道儒与佛教长期斗争的结果。天台宗有修习止观坐禅除病法,与道教相似。天台宗也谈不死之药,湛然《止观辅行传弘决杂录》说,“太阳之草名曰黄精,食可长生;太阴之精名曰钩吻,入口则死。金丹者圆法也,初发心时成大仙,准龙树法飞金为丹,故曰金丹”。道士炼丹,佛徒也炼丹,佛徒坐禅调息,道士也静(jing)坐炼气,在这方面佛道圆通了。

    

     

   ●禅宗。

    

  魏晋玄学谈无,佛教谈空。所以,禅宗是披着天竺袈裟外衣的魏晋玄学,释迦牟尼的外表,老庄的其实。天竺佛教认为人性本恶,而禅宗则改为人性善,认为人人可以成佛,在人性的问题上与儒家基本上一致了。禅宗佛徒所作语录,除去门面话,思想几乎与儒学少有区别,特别是两宋时期的禅僧更是如此。

  其实可以说这禅宗

已经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了,它非常符合中国古代士大夫们的口味。它的传入借助于南天竺人达摩。达摩在梁武帝时来到中国,其禅学思想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不立文字”。达摩教人首先是安心,安心的方法是修壁观,要人心安静像墙壁那样坚定不移。达摩将衣钵传给了“博览群书,尤善老庄”的慧可,传到第五代弘忍,因为半路杀出个程咬金,使得禅宗有了南北之分,即北宗的神秀和南宗的慧能。

  慧能他最著名的是在争夺传世衣钵袈裟时作的那两首偈语。咱们来比较一下:

  神秀的偈:“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扫,莫使有尘埃”。

  慧能的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无台,佛性常清静,何处有尘埃”。“心是菩提树,身为明镜台,明镜本清静,何处染尘埃”。

  从空无的观点看,慧能的空无观比神秀来得彻底,因此弘忍选定慧能做嗣法人,被后人称为六祖。南宗把他的言论整理成《坛经》。

  《金刚般若经》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离一切相,即名诸佛。”南宗人敢说佛不在外,在我心中,我即是佛。禅宗以为“迷即佛众生,悟即众生佛。心险佛众生,平等众生佛。我心自有佛,自佛是真佛,自若无佛心,向何处求佛”。认为一切法相都应该抛弃,自心就是佛,心无外佛。这就是慧能在《坛经》里表达的主要思想,而他的继承人们却走的更远。如慧能的六世法孙宣鉴教佛徒们不要求佛和祖(达摩),他说,“我这里佛也无,祖也无,达摩是老臊胡,十地菩萨是担屎汉......”这种作派,倒是与魏晋时期的嵇康阮籍骂倒儒学六经相似。

  南宗的长处,是把自己看作与佛平等的人,把佛徒众生从佛的奴仆地位上解放了出来。

  禅宗骂祖杀佛,否定天竺传来的各宗派相当勇猛,但到后来自身也要被否定了,禅宗这才回头与律宗净宗密宗相结合。自此后,各宗派都不再独立存在,都归于禅宗。禅宗成为汇合各宗派的中国式佛教。

    

    

    ●禅宗的“打机锋”

  《金刚经》中记载了释迦牟尼在灵山传法会上拈花示众,众弟子皆不知佛是何意,唯有迦叶见了便笑。释迦牟尼说:“我有正法眼藏,涅磐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现在看来,只有摩珂迦叶得到了。”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会心一笑”。因为佛曰:“不可说。”所以禅心只能悟得,不能修得,所谓修来的禅,那时野狐禅,假的。佛教其根本就是要人去掉“我执”,消除对一切的执着。

  而禅宗也正是这样“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的。

  禅学历来是不受理性语言的束缚的,

不提倡读经书,只是以心传心,意会心解,不着一字,得则是心得。《坛经》记载慧能临死传授秘诀给弟子说,“若有人问法,出语尽双,皆取对法,来去相因,究竟二法相除,更无去处”。意思是教弟子说话要顾及两方面,不偏在一边。如,说到明暗时要说,暗不自暗,以明故暗,来去相因。

  禅宗师徒之间为了传授心印,常常因事设置机锋,让对方悟解,而且是非曲直,当下便见,谓之斗机锋。这种说话不着一边的的禅法也叫谈公案,成为禅宗传法的根本原则。因此禅门弟子间互相斗心机,打机锋十分尖锐。

  唐朝有一药山禅师看到有一棵树长得茂盛,有一棵树却枯死了,就问他的两个徒弟说,这树是荣好还是枯好?一个叫道吾的徒弟说,“荣好!”另一个叫云岩的徒弟说,“枯好!”此时来了一个姓高的沙弥,他说,“荣的任他荣,枯的任他枯。”这位沙弥能够说话截断两边,正和慧能的“来去相因,究竟二法相除,更无去处”之要旨。

  古龙在他的关于楚留香的小说里,也写打机锋。

  楚留香对素心大师说,“大师久避红尘,不知可还记得昔年有位方外至友秋云素么?”素心大师道:“记得即是不记得,不记得即是记得,施主何必问?贫尼何必说?”楚留香说:“说了即是不说,不说即是说了,大师若是执意不说,岂不着相了?”他能与无花谈佛,这机锋自然是会打的。

  有一则打机锋(禅宗称为公案)故事很有趣,说给大家听听:

  有一个叫洞山禅师的(他是哪个朝代的,我就不知道了)即将圆寂,他对众弟子说:“我有浮名在世,请替我除掉?”

  众弟子无言以对,独有一小和尚,恭敬行礼后,说:“请和尚知法号。”

  洞山禅师闻听小和尚此言,忽然笑道:“我的浮名已除。”于是闭目合十,就此离去。

  这洞山禅师在临终前还念念不忘放下自己的浮名,可见其心中仍然有“执”。

    

    

    ●四谛“生老病死”

    

  佛教的经典之一《长阿含经》称,释迦牟尼出生时,便右手指天,左手指地,说出一偈:“天上天下,唯我独尊;要渡众生,生老病死。”佛的意思就是觉悟,觉悟了人生的究竟,解决了生死问题。

  佛教历来认为生死是人生的一个重大问题。人在自然中生息劳碌,生老病死,让人不得不产生对死亡的畏惧感。佛教对死亡的认识与解救方法让人们看到了希望,那是心灵的慰籍。感悟死亡就必须认识死亡,就必须从理解上超越对死亡的恐惧。若不能从生命看到死亡,从毁灭看到再生,那便是没有资格言佛。

  所以我觉得佛教是比较重

视人的死的,它的一个最为显著的特色便是“怖生乐死”,认为死就是最大的解脱,是一项功德。就拿现在大家都知道的“七月十五鬼门开”来说吧,据《佛说盂兰盆经》载,说弟子大目键连用天眼通看见了自己的亡母生在饿鬼中,目连悲哀,即以钵盛饭送其母。母得饭送到口边化成火炭不得入口。目连大叫,悲号涕泣,请佛指教。佛说,你母亲罪根深结,只有依靠十方众僧的威力乃可解脱,你得每年的七月十五日,尽力准备最好的饭菜和最好的果品去供养十方僧众。于是就有了“盂兰节”,这一天,人们到寺庙里烧香还愿,还到水边放河灯等等。

  宗教里的苦难既是现实的苦难的表现,又是对这种现实苦难的抗议。佛教在中国广泛流传是在南北朝,那是一个战乱频繁的年代,虽说到了大唐佛教声势达到顶峰,但前后的几百年间,整个社会总的来说是处于无休止的战祸,饥荒,动乱之中。曹操诗中所表现的“白骨蔽于野,千里无鸡鸣。”是很多朝代都有的事实。于是解除现世苦难,祈求来世幸福,就成了人们的唯一愿望。而佛教里的死后天堂——净土,又是那么的富丽堂皇,在这个“极乐世界里”:“琉璃为地,金绳界道,城阙宫阁,轩窗罗网,皆七宝成。”

  我对这种对幸福的幻想,深感同情。在一个看不见未来又对现实无能为力的世界里,这就是上天给普通人留下的唯一的活命的理由了。

  况且,在整个无穷无尽的大宇宙之中,个人就犹如沧海之中的一粒芥末微不足道,跪倒在神奇的永恒面前的人,无助而又迷茫。

  读过唐代诗人王建的一首诗:“浮生不住叶随风,填海移山总是空。长向人间愁老病,谁来闲坐此房中。”人生在缥缈的大宇宙中,在生死六道的轮回中,短暂而脆弱。人世间没有谁能逃脱忧愁和痛苦,只有超脱出来才能达到自由。只要悟的清净,就是修行,岂有入门出门之分。即世便是出世,入世便是出门,平常心正是佛心。

    所以不惧死,而就看透了生。看见了人世间的苦,才有了悲悯心怀。为人世间的种种人生苦相而悲悯。

    

    ●参禅

  关于参禅的故事,说的最多的是苏东坡和佛印。故事说:苏东坡与佛印一起坐禅,苏问佛印:“你看我像什么?”佛印说:“我看你就像一尊佛。”苏东坡是不放过调侃佛印的大好时机的,他张口就说:“而我看你就像一堆牛粪!”回到家里,苏东坡把这件事说给苏小妹听,其妹说道:“修佛之人讲究的是心中有什么眼里就有什么,佛印心中有佛,所以他看你是佛,而兄长你心中又有什么呢?”

  这是一个讲烂的故事,又被我讲了

一遍。所以讲它,是因为可以从这个故事里读出很多东西来。第一,我读出了这禅宗的确为中国的学子们所推崇。

  哲学与艺术并行,哲理的思辨在禅宗这里找到了丰富的课题,正是这种理性的色彩让中国的学子们接受,使得中国的佛教没有了印度教的梵天,湿婆之类极端神秘恐怖的观念和信仰,没有了印度传来的反理性的迷狂故事。而禅宗的立宗理论:“人皆有佛性”,使得信仰和生活完全统一了起来,不要那些难懂的教义和烦琐的宗教仪式,不要出家,也可以学佛成佛。从“顿悟成佛”到“呵佛骂祖”,从“人皆有佛性”到“山还是山,水还是水”,重要的不仅仅是“从凡入佛”而更重要的是“从圣入凡”,“语默动静,一切声色,尽是佛事”(《古尊宿语录》)

  第二,我读到了禅宗的“见性成佛”,讲究从心而入,非在外。即“一切般若心,皆从自性而生,不从外入。”修佛即是修心,就如这首诗所言:“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遍陇头云,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鹤林玉露》某尼参禅悟道诗)心的狭窄,让人看不见春已经近在眼前,只有超越自我才能发现身边有着无穷无尽的美。

  悟道参禅须以“我心为本”,破偏执。用青原惟信禅师的话来解释是:“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到了最后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这便是参禅的三种境界,其实,最后的山水在其眼里已不是原来的山水了,是参禅的人的心境变得不同了,心境的超越,已经让你进入了禅的境界。

  第三,我读出了禅就是哲学和美学的统一体,它包含着一个哲学命题:“什么是永恒?”

  禅,意是“静虑”。

  禅以静(jing)坐趣悟释迦牟尼所悟的境界,悟生活中的真理,以使心灵得以解脱。它就像你的第三只眼,让你多一个视角去观察这个世界。

  中国自六朝以来,艺术的理想境界是“澄怀观道”,在拈花微笑里领悟色相中微妙至深的禅境,禅是动中的极静,也是静中的极动,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动静不二,直探生命的本原。禅是中国人认识到自己心灵的深处,而灿烂地发挥到哲学境界与艺术境界的一种胸怀。静穆的观照和飞跃的生命构成艺术的两元,也构成“禅”的心灵状态。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这不但是盛唐的诗境,也是宋人的画境。寓意着无尽于有限,一切生灭者象征着永恒。

  英国诗人勃莱克的一首小诗,我很喜欢:“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国,君掌盛无边,刹那含永劫。”道,生命的真谛,蕴涵在一切变灭

的形相里,

  所以说,禅不仅仅是一种宗教,还是一种哲学,一种美学。

信仰与常识

佛教的一些名称解释:

  丛林:喻指佛教多数僧众聚居的寺院。在中国,它通常是指佛教中禅宗的寺院,故亦称禅林。

  兰若:是梵文“阿兰若”的中国简称。也是丛林之意。

  僧人:是比丘的俗称。僧,在梵语里有“众”的意思,所以,凡是三个比丘和合共处就可以称为 “僧众”。

  比丘:含义为“乞士”。比丘,有时也称作“沙门”。其义为止息一切恶行。比丘尼,“尼”在梵语里是女性的意思。中国老百姓称为“尼姑”

  和尚:在印度俗语中是“亲教师”之意,与中国世俗的“师傅”类似。按照佛门规矩,仅住持可称“和尚”“大和尚”,但后来民间将僧人通称“和尚”。

  方丈:是因佛经上大名鼎鼎的维摩诘居士所居之处而来。据说其居室虽一丈见方,却容量无限,后来便以此命名住持所居之处。

  

   ●佛门的宗派有:

  天台宗、三论宗、律宗、华严宗、禅宗、净土宗、密宗,还有一个法相宗,据说创始人是玄奘。

  谈到佛教,不得不说说天竺人龙树。龙树造论造经,《华严经》就是他所撰。他一身兼显密二教的倡导者,被称为大乘佛教的祖师。但他所创的密宗却使得佛教走出了另一条路子,那便是开始邪术妖法泛滥流行于佛事之中。

  密宗尊奉最高的神,名叫“大日如来”,又称“摩诃(大)眦卢遮那(日)佛。最初来中国的佛教徒一般兼习密教。密宗修法的时候,要诵咒筑坛,咒经有:《安宅神咒经》,《五龙咒毒经》,《取血气神经》《咒贼咒法经》等等,而筑起的这个坛叫做“曼荼罗”。曼荼罗里编造了大批的神,如以金刚为名号的就有许多。

  我不知道这“金刚”是不是来自《金刚经》。《金刚经》应该是大乘佛教学说的经典表述的权威吧,但释迦牟尼在其中多次强调说,“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则非菩萨。”又说:“若作是言,我当灭度无量众生,即不名菩萨。何以故?须菩提(须菩提,是释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实无有法名为菩萨。是故,佛说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解释翻译成现在的话就是:如果有菩萨说,我应当灭除众生的一切烦恼,救渡一切众生,那他就不是菩萨了。为什么呢?只有认识到万法皆空者,才是真正的菩萨。因此佛说一切法都没有我,人,众生,寿者的相状。

  法相是虚的,佛法也是虚的,佛在时时处处,由人到佛只在心念刹那间的转变。所以,密宗的金刚神们,是与佛陀的本意相违的。

  佛教中的神名,除了释迦牟尼及迦叶,阿难等确有其人外,其余的如阿弥陀(无量寿)、文

殊、普贤、弥勒、观音等同金刚一样,全是虚构的。

  你想想,这咒贼的经法,它真的能挡住贼来你家偷东西吗?这密宗也真是误入歧途了。

  密宗是唐玄宗时传入中国的。

  在金庸和古龙等人的小说里,曾都把密宗写进小说里,几乎都是说来自喇(la)嘛教,他们都会使用一种叫做“大金刚手”的武功。

  释迦牟尼讲“四谛”(即:苦,集,灭,道),以灭谛为修道的归宿,灭即死,佛书上称死为涅磐,可是就连释迦牟尼也说不清楚涅磐究竟是个什么境界。而龙树却造《无量寿经》《阿弥陀经》等书,把净土境界说得很具体,谁肯念经谁就可以往净土享受安养之福。于是有了一个净土宗,它有一个特色,就是它提倡大修功德,营造塔庙.净土宗提倡念佛,方法很简单.这一派僧徒专劝人信报应,修功德。现在中国大量的佛教的寺塔,大致都与净土宗有关.

  净土宗最怕禅宗,因为禅宗主张自内求佛,不假外佛,反对造塔庙。

  三论、密、律、净土、法相都是从天竺依样照搬过来的,而中国僧徒自创的宗派有三个,它们是天台宗、华严宗、禅宗。

  天台宗提倡止观,说是入涅磐之要门,止即是定,观即是慧,定慧双修,可以见佛性,入涅磐。

  智顗是天台宗的创始人,被隋朝的杨广尊为智者。他造寺三十六所,据说栖霞,灵岩,天台,玉泉都为其造。

  与智顗同时的终南山僧杜顺,开创华严宗,并奉遵龙树所造的《华严经》。华严宗谈法界缘起,事事无碍。它和天台宗都看到了天竺佛教思想的极端偏激性,都想以立圆教来补救。天台宗定慧双修——坐禅与读书求知识并重;华严宗讲理事无碍和事事相通无碍。天台宗与道教接近,华严宗和儒学接近,两个所谓的圆教的产生,自然是道儒与佛教长期斗争的结果。天台宗有修习止观坐禅除病法,与道教相似。天台宗也谈不死之药,湛然《止观辅行传弘决杂录》说,“太阳之草名曰黄精,食可长生;太阴之精名曰钩吻,入口则死。金丹者圆法也,初发心时成大仙,准龙树法飞金为丹,故曰金丹”。道士炼丹,佛徒也炼丹,佛徒坐禅调息,道士也静(jing)坐炼气,在这方面佛道圆通了。

    

     

   ●禅宗。

    

  魏晋玄学谈无,佛教谈空。所以,禅宗是披着天竺袈裟外衣的魏晋玄学,释迦牟尼的外表,老庄的其实。天竺佛教认为人性本恶,而禅宗则改为人性善,认为人人可以成佛,在人性的问题上与儒家基本上一致了。禅宗佛徒所作语录,除去门面话,思想几乎与儒学少有区别,特别是两宋时期的禅僧更是如此。

  其实可以说这禅宗

已经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了,它非常符合中国古代士大夫们的口味。它的传入借助于南天竺人达摩。达摩在梁武帝时来到中国,其禅学思想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不立文字”。达摩教人首先是安心,安心的方法是修壁观,要人心安静像墙壁那样坚定不移。达摩将衣钵传给了“博览群书,尤善老庄”的慧可,传到第五代弘忍,因为半路杀出个程咬金,使得禅宗有了南北之分,即北宗的神秀和南宗的慧能。

  慧能他最著名的是在争夺传世衣钵袈裟时作的那两首偈语。咱们来比较一下:

  神秀的偈:“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扫,莫使有尘埃”。

  慧能的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无台,佛性常清静,何处有尘埃”。“心是菩提树,身为明镜台,明镜本清静,何处染尘埃”。

  从空无的观点看,慧能的空无观比神秀来得彻底,因此弘忍选定慧能做嗣法人,被后人称为六祖。南宗把他的言论整理成《坛经》。

  《金刚般若经》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离一切相,即名诸佛。”南宗人敢说佛不在外,在我心中,我即是佛。禅宗以为“迷即佛众生,悟即众生佛。心险佛众生,平等众生佛。我心自有佛,自佛是真佛,自若无佛心,向何处求佛”。认为一切法相都应该抛弃,自心就是佛,心无外佛。这就是慧能在《坛经》里表达的主要思想,而他的继承人们却走的更远。如慧能的六世法孙宣鉴教佛徒们不要求佛和祖(达摩),他说,“我这里佛也无,祖也无,达摩是老臊胡,十地菩萨是担屎汉......”这种作派,倒是与魏晋时期的嵇康阮籍骂倒儒学六经相似。

  南宗的长处,是把自己看作与佛平等的人,把佛徒众生从佛的奴仆地位上解放了出来。

  禅宗骂祖杀佛,否定天竺传来的各宗派相当勇猛,但到后来自身也要被否定了,禅宗这才回头与律宗净宗密宗相结合。自此后,各宗派都不再独立存在,都归于禅宗。禅宗成为汇合各宗派的中国式佛教。

    

    

    ●禅宗的“打机锋”

  《金刚经》中记载了释迦牟尼在灵山传法会上拈花示众,众弟子皆不知佛是何意,唯有迦叶见了便笑。释迦牟尼说:“我有正法眼藏,涅磐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现在看来,只有摩珂迦叶得到了。”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会心一笑”。因为佛曰:“不可说。”所以禅心只能悟得,不能修得,所谓修来的禅,那时野狐禅,假的。佛教其根本就是要人去掉“我执”,消除对一切的执着。

  而禅宗也正是这样“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的。

  禅学历来是不受理性语言的束缚的,

不提倡读经书,只是以心传心,意会心解,不着一字,得则是心得。《坛经》记载慧能临死传授秘诀给弟子说,“若有人问法,出语尽双,皆取对法,来去相因,究竟二法相除,更无去处”。意思是教弟子说话要顾及两方面,不偏在一边。如,说到明暗时要说,暗不自暗,以明故暗,来去相因。

  禅宗师徒之间为了传授心印,常常因事设置机锋,让对方悟解,而且是非曲直,当下便见,谓之斗机锋。这种说话不着一边的的禅法也叫谈公案,成为禅宗传法的根本原则。因此禅门弟子间互相斗心机,打机锋十分尖锐。

  唐朝有一药山禅师看到有一棵树长得茂盛,有一棵树却枯死了,就问他的两个徒弟说,这树是荣好还是枯好?一个叫道吾的徒弟说,“荣好!”另一个叫云岩的徒弟说,“枯好!”此时来了一个姓高的沙弥,他说,“荣的任他荣,枯的任他枯。”这位沙弥能够说话截断两边,正和慧能的“来去相因,究竟二法相除,更无去处”之要旨。

  古龙在他的关于楚留香的小说里,也写打机锋。

  楚留香对素心大师说,“大师久避红尘,不知可还记得昔年有位方外至友秋云素么?”素心大师道:“记得即是不记得,不记得即是记得,施主何必问?贫尼何必说?”楚留香说:“说了即是不说,不说即是说了,大师若是执意不说,岂不着相了?”他能与无花谈佛,这机锋自然是会打的。

  有一则打机锋(禅宗称为公案)故事很有趣,说给大家听听:

  有一个叫洞山禅师的(他是哪个朝代的,我就不知道了)即将圆寂,他对众弟子说:“我有浮名在世,请替我除掉?”

  众弟子无言以对,独有一小和尚,恭敬行礼后,说:“请和尚知法号。”

  洞山禅师闻听小和尚此言,忽然笑道:“我的浮名已除。”于是闭目合十,就此离去。

  这洞山禅师在临终前还念念不忘放下自己的浮名,可见其心中仍然有“执”。

    

    

    ●四谛“生老病死”

    

  佛教的经典之一《长阿含经》称,释迦牟尼出生时,便右手指天,左手指地,说出一偈:“天上天下,唯我独尊;要渡众生,生老病死。”佛的意思就是觉悟,觉悟了人生的究竟,解决了生死问题。

  佛教历来认为生死是人生的一个重大问题。人在自然中生息劳碌,生老病死,让人不得不产生对死亡的畏惧感。佛教对死亡的认识与解救方法让人们看到了希望,那是心灵的慰籍。感悟死亡就必须认识死亡,就必须从理解上超越对死亡的恐惧。若不能从生命看到死亡,从毁灭看到再生,那便是没有资格言佛。

  所以我觉得佛教是比较重

视人的死的,它的一个最为显著的特色便是“怖生乐死”,认为死就是最大的解脱,是一项功德。就拿现在大家都知道的“七月十五鬼门开”来说吧,据《佛说盂兰盆经》载,说弟子大目键连用天眼通看见了自己的亡母生在饿鬼中,目连悲哀,即以钵盛饭送其母。母得饭送到口边化成火炭不得入口。目连大叫,悲号涕泣,请佛指教。佛说,你母亲罪根深结,只有依靠十方众僧的威力乃可解脱,你得每年的七月十五日,尽力准备最好的饭菜和最好的果品去供养十方僧众。于是就有了“盂兰节”,这一天,人们到寺庙里烧香还愿,还到水边放河灯等等。

  宗教里的苦难既是现实的苦难的表现,又是对这种现实苦难的抗议。佛教在中国广泛流传是在南北朝,那是一个战乱频繁的年代,虽说到了大唐佛教声势达到顶峰,但前后的几百年间,整个社会总的来说是处于无休止的战祸,饥荒,动乱之中。曹操诗中所表现的“白骨蔽于野,千里无鸡鸣。”是很多朝代都有的事实。于是解除现世苦难,祈求来世幸福,就成了人们的唯一愿望。而佛教里的死后天堂——净土,又是那么的富丽堂皇,在这个“极乐世界里”:“琉璃为地,金绳界道,城阙宫阁,轩窗罗网,皆七宝成。”

  我对这种对幸福的幻想,深感同情。在一个看不见未来又对现实无能为力的世界里,这就是上天给普通人留下的唯一的活命的理由了。

  况且,在整个无穷无尽的大宇宙之中,个人就犹如沧海之中的一粒芥末微不足道,跪倒在神奇的永恒面前的人,无助而又迷茫。

  读过唐代诗人王建的一首诗:“浮生不住叶随风,填海移山总是空。长向人间愁老病,谁来闲坐此房中。”人生在缥缈的大宇宙中,在生死六道的轮回中,短暂而脆弱。人世间没有谁能逃脱忧愁和痛苦,只有超脱出来才能达到自由。只要悟的清净,就是修行,岂有入门出门之分。即世便是出世,入世便是出门,平常心正是佛心。

    所以不惧死,而就看透了生。看见了人世间的苦,才有了悲悯心怀。为人世间的种种人生苦相而悲悯。

    

    ●参禅

  关于参禅的故事,说的最多的是苏东坡和佛印。故事说:苏东坡与佛印一起坐禅,苏问佛印:“你看我像什么?”佛印说:“我看你就像一尊佛。”苏东坡是不放过调侃佛印的大好时机的,他张口就说:“而我看你就像一堆牛粪!”回到家里,苏东坡把这件事说给苏小妹听,其妹说道:“修佛之人讲究的是心中有什么眼里就有什么,佛印心中有佛,所以他看你是佛,而兄长你心中又有什么呢?”

  这是一个讲烂的故事,又被我讲了

一遍。所以讲它,是因为可以从这个故事里读出很多东西来。第一,我读出了这禅宗的确为中国的学子们所推崇。

  哲学与艺术并行,哲理的思辨在禅宗这里找到了丰富的课题,正是这种理性的色彩让中国的学子们接受,使得中国的佛教没有了印度教的梵天,湿婆之类极端神秘恐怖的观念和信仰,没有了印度传来的反理性的迷狂故事。而禅宗的立宗理论:“人皆有佛性”,使得信仰和生活完全统一了起来,不要那些难懂的教义和烦琐的宗教仪式,不要出家,也可以学佛成佛。从“顿悟成佛”到“呵佛骂祖”,从“人皆有佛性”到“山还是山,水还是水”,重要的不仅仅是“从凡入佛”而更重要的是“从圣入凡”,“语默动静,一切声色,尽是佛事”(《古尊宿语录》)

  第二,我读到了禅宗的“见性成佛”,讲究从心而入,非在外。即“一切般若心,皆从自性而生,不从外入。”修佛即是修心,就如这首诗所言:“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遍陇头云,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鹤林玉露》某尼参禅悟道诗)心的狭窄,让人看不见春已经近在眼前,只有超越自我才能发现身边有着无穷无尽的美。

  悟道参禅须以“我心为本”,破偏执。用青原惟信禅师的话来解释是:“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到了最后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这便是参禅的三种境界,其实,最后的山水在其眼里已不是原来的山水了,是参禅的人的心境变得不同了,心境的超越,已经让你进入了禅的境界。

  第三,我读出了禅就是哲学和美学的统一体,它包含着一个哲学命题:“什么是永恒?”

  禅,意是“静虑”。

  禅以静(jing)坐趣悟释迦牟尼所悟的境界,悟生活中的真理,以使心灵得以解脱。它就像你的第三只眼,让你多一个视角去观察这个世界。

  中国自六朝以来,艺术的理想境界是“澄怀观道”,在拈花微笑里领悟色相中微妙至深的禅境,禅是动中的极静,也是静中的极动,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动静不二,直探生命的本原。禅是中国人认识到自己心灵的深处,而灿烂地发挥到哲学境界与艺术境界的一种胸怀。静穆的观照和飞跃的生命构成艺术的两元,也构成“禅”的心灵状态。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这不但是盛唐的诗境,也是宋人的画境。寓意着无尽于有限,一切生灭者象征着永恒。

  英国诗人勃莱克的一首小诗,我很喜欢:“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国,君掌盛无边,刹那含永劫。”道,生命的真谛,蕴涵在一切变灭

的形相里,

  所以说,禅不仅仅是一种宗教,还是一种哲学,一种美学。


相关文章

  • 佛教在中国的发展 1
  • 佛教在中国的发展 一.佛教在中国的发展 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历史上可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吸收阶段,从东汉到魏晋南北朝,一直到隋唐这么七八百年的时间.在这一时期内,中国基本上都是在吸收印度传来的佛教文化,绝大多数的佛教经典,就是在这一时期翻译过来 ...查看


  • 全国汉族地区佛教重点寺院
  • 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 本条目所列为源自1983年4月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转<国务院宗教事务局关于确定汉族地区佛道教全国重点寺观的报告>,附件所列中国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名单,均为中国大陆境内汉族地区重要佛教寺庙,共 ...查看


  • 禅宗与中国书画
  • 禅宗与中国书画 佛教自两汉之间由印度传入中国以来,与之俱来的佛教文化和中国固有的传统文化相互糅合,相得益彰.就绘画与书法来说,在佛教来传入之前,国人在书画艺术上的成就就已相当卓越,自具独特的风格.自受佛教艺术的影响后,遂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使 ...查看


  • 佛教与禅宗
  • 信仰与常识 佛教的一些名称解释: 丛林:喻指佛教多数僧众聚居的寺院.在中国,它通常是指佛教中禅宗的寺院,故亦称禅林. 兰若:是梵文"阿兰若"的中国简称.也是丛林之意. 僧人:是比丘的俗称.僧,在梵语里有"众&q ...查看


  • 江西禅宗的起源与发展
  • 江西禅宗的起源与发展 佛教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公元前6世纪到5世纪之间由古印度的迦毗罗卫国王子悉达多*乔达摩所创.后世称其为释迦摩尼,意思是释迦族的圣人. 大约在汉朝的时候,佛教传入中国.汉明帝(汉光武帝刘秀第四子)十年, ...查看


  • 中华传统文化论文
  • 对中国人影响最大的佛教宗派莫过于禅宗,禅宗跟儒学一样,对中国人思想的影响深入骨髓,禅宗文化在中国文化史.佛教史.思想史.哲学史中都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并且成为每个研究者青睐的部分.只要研究禅宗,有一个人物就必须得研究,这个人就是作有家喻户 ...查看


  • 中国佛教简史
  • 中国佛教简史 方立天 主编:华方田 副主编 宗教文化出版社 2001年7月第1版:2004年5月第2次印刷 第一篇 佛法东来-两汉.三国.西晋佛教 佛教产生于印度,两汉之际传入中国.两汉.三国.西晋时期,是佛教初传中国内地并在中国社会扎根发 ...查看


  • 陆象山对佛教的辨析与援佛入儒
  • 摘要:正当佛教禅宗在唐朝极盛一时的时候,儒家经学也开始佛化了.宋朝理学家发现自身儒学的理论缺陷,从佛道中得到启示,便开始援佛道入儒.有学者认为宋明理学是在援佛道入儒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学说,是儒体佛用.本研究尝试研究以"心学&quo ...查看


  • 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期中感想
  • 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期中感想 我对佛教的兴趣缘自奶奶的影响,在我的家乡,佛教很盛行,大部分的老年人都信仰佛教.虽然他们中的大部分都目不识丁,但他们虔诚的态度绝对不亚于任何人.从小时候就看到奶奶每逢初一十五烧香,有时还要去县城中的太昊陵拜神.另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