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被选择"

  瑞士某小镇上的一个老鞋匠,一次偶然的机会下中了500万瑞士法郎的刮刮乐彩票。他早就听说银行的服务如何的好、收益如何的高。过去一直没钱,所以只能臆想,现在有钱了,自然得去享受一下。于是鞋匠穿着刚买的名牌西装,走进了伯尔尼(瑞士首都)的一家知名银行。

  银行的大堂经理很热情地和鞋匠打招呼:“这位先生,您要存多少钱?”所谓财不外露,鞋匠环顾了四周,小心翼翼地告诉大堂经理:“小声点,我要存500万。”大堂经理听罢大声地对鞋匠说:“先生不好意思,虽然你的存款金额不大,但贫穷不是您的过错,我们照样会为您这样的小客户提供优质服务。”拥有500万还是个穷人?鞋匠感觉自己受到了侮辱,沉下了脸:“你们的高级VIP中心在几楼,我要办会员。”大堂经理依旧和颜悦色:“对不起,我们这里VIP的起点是5000万!”

  故事讲到这里就告一段落。我们并不是要嘲笑鞋匠的无知、以博大伙一笑,更不是要宣扬瑞士的银行业门槛如何高端、服务如何优良。透过资金量门槛太高、鞋匠不够资格的事实,可以看到的是,鞋匠的选择其实很被动。为什么这么说呢?鞋匠选择银行的原因是长久以来的一个固有逻辑:有钱了一定得去银行,却丝毫没有想过自己是否够得上银行的门槛;其二,即使银行有再多VIP专属服务,但一定就适合自己吗?

  鞋匠没有尊重自己的选择权利,去主动去了解、辨别,却仅仅按照固有思维被动地做了“去银行”的选择,结果就闹出了开头的笑话。

  

  你“被选择”了吗?

  

  中国投资者的投资热潮大致从2006年的牛市下开始。当时上证指数在2006年3-4月成功突破1300点的重大阻力位后,12月29日最终以2567.59点报收,全年大涨130%,2007年,上证综指更是攀上了6124.12点的巅峰。在这个近乎奇迹的增长势头下,大量的投资者开始涌入投资市场,其中近90%选择了投资股票、偏股型基金以及其他的权益类投资产品。

  市场好,这是吸引投资者入市的最大原因。记得当初市场刚开始启动时,笔者还是还比较漠视的;等到升浪开始大幅度出现的时候,既然“牛市下,傻子也能赚钱”,笔者终于按捺不住诱惑,挥舞着手中不多的积蓄,杀进了股市。

  其二,“谁赚钱,我就选谁”。好的市场下,不同的投资产品收益也不一样。如股票或以股票为投资标的的偏股型基金,涨势非常喜人,自然是大伙眼中的“香饽饽”;而其他固定收益类产品,如国债、货币市场型基金虽然收益稳定,但远逊于股票类投资产品,自然鲜有问津。哪种投资产品赚得越多,热钱自然投向哪里。

  看得出,我们都在积极、主动地寻找、选择高收益、高净值的投资产品,孰不知已经陷入了“被选择”。所谓“被选择”,其实就是被动地以收益为投资出发点,如果市场环境好、或者存在收益很高的投资产品,投资者就会接受,反之就不会去投资。投资者的投资行为完全被收益所掌控,却很少思考过高收益带来的高风险的可能性、自己是否能够承受这种风险、理财规划是否能够由此而顺利进行等内在的考虑。

  不以自身实际情况出发、仅着眼于收益的投资行为,就是“被选择”。

  

  好,或不好的结局

  

  诚然,有效的“被选择”能够事半功倍。我们以美国市场为例,依据wind的统计,从1989年1月1日至1998年12月31日,10年中投资S&P500指数的年平均收益率为16%。但如果剔除10个涨幅居前的日子,则每年的收益率减至11.8%,总体投资业绩减少了约1/4。也就是说,我们能够把握这10天中的每一天,则投资收益相当于3个月的平均收益。

  然而失当的“被选择”也是很可怕的。2007年的10月初,当时上证综指攀升到6000点的高位,市场的热钱也变得更加疯狂。如果还是单以收益为准绳的“被选择”,那么在这之后的近一年间,在此高点位入市的投资者亏损幅度超过70%。

  也许有人会不服气:我有足够的投资经验和投资能力,一旦做出了选择,必然只涨不跌。真得是这样吗?我们来看美国长期资本管理公司(LTCM),其掌门人麦利•威瑟被誉为能“点石成金”的华尔街债券套利之父。在他的麾下有一批华尔街精英:两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前美联储副主席以及众多的明星交易员。从1994年到1997年,它的业绩极其辉煌,资产净值从12.5亿美元迅速上升到1997年12月的48亿美元,4年总计回报率达185%。投资能力、投资经验可谓是相当抢眼,环顾世界,能与其相比的寥寥无几。然后就是这样强大的投资机构,却因为不顾风险、大肆进行金融市场的炒作逐利,最终竟亏损了近90%,走到了破产边缘。

  追逐高收益的“被选择”,必然被主动的高风险所追逐。华尔街著名的短线大师江恩在其晚年,完全摒弃了“被选择”。他在《华尔街四十五年》中这样写道:“尽管我们可以猜测市场,但是永远不要根据猜测去做自己的操作。”这是前辈给予我们的忠告。

  

  化被动为主动

  

  你能经得起一夜暴富再一夜亏空的反复折腾吗?你能承受70%的收益化为乌有的痛苦吗?问题虽然有点极端,但道理摆在那:如果你面对巨大的亏损,但仍能保持稳定的现金流收入、生活品质没有降低、也没有累累负债,更没有家庭的重担,那么玩玩“被选择”又何妨。但是如果没有上述这些条件,而盲目地逐利,就像高空走钢丝一样,什么时候掉下来,那可没准。但要是真掉下来,估计以后想“好好”走路都困难。

  如果你有中长期的理财目标或者致力于自身的财务自由,却很难承受本金和利润巨幅变动的风险,那么是时候停止盲目逐利的“被选择”了,你应该学会“化被动为主动”。

  所谓化被动为主动,就是投资的选择不再单一的追求高收益,而是从自身客观情况考虑出发,度量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了解各种投资产品的风险收益特征,量身打造符合自身理财目标所需要的资产配置计划,并能够持之以恒地进行,这才是符合投资要义的正确选择。

  在这里要提醒投资者,“选择计划”必须遵守投资的纪律。这首先就要摒弃“赌博”的念想。赌博,就是一夜暴富、一劳永逸。存在“赌博”思维的投资者,往往会被收益所蒙蔽,无视风险,进而一意孤行。这样只有两种结果,要不就一步到位,成为千万富翁;要不就一蹶不振,从此穷困潦倒。试问世上哪有免费掉馅饼的好事?赌博,赔的永远比赚的多。

  其次,深刻地知晓投资的风险。所谓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如果对投资产品的了解只重视表面的收益高低,却不了解这类投资产品会遇到哪些风险、风险的程度如何、管理人水准如何等重要信息,那么投资就成为不负责任的行为。如果自己对自己都不负责任,那么讨论如何建立长期稳定的投资规划就完全失去了意义。

  另外,一定要记住,永远不要孤注一掷。投资有风险,这是必然的,即使做出再合理的选择,也会遭遇风险的可能性。千万不要妄图消灭风险,因为风险与收益同向,你消灭了风险,同时也扼杀了收益,更何况风险是不会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所以,不能把所有资产都压在某只股票或者某种高风险理财产品上,我们需要进行资产的组合配置。简单来说,我们要根据个人的理财需求,将手中资产在黄金、股票、基金、债券、现金、房产等各类投资品种上配置不同的比例,以风险与收益比最优化为原则,追求投资组合带来的长期稳定收益。这样即使一个投资市场出现风险,还有其他市场为投资者收益保驾护航。“一个轮子打滑,还有另外三个轮子来牵引”,说得就是这个道理。

  正确的选择,往往是成功的一半。请尊重我们的选择权利。

  瑞士某小镇上的一个老鞋匠,一次偶然的机会下中了500万瑞士法郎的刮刮乐彩票。他早就听说银行的服务如何的好、收益如何的高。过去一直没钱,所以只能臆想,现在有钱了,自然得去享受一下。于是鞋匠穿着刚买的名牌西装,走进了伯尔尼(瑞士首都)的一家知名银行。

  银行的大堂经理很热情地和鞋匠打招呼:“这位先生,您要存多少钱?”所谓财不外露,鞋匠环顾了四周,小心翼翼地告诉大堂经理:“小声点,我要存500万。”大堂经理听罢大声地对鞋匠说:“先生不好意思,虽然你的存款金额不大,但贫穷不是您的过错,我们照样会为您这样的小客户提供优质服务。”拥有500万还是个穷人?鞋匠感觉自己受到了侮辱,沉下了脸:“你们的高级VIP中心在几楼,我要办会员。”大堂经理依旧和颜悦色:“对不起,我们这里VIP的起点是5000万!”

  故事讲到这里就告一段落。我们并不是要嘲笑鞋匠的无知、以博大伙一笑,更不是要宣扬瑞士的银行业门槛如何高端、服务如何优良。透过资金量门槛太高、鞋匠不够资格的事实,可以看到的是,鞋匠的选择其实很被动。为什么这么说呢?鞋匠选择银行的原因是长久以来的一个固有逻辑:有钱了一定得去银行,却丝毫没有想过自己是否够得上银行的门槛;其二,即使银行有再多VIP专属服务,但一定就适合自己吗?

  鞋匠没有尊重自己的选择权利,去主动去了解、辨别,却仅仅按照固有思维被动地做了“去银行”的选择,结果就闹出了开头的笑话。

  

  你“被选择”了吗?

  

  中国投资者的投资热潮大致从2006年的牛市下开始。当时上证指数在2006年3-4月成功突破1300点的重大阻力位后,12月29日最终以2567.59点报收,全年大涨130%,2007年,上证综指更是攀上了6124.12点的巅峰。在这个近乎奇迹的增长势头下,大量的投资者开始涌入投资市场,其中近90%选择了投资股票、偏股型基金以及其他的权益类投资产品。

  市场好,这是吸引投资者入市的最大原因。记得当初市场刚开始启动时,笔者还是还比较漠视的;等到升浪开始大幅度出现的时候,既然“牛市下,傻子也能赚钱”,笔者终于按捺不住诱惑,挥舞着手中不多的积蓄,杀进了股市。

  其二,“谁赚钱,我就选谁”。好的市场下,不同的投资产品收益也不一样。如股票或以股票为投资标的的偏股型基金,涨势非常喜人,自然是大伙眼中的“香饽饽”;而其他固定收益类产品,如国债、货币市场型基金虽然收益稳定,但远逊于股票类投资产品,自然鲜有问津。哪种投资产品赚得越多,热钱自然投向哪里。

  看得出,我们都在积极、主动地寻找、选择高收益、高净值的投资产品,孰不知已经陷入了“被选择”。所谓“被选择”,其实就是被动地以收益为投资出发点,如果市场环境好、或者存在收益很高的投资产品,投资者就会接受,反之就不会去投资。投资者的投资行为完全被收益所掌控,却很少思考过高收益带来的高风险的可能性、自己是否能够承受这种风险、理财规划是否能够由此而顺利进行等内在的考虑。

  不以自身实际情况出发、仅着眼于收益的投资行为,就是“被选择”。

  

  好,或不好的结局

  

  诚然,有效的“被选择”能够事半功倍。我们以美国市场为例,依据wind的统计,从1989年1月1日至1998年12月31日,10年中投资S&P500指数的年平均收益率为16%。但如果剔除10个涨幅居前的日子,则每年的收益率减至11.8%,总体投资业绩减少了约1/4。也就是说,我们能够把握这10天中的每一天,则投资收益相当于3个月的平均收益。

  然而失当的“被选择”也是很可怕的。2007年的10月初,当时上证综指攀升到6000点的高位,市场的热钱也变得更加疯狂。如果还是单以收益为准绳的“被选择”,那么在这之后的近一年间,在此高点位入市的投资者亏损幅度超过70%。

  也许有人会不服气:我有足够的投资经验和投资能力,一旦做出了选择,必然只涨不跌。真得是这样吗?我们来看美国长期资本管理公司(LTCM),其掌门人麦利•威瑟被誉为能“点石成金”的华尔街债券套利之父。在他的麾下有一批华尔街精英:两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前美联储副主席以及众多的明星交易员。从1994年到1997年,它的业绩极其辉煌,资产净值从12.5亿美元迅速上升到1997年12月的48亿美元,4年总计回报率达185%。投资能力、投资经验可谓是相当抢眼,环顾世界,能与其相比的寥寥无几。然后就是这样强大的投资机构,却因为不顾风险、大肆进行金融市场的炒作逐利,最终竟亏损了近90%,走到了破产边缘。

  追逐高收益的“被选择”,必然被主动的高风险所追逐。华尔街著名的短线大师江恩在其晚年,完全摒弃了“被选择”。他在《华尔街四十五年》中这样写道:“尽管我们可以猜测市场,但是永远不要根据猜测去做自己的操作。”这是前辈给予我们的忠告。

  

  化被动为主动

  

  你能经得起一夜暴富再一夜亏空的反复折腾吗?你能承受70%的收益化为乌有的痛苦吗?问题虽然有点极端,但道理摆在那:如果你面对巨大的亏损,但仍能保持稳定的现金流收入、生活品质没有降低、也没有累累负债,更没有家庭的重担,那么玩玩“被选择”又何妨。但是如果没有上述这些条件,而盲目地逐利,就像高空走钢丝一样,什么时候掉下来,那可没准。但要是真掉下来,估计以后想“好好”走路都困难。

  如果你有中长期的理财目标或者致力于自身的财务自由,却很难承受本金和利润巨幅变动的风险,那么是时候停止盲目逐利的“被选择”了,你应该学会“化被动为主动”。

  所谓化被动为主动,就是投资的选择不再单一的追求高收益,而是从自身客观情况考虑出发,度量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了解各种投资产品的风险收益特征,量身打造符合自身理财目标所需要的资产配置计划,并能够持之以恒地进行,这才是符合投资要义的正确选择。

  在这里要提醒投资者,“选择计划”必须遵守投资的纪律。这首先就要摒弃“赌博”的念想。赌博,就是一夜暴富、一劳永逸。存在“赌博”思维的投资者,往往会被收益所蒙蔽,无视风险,进而一意孤行。这样只有两种结果,要不就一步到位,成为千万富翁;要不就一蹶不振,从此穷困潦倒。试问世上哪有免费掉馅饼的好事?赌博,赔的永远比赚的多。

  其次,深刻地知晓投资的风险。所谓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如果对投资产品的了解只重视表面的收益高低,却不了解这类投资产品会遇到哪些风险、风险的程度如何、管理人水准如何等重要信息,那么投资就成为不负责任的行为。如果自己对自己都不负责任,那么讨论如何建立长期稳定的投资规划就完全失去了意义。

  另外,一定要记住,永远不要孤注一掷。投资有风险,这是必然的,即使做出再合理的选择,也会遭遇风险的可能性。千万不要妄图消灭风险,因为风险与收益同向,你消灭了风险,同时也扼杀了收益,更何况风险是不会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所以,不能把所有资产都压在某只股票或者某种高风险理财产品上,我们需要进行资产的组合配置。简单来说,我们要根据个人的理财需求,将手中资产在黄金、股票、基金、债券、现金、房产等各类投资品种上配置不同的比例,以风险与收益比最优化为原则,追求投资组合带来的长期稳定收益。这样即使一个投资市场出现风险,还有其他市场为投资者收益保驾护航。“一个轮子打滑,还有另外三个轮子来牵引”,说得就是这个道理。

  正确的选择,往往是成功的一半。请尊重我们的选择权利。


相关文章

  • 聪明的女人不要选择这样的男人
  • )不要选择不想握住你的手的男人.如果一个男人在睡着后,每次翻身都还会寻找你的手,并且温柔地握住你的手才能安心地睡去,那么他很爱你,他很需要你. 2)不要选择在公共场合不把你引见给朋友的男人,不要选择在公共场合不温柔地牵着你的手或者搂着你的男 ...查看


  • 安徽十年中考作文题
  • 05-14安徽中考语文作文题目集锦 2005年安徽省中考语文试题(课改区) 四.写作(55分) 22.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55分) 美术鉴赏课上,老师挂出一幅画,说:"你们认为这幅画哪些地方画得精彩,哪些地方画得不好?先想 ...查看


  • 不喜欢就不要选择,选择了就要坚持
  • 不喜欢就不要选择,喜欢了就要坚持.在一起是一种缘分,不要轻易让喜欢你的人哭泣伤心,好好珍惜在一起的每一分钟,美好的回忆应该留给快乐和欢笑.无论遇到什么事情,都不要轻易说你不喜欢,不要轻易放弃这段感情,因为,下一站的人未必更好. 有时候会讨厌 ...查看


  • 节假日出行安全手册
  • 节假日出行安全手册 学生工作部(处) 保卫处(部) 编 二O一五年三月 目 录 第一篇:饮食 第二篇:衣物 第三篇:行李 第四篇:住宿 第五篇:出行 第六篇:防盗窃.防诈骗.防抢劫.防自然灾害 第七篇:保险和权益维护 第八篇:旅行贴士 第九 ...查看


  • 选择了我,就请你不要放弃我
  • 学生时代 2015-12-11 20:34 来源/网络 编辑/时代君 不要对别的异性开黄色玩笑 我知道会打死你的 不要回我消息慢 我会找别人聊天的 不要说哦嗯额 我会觉得不想和你聊天了 不要好久不找我 我没有安全感 不要对我说谎 那只会让事 ...查看


  • 摆地摊做生意八项注意
  • 1.放下尴尬的面子,难得轻松 放下面子是第一重要因数,没什么可怕的,创业必须得能知道创业的艰苦,必须要有勇气战胜自己能迈出第一步,只有经历风雨才能见彩虹,假如连摆地摊都害怕,就不要谈什么远大的志向了,什么要成功(房子.车子.娘子)都是梦幻. ...查看


  • 面试时的着装要点
  • 随着服饰的流行发展,职业装变化也越来越大, 那么第一次面试时我们的着装应该注意什么呢? 下面是大体的建议... 1. 重要性 当你敲门以后,面试官第一眼看到的就是你的仪容打扮.无论是约会.面试,还是开会,第一印象都是十分重要的.印象的形成, ...查看


  • 男士着装搭配 1
  • [转6park精华]男士服装搭配建议以及款式参考 最近不忙 乘有空给男士朋友们说点服饰搭配的建议和要点 很多是总结出来的 也有不少是从其他地方摄取的 希望大家指正 每件衣服都有可以搭配的人 不管是什么款式 很多人看模特身上的衣服不错 就进去 ...查看


  • 记住 我选择了你!!我就一定会等你!!
  • 记住  我选择了你!!我就一定会等你!! 不喜欢就不要选择,喜欢了就要坚持. 真正的幸福是一点一点争取的,是一天一天积累的. 不要去伤害喜欢你的人,也不要让你喜欢的人受伤害. 成熟不是看你的年龄有多大,而是看你的肩膀能挑起多重的责任. 喜欢 ...查看


  • 答题卡填涂规则
  • 答题卡填涂规则 考试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它必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不断发展.从实践的角度,先进的评价技术和科学的管理手段与现代化设备使用,尤其是电脑和光电阅读机的使用,促使考试全过程更加现代化.标准化.精细化.科学化. 目前,采用标准化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