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职高生自卑心理 形成 调适 职高学生的难教育、难管理已是摆在职业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严峻事实。分析他们的心理,帮助他们健康成长,让他们全面健康地发展,是全体职高教师的神圣使命。下面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和本人的实践体会,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职高生自卑心理的诊断 卑是一种性格上的缺陷,它表现为对自身能力和品质作出偏低的评价。在这些评价中,一个人形成自卑心理后,往往从怀疑自己的能力到不能表现自己的能力,怯于与人交往到孤独地自我封闭,以致形成不良的人际关系,从而又反过来加深自卑感。长期的自卑心理也会引起个体生理上的不良变化,最敏感的是对消化系统和心血管系统产生不良影响;而生理上的疾病又反过来影响心理变化,加重了人的自卑心理。 二、职高生自卑心理是如何形成的? 1、在义务教育阶段的生活、学习中经常遭受失败和挫折,是职高生产生自卑心理的根本原因。 2、在上了职高之后,竞争的压力使职高生的自卑心理加重。 3、过高的期望值产生自卑心理。 三、调适职高生自卑心理的对策 要有效调适职高生的自卑心理,应该视学校教育为生活教育,教学做合一,以人为本,以成人教育为第一要素。 1、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创设良好班风。“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优势,同时也有自己的短处和劣势,如果只见所短,而忘乎其长,那么就算他是天才也会丧失信心,自暴自弃;相反,我们若能扬长避短,强化其长处,即使残疾人也能充满信心,享受成功的快乐。因此,职业学校要有计划地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如学生文学社团、书法绘画展、文艺会演、演讲比赛、辩论会、体育比赛、小记者协会、见习参观、专业技能大比武等活动,使每个学生都有展现自己才干的机会,并在活动中特别关注那些心理封闭的学生,教师则应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促使其敞开心扉。这类学生心理封闭状态一旦打破,承受能力便可有效提高。学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就为班级创设良好的班风创造了条件。 每位教师都要善于寻找那些孤独和自卑学生的优点,发挥他们的积极因素,就像在大海沙粒中找金子一样,在他们暗淡的心灵中找到闪光点,并使之发扬光大。 2、开展目标教育,树立人生目标。全面加强理想前途教育,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成才观,懂得学习是为了发展提高自己,只要刻苦努力就有收获和进步,考大学并非唯一出路,任何行业都可以成才等道理。 在教学中,教师给他们一个可以达到的目标,诱导他?“跳一跳,能摘到桃”。只要他们获得了一点成功都要鼓励,使他们能尝到学习的乐趣,体会到学习中的快乐,成功的喜悦。同学们的赞扬促使他们去争取新的成功,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而且能“要下苦工夫学”,觉得乐在其中。 3、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后进生自卑心理和逆反心理一般较重,他们更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信任和理解。陶行知先生曾说过:“谁不爱学生,谁就不能教育好学生。”因为只有对学生发自内心真挚的爱,才能给他们以鼓舞,才能使他们感到无比的温暖,才能点燃学生追求上进、成为优秀生的希望之火。教育实践告诉我们,爱是一种最有效的教育艺术,能温暖一颗冰冷的心,可以使浪子回头。当学生体验到老师对自己的一片爱心和殷切期望时,他们就会变得“亲其师而信其道”。 针对自卑心理强的职高生而言,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原则是: 首先正确地评价自己。人贵在有自知之明,就是能如实看到自己的短处,也能恰如其分地看到自己的长处,切不能因自己的某些不如人处而看不到自己的过人之处。要学会辩证思维,一分为二地看待自己、看待别人,多找几个参照系进行对比。 其次正确地表现自己。要通过在小的成功中表现自己,以确立自信,逐步地克服自卑心理。自己打败自己的远远多于比别人打败的。没有天生的信心,只有不断培养的信心。 最后正确地补偿自己。人的心理具有补偿能力。可以有两种积极的补偿:一是勤能补拙。二是扬长避短。“只要下定决心讲究科学方法,因势利导,我们就可以跳出“自卑”的泥淖,阔步走向成功之路。 4、在实训中塑造心灵。教师可充分利用这一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做工作。 (1)把竞赛引入实习教学。 实习劳动中,在注意学生独立性、自强性、创造性、道德感等方面培养的基础上,通过实习竞赛、评比、奖励优胜,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在技术、智力等方面的竞争意识,提高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使他们顽强进取、奋发向上。 (2)运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中除了重视学生有效地掌握技能外,还要让学生灵活运用所掌握的知识、技术和方法,进行独立的、具有创造性的训练。 (3)有效地培养优秀的意志品质。 意志是人为实现确定目的而在行动过程中自觉克服困难的心理能力。一般生产实习劳动的环境大多较为艰苦,这为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和克服困难的毅力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职高生的心理变化较大,由此产生的不良行为也会随之反复无常。所以,学生的自卑心理调适并非教师一朝一夕的思想工作就可一劳永逸。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曾语重心长地告诫教师们:“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春风化雨暖人心”,学生的心理调适也像园丁辛勤细致的松土、施肥、拔草、浇灌、修剪苗木一样。只要校园内充满民主和谐的气氛,教师善于精心护理,本有自卑心理的职高生也和其他学生一样,定能成才成人。
【关键词】职高生自卑心理 形成 调适 职高学生的难教育、难管理已是摆在职业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严峻事实。分析他们的心理,帮助他们健康成长,让他们全面健康地发展,是全体职高教师的神圣使命。下面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和本人的实践体会,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职高生自卑心理的诊断 卑是一种性格上的缺陷,它表现为对自身能力和品质作出偏低的评价。在这些评价中,一个人形成自卑心理后,往往从怀疑自己的能力到不能表现自己的能力,怯于与人交往到孤独地自我封闭,以致形成不良的人际关系,从而又反过来加深自卑感。长期的自卑心理也会引起个体生理上的不良变化,最敏感的是对消化系统和心血管系统产生不良影响;而生理上的疾病又反过来影响心理变化,加重了人的自卑心理。 二、职高生自卑心理是如何形成的? 1、在义务教育阶段的生活、学习中经常遭受失败和挫折,是职高生产生自卑心理的根本原因。 2、在上了职高之后,竞争的压力使职高生的自卑心理加重。 3、过高的期望值产生自卑心理。 三、调适职高生自卑心理的对策 要有效调适职高生的自卑心理,应该视学校教育为生活教育,教学做合一,以人为本,以成人教育为第一要素。 1、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创设良好班风。“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优势,同时也有自己的短处和劣势,如果只见所短,而忘乎其长,那么就算他是天才也会丧失信心,自暴自弃;相反,我们若能扬长避短,强化其长处,即使残疾人也能充满信心,享受成功的快乐。因此,职业学校要有计划地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如学生文学社团、书法绘画展、文艺会演、演讲比赛、辩论会、体育比赛、小记者协会、见习参观、专业技能大比武等活动,使每个学生都有展现自己才干的机会,并在活动中特别关注那些心理封闭的学生,教师则应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促使其敞开心扉。这类学生心理封闭状态一旦打破,承受能力便可有效提高。学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就为班级创设良好的班风创造了条件。 每位教师都要善于寻找那些孤独和自卑学生的优点,发挥他们的积极因素,就像在大海沙粒中找金子一样,在他们暗淡的心灵中找到闪光点,并使之发扬光大。 2、开展目标教育,树立人生目标。全面加强理想前途教育,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成才观,懂得学习是为了发展提高自己,只要刻苦努力就有收获和进步,考大学并非唯一出路,任何行业都可以成才等道理。 在教学中,教师给他们一个可以达到的目标,诱导他?“跳一跳,能摘到桃”。只要他们获得了一点成功都要鼓励,使他们能尝到学习的乐趣,体会到学习中的快乐,成功的喜悦。同学们的赞扬促使他们去争取新的成功,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而且能“要下苦工夫学”,觉得乐在其中。 3、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后进生自卑心理和逆反心理一般较重,他们更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信任和理解。陶行知先生曾说过:“谁不爱学生,谁就不能教育好学生。”因为只有对学生发自内心真挚的爱,才能给他们以鼓舞,才能使他们感到无比的温暖,才能点燃学生追求上进、成为优秀生的希望之火。教育实践告诉我们,爱是一种最有效的教育艺术,能温暖一颗冰冷的心,可以使浪子回头。当学生体验到老师对自己的一片爱心和殷切期望时,他们就会变得“亲其师而信其道”。 针对自卑心理强的职高生而言,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原则是: 首先正确地评价自己。人贵在有自知之明,就是能如实看到自己的短处,也能恰如其分地看到自己的长处,切不能因自己的某些不如人处而看不到自己的过人之处。要学会辩证思维,一分为二地看待自己、看待别人,多找几个参照系进行对比。 其次正确地表现自己。要通过在小的成功中表现自己,以确立自信,逐步地克服自卑心理。自己打败自己的远远多于比别人打败的。没有天生的信心,只有不断培养的信心。 最后正确地补偿自己。人的心理具有补偿能力。可以有两种积极的补偿:一是勤能补拙。二是扬长避短。“只要下定决心讲究科学方法,因势利导,我们就可以跳出“自卑”的泥淖,阔步走向成功之路。 4、在实训中塑造心灵。教师可充分利用这一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做工作。 (1)把竞赛引入实习教学。 实习劳动中,在注意学生独立性、自强性、创造性、道德感等方面培养的基础上,通过实习竞赛、评比、奖励优胜,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在技术、智力等方面的竞争意识,提高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使他们顽强进取、奋发向上。 (2)运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中除了重视学生有效地掌握技能外,还要让学生灵活运用所掌握的知识、技术和方法,进行独立的、具有创造性的训练。 (3)有效地培养优秀的意志品质。 意志是人为实现确定目的而在行动过程中自觉克服困难的心理能力。一般生产实习劳动的环境大多较为艰苦,这为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和克服困难的毅力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职高生的心理变化较大,由此产生的不良行为也会随之反复无常。所以,学生的自卑心理调适并非教师一朝一夕的思想工作就可一劳永逸。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曾语重心长地告诫教师们:“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春风化雨暖人心”,学生的心理调适也像园丁辛勤细致的松土、施肥、拔草、浇灌、修剪苗木一样。只要校园内充满民主和谐的气氛,教师善于精心护理,本有自卑心理的职高生也和其他学生一样,定能成才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