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经济带丝绸之路经济带丝绸之路经济带

丝绸之路经济带

编者按:“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中国经济发展及外交事业的一大重要构想。2013年9月7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作重要演讲,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这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成为国家战略之始。至今这一倡议不断引来各方广泛关注和热议,本期专题带您全面了解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内涵、意义、现实发展及挑

战。

责编:王卓怡 什么是“丝绸之路经济带”?

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在“古丝绸之路”概念基础上形成的一个新的经济发展区域。丝绸之路经济带,东边牵着亚太经济圈,西边系着欧洲经济圈,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长、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丝绸之路经济带首先是一个“经济带”概念,体现的是经济带上各城市集中协调发展的思路。

丝绸之路沿线大部分国家处在两个引擎之间的“塌陷地带”,整个区域存在“两边高,中间低”的现象,发展经济与追求美好生活是本地区国家与民众的普遍诉求。这方面的需求与两大经济引擎通联的需求叠加在一起,共同构筑了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国际战略基础。

当前中国推“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几个重要原因 1. 我国当前的发展需要兼顾地区平衡,并着力开拓新的经济增长点。复兴丝绸之路能带动经济实力较为薄弱的西部地区,有望形成新的开放前沿。

2. 通过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为中国营造良好的周边政治、国防、民族环境。

3. 可以推进区域之间包括基础设施在内的各种互联互通,有利于推进区域合作水平。

4. 有利于消化中国严重过剩的各种产能。

5. 有利于构筑以开放促中国西部大开发,促中国东部再改革的新的倒逼格局。 丝绸之路横跨亚欧大陆,绵延7000多公里,途经多个国家,总人口近30亿。以上合组织为例,组织内的6个成员国(中、俄、哈、吉、塔、乌)、5个观察员国(蒙古、巴基斯坦、印度、伊朗、阿富汗)、3个对话伙伴国(白俄罗斯、土耳其、斯里兰卡)绝大部分都位于丝绸之路沿线。

经济带是经济地理学范畴。经济带发展需要依托一定的交通运输干线,并以其为发展轴,以轴上经济发达的一个和几个大城市作为核心,发挥经济集聚和辐射功能,联结带动周围不同等级规模城市的经济发展,由此形成点状密集、面状辐射、线状延伸的生产、贸易、流通一体化的带状经济区域。

“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初步思路

中国科学院地理所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可以有三条路线,即在空间走向上初步形成以欧亚大陆桥为主的北线、以石油天然气管道为主的中线、以跨国公路为主的南线三条线。目前,针对三条主线展开的经济带规划方案亦在制定中。国内区域范围目前包括西北五省、重庆、四川、内蒙古和新疆建设兵团,还将扩展到其他省区。

“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构想的“五大支柱”与具体措施

“丝绸之路经济带”可以通过以下步骤逐步启动:第一,加强政策沟通。第二,加强道路联通。第三,加强贸易畅通。第四,加强货币流通。第五,加强民心相通,加强人民友好往来和社会交往。其中道路联通是基础,贸易畅通是本质内容。

与五大支柱相对应的五大具体措包括:开辟交通和物流大通道;实现贸易和投资便利化,打破地区经济发展瓶颈;推进金融领域合作;成立能源俱乐部;建立粮食合作机制。

“丝绸之路经济带”在区域合作模式上的不同

“丝绸之路经济带”属于跨国经济带,远景目标是构建区域合作新模式。“丝绸之路经济带”与传统的区域合作模式的区别在于,传统的区域合作是通过建立互惠的贸易和投资安排,确立统一的关税政策,然后建立超国家的机构来实现深入的合作。“丝绸之路经济带”没有设立高端目标,近期主要是贸易、交通、投资领域的合作,未来不会设定关税同盟。“经济带”不是“紧密型一体化合作组织”,不会打破现有的区域制度安排,更多的是一种务实灵活的经济合作安排。 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意义

丝绸之路经济带总人口近30亿,市场规模和潜力独一无二。我国将在“新丝绸之路”上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将会引进产业、聚集人口,这将使西部地区更快发展,并为我国中西部省区的机电产品、特色农产品、特色食品等货物向西出口创造了难得的机遇。

习近平主席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着眼点并不仅仅是中亚,而是更大的棋局。“丝绸之路经济带”构想的最大价值在于什么?不是与中亚五国的贸易,不是来自中亚的油气资源供给,而是应对阿拉伯世界动荡趋势下,贸易路线转移的压力。(梅新育,来源:人民论坛)

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面临的挑战

首先,制度化建设的水平能达到一个什么样的高度,值得关注。在制度建设上实际需要处理好两个平衡:一是主权让渡与不干涉内政原则的平衡。另一个平衡是缺乏主导国与推进制度建设之间的平衡关系。其次,道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规划考验决策者的智慧。新丝绸之路经济带路线的选择需要充分考虑地理环境、经济效益与政治协调。

与技术和规划因素相比,更大的挑战来自于政治协调,特别是大国之间的协调。另外,新丝绸之路经济带能否建成还取决于能否成功消解一些人为的障碍。边境管理和安全保障是两个突出的人为障碍...【详细】(来源:学术前沿)

需要注意的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地区地缘政治形势复杂多变,存在各种各样的矛盾。这种情况下推进经济合作,就要尊重现实差异,创新合作理念,解决最现实的问题。

“丝绸之路经济带”在中国西部的最新进展

2013年12月14日,国家发改委和外交部举行的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座谈会上,有西北5省、西南4省市以及东部5省参加。西北五省包括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西南四省市包括重庆、四川、云南、广西等。东部五省为江苏、浙江、广东、福建、海南,这五省主要涉及到海上丝绸之路。

目前西部各相关省份正在加紧布局,陕西、新疆、甘肃、宁夏等西部省份正已开始着手研究新丝绸之路经济带规划。

陕西:西安将着力打造“一高地”:丝绸之路经济带开发开放高地。“六中心”:金融商贸物流中心、机械制造业中心、能源储运交易中心、文化旅游中心、科技研发中心、高端人才培养中心。

宁夏:以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基地为目标,进一步借鉴上海自贸区等开放模式,在提高引进外资水平、推进中阿贸易自由、能源合作等方面进行有益探索,增强内陆开放新优势。

新疆:提出要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五大中心”,即重要的交通枢纽中心、商贸物流中心、金融中心、文化科技中心、医疗服务中心,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核心区。

甘肃:计划利用拥有古丝绸之路贯穿境内1600多公里的战略通道优势,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黄金段,目前甘肃省政府正在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联合拟订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段建设总体方案。

西部城市群雏形已现

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这一全新理念的提出,相对偏远的西部地区在升级版“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推动下,一批潜在城市群将加速升级。未来有产业特色支撑的城市群将在“两横三纵”城市化战略下提速发展。

西部十大城市群比较

(来源:中国经营报) 西部地区城镇化水平提升空间大,按照近年来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5个百分点计算,每年有500多万人转为城镇居民,至少释放5000亿元的消费需求。专家认为,西部城市群崛起将激活“西部大开发”战略升级版,并共同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构想的实现。

据悉,目前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前期研究由中国科学院地理所操作。丝绸之路经济带及海上丝绸之路的相关规划目前已经基本明晰了各涉及省份的定位,并正在与各省逐一进行沟通。预计规划将在明年下半年正式发布。

延伸阅读:海上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除了陆上交通以外,还有一条主要途径是取道海路,自中国东南沿海港口,往南穿过南中国海,进入印度洋、波斯湾地区,远及东非、欧洲。这一东西方交往的海上交通要道,被称为海上丝绸之路。也有研究者根据不同历史时期主要的贸易商品,称为瓷器之路、茶叶之路、香料之路。

2013年10月3日,习近平在印度尼西亚国会演讲时提出,“东南亚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中国愿与东盟国家加强海上合作,使用好中国政府设立的中国-东盟海上合作基金,发展好海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由此进入国家战略视野。 《学术前沿》特别策划:“新丝绸之路”战略地图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教授、博导,清华大学经济外交研究中心主任何茂春: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国家战略分析

丝绸之路经济带

编者按:“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中国经济发展及外交事业的一大重要构想。2013年9月7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作重要演讲,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这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成为国家战略之始。至今这一倡议不断引来各方广泛关注和热议,本期专题带您全面了解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内涵、意义、现实发展及挑

战。

责编:王卓怡 什么是“丝绸之路经济带”?

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在“古丝绸之路”概念基础上形成的一个新的经济发展区域。丝绸之路经济带,东边牵着亚太经济圈,西边系着欧洲经济圈,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长、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丝绸之路经济带首先是一个“经济带”概念,体现的是经济带上各城市集中协调发展的思路。

丝绸之路沿线大部分国家处在两个引擎之间的“塌陷地带”,整个区域存在“两边高,中间低”的现象,发展经济与追求美好生活是本地区国家与民众的普遍诉求。这方面的需求与两大经济引擎通联的需求叠加在一起,共同构筑了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国际战略基础。

当前中国推“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几个重要原因 1. 我国当前的发展需要兼顾地区平衡,并着力开拓新的经济增长点。复兴丝绸之路能带动经济实力较为薄弱的西部地区,有望形成新的开放前沿。

2. 通过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为中国营造良好的周边政治、国防、民族环境。

3. 可以推进区域之间包括基础设施在内的各种互联互通,有利于推进区域合作水平。

4. 有利于消化中国严重过剩的各种产能。

5. 有利于构筑以开放促中国西部大开发,促中国东部再改革的新的倒逼格局。 丝绸之路横跨亚欧大陆,绵延7000多公里,途经多个国家,总人口近30亿。以上合组织为例,组织内的6个成员国(中、俄、哈、吉、塔、乌)、5个观察员国(蒙古、巴基斯坦、印度、伊朗、阿富汗)、3个对话伙伴国(白俄罗斯、土耳其、斯里兰卡)绝大部分都位于丝绸之路沿线。

经济带是经济地理学范畴。经济带发展需要依托一定的交通运输干线,并以其为发展轴,以轴上经济发达的一个和几个大城市作为核心,发挥经济集聚和辐射功能,联结带动周围不同等级规模城市的经济发展,由此形成点状密集、面状辐射、线状延伸的生产、贸易、流通一体化的带状经济区域。

“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初步思路

中国科学院地理所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可以有三条路线,即在空间走向上初步形成以欧亚大陆桥为主的北线、以石油天然气管道为主的中线、以跨国公路为主的南线三条线。目前,针对三条主线展开的经济带规划方案亦在制定中。国内区域范围目前包括西北五省、重庆、四川、内蒙古和新疆建设兵团,还将扩展到其他省区。

“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构想的“五大支柱”与具体措施

“丝绸之路经济带”可以通过以下步骤逐步启动:第一,加强政策沟通。第二,加强道路联通。第三,加强贸易畅通。第四,加强货币流通。第五,加强民心相通,加强人民友好往来和社会交往。其中道路联通是基础,贸易畅通是本质内容。

与五大支柱相对应的五大具体措包括:开辟交通和物流大通道;实现贸易和投资便利化,打破地区经济发展瓶颈;推进金融领域合作;成立能源俱乐部;建立粮食合作机制。

“丝绸之路经济带”在区域合作模式上的不同

“丝绸之路经济带”属于跨国经济带,远景目标是构建区域合作新模式。“丝绸之路经济带”与传统的区域合作模式的区别在于,传统的区域合作是通过建立互惠的贸易和投资安排,确立统一的关税政策,然后建立超国家的机构来实现深入的合作。“丝绸之路经济带”没有设立高端目标,近期主要是贸易、交通、投资领域的合作,未来不会设定关税同盟。“经济带”不是“紧密型一体化合作组织”,不会打破现有的区域制度安排,更多的是一种务实灵活的经济合作安排。 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意义

丝绸之路经济带总人口近30亿,市场规模和潜力独一无二。我国将在“新丝绸之路”上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将会引进产业、聚集人口,这将使西部地区更快发展,并为我国中西部省区的机电产品、特色农产品、特色食品等货物向西出口创造了难得的机遇。

习近平主席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着眼点并不仅仅是中亚,而是更大的棋局。“丝绸之路经济带”构想的最大价值在于什么?不是与中亚五国的贸易,不是来自中亚的油气资源供给,而是应对阿拉伯世界动荡趋势下,贸易路线转移的压力。(梅新育,来源:人民论坛)

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面临的挑战

首先,制度化建设的水平能达到一个什么样的高度,值得关注。在制度建设上实际需要处理好两个平衡:一是主权让渡与不干涉内政原则的平衡。另一个平衡是缺乏主导国与推进制度建设之间的平衡关系。其次,道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规划考验决策者的智慧。新丝绸之路经济带路线的选择需要充分考虑地理环境、经济效益与政治协调。

与技术和规划因素相比,更大的挑战来自于政治协调,特别是大国之间的协调。另外,新丝绸之路经济带能否建成还取决于能否成功消解一些人为的障碍。边境管理和安全保障是两个突出的人为障碍...【详细】(来源:学术前沿)

需要注意的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地区地缘政治形势复杂多变,存在各种各样的矛盾。这种情况下推进经济合作,就要尊重现实差异,创新合作理念,解决最现实的问题。

“丝绸之路经济带”在中国西部的最新进展

2013年12月14日,国家发改委和外交部举行的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座谈会上,有西北5省、西南4省市以及东部5省参加。西北五省包括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西南四省市包括重庆、四川、云南、广西等。东部五省为江苏、浙江、广东、福建、海南,这五省主要涉及到海上丝绸之路。

目前西部各相关省份正在加紧布局,陕西、新疆、甘肃、宁夏等西部省份正已开始着手研究新丝绸之路经济带规划。

陕西:西安将着力打造“一高地”:丝绸之路经济带开发开放高地。“六中心”:金融商贸物流中心、机械制造业中心、能源储运交易中心、文化旅游中心、科技研发中心、高端人才培养中心。

宁夏:以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基地为目标,进一步借鉴上海自贸区等开放模式,在提高引进外资水平、推进中阿贸易自由、能源合作等方面进行有益探索,增强内陆开放新优势。

新疆:提出要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五大中心”,即重要的交通枢纽中心、商贸物流中心、金融中心、文化科技中心、医疗服务中心,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核心区。

甘肃:计划利用拥有古丝绸之路贯穿境内1600多公里的战略通道优势,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黄金段,目前甘肃省政府正在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联合拟订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段建设总体方案。

西部城市群雏形已现

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这一全新理念的提出,相对偏远的西部地区在升级版“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推动下,一批潜在城市群将加速升级。未来有产业特色支撑的城市群将在“两横三纵”城市化战略下提速发展。

西部十大城市群比较

(来源:中国经营报) 西部地区城镇化水平提升空间大,按照近年来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5个百分点计算,每年有500多万人转为城镇居民,至少释放5000亿元的消费需求。专家认为,西部城市群崛起将激活“西部大开发”战略升级版,并共同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构想的实现。

据悉,目前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前期研究由中国科学院地理所操作。丝绸之路经济带及海上丝绸之路的相关规划目前已经基本明晰了各涉及省份的定位,并正在与各省逐一进行沟通。预计规划将在明年下半年正式发布。

延伸阅读:海上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除了陆上交通以外,还有一条主要途径是取道海路,自中国东南沿海港口,往南穿过南中国海,进入印度洋、波斯湾地区,远及东非、欧洲。这一东西方交往的海上交通要道,被称为海上丝绸之路。也有研究者根据不同历史时期主要的贸易商品,称为瓷器之路、茶叶之路、香料之路。

2013年10月3日,习近平在印度尼西亚国会演讲时提出,“东南亚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中国愿与东盟国家加强海上合作,使用好中国政府设立的中国-东盟海上合作基金,发展好海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由此进入国家战略视野。 《学术前沿》特别策划:“新丝绸之路”战略地图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教授、博导,清华大学经济外交研究中心主任何茂春: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国家战略分析


相关文章

  • _丝绸之路经济带_概念界定与经济社会综述
  • <西部金融>2014年第9期 "丝绸之路经济带":概念界定与经济社会综述 课题组 摘要:本文阐述了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战略意义,综合当前有关"丝绸之路经济带"的 ...查看


  •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背景下的国际区域旅游合作研究
  •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背景下的 国际区域旅游合作研究 张广宇,沈兴菊,刘 韫 (西南民族大学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成都610041) 摘要:旅游业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的先导产业,在促进沿线各国贸易畅通.民心相通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运用区域 ...查看


  • 向西开放全力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
  • 2014-08-01 04:14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宋建钢 饶彦久 田玲娟 我有话说  任梦真/图 2013年9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演讲时,提出了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 ...查看


  • 新丝绸之路与新海上丝绸之路
  • 新丝绸之路 一. 新丝绸之路的历史传承与构想 201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完整阐述了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想,这一构想既与古老的丝绸之路一脉相承,又充分体现了时代特点.在历史坐标系上,我们可以更清楚地认识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构想的内涵. 首先,在 ...查看


  • 丝绸之路经济带金融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 摘 要 对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金融合作,便于加强我国和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金融合作,促进中国金融改革,打造国际形象.分析了丝绸之路经济带金融合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问题的解决方案,以期丝绸之路经济带金融合作健康持续发展. 关键词 丝绸之路 ...查看


  • 复兴丝绸之路共迎新的机遇
  • 复兴丝绸之路 共迎新的机遇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唐代诗人王维描绘的古丝绸之路美景令人神往. 2000多年后的今天,这条连接亚欧的大通道再次焕发出新的神采.6月26日,在中国率先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构想后,来自全球20多个国家的10 ...查看


  • 丝绸之路经济带与古丝绸之路的区别
  • 丝绸之路经济带与古丝绸之路的关系 汉武帝遣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连接中亚欧洲的道路史称丝绸之路.开始了中国与欧洲和中亚的经济和文化交流.不管是在经济还是文化上的交流丝绸之路起到的作用毫无疑问是很大的.在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 ...查看


  • [经济研究]胡鞍钢:"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内涵.定位和实现路径
  • 来源:新疆师范大学学报 作者:胡鞍钢 胡鞍钢,党的十八大代表,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国家"十二五"规划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等社会职务.国内外享有盛誉的中国国情研究专家和学术带头人 ...查看


  • "一带一路"的发展战略
  • "一带一路"的发展战略 引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加快同周边国家和区域基础设 施互联互通建设,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2013年9月.10月,习近平总书记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