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凯恩斯的经济学思想

浅谈凯恩斯的经济学思想

作者:杨倩云 11120804 指导老师:刘康兵

[内容摘要]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第一次提出了国家直接干预经济的理论,拯救了当时全球性的经济大萧条,其许多理论也成为后来宏观经济学的核心内容。本文就凯恩斯本人生平,凯恩斯主义里的有效需求不足、三大基本心理规律、乘数效应三个理论以及宏观经济政策三方面对凯恩斯的经济学思想做一个简要的分析。

[关键字]凯恩斯 国家干预经济

[引言]2008年起于美国的经济危机,2011年的欧债危机让我们情不自禁地联想起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的全球性的经济大萧条。提到全球性的经济大萧条就会想到有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凯恩斯开创的凯恩斯主义。

[正文]

一、“战后繁荣之父”——凯恩斯的生平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1883-1946),现代西方经济学最有影响的经济学家之一,他创立的宏观经济学与弗洛伊德所创的精神分析法和爱因斯坦发现的相对论一起并称为二十世纪人类知识界的三大革命。

1883年6月5日凯恩斯生于英格兰的剑桥,14岁以奖学金入伊顿公学主修数学,曾获托姆林奖金。毕业后,以数学及古典文学奖学金入学剑桥大学国王学院。对于凯恩斯人们更多的是了解他对经济学的贡献,一定程度上,经济学家的名声掩盖了他在其他领域的贡献。凯恩斯通晓数学,是机敏而稳健的理财专家,曾担任政府财政顾问,并经营过大型保险公司,均有成就。1905年毕业,获剑桥文学硕士学位。之后又滞留剑桥一年,从师马歇尔和庇古攻读经济学,以准备英国文官考试。1906年以第二名成绩通过文官考试,入选印度事务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不久,即应征入英国财政部,主管外汇管制、美国贷款等对外财务工作。1919年初作为英国财政部首席代表出席巴黎和会。在剑桥任教同时,不仅撰写了大量经济学文章。1940年出任财政部顾问,参与战时各项财政金融问题的决策,并在他倡仪下,英国政府开始编制国民收入统计,使国家经济政策拟订有了必要的工具。1944年7月率英国政府代表团出席布雷顿森林会议,并成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与开发银行(世界银行)的英国理事,在1946年3月召开的这两个组织的第一次会议上,当选 为世界银行第一任总裁。返回英国不久,因心脏病突发于1946年4月21日在索塞克斯(Sussex )家中逝世。

凯恩斯的一生有许多著作,例如《印度通货与金融》、《概率论》、《和平的经济后果》、《论货币改革》和《货币论》。但其中影响最大的还要数1936年其代表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The General Theory of Employment , Interest and Money,简称《通论》)。有些人评价《通论》开创了宏观经济学的先河。凯恩斯首次提出国家干预经济的主张,对宏观

经济学的贡献是极大的。一直被称为宏观经济创始人的凯恩斯原来是一个自由贸易论者,直至20年代末扔信奉传统的自由贸易理论,认为保护主义对国内的经济繁荣与就业增长一无可取。在通论出版后凯恩斯一反过去的立场,转而强调贸易差额对国民收入的影响,相信保护政策如能带来贸易顺差,必将有利于提高投资水平和扩大就业,最终导致经济繁荣。

二、凯恩斯主义

(一)有效需求不足理论

在19世纪20年代已出现有效需求的概念 。1820 年,英国经济学家马尔萨斯发表《政治经济学原理》,提出由于社会有效需求不足,资本主义存在产生经济危机的可能。1936年,凯恩斯发表《就业、利息、货币通论》,重提有效需求不足,并建立起比较完整的有效需求不足理论。这一原理是凯恩斯就业理论的出发点,是凯恩斯理论的核心。也被誉为西方经济理论的“凯恩斯革命”。凯恩斯经济学的核心是就业理论,而就业理论的逻辑起点是有效需求。

在凯恩斯之前的经济学关于总体经济运行的观点认为市场机制的作用可以实现总体经济的自我稳定,这被称为萨伊定律。萨伊定律的核心思想是“供给创造其自身的需求”。这一结论隐含的假定是,循环流程可以自动地处于充分就业的均衡状态。它包含三个要点:(1)产品生产本身能创造自己的需求;(2)由于市场经济的自我调节作用,不可能产生遍及国民经济所有部门的普遍性生产过剩,而只能在国民经济的个别部门出现供求失衡的现象,而且即使这样也是暂时的;(3)货币仅仅是流通的媒介,商品的买和卖不会脱节。根据萨伊定律,在一个完全自由的市场经济中,由于供给会创造自己的需求,因而社会的总需求始终等于总供给。

凯恩斯全面地论述了其经济理论和政策主张,认为“萨伊定律”并不成立,供给不能自动创造需求,资本主义经济也不能自动地达到均衡,总就业水平不是决定于劳动市场,而是决定于产品市场的需求。有效需求不足的主要内容是总就业量决定于总需求;失业是由于总需求不足造成的。由于总需求不足,商品滞销;存货充实,引起生产缩减;解雇工人,造成失业。当就业增加时,收入也增加。社会实际收入增加时,消费也增加。但后者增加不如前者增加那么多,这就使两者之间出现一个差额。总需求由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两者组成。因此,要有足够的需求来支持就业的增长,就必须增加真实投资来填补收入与这一收入所决定的消费需求之间的差额。换言之,在消费需求已定的情况下,除非投资增加,人为地增加社会需求,否则就业是无法增加的。 而中国的现状则是有效需求不足。因此会出现供大于求的说法。即便是人们的需求量尚未达到或者完全实现,但由于存在着价格门槛因此也不会进

行消费。由此导致的生产萎缩,经济下滑成就了中国如此高的失业率。

(二)“三大基本心理规律”

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 所谓边际消费倾向就是人们新增收入中用于新增消费的的比重。此项比重递减,也就是说,随着人们的收入增加,人们的消费增加不会比收入增加得快一些。人们把收入中的更大比例作为财富存起来。因此,人们越富裕,消费在总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就越小。由于人们的消费跟不上收入的增长,就会有一部分产品卖不出去,社会生产无法保持平衡。

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 资本的边际效率是指新增一个单位的投资所带来的新增利润。因此开始投资时,总是投资于资本回报比较高的项目,随后的投资,其回报率相对降低,以此往下,预期投资的汇报率就会下降。并且,投资者的心理很容易对未来产生悲观情绪,这也会使投资者趋于消极,使资本的边际效率下降。这样一来,投资需求不足,影响到宏观经济的平衡。

流动偏好规律 所谓流动性偏好,是指人们对持有现金爱好。人们心理上偏好现金,是因为三个动机:1. 交易需求。为了应付日常开支,人们需要保留部分现金在手上;2. 谨慎需求。为了应急,防止意外,人们也会留有部分现金;3. 投机需求。即人们为了寻求更大的效益,也需要留有部分现金,以备随时可以调用。

关于凯恩斯提出的“三大基本心理规律”的作用根据我自己的理解是解释凯恩斯主义有效需求不足的支柱。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说明消费需求不足,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说明投资需求不足,而流动性偏好则说明利率下降有个限度,使得投资不能完全弥补消费的不足。

(三)乘数效应

乘数效应是指经济活动中某一变量的增减所引起的经济总量变化的反应。在经济学中,乘数效应更完整地说是支出/收入乘数效应,是宏观经济学的一个概念,也是一种宏观经济控制手段,是指支出的变化导致经济总需求与其不成比例的变化。

以货币的乘数效应为例:政府发行一百万流通货币,这些货币都以工资的形式到了个人的手中。假设这笔钱大家都没花,存进了银行,那么现在就有一百万货币。然后银行把这笔钱中的一小部分(假设是十万)作为存款准备金(央行规定的,为了防止突发情况要求银行必须存留的现款数目),剩下的九十万贷出去了。那么,现在就变成了,市场中有银行里的一百万存款,跟贷到企业手中的九十万。至此,发行的一百万流通货币,在市场中起了一百九十万货币的作用。

除此之外还有政府购买乘数,投资乘数和政府税收乘数和政府转移支付乘数等等。这些

乘数是反映政府购买等因素的变化所引起的支出变化的程度。

三、宏观经济政策

宏观经济政策的理论基础是凯恩斯主义的经济学的总需求决定国民收入的理论,即IS —LM 模型。宏观经济政策可分为两类: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是指根据稳定经济的需要,通过财政支出与税收政策来调节总需求。增加政府支出,可以刺激总需求,从而增加国民收入,反之则压抑总需求,减少国民收入。税收对国民收入是一种收缩性力量,因此,增加政府税收,可以抑制总需求从而减少国民收入,反之,则刺激总需求增加国民收入。

狭义货币政策:指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经济目标(稳定物价,促进经济增长,实现充分就业和平衡国际收支)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给和利率,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合。

广义货币政策:指政府、中央银行和其他有关部门所有有关货币方面的规定和采取的影响金融变量的一切措施。(包括金融体制改革,也就是规则的改变等)

国家可以将两个政策组合应用来保持国家的经济稳定发展。

凯恩斯主义是当时的一大创举,在自由贸易主义理论占据主导地位的时候首次提出了国家干预的重要性,解决了一些古典经济学所不能解释的问题,对经济学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虽然后来大家发现凯恩斯的经济思想也有一定的漏洞,不能很好地解释一些问题,但是经济学是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历程,相信在今后的发展中凯恩斯思想还是能给经济学家们以很大的启迪。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乘数效应”、“三大基本心理规律”词条

人大经济学子论坛 宏观经济政策

《经济学原理与应用》 陈宪 韩太祥 编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

《宏观经济学》(第六版) N.格里高利. 曼昆 人民大学出版社

浅谈凯恩斯的经济学思想

作者:杨倩云 11120804 指导老师:刘康兵

[内容摘要]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第一次提出了国家直接干预经济的理论,拯救了当时全球性的经济大萧条,其许多理论也成为后来宏观经济学的核心内容。本文就凯恩斯本人生平,凯恩斯主义里的有效需求不足、三大基本心理规律、乘数效应三个理论以及宏观经济政策三方面对凯恩斯的经济学思想做一个简要的分析。

[关键字]凯恩斯 国家干预经济

[引言]2008年起于美国的经济危机,2011年的欧债危机让我们情不自禁地联想起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的全球性的经济大萧条。提到全球性的经济大萧条就会想到有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凯恩斯开创的凯恩斯主义。

[正文]

一、“战后繁荣之父”——凯恩斯的生平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1883-1946),现代西方经济学最有影响的经济学家之一,他创立的宏观经济学与弗洛伊德所创的精神分析法和爱因斯坦发现的相对论一起并称为二十世纪人类知识界的三大革命。

1883年6月5日凯恩斯生于英格兰的剑桥,14岁以奖学金入伊顿公学主修数学,曾获托姆林奖金。毕业后,以数学及古典文学奖学金入学剑桥大学国王学院。对于凯恩斯人们更多的是了解他对经济学的贡献,一定程度上,经济学家的名声掩盖了他在其他领域的贡献。凯恩斯通晓数学,是机敏而稳健的理财专家,曾担任政府财政顾问,并经营过大型保险公司,均有成就。1905年毕业,获剑桥文学硕士学位。之后又滞留剑桥一年,从师马歇尔和庇古攻读经济学,以准备英国文官考试。1906年以第二名成绩通过文官考试,入选印度事务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不久,即应征入英国财政部,主管外汇管制、美国贷款等对外财务工作。1919年初作为英国财政部首席代表出席巴黎和会。在剑桥任教同时,不仅撰写了大量经济学文章。1940年出任财政部顾问,参与战时各项财政金融问题的决策,并在他倡仪下,英国政府开始编制国民收入统计,使国家经济政策拟订有了必要的工具。1944年7月率英国政府代表团出席布雷顿森林会议,并成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与开发银行(世界银行)的英国理事,在1946年3月召开的这两个组织的第一次会议上,当选 为世界银行第一任总裁。返回英国不久,因心脏病突发于1946年4月21日在索塞克斯(Sussex )家中逝世。

凯恩斯的一生有许多著作,例如《印度通货与金融》、《概率论》、《和平的经济后果》、《论货币改革》和《货币论》。但其中影响最大的还要数1936年其代表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The General Theory of Employment , Interest and Money,简称《通论》)。有些人评价《通论》开创了宏观经济学的先河。凯恩斯首次提出国家干预经济的主张,对宏观

经济学的贡献是极大的。一直被称为宏观经济创始人的凯恩斯原来是一个自由贸易论者,直至20年代末扔信奉传统的自由贸易理论,认为保护主义对国内的经济繁荣与就业增长一无可取。在通论出版后凯恩斯一反过去的立场,转而强调贸易差额对国民收入的影响,相信保护政策如能带来贸易顺差,必将有利于提高投资水平和扩大就业,最终导致经济繁荣。

二、凯恩斯主义

(一)有效需求不足理论

在19世纪20年代已出现有效需求的概念 。1820 年,英国经济学家马尔萨斯发表《政治经济学原理》,提出由于社会有效需求不足,资本主义存在产生经济危机的可能。1936年,凯恩斯发表《就业、利息、货币通论》,重提有效需求不足,并建立起比较完整的有效需求不足理论。这一原理是凯恩斯就业理论的出发点,是凯恩斯理论的核心。也被誉为西方经济理论的“凯恩斯革命”。凯恩斯经济学的核心是就业理论,而就业理论的逻辑起点是有效需求。

在凯恩斯之前的经济学关于总体经济运行的观点认为市场机制的作用可以实现总体经济的自我稳定,这被称为萨伊定律。萨伊定律的核心思想是“供给创造其自身的需求”。这一结论隐含的假定是,循环流程可以自动地处于充分就业的均衡状态。它包含三个要点:(1)产品生产本身能创造自己的需求;(2)由于市场经济的自我调节作用,不可能产生遍及国民经济所有部门的普遍性生产过剩,而只能在国民经济的个别部门出现供求失衡的现象,而且即使这样也是暂时的;(3)货币仅仅是流通的媒介,商品的买和卖不会脱节。根据萨伊定律,在一个完全自由的市场经济中,由于供给会创造自己的需求,因而社会的总需求始终等于总供给。

凯恩斯全面地论述了其经济理论和政策主张,认为“萨伊定律”并不成立,供给不能自动创造需求,资本主义经济也不能自动地达到均衡,总就业水平不是决定于劳动市场,而是决定于产品市场的需求。有效需求不足的主要内容是总就业量决定于总需求;失业是由于总需求不足造成的。由于总需求不足,商品滞销;存货充实,引起生产缩减;解雇工人,造成失业。当就业增加时,收入也增加。社会实际收入增加时,消费也增加。但后者增加不如前者增加那么多,这就使两者之间出现一个差额。总需求由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两者组成。因此,要有足够的需求来支持就业的增长,就必须增加真实投资来填补收入与这一收入所决定的消费需求之间的差额。换言之,在消费需求已定的情况下,除非投资增加,人为地增加社会需求,否则就业是无法增加的。 而中国的现状则是有效需求不足。因此会出现供大于求的说法。即便是人们的需求量尚未达到或者完全实现,但由于存在着价格门槛因此也不会进

行消费。由此导致的生产萎缩,经济下滑成就了中国如此高的失业率。

(二)“三大基本心理规律”

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 所谓边际消费倾向就是人们新增收入中用于新增消费的的比重。此项比重递减,也就是说,随着人们的收入增加,人们的消费增加不会比收入增加得快一些。人们把收入中的更大比例作为财富存起来。因此,人们越富裕,消费在总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就越小。由于人们的消费跟不上收入的增长,就会有一部分产品卖不出去,社会生产无法保持平衡。

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 资本的边际效率是指新增一个单位的投资所带来的新增利润。因此开始投资时,总是投资于资本回报比较高的项目,随后的投资,其回报率相对降低,以此往下,预期投资的汇报率就会下降。并且,投资者的心理很容易对未来产生悲观情绪,这也会使投资者趋于消极,使资本的边际效率下降。这样一来,投资需求不足,影响到宏观经济的平衡。

流动偏好规律 所谓流动性偏好,是指人们对持有现金爱好。人们心理上偏好现金,是因为三个动机:1. 交易需求。为了应付日常开支,人们需要保留部分现金在手上;2. 谨慎需求。为了应急,防止意外,人们也会留有部分现金;3. 投机需求。即人们为了寻求更大的效益,也需要留有部分现金,以备随时可以调用。

关于凯恩斯提出的“三大基本心理规律”的作用根据我自己的理解是解释凯恩斯主义有效需求不足的支柱。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说明消费需求不足,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说明投资需求不足,而流动性偏好则说明利率下降有个限度,使得投资不能完全弥补消费的不足。

(三)乘数效应

乘数效应是指经济活动中某一变量的增减所引起的经济总量变化的反应。在经济学中,乘数效应更完整地说是支出/收入乘数效应,是宏观经济学的一个概念,也是一种宏观经济控制手段,是指支出的变化导致经济总需求与其不成比例的变化。

以货币的乘数效应为例:政府发行一百万流通货币,这些货币都以工资的形式到了个人的手中。假设这笔钱大家都没花,存进了银行,那么现在就有一百万货币。然后银行把这笔钱中的一小部分(假设是十万)作为存款准备金(央行规定的,为了防止突发情况要求银行必须存留的现款数目),剩下的九十万贷出去了。那么,现在就变成了,市场中有银行里的一百万存款,跟贷到企业手中的九十万。至此,发行的一百万流通货币,在市场中起了一百九十万货币的作用。

除此之外还有政府购买乘数,投资乘数和政府税收乘数和政府转移支付乘数等等。这些

乘数是反映政府购买等因素的变化所引起的支出变化的程度。

三、宏观经济政策

宏观经济政策的理论基础是凯恩斯主义的经济学的总需求决定国民收入的理论,即IS —LM 模型。宏观经济政策可分为两类: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是指根据稳定经济的需要,通过财政支出与税收政策来调节总需求。增加政府支出,可以刺激总需求,从而增加国民收入,反之则压抑总需求,减少国民收入。税收对国民收入是一种收缩性力量,因此,增加政府税收,可以抑制总需求从而减少国民收入,反之,则刺激总需求增加国民收入。

狭义货币政策:指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经济目标(稳定物价,促进经济增长,实现充分就业和平衡国际收支)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给和利率,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合。

广义货币政策:指政府、中央银行和其他有关部门所有有关货币方面的规定和采取的影响金融变量的一切措施。(包括金融体制改革,也就是规则的改变等)

国家可以将两个政策组合应用来保持国家的经济稳定发展。

凯恩斯主义是当时的一大创举,在自由贸易主义理论占据主导地位的时候首次提出了国家干预的重要性,解决了一些古典经济学所不能解释的问题,对经济学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虽然后来大家发现凯恩斯的经济思想也有一定的漏洞,不能很好地解释一些问题,但是经济学是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历程,相信在今后的发展中凯恩斯思想还是能给经济学家们以很大的启迪。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乘数效应”、“三大基本心理规律”词条

人大经济学子论坛 宏观经济政策

《经济学原理与应用》 陈宪 韩太祥 编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

《宏观经济学》(第六版) N.格里高利. 曼昆 人民大学出版社


相关文章

  • 聆听凯恩斯的讲述
  • <凯恩斯传>作者:罗伯特-斯基德尔斯基著译者:相蓝欣.储英出版商:三联出版社(2006年5月版,79.00元)ISBN:7108024152页数:905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学的发展和宏观经济政策的取向,相当程度上是笼罩在凯 ...查看


  • 凯恩斯思想与凯恩斯主义研究-
  • 凯恩斯思想与凯恩斯主义研究 摘要:20世纪三十年代,凯恩斯<通论>的发表终结了古典宏观经济学的统治地位,但却没突破西方宏观经济学的传统研究范式.在随后的三十年里,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在传统的研究范式内发展到了历史的巅峰.凯恩斯主义经 ...查看


  • 浅析凯恩斯主义经济思想
  • 浅析凯恩斯主义经济思想 课程名称: 思政名著导读 任课教师: 赵涤非 姓 名 : 叶承宇 学 号 : 070902437 院 系 : 管理学院国贸系二班 2012年 02月08日 一. 凯恩斯经济思想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是20世纪30年代,英 ...查看


  • 凯恩斯主义的思想认识论局限性
  • 凯恩斯主义的思想认识论局限性 95财经网:www.95cjw.com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批判之五 我们在上一篇关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批判之四:<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社会制度属性>的理性剖析与客观性批判的文章中,已经知道凯恩斯主义经 ...查看


  • 论马尔萨斯与凯恩斯和弗里德曼的脉承关系
  • 捅要凯恩斯提出的刺激有效需求以保证充分就业的思想与马尔萨斯需求原理有直接的脉承关系:而现代货币主义的代表弗里德曼的"单一规则"则在很大程度上受马尔萨斯稳定通货需求管理思想的影响.马尔萨斯经济思想对西方经济学有一定程度的影 ...查看


  • 论凯恩斯的宏观经济思想
  • 论凯恩斯的宏观经济思想 摘 要: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提出了国家干预经济政策以实现充分就业和经济增长的宏观经济学说,对于资本主义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将通过对凯恩斯宏观经济思想的学习与分析,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实 ...查看


  • 凯恩斯大战哈耶克:不仅仅是政府干预那么简单
  • 在中国,至少表面看起来,哈耶克比凯恩斯吃香. "表面上看起来"至少表明了两个层面的意思:第一,哈耶克在国内学界的长盛不衰,不是因为他主张自由放任的市场的经济学,而是因为他的自由思想理论:第二,哈耶克作为古典自由主义思想家 ...查看


  • 凯恩斯与哈耶克谁赢了?
  • 海外学见 凯恩斯与哈耶克谁赢了? 叶雷 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和奥地利经济学家哈耶克,是20世纪经济学思想史中两位著名的人物.他们的思想,不仅对过去的经济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在更有说服力的经济思想主导之前,仍将对现在乃至将来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巨 ...查看


  • 凯恩斯革命的真与假
  • 一九三六年,凯恩斯的<通论>刚一发表,"凯恩斯革命"的提法便不胫而走,成为人们熟知的概念,有论者指出,凯恩斯革命实至名归,最不需要加引号.这给人造成一种印象,似乎凯恩斯以前经济学家的大部分或全部言论都为虚妄,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