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罗 (1796.7—1875.2) 卡米耶 柯罗 生于法国巴黎
巴比松七星,作品多为小幅,逸笔纵横,言简意赅,阳光的效果和明亮单纯色彩,将平凡的景致简化和提炼,发掘和固定下它的隐艳馥郁,形成抒情一样的艺术,
是以为多产画家 其中风景画占大部分 他终生热爱自然,主张作走向自然
被认为是法国19世纪中期最出色的风景画家
是使法国从传统的历史风景画过度到现实主义风景的代表人物。
“在我的生活中,只有一个梦寐以求的目的,这就是画风景”
“以寄于自然的坚强感情和不屈服于任何打击的忍耐力来追求自然,如果没有这样的准备,最好不要从事画家这个职业。”
生平:童年时代在巴黎郊外学校读书时,常到附近的乡间散步,培养了对自然的喜爱。后来三度旅行意大利,三度到瑞士,并到过荷兰、伦敦等地,主要的时间都陶醉于当地的景色,面对自然作画。尤其是意大利,他停留很长一段时间,到处写生,创作无数的意大利风景画。而他在法国居住的岁月里,大部分日子都在巴比松枫丹白露隐居画风景。巴黎公社时期,柯罗曾被选为革命画家委员,但他置身于政治之外,漫游亚维瑞、诺曼底、阿腊斯等法国城镇,描绘他心里向往的古城风光和农村景色。这些地方的原野和树林,对柯罗来说,不仅是创作上的对象,更是他心灵上的源泉。
一生经历了三次革命运动:1830年、1848年的革命和1871年的巴黎公社革命。在这一系列激荡的政治风云中,他亲身体验过拿破仑一世到拿破仑三世的兴亡;目睹美术上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的兴衰,直至印象主义的兴起。因而在柯罗的身上染上了各个时代的混合色彩与艺术风格的因素。他40岁以后,成为巴比松画派的志同道合者,画风倾向于这个画派。 他受古典美术教育,曾是忠实的古典主义者。他热衷浪漫主义的自然观念,对自然的崇拜,使他成为诚挚的写实主义者。因此,批评家认为柯罗的最大成就,就在于他汇合了19世纪所有的主流,而为当时刚刚兴起的印象主义开辟了道路 作品特点:1早期,他的风景多为城景与原野,建筑物轮廓分明,阳光照射下的大地画得非常坚固,远中近景的空间感十足。到了后期,他很巧妙地把神话人物安排在大自然里,使其与优美的风景糅和交融。曾经抗拒阳光照射的坚固大地,如今也散发水蒸气而氤氲浮动,树木和人物都成为一片朦胧,并从水中辉映。画面的构成完全依赖光的波动和水蒸气的浮晃而酝酿浓厚的梦幻气氛。他以创作风景画为主,在人物画方面也有很高造诣。
2 .柯罗的画使人沉浸在梦幻般的世界中,感到大自然是那样的幽静神秘。巴比松画家把柯罗当作“精神领袖”看待。柯罗也给印象派画家以及可贵的启示。
3 人物画成了画家关注的题材,他的人物画兼有古典派和浪漫派的特色,笔触轻柔细腻、手法洗练, 作品欣赏: 柯罗的风景画,在色彩运用方面,用的最多的是银灰色和褐色调子,因这类色彩具有宁静感,能使灿烂的阳光或弥漫的晨雾展现得更富诗意。热爱自然是画风景的首要条件。柯罗十分热爱大自然,他曾说:" 艺术就是" ," 当你画风景时,要先找到形,然后找到色,使色度之间很好地联系起来,这就叫做色彩。这也就是现实。但这一切要服从于你的感情" 。这简短的几句话,也许正是柯罗的风景画的全部秘密所在。
作品:风景画:《夕阳》、《落日》、《罗马竞技场》、《沙特尔大教堂》、《杜埃的钟楼》、《孟特芳丹的回忆》、《田园的奏乐》、《维尔·达布列的早晨》、《威尼斯大运河》、《芒特桥》、《阿夫赖
城》、《早晨》、《涅米湖的回忆》。
人物画:《梳妆》、《忧郁的妇人》、《宁芙与阿摩尔》、《迎光的奥菲士》、《睡眠中的狄安娜》等。 处女作:《纳尔尼河上的桥》《罗马的农村》
代表作品:风景画《孟特芳丹的回忆》《蒙特之桥》《罗马竞技场》、《沙特尔大教堂》、《杜埃的钟楼》等
人物画 《蓝衣女人》《带珍珠的少女》、《梳妆》
巴比松画派画家:T. 卢梭、N.-V. 迪亚兹·德拉佩纳、C. 特罗容、C.- F.多比尼、C.-E. 雅克等,其中卢 梭为其领袖。C. 柯罗与 J.-F. 米莱与此画派关系密切。
毕沙罗 还被人成为是“印象派中的米勒”。
毕沙罗一生的画风,充满着一种农民的质朴,他热爱乡野与农村。他的绘画从农村风光画到城市街景,来,因而景物体积感很强,如《卢夫西恩大街》(1870年)。从年代起,受到色彩透明技法的影响,毕沙罗对印象派外光画进行探索,并全力投入到光色的研究中,放弃了柯罗的中棕色和中灰色调子,代之以光谱上的纯色。阳光的反谢力在绿色树荫的对比中更显其色彩有魅力。色彩的笔触带有速写性,也不单纯为了表现物体的形,同时也是为了调整色彩的光效应,以增强画面的强烈印象,因而他展现出的是一个形体模糊而色彩绚烂的世界。在他的后期绘画中,由于受“点彩”画法的影响,创作的作品,展示给人的世界往往是一个细笔触点出来的光色鲜明、形体模糊的世界。晚年的作品将“点彩”画法与早期印象派的用色和笔法相互融合,抛弃了分色派的冷暖对比,保留了色彩之间的细微节奏与韵律,并且大胆以黑白造成光色对比,如《蒙马特尔大街的》。
西斯莱(1839.10.30—1899.1.29) 法国
主要画风景画,曾多次参加印象主义绘画展览 像莫奈一样不喜欢学院派的画路,而钦佩德拉克洛瓦和库尔贝的艺术革新,对柯罗和巴比松画派自然清新,饶有诗趣的风景画尤为倾心 其早期画受库尔贝和柯罗的影响颇深 且终身都保持了对柯罗的崇拜 并且只画风景画 美术史家认
为,西斯莱的作品完美地体现了印象派风景画自然朴实而别具诗意的一面 善于学习吸收 从莫奈和雷诺阿那里都学到很多东西,但没有发明创造、也没有教给别人什么东西,在接受别人创新时表现出认真、谦虚而谨慎的态度,在显示自己的喜好和特长方面也始终保持着分寸,不做极端
从现实主义过渡到印象主义,即使在像莫奈一样敏锐的表现树叶的低语和水波的闪动时,他也更会保持风景的结构,没有把它变为只是瞬间变换的色光反射,他的画保持了明确的形体,没有用氛围消融景物 他的画,天空往往占有很大的位置,不像布丹那爱做低视线的处理,而是让天空通过它的运动和色彩与他所表现的主题接合为一体。
这一时期(1872—1876)风格同雷诺阿这几年的手法保持大致上的相似,但色彩关系处理上趋于强烈和复杂,比柯罗的风景画也更见丰富、繁杂。
早期代表作:《木料场》、《枫丹白露河边》、《圣马丁运河》等 这些作品表明他对色彩感觉特别敏锐,笔触轻快而有变化,特别善于运用微妙的色彩 关系,表现具有诗意 的自然景色。后期因受新印象主义影响,作画多采用点彩技法,作品有重在表现物象实体感的倾向,但缺乏内在诗意。作品还有《鲁弗申的雪》《马尔港的洪水》、《洪水泛滥中的小舟》等。
代表作品及特点:《枫丹白露林的森林》是西斯莱1860年代的早期风景作品 充满了沉稳的色调,作品以厚重的茶色、绿色及灰色、蓝色为主,也表现出他对于结构与空间的喜好。从这幅画中我们可以感觉到西斯莱这个时期的作品明显受到了
库尔贝写实主义的影响,笔法严谨、巧妙,具有浓厚感,带有一种古典的气息。
《 阿让特伊小广场》 是西斯莱在1872-1876年间的绘画作品中最优秀的 并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该画是1872年的作品 把这幅画同莫奈、毕沙罗的一些比它早的作品加以比较,西斯莱的绘画更富有稳定性和自然性,而且还有他得自柯罗的那种独特手法。农村小景对于西斯莱说来,不是用以创造明暗对比的依据,也不是生活的题材,而是色彩之间的相互关系。这些色彩是那么的丰富、强烈和斑杂。黄色、玫瑰色和绿色强调了房屋的灰调子,棕色又强调了土地的色调。房顶有的呈棕色,有的呈深蓝色,它们被明亮的粉蓝色的天空所衬托。
《路维希安的雪》(两幅同名画) 印象派画家也常常热衷于雪景效果的表现,从白色和灰色中取得强烈的色彩和谐,这是尤其引人入胜的描绘任务,而西斯莱的雪景效果,恐怕谁的作品也比拟不了。他的目光无比锐利,能够觉察色调转折的微妙变化。 以淡粉色的调子画成的,这种色调激起人们一种乐观的情感,对覆盖在房屋和大地上的皑皑白雪产生喜爱之情;集中而紧凑的构图显示了艺术家对自然的亲近。 这幅画无论对于印象派还是西斯莱本人来说都属于代表作之列。
《鲁弗申的公主大道 》1875年创作 是对一个本身不仅平淡,而且很少有吸引人之处的主题进行艺术改造的真正奇迹;甚至路名本身听来都有些可笑。这幅画在色彩处理上比以前更大胆了:房屋是玫瑰色、绿色、蔚蓝色;道路、山岗和天空也是玫瑰色、绿色和蔚蓝色,但色调不同。色彩更优美了;它表现了艺术家的内心喜悦和他对晚霞的赞美;色彩给我们揭示了这颗永远年轻心灵的纯洁和平静。
《玛尔利港的水灾》 鼎盛时期作品 是具有代表性也最著名的 1876年
泛滥的河水席卷和弥漫着周围的一切,水面闪闪发光,这是印象派画家的典型题材。在绘画性处理上都是以灰色、淡蓝色和个别棕色调子之间的微妙变化为基础。然而,这种水汽弥漫的平淡无奇的感觉,在西斯莱的笔下却变成了一种迷人的感觉,变成了神话般的境界。
《汉普顿宫的桥》(1874) 标志画家风格成熟的一幅代表作 鲜明的显示出富有个性特色和成熟的艺术面貌。 l
西斯莱的美学观:(这种美学观恰好是我们惟一可以认识西斯莱观点
的条件) 情节和主题一定要表现得朴素易懂,使观众容易捉摸。 删除多余的细节,能使观者循着画家给他指明的方向去寻味,并使他首先发现作者所神往的东西。
除题材本身以外,风景画一个最引人注意之处就是运动感、生命感。 然而,表现出生命感是一个最困难的任务。在艺术作品中灌注生命感,无疑是每一个无愧于这一称号的艺术家的必然目的。所有一切(形、色、画面结构) 都应促成达到这一目的。但是,能够在画中灌注这种生命感的,只有它的创造者的心灵激动,也正是这种激动才会打动观者。
虽然风景画家始终应当讲究自己的技巧,但必须使表面结构在一定场合变得更为奔放,使它能够把画家所感受的激动传达给观众。
客观对象的描绘应当符合其组织结构,特别是应当像在现实中一样使其周围笼罩着光。这是必须努力做到的。
这里天空起着很大作用。它不能成为一个寻常的背景。相反,天空不仅能够以其不同层次(因为天空也像地面一样是有层次的) 有助于造成深度感,而且还能够以其本身的形及其结构,按照画面总的效果或构图,赋予画面一切以运动感。
我所以着重描写了风景画中的天空,是因为我希望您能够充分理解我对它的重视……
毕沙罗曾表示,西斯莱是最纯粹的印象派画家,因为他坚守原初的作画理念——透过光与色彩的表现来捕捉自然风景瞬间的真实印象。
柯罗 (1796.7—1875.2) 卡米耶 柯罗 生于法国巴黎
巴比松七星,作品多为小幅,逸笔纵横,言简意赅,阳光的效果和明亮单纯色彩,将平凡的景致简化和提炼,发掘和固定下它的隐艳馥郁,形成抒情一样的艺术,
是以为多产画家 其中风景画占大部分 他终生热爱自然,主张作走向自然
被认为是法国19世纪中期最出色的风景画家
是使法国从传统的历史风景画过度到现实主义风景的代表人物。
“在我的生活中,只有一个梦寐以求的目的,这就是画风景”
“以寄于自然的坚强感情和不屈服于任何打击的忍耐力来追求自然,如果没有这样的准备,最好不要从事画家这个职业。”
生平:童年时代在巴黎郊外学校读书时,常到附近的乡间散步,培养了对自然的喜爱。后来三度旅行意大利,三度到瑞士,并到过荷兰、伦敦等地,主要的时间都陶醉于当地的景色,面对自然作画。尤其是意大利,他停留很长一段时间,到处写生,创作无数的意大利风景画。而他在法国居住的岁月里,大部分日子都在巴比松枫丹白露隐居画风景。巴黎公社时期,柯罗曾被选为革命画家委员,但他置身于政治之外,漫游亚维瑞、诺曼底、阿腊斯等法国城镇,描绘他心里向往的古城风光和农村景色。这些地方的原野和树林,对柯罗来说,不仅是创作上的对象,更是他心灵上的源泉。
一生经历了三次革命运动:1830年、1848年的革命和1871年的巴黎公社革命。在这一系列激荡的政治风云中,他亲身体验过拿破仑一世到拿破仑三世的兴亡;目睹美术上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的兴衰,直至印象主义的兴起。因而在柯罗的身上染上了各个时代的混合色彩与艺术风格的因素。他40岁以后,成为巴比松画派的志同道合者,画风倾向于这个画派。 他受古典美术教育,曾是忠实的古典主义者。他热衷浪漫主义的自然观念,对自然的崇拜,使他成为诚挚的写实主义者。因此,批评家认为柯罗的最大成就,就在于他汇合了19世纪所有的主流,而为当时刚刚兴起的印象主义开辟了道路 作品特点:1早期,他的风景多为城景与原野,建筑物轮廓分明,阳光照射下的大地画得非常坚固,远中近景的空间感十足。到了后期,他很巧妙地把神话人物安排在大自然里,使其与优美的风景糅和交融。曾经抗拒阳光照射的坚固大地,如今也散发水蒸气而氤氲浮动,树木和人物都成为一片朦胧,并从水中辉映。画面的构成完全依赖光的波动和水蒸气的浮晃而酝酿浓厚的梦幻气氛。他以创作风景画为主,在人物画方面也有很高造诣。
2 .柯罗的画使人沉浸在梦幻般的世界中,感到大自然是那样的幽静神秘。巴比松画家把柯罗当作“精神领袖”看待。柯罗也给印象派画家以及可贵的启示。
3 人物画成了画家关注的题材,他的人物画兼有古典派和浪漫派的特色,笔触轻柔细腻、手法洗练, 作品欣赏: 柯罗的风景画,在色彩运用方面,用的最多的是银灰色和褐色调子,因这类色彩具有宁静感,能使灿烂的阳光或弥漫的晨雾展现得更富诗意。热爱自然是画风景的首要条件。柯罗十分热爱大自然,他曾说:" 艺术就是" ," 当你画风景时,要先找到形,然后找到色,使色度之间很好地联系起来,这就叫做色彩。这也就是现实。但这一切要服从于你的感情" 。这简短的几句话,也许正是柯罗的风景画的全部秘密所在。
作品:风景画:《夕阳》、《落日》、《罗马竞技场》、《沙特尔大教堂》、《杜埃的钟楼》、《孟特芳丹的回忆》、《田园的奏乐》、《维尔·达布列的早晨》、《威尼斯大运河》、《芒特桥》、《阿夫赖
城》、《早晨》、《涅米湖的回忆》。
人物画:《梳妆》、《忧郁的妇人》、《宁芙与阿摩尔》、《迎光的奥菲士》、《睡眠中的狄安娜》等。 处女作:《纳尔尼河上的桥》《罗马的农村》
代表作品:风景画《孟特芳丹的回忆》《蒙特之桥》《罗马竞技场》、《沙特尔大教堂》、《杜埃的钟楼》等
人物画 《蓝衣女人》《带珍珠的少女》、《梳妆》
巴比松画派画家:T. 卢梭、N.-V. 迪亚兹·德拉佩纳、C. 特罗容、C.- F.多比尼、C.-E. 雅克等,其中卢 梭为其领袖。C. 柯罗与 J.-F. 米莱与此画派关系密切。
毕沙罗 还被人成为是“印象派中的米勒”。
毕沙罗一生的画风,充满着一种农民的质朴,他热爱乡野与农村。他的绘画从农村风光画到城市街景,来,因而景物体积感很强,如《卢夫西恩大街》(1870年)。从年代起,受到色彩透明技法的影响,毕沙罗对印象派外光画进行探索,并全力投入到光色的研究中,放弃了柯罗的中棕色和中灰色调子,代之以光谱上的纯色。阳光的反谢力在绿色树荫的对比中更显其色彩有魅力。色彩的笔触带有速写性,也不单纯为了表现物体的形,同时也是为了调整色彩的光效应,以增强画面的强烈印象,因而他展现出的是一个形体模糊而色彩绚烂的世界。在他的后期绘画中,由于受“点彩”画法的影响,创作的作品,展示给人的世界往往是一个细笔触点出来的光色鲜明、形体模糊的世界。晚年的作品将“点彩”画法与早期印象派的用色和笔法相互融合,抛弃了分色派的冷暖对比,保留了色彩之间的细微节奏与韵律,并且大胆以黑白造成光色对比,如《蒙马特尔大街的》。
西斯莱(1839.10.30—1899.1.29) 法国
主要画风景画,曾多次参加印象主义绘画展览 像莫奈一样不喜欢学院派的画路,而钦佩德拉克洛瓦和库尔贝的艺术革新,对柯罗和巴比松画派自然清新,饶有诗趣的风景画尤为倾心 其早期画受库尔贝和柯罗的影响颇深 且终身都保持了对柯罗的崇拜 并且只画风景画 美术史家认
为,西斯莱的作品完美地体现了印象派风景画自然朴实而别具诗意的一面 善于学习吸收 从莫奈和雷诺阿那里都学到很多东西,但没有发明创造、也没有教给别人什么东西,在接受别人创新时表现出认真、谦虚而谨慎的态度,在显示自己的喜好和特长方面也始终保持着分寸,不做极端
从现实主义过渡到印象主义,即使在像莫奈一样敏锐的表现树叶的低语和水波的闪动时,他也更会保持风景的结构,没有把它变为只是瞬间变换的色光反射,他的画保持了明确的形体,没有用氛围消融景物 他的画,天空往往占有很大的位置,不像布丹那爱做低视线的处理,而是让天空通过它的运动和色彩与他所表现的主题接合为一体。
这一时期(1872—1876)风格同雷诺阿这几年的手法保持大致上的相似,但色彩关系处理上趋于强烈和复杂,比柯罗的风景画也更见丰富、繁杂。
早期代表作:《木料场》、《枫丹白露河边》、《圣马丁运河》等 这些作品表明他对色彩感觉特别敏锐,笔触轻快而有变化,特别善于运用微妙的色彩 关系,表现具有诗意 的自然景色。后期因受新印象主义影响,作画多采用点彩技法,作品有重在表现物象实体感的倾向,但缺乏内在诗意。作品还有《鲁弗申的雪》《马尔港的洪水》、《洪水泛滥中的小舟》等。
代表作品及特点:《枫丹白露林的森林》是西斯莱1860年代的早期风景作品 充满了沉稳的色调,作品以厚重的茶色、绿色及灰色、蓝色为主,也表现出他对于结构与空间的喜好。从这幅画中我们可以感觉到西斯莱这个时期的作品明显受到了
库尔贝写实主义的影响,笔法严谨、巧妙,具有浓厚感,带有一种古典的气息。
《 阿让特伊小广场》 是西斯莱在1872-1876年间的绘画作品中最优秀的 并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该画是1872年的作品 把这幅画同莫奈、毕沙罗的一些比它早的作品加以比较,西斯莱的绘画更富有稳定性和自然性,而且还有他得自柯罗的那种独特手法。农村小景对于西斯莱说来,不是用以创造明暗对比的依据,也不是生活的题材,而是色彩之间的相互关系。这些色彩是那么的丰富、强烈和斑杂。黄色、玫瑰色和绿色强调了房屋的灰调子,棕色又强调了土地的色调。房顶有的呈棕色,有的呈深蓝色,它们被明亮的粉蓝色的天空所衬托。
《路维希安的雪》(两幅同名画) 印象派画家也常常热衷于雪景效果的表现,从白色和灰色中取得强烈的色彩和谐,这是尤其引人入胜的描绘任务,而西斯莱的雪景效果,恐怕谁的作品也比拟不了。他的目光无比锐利,能够觉察色调转折的微妙变化。 以淡粉色的调子画成的,这种色调激起人们一种乐观的情感,对覆盖在房屋和大地上的皑皑白雪产生喜爱之情;集中而紧凑的构图显示了艺术家对自然的亲近。 这幅画无论对于印象派还是西斯莱本人来说都属于代表作之列。
《鲁弗申的公主大道 》1875年创作 是对一个本身不仅平淡,而且很少有吸引人之处的主题进行艺术改造的真正奇迹;甚至路名本身听来都有些可笑。这幅画在色彩处理上比以前更大胆了:房屋是玫瑰色、绿色、蔚蓝色;道路、山岗和天空也是玫瑰色、绿色和蔚蓝色,但色调不同。色彩更优美了;它表现了艺术家的内心喜悦和他对晚霞的赞美;色彩给我们揭示了这颗永远年轻心灵的纯洁和平静。
《玛尔利港的水灾》 鼎盛时期作品 是具有代表性也最著名的 1876年
泛滥的河水席卷和弥漫着周围的一切,水面闪闪发光,这是印象派画家的典型题材。在绘画性处理上都是以灰色、淡蓝色和个别棕色调子之间的微妙变化为基础。然而,这种水汽弥漫的平淡无奇的感觉,在西斯莱的笔下却变成了一种迷人的感觉,变成了神话般的境界。
《汉普顿宫的桥》(1874) 标志画家风格成熟的一幅代表作 鲜明的显示出富有个性特色和成熟的艺术面貌。 l
西斯莱的美学观:(这种美学观恰好是我们惟一可以认识西斯莱观点
的条件) 情节和主题一定要表现得朴素易懂,使观众容易捉摸。 删除多余的细节,能使观者循着画家给他指明的方向去寻味,并使他首先发现作者所神往的东西。
除题材本身以外,风景画一个最引人注意之处就是运动感、生命感。 然而,表现出生命感是一个最困难的任务。在艺术作品中灌注生命感,无疑是每一个无愧于这一称号的艺术家的必然目的。所有一切(形、色、画面结构) 都应促成达到这一目的。但是,能够在画中灌注这种生命感的,只有它的创造者的心灵激动,也正是这种激动才会打动观者。
虽然风景画家始终应当讲究自己的技巧,但必须使表面结构在一定场合变得更为奔放,使它能够把画家所感受的激动传达给观众。
客观对象的描绘应当符合其组织结构,特别是应当像在现实中一样使其周围笼罩着光。这是必须努力做到的。
这里天空起着很大作用。它不能成为一个寻常的背景。相反,天空不仅能够以其不同层次(因为天空也像地面一样是有层次的) 有助于造成深度感,而且还能够以其本身的形及其结构,按照画面总的效果或构图,赋予画面一切以运动感。
我所以着重描写了风景画中的天空,是因为我希望您能够充分理解我对它的重视……
毕沙罗曾表示,西斯莱是最纯粹的印象派画家,因为他坚守原初的作画理念——透过光与色彩的表现来捕捉自然风景瞬间的真实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