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课题1 分子和原子知识点

课题1、分子和原子知识点梳理

知识点一: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构成的。 一、认识分子

1、分子的基本性质 (1) 分子可以构成物质

a.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原子和离子也可以构成物质) b. 大部分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自然界中大多数的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 c. 不同的物质中含有不同的分子(水中有水分子,氧气中氧分子) d. 不同的分子性质不同(水分子氧分子性质不同)

(2)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非常小。(肉眼是无法看到的。) (3)分子总是在不断的运动着。(分子在不断地做无规则运动。)

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速度就越快。

思考:糖放入冷水和热水中,哪个溶解得快?

湿衣服阳光下干得快,还是阴凉处干得快?为什么?

★★ 验证分子运动的探究实验

【实验操作】如右图,取适量的酚酞溶液,分别倒入A、B两个小烧杯中,另取一个小烧杯C, 加入约5mL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罩住A、C两个小烧杯,烧杯B置于大烧杯外。 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烧杯A中的酚酞溶液由上至下逐渐变红。 【实验结论】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注意事项】浓氨水显碱性,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浓氨水具有挥发性,能挥发出氨气。

(4)分子之间有一定的间隔:(通常情况下:气态>液态>固态)

a. 物质的三态变化只是分子间的间隔发生变化。分子本身的形状、大小不发生改变。 b. 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就是物质分子的间隔受热时增大,遇冷时缩小的缘故。 c. 100ml水和100ml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200ml,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

(5)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不同. (水分子氧分子性质不同、二氧化

碳分子和二氧化硫分子的性质不同) (6)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a. 例如:一个水分子(H2O)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构成的。 b. 分子不一定比原子大。

2、用分子观点解释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没有新分子生成的变化

(例如:水蒸发时水分子的间隔变大,但水分子本身没有变化,故为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分子本身发生变化,有新分子生成的变化。

(例如:过氧化氢分子发生分解反应时,生成水分子和氧分子,有新分子生成故为化学变化)

(1)化学反应的实质

化学反应的微观实质,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不能再分,分成的原子重新结合成新的分子,从而聚集成新的物质,有的原子可以直接聚集成物质。

(2)注意:在化学变化中,分子的组成一定改变,分子的数目可能改变。

(3)分子定义: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例如:水分解时,水分子变成了氢分子和氧分子。水分子变了,生成的氢分子和氧分子不具有水分子的化学性质。所以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3、用分子观点解释混合物和纯净物 混合物: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 纯净物: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

纯净物 混合物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中,由同一种分子构成的是纯净物。如冰、水共存物实际为纯净物,因为其中的构成粒子只有一种——水分子,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是混合物,如红磷和白磷的混合体为混合物,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关键是把握“物质的种类”或“分子的种类”是否相同。

二、认识原子

1、原子定义: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用化学方法不能再分)

2、原子的性质

(1)原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2)原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

(3)原子在不断的运动,温度越高,能量越大,运动速度就越快。 (4)原子间有一定的间隔

(5)同种物质的原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原子性质不同。

3、化学反应的实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 4、分子、原子的主要区别: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5、分子、原子的相互关系: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分子、原子都可以构成物质合物分子。

三、分子和原子的比较

【典型例题】

例2: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分子能构成物质,原子不能构成物质 B. 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原子不能 C. 分子大,原子小

D. 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可以再分,而原子则不能再分 例3:微观模拟题:通过下图反应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丙物质属于纯净物中的___________(填物质分类)。 (2)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反应。

(3)用分子和原子的观点来解释化学反应的实质____________。

例4:科学研究发现:氮气不活泼,在3000℃时仅有0.1%的分子分裂。在

0℃常压下,向密闭容器M中充入一定量的氮气,而后升高温度(不超过3000℃,压强不变),若该密闭容器的体积增大了一倍,则M内分子变化的示意图合理的是

例5:下列图示中,表示纯净物的 ,表示混合物的是 ,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 ,表示单质的是 ,表示化合物的是 。

例6: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的设计灵感源于一个“方盆子”,许多“水泡泡”、许多“水分子”。下列关于水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水分子是极小的水滴

B、1个水分子由1个氢分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C、1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D、水分子不能再分

课题1、分子和原子知识点梳理

知识点一: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构成的。 一、认识分子

1、分子的基本性质 (1) 分子可以构成物质

a.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原子和离子也可以构成物质) b. 大部分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自然界中大多数的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 c. 不同的物质中含有不同的分子(水中有水分子,氧气中氧分子) d. 不同的分子性质不同(水分子氧分子性质不同)

(2)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非常小。(肉眼是无法看到的。) (3)分子总是在不断的运动着。(分子在不断地做无规则运动。)

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速度就越快。

思考:糖放入冷水和热水中,哪个溶解得快?

湿衣服阳光下干得快,还是阴凉处干得快?为什么?

★★ 验证分子运动的探究实验

【实验操作】如右图,取适量的酚酞溶液,分别倒入A、B两个小烧杯中,另取一个小烧杯C, 加入约5mL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罩住A、C两个小烧杯,烧杯B置于大烧杯外。 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烧杯A中的酚酞溶液由上至下逐渐变红。 【实验结论】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注意事项】浓氨水显碱性,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浓氨水具有挥发性,能挥发出氨气。

(4)分子之间有一定的间隔:(通常情况下:气态>液态>固态)

a. 物质的三态变化只是分子间的间隔发生变化。分子本身的形状、大小不发生改变。 b. 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就是物质分子的间隔受热时增大,遇冷时缩小的缘故。 c. 100ml水和100ml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200ml,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

(5)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不同. (水分子氧分子性质不同、二氧化

碳分子和二氧化硫分子的性质不同) (6)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a. 例如:一个水分子(H2O)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构成的。 b. 分子不一定比原子大。

2、用分子观点解释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没有新分子生成的变化

(例如:水蒸发时水分子的间隔变大,但水分子本身没有变化,故为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分子本身发生变化,有新分子生成的变化。

(例如:过氧化氢分子发生分解反应时,生成水分子和氧分子,有新分子生成故为化学变化)

(1)化学反应的实质

化学反应的微观实质,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不能再分,分成的原子重新结合成新的分子,从而聚集成新的物质,有的原子可以直接聚集成物质。

(2)注意:在化学变化中,分子的组成一定改变,分子的数目可能改变。

(3)分子定义: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例如:水分解时,水分子变成了氢分子和氧分子。水分子变了,生成的氢分子和氧分子不具有水分子的化学性质。所以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3、用分子观点解释混合物和纯净物 混合物: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 纯净物: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

纯净物 混合物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中,由同一种分子构成的是纯净物。如冰、水共存物实际为纯净物,因为其中的构成粒子只有一种——水分子,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是混合物,如红磷和白磷的混合体为混合物,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关键是把握“物质的种类”或“分子的种类”是否相同。

二、认识原子

1、原子定义: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用化学方法不能再分)

2、原子的性质

(1)原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2)原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

(3)原子在不断的运动,温度越高,能量越大,运动速度就越快。 (4)原子间有一定的间隔

(5)同种物质的原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原子性质不同。

3、化学反应的实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 4、分子、原子的主要区别: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5、分子、原子的相互关系: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分子、原子都可以构成物质合物分子。

三、分子和原子的比较

【典型例题】

例2: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分子能构成物质,原子不能构成物质 B. 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原子不能 C. 分子大,原子小

D. 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可以再分,而原子则不能再分 例3:微观模拟题:通过下图反应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丙物质属于纯净物中的___________(填物质分类)。 (2)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反应。

(3)用分子和原子的观点来解释化学反应的实质____________。

例4:科学研究发现:氮气不活泼,在3000℃时仅有0.1%的分子分裂。在

0℃常压下,向密闭容器M中充入一定量的氮气,而后升高温度(不超过3000℃,压强不变),若该密闭容器的体积增大了一倍,则M内分子变化的示意图合理的是

例5:下列图示中,表示纯净物的 ,表示混合物的是 ,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 ,表示单质的是 ,表示化合物的是 。

例6: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的设计灵感源于一个“方盆子”,许多“水泡泡”、许多“水分子”。下列关于水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水分子是极小的水滴

B、1个水分子由1个氢分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C、1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D、水分子不能再分


相关文章

  • 九年级上册化学知识点总结
  • 教学目录 绪言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1 空气 课题2 氧气 课题3 制取氧气 第三单元 自 ...查看


  • 初三化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1
  • 绪言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知识点一.化学使世界变的更加绚丽多彩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的科学.化学不仅研究自然界已存在的物质,还要研究和创造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新物质 第一章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查看


  • 3初中化学教案第三章
  • 第三单元 自然界的水 单元概况 本单元从社会实际和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在展现水与人类的关系.世界和我国水资源概况.水的污染和防治等问题的同时,以水为载体,将单质.化合物.物质的组成.原子.分子等化学基本概念及沉淀.过滤.蒸馏等化学实验操作技 ...查看


  • 初中化学"物质构成的奥秘"教学反思性总结
  • 初中化学"物质构成的奥秘"教学反思性总结 "物质构成的奥秘"包括4个课题,这些课题所涉及的内容在初中化学课程中占有重要的基础地位,可以再实现课程目标中发挥很好的教育教学功能.针对"物质构成的 ...查看


  • 初中化学分子和原子说课稿
  • 初中化学分子和原子说课稿(一)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分子和原子>,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五个大板块来给大家阐述我的教学思路和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 本节内容在教材 ...查看


  • 人教版初.高中化学目录
  • 人教版初三化学目录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1 空气 课题2 氧气 课题3 制取氧气 第三单元 自然界的水 课题1 水的组 ...查看


  • [第4单元物质构成的奥妙课题1原子的构成]
  • 第四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妙 课题1 原子的组成 例题精讲 [例题1]已知每个电子的质量约为每个质子或中子质量的1/1836.根据下表的内容.可总结出"在原子里质子数等于电子数".还能总结出: (1)____________ ...查看


  • 化学知识与能力训练答案九年级上
  • <知识与能力训练> 九年级上册 化学参考答案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课堂练习 1.B 2.A 3.C 4.D 5.B 6.D 7.D: A: B: B: E: C 课后练习 8.④: ②: ①: ⑤ ...查看


  • 第四单元 课题4 化学式与化合价 ( 第3课时 根据化学式的计算 )
  • 课题4 化学式与化合价 ( 第3课时 根据化学式的计算 )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初步掌握根据化学式的有关计算. 2.能看懂某些商品标签或说明书上标示的物质和含量.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具体实例进行训练,初步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