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离骚]教学实录苏教版必修3

《离骚》教学实录

执教者:浙江省湖州中学弁山校区 夏云陶

要读懂古代的诗歌,有时也离不开一点字词上的翻译。但是若像翻译文言文一样的翻译一首诗歌,那实在是有点煞风景了。如果将古诗翻译成现代诗,倒可算是一种比较好的做法;不过这里还涉及到怎么译,译后对原文文气会有怎样的影响等问题。任何作品都是在作者所处的环境、相关的心理、当时当地的用语习惯的影响下产生的,尽量保留诗文的“原味”是很重要的。

有一种保留诗意的做法是,紧缩诗句——保留简单易记的词句——形成诗歌的主干。这种方式如果利用得好,就可以成为教学上一个很好的诱导发点,使学生对诗句的翻译、理解在不自觉的过程中融会贯通,避免翻译诗句引起的枯燥乏味。笔者在教授苏教版必修三中《离骚》节选内容时利用了这种方式,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现记录如下。

师:请同学们尝试一下,能否将节选的《离骚》中的诗句进行压缩,留下你觉得足以说清作者意图的话。

生:我来改改前面的几句。我将这些句子压缩了,成了“高阳苗裔,皇考伯庸。摄提孟陬,庚寅吾降。皇览余度,锡余嘉名。名余正则,字余灵均。”

(学生鼓掌)

师:大家鼓掌是因为觉得他改得不错吧?那么请问,他的修改有什么特点?

生:他的修改使诗歌更简练了,而且还那么整齐,比原文更有节奏感了。

师:照你这么说,修改后的诗歌成了四言诗,比原文更好了是吗?

生:好象不能这么说。

师:请果断些,到底认为修改后的诗歌好,还是原诗好?我们评价一篇作品形式上的好坏应该有哪些标准?

生:应该以主题的需要,表情达意的效果为需要吧!

师:很好!那么四言诗的形式跟原诗形式相比,到底有什么区别?

生:四言诗比原文更整齐,更有节奏感了,但是读起来肯定比原诗要快,对于抒发心情而言可能显得比较急促。

师:看来同学们已经学会从作者的心情和朗读的情境去思考问题了。不过我想简单地补充一下,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楚辞》是南方文化系统的源头,而《诗经》是北方文化系统的源头,《诗经》以四言诗为主要特色,《楚辞》相对比较自由,读起来比较舒缓,所以这两种形式的诗歌体现了不同地域的文化特色的。哪怕是一个语气词都有标志性的作用,大家想到什么了吗?

生:“兮”字就是楚地方言的体现啊。

师:所以我们能不能把原诗中的那些虚词、语气词,比如“之”“兮”等字给随意省略掉?

生:不能。

师:好。但是我还是要表扬刚才那位同学,他的提炼不是一般人做得到的,他至少帮助我们把诗歌的主要信息看得更清楚了吧?

(很多学生在点头。)

师:如果我们冲着紧缩以求简练的目的去改动诗歌,是否只能改成四言诗?能否再简单些?

生:我来试试。我还是讲刚才的八句,可以改成“帝裔,考庸。摄提孟陬庚寅降。皇览余度,锡嘉名。名余正则,字余灵均。”(有学生笑了起来)

师:这位同学,你为什么笑?请站起来说说看。

生:他是把诗的意思保留下来了,但是读起来真难听。

师:好的,看来你感觉到了,原诗虽然没有第一位同学修改后的四言诗那么整齐,但还是很有韵律的吧?当一定的韵律与作者的情感相和谐时,作品才会给人恰到好处的感受啊!不过,我还是要表扬第二位同学,因为他真的具有很强的概括能力,对于我前面提出的要求,他完成得还是很出色的吧?

生(七嘴八舌):是的。

师:不过就算求简练,有一个字还是省不得,就是“伯”这个字。因为屈原的父亲字“伯庸”,称人的字而不称名,本身就是表现对一个人的尊敬的,更何况屈原是对着死去的父亲抒发自豪的感情,其中的敬意是很浓厚的,怎么可以随便将其父的字给删去一点呢!

生:对,得把“伯”字添回去。

师:现在我来改给大家看看,我只尝试紧缩前两句,将它改为“帝之苗裔,朕考伯庸”。同学们看看我修改后大意有没有变?和第一位同学的修改相比,谁好些?

(学生反应很激烈,老师挑代表发言)

生:大意没变。不过在表达作者的情感时有差异了。因为根据课下注释,“高阳”帝是楚国君王的远祖,压缩成“高阳苗裔”才可以看出屈原与楚国血肉相连的关系,“高阳”二字用意独特,比光说“帝”好得多,因为这是屈原爱国的根本原因之一。

生:“伯庸”是屈原父亲的字,“朕”是“我”的意思,“朕考伯庸”虽然也是在介绍自己的父亲,但是体现不出作者的意图。当某人说“我的父亲是某某领袖”时,不必加上“伟大”这样的形容词,我们也能体会他说话时的自豪感。但是“伯庸”这个人大家都不大熟,似乎没什么名气,只有加了“皇”字作修饰,我们才能比较容易地体会到屈原的“自豪感”,因为“皇”是“伟大”的意思。

师:说得真精彩,这样一来,同学们已经不知不觉地在进行翻译,并把握了一些最难的字的含义。你们的取舍越来越接近作者情感的需要了。大家再来思考一下,作者在写这首诗时,有没有有意的进行紧缩?

生:有,“皇览揆余初度兮”中的“皇”就是对前文中“皇考”的紧缩。

师:谁能告诉我,作者为什么不说“考览揆余初度兮”而说“皇览揆余初度兮”啊?“考”是父亲的意思,看起来更明白啊!

生:还是为了突出父亲的伟大,所以保留“皇”字,省去“考”了。

师:有道理,如果同学们始终注意屈原的情感取向,就会对每个字的用意都有很贴切的把握了。前面两位同学的修改,相比之下第一位同学的保留得多些,请让我再来重复一下他的修改:高阳苗裔,皇考伯庸。摄提孟陬,庚寅吾降。皇览余度,锡余嘉名。名余正则,字余灵均。希望大家仍然从“更贴切地表达情感”这个角度去思考一下,除了刚才讨论过的句子外,你对修改后的其他语句还有什么看法?

(学生间出现了讨论,片刻后,教师提问,学生自由发言)

生:“摄提孟陬,庚寅吾降”这样的改法,只是注意到了其中有三个词语是用来表示时间的,出生的时辰交代清楚了;但却使我觉得无法表达作者强调的语气。作者是为了强调自己出生时间的巧合,自身的不平凡,其中的“贞”是“正”的意思,这个字被抽掉后语气就变得很平淡,简直是流水帐式的交代,实在是省不得啊!

生:“皇览余度,锡余嘉名”中的“初”省不得,因为他是对前面出生时间等内容的照应,这种照应也是具有强调作用的。“肇”字也得保留,因为它是“开始”的意思,屈原的父亲根据前面那么多不平凡的前提才给屈原起了名,这里用“肇”字可以体现非常郑重的态度。

生:“揆”也很重要,我刚才查了一下《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览”是“看”的意思,“揆”有“揣测、推理”的意思,由“看”到“推理”是一个过程,它也能体现出屈原的父

亲给儿子取名、字时的慎重。

师:大家把那些可以翻译的提示必要信息的词的作用都分析了出来,还有别的想法吗? 生:我的说法会重复老师前面的看法,但是我还是要告诉大家,我想把其它被删除的字都补回去,因为它们在调节语速,表达语气,准确表达情感方面确实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啊。

师:太好了!大家已经不需要我的再多的指导了,我想,你们都会朗读得很成功了,你们对刚才几句话中的重点字词的含义都理解了,不必再进行枯燥的翻译了。下面还有一些诗句,希望同学们通过自学的方式,也从尝试紧缩开始,想一想原文中一字一句的意义,也许你会觉得读《离骚》这样的作品真的可以成为我们的一种享受。

教授《离骚》,课堂气氛常常是沉闷的,这是因为这样的诗中有难懂的字词,而为了读懂此诗就必须先了解字词的含义,翻译上的困难会使诗歌的魅力受到影响。其次,这首诗中蕴涵着屈原独特的精神品质,这种精神品质的形成应该与其独特的经历相关,但是过多的拘泥于对人物身世的了解,又会使课堂缺失语文味。在这双重困难中,教师的教常常会显得较为板滞。整体上说,上这课文确实很难使课堂活跃起来。最严重的还得算是不能将“言”与“文”很好的结合起来。所以,笔者常常听一些老师在上了《离骚》后会说 “这课上起来很没意思”。

笔者认为这种教学中的压抑与《离骚》的字词及情境确实有密切的关系。其实,隐含在这困境背后的根本原因是教师的教学心态,教师被诗歌那种庄重的情境所拘囿,以为这样的课文本来就应该上得庄重些为好,结果使得整个课堂一不小心失去了活力。当然,我们不能把《离骚》上得带有喜剧色彩,我们只能在教学策略、教学手段做一些调整,使得“言”与“文”能够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紧缩诗句就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策略。它可以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因为学生都想显示一下自己的能力;如果能和屈原这样的世界文化名人比比谁的笔力强,那不是一次很了不起的尝试吗?在尝试的过程中,其他学生很自然地就会产生比较心理,这种比较使得这次修改不会仅仅是教师和个别同学的交流,而是多数人可以参与进来的语文活动。在比较的过程中,很多字词的含义被凸显了出来,这比教师的空洞的说教要灵动得多;学生对作者的特殊情感也会有随之而来的明确的认识,其间的收获是通过慢慢地打开学生的思想的闸门再慢慢地渗入到学生的记忆深处的,其影响会更长远。

紧缩除了起到了锻炼学生概括能力的作用外,更有价值的是它使整个教学内容被打通了,不仅让学生学得实,还学得活。学生想将原诗改成什么样子,多少字数,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学生的互动探讨是自发的。我相信在我们的教学中如果能多发现一些这样的有价值的“诱发点”,学生学语言的兴趣会被真正激发出来,学生的语文素养将会得到真实有效的改善。在这样的基础上,其他的诗句我们完全可以放心大胆地让学生去自学,这也是一种获得实质性提高后的自信的体现。

《离骚》教学实录

执教者:浙江省湖州中学弁山校区 夏云陶

要读懂古代的诗歌,有时也离不开一点字词上的翻译。但是若像翻译文言文一样的翻译一首诗歌,那实在是有点煞风景了。如果将古诗翻译成现代诗,倒可算是一种比较好的做法;不过这里还涉及到怎么译,译后对原文文气会有怎样的影响等问题。任何作品都是在作者所处的环境、相关的心理、当时当地的用语习惯的影响下产生的,尽量保留诗文的“原味”是很重要的。

有一种保留诗意的做法是,紧缩诗句——保留简单易记的词句——形成诗歌的主干。这种方式如果利用得好,就可以成为教学上一个很好的诱导发点,使学生对诗句的翻译、理解在不自觉的过程中融会贯通,避免翻译诗句引起的枯燥乏味。笔者在教授苏教版必修三中《离骚》节选内容时利用了这种方式,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现记录如下。

师:请同学们尝试一下,能否将节选的《离骚》中的诗句进行压缩,留下你觉得足以说清作者意图的话。

生:我来改改前面的几句。我将这些句子压缩了,成了“高阳苗裔,皇考伯庸。摄提孟陬,庚寅吾降。皇览余度,锡余嘉名。名余正则,字余灵均。”

(学生鼓掌)

师:大家鼓掌是因为觉得他改得不错吧?那么请问,他的修改有什么特点?

生:他的修改使诗歌更简练了,而且还那么整齐,比原文更有节奏感了。

师:照你这么说,修改后的诗歌成了四言诗,比原文更好了是吗?

生:好象不能这么说。

师:请果断些,到底认为修改后的诗歌好,还是原诗好?我们评价一篇作品形式上的好坏应该有哪些标准?

生:应该以主题的需要,表情达意的效果为需要吧!

师:很好!那么四言诗的形式跟原诗形式相比,到底有什么区别?

生:四言诗比原文更整齐,更有节奏感了,但是读起来肯定比原诗要快,对于抒发心情而言可能显得比较急促。

师:看来同学们已经学会从作者的心情和朗读的情境去思考问题了。不过我想简单地补充一下,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楚辞》是南方文化系统的源头,而《诗经》是北方文化系统的源头,《诗经》以四言诗为主要特色,《楚辞》相对比较自由,读起来比较舒缓,所以这两种形式的诗歌体现了不同地域的文化特色的。哪怕是一个语气词都有标志性的作用,大家想到什么了吗?

生:“兮”字就是楚地方言的体现啊。

师:所以我们能不能把原诗中的那些虚词、语气词,比如“之”“兮”等字给随意省略掉?

生:不能。

师:好。但是我还是要表扬刚才那位同学,他的提炼不是一般人做得到的,他至少帮助我们把诗歌的主要信息看得更清楚了吧?

(很多学生在点头。)

师:如果我们冲着紧缩以求简练的目的去改动诗歌,是否只能改成四言诗?能否再简单些?

生:我来试试。我还是讲刚才的八句,可以改成“帝裔,考庸。摄提孟陬庚寅降。皇览余度,锡嘉名。名余正则,字余灵均。”(有学生笑了起来)

师:这位同学,你为什么笑?请站起来说说看。

生:他是把诗的意思保留下来了,但是读起来真难听。

师:好的,看来你感觉到了,原诗虽然没有第一位同学修改后的四言诗那么整齐,但还是很有韵律的吧?当一定的韵律与作者的情感相和谐时,作品才会给人恰到好处的感受啊!不过,我还是要表扬第二位同学,因为他真的具有很强的概括能力,对于我前面提出的要求,他完成得还是很出色的吧?

生(七嘴八舌):是的。

师:不过就算求简练,有一个字还是省不得,就是“伯”这个字。因为屈原的父亲字“伯庸”,称人的字而不称名,本身就是表现对一个人的尊敬的,更何况屈原是对着死去的父亲抒发自豪的感情,其中的敬意是很浓厚的,怎么可以随便将其父的字给删去一点呢!

生:对,得把“伯”字添回去。

师:现在我来改给大家看看,我只尝试紧缩前两句,将它改为“帝之苗裔,朕考伯庸”。同学们看看我修改后大意有没有变?和第一位同学的修改相比,谁好些?

(学生反应很激烈,老师挑代表发言)

生:大意没变。不过在表达作者的情感时有差异了。因为根据课下注释,“高阳”帝是楚国君王的远祖,压缩成“高阳苗裔”才可以看出屈原与楚国血肉相连的关系,“高阳”二字用意独特,比光说“帝”好得多,因为这是屈原爱国的根本原因之一。

生:“伯庸”是屈原父亲的字,“朕”是“我”的意思,“朕考伯庸”虽然也是在介绍自己的父亲,但是体现不出作者的意图。当某人说“我的父亲是某某领袖”时,不必加上“伟大”这样的形容词,我们也能体会他说话时的自豪感。但是“伯庸”这个人大家都不大熟,似乎没什么名气,只有加了“皇”字作修饰,我们才能比较容易地体会到屈原的“自豪感”,因为“皇”是“伟大”的意思。

师:说得真精彩,这样一来,同学们已经不知不觉地在进行翻译,并把握了一些最难的字的含义。你们的取舍越来越接近作者情感的需要了。大家再来思考一下,作者在写这首诗时,有没有有意的进行紧缩?

生:有,“皇览揆余初度兮”中的“皇”就是对前文中“皇考”的紧缩。

师:谁能告诉我,作者为什么不说“考览揆余初度兮”而说“皇览揆余初度兮”啊?“考”是父亲的意思,看起来更明白啊!

生:还是为了突出父亲的伟大,所以保留“皇”字,省去“考”了。

师:有道理,如果同学们始终注意屈原的情感取向,就会对每个字的用意都有很贴切的把握了。前面两位同学的修改,相比之下第一位同学的保留得多些,请让我再来重复一下他的修改:高阳苗裔,皇考伯庸。摄提孟陬,庚寅吾降。皇览余度,锡余嘉名。名余正则,字余灵均。希望大家仍然从“更贴切地表达情感”这个角度去思考一下,除了刚才讨论过的句子外,你对修改后的其他语句还有什么看法?

(学生间出现了讨论,片刻后,教师提问,学生自由发言)

生:“摄提孟陬,庚寅吾降”这样的改法,只是注意到了其中有三个词语是用来表示时间的,出生的时辰交代清楚了;但却使我觉得无法表达作者强调的语气。作者是为了强调自己出生时间的巧合,自身的不平凡,其中的“贞”是“正”的意思,这个字被抽掉后语气就变得很平淡,简直是流水帐式的交代,实在是省不得啊!

生:“皇览余度,锡余嘉名”中的“初”省不得,因为他是对前面出生时间等内容的照应,这种照应也是具有强调作用的。“肇”字也得保留,因为它是“开始”的意思,屈原的父亲根据前面那么多不平凡的前提才给屈原起了名,这里用“肇”字可以体现非常郑重的态度。

生:“揆”也很重要,我刚才查了一下《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览”是“看”的意思,“揆”有“揣测、推理”的意思,由“看”到“推理”是一个过程,它也能体现出屈原的父

亲给儿子取名、字时的慎重。

师:大家把那些可以翻译的提示必要信息的词的作用都分析了出来,还有别的想法吗? 生:我的说法会重复老师前面的看法,但是我还是要告诉大家,我想把其它被删除的字都补回去,因为它们在调节语速,表达语气,准确表达情感方面确实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啊。

师:太好了!大家已经不需要我的再多的指导了,我想,你们都会朗读得很成功了,你们对刚才几句话中的重点字词的含义都理解了,不必再进行枯燥的翻译了。下面还有一些诗句,希望同学们通过自学的方式,也从尝试紧缩开始,想一想原文中一字一句的意义,也许你会觉得读《离骚》这样的作品真的可以成为我们的一种享受。

教授《离骚》,课堂气氛常常是沉闷的,这是因为这样的诗中有难懂的字词,而为了读懂此诗就必须先了解字词的含义,翻译上的困难会使诗歌的魅力受到影响。其次,这首诗中蕴涵着屈原独特的精神品质,这种精神品质的形成应该与其独特的经历相关,但是过多的拘泥于对人物身世的了解,又会使课堂缺失语文味。在这双重困难中,教师的教常常会显得较为板滞。整体上说,上这课文确实很难使课堂活跃起来。最严重的还得算是不能将“言”与“文”很好的结合起来。所以,笔者常常听一些老师在上了《离骚》后会说 “这课上起来很没意思”。

笔者认为这种教学中的压抑与《离骚》的字词及情境确实有密切的关系。其实,隐含在这困境背后的根本原因是教师的教学心态,教师被诗歌那种庄重的情境所拘囿,以为这样的课文本来就应该上得庄重些为好,结果使得整个课堂一不小心失去了活力。当然,我们不能把《离骚》上得带有喜剧色彩,我们只能在教学策略、教学手段做一些调整,使得“言”与“文”能够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紧缩诗句就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策略。它可以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因为学生都想显示一下自己的能力;如果能和屈原这样的世界文化名人比比谁的笔力强,那不是一次很了不起的尝试吗?在尝试的过程中,其他学生很自然地就会产生比较心理,这种比较使得这次修改不会仅仅是教师和个别同学的交流,而是多数人可以参与进来的语文活动。在比较的过程中,很多字词的含义被凸显了出来,这比教师的空洞的说教要灵动得多;学生对作者的特殊情感也会有随之而来的明确的认识,其间的收获是通过慢慢地打开学生的思想的闸门再慢慢地渗入到学生的记忆深处的,其影响会更长远。

紧缩除了起到了锻炼学生概括能力的作用外,更有价值的是它使整个教学内容被打通了,不仅让学生学得实,还学得活。学生想将原诗改成什么样子,多少字数,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学生的互动探讨是自发的。我相信在我们的教学中如果能多发现一些这样的有价值的“诱发点”,学生学语言的兴趣会被真正激发出来,学生的语文素养将会得到真实有效的改善。在这样的基础上,其他的诗句我们完全可以放心大胆地让学生去自学,这也是一种获得实质性提高后的自信的体现。


相关文章

  • 高中语文必修二[离骚]学案
  • 高中语文必修二>学案 [学习目标] 1.学习掌握有关屈原和楚辞的文学知识. 2.重点理解屈原的爱国精神和人格节操. 3.学习理解本诗以比喻.象征为主的表现手法及所与作者理想的关系. 4.背诵全诗. [学习重点] 1.通过鉴赏<离 ...查看


  • 教学参考 31 p
  •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期末测评卷 (0/130)2010-01-17 19:48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课文精讲 (0/74)2010-01-15 08:18 高一必修一.二背诵篇目验收检测卷 (1/117)2010-01-10 ...查看


  • 高中语文课程目录
  • 第一册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语文第一册 第一单元 1 毛泽东词二首 沁园春 长沙 采桑子 2 中国现代诗三首 再别康桥 死水 赞美 3 * 中国当代诗三首 错误 致橡树 面朝大海,春暖花 4 * 外国诗三首 致大海 篱笆那边 我 ...查看


  • 新人教版高中必修二语文课件
  • 新人教版高中必修二语文课件 注:直接按Ctrl 键点击你所要下载的课件即可. 文言文常见句式总汇.rar 文化常识.rar 名篇名句填空练习.rar 16 近代科学进入中国的回顾与前瞻3.rar 16 近代科学进入中国的回顾与前瞻2.rar ...查看


  • 高中语文必修三说课稿
  • 我说课的篇目是<北方>,它是新课程苏教版必修三的教学内容,具体编排在第一板块"祖国土"第二专题"颂歌的变奏"中的第二篇. 北方是现代诗人艾青写的一首饱含爱国热情的诗作,新课程标准对高中阶段 ...查看


  • 人教版高中语文实验版课本必修目录
  •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教师教学用书.学案下载地址: http://www.pep.com.cn/gzyw/index.htm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1 [http://www.pep.com.cn/gzsyjc1/ ...查看


  •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至必修五必背课文mp3配乐朗读大全
  •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至必修五必背课文mp3配乐朗读大全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至必修五必背课文 mp3配乐朗读大全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至必修五必背课文mp3配乐朗读大全列表 陈情表-男声朗读-配乐朗读(mp3素材) 采薇-女声朗读(mp3素 ...查看


  • 高一情景式默写必修一二
  • 高一默写 赤壁赋 1. 写江上水汽弥漫,江水无边无际和远方天际相接的句子是: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2. 概括了曹操军队在攻破荆州顺流而下的军容盛状的句子是:逐鹿潜力,旌旗蔽空. 3. 叙写江水流逝却始终长流不息,月亮盈亏却无所增减的哲理的句 ...查看


  • 高一语文必修一教材整合
  • 高一语文教材整合方案 高一语文组 一.指导思想: 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更好地发挥语文学科的作用,为高三的语文学习奠基. 二.整合背景: 学校逐步深入的教学改革.此次改革改变以往学生被动学习的方式,要求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这无论对教师还是对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