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与健康结课论文 1

生命科学与健康

---(结课论文)

姓名:赵小磊

学号:1065138217

班级:信管二班

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任课教师:赵宏宇

日期:2012年4月30日

放眼微生物与人类健康

摘要:

随着当今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生命科学也在不断的发展和演变、创新,然而人类的健康问题也在被不断地引发重视,这是毋庸置疑的,因为只有人类的健康,才会有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与此同时生物各界的发展和繁衍都在积极地推进人类对探索自然和进一步的了解人类健康与自然的依存关系,健康从古至今都是我们一直在研究的课题,理所当然,在21世纪的今天,众所周知,人体健康问题依然被社会各界所深度关注,虽然我们科学技术在不断的发展和进步,但是如今仍然有许多疾病在困扰着人类的健康。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无时无刻都在与微生物做着抗争,它既是我们正常健康生活的益友,又是我们不共戴天敌人。我们知道,现今全世界有70%多的人仍然处于亚健康状态,而仅有不到10%的人处于真正的健康状态。所以我们需要在不断的探索生命科学与人类健康的问题。然而生命科学与我们的生活联系也越来越紧密,它正在改变着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简而言之,我们要正确的认识生命科学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关键词:

生命科学、人体健康、微生物。

正文:

众所周知,微生物是存在于自然界的一大群体型微小、结构简单、而肉眼直接看不见的微小生物。它必须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才能够看见的生物群体。微生物的种类也是非常丰富的,按其大小、结构和组成的不同,可以将微生物大体分为三大类,即非细胞型微生物、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真核细胞性微生物。不言而喻,我们之所以要了解微生物的结构类型及其种类,无一例外,我们要通过了解它的结构来研究它与人体健康的重大关系。我们知道我们人体中的微生物数量是非常巨大的。我们每天都在和它们共同生存栖息,因此我们要研究它与人类健康的关系是意义非常中的大。所以微生物学是当今医学研究的基础性课题,它主要研究的是微生物与语义学有关的致病性和条件致病性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致病机理和免疫机制、以及特异性诊断、预防控制措施,最终达到保障和

提高达到人类健康水平的目的。然而要做到这些问题的解决,我们就要更进一步的加强微生物基因组学的研究、及微生物蛋白质学的研究,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更进一步的阐明微生物与宿主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以便来更进一步的了解微生物的致病机理,从而研究微生物治病性的有关医学药物,和预防性的免疫抑制药物。除此之外,我们要更深一步的了解它在我们人体中的生存和繁殖规律以及能够给我们人类健康带来的益处。

21世纪发展的今天,生命科学技术的新突破,联合生物技术产业的新发展将极大的改变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日益成熟的微生物发酵技术、转基因技术、克隆技术及正在加速发展的基因组学技术和蛋白质技术、生物信息技术、生物芯片技术,干细胞组织工程等关键技术,正在推动生命科学技术产业将成为新世纪的重要产业之一,他将深刻的改变人类的医疗卫生、农业现代化、人口膨胀和粮食紧缺及食品安全问题状况。

特别的讲当今科学家们已经把目光投入到了人类基因组计划、功能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这些具有极富挑战性的的科学领域,这将带来更多与人类自身密切相关的重大研究成果。

(1)首先我们先谈一下现代生命科学技术的伟大成果,生物技术方面的发展则更为迅速,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与发酵工程、组织工程、蛋白质工程、抗体工程、胚胎干细胞工程、克隆技术、转基因技术、纳米生物技术等等,将大大加速基因工程药物和疫苗的研制,以及推动重大疾病新疗法和研制进程。总体来看,生物技术目前还主要应用于医药和农业,但是在食品、环保、化工、能源等许多方面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据统计,全球生物药品市场规模1997年为150亿美元,2000年为300亿美元,预计在2003年将达到600亿美元。可见这是多么伟大的突破,在转基因技术方面,尽管人们对基因改造生物的讨论和疑虑仍然存在,但2002年全球转基因作物的种植面积仍然比上年增加了600万公顷。达到了5867万公顷。据有关资料分析,转基因食品的市场销售额在未来的10年内将达到250亿美元。随着人类基因组图谱的破译,将有利的促进生物药物的研制与开发。预计到2020年,利用生物技术研制的新药物可能将达到3000种左右。这将对提高人类的医疗水平和健康水平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

(2)其次值得强调的是,当代科学技术发展正在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技术融

合趋势。特别的是生命科学技术与其他科学技术的融合,形成了生物芯片、生物信息、生物材料、生物能源、生物光电及生物传感器等许多高新技术领域,随之即便产生了生物技术群。比如,生物芯片技术的开发和研究及运用,将在生物学和医学的基础研究、疾病诊断、新药开发、食品、农业、环保等广泛领域中开辟出一条崭新的道路。改变生命科学的研究方式、革新医学诊断和治疗。生物科学技术的这一突出现象带来了许多产业的深层次的变革,因此它已经引起了许多国家的高度关注、和高度重视。这个事实是不言而喻的。

(3)当然,生命科学的研究和生物技术的的发展进程也并非是一凡风顺的。目前在转基因食品、克隆技术和基因诊断及治疗方面,人存在涉及生物安全、生态环境和对人类传统伦理、道德方面的争论,并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和重视。然而,各国在加强生物安全性研究和加快生物安全立法的同时,并没有停止或放慢生物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步伐,而且在国家层面上,从争夺未来科技和及产业制高点出发,都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加强了生命科学研究和生物技术开发与应用的力度。总之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呼唤变革、寻求支持,通过加强科学研究,积极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政策,可以实现科学技术和信息产业的快速、健康全面的发展。

(1) 、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面临的挑战

虽然多年来的不断努力,我国在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领域形成了一支水平较高的的研发队伍和相当的工作基础,创新和开发能力不断增强,具备了加快发展的基础和条件。但也有许多不尽人意之处,即使我国在生命技术及生物技术及其产业方面取得了可喜可贺的成绩,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整体创新能力、科技投入、人才队伍、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都还与其他发达国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因此如何有效的应对这一严峻挑战,将直接关系到我国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的发展,乃至关系到我国能否在未来的全球竞争中赢得主动。

为此,我们应该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措施,大力支持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的研究,积极有效的促进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产业健康快速的发展。

可见在瞬息万变的国际环境下,我们应该树立和把握重大的发展战略机遇和战略意识。在今后一个时期内,促进我国生命科学、生物技术及其产业健康快速

的发展我们必须遵循三点基本方针:一是大力加强研究开发;二是积极推进产业化;三是必须要高度重视并切实保护生物环境安全。只有这样我相信,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我们才会实现我们的伟大而宏伟的目标,才能够真正的实现我们雄伟的梦想。

具体实践内容可以简要归纳为以下几点;首先,要切实加强基础研究,提高原始的创新能力。应该优先支持一些新兴科学及其相关理论、方法的研究,重点支持与人类重大疾病和重要动植物病害防治分子机理等方面的研究。其次,大力发展关键技术和平台技术,积极改造传统产业,促进新兴产业的发展。优先支持优质、高产、抗逆动植物分子育种及关键技术等重要生物制剂的研制,进一步加强生物治疗、基因治疗、生物芯片及生物信息、生化工程、仿生工程等生产工艺及平台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再次,积极推进科技成果的应用和转化。开发重大生物技术产品,培育一批企业或企业集团,以便提高在国际上的竞争能力。要积极对待我国优势和特色的技术成果的转化。支持具有国际竞争力、经济效益显著重大产品及其设备、装置的开发。最终,要进一步加强生物资源的保护开发及利用。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大我国生物资源的保护力度,制定相关健康的法律制度,总之我们要做出艰辛的付出和百倍的努力。那么最终我们才可能实现我们伟大而又宏伟的目标。

由此可见之所以能够实现上述目标,不得不归功于我们具备独特的优势和条件。首先、我国是一个生物资源大国,拥有全球10%的生物总资源。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拥有动植物、微生物约26万种,其中植物3万种、动物20万种,微生物3万种。其次我国还是一个有着十几亿人口的多民族国家,有着其他国家少有的丰富的人类遗传资源。目前我国保存的农作物种质资料种类达30余万份,位居世界第一位。所有的这些资源都为我国发展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提供了丰富的资料。相对于世界上的其他国家而言,这种优势是不可替代的,也是具有独占性的。其次广阔的市场需求前景也为我国发展生命科学技术及产业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3)最值得强调的是,我们国家不仅是一个具有遗传多样性的国家而且是一个具有物种多样性的国家。因此我们应该继续保持这种独特的优势,在发展科学的同时我们要时刻注意我们的生态环境的保护。因为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基

的发展我们必须遵循三点基本方针:一是大力加强研究开发;二是积极推进产业化;三是必须要高度重视并切实保护生物环境安全。只有这样我相信,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我们才会实现我们的伟大而宏伟的目标,才能够真正的实现我们雄伟的梦想。

具体实践内容可以简要归纳为以下几点;首先,要切实加强基础研究,提高原始的创新能力。应该优先支持一些新兴科学及其相关理论、方法的研究,重点支持与人类重大疾病和重要动植物病害防治分子机理等方面的研究。其次,大力发展关键技术和平台技术,积极改造传统产业,促进新兴产业的发展。优先支持优质、高产、抗逆动植物分子育种及关键技术等重要生物制剂的研制,进一步加强生物治疗、基因治疗、生物芯片及生物信息、生化工程、仿生工程等生产工艺及平台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再次,积极推进科技成果的应用和转化。开发重大生物技术产品,培育一批企业或企业集团,以便提高在国际上的竞争能力。要积极对待我国优势和特色的技术成果的转化。支持具有国际竞争力、经济效益显著重大产品及其设备、装置的开发。最终,要进一步加强生物资源的保护开发及利用。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大我国生物资源的保护力度,制定相关健康的法律制度,总之我们要做出艰辛的付出和百倍的努力。那么最终我们才可能实现我们伟大而又宏伟的目标。

由此可见之所以能够实现上述目标,不得不归功于我们具备独特的优势和

条件。首先、我国是一个生物资源大国,拥有全球10%的生物总资源。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拥有动植物、微生物约26万种,其中植物3万种、动物20万种,微生物3万种。其次我国还是一个有着十几亿人口的多民族国家,有着其他国家少有的丰富的人类遗传资源。目前我国保存的农作物种质资料种类达30余万份,位居世界第一位。所有的这些资源都为我国发展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提供了丰富的资料。相对于世界上的其他国家而言,这种优势是不可替代的,也是具有独占性的。其次广阔的市场需求前景也为我国发展生命科学技术及产业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3)最值得强调的是,我们国家不仅是一个具有遗传多样性的国家而且是一个具有物种多样性的国家。因此我们应该继续保持这种独特的优势,在发展科学的同时我们要时刻注意我们的生态环境的保护。因为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基

础!所以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科学发展观。积极的反对破坏生态环境的一切举止。

(⒉)、我们同艾滋病和癌症的伟大抗战

科学家出版的《自然-医学》杂志上报告增讲到说,他们利用人源抗体有效地抑制了艾滋病患者血液中艾滋病病毒的复制,为研制治疗性艾滋病疫苗带来了希望。

目前,常见的艾滋病治疗手段依赖抗逆转录病毒类药物,但这类药物会引发肠胃疾病和长期呕吐等副作用。近年来,研究人员试图利用人体自身能发现和破坏感染的抗体来治疗艾滋病。但由于艾滋病病毒能够通过高度变异来躲避抗体的攻击,这方面的研究进展很慢。

瑞士苏黎世大学的科学家报告说,他们利用3种分别叫做2G12、2F5和4E10的抗体,分别在实验室和动物模型研究中有效地控制了艾滋病病毒的复制。随后,他们又将这3种抗体注入刚刚停止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治疗的患者体内。结果,这些患者血液中的病毒含量在两个月后仍维持在一个相对较少的水平,而没有注入抗体的患者血液中病毒含量在三周半后就达到了同等水平。

研究人员指出,尽管这些抗体的效果不及抗逆转录病毒类药物,但病毒复制的延迟直接证明了免疫蛋白抗击艾滋病病毒的能力,这为基于抗体的治疗性艾滋病疫苗的研制带来了希望。治疗性艾滋病疫苗有别于预防性艾滋病疫苗,后者是针对正常人群研制的,主要成分是经过灭活的艾滋病病毒。前者则是为患者设计的,它更像是一种药物。目前,包括中国在内的多个国家的研究人员都在致力于研制和开发以抗体为基础的治疗性艾滋病疫苗。

据当地媒体报道,法国研究小组运用艾滋病治疗性疫苗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进行治疗,已取得了令人惊喜的效果。今天出版的美国《自然医学》网络版刊登了相关研究报告。研究小组包括法国乔治-蓬皮杜欧洲医院的癌症治疗专家让-马立·安德鲁教授和华裔研究员鲁伟(音译)。据悉,他们是受癌症细胞治疗原理的启发而开展自己的研究的。

实验中,研究人员利用艾滋病治疗性疫苗来治疗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而不是防止感染的预防免疫疫苗。疫苗试剂主要由人体防疫系统的树突状细胞和化学灭活后的艾滋病病毒所合成。2002年9月到2003年1月间,共有18名没有接受过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接受了疫苗接种,该疫苗接种分3次进行,每

次间隔15天。这18名接种者之后没有接受过针对艾滋病的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治疗。

研究发现,接受疫苗接种的病人血液中的病毒数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减少。自首次接种4个月后,病人的血液中的病毒含量可降低80%,相反,自身t淋巴细胞cd4的含量明显上升,超过450/立方毫米。

cd4 t淋巴细胞是艾滋病病毒侵袭人体的主要靶细胞,又是人体免疫反应的中心细胞。一般正常人血液中的cd4值,男性在400到1300之间,女性在500到1600之间,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cd4值一般低于200。一年后复检,有8名接种者体内的艾滋病病毒被消灭了超过90%,其中4人的血液艾滋病病毒浓度小于1000/毫升。

虽然该治疗性疫苗的功效还需要通过更大规模的人体对比实验来验证,但此次实验的可喜结果已经给人类探索征服艾滋病的研究带来了新的希望和鼓舞。

目前人们对癌症的普遍认识常常使得癌症患者在知晓病情后犹如被判处了死刑,悲观失望,进而影响治疗。不过,科学家的最新发现表明,在罹患癌症最初的15至20年间,有超过一半的人可以存活下来。另外,科学家还在探索各种新疗法。这一切将给患者更多希望。

(3)、癌症不等于死刑

尽管时至今日人类依然没有彻底征服癌症,但不断进步的医疗研究和不断改善的医疗条件已经使癌症患者的存活率在近年来得到了明显的提高。美国170万癌症患者的登记资料进行分析后得出的数据显示,在所有癌症患者中,大约57%的人在确诊自己患有癌症之后,还能够存活10年,存活15年、20年的病人分别为53%和51%。比医生预期要高7%到11%。统计结果显示,目前睾丸癌和甲状腺癌患者的存活率在患病之后的前20年间平均可以达到近90%,皮肤癌和前列腺癌患者的同期存活率约为80%以上,乳腺癌、子宫颈癌患者的这一比率分别为70%左右和60%。此外,大肠癌和卵巢癌以及肾癌患者的同期存活率也达到了50%。

3.1.1、干细胞治疗癌症

干细胞是能发育成各种细胞的母细胞,是当今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的重点研究领域。实验表明,利用干细胞治疗癌症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美国《癌症研究》说,神经干细胞经过基因工程操作后,能够变得跟“巡航导弹”一样,精确地追踪并摧毁深藏在大脑中的癌细胞,美国科学家已成功地在实验鼠身上证实了这一点。实验显示,患有脑癌的病鼠在注射了这种神经干细胞后,寿命平均延长50%,其中30%的病鼠对脑癌产生了长期免疫力。研究人员认为,神经干细胞作为一种“有前途的”脑癌治疗新手段,有可能用于根除手术

后残留的肿瘤,从而降低神经胶质瘤等恶性脑癌的复发率,提高患者存活机会。

3.1.2、用疫苗治疗癌症

利用疫苗治疗癌症是战胜这种病魔的一个方向。这种方法利用患者的自身免疫力治疗癌症,通过给患者注射癌症疫苗,以激发免疫细胞攻击癌细胞,从而达到提高自身免疫力、消灭癌细胞的目的。

日本研制的癌症疫苗经临床实验证明初见成效,108名直肠癌等癌症患者注射疫苗后,30多人有明显疗效。日本科学家研制出30多种癌症疫苗,并根据患者癌症种类和免疫力的不同,分别选用不同疫苗进行实验。第一阶段的实验对象是108名直肠癌和前列腺癌患者,注射疫苗后,有5人肿瘤缩小一半,28人扩散放慢,疼痛减轻。注射疫苗副作用很小,只是患部会感到有些发热。第二阶段实用化临床实验将从明年春天开始,以难治的胃癌、生长速度快的宫颈癌为对象,如效果明显,将批量生产疫苗,进行大规模实验。

3.1.3、用病毒治疗癌症

日本科学家用感冒病毒与促使细胞活性化的端粒末端转移酶基因结合,开发成功一种破坏癌细胞的病毒,对治疗癌症很有帮助。端粒末端转移酶基因在正常的细胞中处于“休眠”状态,如果有细胞发生癌变,它就会“苏醒”,并“发出命令”促使细胞活性化,充当了生化反应的启动子。研究人员把这种启动子与感冒病毒中的一种腺病毒结合在一起,癌细胞感染病毒之后,病毒就会被启动子活性化,并对癌细胞产生破坏作用。在试管实验中,这种病毒可以完全杀死癌细胞;而在小鼠身上的实验中,病毒也起到了抑制癌细胞增殖的作用。今后,研究人员计划通过更多的动物实验,进一步提高病毒消灭癌细胞的效率。

3.1.4、细胞凋亡治癌症

英美科学家因发现了在器官发育和“程序性细胞死亡”过程中的基因规则而获诺贝尔奖。“程序性细胞死亡”是细胞一种生理性、主动性的“自觉自杀行为”,

这些细胞死得有规律,似乎是按编好了的“程序”进行的,犹如秋天片片树叶的凋落,所以这种细胞死亡又称为“细胞凋亡”。

在健康的机体中,细胞的生生死死总是处于一个良性的动态平衡中,如果这种平衡被破坏,人就会患病。如果该死亡的细胞没有死亡,就可能导致细胞恶性增长,形成癌症。科学家们发现,控制“程序性细胞死亡”的基因有两类:一类是抑制细胞死亡的;另一类是启动或促进细胞死亡的。两类基因相互作用控制细胞正常死亡。如果能发现所有的调控基因,分析其功能,研究出能发挥或抑制这些基因功能的药物,那么就可加速癌细胞自杀,达到治疗癌症的目的。目前一些国家的科学家已经开始利用“程序性细胞死亡”的机理,研究可以治疗癌症的新方法,一些医药生物科技公司已经开始进行这方面的临床实验。

综上所述,生命科学的确是一项伟大的科学,就它的实用性和前瞻性就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它不仅为我们人类解决了科学上的难题,更重要的是它能够更好地为人类服务、更优化的造福于人类。他给人类带来了就大的贡献,他不仅给我们的健康生活带来了保障,而且给人类带来了一笔巨大经济财富。因此拥有这笔巨大的经济财富和精神财富,我们就可以向全世界发起科学挑战。一言以蔽之,生命科学技术在加速现代化进程方面仍然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生活离不开生命科学,自然界的一草一木都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因此可以说生命科学对我们每个人都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我们有必要了解有关生命科学方面的更多知识,虽然我们不是一个专业的生命科学家,虽然只是一个卑微的大学生,但掌握一定的有关生命科学的知识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可以对我们的思想甚至人生起到重大的指导作用,更甚至能够影响我们的一生。也可能为我们今后更好地融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可见我们必定会受益匪浅。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掌握一些与我们自身发展密切相关的知识,我想就某一方面而言,生命科学能够给我们带来的收益是其他科学无与伦比的。 生命科学是伟大的、生命科学是高尚的、生命科学更是庄严神圣的。光柱生命科学与人体健康,因此我们应该让科学引领时尚,让我们驾驭智慧,以便为我们的现代化的生命科学的探索注入新的活力和生机,让我们与生命科学风雨同舟、与新时代同行,做新时代的主人。

生命科学与健康

---(结课论文)

姓名:赵小磊

学号:1065138217

班级:信管二班

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任课教师:赵宏宇

日期:2012年4月30日

放眼微生物与人类健康

摘要:

随着当今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生命科学也在不断的发展和演变、创新,然而人类的健康问题也在被不断地引发重视,这是毋庸置疑的,因为只有人类的健康,才会有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与此同时生物各界的发展和繁衍都在积极地推进人类对探索自然和进一步的了解人类健康与自然的依存关系,健康从古至今都是我们一直在研究的课题,理所当然,在21世纪的今天,众所周知,人体健康问题依然被社会各界所深度关注,虽然我们科学技术在不断的发展和进步,但是如今仍然有许多疾病在困扰着人类的健康。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无时无刻都在与微生物做着抗争,它既是我们正常健康生活的益友,又是我们不共戴天敌人。我们知道,现今全世界有70%多的人仍然处于亚健康状态,而仅有不到10%的人处于真正的健康状态。所以我们需要在不断的探索生命科学与人类健康的问题。然而生命科学与我们的生活联系也越来越紧密,它正在改变着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简而言之,我们要正确的认识生命科学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关键词:

生命科学、人体健康、微生物。

正文:

众所周知,微生物是存在于自然界的一大群体型微小、结构简单、而肉眼直接看不见的微小生物。它必须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才能够看见的生物群体。微生物的种类也是非常丰富的,按其大小、结构和组成的不同,可以将微生物大体分为三大类,即非细胞型微生物、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真核细胞性微生物。不言而喻,我们之所以要了解微生物的结构类型及其种类,无一例外,我们要通过了解它的结构来研究它与人体健康的重大关系。我们知道我们人体中的微生物数量是非常巨大的。我们每天都在和它们共同生存栖息,因此我们要研究它与人类健康的关系是意义非常中的大。所以微生物学是当今医学研究的基础性课题,它主要研究的是微生物与语义学有关的致病性和条件致病性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致病机理和免疫机制、以及特异性诊断、预防控制措施,最终达到保障和

提高达到人类健康水平的目的。然而要做到这些问题的解决,我们就要更进一步的加强微生物基因组学的研究、及微生物蛋白质学的研究,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更进一步的阐明微生物与宿主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以便来更进一步的了解微生物的致病机理,从而研究微生物治病性的有关医学药物,和预防性的免疫抑制药物。除此之外,我们要更深一步的了解它在我们人体中的生存和繁殖规律以及能够给我们人类健康带来的益处。

21世纪发展的今天,生命科学技术的新突破,联合生物技术产业的新发展将极大的改变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日益成熟的微生物发酵技术、转基因技术、克隆技术及正在加速发展的基因组学技术和蛋白质技术、生物信息技术、生物芯片技术,干细胞组织工程等关键技术,正在推动生命科学技术产业将成为新世纪的重要产业之一,他将深刻的改变人类的医疗卫生、农业现代化、人口膨胀和粮食紧缺及食品安全问题状况。

特别的讲当今科学家们已经把目光投入到了人类基因组计划、功能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这些具有极富挑战性的的科学领域,这将带来更多与人类自身密切相关的重大研究成果。

(1)首先我们先谈一下现代生命科学技术的伟大成果,生物技术方面的发展则更为迅速,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与发酵工程、组织工程、蛋白质工程、抗体工程、胚胎干细胞工程、克隆技术、转基因技术、纳米生物技术等等,将大大加速基因工程药物和疫苗的研制,以及推动重大疾病新疗法和研制进程。总体来看,生物技术目前还主要应用于医药和农业,但是在食品、环保、化工、能源等许多方面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据统计,全球生物药品市场规模1997年为150亿美元,2000年为300亿美元,预计在2003年将达到600亿美元。可见这是多么伟大的突破,在转基因技术方面,尽管人们对基因改造生物的讨论和疑虑仍然存在,但2002年全球转基因作物的种植面积仍然比上年增加了600万公顷。达到了5867万公顷。据有关资料分析,转基因食品的市场销售额在未来的10年内将达到250亿美元。随着人类基因组图谱的破译,将有利的促进生物药物的研制与开发。预计到2020年,利用生物技术研制的新药物可能将达到3000种左右。这将对提高人类的医疗水平和健康水平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

(2)其次值得强调的是,当代科学技术发展正在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技术融

合趋势。特别的是生命科学技术与其他科学技术的融合,形成了生物芯片、生物信息、生物材料、生物能源、生物光电及生物传感器等许多高新技术领域,随之即便产生了生物技术群。比如,生物芯片技术的开发和研究及运用,将在生物学和医学的基础研究、疾病诊断、新药开发、食品、农业、环保等广泛领域中开辟出一条崭新的道路。改变生命科学的研究方式、革新医学诊断和治疗。生物科学技术的这一突出现象带来了许多产业的深层次的变革,因此它已经引起了许多国家的高度关注、和高度重视。这个事实是不言而喻的。

(3)当然,生命科学的研究和生物技术的的发展进程也并非是一凡风顺的。目前在转基因食品、克隆技术和基因诊断及治疗方面,人存在涉及生物安全、生态环境和对人类传统伦理、道德方面的争论,并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和重视。然而,各国在加强生物安全性研究和加快生物安全立法的同时,并没有停止或放慢生物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步伐,而且在国家层面上,从争夺未来科技和及产业制高点出发,都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加强了生命科学研究和生物技术开发与应用的力度。总之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呼唤变革、寻求支持,通过加强科学研究,积极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政策,可以实现科学技术和信息产业的快速、健康全面的发展。

(1) 、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面临的挑战

虽然多年来的不断努力,我国在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领域形成了一支水平较高的的研发队伍和相当的工作基础,创新和开发能力不断增强,具备了加快发展的基础和条件。但也有许多不尽人意之处,即使我国在生命技术及生物技术及其产业方面取得了可喜可贺的成绩,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整体创新能力、科技投入、人才队伍、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都还与其他发达国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因此如何有效的应对这一严峻挑战,将直接关系到我国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的发展,乃至关系到我国能否在未来的全球竞争中赢得主动。

为此,我们应该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措施,大力支持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的研究,积极有效的促进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产业健康快速的发展。

可见在瞬息万变的国际环境下,我们应该树立和把握重大的发展战略机遇和战略意识。在今后一个时期内,促进我国生命科学、生物技术及其产业健康快速

的发展我们必须遵循三点基本方针:一是大力加强研究开发;二是积极推进产业化;三是必须要高度重视并切实保护生物环境安全。只有这样我相信,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我们才会实现我们的伟大而宏伟的目标,才能够真正的实现我们雄伟的梦想。

具体实践内容可以简要归纳为以下几点;首先,要切实加强基础研究,提高原始的创新能力。应该优先支持一些新兴科学及其相关理论、方法的研究,重点支持与人类重大疾病和重要动植物病害防治分子机理等方面的研究。其次,大力发展关键技术和平台技术,积极改造传统产业,促进新兴产业的发展。优先支持优质、高产、抗逆动植物分子育种及关键技术等重要生物制剂的研制,进一步加强生物治疗、基因治疗、生物芯片及生物信息、生化工程、仿生工程等生产工艺及平台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再次,积极推进科技成果的应用和转化。开发重大生物技术产品,培育一批企业或企业集团,以便提高在国际上的竞争能力。要积极对待我国优势和特色的技术成果的转化。支持具有国际竞争力、经济效益显著重大产品及其设备、装置的开发。最终,要进一步加强生物资源的保护开发及利用。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大我国生物资源的保护力度,制定相关健康的法律制度,总之我们要做出艰辛的付出和百倍的努力。那么最终我们才可能实现我们伟大而又宏伟的目标。

由此可见之所以能够实现上述目标,不得不归功于我们具备独特的优势和条件。首先、我国是一个生物资源大国,拥有全球10%的生物总资源。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拥有动植物、微生物约26万种,其中植物3万种、动物20万种,微生物3万种。其次我国还是一个有着十几亿人口的多民族国家,有着其他国家少有的丰富的人类遗传资源。目前我国保存的农作物种质资料种类达30余万份,位居世界第一位。所有的这些资源都为我国发展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提供了丰富的资料。相对于世界上的其他国家而言,这种优势是不可替代的,也是具有独占性的。其次广阔的市场需求前景也为我国发展生命科学技术及产业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3)最值得强调的是,我们国家不仅是一个具有遗传多样性的国家而且是一个具有物种多样性的国家。因此我们应该继续保持这种独特的优势,在发展科学的同时我们要时刻注意我们的生态环境的保护。因为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基

的发展我们必须遵循三点基本方针:一是大力加强研究开发;二是积极推进产业化;三是必须要高度重视并切实保护生物环境安全。只有这样我相信,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我们才会实现我们的伟大而宏伟的目标,才能够真正的实现我们雄伟的梦想。

具体实践内容可以简要归纳为以下几点;首先,要切实加强基础研究,提高原始的创新能力。应该优先支持一些新兴科学及其相关理论、方法的研究,重点支持与人类重大疾病和重要动植物病害防治分子机理等方面的研究。其次,大力发展关键技术和平台技术,积极改造传统产业,促进新兴产业的发展。优先支持优质、高产、抗逆动植物分子育种及关键技术等重要生物制剂的研制,进一步加强生物治疗、基因治疗、生物芯片及生物信息、生化工程、仿生工程等生产工艺及平台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再次,积极推进科技成果的应用和转化。开发重大生物技术产品,培育一批企业或企业集团,以便提高在国际上的竞争能力。要积极对待我国优势和特色的技术成果的转化。支持具有国际竞争力、经济效益显著重大产品及其设备、装置的开发。最终,要进一步加强生物资源的保护开发及利用。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大我国生物资源的保护力度,制定相关健康的法律制度,总之我们要做出艰辛的付出和百倍的努力。那么最终我们才可能实现我们伟大而又宏伟的目标。

由此可见之所以能够实现上述目标,不得不归功于我们具备独特的优势和

条件。首先、我国是一个生物资源大国,拥有全球10%的生物总资源。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拥有动植物、微生物约26万种,其中植物3万种、动物20万种,微生物3万种。其次我国还是一个有着十几亿人口的多民族国家,有着其他国家少有的丰富的人类遗传资源。目前我国保存的农作物种质资料种类达30余万份,位居世界第一位。所有的这些资源都为我国发展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提供了丰富的资料。相对于世界上的其他国家而言,这种优势是不可替代的,也是具有独占性的。其次广阔的市场需求前景也为我国发展生命科学技术及产业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3)最值得强调的是,我们国家不仅是一个具有遗传多样性的国家而且是一个具有物种多样性的国家。因此我们应该继续保持这种独特的优势,在发展科学的同时我们要时刻注意我们的生态环境的保护。因为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基

础!所以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科学发展观。积极的反对破坏生态环境的一切举止。

(⒉)、我们同艾滋病和癌症的伟大抗战

科学家出版的《自然-医学》杂志上报告增讲到说,他们利用人源抗体有效地抑制了艾滋病患者血液中艾滋病病毒的复制,为研制治疗性艾滋病疫苗带来了希望。

目前,常见的艾滋病治疗手段依赖抗逆转录病毒类药物,但这类药物会引发肠胃疾病和长期呕吐等副作用。近年来,研究人员试图利用人体自身能发现和破坏感染的抗体来治疗艾滋病。但由于艾滋病病毒能够通过高度变异来躲避抗体的攻击,这方面的研究进展很慢。

瑞士苏黎世大学的科学家报告说,他们利用3种分别叫做2G12、2F5和4E10的抗体,分别在实验室和动物模型研究中有效地控制了艾滋病病毒的复制。随后,他们又将这3种抗体注入刚刚停止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治疗的患者体内。结果,这些患者血液中的病毒含量在两个月后仍维持在一个相对较少的水平,而没有注入抗体的患者血液中病毒含量在三周半后就达到了同等水平。

研究人员指出,尽管这些抗体的效果不及抗逆转录病毒类药物,但病毒复制的延迟直接证明了免疫蛋白抗击艾滋病病毒的能力,这为基于抗体的治疗性艾滋病疫苗的研制带来了希望。治疗性艾滋病疫苗有别于预防性艾滋病疫苗,后者是针对正常人群研制的,主要成分是经过灭活的艾滋病病毒。前者则是为患者设计的,它更像是一种药物。目前,包括中国在内的多个国家的研究人员都在致力于研制和开发以抗体为基础的治疗性艾滋病疫苗。

据当地媒体报道,法国研究小组运用艾滋病治疗性疫苗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进行治疗,已取得了令人惊喜的效果。今天出版的美国《自然医学》网络版刊登了相关研究报告。研究小组包括法国乔治-蓬皮杜欧洲医院的癌症治疗专家让-马立·安德鲁教授和华裔研究员鲁伟(音译)。据悉,他们是受癌症细胞治疗原理的启发而开展自己的研究的。

实验中,研究人员利用艾滋病治疗性疫苗来治疗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而不是防止感染的预防免疫疫苗。疫苗试剂主要由人体防疫系统的树突状细胞和化学灭活后的艾滋病病毒所合成。2002年9月到2003年1月间,共有18名没有接受过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接受了疫苗接种,该疫苗接种分3次进行,每

次间隔15天。这18名接种者之后没有接受过针对艾滋病的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治疗。

研究发现,接受疫苗接种的病人血液中的病毒数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减少。自首次接种4个月后,病人的血液中的病毒含量可降低80%,相反,自身t淋巴细胞cd4的含量明显上升,超过450/立方毫米。

cd4 t淋巴细胞是艾滋病病毒侵袭人体的主要靶细胞,又是人体免疫反应的中心细胞。一般正常人血液中的cd4值,男性在400到1300之间,女性在500到1600之间,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cd4值一般低于200。一年后复检,有8名接种者体内的艾滋病病毒被消灭了超过90%,其中4人的血液艾滋病病毒浓度小于1000/毫升。

虽然该治疗性疫苗的功效还需要通过更大规模的人体对比实验来验证,但此次实验的可喜结果已经给人类探索征服艾滋病的研究带来了新的希望和鼓舞。

目前人们对癌症的普遍认识常常使得癌症患者在知晓病情后犹如被判处了死刑,悲观失望,进而影响治疗。不过,科学家的最新发现表明,在罹患癌症最初的15至20年间,有超过一半的人可以存活下来。另外,科学家还在探索各种新疗法。这一切将给患者更多希望。

(3)、癌症不等于死刑

尽管时至今日人类依然没有彻底征服癌症,但不断进步的医疗研究和不断改善的医疗条件已经使癌症患者的存活率在近年来得到了明显的提高。美国170万癌症患者的登记资料进行分析后得出的数据显示,在所有癌症患者中,大约57%的人在确诊自己患有癌症之后,还能够存活10年,存活15年、20年的病人分别为53%和51%。比医生预期要高7%到11%。统计结果显示,目前睾丸癌和甲状腺癌患者的存活率在患病之后的前20年间平均可以达到近90%,皮肤癌和前列腺癌患者的同期存活率约为80%以上,乳腺癌、子宫颈癌患者的这一比率分别为70%左右和60%。此外,大肠癌和卵巢癌以及肾癌患者的同期存活率也达到了50%。

3.1.1、干细胞治疗癌症

干细胞是能发育成各种细胞的母细胞,是当今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的重点研究领域。实验表明,利用干细胞治疗癌症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美国《癌症研究》说,神经干细胞经过基因工程操作后,能够变得跟“巡航导弹”一样,精确地追踪并摧毁深藏在大脑中的癌细胞,美国科学家已成功地在实验鼠身上证实了这一点。实验显示,患有脑癌的病鼠在注射了这种神经干细胞后,寿命平均延长50%,其中30%的病鼠对脑癌产生了长期免疫力。研究人员认为,神经干细胞作为一种“有前途的”脑癌治疗新手段,有可能用于根除手术

后残留的肿瘤,从而降低神经胶质瘤等恶性脑癌的复发率,提高患者存活机会。

3.1.2、用疫苗治疗癌症

利用疫苗治疗癌症是战胜这种病魔的一个方向。这种方法利用患者的自身免疫力治疗癌症,通过给患者注射癌症疫苗,以激发免疫细胞攻击癌细胞,从而达到提高自身免疫力、消灭癌细胞的目的。

日本研制的癌症疫苗经临床实验证明初见成效,108名直肠癌等癌症患者注射疫苗后,30多人有明显疗效。日本科学家研制出30多种癌症疫苗,并根据患者癌症种类和免疫力的不同,分别选用不同疫苗进行实验。第一阶段的实验对象是108名直肠癌和前列腺癌患者,注射疫苗后,有5人肿瘤缩小一半,28人扩散放慢,疼痛减轻。注射疫苗副作用很小,只是患部会感到有些发热。第二阶段实用化临床实验将从明年春天开始,以难治的胃癌、生长速度快的宫颈癌为对象,如效果明显,将批量生产疫苗,进行大规模实验。

3.1.3、用病毒治疗癌症

日本科学家用感冒病毒与促使细胞活性化的端粒末端转移酶基因结合,开发成功一种破坏癌细胞的病毒,对治疗癌症很有帮助。端粒末端转移酶基因在正常的细胞中处于“休眠”状态,如果有细胞发生癌变,它就会“苏醒”,并“发出命令”促使细胞活性化,充当了生化反应的启动子。研究人员把这种启动子与感冒病毒中的一种腺病毒结合在一起,癌细胞感染病毒之后,病毒就会被启动子活性化,并对癌细胞产生破坏作用。在试管实验中,这种病毒可以完全杀死癌细胞;而在小鼠身上的实验中,病毒也起到了抑制癌细胞增殖的作用。今后,研究人员计划通过更多的动物实验,进一步提高病毒消灭癌细胞的效率。

3.1.4、细胞凋亡治癌症

英美科学家因发现了在器官发育和“程序性细胞死亡”过程中的基因规则而获诺贝尔奖。“程序性细胞死亡”是细胞一种生理性、主动性的“自觉自杀行为”,

这些细胞死得有规律,似乎是按编好了的“程序”进行的,犹如秋天片片树叶的凋落,所以这种细胞死亡又称为“细胞凋亡”。

在健康的机体中,细胞的生生死死总是处于一个良性的动态平衡中,如果这种平衡被破坏,人就会患病。如果该死亡的细胞没有死亡,就可能导致细胞恶性增长,形成癌症。科学家们发现,控制“程序性细胞死亡”的基因有两类:一类是抑制细胞死亡的;另一类是启动或促进细胞死亡的。两类基因相互作用控制细胞正常死亡。如果能发现所有的调控基因,分析其功能,研究出能发挥或抑制这些基因功能的药物,那么就可加速癌细胞自杀,达到治疗癌症的目的。目前一些国家的科学家已经开始利用“程序性细胞死亡”的机理,研究可以治疗癌症的新方法,一些医药生物科技公司已经开始进行这方面的临床实验。

综上所述,生命科学的确是一项伟大的科学,就它的实用性和前瞻性就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它不仅为我们人类解决了科学上的难题,更重要的是它能够更好地为人类服务、更优化的造福于人类。他给人类带来了就大的贡献,他不仅给我们的健康生活带来了保障,而且给人类带来了一笔巨大经济财富。因此拥有这笔巨大的经济财富和精神财富,我们就可以向全世界发起科学挑战。一言以蔽之,生命科学技术在加速现代化进程方面仍然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生活离不开生命科学,自然界的一草一木都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因此可以说生命科学对我们每个人都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我们有必要了解有关生命科学方面的更多知识,虽然我们不是一个专业的生命科学家,虽然只是一个卑微的大学生,但掌握一定的有关生命科学的知识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可以对我们的思想甚至人生起到重大的指导作用,更甚至能够影响我们的一生。也可能为我们今后更好地融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可见我们必定会受益匪浅。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掌握一些与我们自身发展密切相关的知识,我想就某一方面而言,生命科学能够给我们带来的收益是其他科学无与伦比的。 生命科学是伟大的、生命科学是高尚的、生命科学更是庄严神圣的。光柱生命科学与人体健康,因此我们应该让科学引领时尚,让我们驾驭智慧,以便为我们的现代化的生命科学的探索注入新的活力和生机,让我们与生命科学风雨同舟、与新时代同行,做新时代的主人。


相关文章

  • 的通知关于转发转发的通知的通知
  • 3 , . s , , , 关于转发<转发 征集工作的通知>的通知>的通知 区属各中小学.幼儿园: 为推动学校体育.卫生与健康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促进广大体育教师.学 生卫生保健人员积极开展学校体育和卫生科学研究工作,教育部 ...查看


  • 八年级关于转发转发的通知的通知
  •     掌握NE5000E/80E/40E产品的体系结构 掌握NE5000E/80E/40E的单板构成 掌握NE5000E/80E/40E换板操作 了解NE5000E/80E/40E升级操作 关于转发<转发 征集工作的通知&g ...查看


  • 关于征集2014年中小学体育论文通知
  • 关于征集2013学年中小学体育论文通知 各教育指导中心.中小学: XX市中小学体育教学论文评比将在5月底举行,为更好的落实此项工作,现将具体要求布置如下: 一. 参加人员:全市中小学体育教师 二.论文写作要求: (1)重点突出.以落实< ...查看


  •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测评量表]的编制与使用
  • 2001年4月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柱)Aor.2001 第H卷第2期.J-do"nnerMon鲋hh朋ldu-Ⅲty(Edu叫[londSclenre).ol14No二<学前 王量/(字前'L重0珲链柬州1}量毒)a ...查看


  • [心理论文素材]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
  • 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 教育部日前印发了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要求各地教育部门和高校要充分认识加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意见>明确了当前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依据大学生的心理特 ...查看


  • 自尊问题研究综述
  • 本页已使用福昕阅读器进行编辑.福昕软件(C)2005-2008,版权所有,仅供试用. 第4卷第2期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VoI.4 No.2 2002年6月 JournalofNanjingUniversityofAeron ...查看


  • 264名科技工作者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 堕i亟盎固 264名科技工作者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口王雷桑青松 (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安徽・芜湖241000) 摘要:目的调查264名科技工作者心理健康状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与对策.方法采用王极盛编制的中国成人心理健康量表.结果与全国成人常 ...查看


  • 2014年健康教育优质课和优秀论文通知
  • 伊川县教育局 关于举办2014年中小学健康教育优质课和 优秀论文评选活动的通知 各乡镇中心学校,高中教育中心,局直各学校: 为进一步加强我县中小学健康教育教师和卫生人员队伍建设,提高健康教育教师和学校卫生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推进我市健 ...查看


  • 全科医学.全科医疗和全科医生
  • 2塑一-一-主里芏焦墨皇!!鲤堡!墨笙堑鲞箜!塑些垫』墅!型!女尘:!P鲤!盟,yi:堑:№2 [医学继续教育] 全科医学.全科医疗和全科医生 粱万年 [文献标识码]B[中图分类号]R179 G478 2 [文章编号]1000.981712 ...查看


  • paperpass比知网---论文查重与检测技巧
  • PaperSee---论文查重检测中心 http://www.papersee.org paperpass 比知网---论文查重与检测技巧 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会抄不会抄,好的论文抄的天衣无缝,要 想把论文写好,论文查重必不可少,这时,pa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