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总结--不等式

三、不等式

(1)不等关系与不等式

了解现实世界和日常生活中的不等关系,了解不等式(组)的实际背景。 1、不等式的基本概念:

2、实数的运算性质:a-b>0 a>b ; a-bb b

②传递性:a>b, b>c a>c; ③可加性:a>b ,a+c>b+c;

④加法法则:a>b, c>d a+c>b+d;

⑤可乘性:a>b, c>0 ac>bc; a>b,cb>0, c>d>0 ac>bd; ⑦倒数法则:a>b,ab>0

1

⇒1a

n

n

⑧乘方法则:a>b>0 a >b;

⑨开方法则:a>b>0

⇒a >

⑩绝对值不等式的性质: |a|-|b|≤|a+b|≤|a|+|b| 4、不等式证明:主要依据:

①实数的运算性质。②不等式的性质。③基本不等式。 不等式证明的主要方法: ①比较法:作差(或作商) ②综合法:已知 结论。(要有分析作前提、保证) ③分析法:结论 已知。(注意书写格式的规范化)

(不等式的性质对应习题)1、对实数a ,b ,c ,下列命题不正确的是:( )

(A).若ac2>bc 2, 则a >b 11(C).若a

a b

(B).若a ab >b 2b a

(D).若a

a b

a b

c -b (不等式的证明对应习题)2、已知c>a>b>0,求证:c -a

分析:此题要根据不等式的构成特征,从已知条件入手,以不等式的性质为依据,应用构造法完成证明。

>

a>b>0, -a

1c-a

1c-b

⇒>c -b

此题也可利用分析法,结合不等式的性质解决问题

⇒>0 a>b>0 c -a >

(2)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

1. 考察下面含未知数x 的不等式: 15x +30x -1>0 和 3x +6x -1≤0.

这两个不等式有两个共同特点:(1)含有一个未知数x (2)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2.

2、定义:一般地,含有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2的整式不等式,叫做一元二次不等式。

一元二次不等式的一般表达式为: a x+bx + c >0 (a ≠0) ,或a x+bx +c

一元二次不等式一般表达式的左边,恰是关于自变量x 的二次函数f (x ) 的解析式, 即 f (x )=a x

2

2

2

2

2

+bx +c (a ≠0) ,

3、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步骤: (1)首先将二次项系数化为正数;

(2)其次考虑相应的二次方程的根的情况;

(3)用“穿针引线法”描述出解的范围,“奇穿,偶切”,从最大根的右上方开始

如:(x +1)(x -1)(x -2)

(4)用集合或区间的形式把不等式的解表示出来。 附注:谨记判别式公式:△=b -4ac

2

23

解下列不等式: (1)

(2)

( 3)

(4)

(3)不等式组

⎧x -y ≥-1, ⎪

例题 实说 1、设变量x , y 满足约束条件⎨x +y ≥1, 则目标函数z =4x +y

⎪3x -y ≤3, ⎩

A.4 B.11 C.12 D.14 解题步骤:

(1)把不等式组中的一次式看成直线,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直线,

标明直线序号

(2)依据以下结论确定平面区域:

y ≥f (x ) 是点在直线上方(包括直线)

的最大值为( )

y ≤f (x ) 是点在直线下方(包括直线); y >f (x ) 是点在直线上方(不包括直线) y

(3)确定目标函数函数值的几何意义

1若目标函数值z 表示截距,在已知区域内平移目标函数直线4x+y=0,找出使截距取最(4)○

2若目标函数z 表示距离或者大值和最小值的端点,求出端点坐标代入目标函数,得出z 的最值。○

距离的平方z=(x-a)+(y-b),精确作图,在图像中直接观察距离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相当于是点与点

2

2

z =的距离还是点与直线的距离,用距离公式直接求最值。○3若目标函数z 表示斜精确画图,利

用求斜率取值范围结论,求最值。

y x

⎧2x +y ≥4,

设x,y 满足 ⎨ x - y ≥ - 1 , 则z=x+y ( )

⎪x -2y ≤2, ⎩

A. 有最小值2,最大值3 B. 有最小值2,无最大值 C. 有最大值3,无最小值 D. 既无最小值,也无最大值

分析: 先作出可行域,然后作出与直线x+y=0平行的直线,通过平移,在可行域内找到最优解,从而求出最大、最小值. 解:如下图作出不等式组表示的可行域,由于z=x+y的斜率大于2x+y=4的斜率,因此当z=x+y过点(2,0)时,z 有最小值,但z 没有最大值。

.

答案 B

(4)基本不等式

⎛a +b ⎫

a 2+b 2≥2ab a ,b ∈R +;a +b ≥2ab ;ab ≤ ⎪求最值时,你是否注

⎝2⎭

()

2

意到“a ,b ∈R +”且“等号成立”时的条件,积(ab ) 或和(a +b ) 其中之一为定 值?(一正、二定、三相等) 注意如下结论:

a 2+b 2a +b 2ab

≥≥ab ≥a ,b ∈R + 22a +b

()

当且仅当a =b 时等号成立。 a 2+b 2+c 2≥ab +bc +ca (a ,b ∈R ) 当且仅当a =b =c 时取等号。 a >b >0,m >0,n >0,则

b b +m a +n a

a a +m b +n b

如:若x >0,2-3x -

4

的最大值为x

4⎫⎛

(设y =2- 3x +⎪≤2-2=2-43

⎝x ⎭

423

当且仅当3x =,又x >0,∴x =时,y max =2-4)

x 3

又如:x +2y =1,则2x +4y 的最小值为

(∵2x +22y ≥22x +2y =221,∴最小值为22)

三、不等式

(1)不等关系与不等式

了解现实世界和日常生活中的不等关系,了解不等式(组)的实际背景。 1、不等式的基本概念:

2、实数的运算性质:a-b>0 a>b ; a-bb b

②传递性:a>b, b>c a>c; ③可加性:a>b ,a+c>b+c;

④加法法则:a>b, c>d a+c>b+d;

⑤可乘性:a>b, c>0 ac>bc; a>b,cb>0, c>d>0 ac>bd; ⑦倒数法则:a>b,ab>0

1

⇒1a

n

n

⑧乘方法则:a>b>0 a >b;

⑨开方法则:a>b>0

⇒a >

⑩绝对值不等式的性质: |a|-|b|≤|a+b|≤|a|+|b| 4、不等式证明:主要依据:

①实数的运算性质。②不等式的性质。③基本不等式。 不等式证明的主要方法: ①比较法:作差(或作商) ②综合法:已知 结论。(要有分析作前提、保证) ③分析法:结论 已知。(注意书写格式的规范化)

(不等式的性质对应习题)1、对实数a ,b ,c ,下列命题不正确的是:( )

(A).若ac2>bc 2, 则a >b 11(C).若a

a b

(B).若a ab >b 2b a

(D).若a

a b

a b

c -b (不等式的证明对应习题)2、已知c>a>b>0,求证:c -a

分析:此题要根据不等式的构成特征,从已知条件入手,以不等式的性质为依据,应用构造法完成证明。

>

a>b>0, -a

1c-a

1c-b

⇒>c -b

此题也可利用分析法,结合不等式的性质解决问题

⇒>0 a>b>0 c -a >

(2)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

1. 考察下面含未知数x 的不等式: 15x +30x -1>0 和 3x +6x -1≤0.

这两个不等式有两个共同特点:(1)含有一个未知数x (2)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2.

2、定义:一般地,含有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2的整式不等式,叫做一元二次不等式。

一元二次不等式的一般表达式为: a x+bx + c >0 (a ≠0) ,或a x+bx +c

一元二次不等式一般表达式的左边,恰是关于自变量x 的二次函数f (x ) 的解析式, 即 f (x )=a x

2

2

2

2

2

+bx +c (a ≠0) ,

3、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步骤: (1)首先将二次项系数化为正数;

(2)其次考虑相应的二次方程的根的情况;

(3)用“穿针引线法”描述出解的范围,“奇穿,偶切”,从最大根的右上方开始

如:(x +1)(x -1)(x -2)

(4)用集合或区间的形式把不等式的解表示出来。 附注:谨记判别式公式:△=b -4ac

2

23

解下列不等式: (1)

(2)

( 3)

(4)

(3)不等式组

⎧x -y ≥-1, ⎪

例题 实说 1、设变量x , y 满足约束条件⎨x +y ≥1, 则目标函数z =4x +y

⎪3x -y ≤3, ⎩

A.4 B.11 C.12 D.14 解题步骤:

(1)把不等式组中的一次式看成直线,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直线,

标明直线序号

(2)依据以下结论确定平面区域:

y ≥f (x ) 是点在直线上方(包括直线)

的最大值为( )

y ≤f (x ) 是点在直线下方(包括直线); y >f (x ) 是点在直线上方(不包括直线) y

(3)确定目标函数函数值的几何意义

1若目标函数值z 表示截距,在已知区域内平移目标函数直线4x+y=0,找出使截距取最(4)○

2若目标函数z 表示距离或者大值和最小值的端点,求出端点坐标代入目标函数,得出z 的最值。○

距离的平方z=(x-a)+(y-b),精确作图,在图像中直接观察距离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相当于是点与点

2

2

z =的距离还是点与直线的距离,用距离公式直接求最值。○3若目标函数z 表示斜精确画图,利

用求斜率取值范围结论,求最值。

y x

⎧2x +y ≥4,

设x,y 满足 ⎨ x - y ≥ - 1 , 则z=x+y ( )

⎪x -2y ≤2, ⎩

A. 有最小值2,最大值3 B. 有最小值2,无最大值 C. 有最大值3,无最小值 D. 既无最小值,也无最大值

分析: 先作出可行域,然后作出与直线x+y=0平行的直线,通过平移,在可行域内找到最优解,从而求出最大、最小值. 解:如下图作出不等式组表示的可行域,由于z=x+y的斜率大于2x+y=4的斜率,因此当z=x+y过点(2,0)时,z 有最小值,但z 没有最大值。

.

答案 B

(4)基本不等式

⎛a +b ⎫

a 2+b 2≥2ab a ,b ∈R +;a +b ≥2ab ;ab ≤ ⎪求最值时,你是否注

⎝2⎭

()

2

意到“a ,b ∈R +”且“等号成立”时的条件,积(ab ) 或和(a +b ) 其中之一为定 值?(一正、二定、三相等) 注意如下结论:

a 2+b 2a +b 2ab

≥≥ab ≥a ,b ∈R + 22a +b

()

当且仅当a =b 时等号成立。 a 2+b 2+c 2≥ab +bc +ca (a ,b ∈R ) 当且仅当a =b =c 时取等号。 a >b >0,m >0,n >0,则

b b +m a +n a

a a +m b +n b

如:若x >0,2-3x -

4

的最大值为x

4⎫⎛

(设y =2- 3x +⎪≤2-2=2-43

⎝x ⎭

423

当且仅当3x =,又x >0,∴x =时,y max =2-4)

x 3

又如:x +2y =1,则2x +4y 的最小值为

(∵2x +22y ≥22x +2y =221,∴最小值为22)


相关文章

  • 精品 中考数学知识点总结复习 全
  • 中考数学知识点总结复习 ⎧定义:⎪⎪ 数轴⎨三要素: ⎪⎪⎩性质: : : ⎧⎪ ⎪定义:⎪⎪⎧若a 0, 则a =⎪⎪⎪⎪ 绝对值⎨性质:0, 则a =⎨若a ⎪⎪ 0, 则a =⎪⎪⎩若a ⎪ ⎧a 0⎪⎪ ⎪⎨⎪⎪⎩若a -1+b + ...查看


  • 数学必修五第三章不等式知识点总结
  • 数学必修五 第三章 不等式 一.知识点总结: 1. 比较实数大小的依据:①作差:ab0ab:ab0ab:ab0ab:变形的方向是 化成几个完全平方的形式或一些容易判断符号的因式积的形式,变形时常用因式分解.配方.通分 ...查看


  • [一元一次不等式]说课稿
  • <一元一次不等式> 说课稿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二章第4节第一课时的内容<一元一次不等式>. 下面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 ...查看


  • 高中数学易错题型总结
  •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高中数学易错题型总结 作者:梁亚婷 来源:<新课程学习·下>2014年第09期 摘 要:数列.不等式.解析几何.函数等是高中数学的易错题型,任课教师应通过课堂上重点讲解 ...查看


  • 数学苏科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 苏科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第七章一元一次不等式 7.1用不等号表示不等关系的式子叫做 不等式 7.2不等式的性质: 1不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整式,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2不等式的两边都乘(或除以不为0)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查看


  •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总结
  •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是高中数学中一个重难点,下面查字典高中数学网为大家总结了不等式的基本性质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所有帮助. 1. 不等式的定义:a-b0ab, a-b=0a=b, a-b0a ① 其实质是运用实数运算来定义两个实数的大小关系.它是 ...查看


  •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提高)知识讲解
  •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提高)知识讲解 撰稿:孙景艳 责编:吴婷婷 [学习目标] 1.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 2. 会解一元一次不等式. [要点梳理] [高清课堂:一元一次不等式 370042 一元一次不等式 ] 要点一.一元一次不等式的 ...查看


  • 不等式及其解集教学设计
  • 湖北省襄樊市宜城龙头二中 尹波 教学任务分析 教 学 目 标 知识技能 1.了解不等式及一元一次不等式概念. 2.理解不等式的解.解集,能正确表示不等式的解集. 数学思考 通过类比等式的对应知识,探索不等式的概念和解,体会不等式与等式的异同 ...查看


  • 9.1.2不等式的性质
  • 9.1.2不等式的性质 姓名: 班级: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探索并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性质,能解简单的不等式:(2)理解不等式与等式性质的联系与区别. 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索过程,渗透类比,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 3.情感态度与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