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校本教研探索与实践
肥西县柿树岗中学:廖胜广
摘要: 历史校本教研是实践历史新课程的需要,是调动历史教师的能动性,保证历史教学改革顺利开展的有效途径。因此,学校在校本教研中应努力营造一种崇尚学术研究、崇尚教学探索的氛围,把学校建设成为学习型集体,教师将日常教学工作和教学研究、教师专业成长有机融为一体,形成在研究状态下工作的教学生活方式,精心为教师打造专业发展与成长搭建优质、高效的教育平台。
关键词: 初中历史教学;校本教研;探索;实践
校本教研是我国基础教育史上一次全新的课程体制变革,不仅是课程门类设置、教材内容体系的变化,更是教育观念的更新,同时也是教学方式、学习理念、管理策略和课程评价内容方法的多维度更新。为了充分发挥机遇,迎接新课程实验带来的挑战,学校领导的重视为校本教研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硬件措施,为我校的校本教研活动的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按照“做德才兼备之师,育合格满意之生,创名牌规范之校”的办学目标,以全面提高素质教育的质量为目的,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工作核心,狠抓校本教研,创新教科研方式,强化内部管理,形成以科研促课改的思路,扎实推进校本教研工作。在全体历史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我校的历史校本教研已经形成自己的经验特色,对我校的教育改革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一 初中历史校本教研的探索
1. 抓好教研组建设,完善常规教学
加强本组教研,落实教研实效,我们积极进行了多方面的准备,一是优化集体备课,发挥年级组集体智慧,每周能够按计划组织开展学习、研讨或集体备课活动,定时、定点、定内容,学习有主持,各人的交流发言有内容、有记录;二是教研活动组以织学习新课程理念、观摩优秀课堂案例、外出学习与听课交流、课题学习研讨实践反思等;三是严把“备课、上课、辅导、批改作业、考试、听课”六个关;四是以“教学六认真”为中心,把教学工作抓实、抓细,认真组织教师进行业务学习,共同探讨教学方法;五是教研组协同教导处加强督促检查工作,定期进行检查,规范教学工作;六是把课题研究与教研活动相结合,将研究
贯穿于平常的教育教学中,做到定期交流,阶段小结,组内每位历史教师确定自己的研究任务,积极投身教学研究实践,把科研课题落实到每堂课中,努力探索,形成符合实际的课堂教学模式,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七是教研组成员及时进行教学点评,每月写一篇教学反思,每学期一份教学论文;八是教研组老师在作业方面严格执行学校和教研组制定的“三个一”,统一的作业种类;统一的作业要求;统一的批改要求。通过这些教研的手段,进一步促进组内教师互帮互学,取长补短,平时多汲取其他教研组的优点,,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贯穿于整个历史教学的全过程。
2. 积极开展本校历史校本课程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通过对历史校本课程的内容、课时安排、活动形式、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评价手段和标准等方面的改革实验,结合学生的实际,笔者建立起一套较为完整的历史校本课程系统工程。通过开发研究,总结出该课程在提高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掌握历史学习方法方面的功能和作用。
校本课程规划(如下图所示)
3. 科研促教研,提高教学质量
校本教研要求教师走上研究之路,新课题开发教研创设了和谐浓厚的科研氛围。课题开发工作不仅扩大了教师的视野,形成新的教育理念,提高教师的课程意识和科研的能力;改进了教师的教学技巧,而且对学生的看法和对待儿童的方式也发生了变化,在教学方法上用于创新,积极利用班级授课制的优势,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和探究精神,大力推进合作学习,这种新的学习方式主要包括:基于多信息环境和多价值取向的自主探究式学习、小组协作式学习和非单纯的接受式学习。从教学的角度来说,教学内容的选择具有综合性、互补性、开放性和实践性;从学习的角度来说,学习活动的设计立足于合作能力、自身学习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对学生能够恰当地选择信息来帮助自己进行分析、综合评价并转化为身技能的能力。减轻老师、学生的负担,让他们在合作学习中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相互之间的合作精神。
4. 学校为青年教师的成长搭建了平台
为了促进教师之间的信息交流、经验分享和专题讨论,我校开展“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比武”活动,强调同伴互助,开放自己,主动的与教学伙伴进行合作性的切磋和探讨,互相学习,彼此支持,共同分享经验,共同探究问题,使教师在互动中学习、在互动中成长。通过互动研究,使教师在思想、理念方面得到提炼,在自由的阐述、辩论、讨论中,观点越来越鲜明,认识也越来越深刻。通过集思广益、切磋交流,强化了合作意识,建立了和谐的合作氛围,实现了资源共享,做到了优势互补,共同进步提高,有效地促进了教师队伍的凝聚力,达到了人人参与,人人受益的目的,促进了教师的专业素质的提高,为教师共同成长搭建了又一个交流的舞台。同时以“青蓝工程”评选为契机,加强组内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培养,在促进骨干教师的专业发展的同时,做好新老教师的结对培养工作,通过“引路子,结对子,树样子,压担子”,加速骨干教师与普通成长的步伐。
二 初中历史校本教研的实践
在历史校本教研的活动中,我们也认真地研究其他学校的历史课堂教学实践, 并结合自己的教学优势, 积极探索自己的历史教学行为及教学效果, 以便在今后的历史教学中调整、改进和提升。我们所在的中学是一所农村初级中学, 历史教师人数少、教学经验不足,95%以上的学生是农民子弟, 学困生占大多数, 针对这种
情况,结合历史学科的特点、学校现状以及学生的接受能力,不断地对教学进行及时的修改和提升。
1. 做好每一节历史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的反思[1]
我们经过总结多年课堂教学中出现的失误和教训, 在借鉴其他学校历史校本教研有益经验的基础上,一般进行三个反思来完善我们的校本教研:一是预测性反思,教师对学生的基本知识基础、课程内容的难重点及历史感悟功能等进行思考, 以便使教学中更具针对性;二是过程性反思,教师在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能够及时思考和处理突发性的教学问题,采取切实的策略, 使教学高效、有序地顺利完成;三是课后反思,教师在上完一节课或一个阶段的教学任务后反思教学是否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精神,重点是否突出,难点有无突破,教学方法还有哪些不足,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如何, 今后教学中还需要注意哪些问题等。通过这些反思,进一步提高教师教学和科研水平。
2. 做好历史校本教研的同伴互助
同伴互助作为校本教研的基本形式,教研组每两周进行一次大的校本教研活动, 共同研讨和解决解决历史科普遍存在的问题。从教育叙事研究教学叙事研究和教学叙事研究两方面进行调整和完善, 这种活动并不直接规定日常教学应该如何, 而是给学生讲一个历史故事或多个教育历史故事,让学生从历史故事中体悟历史的真实和内涵,再辅以教师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故事和种种感悟, 从学术学术和学科的角度通过教师的总结,进而提升推广和应用。同时针对相同的教学内容, 采用同课异构的校本研形式,通过学生角色表演历史人物, 运用材料分析的方法突破难点, 设计学生讨论、辩论化解难点,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而且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 采用多种形式具体实践历史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的开发对历史教师来说并不陌生,因为每个地区、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历史资源, 开发校本课程对于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提高知识水平等方面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2]。选取学校所在地内容贴近学生生活, 有利于调动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和创造性, 并且有利于本地区的历史和文化, 提高学校学生整体的人文素质水平。如下图所示:
通过这些喜闻乐见的形式,符合多层次的学生群体和多层次的学习要求,更符合学困生的学习, 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不仅能学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 唤醒学习热情, 展示自己的个性特长, 同时能寻找回来应该有的自尊自信和自由的天性。
三 设想和深化
校本教研活动, 就是是应对与时俱进, 可持续发展教师队伍的有效途径。因此,根据我校实际情况结合校本教研的研究成果,还需要对当前校本教研体制进行设想和深化, 将教师教学实践与教学研究隔为一体, 为新课程深度实施奠定坚实的基础。
1. 依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有关义务教育的相关规定和省市县的有关文件规定,结合我校历史校本教研开展的发展规划和
具体实施实际,继续完善历史校本教研制度,加大教学反思和校本教研课程开发的工作力度。努力营造开放的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氛围,积极推进教学工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全面提高学生历史综合素养,扎实提高历史教学质量,使每一位学生和谐全面地发展。
2. 加大科研力度,探索历史校本教研的新模式。依托“团队研修”这一主阵地,在教研组内大力倡导合作学习的风气,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和有丰富经验的教师引领和指导,不断探索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和策略,积极开展教学专题性研讨活动,通过学习发现自己在教学中的问题或不足,提升教师的业务水平,总结出其中的一般规律,营造了教研氛围,加大教研力度,使教师树立崇尚学术,追求卓越的教研观念。
3. 加强青年教师的校本教研培养工作,完善教师的三个层次。使青年教师能自觉地将新课程的理念转变为教学行为——(专业引领和自我反思),在他人的指导下,能把新课程理念转变为教学行为(见样学样靠同伴互助),不能将新课程理念转变为教学行为(见样学样学不上靠专业引领和同伴互助)。在促进骨干教师的专业发展的同时,做好新老教师的结对培养工作,为教研组的后续发展做好教师队伍梯队建设的必要准备。
参考文献:
[1] 贾淑霞. 初中历史校本教研探索[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10.10(133)
[2] 潘海燕. 教师的教育科研与专业发展[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
二0一0年四月
初中历史校本教研探索与实践
肥西县柿树岗中学:廖胜广
摘要: 历史校本教研是实践历史新课程的需要,是调动历史教师的能动性,保证历史教学改革顺利开展的有效途径。因此,学校在校本教研中应努力营造一种崇尚学术研究、崇尚教学探索的氛围,把学校建设成为学习型集体,教师将日常教学工作和教学研究、教师专业成长有机融为一体,形成在研究状态下工作的教学生活方式,精心为教师打造专业发展与成长搭建优质、高效的教育平台。
关键词: 初中历史教学;校本教研;探索;实践
校本教研是我国基础教育史上一次全新的课程体制变革,不仅是课程门类设置、教材内容体系的变化,更是教育观念的更新,同时也是教学方式、学习理念、管理策略和课程评价内容方法的多维度更新。为了充分发挥机遇,迎接新课程实验带来的挑战,学校领导的重视为校本教研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硬件措施,为我校的校本教研活动的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按照“做德才兼备之师,育合格满意之生,创名牌规范之校”的办学目标,以全面提高素质教育的质量为目的,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工作核心,狠抓校本教研,创新教科研方式,强化内部管理,形成以科研促课改的思路,扎实推进校本教研工作。在全体历史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我校的历史校本教研已经形成自己的经验特色,对我校的教育改革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一 初中历史校本教研的探索
1. 抓好教研组建设,完善常规教学
加强本组教研,落实教研实效,我们积极进行了多方面的准备,一是优化集体备课,发挥年级组集体智慧,每周能够按计划组织开展学习、研讨或集体备课活动,定时、定点、定内容,学习有主持,各人的交流发言有内容、有记录;二是教研活动组以织学习新课程理念、观摩优秀课堂案例、外出学习与听课交流、课题学习研讨实践反思等;三是严把“备课、上课、辅导、批改作业、考试、听课”六个关;四是以“教学六认真”为中心,把教学工作抓实、抓细,认真组织教师进行业务学习,共同探讨教学方法;五是教研组协同教导处加强督促检查工作,定期进行检查,规范教学工作;六是把课题研究与教研活动相结合,将研究
贯穿于平常的教育教学中,做到定期交流,阶段小结,组内每位历史教师确定自己的研究任务,积极投身教学研究实践,把科研课题落实到每堂课中,努力探索,形成符合实际的课堂教学模式,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七是教研组成员及时进行教学点评,每月写一篇教学反思,每学期一份教学论文;八是教研组老师在作业方面严格执行学校和教研组制定的“三个一”,统一的作业种类;统一的作业要求;统一的批改要求。通过这些教研的手段,进一步促进组内教师互帮互学,取长补短,平时多汲取其他教研组的优点,,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贯穿于整个历史教学的全过程。
2. 积极开展本校历史校本课程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通过对历史校本课程的内容、课时安排、活动形式、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评价手段和标准等方面的改革实验,结合学生的实际,笔者建立起一套较为完整的历史校本课程系统工程。通过开发研究,总结出该课程在提高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掌握历史学习方法方面的功能和作用。
校本课程规划(如下图所示)
3. 科研促教研,提高教学质量
校本教研要求教师走上研究之路,新课题开发教研创设了和谐浓厚的科研氛围。课题开发工作不仅扩大了教师的视野,形成新的教育理念,提高教师的课程意识和科研的能力;改进了教师的教学技巧,而且对学生的看法和对待儿童的方式也发生了变化,在教学方法上用于创新,积极利用班级授课制的优势,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和探究精神,大力推进合作学习,这种新的学习方式主要包括:基于多信息环境和多价值取向的自主探究式学习、小组协作式学习和非单纯的接受式学习。从教学的角度来说,教学内容的选择具有综合性、互补性、开放性和实践性;从学习的角度来说,学习活动的设计立足于合作能力、自身学习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对学生能够恰当地选择信息来帮助自己进行分析、综合评价并转化为身技能的能力。减轻老师、学生的负担,让他们在合作学习中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相互之间的合作精神。
4. 学校为青年教师的成长搭建了平台
为了促进教师之间的信息交流、经验分享和专题讨论,我校开展“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比武”活动,强调同伴互助,开放自己,主动的与教学伙伴进行合作性的切磋和探讨,互相学习,彼此支持,共同分享经验,共同探究问题,使教师在互动中学习、在互动中成长。通过互动研究,使教师在思想、理念方面得到提炼,在自由的阐述、辩论、讨论中,观点越来越鲜明,认识也越来越深刻。通过集思广益、切磋交流,强化了合作意识,建立了和谐的合作氛围,实现了资源共享,做到了优势互补,共同进步提高,有效地促进了教师队伍的凝聚力,达到了人人参与,人人受益的目的,促进了教师的专业素质的提高,为教师共同成长搭建了又一个交流的舞台。同时以“青蓝工程”评选为契机,加强组内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培养,在促进骨干教师的专业发展的同时,做好新老教师的结对培养工作,通过“引路子,结对子,树样子,压担子”,加速骨干教师与普通成长的步伐。
二 初中历史校本教研的实践
在历史校本教研的活动中,我们也认真地研究其他学校的历史课堂教学实践, 并结合自己的教学优势, 积极探索自己的历史教学行为及教学效果, 以便在今后的历史教学中调整、改进和提升。我们所在的中学是一所农村初级中学, 历史教师人数少、教学经验不足,95%以上的学生是农民子弟, 学困生占大多数, 针对这种
情况,结合历史学科的特点、学校现状以及学生的接受能力,不断地对教学进行及时的修改和提升。
1. 做好每一节历史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的反思[1]
我们经过总结多年课堂教学中出现的失误和教训, 在借鉴其他学校历史校本教研有益经验的基础上,一般进行三个反思来完善我们的校本教研:一是预测性反思,教师对学生的基本知识基础、课程内容的难重点及历史感悟功能等进行思考, 以便使教学中更具针对性;二是过程性反思,教师在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能够及时思考和处理突发性的教学问题,采取切实的策略, 使教学高效、有序地顺利完成;三是课后反思,教师在上完一节课或一个阶段的教学任务后反思教学是否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精神,重点是否突出,难点有无突破,教学方法还有哪些不足,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如何, 今后教学中还需要注意哪些问题等。通过这些反思,进一步提高教师教学和科研水平。
2. 做好历史校本教研的同伴互助
同伴互助作为校本教研的基本形式,教研组每两周进行一次大的校本教研活动, 共同研讨和解决解决历史科普遍存在的问题。从教育叙事研究教学叙事研究和教学叙事研究两方面进行调整和完善, 这种活动并不直接规定日常教学应该如何, 而是给学生讲一个历史故事或多个教育历史故事,让学生从历史故事中体悟历史的真实和内涵,再辅以教师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故事和种种感悟, 从学术学术和学科的角度通过教师的总结,进而提升推广和应用。同时针对相同的教学内容, 采用同课异构的校本研形式,通过学生角色表演历史人物, 运用材料分析的方法突破难点, 设计学生讨论、辩论化解难点,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而且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 采用多种形式具体实践历史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的开发对历史教师来说并不陌生,因为每个地区、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历史资源, 开发校本课程对于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提高知识水平等方面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2]。选取学校所在地内容贴近学生生活, 有利于调动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和创造性, 并且有利于本地区的历史和文化, 提高学校学生整体的人文素质水平。如下图所示:
通过这些喜闻乐见的形式,符合多层次的学生群体和多层次的学习要求,更符合学困生的学习, 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不仅能学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 唤醒学习热情, 展示自己的个性特长, 同时能寻找回来应该有的自尊自信和自由的天性。
三 设想和深化
校本教研活动, 就是是应对与时俱进, 可持续发展教师队伍的有效途径。因此,根据我校实际情况结合校本教研的研究成果,还需要对当前校本教研体制进行设想和深化, 将教师教学实践与教学研究隔为一体, 为新课程深度实施奠定坚实的基础。
1. 依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有关义务教育的相关规定和省市县的有关文件规定,结合我校历史校本教研开展的发展规划和
具体实施实际,继续完善历史校本教研制度,加大教学反思和校本教研课程开发的工作力度。努力营造开放的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氛围,积极推进教学工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全面提高学生历史综合素养,扎实提高历史教学质量,使每一位学生和谐全面地发展。
2. 加大科研力度,探索历史校本教研的新模式。依托“团队研修”这一主阵地,在教研组内大力倡导合作学习的风气,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和有丰富经验的教师引领和指导,不断探索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和策略,积极开展教学专题性研讨活动,通过学习发现自己在教学中的问题或不足,提升教师的业务水平,总结出其中的一般规律,营造了教研氛围,加大教研力度,使教师树立崇尚学术,追求卓越的教研观念。
3. 加强青年教师的校本教研培养工作,完善教师的三个层次。使青年教师能自觉地将新课程的理念转变为教学行为——(专业引领和自我反思),在他人的指导下,能把新课程理念转变为教学行为(见样学样靠同伴互助),不能将新课程理念转变为教学行为(见样学样学不上靠专业引领和同伴互助)。在促进骨干教师的专业发展的同时,做好新老教师的结对培养工作,为教研组的后续发展做好教师队伍梯队建设的必要准备。
参考文献:
[1] 贾淑霞. 初中历史校本教研探索[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10.10(133)
[2] 潘海燕. 教师的教育科研与专业发展[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
二0一0年四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