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研究 2010年第6期应用研究INSURANCESTUDIES No.6 2010 我国产险公司特许权价值自律效应的实证分析
徐 华 谢 宁 刘 平
(西南财经大学保险学院,四川成都611130)
[摘 要] 特许权价值是保险公司具有的从受保护市场获取未来租金的牌照价值,是保险公司自律的执行动力。特许权价值高的保险公司为避免破产后被吊销执照,会采取审慎的经营战略。反之,特许权价值较低的保险公司则具有较高的冒险动机。本文采用了11家我国产险公司2001年~2007年的数据,构建面板模型实证分析我国财产险保险公司特许权价值与风险行为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两者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即我国产险公司的特许权价值存在自律效应。然而随着我国保险业竞争的加剧,特许权价值正逐渐减弱,提高特许权价值以及其自律效应,对于防范保险公司风险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产险公司;特许权价值;风险承担;自律效应
[中图分类号]F840.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306(2010)06-0016-08
一、引 言
目前,许多学者从保险监管和保险公司的角度,分析了保险公司的风险种类、来源、度量方法、影响因素和防范对策。但是以往的文献中,许多学者忽略了保险公司特许权价值对公司风险承担的影响。对于保险业来说,具有高风险经营的特殊性和社会管理职能,各国监管部门均明确规定了保险公司的准入条件,偿付能力要求和业务范围,并通过严格审查和限制性发放经营许可证来保证保险业的有序和稳定。行业进入限制使得保险经营许可证供不应求而具有市场价值,这一价值就是保险公司的特许权价值(FranchiseValue或Char terValue),是保险公司因获准经营而取得的价值。保险公司的特许权价值是基于政府为确保保险业稳健经营而施加的保护,从而在本质上决定了其为保险公司创造着来自市场准入壁垒和竞争限制的垄断租金。从经济效应的角度来说,这种租金是保险公司从现有资产和日后投资机会中所得到的好处,是未来超额利润的现值。
从经济效应角度考虑,特许权价值是保险公司在持续经营的前提下,未来业务净收入的现值,假如保险公司一旦被关闭,它将失去特许权价值带给它的大部分收益,因此特许权也可视作保险公司持续经营能力和未来增长机会的反映。同时特许权价值增强了保险公司进行风险管理的激励,使之成为更为稳定的金融机构,非常有利于保险公司的稳健经营,因此也构成了保险公司经营活动中的自律性市场约束手段。目前,关于银行特许权价值的研究已经比较成熟,形成了 特许权价值范式 。
本文借鉴银行业的研究范式分析保险业特许权价值是否存在抑制风险的自律效应。研究保险公司的特许权价值的风险约束机制,规范保险行业经营行为,寻求大的发展和突破,对于最大限度的发挥保险行业 经济助推器 和 社会稳定器 的作用具有战略意义,并且有利于保险监管者合理制定竞争政策和规避政策诱导的道德风险。
[基金项目] 本文受西南财经大学 211工程 三期青年骨干教师成长项目和西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211工程 三期建设工程项目支助。
[作者简介] 徐 华,博士,西南财经大学保险学院副教授;谢 宁,博士,西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博士研究生;刘 平,西南财经大学保险学院硕士研究生。
二、文献回顾
(一)国外研究
关于保险公司特许权价值自律效应的研究目前在国内外还是凤毛麟角,只是在一些研究中提到特许权
价值的概念。FinsingerandPauly(1984)认为保险公司的特许权价值源于承保业务和市场势力所形成的准
租金,偿付能力不足会使其丧失这种价值。ScottE.HarringtonandPatriciaM.Danzon(1994)得出了相似的结论,认为如果保险公司偿付能力不足就会丧失其特许权价值,并且股东价值最大化暗示了公司的金融资本水平和供给价格与特许权价值呈正相关关系。特许权价值较小的公司倾向于持有更少的资本、较低的价格和较大的偿付能力风险,也就是说特许权价值和偿付能力风险呈负关系。他认为特许权价值是保险公司的商誉和续期业务的准租金。Cummins认为规模小的公司具有相对较低的特许权价值,具有较小的降低偿付能力风险的激励。HarringtonandNiehaus(2001)从两个方面解释了股东关心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安全的原因,一是获得更多的保险费收入,二是保护保险公司的特许权价值免受损失。KarenEpermanisandScottE.Harrington(2006)认为特许权价值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保险公司的重复业务量,所以保险公司为了维护其特许权价值就会增强风险敏感性需求的激励效应,进而减少了事前和事后的风险承担。Ren,YayuanandSchmi,tJoanT(2008)建立了竞争模型,利用上市的财产意外保险公司的数据实证分析了竞争和特许权价值的风险制约效应,结果表明:特许权价值的约束作用受市场竞争程度的影响。Yu,Tong,Lin,Bing Xuan,Oppenheimer,HenryR.andChen,Xuanjuan(2008)建立了一个简单模型,分析保护特许权价值和打破联合怎样影响财产责任保险公司的资本风险承担。
(二)国内文献
程忠平(2001)在分析寿险公司风险倾向时提到持续经营价值(FV),他认为保护或增加持续经营价值会促使保险公司减少风险承担,因为破产风险越大,持续经营价值损失的可能性就越大,持续经营价值越大的公司保护这种价值的动机就越大,控制风险承担的倾向就越明显。张仕英(2008)认为保险公司由于非预期的索赔成本或投资组合价值的下降而面临财务危机时,有可能丧失其特许权价值,持有更多的资本金可以减少失去特许权价值的可能性。其认为公司运作时的资产价值高于其停止运作时的资产价值的差值构成了一家公司的特许权价值。
三、数据选取与实证研究
(一)数据选取
本文选择了2001年~2007年11家产险公司的数据,利用Eviews6.0软件建立面板数据模型检验我国 Finsinger,Jorg,andMarkV.Pauly(1991). ReserveLevelsandReserveRequirementsforProfitMaximizingInsuranceFirms
[J].InInsuranceEconomics.
ScottE.Harrington,PatriciaM.Danzon. PriceCuttinginLiabilityInsuranceMarket [J],theJournalofBusiness,1994,Vol67,No4:511-538.
DavidCummins,ScottE.Harrington,RobertKlein. Insolvencyexperience,risk basedcapita,landpromptcorrectiveactioninproperty liabilityinsurance .WorkingPaper,TheWhartonFinancialInstitutionsCenter.
Harrington,S.E.,andJ.Nelson,1986,ARegression BasedMethodologyforSolvencySurveillanceintheProperty LiabilityIn suranceIndustry,JournalofRiskandInsurance,53:583-605.
KarenEpermanis,ScottE.Harrington. MarketDisciplineinProperty/CasualtyInsurance:EvidencefromPremiumGrowthSur roundingChangesinFinancialStrengthRatings [J].JournalofMoney,CreditandBanking,Vo.l38,No6,September2006.
YayuanRen,JoanT.Schmit. FranchiseValue,CompetitionandInsurerRisk taking. .WorkingPaper,UniversityofWiscon sin Madison,2006.
TongYu,BingxuanLin,HenryR.Oppenheimer,XuanjuanChen. IntangibleAssetsandFirmAssetRiskTaking:anAnalysisofPropertyandLiabilityInsuranceFirms. [J].RiskManagementandInsuranceReview,2008,Vo.l11,No.1:157-178.
程忠平.寿险公司偿付能力风险及其监管[D].西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1.
张仕英.保险公司的风险、外部监管与资本结构的决定[D].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
产险公司特许权价值的自律效应。产险公司数据包括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中华联合保险公司,太平洋财产保险公司,平安财产保险公司,华泰财产保险公司,大众财产保险公司、永安财产保险公司、华安保险公司、天安保险公司、美亚保险公司和香港民安保险公司。这11家财产险公司的保费收入占整个财产险市场的80%以上,并且成立的时间比较早,经营状况趋于稳定,可以代表整个财产险市场的发展状况,因此选择了这11家公司作为分析的样本。
数据来自2002年~2008年 中国保险年鉴 和公司网站的年度报告数据。
(二)实证分析
1.变量选择及度量
(1)因变量:偿付能力风险
本文用偿付能力风险作为产险公司面临的总体风险的替代变量。偿付能力风险用偿付能力充足率的倒数来度量。由于目前无法直接获得产险公司偿付能力充足率的数据,我们只能通过其他方法来近似地计量产险公司偿付能力充足率。
偿付能力充足率=实际偿付能力额度/最低偿付能力。
最低偿付能力数据可以根据相关规定利用报表数据计算直接得到,但由于实际偿付能力额度是根据认可资产与认可负债的差值来计算,我们很难计算各个产险公司各年度的实际偿付能力额度。因此本文在可获得的资产负债表的基础上,对产险公司的资产、负债做一定的假设,并计算其认可资产和认可负债,从而计算实际偿付能力额度。
根据认可资产表编报说明,结合保险年鉴上保险公司资产负债表的会计科目,借鉴王建、马学平和陈杰(1998)、罗朝晖(2003)和沈仁义和胡佼佼(2008)中对于认可资产的假设,本文在计算认可资产时做了如下假设:假设产险公司的不良资产率为1.5%,并将不良资产扣除,流动资产和长期资产的认可比例为100%,固定资产认可比例为80%,其他资产的认可比例为50%。一般认为负债是100%认可的。在此基础上可计算产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充足率。
(2)自变量
特许权价值变量
在国外关于特许权价值的度量研究中,大部分采用托宾Q法,但是这种方法主要应用于上市公司,鉴于目前我国上市的产险公司数量有限,为了保证样本的有效性,本文未采用此方法。考虑到特许权价值是未来超额利润的现值,可以表现为未来超过资本平均净收益的现值。所以本文拟采用税后净利润法来计算我国产险公司特许权价值。
产险公司特许权价值计算公式:
FV=v(P-Cc)
其中,FV是特许权价值,P为税后净利润,Cc为资本成本,v为贴现因子v=1/(1+R),R为风险贴现率。
产险公司单位特许权价值:
UBFV=v(P/C-Cc/C)=v(ROE-Rc)=(ROE-rc)/(1+R)
2003年3月24日,中国保监会发布实施了 保险公司偿付能力额度及监管指标管理规定 ,其中关于财产保险和短期人身保险业务的最低偿付能力额度规定为下述两项中较大的一项:(1)会计年度自留保费减营业税金及附加后人民币1亿元以下部分的18%和1亿元以上部分的16%;(2)近三年平均综合赔款人民币7000万元以下部分的26%和7000万元以上部分的23%,并规定对于经营不满三年的保险公司采用第一项规定的标准。
王 建,马学平,陈杰论.加强保险业偿付能力的监管[J],保险研究,1998(8):3-7.
罗朝晖.现阶段中国保险公司偿付能力风险研究[J]上海保险,2003(1):8-9.
沈仁义,胡佼佼.我国产险公司偿付能力预警研究[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8(10):133-134.
基本假设:(1)持续经营并获得稳定利润,本期的特许权价值预示着下一期的收益,产险公司只有持续经营至下一期才能获取本期期望的特许权价值,这是一个持续循环的价值实现过程。(2)宏观经济环境保持相对稳定,以保证稳定的资本回报率。3.市场环境保持相对稳定,产险公司面临的市场风险不变。
其中,UBFV为单位资本的特许权价值,ROE为保险公司税后资本利润率,Rc为保险业的资本成本率。若把保险业看成一个整体,从长期和平均意义来看,Rc近似等于资本的无风险收益率rc。本文中资本的平均收益率或无风险利率rc采用当年十年期国债利率,如果当年发行多期,取其平均值。
本文中的风险贴现率R参照了中国平安和中国人寿在2007年 内含价值报告 中的风险贴现率数据来确定。2007年,中国平安的风险贴现率为12%,中国人寿为11.5%。而东方证券研究机构通过研究认为两公司的风险贴现率假设都过于谨慎,都可降低150个基点,分别达到10.5%和10%,本文风险贴现率根据两家公司的平均数确定为10.25%。
我们预计H1:产险公司特许权价值越高,偿付能力风险越低,特许权价值与偿付能力风险负相关。 资产报酬率
资产报酬率=总利润/总资产,反应了产险公司的获利能力,此比率越大,表明公司运用资产产生利润的能力越强,从而其偿债能力越强。我们预计H2:产险公司资产报酬率越高,偿付能力风险越低。资产报酬率与偿付能力风险负相关。
速动比率
速动比率是指速动资产与负债的比值,表示了产险公司的资产的流动性和偿债的及时性。此指标越大表明产险公司资产的流动性越强,应付突发的赔偿或给付责任的能力越强,偿付无力的概率越小。本文用 现金及银行存款/负债 表示速动比率。我们预计H3:产险公司的速动比率越高,偿付能力风险越低。速动比率与偿付能力风险负相关。
公司规模
产险公司是经营风险的企业,其经营管理建立在大数法则的原理基础之上,因此随着承保标的数量的增加汇聚于风险池中的风险数增加,风险的平均损失就更加易于预测。这就意味着产险公司的规模越大,其损失更好预测,承保风险越小。本文用总资产的自然对数来表示公司规模。我们预计H4:产险公司的规模越大,偿付能力风险越低。公司规模与偿付能力风险负相关。
所有变量如表1所示:
变量汇总表
表1变量名
偿付能力风险
资产报酬率
速动比率
特许权价值
公司规模符号SRISKCAPRLDRFVLNA
各个变量的统计性分析
表2Variables
FV
LNA
SRISK
CAPR
LDRMean7.2647708.3208552.6828220.0253420.571964Median1.7414008.3993000.5385000.0227000.428600Maximum257.485411.8102050.0000000.3698192.250300Minimum-608.74685.5000000.031300-0.4835000.036900Std.Dev.90.649451.6357987.9785810.1143520.520251总资产的自然对数释义偿付能力充足率的倒数总利润/总资产现金及银行存款/负债
王小罡.东方证券保险行业报告[R].2008.
2.数据说明及统计性分析
表2展示了各个变量的统计性分析结果,分别给出了均值、中位数、最大值、最小值和标准差。我国11家产险公司的特许权价值的最大值为257.5,最小值为-608.7。偿付能力风险的最小值为0.03,最大值为
50。关于偿付能力风险的度量,本文采用了偿付能力充足率的倒数,偿付能力充足率越大,偿付能力风险越小,反之亦然,对于偿付能力充足率为正数的样本可以表示这种意义,对于偿付能力充足率为负数的无法度量,本文假设最大的偿付能力风险为50。
从图1总体特许权价值和偿付能力风险走势来看,保险公司特许权价值呈现下降趋势,偿付能力风险呈上升趋势,
特许权价值和偿付能力风险之间呈负相关关系。
图1 特许权价值和偿付能力风险关系图
3.模型建立和检验
(1)模型形式检验
面板数据模型一般通常有三种模型形式,即混合模型、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用模型(高铁梅)。在建立模型之前首先对模型形式进行判断,分析该模型是具有随机效应还是固定效应,一般的分析方法是Hausman检验。Hausman检验的原假设是:随机影响模型中个体影响与解释变量不相关。对数据进行Hausman检验,查表可知,对于5%显著性水平的 0.05(4)=9.488。从检验的结果看出,Hausman统计量的值大于临界值,说明模型可以拒绝个体影响与解释变量不相关的原假设,因此该模型可以确定为固定效用模型。
模型的Hausman检验结果
表3TestSummary
Cross sectionrandomHausman统计量16.395647 20.05(4)9.488Prob.0.00252
(2)模型构建
建立模型如下:
模型 :
SRISKit= 0+ 1LNAit+ 2FVit+ 3CAPRit+ 4LDRit+ it
模型 :
Xit= 0+ 1LNAit+ 2FVit+ it
模型 检验了特许权价值和偿付能力风险之间关系,其中SRISKit表示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风险变量,FVit代表保险公司特许权价值,CAPRit表示保险公司的资产报酬率,LDRit代表速动比率,LNAit代表资产规模,C是常数项, it是随机误差项,是相互独立的,并且满足零均值,等方差的假设。 1、 2、 3、 4代表各个变量的回归系数, 2代表了保险公司特许权价值的自律程度,该模型是变截距模型这种模型允许个体成员上存在个体影响, 0用来说明个体影响,反应个体偏离总体水平的程度。
模型 用来分析特许权价值自律作用的过程,其中Xit代表速动比率LDRit和资产报酬率CAPRit。 高铁梅.计量经济分析方法与建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4.回归结果分析
(1)特许权价值自律效应分析
利用Eviews6.0软件,采用加权的最小二乘法对模型 进行估计。结果如表4所示:
从表4的检验结果可以看出特许权价值的系数是负值,并且都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说明我国产险公司的特许权价值存在自律效应。特许权价值每提高1%,产险公司的偿付能力风险水平将降低2.32%,或特许权价值每降低1%,产险公司的偿付能力风险水平将提高2.32%。实证结果与假设一致。
资产报酬率和偿付能力风险的系数显著为负,并且都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表明了产险公司的获利能力越强,其偿还债务的能力就强。实证结果与假设一致。
回归结果
表4Variable
C
LNA
FV
CAPR
LDRCoefficient-16.05762*2.594351***Std.Error5.8522360.6730280.0091829.0845172.221201
0.748839
0.692125t Statistic-2.2738443.839888-2.528421-5.323045-1.077931F statisticD WstatProb.0.00790.00030.01400.00000.285213.203841.543312-0.023217***-48.35729***-2.394301R squaredAdjustedR squared
数据说明:表格内上一行为模型系数的值,下面括号内为T统计量的值,***、**、*分别表示在1%、5%、10%的水平显著。
公司规模对偿付能力风险的回归系数为正,并且都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说明产险公司规模越大,偿付能力风险越高,实证结果与假设相反。速动比率和偿付能力风险之间呈负相关关系,但不显著。按照假设速动比率反映了公司资产的流动性和偿债的及时性,与偿付能力风险之间是负相关关系,但实证结果不显著,可能存在以下原因,一是速动比率和偿付能力风险之间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他们之间可能存在更复杂形式的关系;二是数据的问题,偿付能力充足率的计算是建立在一系列的假设基础之上的,可能存在一些计算误差,并且参考的保险年鉴的数据各个年份之间的统计口径也存在一些差异。
(2)特许权价值自律过程分析
利用Eviews6.0软件,采用加权的最小二乘法对模型 进行估计。结果如表5所示:
从表5可以看出,特许权价值和资产报酬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说明特许权价值越大的公司其获利的能力越强。鉴于特许权价值的来源于产险公司未来净利润的现值,产险公司特许权价值的大小显著的影响其获利能力水平。特许权价值越大的产险公司其商誉、品牌之类的价值较高,进而获利的能力也较强。
特许权价值和速动比率呈正相关关系,但不显著。特许权价值对产险公司资产的流动性没有影响。因此可以看出,特许权价值通过影响产险公司的资产收益率间接影响保险公司的整体偿付能力风险水平。如果公司特许权价值较大,说明公司的获利能力较强,则其未来具有较强的能力应对赔偿或给付责任,具有较低的偿付能力风险。反之,如果公司的特许权价值较小,其将来获利的能力就较弱,应对未来赔付或给付的能力较小,偿付不足的风险较大。
四、建 议
目前我国的保险业处于转型期,保护保险业特许权价值并积极发挥其自律效应,对于保险业改革的平稳过渡具有重要意义。然而随着我国加入WTO以来,保险业的市场竞争越加激烈,我国保险业特许权价值正逐渐下降,保险公司风险有加剧的可能性。因而引导有效竞争、保护内生性的特许权价值以及提高其自律效
应,对于防范保险公司风险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回归结果
表5Variables
CCAPR0.060041
(0.768348)
-0.004771
(-0.510760)
0.000688***
(7.476294)
0.755352
0.709481
16.46673
0.000000
1.593023LDR0.668066(2.090328)-0.011804(-0.308998)0.000291(0.774020)0.8022870.76521621.641850.0000001.103430LNAFVR squaredAdjustedR squaredF statisticDurbin Watsonstat
数据说明:表格内上一行为模型系数的值,下面括号内为T统计量的值,***、**、*分别表示在1%、5%、10%的水平显著。
通过以上对样本产险公司的实证分析,我们建议:
(一)严格把关保险市场准入
市场准入监管是指通过对保险公司进入保险市场、经营范围、成立资质等进行严格审查,对那些不符合条件的机构予以排除,以保证保险业的健康发展。市场准入发挥着严格筛选机构、管理牌照、调节金融资源和约束保险业风险的功能,是特许权价值产生和维持的直接因素。
(二)适时实施内生激励监管制度
保险监管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保护投保人的利益,防止保单持有人遭受欺诈或是保险公司偿付能力不足时遭受损失;督促保险公司防范风险,确保保险机构的稳定发展,保护适度竞争引导保险业在经济发展中发挥有效作用,促进全社会的发展。
但是监管是一柄双刃剑,一方面,过度的监管会导致保险公司的效率低下,另一方面,放松管制会导致保险公司的偿付危机,监管着被监管者之间的道德风险使效率和安全不能同时实现,因此适时实施内生激励监管发挥特许权价值的自律作用,使保险监管从外部干预转向内部激励,促使监管者和保险公司的目标函数达到一致,从而实现监管效益的最大化。
(三)合理选择和制定保险公司退出机制目前,保险公司退出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以市场为基础的退出,体现了市场经济的公平和效率原则,一是以政府为基础的退出,政府承担了大部分损失降低了对社会的冲击,但同时也给政府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并且可能会诱导保险公司的道德风险。特许权价值体现了保险公司的破产成本,其来源于自身经营状况和政府管制,监管者可以根据其特许权价值的大小和来源合理实施退出机制,采取政府干预和市场机制相结合的方式,如果保险公司的特许权价值很大,并且特许权价值主要是源于其公司的高效率经营,监管者可以出面干预采取救助政策,采用重组或合并的方式帮助资不抵债的公司退出,反之,如果公司的特许权价值很小,则其破产成本较小,可以根据市场机制决定其退出。
[参考文献]
[1] 程忠平.寿险公司偿付能力风险及其监管[D].西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1.
[2] 贺琪凯.我国商业银行特许权价值和风险动机研究[D].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3] 李燕平,韩立岩.特许权价值、隐形保险与风险承担 中国银行业的经验分析[J].金融研究,2008,
(1).
[4] 许国新.我国上市银行特许权价值自律效应研究[D].湖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5] 徐 华,周 游.寿险公司资本结构的影响因素之实证研究[J].保险职业学院学报,2005,(5).
[6] 张仕英.保险公司的风险、外部监管与资本结构的决定[D].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
[7] 张正平,何广文.隐形保险、市场约束与我国银行业改革[J].金融研究,2005,(10).
[8] Harrington,S.E.,andJ.Nelson., ARegression BasedMethodologyforSolvencySurveillanceintheProper
ty LiabilityInsuranceIndustry,JournalofRiskandInsurance,1986.5,583-605.
[9] KarenEpermanis,ScottE.Harrington. MarketDisciplineinProperty/CasualtyInsurance:EvidencefromPre
miumGrowthSurroundingChangesinFinancialStrengthRatings .JournalofMoney,CreditandBanking,2006,9,38-45.
[10]ScottE.Harrington,PatriciaM.Danzon. PriceCuttinginLiabilityInsuranceMarket ,theJournalofBusi
ness,1994,4,511-538.
[11]TongYu,BingxuanLin,HenryR.Oppenheimer,XuanjuanChen. IntangibleAssetsandFirmAssetRisk
Taking:anAnalysisofPropertyandLiabilityInsuranceFirms. .RiskManagementandInsuranceReview,2008,1,157-178.
Abstract:Franchisevalueisthelicensevalueforfuturerentsthataninsurerisexpectedtoearnfromitsaccesstoprotectedmarkets.Itisadrivingforceforself disciplinebyinsurers.Insurerswithhigherfranchisevaluewillbelikelytoadoptaprudentialstrategyinordertoprotectthemfromrevocationoflicenseinbankruptcy.Butinsurerswithlowerfranchisevaluemayhaveahigherpropensityforrisk taking.Usingdataof11propertyandcasualtyinsurersinChinaduringtheperiodof2001 2007,thepaperdevelopedapaneldatamodeltoinvestigatetherela tionshipbetweenthefranchisevalueandtheinsurer srisk takingbehaviors.Theresultdisclosedthattherewasanegativerelationshipbetweenthefranchisevalueandtheinsurerrisk takingbehaviorsandthepropertyandcasualtyinsurers franchisevaluehadadiscipliningeffec.tHowever,asthecompetitionintheinsuranceindustryintensified,theindustry sfranchisevaluekeptdeclining,thereforeenhancingtheinsurers franchisevalueanditscorrespondingdiscipliningeffecthadsstrongsignificanceforpreventinginsurers risks.
Keywords:propertyandcasualtyinsurer;franchisevalue;risk taking;self disciplineeffect
[编辑:施 敏]
保险研究 2010年第6期应用研究INSURANCESTUDIES No.6 2010 我国产险公司特许权价值自律效应的实证分析
徐 华 谢 宁 刘 平
(西南财经大学保险学院,四川成都611130)
[摘 要] 特许权价值是保险公司具有的从受保护市场获取未来租金的牌照价值,是保险公司自律的执行动力。特许权价值高的保险公司为避免破产后被吊销执照,会采取审慎的经营战略。反之,特许权价值较低的保险公司则具有较高的冒险动机。本文采用了11家我国产险公司2001年~2007年的数据,构建面板模型实证分析我国财产险保险公司特许权价值与风险行为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两者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即我国产险公司的特许权价值存在自律效应。然而随着我国保险业竞争的加剧,特许权价值正逐渐减弱,提高特许权价值以及其自律效应,对于防范保险公司风险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产险公司;特许权价值;风险承担;自律效应
[中图分类号]F840.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306(2010)06-0016-08
一、引 言
目前,许多学者从保险监管和保险公司的角度,分析了保险公司的风险种类、来源、度量方法、影响因素和防范对策。但是以往的文献中,许多学者忽略了保险公司特许权价值对公司风险承担的影响。对于保险业来说,具有高风险经营的特殊性和社会管理职能,各国监管部门均明确规定了保险公司的准入条件,偿付能力要求和业务范围,并通过严格审查和限制性发放经营许可证来保证保险业的有序和稳定。行业进入限制使得保险经营许可证供不应求而具有市场价值,这一价值就是保险公司的特许权价值(FranchiseValue或Char terValue),是保险公司因获准经营而取得的价值。保险公司的特许权价值是基于政府为确保保险业稳健经营而施加的保护,从而在本质上决定了其为保险公司创造着来自市场准入壁垒和竞争限制的垄断租金。从经济效应的角度来说,这种租金是保险公司从现有资产和日后投资机会中所得到的好处,是未来超额利润的现值。
从经济效应角度考虑,特许权价值是保险公司在持续经营的前提下,未来业务净收入的现值,假如保险公司一旦被关闭,它将失去特许权价值带给它的大部分收益,因此特许权也可视作保险公司持续经营能力和未来增长机会的反映。同时特许权价值增强了保险公司进行风险管理的激励,使之成为更为稳定的金融机构,非常有利于保险公司的稳健经营,因此也构成了保险公司经营活动中的自律性市场约束手段。目前,关于银行特许权价值的研究已经比较成熟,形成了 特许权价值范式 。
本文借鉴银行业的研究范式分析保险业特许权价值是否存在抑制风险的自律效应。研究保险公司的特许权价值的风险约束机制,规范保险行业经营行为,寻求大的发展和突破,对于最大限度的发挥保险行业 经济助推器 和 社会稳定器 的作用具有战略意义,并且有利于保险监管者合理制定竞争政策和规避政策诱导的道德风险。
[基金项目] 本文受西南财经大学 211工程 三期青年骨干教师成长项目和西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211工程 三期建设工程项目支助。
[作者简介] 徐 华,博士,西南财经大学保险学院副教授;谢 宁,博士,西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博士研究生;刘 平,西南财经大学保险学院硕士研究生。
二、文献回顾
(一)国外研究
关于保险公司特许权价值自律效应的研究目前在国内外还是凤毛麟角,只是在一些研究中提到特许权
价值的概念。FinsingerandPauly(1984)认为保险公司的特许权价值源于承保业务和市场势力所形成的准
租金,偿付能力不足会使其丧失这种价值。ScottE.HarringtonandPatriciaM.Danzon(1994)得出了相似的结论,认为如果保险公司偿付能力不足就会丧失其特许权价值,并且股东价值最大化暗示了公司的金融资本水平和供给价格与特许权价值呈正相关关系。特许权价值较小的公司倾向于持有更少的资本、较低的价格和较大的偿付能力风险,也就是说特许权价值和偿付能力风险呈负关系。他认为特许权价值是保险公司的商誉和续期业务的准租金。Cummins认为规模小的公司具有相对较低的特许权价值,具有较小的降低偿付能力风险的激励。HarringtonandNiehaus(2001)从两个方面解释了股东关心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安全的原因,一是获得更多的保险费收入,二是保护保险公司的特许权价值免受损失。KarenEpermanisandScottE.Harrington(2006)认为特许权价值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保险公司的重复业务量,所以保险公司为了维护其特许权价值就会增强风险敏感性需求的激励效应,进而减少了事前和事后的风险承担。Ren,YayuanandSchmi,tJoanT(2008)建立了竞争模型,利用上市的财产意外保险公司的数据实证分析了竞争和特许权价值的风险制约效应,结果表明:特许权价值的约束作用受市场竞争程度的影响。Yu,Tong,Lin,Bing Xuan,Oppenheimer,HenryR.andChen,Xuanjuan(2008)建立了一个简单模型,分析保护特许权价值和打破联合怎样影响财产责任保险公司的资本风险承担。
(二)国内文献
程忠平(2001)在分析寿险公司风险倾向时提到持续经营价值(FV),他认为保护或增加持续经营价值会促使保险公司减少风险承担,因为破产风险越大,持续经营价值损失的可能性就越大,持续经营价值越大的公司保护这种价值的动机就越大,控制风险承担的倾向就越明显。张仕英(2008)认为保险公司由于非预期的索赔成本或投资组合价值的下降而面临财务危机时,有可能丧失其特许权价值,持有更多的资本金可以减少失去特许权价值的可能性。其认为公司运作时的资产价值高于其停止运作时的资产价值的差值构成了一家公司的特许权价值。
三、数据选取与实证研究
(一)数据选取
本文选择了2001年~2007年11家产险公司的数据,利用Eviews6.0软件建立面板数据模型检验我国 Finsinger,Jorg,andMarkV.Pauly(1991). ReserveLevelsandReserveRequirementsforProfitMaximizingInsuranceFirms
[J].InInsuranceEconomics.
ScottE.Harrington,PatriciaM.Danzon. PriceCuttinginLiabilityInsuranceMarket [J],theJournalofBusiness,1994,Vol67,No4:511-538.
DavidCummins,ScottE.Harrington,RobertKlein. Insolvencyexperience,risk basedcapita,landpromptcorrectiveactioninproperty liabilityinsurance .WorkingPaper,TheWhartonFinancialInstitutionsCenter.
Harrington,S.E.,andJ.Nelson,1986,ARegression BasedMethodologyforSolvencySurveillanceintheProperty LiabilityIn suranceIndustry,JournalofRiskandInsurance,53:583-605.
KarenEpermanis,ScottE.Harrington. MarketDisciplineinProperty/CasualtyInsurance:EvidencefromPremiumGrowthSur roundingChangesinFinancialStrengthRatings [J].JournalofMoney,CreditandBanking,Vo.l38,No6,September2006.
YayuanRen,JoanT.Schmit. FranchiseValue,CompetitionandInsurerRisk taking. .WorkingPaper,UniversityofWiscon sin Madison,2006.
TongYu,BingxuanLin,HenryR.Oppenheimer,XuanjuanChen. IntangibleAssetsandFirmAssetRiskTaking:anAnalysisofPropertyandLiabilityInsuranceFirms. [J].RiskManagementandInsuranceReview,2008,Vo.l11,No.1:157-178.
程忠平.寿险公司偿付能力风险及其监管[D].西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1.
张仕英.保险公司的风险、外部监管与资本结构的决定[D].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
产险公司特许权价值的自律效应。产险公司数据包括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中华联合保险公司,太平洋财产保险公司,平安财产保险公司,华泰财产保险公司,大众财产保险公司、永安财产保险公司、华安保险公司、天安保险公司、美亚保险公司和香港民安保险公司。这11家财产险公司的保费收入占整个财产险市场的80%以上,并且成立的时间比较早,经营状况趋于稳定,可以代表整个财产险市场的发展状况,因此选择了这11家公司作为分析的样本。
数据来自2002年~2008年 中国保险年鉴 和公司网站的年度报告数据。
(二)实证分析
1.变量选择及度量
(1)因变量:偿付能力风险
本文用偿付能力风险作为产险公司面临的总体风险的替代变量。偿付能力风险用偿付能力充足率的倒数来度量。由于目前无法直接获得产险公司偿付能力充足率的数据,我们只能通过其他方法来近似地计量产险公司偿付能力充足率。
偿付能力充足率=实际偿付能力额度/最低偿付能力。
最低偿付能力数据可以根据相关规定利用报表数据计算直接得到,但由于实际偿付能力额度是根据认可资产与认可负债的差值来计算,我们很难计算各个产险公司各年度的实际偿付能力额度。因此本文在可获得的资产负债表的基础上,对产险公司的资产、负债做一定的假设,并计算其认可资产和认可负债,从而计算实际偿付能力额度。
根据认可资产表编报说明,结合保险年鉴上保险公司资产负债表的会计科目,借鉴王建、马学平和陈杰(1998)、罗朝晖(2003)和沈仁义和胡佼佼(2008)中对于认可资产的假设,本文在计算认可资产时做了如下假设:假设产险公司的不良资产率为1.5%,并将不良资产扣除,流动资产和长期资产的认可比例为100%,固定资产认可比例为80%,其他资产的认可比例为50%。一般认为负债是100%认可的。在此基础上可计算产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充足率。
(2)自变量
特许权价值变量
在国外关于特许权价值的度量研究中,大部分采用托宾Q法,但是这种方法主要应用于上市公司,鉴于目前我国上市的产险公司数量有限,为了保证样本的有效性,本文未采用此方法。考虑到特许权价值是未来超额利润的现值,可以表现为未来超过资本平均净收益的现值。所以本文拟采用税后净利润法来计算我国产险公司特许权价值。
产险公司特许权价值计算公式:
FV=v(P-Cc)
其中,FV是特许权价值,P为税后净利润,Cc为资本成本,v为贴现因子v=1/(1+R),R为风险贴现率。
产险公司单位特许权价值:
UBFV=v(P/C-Cc/C)=v(ROE-Rc)=(ROE-rc)/(1+R)
2003年3月24日,中国保监会发布实施了 保险公司偿付能力额度及监管指标管理规定 ,其中关于财产保险和短期人身保险业务的最低偿付能力额度规定为下述两项中较大的一项:(1)会计年度自留保费减营业税金及附加后人民币1亿元以下部分的18%和1亿元以上部分的16%;(2)近三年平均综合赔款人民币7000万元以下部分的26%和7000万元以上部分的23%,并规定对于经营不满三年的保险公司采用第一项规定的标准。
王 建,马学平,陈杰论.加强保险业偿付能力的监管[J],保险研究,1998(8):3-7.
罗朝晖.现阶段中国保险公司偿付能力风险研究[J]上海保险,2003(1):8-9.
沈仁义,胡佼佼.我国产险公司偿付能力预警研究[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8(10):133-134.
基本假设:(1)持续经营并获得稳定利润,本期的特许权价值预示着下一期的收益,产险公司只有持续经营至下一期才能获取本期期望的特许权价值,这是一个持续循环的价值实现过程。(2)宏观经济环境保持相对稳定,以保证稳定的资本回报率。3.市场环境保持相对稳定,产险公司面临的市场风险不变。
其中,UBFV为单位资本的特许权价值,ROE为保险公司税后资本利润率,Rc为保险业的资本成本率。若把保险业看成一个整体,从长期和平均意义来看,Rc近似等于资本的无风险收益率rc。本文中资本的平均收益率或无风险利率rc采用当年十年期国债利率,如果当年发行多期,取其平均值。
本文中的风险贴现率R参照了中国平安和中国人寿在2007年 内含价值报告 中的风险贴现率数据来确定。2007年,中国平安的风险贴现率为12%,中国人寿为11.5%。而东方证券研究机构通过研究认为两公司的风险贴现率假设都过于谨慎,都可降低150个基点,分别达到10.5%和10%,本文风险贴现率根据两家公司的平均数确定为10.25%。
我们预计H1:产险公司特许权价值越高,偿付能力风险越低,特许权价值与偿付能力风险负相关。 资产报酬率
资产报酬率=总利润/总资产,反应了产险公司的获利能力,此比率越大,表明公司运用资产产生利润的能力越强,从而其偿债能力越强。我们预计H2:产险公司资产报酬率越高,偿付能力风险越低。资产报酬率与偿付能力风险负相关。
速动比率
速动比率是指速动资产与负债的比值,表示了产险公司的资产的流动性和偿债的及时性。此指标越大表明产险公司资产的流动性越强,应付突发的赔偿或给付责任的能力越强,偿付无力的概率越小。本文用 现金及银行存款/负债 表示速动比率。我们预计H3:产险公司的速动比率越高,偿付能力风险越低。速动比率与偿付能力风险负相关。
公司规模
产险公司是经营风险的企业,其经营管理建立在大数法则的原理基础之上,因此随着承保标的数量的增加汇聚于风险池中的风险数增加,风险的平均损失就更加易于预测。这就意味着产险公司的规模越大,其损失更好预测,承保风险越小。本文用总资产的自然对数来表示公司规模。我们预计H4:产险公司的规模越大,偿付能力风险越低。公司规模与偿付能力风险负相关。
所有变量如表1所示:
变量汇总表
表1变量名
偿付能力风险
资产报酬率
速动比率
特许权价值
公司规模符号SRISKCAPRLDRFVLNA
各个变量的统计性分析
表2Variables
FV
LNA
SRISK
CAPR
LDRMean7.2647708.3208552.6828220.0253420.571964Median1.7414008.3993000.5385000.0227000.428600Maximum257.485411.8102050.0000000.3698192.250300Minimum-608.74685.5000000.031300-0.4835000.036900Std.Dev.90.649451.6357987.9785810.1143520.520251总资产的自然对数释义偿付能力充足率的倒数总利润/总资产现金及银行存款/负债
王小罡.东方证券保险行业报告[R].2008.
2.数据说明及统计性分析
表2展示了各个变量的统计性分析结果,分别给出了均值、中位数、最大值、最小值和标准差。我国11家产险公司的特许权价值的最大值为257.5,最小值为-608.7。偿付能力风险的最小值为0.03,最大值为
50。关于偿付能力风险的度量,本文采用了偿付能力充足率的倒数,偿付能力充足率越大,偿付能力风险越小,反之亦然,对于偿付能力充足率为正数的样本可以表示这种意义,对于偿付能力充足率为负数的无法度量,本文假设最大的偿付能力风险为50。
从图1总体特许权价值和偿付能力风险走势来看,保险公司特许权价值呈现下降趋势,偿付能力风险呈上升趋势,
特许权价值和偿付能力风险之间呈负相关关系。
图1 特许权价值和偿付能力风险关系图
3.模型建立和检验
(1)模型形式检验
面板数据模型一般通常有三种模型形式,即混合模型、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用模型(高铁梅)。在建立模型之前首先对模型形式进行判断,分析该模型是具有随机效应还是固定效应,一般的分析方法是Hausman检验。Hausman检验的原假设是:随机影响模型中个体影响与解释变量不相关。对数据进行Hausman检验,查表可知,对于5%显著性水平的 0.05(4)=9.488。从检验的结果看出,Hausman统计量的值大于临界值,说明模型可以拒绝个体影响与解释变量不相关的原假设,因此该模型可以确定为固定效用模型。
模型的Hausman检验结果
表3TestSummary
Cross sectionrandomHausman统计量16.395647 20.05(4)9.488Prob.0.00252
(2)模型构建
建立模型如下:
模型 :
SRISKit= 0+ 1LNAit+ 2FVit+ 3CAPRit+ 4LDRit+ it
模型 :
Xit= 0+ 1LNAit+ 2FVit+ it
模型 检验了特许权价值和偿付能力风险之间关系,其中SRISKit表示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风险变量,FVit代表保险公司特许权价值,CAPRit表示保险公司的资产报酬率,LDRit代表速动比率,LNAit代表资产规模,C是常数项, it是随机误差项,是相互独立的,并且满足零均值,等方差的假设。 1、 2、 3、 4代表各个变量的回归系数, 2代表了保险公司特许权价值的自律程度,该模型是变截距模型这种模型允许个体成员上存在个体影响, 0用来说明个体影响,反应个体偏离总体水平的程度。
模型 用来分析特许权价值自律作用的过程,其中Xit代表速动比率LDRit和资产报酬率CAPRit。 高铁梅.计量经济分析方法与建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4.回归结果分析
(1)特许权价值自律效应分析
利用Eviews6.0软件,采用加权的最小二乘法对模型 进行估计。结果如表4所示:
从表4的检验结果可以看出特许权价值的系数是负值,并且都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说明我国产险公司的特许权价值存在自律效应。特许权价值每提高1%,产险公司的偿付能力风险水平将降低2.32%,或特许权价值每降低1%,产险公司的偿付能力风险水平将提高2.32%。实证结果与假设一致。
资产报酬率和偿付能力风险的系数显著为负,并且都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表明了产险公司的获利能力越强,其偿还债务的能力就强。实证结果与假设一致。
回归结果
表4Variable
C
LNA
FV
CAPR
LDRCoefficient-16.05762*2.594351***Std.Error5.8522360.6730280.0091829.0845172.221201
0.748839
0.692125t Statistic-2.2738443.839888-2.528421-5.323045-1.077931F statisticD WstatProb.0.00790.00030.01400.00000.285213.203841.543312-0.023217***-48.35729***-2.394301R squaredAdjustedR squared
数据说明:表格内上一行为模型系数的值,下面括号内为T统计量的值,***、**、*分别表示在1%、5%、10%的水平显著。
公司规模对偿付能力风险的回归系数为正,并且都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说明产险公司规模越大,偿付能力风险越高,实证结果与假设相反。速动比率和偿付能力风险之间呈负相关关系,但不显著。按照假设速动比率反映了公司资产的流动性和偿债的及时性,与偿付能力风险之间是负相关关系,但实证结果不显著,可能存在以下原因,一是速动比率和偿付能力风险之间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他们之间可能存在更复杂形式的关系;二是数据的问题,偿付能力充足率的计算是建立在一系列的假设基础之上的,可能存在一些计算误差,并且参考的保险年鉴的数据各个年份之间的统计口径也存在一些差异。
(2)特许权价值自律过程分析
利用Eviews6.0软件,采用加权的最小二乘法对模型 进行估计。结果如表5所示:
从表5可以看出,特许权价值和资产报酬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说明特许权价值越大的公司其获利的能力越强。鉴于特许权价值的来源于产险公司未来净利润的现值,产险公司特许权价值的大小显著的影响其获利能力水平。特许权价值越大的产险公司其商誉、品牌之类的价值较高,进而获利的能力也较强。
特许权价值和速动比率呈正相关关系,但不显著。特许权价值对产险公司资产的流动性没有影响。因此可以看出,特许权价值通过影响产险公司的资产收益率间接影响保险公司的整体偿付能力风险水平。如果公司特许权价值较大,说明公司的获利能力较强,则其未来具有较强的能力应对赔偿或给付责任,具有较低的偿付能力风险。反之,如果公司的特许权价值较小,其将来获利的能力就较弱,应对未来赔付或给付的能力较小,偿付不足的风险较大。
四、建 议
目前我国的保险业处于转型期,保护保险业特许权价值并积极发挥其自律效应,对于保险业改革的平稳过渡具有重要意义。然而随着我国加入WTO以来,保险业的市场竞争越加激烈,我国保险业特许权价值正逐渐下降,保险公司风险有加剧的可能性。因而引导有效竞争、保护内生性的特许权价值以及提高其自律效
应,对于防范保险公司风险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回归结果
表5Variables
CCAPR0.060041
(0.768348)
-0.004771
(-0.510760)
0.000688***
(7.476294)
0.755352
0.709481
16.46673
0.000000
1.593023LDR0.668066(2.090328)-0.011804(-0.308998)0.000291(0.774020)0.8022870.76521621.641850.0000001.103430LNAFVR squaredAdjustedR squaredF statisticDurbin Watsonstat
数据说明:表格内上一行为模型系数的值,下面括号内为T统计量的值,***、**、*分别表示在1%、5%、10%的水平显著。
通过以上对样本产险公司的实证分析,我们建议:
(一)严格把关保险市场准入
市场准入监管是指通过对保险公司进入保险市场、经营范围、成立资质等进行严格审查,对那些不符合条件的机构予以排除,以保证保险业的健康发展。市场准入发挥着严格筛选机构、管理牌照、调节金融资源和约束保险业风险的功能,是特许权价值产生和维持的直接因素。
(二)适时实施内生激励监管制度
保险监管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保护投保人的利益,防止保单持有人遭受欺诈或是保险公司偿付能力不足时遭受损失;督促保险公司防范风险,确保保险机构的稳定发展,保护适度竞争引导保险业在经济发展中发挥有效作用,促进全社会的发展。
但是监管是一柄双刃剑,一方面,过度的监管会导致保险公司的效率低下,另一方面,放松管制会导致保险公司的偿付危机,监管着被监管者之间的道德风险使效率和安全不能同时实现,因此适时实施内生激励监管发挥特许权价值的自律作用,使保险监管从外部干预转向内部激励,促使监管者和保险公司的目标函数达到一致,从而实现监管效益的最大化。
(三)合理选择和制定保险公司退出机制目前,保险公司退出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以市场为基础的退出,体现了市场经济的公平和效率原则,一是以政府为基础的退出,政府承担了大部分损失降低了对社会的冲击,但同时也给政府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并且可能会诱导保险公司的道德风险。特许权价值体现了保险公司的破产成本,其来源于自身经营状况和政府管制,监管者可以根据其特许权价值的大小和来源合理实施退出机制,采取政府干预和市场机制相结合的方式,如果保险公司的特许权价值很大,并且特许权价值主要是源于其公司的高效率经营,监管者可以出面干预采取救助政策,采用重组或合并的方式帮助资不抵债的公司退出,反之,如果公司的特许权价值很小,则其破产成本较小,可以根据市场机制决定其退出。
[参考文献]
[1] 程忠平.寿险公司偿付能力风险及其监管[D].西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1.
[2] 贺琪凯.我国商业银行特许权价值和风险动机研究[D].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3] 李燕平,韩立岩.特许权价值、隐形保险与风险承担 中国银行业的经验分析[J].金融研究,2008,
(1).
[4] 许国新.我国上市银行特许权价值自律效应研究[D].湖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5] 徐 华,周 游.寿险公司资本结构的影响因素之实证研究[J].保险职业学院学报,2005,(5).
[6] 张仕英.保险公司的风险、外部监管与资本结构的决定[D].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
[7] 张正平,何广文.隐形保险、市场约束与我国银行业改革[J].金融研究,2005,(10).
[8] Harrington,S.E.,andJ.Nelson., ARegression BasedMethodologyforSolvencySurveillanceintheProper
ty LiabilityInsuranceIndustry,JournalofRiskandInsurance,1986.5,583-605.
[9] KarenEpermanis,ScottE.Harrington. MarketDisciplineinProperty/CasualtyInsurance:EvidencefromPre
miumGrowthSurroundingChangesinFinancialStrengthRatings .JournalofMoney,CreditandBanking,2006,9,38-45.
[10]ScottE.Harrington,PatriciaM.Danzon. PriceCuttinginLiabilityInsuranceMarket ,theJournalofBusi
ness,1994,4,511-538.
[11]TongYu,BingxuanLin,HenryR.Oppenheimer,XuanjuanChen. IntangibleAssetsandFirmAssetRisk
Taking:anAnalysisofPropertyandLiabilityInsuranceFirms. .RiskManagementandInsuranceReview,2008,1,157-178.
Abstract:Franchisevalueisthelicensevalueforfuturerentsthataninsurerisexpectedtoearnfromitsaccesstoprotectedmarkets.Itisadrivingforceforself disciplinebyinsurers.Insurerswithhigherfranchisevaluewillbelikelytoadoptaprudentialstrategyinordertoprotectthemfromrevocationoflicenseinbankruptcy.Butinsurerswithlowerfranchisevaluemayhaveahigherpropensityforrisk taking.Usingdataof11propertyandcasualtyinsurersinChinaduringtheperiodof2001 2007,thepaperdevelopedapaneldatamodeltoinvestigatetherela tionshipbetweenthefranchisevalueandtheinsurer srisk takingbehaviors.Theresultdisclosedthattherewasanegativerelationshipbetweenthefranchisevalueandtheinsurerrisk takingbehaviorsandthepropertyandcasualtyinsurers franchisevaluehadadiscipliningeffec.tHowever,asthecompetitionintheinsuranceindustryintensified,theindustry sfranchisevaluekeptdeclining,thereforeenhancingtheinsurers franchisevalueanditscorrespondingdiscipliningeffecthadsstrongsignificanceforpreventinginsurers risks.
Keywords:propertyandcasualtyinsurer;franchisevalue;risk taking;self disciplineeffect
[编辑:施 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