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向自己的学生学习?
时代发展得太快,新的东西出现得太多,孩子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又特别多,而老师的工作又太忙,所以真不敢说我们处处都是孩子的老师。陶行知先生曾告诫师范生们:“未来的先生们!忘了你们的年纪,变个十足的小孩子,加入在小孩子的队伍里去吧!„„您立刻会发现小孩子的能力大得很:他能做许多您不能做的事,也能做您以前以为他不能做的事。”
九十年代初,我的学生王晓路,别看才二年级,他平时就非常爱看课外书,还整天在自己的本子上设计什么宇宙飞船、新型汽车、各式各样的潜水艇等,同学们都被吸引到他的座位周围观看。我也常常走过去听他讲,时不时地夸奖他两句。说实在的,他讲的我未必都能讲出来。
特别是在一次中队会上,他的发言简直使我吃惊。他把自己设计的鲨鱼潜艇画在幻灯片上,一边指着设计图,一边讲解:“我长大要当个设计师,这是我设计的鲨鱼潜艇。潜艇中有32个水手的座位。潜艇前方有两个鱼雷发射器,潜艇尾部还有两台远射加农炮,它有两个用气压做动力的炮台。潜艇上有两个雷达,可以发射类似鱼类发出的电波,控制台可以控制电波发射的频率以及速度。潜艇里有8套潜水服,水手们穿上它可以下海检修潜艇,当有的鱼雷没有引爆时,也可以打捞鱼雷。艇翼上是两个高性能显微望远镜。潜艇艇内是核反应装置。潜艇尾部还有检疫实验室,也可以研究海下沉积物。驾驶仓后面是厨房„„”孩子才二年级,他说的这些内容我真的说不上来,他的设计图我也画不出来,孩子的创造性深深地教育了我。当这个孩子讲完之后,一个孩子忽然站起来发问:“请问,你的潜艇的外壳用的是什么金属材料?”王晓路胸有成竹地回答:“潜艇的外壳用的是硬度最大的金属钛和镍的合金。”别说同学们发出了一片赞叹声,我也脱口而出:“真行!”突然,另一个孩子也发问了:“你的潜艇上没有厕所吗?”王晓路一下子怔住了。我笑着说:“那还不好办!设计师同志,现在添上也不晚哪!”大家都满意地笑了起来。
有一次,我们的中队会在学校大礼堂里举行,有二三百人观看。会前,学校在电视里放了一段录象,中队会要开始了,我想把录象关上,却找不到电视的开关,另一位老教师上来,按了电视上所有能看到按钮,也没把电视机关上。
这时,我班的才二年级的学生们,都把手举得高高的,我过去抱起一个孩子,走到电视机旁,他一下子就把电视机关上了,原来这台电视机的开关是和电视机的外壳一样颜色一样质地并且在同一个平面上的。在座的人全笑了,我说:“要不怎么说要向孩子学习呢!”
有一天,我想把在办公室电脑里打的古诗解释通过校园网传到教室的电脑里,上课时就可以用正投打到大屏幕上了。但是教室的电脑是刚换的新电脑,没有连网,我当时就束手无策了。这时,我们班的一个学生过来,问清我的意图后,几下就把问题解决了。他在全国计算机比赛中获二等奖。我表现出了对他的感谢与佩服。
我们向孩子学习的地方很多。他们的创造性,他们的好奇心,他们对集体事情的极大热情,他们对是非的爱憎分明的思想感情,他们对友谊的纯真态度等等,往往是我们成年人所不及的。
比如,我和我的学生们在做大扫除,我怕学生不小心弄脏了我的衣服,半开玩笑地大声嚷道:“大家小心点,没看见我穿了一件雪白的衬衫吗?”同学们看看我,一个同学笑着把我的视线引向一个正干得热火朝天的女同学。我一看,这个干得满头大汗的女同学穿的是一件漂亮的粉红色带白色花边的连衣裙,我知道这是她爸爸出差去香港特意给她带回来的。我马上吐了一下舌头,表示自己知道错了,也不顾一切地和同学们一起投入到劳动中去了。孩子们的行为教育了我。
还有一个孩子在展示自己才能的中队会上,别出心裁地当众解剖了一只兔子,让大家看看兔子的心脏是怎样跳动的。我上学时,一到生物解剖课,不但不敢动手操作,还远远躲着不敢看。可孩子追求科学的精神不值得我们学习吗?
有一次,我们班负责板报的一个同学正在画板报,我走过去一看,身不由己地就想帮他画,他用胳膊挡着我说:“老师不能动手,学校还评比呢!必须得是同学自己出的。”我们班板报的大题目是“向英雄学习”,他画了一棵大松树在黑板的左上角,我远远一看,觉得整个版面有点头重脚轻,就建议他把树干擦去,他不情愿地答应了。我还是觉得不匀称,又建议他把树冠也擦去,不等他说话,我自己就擦了起来,一边擦,我还一边说:“还不如画花边倒还
整齐点。”这时,他忍不住发话了:“孙老师,您可真有点„„”我这就意识到他有意见了,问他:“我有点怎么啦?”“那我说了您别生气。”“我不生气。”“您有点得寸进尺。”我听了,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虽然他用词不当,但也有他的道理。人家的画是配合学英雄的内容要用松树表现英雄的坚强性格的,我是擦了树干又擦树冠,最后让人画花边。于是,我说:“也是,我是有点‘得寸进尺’。你的想法是对的!画松树比画花边有意义,你还是把松树的枝叶画上吧!”结果,学校评比时,认为我们班的板报不错,得到了表扬。我接受了孩子的意见,保护了孩子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仅如此,这件事给孩子的印象极深,他不但写进了自己的作文里,也写进了给我的毕业赠言中,他写道:“在您教我的四年中,发展了我的绘画特长。每当我想起在四年级我们为画那棵松树而发生的小小‘辩论’时,总会感到小学生活的快乐。”
向孩子学习,必有收获;向孩子学习,能使我们变得聪明;向孩子学习,你会进入一个其乐无比的世界;向孩子学习,你会获得教育王国的自由。
为什么要向自己的学生学习?
时代发展得太快,新的东西出现得太多,孩子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又特别多,而老师的工作又太忙,所以真不敢说我们处处都是孩子的老师。陶行知先生曾告诫师范生们:“未来的先生们!忘了你们的年纪,变个十足的小孩子,加入在小孩子的队伍里去吧!„„您立刻会发现小孩子的能力大得很:他能做许多您不能做的事,也能做您以前以为他不能做的事。”
九十年代初,我的学生王晓路,别看才二年级,他平时就非常爱看课外书,还整天在自己的本子上设计什么宇宙飞船、新型汽车、各式各样的潜水艇等,同学们都被吸引到他的座位周围观看。我也常常走过去听他讲,时不时地夸奖他两句。说实在的,他讲的我未必都能讲出来。
特别是在一次中队会上,他的发言简直使我吃惊。他把自己设计的鲨鱼潜艇画在幻灯片上,一边指着设计图,一边讲解:“我长大要当个设计师,这是我设计的鲨鱼潜艇。潜艇中有32个水手的座位。潜艇前方有两个鱼雷发射器,潜艇尾部还有两台远射加农炮,它有两个用气压做动力的炮台。潜艇上有两个雷达,可以发射类似鱼类发出的电波,控制台可以控制电波发射的频率以及速度。潜艇里有8套潜水服,水手们穿上它可以下海检修潜艇,当有的鱼雷没有引爆时,也可以打捞鱼雷。艇翼上是两个高性能显微望远镜。潜艇艇内是核反应装置。潜艇尾部还有检疫实验室,也可以研究海下沉积物。驾驶仓后面是厨房„„”孩子才二年级,他说的这些内容我真的说不上来,他的设计图我也画不出来,孩子的创造性深深地教育了我。当这个孩子讲完之后,一个孩子忽然站起来发问:“请问,你的潜艇的外壳用的是什么金属材料?”王晓路胸有成竹地回答:“潜艇的外壳用的是硬度最大的金属钛和镍的合金。”别说同学们发出了一片赞叹声,我也脱口而出:“真行!”突然,另一个孩子也发问了:“你的潜艇上没有厕所吗?”王晓路一下子怔住了。我笑着说:“那还不好办!设计师同志,现在添上也不晚哪!”大家都满意地笑了起来。
有一次,我们的中队会在学校大礼堂里举行,有二三百人观看。会前,学校在电视里放了一段录象,中队会要开始了,我想把录象关上,却找不到电视的开关,另一位老教师上来,按了电视上所有能看到按钮,也没把电视机关上。
这时,我班的才二年级的学生们,都把手举得高高的,我过去抱起一个孩子,走到电视机旁,他一下子就把电视机关上了,原来这台电视机的开关是和电视机的外壳一样颜色一样质地并且在同一个平面上的。在座的人全笑了,我说:“要不怎么说要向孩子学习呢!”
有一天,我想把在办公室电脑里打的古诗解释通过校园网传到教室的电脑里,上课时就可以用正投打到大屏幕上了。但是教室的电脑是刚换的新电脑,没有连网,我当时就束手无策了。这时,我们班的一个学生过来,问清我的意图后,几下就把问题解决了。他在全国计算机比赛中获二等奖。我表现出了对他的感谢与佩服。
我们向孩子学习的地方很多。他们的创造性,他们的好奇心,他们对集体事情的极大热情,他们对是非的爱憎分明的思想感情,他们对友谊的纯真态度等等,往往是我们成年人所不及的。
比如,我和我的学生们在做大扫除,我怕学生不小心弄脏了我的衣服,半开玩笑地大声嚷道:“大家小心点,没看见我穿了一件雪白的衬衫吗?”同学们看看我,一个同学笑着把我的视线引向一个正干得热火朝天的女同学。我一看,这个干得满头大汗的女同学穿的是一件漂亮的粉红色带白色花边的连衣裙,我知道这是她爸爸出差去香港特意给她带回来的。我马上吐了一下舌头,表示自己知道错了,也不顾一切地和同学们一起投入到劳动中去了。孩子们的行为教育了我。
还有一个孩子在展示自己才能的中队会上,别出心裁地当众解剖了一只兔子,让大家看看兔子的心脏是怎样跳动的。我上学时,一到生物解剖课,不但不敢动手操作,还远远躲着不敢看。可孩子追求科学的精神不值得我们学习吗?
有一次,我们班负责板报的一个同学正在画板报,我走过去一看,身不由己地就想帮他画,他用胳膊挡着我说:“老师不能动手,学校还评比呢!必须得是同学自己出的。”我们班板报的大题目是“向英雄学习”,他画了一棵大松树在黑板的左上角,我远远一看,觉得整个版面有点头重脚轻,就建议他把树干擦去,他不情愿地答应了。我还是觉得不匀称,又建议他把树冠也擦去,不等他说话,我自己就擦了起来,一边擦,我还一边说:“还不如画花边倒还
整齐点。”这时,他忍不住发话了:“孙老师,您可真有点„„”我这就意识到他有意见了,问他:“我有点怎么啦?”“那我说了您别生气。”“我不生气。”“您有点得寸进尺。”我听了,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虽然他用词不当,但也有他的道理。人家的画是配合学英雄的内容要用松树表现英雄的坚强性格的,我是擦了树干又擦树冠,最后让人画花边。于是,我说:“也是,我是有点‘得寸进尺’。你的想法是对的!画松树比画花边有意义,你还是把松树的枝叶画上吧!”结果,学校评比时,认为我们班的板报不错,得到了表扬。我接受了孩子的意见,保护了孩子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仅如此,这件事给孩子的印象极深,他不但写进了自己的作文里,也写进了给我的毕业赠言中,他写道:“在您教我的四年中,发展了我的绘画特长。每当我想起在四年级我们为画那棵松树而发生的小小‘辩论’时,总会感到小学生活的快乐。”
向孩子学习,必有收获;向孩子学习,能使我们变得聪明;向孩子学习,你会进入一个其乐无比的世界;向孩子学习,你会获得教育王国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