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价值的研究用收益法评估企业价值毕业论文

企业价值的研究用收益法

评估企业价值毕业论文

1、企业价值评估的概述

1.1、企业及企业价值评估

一、企业:企业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由各种要素资产组成的,并具有持续经营能力相对完整的系统整体。其特点有:

(一)、盈利性。企业作为一类特殊的资产,其经营的目的就是盈利;(二)、整体性。构成企业的各个要素资产虽然性能不尽相同,但是它们都服从一个系统主题,那就是企业整体。各个要素资产的功能虽然不很健全,但它们可以组成具有良好功能的企业主体;(三)、持续经营性。持续经营是保证正常盈利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企业价值:由于经济学家、会计师、投资者和证券从业人员出发点和

观察角度不同,所以对于企业的定义与概念也不同,主要包括:(一)、账面价值。企业的账面价值是一个以历史成本为基础进行计量的会计概念。(二)、市场价值。

三、企业价值评估:是指注册资产评估师对基准日特定目的下企业整体价

值、股东全部权益价值或部分权益价值进行分析,估算并发表专业意见的行为和过程。主要表现为:(一)、企业整体价值。就是全部资产价值;(二)股东全部权益价值。即企业全部资产价值扣除负债以后的价值。(三)、股东部分权益价值。

1.2企业价值评估的特点

一个企业的价值,可以通过两种不同的途径获得其评估值:一是对组成

企业的各单项资产价值分别进行评估,在此基础上汇总单项资产的评估价值,从而形成企业价值;二是把企业作为一个独立的整体,根据企业的获得能力、资产使用效果、市场条件等因素确定企业的评估价值。企业价值评估是一种整体性评估,与单项资产评估汇总确定企业评估价值是有区别的,表现在:

一、两种评估所确定的评估价值的含义是不相同的。利用单项资产价值汇

总的途径获得的企业全部资产价值。

二、两种评估所确定的评估价值的价值一般是不相等的。由于地理位置、

历史因素、产品品种结构、市场因素、管理水平等原因,同样的资产或资产组合,在不同企业的获利能力是不同的。

三、两种评估所反映的评估目的是不相同的。企业是资产的综合体,但是,

由于评估的目的不同,所采用的评估方式也是不同的。

从单项资产评估汇总确定企业资产评估价值的角度来说,企业资产数量越

多,质量越 高,评估值越高。而资产的数量、质量则是决定企业获利能力的重

要因素。建立在企业资产有效、企业经营以盈利为目的假设前提下,企业资产评估值应与整体企业评估值大小关系的判断标准(一)、企业的资产收益率与社会平均资产收益率相同,则单项资产评估汇总确定的企业资产评估值应与整体企业评估值趋于一致。(二)、如企业资产收益率低于平均资产收益率,单项资产评估汇总确定的企业资产评估价值就会比整体企业评估价值高;(三)、如果企业资产收益率高于社会平均收益率,整体企业评估值则会高于单项资产评估汇总的价值,超过的部分则是企业商誉的价值。商誉价值是企业中人员素质、管理机制等超出一般企业水平的价值体现。

2. 企业价值评估的范围与程序

2.1企业价值评估的范围

评估范围界定是任何一项资产评估必须做的工作。但绝大部分有形可确指

的单项资产评估,其评估范围的界定相对来说是比较容易的,即通过明确评估对象本身就能较为准确地界定评估范围。而对于企业来说,一般情况会复杂些,至少包括以下两个层次:其一是企业资产范围的界定;其二是企业有效资产的界定。把上述两个层次的评估范围称为企业价值评估的一般范围和具体范围。

一、企业价值评估的一般范围

一般范围亦即企业的资产范围。这是从法的角度界帝王企业评估的资产范

围。在具体界定企业评估的资产范围时应根据以下有关资料进行:企业提出资产评估申请时的申请报告及上级主管部门的批复文件所规定的评估范围;和企业有关产权转让或产权变动的协议、合同、章程中规定的企业资产变动的范围。

二、企业价值评估的具体范围

具体范围是指评估人员具体实施评估的资产范围,亦即有效资产范围。在界

定企业价值评估具体范围时应注意的问题:首先,对于在评估时点一时难以界定的产权或因产权纠纷暂时难以得出结论的资产,应划为“待定产权”,暂不列入企业评估范围。其次,在产权界定范围内,若企业中明显存在着生产能力闲置或浪费,以及某些局部资产的功能与整个企业的总体功能不一致,并且可以分离,按照效用原则应提醒委托方进行企业资产重组。再次,资产重组是形成和界定企业价值评估具体范围的重要途径。

资产重组对资产评估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在资产评估时应予以重

视:(一)、资产范围的变化。(二)、资产负债结构的变化。(三)、收益水平的变化。

2.2企业价值评估的程序

一、明确评估目的和评估基准日

评估目的和评估基准日是评估首先要确定的情况,因为评估的特定目的不相

同,选择的价值内涵和价值类型也不一样,表现出的评估价值也不一样。评估基准日则反映评估价值的时点定位,一般应考虑选择某一个结算期的终止日。

二、明确评估对象

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确定被评估资产的范围和数量;二是资产的权益。三、制定比较详尽的评估计划

三、制定比较详细的评估工作计划

这个工作计划包括:(一)、整个评估工作(项目)的人员组成及项目的

分工负责。(二)、整个需要准备的资料,包括企业提供资料、现场查勘资料。(三)、工作进程的安排。

四、对资料加以归纳、分析和整理,并加以补充和完善

五、根据资产的特点、评估目的选择合适的方法,评定估算资产价值。

六、讨论和纠正评估值。在讨论和纠正评估值的过程中,绝不能随意调整评

估值,应防止不必要的行政

七、产生结论,完成企业价值评估报告。

3. 企业价值评估的因素分析

3.1企业价值评估应考虑的因素

为了科学的对企业进行评估,必须对被评估企业作综合的考察判断。影响企

业整体价值的因素很多,既有内部因素也有外部因素,在评估时,主要应考虑以下三个方面的因素:

一、企业全部资产价值。企业的资产包括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掌握企业全

部资产数量和质量是进行企业价值评估的关键。

二、企业的获利能力。这是进行企业资产评估一项非常重要的指标。分析、

确定企业的获利能力,需要广泛地研究各方面的因素:企业所属行业的收益;市场竞争因素;企业的资产结构和负债比例;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三、企业的外部环境。企业的生存、发展除了自身的努力外,还包括企业的

外部因素。企业的外部环境包括市场、政府政策法规等。

3.2企业价值评估中的财务分析

企业的财务分析是指利用企业财务报表所提供的数据,对企业的经营状况进

行研究比较,并对企业未来的财务状况进行预测判断的动态过程。对企业分析的目的不同,进行分析的主体和方法也不同,对企业的财务分析主要是在分析企业现有财务状况的基础上,判断企业未来的发展能力,以有效的评估企业的价值。这种分析主要从偿债能力、运营能力以及盈利能力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企业偿债能力。是指,偿还各种到期债务的能力,一般包括短期偿债能

力,长期偿债能力。其主要指标包括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一)、流动比率,是指每一元流动负债所拥有的流动资产保证能力。流动比率越高,短期的偿债能力越强。(二)、速动比率,是用来评估企业在不依靠出售存货情况下所具有的迅速偿债能力的指标。(三)、资产负债率,资产负债率又称举债经营比率,是用以衡量企业利用债权人提供资金进行经营活动的能力。

二、企业运营能力。企业运营能力反映企业使用经济资源的效率,而这种效

率的程度体现在资产周转速度快慢上。通常用以反映的指标有: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一)存货周转率,是指在一定的时期内存货周转的速度,是衡量企业营销能力强弱和存货管理效果的指标。包括存货周转次数和存货周转天数。

(二)应收账款周转率,是用以评估应收账款变现速度和管理效率的指标。包括应收账款周转次数和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三、企业盈利能力。是指企业赚取利润的能力。分析其主要的指标包括,投

资报酬率、销售利润率、每股利润、每股股利和市盈率。

4. 企业价值评估的收益法

4.1企业价值评估中收益法的应用形式

企业价值评估的假设前提是持续经营,在持续经营前提下,一是假设企业仍按原先设计与兴建的目的使用,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能自觉的保持资产的再生产;二是企业的经营期限是无穷的,在这种情况下,收益法应用于企业整体评估的形式有两种。

一、年金资本化法,企业年金收益与资本化率的比值。

企业年金收益,是指根据企业前几年的生产状况、销售状况、成本和收益状况以及同期的企业外部环境全面分析的基础上,预测企业未来若干年的收益。然后计算企业未来若干年收益的现值,并进行年金化。资本化率,又称还原利率,是指企业将一定的资本投入后所获得的收益率。

4.2企业收益及其预测

一、企业收益的界定与选择

企业收益都来自企业劳动者创造的纯收入,整体企业资产评估中的企业收益也不例外,在具体界定时应注意以下问题:(一)、不归企业权益主体所有的企业纯收入不能作为企业评估中的企业收益,如税收。2、凡是归企业权益主体所有的企业收支净额,可视同企业收益。从投资回报的角度,企业收益的边界是可以确定的。企业净利润是所有者的权益,利息是债权人的收益。

二、净收益与现金流量的关系。

净收益与现金流量的关系体现为以下两个方面:(一)、净收益是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基础。未来现金流量的估计是通过现金预算的编制进行的,现金预算是保证现金收支管理的重要工具。其中净损益调整法是现金预算编制的重要方法之

一。它是以预计损益表中按权责发生制原则确定的净收益作为现金编制的出发点,通过逐笔调整处理各项影响损益和现金余额的会计事项,把本期的净收益调整为现金净流量的方法。(二)、现金流量与净收益的差异,可揭示净收益品质的好坏。所谓收益品质,是指对企业净收益与现金流量之间的差异程度予以反映的一个概念。一般而言,净收益与现金流量之间的伴随关系越强,表明企业的净收益品质越好;即净收益与现金流量之间的差异(数量上,时间分布)越小,说明净收益的收现能力越强。收益品质越好,企业的流动性和财务适应性就越强。 综上所述,净收益是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基础,而现金流量与净收益的差异程度又可揭示净收益的品质好坏。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和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企业经营活动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将不断增加。这些都会促使企业管理当局、与企业有利益关系的外部集团和个人,日益关注企业现金流量信息及创收现金的能力。现金流量及相关问题的研究,也将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三、企业收益预测的基础

企业收益预测首先应明确企业收益预测的基础。企业收益的基础不同,预测时考虑的因素也不同,收益基础的判断,最重要的是对企业整体评估时经济行为的理解。在评估时应注意两点首先,企业预期收益的预测必须以企业现实存量资产为出发点,并考虑正常经营范围内的合理改进和资产重组的因素。其次,企业预期收益的预测必须以企业未来进行正常经营为基础,并考虑业已产生或潜在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

四、企业收益预测的方法

(一)、综合调整法,这是一种以企业收益现状为基础,考虑企业未来收益的

各种因素的预期影响,对收益进行调整以确定近期收益的办法。使用综合调查法的具体步骤为:(1)设计收益预测表。(2)按收益预测表的主要项目逐项分析预期年度内可能出现的变化因素。(3)分析各影响因素对收益预测表中各个项目的影响,采取一定的方法,计算出各项目的预测值。(4)将各个项目的预测值汇总,得出预测的收益值。(二)、产品周期法,产品从初创到退出市场的整个生命过程。又称产品寿命周期,它一般经过导入、成长、成熟、饱和和衰退等阶段。一方面要了解本企业产品的生命周期;另一方面要参考市场上类似资产的周期情况。(三)、现代统计法,这是将现代统计预测科学的科学理论和方法,运用于企业未来收益的预测而产生的方法。

4.3折现率和资本化率的估算

一、折现率和资本化率确定的原则,在估算折现率和资本化率时,应注意到,折现率和资本化率应不低于安全利率。折现率和资本化率应与收益额口径保持一致,折现率和资本化率应参考同行业平均收益率而定。

二、折现率和资本化率的估算方法。(一)、风险累加法。企业在其持续经营过程可能要面临着许多风险,像前面已经提到的行业风险、经营风险、财务风险、通货膨胀等。将企业可能面临的风险对回报率的要求予以量化并累加,便可得到企业评估折现率中的风险报酬率。(二)、β系数法。β系数法的基本思路是,某企业评估中的风险报酬率是社会平均风险报酬率与被估企业所在的行业平均风险与社会平均风险的比率的乘积。按照这一种思路,可按下列方法求取被估企业的风险报酬率。首先,将社会平均收益率扣除无风险报酬率,得到社会平均风险报酬率;其次,把企业所在的行业的平均风险与社会平均风险进行对比,即通常采用行业平均收益率变动与社会平均收益率变动之比的数值作为调整系数

(三)、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模型是测算企业评估中的折现率的一种较为常用的方法。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模型是以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和长期负债所构成的投资资本,以及投资资本

企业价值的研究用收益法

评估企业价值毕业论文

1、企业价值评估的概述

1.1、企业及企业价值评估

一、企业:企业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由各种要素资产组成的,并具有持续经营能力相对完整的系统整体。其特点有:

(一)、盈利性。企业作为一类特殊的资产,其经营的目的就是盈利;(二)、整体性。构成企业的各个要素资产虽然性能不尽相同,但是它们都服从一个系统主题,那就是企业整体。各个要素资产的功能虽然不很健全,但它们可以组成具有良好功能的企业主体;(三)、持续经营性。持续经营是保证正常盈利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企业价值:由于经济学家、会计师、投资者和证券从业人员出发点和

观察角度不同,所以对于企业的定义与概念也不同,主要包括:(一)、账面价值。企业的账面价值是一个以历史成本为基础进行计量的会计概念。(二)、市场价值。

三、企业价值评估:是指注册资产评估师对基准日特定目的下企业整体价

值、股东全部权益价值或部分权益价值进行分析,估算并发表专业意见的行为和过程。主要表现为:(一)、企业整体价值。就是全部资产价值;(二)股东全部权益价值。即企业全部资产价值扣除负债以后的价值。(三)、股东部分权益价值。

1.2企业价值评估的特点

一个企业的价值,可以通过两种不同的途径获得其评估值:一是对组成

企业的各单项资产价值分别进行评估,在此基础上汇总单项资产的评估价值,从而形成企业价值;二是把企业作为一个独立的整体,根据企业的获得能力、资产使用效果、市场条件等因素确定企业的评估价值。企业价值评估是一种整体性评估,与单项资产评估汇总确定企业评估价值是有区别的,表现在:

一、两种评估所确定的评估价值的含义是不相同的。利用单项资产价值汇

总的途径获得的企业全部资产价值。

二、两种评估所确定的评估价值的价值一般是不相等的。由于地理位置、

历史因素、产品品种结构、市场因素、管理水平等原因,同样的资产或资产组合,在不同企业的获利能力是不同的。

三、两种评估所反映的评估目的是不相同的。企业是资产的综合体,但是,

由于评估的目的不同,所采用的评估方式也是不同的。

从单项资产评估汇总确定企业资产评估价值的角度来说,企业资产数量越

多,质量越 高,评估值越高。而资产的数量、质量则是决定企业获利能力的重

要因素。建立在企业资产有效、企业经营以盈利为目的假设前提下,企业资产评估值应与整体企业评估值大小关系的判断标准(一)、企业的资产收益率与社会平均资产收益率相同,则单项资产评估汇总确定的企业资产评估值应与整体企业评估值趋于一致。(二)、如企业资产收益率低于平均资产收益率,单项资产评估汇总确定的企业资产评估价值就会比整体企业评估价值高;(三)、如果企业资产收益率高于社会平均收益率,整体企业评估值则会高于单项资产评估汇总的价值,超过的部分则是企业商誉的价值。商誉价值是企业中人员素质、管理机制等超出一般企业水平的价值体现。

2. 企业价值评估的范围与程序

2.1企业价值评估的范围

评估范围界定是任何一项资产评估必须做的工作。但绝大部分有形可确指

的单项资产评估,其评估范围的界定相对来说是比较容易的,即通过明确评估对象本身就能较为准确地界定评估范围。而对于企业来说,一般情况会复杂些,至少包括以下两个层次:其一是企业资产范围的界定;其二是企业有效资产的界定。把上述两个层次的评估范围称为企业价值评估的一般范围和具体范围。

一、企业价值评估的一般范围

一般范围亦即企业的资产范围。这是从法的角度界帝王企业评估的资产范

围。在具体界定企业评估的资产范围时应根据以下有关资料进行:企业提出资产评估申请时的申请报告及上级主管部门的批复文件所规定的评估范围;和企业有关产权转让或产权变动的协议、合同、章程中规定的企业资产变动的范围。

二、企业价值评估的具体范围

具体范围是指评估人员具体实施评估的资产范围,亦即有效资产范围。在界

定企业价值评估具体范围时应注意的问题:首先,对于在评估时点一时难以界定的产权或因产权纠纷暂时难以得出结论的资产,应划为“待定产权”,暂不列入企业评估范围。其次,在产权界定范围内,若企业中明显存在着生产能力闲置或浪费,以及某些局部资产的功能与整个企业的总体功能不一致,并且可以分离,按照效用原则应提醒委托方进行企业资产重组。再次,资产重组是形成和界定企业价值评估具体范围的重要途径。

资产重组对资产评估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在资产评估时应予以重

视:(一)、资产范围的变化。(二)、资产负债结构的变化。(三)、收益水平的变化。

2.2企业价值评估的程序

一、明确评估目的和评估基准日

评估目的和评估基准日是评估首先要确定的情况,因为评估的特定目的不相

同,选择的价值内涵和价值类型也不一样,表现出的评估价值也不一样。评估基准日则反映评估价值的时点定位,一般应考虑选择某一个结算期的终止日。

二、明确评估对象

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确定被评估资产的范围和数量;二是资产的权益。三、制定比较详尽的评估计划

三、制定比较详细的评估工作计划

这个工作计划包括:(一)、整个评估工作(项目)的人员组成及项目的

分工负责。(二)、整个需要准备的资料,包括企业提供资料、现场查勘资料。(三)、工作进程的安排。

四、对资料加以归纳、分析和整理,并加以补充和完善

五、根据资产的特点、评估目的选择合适的方法,评定估算资产价值。

六、讨论和纠正评估值。在讨论和纠正评估值的过程中,绝不能随意调整评

估值,应防止不必要的行政

七、产生结论,完成企业价值评估报告。

3. 企业价值评估的因素分析

3.1企业价值评估应考虑的因素

为了科学的对企业进行评估,必须对被评估企业作综合的考察判断。影响企

业整体价值的因素很多,既有内部因素也有外部因素,在评估时,主要应考虑以下三个方面的因素:

一、企业全部资产价值。企业的资产包括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掌握企业全

部资产数量和质量是进行企业价值评估的关键。

二、企业的获利能力。这是进行企业资产评估一项非常重要的指标。分析、

确定企业的获利能力,需要广泛地研究各方面的因素:企业所属行业的收益;市场竞争因素;企业的资产结构和负债比例;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三、企业的外部环境。企业的生存、发展除了自身的努力外,还包括企业的

外部因素。企业的外部环境包括市场、政府政策法规等。

3.2企业价值评估中的财务分析

企业的财务分析是指利用企业财务报表所提供的数据,对企业的经营状况进

行研究比较,并对企业未来的财务状况进行预测判断的动态过程。对企业分析的目的不同,进行分析的主体和方法也不同,对企业的财务分析主要是在分析企业现有财务状况的基础上,判断企业未来的发展能力,以有效的评估企业的价值。这种分析主要从偿债能力、运营能力以及盈利能力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企业偿债能力。是指,偿还各种到期债务的能力,一般包括短期偿债能

力,长期偿债能力。其主要指标包括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一)、流动比率,是指每一元流动负债所拥有的流动资产保证能力。流动比率越高,短期的偿债能力越强。(二)、速动比率,是用来评估企业在不依靠出售存货情况下所具有的迅速偿债能力的指标。(三)、资产负债率,资产负债率又称举债经营比率,是用以衡量企业利用债权人提供资金进行经营活动的能力。

二、企业运营能力。企业运营能力反映企业使用经济资源的效率,而这种效

率的程度体现在资产周转速度快慢上。通常用以反映的指标有: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一)存货周转率,是指在一定的时期内存货周转的速度,是衡量企业营销能力强弱和存货管理效果的指标。包括存货周转次数和存货周转天数。

(二)应收账款周转率,是用以评估应收账款变现速度和管理效率的指标。包括应收账款周转次数和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三、企业盈利能力。是指企业赚取利润的能力。分析其主要的指标包括,投

资报酬率、销售利润率、每股利润、每股股利和市盈率。

4. 企业价值评估的收益法

4.1企业价值评估中收益法的应用形式

企业价值评估的假设前提是持续经营,在持续经营前提下,一是假设企业仍按原先设计与兴建的目的使用,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能自觉的保持资产的再生产;二是企业的经营期限是无穷的,在这种情况下,收益法应用于企业整体评估的形式有两种。

一、年金资本化法,企业年金收益与资本化率的比值。

企业年金收益,是指根据企业前几年的生产状况、销售状况、成本和收益状况以及同期的企业外部环境全面分析的基础上,预测企业未来若干年的收益。然后计算企业未来若干年收益的现值,并进行年金化。资本化率,又称还原利率,是指企业将一定的资本投入后所获得的收益率。

4.2企业收益及其预测

一、企业收益的界定与选择

企业收益都来自企业劳动者创造的纯收入,整体企业资产评估中的企业收益也不例外,在具体界定时应注意以下问题:(一)、不归企业权益主体所有的企业纯收入不能作为企业评估中的企业收益,如税收。2、凡是归企业权益主体所有的企业收支净额,可视同企业收益。从投资回报的角度,企业收益的边界是可以确定的。企业净利润是所有者的权益,利息是债权人的收益。

二、净收益与现金流量的关系。

净收益与现金流量的关系体现为以下两个方面:(一)、净收益是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基础。未来现金流量的估计是通过现金预算的编制进行的,现金预算是保证现金收支管理的重要工具。其中净损益调整法是现金预算编制的重要方法之

一。它是以预计损益表中按权责发生制原则确定的净收益作为现金编制的出发点,通过逐笔调整处理各项影响损益和现金余额的会计事项,把本期的净收益调整为现金净流量的方法。(二)、现金流量与净收益的差异,可揭示净收益品质的好坏。所谓收益品质,是指对企业净收益与现金流量之间的差异程度予以反映的一个概念。一般而言,净收益与现金流量之间的伴随关系越强,表明企业的净收益品质越好;即净收益与现金流量之间的差异(数量上,时间分布)越小,说明净收益的收现能力越强。收益品质越好,企业的流动性和财务适应性就越强。 综上所述,净收益是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基础,而现金流量与净收益的差异程度又可揭示净收益的品质好坏。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和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企业经营活动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将不断增加。这些都会促使企业管理当局、与企业有利益关系的外部集团和个人,日益关注企业现金流量信息及创收现金的能力。现金流量及相关问题的研究,也将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三、企业收益预测的基础

企业收益预测首先应明确企业收益预测的基础。企业收益的基础不同,预测时考虑的因素也不同,收益基础的判断,最重要的是对企业整体评估时经济行为的理解。在评估时应注意两点首先,企业预期收益的预测必须以企业现实存量资产为出发点,并考虑正常经营范围内的合理改进和资产重组的因素。其次,企业预期收益的预测必须以企业未来进行正常经营为基础,并考虑业已产生或潜在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

四、企业收益预测的方法

(一)、综合调整法,这是一种以企业收益现状为基础,考虑企业未来收益的

各种因素的预期影响,对收益进行调整以确定近期收益的办法。使用综合调查法的具体步骤为:(1)设计收益预测表。(2)按收益预测表的主要项目逐项分析预期年度内可能出现的变化因素。(3)分析各影响因素对收益预测表中各个项目的影响,采取一定的方法,计算出各项目的预测值。(4)将各个项目的预测值汇总,得出预测的收益值。(二)、产品周期法,产品从初创到退出市场的整个生命过程。又称产品寿命周期,它一般经过导入、成长、成熟、饱和和衰退等阶段。一方面要了解本企业产品的生命周期;另一方面要参考市场上类似资产的周期情况。(三)、现代统计法,这是将现代统计预测科学的科学理论和方法,运用于企业未来收益的预测而产生的方法。

4.3折现率和资本化率的估算

一、折现率和资本化率确定的原则,在估算折现率和资本化率时,应注意到,折现率和资本化率应不低于安全利率。折现率和资本化率应与收益额口径保持一致,折现率和资本化率应参考同行业平均收益率而定。

二、折现率和资本化率的估算方法。(一)、风险累加法。企业在其持续经营过程可能要面临着许多风险,像前面已经提到的行业风险、经营风险、财务风险、通货膨胀等。将企业可能面临的风险对回报率的要求予以量化并累加,便可得到企业评估折现率中的风险报酬率。(二)、β系数法。β系数法的基本思路是,某企业评估中的风险报酬率是社会平均风险报酬率与被估企业所在的行业平均风险与社会平均风险的比率的乘积。按照这一种思路,可按下列方法求取被估企业的风险报酬率。首先,将社会平均收益率扣除无风险报酬率,得到社会平均风险报酬率;其次,把企业所在的行业的平均风险与社会平均风险进行对比,即通常采用行业平均收益率变动与社会平均收益率变动之比的数值作为调整系数

(三)、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模型是测算企业评估中的折现率的一种较为常用的方法。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模型是以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和长期负债所构成的投资资本,以及投资资本


相关文章

  • 基于企业价值的机会价值评估探析
  • 湖北民族学院财经政法学院 本科生毕业论文 题 目:基于企业价值的机会价值评估探析 姓 名: 学 号: 班 级: 专 业: 财务管理 指导教师: 2010年 5 月 诚 信 声 明 本人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 ...查看


  • 新旧会计准则无形资产价值评估的比较5
  • 河北科技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学生姓名: 谢悦 学 号: 1031990 院 站: 河北科技大学德州函授站 学习形式: 函授 层 次: 专科 专 业: 财务管理 题 目: 新旧会计准则无形资产价值评估比较 指导教师:评阅 ...查看


  • 关于品牌价值评估基本问题的几点思考
  • 关于品牌价值评估基本问题的几点思考 一汪海粟吴祺 当前,品牌价值评估的相关研究日益受到我国理论界和企业界的高度关注,其主要是基于以下三方面的原因:一是对外开放过程中部分民族品牌日渐式微.我国在2001年正式成为WTO成员国后,大量外企进入中 ...查看


  • 无形资产评估论文
  • 湖南商学院 课 程 论 文 题 目 学生姓名 学 号 学 院 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 职 称 企业无形资产评估方法的问题探讨 胡慧慧 120422161 会计系 财务管理1223 官小春 讲师 企业无形资产评估方法的问题探讨 摘要: 在当今世界 ...查看


  • 毕业论文外文文献译文
  • 自由现金流量,企业价值,与投资者注意 Harlan Platt 东北大学, 工商管理学院 SebahattinDemirkan 纽约州立宾厄姆顿大学, 管理学院 Marjorie Platt 东北大学, 工商管理学院 摘要: 通过比较分析实 ...查看


  • 资产评估论文
  • 话说<资产评估学> -论<无形资产评估> 无形资产评估结果是否客观,有多客观,这是无形资产评估的一个重大问题.无形资产评估结果的客观.科学,是社会的必然要求.下面,就从几个方面试论无形资产评估结果的客观性,如何让无形 ...查看


  • 二手车的鉴定与评估方法分析论文
  • 毕业论文(设计) 题 目: 二手车的鉴定与评估方法分析 专 业 汽车运用技术4班 学生姓名 和乔 学生学号 2320100408 指导教师 朱 丕 元 日 期 2012年12月30日 云南工程职业学院 毕业论文(设计)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 ...查看


  • 经济管理类论文范文
  • 无形资产评估中问题的研究 摘要:搞好无形资产评估工作,是我国实施资产重组.资本运营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迫切需要,也是管理好无形资产这种主要生产力要素的难点所在.而我国的无形资产评估起步较晚,评估方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 ...查看


  • EW传媒企业价值评估案例分析开题报告
  • EW传媒企业价值评估案例分析 一. 选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一) 研究背景 当我们悄然迈入21世纪时,蜂拥而来的信息充斥着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随处可见的广告.海量的资讯.无处不在的网络.依靠信息创造利润已成为新时代经济增长的主要手段.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