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教学设计

八国联军侵华

教学过程

[教师]我们先来回顾一下上节课的内容:1894年中日间爆发了(甲午战争),中国战败,与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至此,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中国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但是侵略者并没有停止宰割中国的步伐,随着侵略势力的一步步深入,中国大地上又会发生什么惊天地泣鬼神的事情呢?中国是否摆脱了任人宰割的命运呢?那么带着问题我们来学习“第五课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第5课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教师]展示教堂三幅PPT 图片 同学们来识别这三幅图中是什么建筑么?(通过十字架和文字提示)

生:教堂

[教师]:点击出图片文字 对,这些都是济南的基督教堂,其中洪楼教堂是华北地区最大的教堂,经四路教堂是中国人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所教堂,在国内外影响较大。那么从这些图片中同学们可以得到什么信息?

生:都集中在济南(山东济南),教堂规模大

[教师] 那列强为什么要在中国建教堂?列强是真的是要用宗教福利中国人民么? 生:不是。

[教师] 对,肯定是要继续他们侵略行径,为自己的利益服务的。

[教师] 19世纪末,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伴随经济侵略和政治侵略的同时,精神侵略也汹涌而来,教堂遍布各地,仅山东一地,就有教堂100多座。在不平等条约的保护下,传教士披着合法的外衣,干着欺压百姓、助纣为虐的勾当,

他们占老百姓的地、强老百姓钱和孩子,(这老百姓能干呢,这么霸道,我们吃什么啊)于是乎,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轰轰烈烈的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就这样开始了。

一、义和团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教师]我们一起来看课本,义和团运动,又称“庚子事变”,同学们从导入框和第一目下面的内容中找出义和团运动兴起和发展的相关信息。

兴起时间:1898

兴起地点:山东

运动性质:反帝爱国运动

我们来简单了解一下义和团这个民间组织。

义和团是在义和拳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反帝爱国运动先在山东冠县一带展开。但由于清政府的镇压,义和团在山东无法立足,开始向北发展,进入京津地区。他们的口号是“扶清灭洋”。这就明显的看出义和团的矛头是直指帝国主义的。但是他们有笼统盲目排外的性质。义和团运动体现中国人民不畏强暴、英勇抵抗的精神值得永远传颂。

(同学们现在知道对于外国文化应该有所扬弃,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但是当时的义和团不知道啊,他们知道破坏一切跟洋人有关的东西,他们拆铁道、拔电线杆,当时京津到山西之间恢复了六百里加急快马,因为电报线全被义和团砍断了。)

[教师过渡]与此同时,义和团运动的猛发发展,他们砸教堂、拆铁道、围攻使馆,帝国主义担心他们的在华利益受到损害,感到十分恐慌,从而挑起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通过学习下面的内容,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八国联军在中国犯下的人神共愤的罪行。

二、八国联军侵华

二、八国联军侵华

登陆大沽——廊坊大捷——逃回天津

攻占天津──侵占北京

[教师]给同学们三分钟看20页第一二段,找到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时间、目的、国家、侵略路线。

时间:1900、6

目的:镇压义和团运动 (根本目的:扩大在华利益)

国家:英美俄日法德意奥

路线:大沽——天津——廊坊

天津──北京(结合图)

义和团的迅速发展威胁帝国主义在华利益,他们毁了阉人的教堂、砸了洋人的使馆,洋人一看连住的地方也被破坏了,洋人很生气,后果很严重,就找回中国政府,说两个月内必须剿灭义和团运动,否则就“代为剿平”,在1900年6月列强以清军镇压义和团不利和保护使馆为名出兵450余人进发中国。

其实这中间有这么个事儿,慈禧要废光绪,立个傀儡自己掌权,但是列强不同意了,他们认为你中国是一个国家,国家的君主怎能说废旧废呢,不合法啊。这时端郡王就因此伪造了一个诏书,说列强要慈禧退位,让光绪即位。慈禧一听急了,直接向11国宣战。八国联军一看宣战书下来了,其中三国荷兰、比利时、西班牙实在是因为太小没实力为出兵外,剩下八国由英国海军司令西摩尔率领联合起来出兵了。意大利出兵53个,奥地利出兵58个,

也算联军的组成部分,这样也可以来欺负咱中国人。那么他们是怎么进入中国的呢?我们一起看图。

战争分两个阶段:我们先来看第一个阶段,200多八国联军从大沽登陆到天津乘火车进犯北京。因为义和团的贡献啊,毁铁路拔电杆,联军到了廊坊没有铁轨了,是进退无路,这时一万义和团向列强发动猛烈进攻,取得了廊坊大捷,联军仓皇逃回天津。第二阶段,大沽炮台被攻占后,20000多八国联军集结在大沽炮台,源源登陆,天津被攻占。慈禧太后下令绞杀义和团,以此来讨好洋人争取求和,八国联军不予理睬,继续攻占北京的步伐。8月中旬北京失陷,慈禧和光绪仓皇出逃。八国联军洗劫了北京城,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我们一起来看下面四幅图幅图,烧杀抢掠全在上面。

中国的损失是无以计数的,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这样说:“中国此次所受毁损及抢劫之损失,其详数将永远不能查出”。它不像签订的条约有具体的赔款,联军抢的百姓的东西,这怎么算啊?所以真的是无以计数的损失。

[教师过渡]虽然八国联军所犯的罪行给中国人民造成的危害固然很大,罄竹难书,但在当时,真正对中国社会造成严重危害而且影响深远的事件是《辛丑条约》的签订,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一下详细内容。来具体分析为什么老师会这么说。

三、《辛丑条约》

三、《辛丑条约》

1. 《辛丑条约》的签订及其主要内容

[教师]大家默读一下21页《辛丑条约》之后的课文,找出条约签订的时间、双方国家,以及本课重点:条约签订的内容。

时间:辛丑年1901

双方国家:中国——8+3国:英法美日俄德意奥,荷比西

内容 [师生一起复述]

[

教师讲解]下面我来解释一下这四项条约,从而来分析《辛丑条约》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危害,这是本课的重点也是理解的难点:

第一条: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因为慈禧过寿和甲午战争已经国库空虚,所以列强

延长清政府赔偿时间,但以高利息为代价,所以本息共计9.8亿两白银。这比过去所有的不平等条约里的赔款加起来还多。列强为了惩罚以义和团为代表的中国人民,竟然推算的中国人口的数字,强迫每个中国人交1两白银作为罚金,这就是臭名昭著的“庚子大赔款”,是列强对中国空前规模的勒索。为支付这笔巨额赔款,清政府加紧搜刮人民,使人民生活更加贫困,社会经济更加凋敝。

这么多赔款,陪不完怎么办?洋人还想了个好办法,以海关等税收作为担保。那就是说,如果不能按时付清赔款,海关等税收就会落到外国人手里。那也就意味着海关成了清政府为外国人开办的收税机关,在为外国人赚钱,中国关税自主权和财政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有利于帝国主义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 第二条: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而且将那些镇压反帝运动不力的官员陆续革职。我们知道,中国人民的反帝活动是爱国的行为,那么当时的清政府作为一国的最高政府,不仅不支持群众的爱国运动,反而严禁人民反抗外来侵略,胳膊肘往外拐,对洋人听之任之。这不仅束缚了中国人民的手脚,便于列强宰割欺凌中国,而且说明清政府进一步成为帝国主义侵略的帮凶,沦为了“洋人的朝廷”。 第三条: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在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这等于自己解除武装,京津地区从渤海湾到北京城的通道完全处于帝国主义直接控制之下,从此北京大门洞开,大大便利了帝国主义的侵略。这样重的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和国防安全。清政府这一举措,无异于引狼入室。 第四条: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这就等于在中国国内又设立了一个国家。所以,这个地方就有了另外一个名字叫做“国中之国”。帝国主义把此地作为侵略中国的前沿阵地、策划侵略中国的大本营。由此,清政府的内政外交完全处于洋人的控制之下。

同学们过一下22页的中间小字,了解一下条约签订过程。

中国已经岌岌可危命不久矣了,慈禧还敢说“量中国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可见清政府对列强俯首帖耳的腐败程度。

2. 《辛丑条约》的危害

[教师引导]下面我们集体来朗读一下本课最后一段关于《辛丑条约》的影响的叙述。 《辛丑条约》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的负担,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从此,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我们回忆一下啊,最早的《南京条约》中,帝国主义通过商品输出来侵占中国市场;

到了《马关条约》签订时,列强通过资本输出来控制中国经济;而《辛丑条约》的签订影响深远,虽然这个条约没有割让领土、开放通商口岸等规定,但却提出设立军事据点和占领区等,表明这一时期帝国主义侵华的新特点,帝国主义全面掠夺的本质也暴露无遗,说明淸政府完全成为“洋人的朝廷”,中国两半社会完全形成。

这里注意一点,《辛丑条约》的签订是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标志。为什么这样说? 在弄清这个问题的原阅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叫“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半殖民地是指形式上独立,但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各方面受帝国主义控制和压迫的国家。半封建是封建国家遭受帝国主义经济侵略后形成的一种社会形态,原来的封建经济遭到破坏,资本主义有了一定的发展,但仍然保持着封建剥削制度。这样按照这个定义来看,中国确实完全沦为两半社会。

[教师归纳]同学们,我们一起回忆一下

1840年发生了(鸦片战争),中国和英国签订了屈辱的(《南京条约》),这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那么在55年之后的1895日本进攻丰岛海面挑起(甲午战争),之后中国战败,签订(《马关条约》)使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今天我们又学习了一场侵华战争,叫做(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的签订,即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真正形成。——实记

有个帮助同学们记忆的口诀,希望对同学们记忆条约内容有帮助:

1091要记住,《辛丑条约》受屈辱。

赔款白银4.5(亿两),反帝活动被禁锢。

东交民巷为使馆,拆毁炮台占铁路。

“半殖半封”全形成,人民生活更痛苦。

结课

这就本课的内容,因为洋教对人民的欺压,义和团反帝运动运动兴起,威胁了帝国主义列强的在华利益,因此八国联军于1900春发动侵华战争,从大沽登陆,进入廊坊,由于中国人民的奋勇抗争,我们取得了廊坊大捷,之后联军陆续占领天津和北京,在北京城里烧杀抢掠,欠下中国人民一笔笔血债。昏庸无能的清政府战后被迫与列强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条约的内容是需要大家实记。最后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崭新的20世纪并没有给中国人民带来任何喜悦,相反,侵略战争和《辛丑条约》的签订使古老的中华民族陷入灾难的深渊,虽然有义和团和部分清军的抵抗,但由于封建制度落后于资本主义制度、清政府的腐败等原因,这种弱势中的反抗还是失败了,清王朝成为洋人统

治中国的代理人。中国怎样才能不受外辱?当时的一些有识之士已经开始积极的搜寻救国之路。这就是我们这节课的内容。下节课我们来学习洋务运动。

练习

1. 义和团运动发展到京津地区的时间是

A.1900年春 B.1900年夏 C.1899年春 D.1899年夏

2. 八国联军不包括下列哪一国

A. 英国 B.法国 C.德国 D.奥地利(奥匈帝国)

3. 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条约是

A. 《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八国联军侵华

教学过程

[教师]我们先来回顾一下上节课的内容:1894年中日间爆发了(甲午战争),中国战败,与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至此,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中国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但是侵略者并没有停止宰割中国的步伐,随着侵略势力的一步步深入,中国大地上又会发生什么惊天地泣鬼神的事情呢?中国是否摆脱了任人宰割的命运呢?那么带着问题我们来学习“第五课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第5课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教师]展示教堂三幅PPT 图片 同学们来识别这三幅图中是什么建筑么?(通过十字架和文字提示)

生:教堂

[教师]:点击出图片文字 对,这些都是济南的基督教堂,其中洪楼教堂是华北地区最大的教堂,经四路教堂是中国人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所教堂,在国内外影响较大。那么从这些图片中同学们可以得到什么信息?

生:都集中在济南(山东济南),教堂规模大

[教师] 那列强为什么要在中国建教堂?列强是真的是要用宗教福利中国人民么? 生:不是。

[教师] 对,肯定是要继续他们侵略行径,为自己的利益服务的。

[教师] 19世纪末,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伴随经济侵略和政治侵略的同时,精神侵略也汹涌而来,教堂遍布各地,仅山东一地,就有教堂100多座。在不平等条约的保护下,传教士披着合法的外衣,干着欺压百姓、助纣为虐的勾当,

他们占老百姓的地、强老百姓钱和孩子,(这老百姓能干呢,这么霸道,我们吃什么啊)于是乎,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轰轰烈烈的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就这样开始了。

一、义和团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教师]我们一起来看课本,义和团运动,又称“庚子事变”,同学们从导入框和第一目下面的内容中找出义和团运动兴起和发展的相关信息。

兴起时间:1898

兴起地点:山东

运动性质:反帝爱国运动

我们来简单了解一下义和团这个民间组织。

义和团是在义和拳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反帝爱国运动先在山东冠县一带展开。但由于清政府的镇压,义和团在山东无法立足,开始向北发展,进入京津地区。他们的口号是“扶清灭洋”。这就明显的看出义和团的矛头是直指帝国主义的。但是他们有笼统盲目排外的性质。义和团运动体现中国人民不畏强暴、英勇抵抗的精神值得永远传颂。

(同学们现在知道对于外国文化应该有所扬弃,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但是当时的义和团不知道啊,他们知道破坏一切跟洋人有关的东西,他们拆铁道、拔电线杆,当时京津到山西之间恢复了六百里加急快马,因为电报线全被义和团砍断了。)

[教师过渡]与此同时,义和团运动的猛发发展,他们砸教堂、拆铁道、围攻使馆,帝国主义担心他们的在华利益受到损害,感到十分恐慌,从而挑起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通过学习下面的内容,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八国联军在中国犯下的人神共愤的罪行。

二、八国联军侵华

二、八国联军侵华

登陆大沽——廊坊大捷——逃回天津

攻占天津──侵占北京

[教师]给同学们三分钟看20页第一二段,找到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时间、目的、国家、侵略路线。

时间:1900、6

目的:镇压义和团运动 (根本目的:扩大在华利益)

国家:英美俄日法德意奥

路线:大沽——天津——廊坊

天津──北京(结合图)

义和团的迅速发展威胁帝国主义在华利益,他们毁了阉人的教堂、砸了洋人的使馆,洋人一看连住的地方也被破坏了,洋人很生气,后果很严重,就找回中国政府,说两个月内必须剿灭义和团运动,否则就“代为剿平”,在1900年6月列强以清军镇压义和团不利和保护使馆为名出兵450余人进发中国。

其实这中间有这么个事儿,慈禧要废光绪,立个傀儡自己掌权,但是列强不同意了,他们认为你中国是一个国家,国家的君主怎能说废旧废呢,不合法啊。这时端郡王就因此伪造了一个诏书,说列强要慈禧退位,让光绪即位。慈禧一听急了,直接向11国宣战。八国联军一看宣战书下来了,其中三国荷兰、比利时、西班牙实在是因为太小没实力为出兵外,剩下八国由英国海军司令西摩尔率领联合起来出兵了。意大利出兵53个,奥地利出兵58个,

也算联军的组成部分,这样也可以来欺负咱中国人。那么他们是怎么进入中国的呢?我们一起看图。

战争分两个阶段:我们先来看第一个阶段,200多八国联军从大沽登陆到天津乘火车进犯北京。因为义和团的贡献啊,毁铁路拔电杆,联军到了廊坊没有铁轨了,是进退无路,这时一万义和团向列强发动猛烈进攻,取得了廊坊大捷,联军仓皇逃回天津。第二阶段,大沽炮台被攻占后,20000多八国联军集结在大沽炮台,源源登陆,天津被攻占。慈禧太后下令绞杀义和团,以此来讨好洋人争取求和,八国联军不予理睬,继续攻占北京的步伐。8月中旬北京失陷,慈禧和光绪仓皇出逃。八国联军洗劫了北京城,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我们一起来看下面四幅图幅图,烧杀抢掠全在上面。

中国的损失是无以计数的,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这样说:“中国此次所受毁损及抢劫之损失,其详数将永远不能查出”。它不像签订的条约有具体的赔款,联军抢的百姓的东西,这怎么算啊?所以真的是无以计数的损失。

[教师过渡]虽然八国联军所犯的罪行给中国人民造成的危害固然很大,罄竹难书,但在当时,真正对中国社会造成严重危害而且影响深远的事件是《辛丑条约》的签订,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一下详细内容。来具体分析为什么老师会这么说。

三、《辛丑条约》

三、《辛丑条约》

1. 《辛丑条约》的签订及其主要内容

[教师]大家默读一下21页《辛丑条约》之后的课文,找出条约签订的时间、双方国家,以及本课重点:条约签订的内容。

时间:辛丑年1901

双方国家:中国——8+3国:英法美日俄德意奥,荷比西

内容 [师生一起复述]

[

教师讲解]下面我来解释一下这四项条约,从而来分析《辛丑条约》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危害,这是本课的重点也是理解的难点:

第一条: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因为慈禧过寿和甲午战争已经国库空虚,所以列强

延长清政府赔偿时间,但以高利息为代价,所以本息共计9.8亿两白银。这比过去所有的不平等条约里的赔款加起来还多。列强为了惩罚以义和团为代表的中国人民,竟然推算的中国人口的数字,强迫每个中国人交1两白银作为罚金,这就是臭名昭著的“庚子大赔款”,是列强对中国空前规模的勒索。为支付这笔巨额赔款,清政府加紧搜刮人民,使人民生活更加贫困,社会经济更加凋敝。

这么多赔款,陪不完怎么办?洋人还想了个好办法,以海关等税收作为担保。那就是说,如果不能按时付清赔款,海关等税收就会落到外国人手里。那也就意味着海关成了清政府为外国人开办的收税机关,在为外国人赚钱,中国关税自主权和财政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有利于帝国主义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 第二条: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而且将那些镇压反帝运动不力的官员陆续革职。我们知道,中国人民的反帝活动是爱国的行为,那么当时的清政府作为一国的最高政府,不仅不支持群众的爱国运动,反而严禁人民反抗外来侵略,胳膊肘往外拐,对洋人听之任之。这不仅束缚了中国人民的手脚,便于列强宰割欺凌中国,而且说明清政府进一步成为帝国主义侵略的帮凶,沦为了“洋人的朝廷”。 第三条: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在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这等于自己解除武装,京津地区从渤海湾到北京城的通道完全处于帝国主义直接控制之下,从此北京大门洞开,大大便利了帝国主义的侵略。这样重的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和国防安全。清政府这一举措,无异于引狼入室。 第四条: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这就等于在中国国内又设立了一个国家。所以,这个地方就有了另外一个名字叫做“国中之国”。帝国主义把此地作为侵略中国的前沿阵地、策划侵略中国的大本营。由此,清政府的内政外交完全处于洋人的控制之下。

同学们过一下22页的中间小字,了解一下条约签订过程。

中国已经岌岌可危命不久矣了,慈禧还敢说“量中国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可见清政府对列强俯首帖耳的腐败程度。

2. 《辛丑条约》的危害

[教师引导]下面我们集体来朗读一下本课最后一段关于《辛丑条约》的影响的叙述。 《辛丑条约》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的负担,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从此,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我们回忆一下啊,最早的《南京条约》中,帝国主义通过商品输出来侵占中国市场;

到了《马关条约》签订时,列强通过资本输出来控制中国经济;而《辛丑条约》的签订影响深远,虽然这个条约没有割让领土、开放通商口岸等规定,但却提出设立军事据点和占领区等,表明这一时期帝国主义侵华的新特点,帝国主义全面掠夺的本质也暴露无遗,说明淸政府完全成为“洋人的朝廷”,中国两半社会完全形成。

这里注意一点,《辛丑条约》的签订是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标志。为什么这样说? 在弄清这个问题的原阅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叫“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半殖民地是指形式上独立,但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各方面受帝国主义控制和压迫的国家。半封建是封建国家遭受帝国主义经济侵略后形成的一种社会形态,原来的封建经济遭到破坏,资本主义有了一定的发展,但仍然保持着封建剥削制度。这样按照这个定义来看,中国确实完全沦为两半社会。

[教师归纳]同学们,我们一起回忆一下

1840年发生了(鸦片战争),中国和英国签订了屈辱的(《南京条约》),这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那么在55年之后的1895日本进攻丰岛海面挑起(甲午战争),之后中国战败,签订(《马关条约》)使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今天我们又学习了一场侵华战争,叫做(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的签订,即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真正形成。——实记

有个帮助同学们记忆的口诀,希望对同学们记忆条约内容有帮助:

1091要记住,《辛丑条约》受屈辱。

赔款白银4.5(亿两),反帝活动被禁锢。

东交民巷为使馆,拆毁炮台占铁路。

“半殖半封”全形成,人民生活更痛苦。

结课

这就本课的内容,因为洋教对人民的欺压,义和团反帝运动运动兴起,威胁了帝国主义列强的在华利益,因此八国联军于1900春发动侵华战争,从大沽登陆,进入廊坊,由于中国人民的奋勇抗争,我们取得了廊坊大捷,之后联军陆续占领天津和北京,在北京城里烧杀抢掠,欠下中国人民一笔笔血债。昏庸无能的清政府战后被迫与列强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条约的内容是需要大家实记。最后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崭新的20世纪并没有给中国人民带来任何喜悦,相反,侵略战争和《辛丑条约》的签订使古老的中华民族陷入灾难的深渊,虽然有义和团和部分清军的抵抗,但由于封建制度落后于资本主义制度、清政府的腐败等原因,这种弱势中的反抗还是失败了,清王朝成为洋人统

治中国的代理人。中国怎样才能不受外辱?当时的一些有识之士已经开始积极的搜寻救国之路。这就是我们这节课的内容。下节课我们来学习洋务运动。

练习

1. 义和团运动发展到京津地区的时间是

A.1900年春 B.1900年夏 C.1899年春 D.1899年夏

2. 八国联军不包括下列哪一国

A. 英国 B.法国 C.德国 D.奥地利(奥匈帝国)

3. 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条约是

A. 《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相关文章

  • 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教案
  • 第14课 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教案 [课标要求] 列举1840年至1900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背景.过程及结果, ...查看


  • 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 从甲午中日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一.课题:从甲午中日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二.课时:一课时 三.授课人:穆晓丹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 识记:掌握1894~1901年间列强侵华的主要史实.掌握<马关条约>和<辛丑 ...查看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_教案
  • 5.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教案 班级:八年级 授课人:温彩艳 授课时间: 学案编号:5 课型:新授课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义和团运动兴起和发展的大致情况 2.识记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的时间和组成八国联军的八个国家 ...查看


  • 1.5八国联军侵华战争_教案
  • 第5课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义和团运动兴起和发展的大致情况 2.识记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的时间和组成八国联军的八个国家及<辛丑条约>签订的时间和主要内容 3.理解八国联军侵华的目的,知道八国联 ...查看


  • 八国联军侵华
  • 教案<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义和团运动的兴起和发展,特别是斗争目标. 2.使学生了解八国联军侵华的基本史实. 3.掌握<辛丑条约>的签订及内容. 4.分析<辛丑条约>给中国社 ...查看


  • 第2课火烧圆明园和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第一单元
  • 第2课 火烧圆明园和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课型:新授课 执笔 人 :杨淑杰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通过将<俄国割占中国领土示意图>变成简表,培养学生制作历史简表与寓史于图的基本技能. (2)要求学生比较两次鸦片战争 ...查看


  • [第二单元列强武装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介绍
  • <第二单元列强武装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介绍 董丛林 本单元为三个课时的教学内容,其中<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一节为2课时,<抗日战争>一节为1课时.本单元体现<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g ...查看


  • 利比亚战争--八国联军侵华的现代翻版?
  • 利比亚战争--八国联军侵华的现代翻版? 电梯直达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8:5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朱朱 于 2011-11-8 22:14 编辑 有人说利比亚战争结束了,有人却说内战刚刚开始.北约入侵利比亚让我们回想起 ...查看


  • 鸦片战争说课稿
  • 鸦片战争>说课稿 曹胜友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鸦片战争>是八年级历史第一课内容,是教材第一学习主题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的开篇章.这一课主要阐述了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始况,它是近代中国百年屈辱的开始,也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