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特色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作者:陈小波,刘东风(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南京210046
)
发布时间:2008-7-15
【摘要】与本科院校相比,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教育目标、教学方式等各方面都有着自身的特殊性,这些特殊性使得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特点更加鲜明。文章通过对高职教育特点的认识,结合高职院校实际,阐述了高职特色业文化的内涵。
【关键词】高职院校;文化建设;高职教育
大学文化是高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大学精神和大学品牌的重要体现。高职院校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需要建设有自身传统和特色的校园文化。大学文化是个性文化,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教育目标、教学方式等方面都有着明显的区别,这决定着高职院校文化建设应体现鲜明的高职特色。这种特色就是要彰显职业教育特点,打造职业教育文化。
一、结合高职实际,把握高职教育特色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高职高专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学生应在具有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这既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也是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概括地说,高职教育具备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一)人才培养的就业导向性
“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是高职教育重要的指导思想。职业和就业导向性不仅是高职办学指导思想的要求,也是高职院校的生命力所在。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必须面向岗位(群)的实际需要培养人才,不仅要在专业设置上贴近企业和社会需要,也要在课程设置和具体培养措施上符合岗位的实际,培养人才不仅要具备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职业知识,具备大学专科的学历层次,更重要的是掌握职业技能,获得就业岗位(群)的能力,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正因此,我院形成了“围绕市场办学校、依托行业设专业、根据目标定课程、强化素质育人才”的办学理念。
(二)知识、能力培养的职业性
高职人才应具备与高等本科教育相适应的基本知识、理论和技能,掌握相应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同时以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人才。高职教育更加注重对学生进行职业生产和管理能力的教育,以提高学生的职业技术水平为目的。高职教学应以职业岗位(群)的需要为依据制定教学计划,在进行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组织和实施教学,对学生职业知识和职业能力的培养着眼于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不断更新教学内容,调整课程结构,注重知识的横向扩展和结合,体现知识的先进性和实用性,培养学生掌握新设备、新技术的能力,使高职毕业生具有上手快、操作强、适应性好的特点。
(三)人才类型的技术应用型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这就要求高职毕业生不仅懂得某一门专业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而且要具有某一岗位(群)所需要的生产操作技术和组织管理能力,善于将技术意图和工程设计图纸变为现实生产,并能在生产现场进行技术指导和组织管理,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善于利用信息和使用信息,进行设备、工艺和产品的改进。简而言之,就是说高职培养出来的人才应是专业理论知识够用、生产技术操作熟练、组织协调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
(四)毕业生去向的基层性
由于高职教育培养的学生是面向一线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人才,这就要求高职毕业生到企业能够“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因此,高职学生毕业就业去向具有很强的基层性。例如我校作为电子信息类的工科高职院校,毕业生主要在电子产品制造业、软件企业或者信息服务业的第一线从事生产、检测、维护、服务和管理工作。事实上,高职毕业生基层性既是职业教育的特色,也是“以就业为导向”的必然要求,是高职教育的生命力所在。
二、突出高职教育特色,打造职业教育文化
高职院校的各项工作要想取得实效,必须紧密结合高职教育的特色。高校文化是个性和特色的文化,在高职院校的各项工作中,文化的建设更应该紧密结合高职教育特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行业、企业、社会区域为依托,融入更多的职业特征、职业能力、职业道德、职业理想、职业人文素质等因素。
(一)加强职业意识教育,突出职业特色
倡导职业教育理念,树立“能力为本”的思想,坚持职业价值导向,尊重职业价值,是高职院文化建设的核心,也是高职院校与普通高校在文化建设上的不同之所在。高职院校的文化建设要更加突出职业的实用性,让师生树立强烈的“为职业教学”的意识,企业需要什么,就教给学生什么,企业需要什么样的员工,就把学生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高职院校应更加注重培养高职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一线工作态度,达到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人才的目的,同时也要结合企业对人才的素质要求,突出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素质,把爱岗敬业、艰苦奋斗、诚实守信、团结协作、遵纪守法等思想观念注入高职院校文化建设中,注入师生群体的价值观念中。
(二)结合地方实际,突出区域特色
高职院校的发展与所在地区经济建设密切相关,高职院校的办学方针是面向地区经济建设、为地区经济建设服务的。因此,在坚持职业价值导向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实际开展具有地区特色的文化建设,是高职院校获取发展动力的根本所在。这就要求,首先,各高职院校在文化建设中必须突出区域特色,高职院校生源大部分来自于所在的省份,所以在打造“以人为本”的校园文化过程中,高职院校必须紧密结合区域的历史发展、人文特色和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才能激发学生的文化共鸣,激发他们爱家乡、爱校、爱国的热情。其次,高职院校要积极倡导地方的先进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先进理念。再者,高职院校必须高举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大旗,争取地方政府的支持和扶持,赢得地方企业和地方人民的欢迎和认可,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招生和就业两旺的局面。我校地处江苏省省会——素有“博爱之都”美称的历史文化名城南京,我们十分注重利用和发挥地方资源为办学服务,并在师生中积极倡导南京的“博爱”精神和新时期江苏省提出的“三创精神”,高举为江苏实现“两个率先”服务的大旗,赢得了地方政府和百姓的认可和支持,形成了地方高职教育品牌,连续11年就业率超过98%,连续5年招生录取分数处于全省高职院校首位。
(三)注重企业参与,突出行业特色
走产学研合作的道路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由之路。实践证明,高职院校是依托和服务行业、企业办学的,带有很强的专业偏向和行业烙印,在特色文化建设也必然具备明显的行业属性和行业特征,如我校作为电子信息类的高职院,在文化建设上就明显有别于卫生类高职院校。此外,文化最重要的作用是对人的影响,特别是为学生成长成才的影响。高职院校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校园文化也应该对学生的就业和未来职业发展起到积极作用。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文化建设上要注重企业参与,尤其是将校园文化建设与企业文化的要求紧密结合起来,培养出更加符合企业文化实际需求的毕业生。一是要强化自身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联系,通过直接进企业,对企业厂景、厂貌、产品、企业精神、制度建设等真实案例与企业文化进行零距离接触,还可将企业的文化成果在学院进行展示,把企业文化引入校园;二是将企业文化的学习纳入到课堂教学,加深学生对企业文化的理解,同时积极引导学生通过实习、实训的机会亲身体验和理解
企业文化;三是以邀请企业文化工作者到学校开设专题讲座的形式,宣讲企业文化。
(四)坚持能力本位,突出实践特色
高职教育培养的学生是面向一线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人才,与普通本科教育相比,高职教育更加注重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有很强的实践性。这要求,高职院校在文化建设上,必须要突出实践特色,注重校企合作,加大实践教学投入,完善实践教学体系,积极实践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在长期的实践中,我校提出“以能力为本位,面向学生职业生涯”的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原则,并确定了“岗位主导、德能并重、产教结合、学做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学院逐年加大对实践性环节的软硬件建设,深入开展校企合作,积极建设校外实训基地,构建了从“基础训练”到“仿真训练”再到“实战训练”的相对独立的实践课程体系。“工学结合、学做一体”已成为我院办学的鲜明特色,也成为我院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高职院校特色文化的内容和内涵很广,建设特色文化也是个系统工程。然而,围绕职业教育特点,打造职业教育文化是高职院校特色文化建设中最鲜明、最关键的部分,也是高职院校管理者和文化工作者需要认真探究的新课题。
【参考文献】
[1]张利,金锦华.关于加强高校新区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8,(2).
[2]钟建宁.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特色研究[J].学校党建设与思想教育,2008,(1).
[3]张旭翔,等.关于提升高职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几点思考[J].江苏高教,2008,(1).
[4]刘登明.构建有职业特色的高职校园文化[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6).
[5]秦承敏,郭传金.略论高职院校文化建设创新[J].学校党建设与思想教育,2007,(10).
【作者简介】陈小波(1982-),男,江苏兴化人,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软件学院政治辅导员,助教,研究方向:学生教育管理。
高职院校特色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作者:陈小波,刘东风(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南京210046
)
发布时间:2008-7-15
【摘要】与本科院校相比,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教育目标、教学方式等各方面都有着自身的特殊性,这些特殊性使得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特点更加鲜明。文章通过对高职教育特点的认识,结合高职院校实际,阐述了高职特色业文化的内涵。
【关键词】高职院校;文化建设;高职教育
大学文化是高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大学精神和大学品牌的重要体现。高职院校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需要建设有自身传统和特色的校园文化。大学文化是个性文化,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教育目标、教学方式等方面都有着明显的区别,这决定着高职院校文化建设应体现鲜明的高职特色。这种特色就是要彰显职业教育特点,打造职业教育文化。
一、结合高职实际,把握高职教育特色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高职高专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学生应在具有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这既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也是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概括地说,高职教育具备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一)人才培养的就业导向性
“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是高职教育重要的指导思想。职业和就业导向性不仅是高职办学指导思想的要求,也是高职院校的生命力所在。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必须面向岗位(群)的实际需要培养人才,不仅要在专业设置上贴近企业和社会需要,也要在课程设置和具体培养措施上符合岗位的实际,培养人才不仅要具备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职业知识,具备大学专科的学历层次,更重要的是掌握职业技能,获得就业岗位(群)的能力,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正因此,我院形成了“围绕市场办学校、依托行业设专业、根据目标定课程、强化素质育人才”的办学理念。
(二)知识、能力培养的职业性
高职人才应具备与高等本科教育相适应的基本知识、理论和技能,掌握相应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同时以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人才。高职教育更加注重对学生进行职业生产和管理能力的教育,以提高学生的职业技术水平为目的。高职教学应以职业岗位(群)的需要为依据制定教学计划,在进行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组织和实施教学,对学生职业知识和职业能力的培养着眼于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不断更新教学内容,调整课程结构,注重知识的横向扩展和结合,体现知识的先进性和实用性,培养学生掌握新设备、新技术的能力,使高职毕业生具有上手快、操作强、适应性好的特点。
(三)人才类型的技术应用型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这就要求高职毕业生不仅懂得某一门专业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而且要具有某一岗位(群)所需要的生产操作技术和组织管理能力,善于将技术意图和工程设计图纸变为现实生产,并能在生产现场进行技术指导和组织管理,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善于利用信息和使用信息,进行设备、工艺和产品的改进。简而言之,就是说高职培养出来的人才应是专业理论知识够用、生产技术操作熟练、组织协调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
(四)毕业生去向的基层性
由于高职教育培养的学生是面向一线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人才,这就要求高职毕业生到企业能够“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因此,高职学生毕业就业去向具有很强的基层性。例如我校作为电子信息类的工科高职院校,毕业生主要在电子产品制造业、软件企业或者信息服务业的第一线从事生产、检测、维护、服务和管理工作。事实上,高职毕业生基层性既是职业教育的特色,也是“以就业为导向”的必然要求,是高职教育的生命力所在。
二、突出高职教育特色,打造职业教育文化
高职院校的各项工作要想取得实效,必须紧密结合高职教育的特色。高校文化是个性和特色的文化,在高职院校的各项工作中,文化的建设更应该紧密结合高职教育特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行业、企业、社会区域为依托,融入更多的职业特征、职业能力、职业道德、职业理想、职业人文素质等因素。
(一)加强职业意识教育,突出职业特色
倡导职业教育理念,树立“能力为本”的思想,坚持职业价值导向,尊重职业价值,是高职院文化建设的核心,也是高职院校与普通高校在文化建设上的不同之所在。高职院校的文化建设要更加突出职业的实用性,让师生树立强烈的“为职业教学”的意识,企业需要什么,就教给学生什么,企业需要什么样的员工,就把学生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高职院校应更加注重培养高职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一线工作态度,达到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人才的目的,同时也要结合企业对人才的素质要求,突出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素质,把爱岗敬业、艰苦奋斗、诚实守信、团结协作、遵纪守法等思想观念注入高职院校文化建设中,注入师生群体的价值观念中。
(二)结合地方实际,突出区域特色
高职院校的发展与所在地区经济建设密切相关,高职院校的办学方针是面向地区经济建设、为地区经济建设服务的。因此,在坚持职业价值导向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实际开展具有地区特色的文化建设,是高职院校获取发展动力的根本所在。这就要求,首先,各高职院校在文化建设中必须突出区域特色,高职院校生源大部分来自于所在的省份,所以在打造“以人为本”的校园文化过程中,高职院校必须紧密结合区域的历史发展、人文特色和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才能激发学生的文化共鸣,激发他们爱家乡、爱校、爱国的热情。其次,高职院校要积极倡导地方的先进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先进理念。再者,高职院校必须高举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大旗,争取地方政府的支持和扶持,赢得地方企业和地方人民的欢迎和认可,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招生和就业两旺的局面。我校地处江苏省省会——素有“博爱之都”美称的历史文化名城南京,我们十分注重利用和发挥地方资源为办学服务,并在师生中积极倡导南京的“博爱”精神和新时期江苏省提出的“三创精神”,高举为江苏实现“两个率先”服务的大旗,赢得了地方政府和百姓的认可和支持,形成了地方高职教育品牌,连续11年就业率超过98%,连续5年招生录取分数处于全省高职院校首位。
(三)注重企业参与,突出行业特色
走产学研合作的道路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由之路。实践证明,高职院校是依托和服务行业、企业办学的,带有很强的专业偏向和行业烙印,在特色文化建设也必然具备明显的行业属性和行业特征,如我校作为电子信息类的高职院,在文化建设上就明显有别于卫生类高职院校。此外,文化最重要的作用是对人的影响,特别是为学生成长成才的影响。高职院校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校园文化也应该对学生的就业和未来职业发展起到积极作用。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文化建设上要注重企业参与,尤其是将校园文化建设与企业文化的要求紧密结合起来,培养出更加符合企业文化实际需求的毕业生。一是要强化自身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联系,通过直接进企业,对企业厂景、厂貌、产品、企业精神、制度建设等真实案例与企业文化进行零距离接触,还可将企业的文化成果在学院进行展示,把企业文化引入校园;二是将企业文化的学习纳入到课堂教学,加深学生对企业文化的理解,同时积极引导学生通过实习、实训的机会亲身体验和理解
企业文化;三是以邀请企业文化工作者到学校开设专题讲座的形式,宣讲企业文化。
(四)坚持能力本位,突出实践特色
高职教育培养的学生是面向一线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人才,与普通本科教育相比,高职教育更加注重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有很强的实践性。这要求,高职院校在文化建设上,必须要突出实践特色,注重校企合作,加大实践教学投入,完善实践教学体系,积极实践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在长期的实践中,我校提出“以能力为本位,面向学生职业生涯”的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原则,并确定了“岗位主导、德能并重、产教结合、学做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学院逐年加大对实践性环节的软硬件建设,深入开展校企合作,积极建设校外实训基地,构建了从“基础训练”到“仿真训练”再到“实战训练”的相对独立的实践课程体系。“工学结合、学做一体”已成为我院办学的鲜明特色,也成为我院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高职院校特色文化的内容和内涵很广,建设特色文化也是个系统工程。然而,围绕职业教育特点,打造职业教育文化是高职院校特色文化建设中最鲜明、最关键的部分,也是高职院校管理者和文化工作者需要认真探究的新课题。
【参考文献】
[1]张利,金锦华.关于加强高校新区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8,(2).
[2]钟建宁.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特色研究[J].学校党建设与思想教育,2008,(1).
[3]张旭翔,等.关于提升高职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几点思考[J].江苏高教,2008,(1).
[4]刘登明.构建有职业特色的高职校园文化[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6).
[5]秦承敏,郭传金.略论高职院校文化建设创新[J].学校党建设与思想教育,2007,(10).
【作者简介】陈小波(1982-),男,江苏兴化人,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软件学院政治辅导员,助教,研究方向:学生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