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护理培训考核计划
护理操作:
3-4月;急救药的摆放位置(每种药要求5秒内找到存放的位置) 5-6月:心肺复苏、简易呼吸囊的使用、喉镜的使用方法 7-8月:七步洗手法、吸氧、吸痰
每个月每个社康随机抽考,9-10月每个中心抽考1-3名,希望大家认真对待,所有考核成绩将记入个人业务学习档案,作为职称晋升、评优的指标。(包括三基理论考核成绩)
理论考核范围:
1、2013护理试题集627题至1139题
2、常见急危重病的处理:
①如小儿高热惊厥的表现和处理、
②输液反应的表现和处理、
③过敏性休克的表现及处理、
④心肌梗塞的表现和处理。
⑤高血压急症的表现和处理、
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表现和处理 3.消毒液(碘伏、酒精、戊二醛、速消净)的使用方法和范围.
1
A.碘伏
:
B.酒精:
2
C.戊二醛
:
.
3
D健之素消毒片
使用方法:
1、医院肝炎,结核病人污染物品、环境的消毒:用有效氯含量为2000mg/l的稀释液,浸泡或喷洒至湿润作用30分钟;一般污染物品的消毒:用有效氯含量为500mg/l稀释液,擦拭或浸泡作用30分钟。
2、日常生活环境、用品消毒:用有效氯含量为500mg/l稀释液,擦拭或浸泡作用分钟。
3、食具消毒:将食具洗净、沥干后,用有效氯含量为200mg/l稀释液浸泡,作用10分钟后,用清水冲洗赶紧。
4、食品、饮料、饮水及制药工业生产车间、容器、管道、瓶罐等表面消毒:有效氯含量500mg/l~1000mg/l的稀释液,浸泡或擦拭作用30分钟。
注意事项:
1.本品为外用消毒剂,不得口服,置于儿童不易触及处。
2.本品对有色织物有漂白作用。
3.用后盖紧盖,以免受潮。
4.本品应置于阴凉、通风、干燥处保存。
5有效期:24个月。
4
一.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表现和处理
急救措施
1、 患者绝对安静卧床,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加强营养支持
2、 急查血糖、血酮体、电解质、尿素氮、血气分析 ,
3、 迅速纠正失水以改善微循环与肾功能 ,发生休克或低血压者补充胶体液
4、 迅速补充胰岛素:纠正电解质及酸碱失衡
5、 积极防治并发症,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神志的变化,特别注意呼吸气味、深度和频度的改变
6、根据患者心肺功能情况,正确控制输液速度
7、加强基础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5
一.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表现和处理
急救措施
1、 患者绝对安静卧床,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加强营养支持
2、 急查血糖、血酮体、电解质、尿素氮、血气分析 ,
3、 迅速纠正失水以改善微循环与肾功能 ,发生休克或低血压者补充胶体液
4、 迅速补充胰岛素:纠正电解质及酸碱失衡
5、 积极防治并发症,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神志的变化,特别注意呼吸气味、深度和频度的改变
6、根据患者心肺功能情况,正确控制输液速度
7、加强基础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5
二.心肌梗塞的表现和处理约半数以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起病前1~2天或1~2周有前驱症状,最常见的是原有的心绞痛加重,发作时间延长,或对硝酸甘油效果变差;或继往无心绞痛者,突然出现长时间心绞痛。典型的心肌梗死症状包括:
1.突然发作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或心前区压榨性疼痛
休息和含服硝酸甘油不能缓解,常伴有烦躁不安、出汗、恐惧或濒死感。
2.少数患者无疼痛
一开始即表现为休克或急性心力衰竭。
3.部分患者疼痛位于上腹部
可能误诊为胃穿孔、急性胰腺炎等急腹症;少数患者表现颈部、下颌、咽部及牙齿疼痛,易误诊。
4.神志障碍
可见于高龄患者。
5.全身症状
难以形容的不适、发热。
6.胃肠道症状
表现恶心、呕吐、腹胀等,下壁心肌梗死患者更常见。
7.心律失常
见于75%~95%患者,发生在起病的1~2周内,以24小时内多见,前壁心肌梗死易发生室性心律失常,下壁心肌梗死易发生心率减慢、房室传导阻滞。
8.心力衰竭
主要是急性左心衰竭,在起病的最初几小时内易发生,也可在发病数日后发生,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发绀、烦躁等症状。
9. 低血压、休克
急性心肌梗死时由于剧烈疼痛、恶心、呕吐、出汗、血容量不足、心律失常等可引起低血压,大面积心肌梗死(梗死面积大于40%)时心排血量急剧减少,可引起心源性休克,收缩压
6
一般治疗:
7
1.监测:
2.卧床休息:
3.建立静脉通道、吸氧
4.镇痛
5.饮食和通便
6.对症护理及病情观察
7.心理护理
三.小儿高热惊厥的表现和处理 8
处理措施: 9
1 和吸氧 .
2. 迅速惊厥 发作时,即刻针刺(或拇指掐压)患儿人中。立即选用作用快,毒性小的止惊药物,首选安定,也可用苯巴比妥钠.
3. 病因治疗 对上呼吸道感染和肺炎者,如明确为细菌感染,选用青霉素类或头孢霉素类。
4 降温 可用物理降温,如无效用药物降温。以头部物理降温为主,后为双侧腋下、腹股沟处,头部给予冰帽或冰袋冷敷。另外,可用酒精擦拭额部、腋下、大腿内侧等大血管处,以利于迅速散热,达到降温目的。也可用温水擦浴降温。
5 注意安全,加强防护
6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详细记录.
7 迅速建立静脉通路
8 加强营养,做好基础护理
9 做好家属的护理
四、输液反应有哪些临床表现? 应如何处理
输液反应包括发热反应,系静脉输液时由致热源、药物、杂质、药液温度过低、药液浓度过高及输液速度过快等因素引起。发热反应的临床表现,主要为发冷、寒战、面部和四肢发绀,继而发热,体温可达41~42℃。可伴恶心、呕吐、头痛、头昏、烦躁不安、谵妄等,严重者可有昏迷、血压下降,出现休克和呼吸衰竭等症状而导致死亡。发热反应发生的早晚,视致热源进入机体内的量、致热源的性质及患者的个体耐受性而异。
临床表现:
①发生在输液开始l~2小时内;
②先寒战,继而高热。体温可达39~40℃。
③血压无变化;
④.四肢厥冷。
处理:
①
2015年护理培训考核计划
护理操作:
3-4月;急救药的摆放位置(每种药要求5秒内找到存放的位置) 5-6月:心肺复苏、简易呼吸囊的使用、喉镜的使用方法 7-8月:七步洗手法、吸氧、吸痰
每个月每个社康随机抽考,9-10月每个中心抽考1-3名,希望大家认真对待,所有考核成绩将记入个人业务学习档案,作为职称晋升、评优的指标。(包括三基理论考核成绩)
理论考核范围:
1、2013护理试题集627题至1139题
2、常见急危重病的处理:
①如小儿高热惊厥的表现和处理、
②输液反应的表现和处理、
③过敏性休克的表现及处理、
④心肌梗塞的表现和处理。
⑤高血压急症的表现和处理、
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表现和处理 3.消毒液(碘伏、酒精、戊二醛、速消净)的使用方法和范围.
1
A.碘伏
:
B.酒精:
2
C.戊二醛
:
.
3
D健之素消毒片
使用方法:
1、医院肝炎,结核病人污染物品、环境的消毒:用有效氯含量为2000mg/l的稀释液,浸泡或喷洒至湿润作用30分钟;一般污染物品的消毒:用有效氯含量为500mg/l稀释液,擦拭或浸泡作用30分钟。
2、日常生活环境、用品消毒:用有效氯含量为500mg/l稀释液,擦拭或浸泡作用分钟。
3、食具消毒:将食具洗净、沥干后,用有效氯含量为200mg/l稀释液浸泡,作用10分钟后,用清水冲洗赶紧。
4、食品、饮料、饮水及制药工业生产车间、容器、管道、瓶罐等表面消毒:有效氯含量500mg/l~1000mg/l的稀释液,浸泡或擦拭作用30分钟。
注意事项:
1.本品为外用消毒剂,不得口服,置于儿童不易触及处。
2.本品对有色织物有漂白作用。
3.用后盖紧盖,以免受潮。
4.本品应置于阴凉、通风、干燥处保存。
5有效期:24个月。
4
一.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表现和处理
急救措施
1、 患者绝对安静卧床,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加强营养支持
2、 急查血糖、血酮体、电解质、尿素氮、血气分析 ,
3、 迅速纠正失水以改善微循环与肾功能 ,发生休克或低血压者补充胶体液
4、 迅速补充胰岛素:纠正电解质及酸碱失衡
5、 积极防治并发症,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神志的变化,特别注意呼吸气味、深度和频度的改变
6、根据患者心肺功能情况,正确控制输液速度
7、加强基础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5
一.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表现和处理
急救措施
1、 患者绝对安静卧床,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加强营养支持
2、 急查血糖、血酮体、电解质、尿素氮、血气分析 ,
3、 迅速纠正失水以改善微循环与肾功能 ,发生休克或低血压者补充胶体液
4、 迅速补充胰岛素:纠正电解质及酸碱失衡
5、 积极防治并发症,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神志的变化,特别注意呼吸气味、深度和频度的改变
6、根据患者心肺功能情况,正确控制输液速度
7、加强基础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5
二.心肌梗塞的表现和处理约半数以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起病前1~2天或1~2周有前驱症状,最常见的是原有的心绞痛加重,发作时间延长,或对硝酸甘油效果变差;或继往无心绞痛者,突然出现长时间心绞痛。典型的心肌梗死症状包括:
1.突然发作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或心前区压榨性疼痛
休息和含服硝酸甘油不能缓解,常伴有烦躁不安、出汗、恐惧或濒死感。
2.少数患者无疼痛
一开始即表现为休克或急性心力衰竭。
3.部分患者疼痛位于上腹部
可能误诊为胃穿孔、急性胰腺炎等急腹症;少数患者表现颈部、下颌、咽部及牙齿疼痛,易误诊。
4.神志障碍
可见于高龄患者。
5.全身症状
难以形容的不适、发热。
6.胃肠道症状
表现恶心、呕吐、腹胀等,下壁心肌梗死患者更常见。
7.心律失常
见于75%~95%患者,发生在起病的1~2周内,以24小时内多见,前壁心肌梗死易发生室性心律失常,下壁心肌梗死易发生心率减慢、房室传导阻滞。
8.心力衰竭
主要是急性左心衰竭,在起病的最初几小时内易发生,也可在发病数日后发生,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发绀、烦躁等症状。
9. 低血压、休克
急性心肌梗死时由于剧烈疼痛、恶心、呕吐、出汗、血容量不足、心律失常等可引起低血压,大面积心肌梗死(梗死面积大于40%)时心排血量急剧减少,可引起心源性休克,收缩压
6
一般治疗:
7
1.监测:
2.卧床休息:
3.建立静脉通道、吸氧
4.镇痛
5.饮食和通便
6.对症护理及病情观察
7.心理护理
三.小儿高热惊厥的表现和处理 8
处理措施: 9
1 和吸氧 .
2. 迅速惊厥 发作时,即刻针刺(或拇指掐压)患儿人中。立即选用作用快,毒性小的止惊药物,首选安定,也可用苯巴比妥钠.
3. 病因治疗 对上呼吸道感染和肺炎者,如明确为细菌感染,选用青霉素类或头孢霉素类。
4 降温 可用物理降温,如无效用药物降温。以头部物理降温为主,后为双侧腋下、腹股沟处,头部给予冰帽或冰袋冷敷。另外,可用酒精擦拭额部、腋下、大腿内侧等大血管处,以利于迅速散热,达到降温目的。也可用温水擦浴降温。
5 注意安全,加强防护
6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详细记录.
7 迅速建立静脉通路
8 加强营养,做好基础护理
9 做好家属的护理
四、输液反应有哪些临床表现? 应如何处理
输液反应包括发热反应,系静脉输液时由致热源、药物、杂质、药液温度过低、药液浓度过高及输液速度过快等因素引起。发热反应的临床表现,主要为发冷、寒战、面部和四肢发绀,继而发热,体温可达41~42℃。可伴恶心、呕吐、头痛、头昏、烦躁不安、谵妄等,严重者可有昏迷、血压下降,出现休克和呼吸衰竭等症状而导致死亡。发热反应发生的早晚,视致热源进入机体内的量、致热源的性质及患者的个体耐受性而异。
临床表现:
①发生在输液开始l~2小时内;
②先寒战,继而高热。体温可达39~40℃。
③血压无变化;
④.四肢厥冷。
处理:
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