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东阳马生序》复习笔记
一、概括作者的求学经历:勤+艰
二、具体分析艰、勤 (一)艰
全文从几个方面体现作者求学的艰难
四方面:1幼时抄书之艰 2成年叩问之难 3从师奔走之劳 4住读生活之苦
如果限三个字:抄书苦、求师难、奔走劳、衣食简
三方面:1幼时抄书的困难 2成年从师的困难 3求学衣食住行生活条件的艰难
(二)勤
1、克服无书的困难(幼时嗜学的具体表现)
1)借书抄书不怕辛苦
2)天气寒冷手冻不懈怠 3)抄完跑着送回不超过约定期限,得以遍观群书
2、克服求师的困难
1)跑到百里之外求师,不怕路途遥远
2)老师严厉,求师诚恳、虔诚、恭敬
★写老师的严厉的目的是什么?
老师的严厉反衬作者求学的诚恳虔诚恭敬
3、克服求师奔走的困难
求师路上意志坚强,不怕天寒地冻
4、克服生活条件的艰苦
1)不与富家子弟攀比,不怕吃不好,穿得差,不怕生活艰苦 2)内心有精神安慰和思想寄托——以学习为乐(以中有足乐者)
★写同舍生的目的:
1)与自己求学生活的艰苦形成对比
2)反衬自己勤奋好学,求学的信念坚定
三、总结“卒获有所闻”的原因
(宋濂学习的秘诀)
主观因素(优秀品质):
1嗜学、乐学;慕道;3勤奋刻苦学习不怕困难(坚忍);4坚持不懈;5虚心求教;6诚信 客观因素:得书——遍观群书
得师——水平高、教诲严
根本原因:精神的力量——以中有足乐者
《送东阳马生序》复习笔记
一、概括作者的求学经历:勤+艰
二、具体分析艰、勤 (一)艰
全文从几个方面体现作者求学的艰难
四方面:1幼时抄书之艰 2成年叩问之难 3从师奔走之劳 4住读生活之苦
如果限三个字:抄书苦、求师难、奔走劳、衣食简
三方面:1幼时抄书的困难 2成年从师的困难 3求学衣食住行生活条件的艰难
(二)勤
1、克服无书的困难(幼时嗜学的具体表现)
1)借书抄书不怕辛苦
2)天气寒冷手冻不懈怠 3)抄完跑着送回不超过约定期限,得以遍观群书
2、克服求师的困难
1)跑到百里之外求师,不怕路途遥远
2)老师严厉,求师诚恳、虔诚、恭敬
★写老师的严厉的目的是什么?
老师的严厉反衬作者求学的诚恳虔诚恭敬
3、克服求师奔走的困难
求师路上意志坚强,不怕天寒地冻
4、克服生活条件的艰苦
1)不与富家子弟攀比,不怕吃不好,穿得差,不怕生活艰苦 2)内心有精神安慰和思想寄托——以学习为乐(以中有足乐者)
★写同舍生的目的:
1)与自己求学生活的艰苦形成对比
2)反衬自己勤奋好学,求学的信念坚定
三、总结“卒获有所闻”的原因
(宋濂学习的秘诀)
主观因素(优秀品质):
1嗜学、乐学;慕道;3勤奋刻苦学习不怕困难(坚忍);4坚持不懈;5虚心求教;6诚信 客观因素:得书——遍观群书
得师——水平高、教诲严
根本原因:精神的力量——以中有足乐者
相关文章
-
[读书笔记][送东阳马生序]读后感
每个人都渴望在优越的生活条件下,过上无忧无虑的幸福生活.但是,任何事情都是一分为二的,人们在享受优越的生活时,也极易养成惰性,尤其是青年学生.读了宋濂的文章<送东阳马生序>,我对此感受尤深. 宋濂从小勤奋好学,家里贫穷,没钱买书 ...查看
-
八年级语文下册文学常识复习
散文 1.<海燕>是一首散文诗,是高尔基在1901年3月写的"幻想曲"<春天的旋律>的结尾部分 . 2.<白杨礼赞>选自<见闻杂记>.作者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 3.& ...查看
-
初中课文文言文中考复习要点--送东阳马生序
<送东阳马生序>精细复习 一.课文内容梳理 (一).嗜学shì 叩(kòu)问 叱(chì)咄(duō) 俟(sì) 负箧(qiè) 曳(yè)屣(xǐ)皲(jūn)裂 媵(yìng)人 衾(qīn) 容臭(xiù) 烨(yè) ...查看
-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中考文言实词.虚词 分类复习 东至县洋湖中学周群英整理 一.中考文言文复习系列之一:文字通假 1.不亦说乎. 说通悦,愉快.<〈论语〉十则> 2.诲女知之乎. 女通汝,你.<〈论语〉十则> 3.是知也. 知通智,智慧 ...查看
-
山西2017中考面对面语文书外书课标21篇文言文综合训练
第三节 课标文言文综合训练 (一)山西2016未考课标篇 1. 下列句中加点字读音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 食不饱,力不足 食之不能尽其材 .. B. 必以分人 自非亭午夜分 .. C. 朝服衣冠 皆朝于齐 .. D. 曹刿请见 才 ...查看
-
[送东阳马生序]教学实录与反思.docx
<送东阳马生序>教学实录与反思 [素质教育目标] 1.知识储备点: ⑴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⑵理解积累一些文言文实词和虚词. 2.能力培养点: ⑴能够通读课文,利用文下注释自己翻译全文. ⑵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 ⑶训练学生的语 ...查看
-
八下语教材分析
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材分析 土门子中学 芦宇双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四个现代文单元分别以人生.散文诗.人与自然和民俗风情为专题内容,其中以记叙类文章为主,第三单元与传统说明文单元相比,在语文与科学的链接上有突破性的进展,拓宽了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 ...查看
-
初中语文学科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教学计划
初中语文学科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本学期担任八(9)班语文教学,大部分学生能够课堂认真听讲,课后完成作业,.但知识基础不扎实,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存在着诸多障碍,阅读赏析的能力较差,课外阅读量小,知识面狭窄.这次期中考试题 ...查看
-
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1)
文言虚词的基本用法 一.之 (一) 最常用的是作助词 1. 结构助词,相当于"的"(用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 ①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七下<爱莲说>) 花之富贵者也 ②前人之述备矣(八上<醉翁亭记&g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