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第三节:《内燃机》教学设计
金沙沙土中心中学教师付德均
一、 导入
1、 设置情景:国庆将至,国庆期间,同学们在家长的带领下 有可能外出旅游,请问你们会选择那些交通工具。(公交车、火车)
2、 提问:公交车、火车、飞机,它们是靠什么来实现运动的?
(发动机)是什么能转化为什么能?由此引入新知。
二、 过程
1、 设问:(1)汽车、火车都有发动机,发动机运转需要汽 油,汽油是在什么地方燃烧?(气缸)。由此引出热机的定义:把燃料燃烧时释放的内能转变为机械能的装置,又被称为热机。热机的种类很多,燃料直接在发动机气缸内燃烧产生动力的热机叫内燃机。根据燃料的不同,内燃机可分为汽油机和柴油机。
2、 学生看书46页左上图,了解汽油机的结构。
3、 出示汽油机模型或多媒体展示,让学生共同指出各部分名
称,而后抽个别学生指出部分结构名称,以加深印象。
4、 学生自行阅读书46页下,关于汽油机的四冲程工作原理示
意图,初步了解其概况。(也可用PPT展示)
5、 模型演示,要求学生注意观察每个冲程的工作过程。
6、 抽学生说出每个冲程的工作原理,老师用简易示意图表示在
黑板上,并让学生看示意图,再比较每个冲程的异同。(也可用PPT展示)
7、 学生阅读书47页,讨论完成相关内容,了解柴油机的工作
原理及与汽油机的区别。
三、 归纳小结
燃料在气缸中燃烧→热机→内燃机→汽油机、柴油机
结构:四冲程:吸气、压缩、做功、排气;
在压缩冲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做功冲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飞轮靠惯性转动,四冲程内燃机在一个工作循环中,活塞往复运动两次,对外做功一次,曲轴转动两周,飞轮转动两周。
四、板书设计:
第十三章第三节:《内燃机》教学设计
金沙沙土中心中学教师付德均
一、 导入
1、 设置情景:国庆将至,国庆期间,同学们在家长的带领下 有可能外出旅游,请问你们会选择那些交通工具。(公交车、火车)
2、 提问:公交车、火车、飞机,它们是靠什么来实现运动的?
(发动机)是什么能转化为什么能?由此引入新知。
二、 过程
1、 设问:(1)汽车、火车都有发动机,发动机运转需要汽 油,汽油是在什么地方燃烧?(气缸)。由此引出热机的定义:把燃料燃烧时释放的内能转变为机械能的装置,又被称为热机。热机的种类很多,燃料直接在发动机气缸内燃烧产生动力的热机叫内燃机。根据燃料的不同,内燃机可分为汽油机和柴油机。
2、 学生看书46页左上图,了解汽油机的结构。
3、 出示汽油机模型或多媒体展示,让学生共同指出各部分名
称,而后抽个别学生指出部分结构名称,以加深印象。
4、 学生自行阅读书46页下,关于汽油机的四冲程工作原理示
意图,初步了解其概况。(也可用PPT展示)
5、 模型演示,要求学生注意观察每个冲程的工作过程。
6、 抽学生说出每个冲程的工作原理,老师用简易示意图表示在
黑板上,并让学生看示意图,再比较每个冲程的异同。(也可用PPT展示)
7、 学生阅读书47页,讨论完成相关内容,了解柴油机的工作
原理及与汽油机的区别。
三、 归纳小结
燃料在气缸中燃烧→热机→内燃机→汽油机、柴油机
结构:四冲程:吸气、压缩、做功、排气;
在压缩冲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做功冲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飞轮靠惯性转动,四冲程内燃机在一个工作循环中,活塞往复运动两次,对外做功一次,曲轴转动两周,飞轮转动两周。
四、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