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小组合作现状分析
傅家实验小学 张宁
开学两个半月了,一年级的各项工作都有了进展。在课堂上,我尝试了四人小组的合作学习,效果差强人意。一年级的小组合作还刚刚起步,在运作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也有很多思考。
一、一年级小组合作的现状。
(一) 学生方面
1.在四人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自己说自己的,大家都在说。只有说的,没有听的更谈不上分享。这说明一年级的学生还不会倾听,不会交流,不会合作。他们只知争抢着说,似乎谁说的声音大,谁就做得好。这充分体现了一年级学生的好胜心和自我表现欲。
2.在小组操作学具过程中,学生争着当组长、争抢学具,抢到学具后只顾自己操作不与他人合作,甚至出现以强欺弱的现象。
3.在小组活动过程中,各小组的活动速度总是不同步的,完成得有快有慢,有早有晚。一旦出现“空档”,学生就“乱说”起来。这说明学生的自制能力很差。
4.在小组交流、汇报的过程中,总是优生发言的机会多,其他学生几乎成丁旁听者,致使中下水平的学生情绪低落,活动不主动,不积极。这样更易于造成学生各方面的“两极分化”。
5.合作意识差,小组观念弱。有些学习好的学生愿意独立学习,认为合作学习耽误时间。有些性格内向的学生,也不愿意与他人合作,对小组集体的荣辱不关心。
总而言之,一年级上学期的学生,合作意识、合作习惯、合作能力几乎是零起点,对于他们实施合作学习,必须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这一起点及以上现状。教师的组织管理策略一定要建立在这一起点之上,不仅要“放开”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而且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如何进行合作学习的能力。
(二)教师方面
课堂中,教师的巡视,并未很好地担当合作学习“引导——参与”的角色,只是蜻蜓点水地接触部分小组,起到维持班级小组交流秩序的作用。
二、一年级小组合作的改进措施
(一)要注意小组合作学习的示范性
示范性是指给学生的小组活动提供一个活动模型。这种形式主要用在对于练习性、游戏性、有一定难度的内容的小组活动。虽然是练习性的内容,由于学生不知如何合作,怎样进行操作,需要示范指导。
(二)合作学习小组内人数可以从两人开始
在小组合作学习的初期,学生不会合作。究其原因,就是小组内的人数过多。改为2人一组,情况就变了,一人说,另一人听,并监督评价,一人操作,另一人观察、评判,然后换位进行。这样就从根本上改变了大家都说没人听的现象。必要时,教师还可讲究合作策略,促使学生合作。
当两人合作有了一定的基础,能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协调、配合的前提下,再过渡到3人组、4人组„„这样循序渐进,逐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三) 建立一些基本的小组合作规则。
1、小组内一定要先定好组长,明确组长的职责。
2、其他组员在回答或者朗读的时候,要做到认真倾听。
3、在小组活动时要顺序进行。
4、针对低年级的合作学习,也许学生还不懂明确的责任,但是必须要有一个能干的组长,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小组长的组织能力,并在每次的合作学习中,要强调一下组长的职责,并不断表扬做的好的组长,哪怕有一点做的好都要提出来进行表扬。
(四)评价要准确,要注意全员性
对于学生的评价,无疑是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的发展。但还应注意,评价对学生的思维和行为具有导向作用。这就要求对学生的评价要准确把握,实事求是,不能只为了激励和鼓励学生,就只说“好”“很好”“真棒”,弄得学生无所适从,乱喊乱叫,没有思维的导向,表面上热热闹闹,其实学生还不是真理解、真明白。
尤其是各小组之间,在班上进行汇报交流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要求全班学生:对汇报者的发言要认真倾听,并进行评价、补充、纠正和修改(当然要注意有序性和谦让)。让全员参与评价,人人都有思考和评价的任务(人人都有“活”干),这样既能做到知识资源的全员共享,又能使全员掌握课堂教学中进行思维的主导方向,不掉队,还能防止少数学生开小差,乱说话。
三、一年级小组合作要达到的预期效果:
在今后的小组合作过程中,我要从失败中吸取经验,让小组合作能达到预期的效果。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同学们的积极性要调动起来,在课堂上的表现也应该非常积极。上课走神的、做小动作的明显要减少。回答问题要活跃,主要是学困生的能力要得到大幅度的提高,我们教师就得给孩子提供了让学生充分展示这一平台,通过这一平台,要让孩子到达预期的效果。总的来说,要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是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得到了培养,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2012.11.1
一年级小组合作现状分析
傅家实验小学 张宁
开学两个半月了,一年级的各项工作都有了进展。在课堂上,我尝试了四人小组的合作学习,效果差强人意。一年级的小组合作还刚刚起步,在运作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也有很多思考。
一、一年级小组合作的现状。
(一) 学生方面
1.在四人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自己说自己的,大家都在说。只有说的,没有听的更谈不上分享。这说明一年级的学生还不会倾听,不会交流,不会合作。他们只知争抢着说,似乎谁说的声音大,谁就做得好。这充分体现了一年级学生的好胜心和自我表现欲。
2.在小组操作学具过程中,学生争着当组长、争抢学具,抢到学具后只顾自己操作不与他人合作,甚至出现以强欺弱的现象。
3.在小组活动过程中,各小组的活动速度总是不同步的,完成得有快有慢,有早有晚。一旦出现“空档”,学生就“乱说”起来。这说明学生的自制能力很差。
4.在小组交流、汇报的过程中,总是优生发言的机会多,其他学生几乎成丁旁听者,致使中下水平的学生情绪低落,活动不主动,不积极。这样更易于造成学生各方面的“两极分化”。
5.合作意识差,小组观念弱。有些学习好的学生愿意独立学习,认为合作学习耽误时间。有些性格内向的学生,也不愿意与他人合作,对小组集体的荣辱不关心。
总而言之,一年级上学期的学生,合作意识、合作习惯、合作能力几乎是零起点,对于他们实施合作学习,必须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这一起点及以上现状。教师的组织管理策略一定要建立在这一起点之上,不仅要“放开”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而且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如何进行合作学习的能力。
(二)教师方面
课堂中,教师的巡视,并未很好地担当合作学习“引导——参与”的角色,只是蜻蜓点水地接触部分小组,起到维持班级小组交流秩序的作用。
二、一年级小组合作的改进措施
(一)要注意小组合作学习的示范性
示范性是指给学生的小组活动提供一个活动模型。这种形式主要用在对于练习性、游戏性、有一定难度的内容的小组活动。虽然是练习性的内容,由于学生不知如何合作,怎样进行操作,需要示范指导。
(二)合作学习小组内人数可以从两人开始
在小组合作学习的初期,学生不会合作。究其原因,就是小组内的人数过多。改为2人一组,情况就变了,一人说,另一人听,并监督评价,一人操作,另一人观察、评判,然后换位进行。这样就从根本上改变了大家都说没人听的现象。必要时,教师还可讲究合作策略,促使学生合作。
当两人合作有了一定的基础,能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协调、配合的前提下,再过渡到3人组、4人组„„这样循序渐进,逐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三) 建立一些基本的小组合作规则。
1、小组内一定要先定好组长,明确组长的职责。
2、其他组员在回答或者朗读的时候,要做到认真倾听。
3、在小组活动时要顺序进行。
4、针对低年级的合作学习,也许学生还不懂明确的责任,但是必须要有一个能干的组长,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小组长的组织能力,并在每次的合作学习中,要强调一下组长的职责,并不断表扬做的好的组长,哪怕有一点做的好都要提出来进行表扬。
(四)评价要准确,要注意全员性
对于学生的评价,无疑是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的发展。但还应注意,评价对学生的思维和行为具有导向作用。这就要求对学生的评价要准确把握,实事求是,不能只为了激励和鼓励学生,就只说“好”“很好”“真棒”,弄得学生无所适从,乱喊乱叫,没有思维的导向,表面上热热闹闹,其实学生还不是真理解、真明白。
尤其是各小组之间,在班上进行汇报交流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要求全班学生:对汇报者的发言要认真倾听,并进行评价、补充、纠正和修改(当然要注意有序性和谦让)。让全员参与评价,人人都有思考和评价的任务(人人都有“活”干),这样既能做到知识资源的全员共享,又能使全员掌握课堂教学中进行思维的主导方向,不掉队,还能防止少数学生开小差,乱说话。
三、一年级小组合作要达到的预期效果:
在今后的小组合作过程中,我要从失败中吸取经验,让小组合作能达到预期的效果。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同学们的积极性要调动起来,在课堂上的表现也应该非常积极。上课走神的、做小动作的明显要减少。回答问题要活跃,主要是学困生的能力要得到大幅度的提高,我们教师就得给孩子提供了让学生充分展示这一平台,通过这一平台,要让孩子到达预期的效果。总的来说,要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是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得到了培养,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201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