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体构造设计

34

2 墙体构造设计

学习目标

1. 掌握墙体的细部构造,了解其相应作用。 2. 熟悉墙体与楼板的连接关系。

3. 熟悉墙体和楼地面的饰面构造层次与材料做法。 4. 熟悉墙身构造的设计要点和步骤。

5. 熟悉墙身大样图的识读,增强图纸表达能力。

学习重点

1. 勒脚、踢脚、防潮层、散水、窗台、过梁、圈梁等构造要点。 2. 墙与楼板的连接构造。

3. 墙体和楼地面饰面材料的选用与常用做法。 4. 墙体大样图的主要内容和标注。

2.1 设计任务书 2.1.1 设计条件

1.某市一办公楼,五层、砖混结构,平面图和剖面图如图2.1~2.2所示。根据此图进行本次设计。

2.墙身主体为黏土多孔砖。内墙厚度可取240mm,外墙厚度可根据所处地区采取240mm、370mm、490mm等。

3.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现浇过梁。 4.门、窗材料自定。窗面积应该符合采光要求。

5.墙面装修、楼地面做法、散水、踢脚线等可以自定,但要符合办公楼的装修要求。

35

36

2.1.2 设计图纸内容及深度要求

1.效果形式为2号图纸一张,可以用铅笔绘制或者电脑打印出图,图纸内容如下:

墙身大样图(墙身剖面节点详图)

按平面图上详图剖切位置画出A轴线墙体三个墙身节点详图,即:墙脚、窗台处和过梁及楼板层节点详图。布图时,要求按照顺序将1、2、3节点从下到上布置在同一条垂直线上,共用一条轴线和一个编号圆圈。

2. 墙身节点详图的绘制要求: (1)比例为1:10~1:20

(2)详图编号:画完该节点详图后,在详图的右下角画详图编号圆圈,然后在编号圆圈的右侧注写详图比例。

(3)墙面装修部分:画出墙身、勒脚、踢脚等处内外墙饰面厚度,并用材料符号表示出来。在定位轴线两边分别标注砖墙厚度。

3. 节点详图1——外墙墙脚节点详图:

37

(1)详图范围:下部画到基础顶面以上;上部画到底层的踢脚板以上;左边画出散水和一部分室外地坪;右边画出一部分底层室内地层。上、下、右三方要用折断线折断。

(2)水平防潮层部分:画水平防潮层,注明其材料和做法,标注水平防潮层与底层室内地面间的距离,以及水平防潮层标高。

(3)散水、勒脚和室外地面部分:画出室外地面,标注室外地面标高。画出勒脚,标注勒脚的高度尺寸和材料做法;按照构造层次画出散水构造,根据制图规范用层次构造引出线标注散水材料、做法以及各层次的厚度尺寸;标注散水的宽度、流水方向和坡度大小,散水与勒脚墙之间的变形缝构造处理要交待清楚。

(4)室内地层以及踢脚板部分:按照构造层次画出室内地面构造,用层次构造引出线标注室内地层材料、做法以及各层次的厚度尺寸;标注室内地面标高。画出踢脚板,标注踢脚板的高度尺寸和材料做法。 4. 节点详图2——外墙窗台节点详图:

(1)节点详图范围:下部画到窗台以下,上部画到窗下框以上。上、下要用折断线折断。

(2)窗台和窗台板部分:画窗台的细部构造,表示出窗台的材料和做法;标注窗台的厚度、宽度、坡向以及坡度大小;标注窗台的标高。作出滴水构造。

(3)墙身饰面部分:画出墙身内外墙饰面的各层构造,并用构造层次引出线标注各层次的材料、做法以及厚度尺寸。

5. 节点详图3——外墙过梁及楼板层节点详图:

(1)详图范围:下部画到下层窗上框以下;上部画到上层的踢脚板以上。上、下要用折断线折断。

(2)窗过梁部分:画出钢筋混凝土过梁的细部构造,标注过梁的材料符号以及相关尺寸;标注过梁下表面标高。

(3)圈梁部分:一般圈梁可以兼用作过梁,此时圈梁的画法与过梁画法类似;如果圈梁和过梁分开设计,则需要画出圈梁的材料符号,并标注有关圈梁的尺寸。

(4)楼板层部分:按照构造层次画出楼板层的各层构造,并用构造层次引出线标注楼板层各层次的材料、做法以及厚度尺寸;标注楼面标高。

(5)楼面踢脚板部分;画出踢脚板的材料符号,并标注其高度尺寸。 2.2 设计方法、步骤和要点提示 2.2.1 设计方法和步骤 2.2.1.1 设计之前的准备

1.熟悉设计任务书,理解本次设计的目的要求,并合理安排自学时间,按时完成设计;

2.消化吸收所学过的理论知识,理论知识是一切实践性环节的基础; 3.收集设计资料。为了方便学生设计,本教材附有一些设计资料,设计时可以参考使用。但由于各地区的建筑构造做法存在差异,学生也可参考当地的标准设计图集或规范资料。学生在进行设计时,不要违背建筑设计规律,要严格按照建筑制图规范制图;

4.理论联系实际,多参加一些工程实践锻炼,以使设计满足实际施工的需要。

38

2.2.1.2 设计方法和步骤

注意整个图面布图合理而不局促。

注意线条的合理运用。在三个节点详图中,被剖到的墙体以及过梁结构外轮廓线用粗实线绘制;被剖到的散水、地层中的混凝土垫层、窗框、楼板等用中实线绘制;其余线条用细实线绘制。注意以上三种线型的对比要分明。 设计步骤大体如下(以墙脚节点详图1为例): 1.先画轴线。

2.沿轴线画出墙线,画出窗框及其轮廓线,再在墙内外画装修层次。 3.按标高画墙体室内外地面、散水、勒脚、水平防潮层以及踢脚等构造。

4.在此基础上画出室外地坪、散水与室内地层的具体构造层次。 5.进行有关的尺寸或文字标注。

6.标注图名、比例。 2.2.2 设计要点和常见问题提示

1. 勒脚构造设计要点:

(1) 勒脚为室内外地面的高差部分,其高度一般不低于室内地坪高度,有时 做到底层窗台底。

(2) 常采用密实度大的材料处理勒脚,常见饰面做法为水泥砂浆或其它强度 高具有一定防水能力的抹灰处理;石块砌筑;贴面砖或天然石材。

2. 散水的构造设计要点:

(1)散水宽度600~1000mm,坡度3%~5%,外边缘比室外地坪高出20~30mm。

(2)面层材料有混凝土、砖、石等。采用混凝土时,宜按20~30m间距设置伸缩缝。一般灰土垫层宽度不小于800mm,厚度不小于150mm,混凝土宽度不小于600mm,厚度不小于50mm。

(3)由于建筑物的沉降,勒脚与散水施工时间的差异,在勒脚与散水交接处应设分隔缝,缝宽20~30㎜,用沥青类弹性材料嵌缝,上嵌沥青胶盖缝,以防渗水。

3. 防潮层构造设计要点:

(1)水平防潮层高度设置在室内地面不透水垫层之间,一般为-0.060m处。 可采用20~25mm厚防水砂浆或60mm厚细石混凝土内配3φ6或3φ8钢筋。 (2)当设置钢筋混凝土地梁时,可将地梁设置在相应高度,用地梁兼做防潮层。

4. 踢脚构造设计要点:

(1)踢脚高度一般为120~150mm。为了突出墙面效果或防潮,可将其延伸至900~1800mm,形成墙裙。

(2)常见的饰面材料有水泥砂浆、水磨石、大理石、陶板、木踢脚等。 5. 窗台构造设计要点:

(1)外窗台要做好节点防水构造,同时内窗台应比外窗台高出20 mm。

(2)突出墙面的窗台面应做坡度不小于3%向外的排水坡,下部要做滴水,与墙面交角处做成直径100 mm的圆角。

6. 过梁构造设计要点:

(1)一般采用预制或现浇的钢筋混凝土梁。

39

(2)宽度与墙厚一致,或做成L形断面,高度与砖墙皮数相适应,有60mm、120mm、180mm等。

7. 内、外墙饰面,楼地层饰面做法要适合所设计的建筑物,并参考当地的工程设计做法图集。居住建筑应将外墙的节能保温构造交代清楚。 2.3 设计参考资料(常用的工程做法及图例)

略,详见实训教材。

34

2 墙体构造设计

学习目标

1. 掌握墙体的细部构造,了解其相应作用。 2. 熟悉墙体与楼板的连接关系。

3. 熟悉墙体和楼地面的饰面构造层次与材料做法。 4. 熟悉墙身构造的设计要点和步骤。

5. 熟悉墙身大样图的识读,增强图纸表达能力。

学习重点

1. 勒脚、踢脚、防潮层、散水、窗台、过梁、圈梁等构造要点。 2. 墙与楼板的连接构造。

3. 墙体和楼地面饰面材料的选用与常用做法。 4. 墙体大样图的主要内容和标注。

2.1 设计任务书 2.1.1 设计条件

1.某市一办公楼,五层、砖混结构,平面图和剖面图如图2.1~2.2所示。根据此图进行本次设计。

2.墙身主体为黏土多孔砖。内墙厚度可取240mm,外墙厚度可根据所处地区采取240mm、370mm、490mm等。

3.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现浇过梁。 4.门、窗材料自定。窗面积应该符合采光要求。

5.墙面装修、楼地面做法、散水、踢脚线等可以自定,但要符合办公楼的装修要求。

35

36

2.1.2 设计图纸内容及深度要求

1.效果形式为2号图纸一张,可以用铅笔绘制或者电脑打印出图,图纸内容如下:

墙身大样图(墙身剖面节点详图)

按平面图上详图剖切位置画出A轴线墙体三个墙身节点详图,即:墙脚、窗台处和过梁及楼板层节点详图。布图时,要求按照顺序将1、2、3节点从下到上布置在同一条垂直线上,共用一条轴线和一个编号圆圈。

2. 墙身节点详图的绘制要求: (1)比例为1:10~1:20

(2)详图编号:画完该节点详图后,在详图的右下角画详图编号圆圈,然后在编号圆圈的右侧注写详图比例。

(3)墙面装修部分:画出墙身、勒脚、踢脚等处内外墙饰面厚度,并用材料符号表示出来。在定位轴线两边分别标注砖墙厚度。

3. 节点详图1——外墙墙脚节点详图:

37

(1)详图范围:下部画到基础顶面以上;上部画到底层的踢脚板以上;左边画出散水和一部分室外地坪;右边画出一部分底层室内地层。上、下、右三方要用折断线折断。

(2)水平防潮层部分:画水平防潮层,注明其材料和做法,标注水平防潮层与底层室内地面间的距离,以及水平防潮层标高。

(3)散水、勒脚和室外地面部分:画出室外地面,标注室外地面标高。画出勒脚,标注勒脚的高度尺寸和材料做法;按照构造层次画出散水构造,根据制图规范用层次构造引出线标注散水材料、做法以及各层次的厚度尺寸;标注散水的宽度、流水方向和坡度大小,散水与勒脚墙之间的变形缝构造处理要交待清楚。

(4)室内地层以及踢脚板部分:按照构造层次画出室内地面构造,用层次构造引出线标注室内地层材料、做法以及各层次的厚度尺寸;标注室内地面标高。画出踢脚板,标注踢脚板的高度尺寸和材料做法。 4. 节点详图2——外墙窗台节点详图:

(1)节点详图范围:下部画到窗台以下,上部画到窗下框以上。上、下要用折断线折断。

(2)窗台和窗台板部分:画窗台的细部构造,表示出窗台的材料和做法;标注窗台的厚度、宽度、坡向以及坡度大小;标注窗台的标高。作出滴水构造。

(3)墙身饰面部分:画出墙身内外墙饰面的各层构造,并用构造层次引出线标注各层次的材料、做法以及厚度尺寸。

5. 节点详图3——外墙过梁及楼板层节点详图:

(1)详图范围:下部画到下层窗上框以下;上部画到上层的踢脚板以上。上、下要用折断线折断。

(2)窗过梁部分:画出钢筋混凝土过梁的细部构造,标注过梁的材料符号以及相关尺寸;标注过梁下表面标高。

(3)圈梁部分:一般圈梁可以兼用作过梁,此时圈梁的画法与过梁画法类似;如果圈梁和过梁分开设计,则需要画出圈梁的材料符号,并标注有关圈梁的尺寸。

(4)楼板层部分:按照构造层次画出楼板层的各层构造,并用构造层次引出线标注楼板层各层次的材料、做法以及厚度尺寸;标注楼面标高。

(5)楼面踢脚板部分;画出踢脚板的材料符号,并标注其高度尺寸。 2.2 设计方法、步骤和要点提示 2.2.1 设计方法和步骤 2.2.1.1 设计之前的准备

1.熟悉设计任务书,理解本次设计的目的要求,并合理安排自学时间,按时完成设计;

2.消化吸收所学过的理论知识,理论知识是一切实践性环节的基础; 3.收集设计资料。为了方便学生设计,本教材附有一些设计资料,设计时可以参考使用。但由于各地区的建筑构造做法存在差异,学生也可参考当地的标准设计图集或规范资料。学生在进行设计时,不要违背建筑设计规律,要严格按照建筑制图规范制图;

4.理论联系实际,多参加一些工程实践锻炼,以使设计满足实际施工的需要。

38

2.2.1.2 设计方法和步骤

注意整个图面布图合理而不局促。

注意线条的合理运用。在三个节点详图中,被剖到的墙体以及过梁结构外轮廓线用粗实线绘制;被剖到的散水、地层中的混凝土垫层、窗框、楼板等用中实线绘制;其余线条用细实线绘制。注意以上三种线型的对比要分明。 设计步骤大体如下(以墙脚节点详图1为例): 1.先画轴线。

2.沿轴线画出墙线,画出窗框及其轮廓线,再在墙内外画装修层次。 3.按标高画墙体室内外地面、散水、勒脚、水平防潮层以及踢脚等构造。

4.在此基础上画出室外地坪、散水与室内地层的具体构造层次。 5.进行有关的尺寸或文字标注。

6.标注图名、比例。 2.2.2 设计要点和常见问题提示

1. 勒脚构造设计要点:

(1) 勒脚为室内外地面的高差部分,其高度一般不低于室内地坪高度,有时 做到底层窗台底。

(2) 常采用密实度大的材料处理勒脚,常见饰面做法为水泥砂浆或其它强度 高具有一定防水能力的抹灰处理;石块砌筑;贴面砖或天然石材。

2. 散水的构造设计要点:

(1)散水宽度600~1000mm,坡度3%~5%,外边缘比室外地坪高出20~30mm。

(2)面层材料有混凝土、砖、石等。采用混凝土时,宜按20~30m间距设置伸缩缝。一般灰土垫层宽度不小于800mm,厚度不小于150mm,混凝土宽度不小于600mm,厚度不小于50mm。

(3)由于建筑物的沉降,勒脚与散水施工时间的差异,在勒脚与散水交接处应设分隔缝,缝宽20~30㎜,用沥青类弹性材料嵌缝,上嵌沥青胶盖缝,以防渗水。

3. 防潮层构造设计要点:

(1)水平防潮层高度设置在室内地面不透水垫层之间,一般为-0.060m处。 可采用20~25mm厚防水砂浆或60mm厚细石混凝土内配3φ6或3φ8钢筋。 (2)当设置钢筋混凝土地梁时,可将地梁设置在相应高度,用地梁兼做防潮层。

4. 踢脚构造设计要点:

(1)踢脚高度一般为120~150mm。为了突出墙面效果或防潮,可将其延伸至900~1800mm,形成墙裙。

(2)常见的饰面材料有水泥砂浆、水磨石、大理石、陶板、木踢脚等。 5. 窗台构造设计要点:

(1)外窗台要做好节点防水构造,同时内窗台应比外窗台高出20 mm。

(2)突出墙面的窗台面应做坡度不小于3%向外的排水坡,下部要做滴水,与墙面交角处做成直径100 mm的圆角。

6. 过梁构造设计要点:

(1)一般采用预制或现浇的钢筋混凝土梁。

39

(2)宽度与墙厚一致,或做成L形断面,高度与砖墙皮数相适应,有60mm、120mm、180mm等。

7. 内、外墙饰面,楼地层饰面做法要适合所设计的建筑物,并参考当地的工程设计做法图集。居住建筑应将外墙的节能保温构造交代清楚。 2.3 设计参考资料(常用的工程做法及图例)

略,详见实训教材。


相关文章

  • 约束煤矸石多孔砖墙体抗剪承载能力的研究
  • 摘要:本文针对煤矸石多孔砖墙在构造柱和圈梁约束下抗剪承载能力,进行试验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约束煤矸石多孔砖墙体的抗剪承载能力计算公式,并总结出了约束煤矸石多孔砖墙体抵抗水平力的一些特征. Abstract:This paper has c ...查看


  • 墙体构造设计浅述
  • 摘 要: 墙体构造设计主要表达墙身与地面.楼面.屋面的构造连接情况,以及檐口.门窗顶.窗台.勒脚.防潮层.散水.明沟的尺寸.材料.做法等构造情况,是砌墙.室内外装修.门窗安装.编制施工预算,以及材料估算等的重要依据. 关键词: 墙体构造设计 ...查看


  • 砌体结构的一般构造措施
  • 砌体结构的一般构造措施 作者:苑振芳 刘斌 王欣 时间:2007-11-24 14:47:00 来源:论文天下论文网 论文发表:快速.低价.包过!发表论文就找论文天下! 摘要:介绍了已有试验研究成果及工程设计经验基础上新颁<砌体结构设 ...查看


  • BIM研究丨利用BIM技术进行二次结构深化设计
  • 来源 | 施工技术作者 | 王志珑 彭飞 梅晓丽 高峰 中建一局集团第三建筑有限公司 摘要:二次结构往往是连接结构和后期机电精装等一系列工作的衔接点,真正体现了多专业的穿插施工.结构和机电应用BIM技术进行综合布置,往往在总包和机电工程分开 ...查看


  • 砖混结构的构造要求
  • 第五节 房屋部件 一.圈梁 (一)圈梁的作用和设置 在砌体结构房屋中,沿外墙四周及内墙水平方向设置连续封闭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梁,称为圈梁.钢筋混凝土圈梁的宽度宜与墙厚相同,当墙厚h>240mm时,其宽度不宜小于2h/3.其高度应等于每皮 ...查看


  • 建筑构造学习题和课程设计答案
  • 2011 ~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 建筑工程系(四系)工程管理教研室 二0一一年9月 第一章 建筑构造概论 一.学习要求 本章主要涉及建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概念.通过本章的学习,应着重掌握建筑的构成要素和建筑方针:建筑的分类和等级划分:建筑模 ...查看


  • 浅议砌体结构的概念设计与构造措施
  • 摘 要:近年来,我国的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综合国力得到了极大提高,相应带动了大量的城乡改造工程.但我国的城市发展极不平衡,在较为落后偏僻的城市由于经济实力较差.交通不便等原因,楼房的建设仍以砌体结构为主.本文通过对砌体建筑的建筑方案.结构设计 ...查看


  • 新型砌砖墙体的防治
  • 一.裂缝原因分析 1.材质问题 由于轻质砌块容重轻,用作非承重墙体时较红砖有较大优越性,但也有其缺点,一是收缩率比粘土砖大,随着含水量的降低,材料会产生较大的干缩变形,容易引起不同程度的裂缝:二是砌块受潮后出现二次收缩,干缩后的材料受潮后会 ...查看


  • 浅谈W_ICI建筑墙体围护结构的设计
  • 浅谈W -ICI 建筑墙体围护结构的设计 赵国洪 1 赵威 2 (1.江西铭威实业有限公司,江西南昌330025:2.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江西南昌330025) [摘要]W -ICI 建筑墙体围护结构是一种新型的建筑节能与结构相 结合的一体化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