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三(病史简介)
谢某 男 52岁 工人 初中文化
17年前(35岁) 时, 无明显诱因出现兴奋、话多、与人争吵、乱化钱、夜不眠、不能胜任工作,后转为情绪低落、语言减少、终日卧床、经常在无人时听到有人讲话,烦躁激惹,有自杀行为,被首次送入院,诊断 “双相情感性障碍(抑郁发作)”,住院2月余,显进出院,恢复工作。以后于38岁、43岁、48岁、50岁和51岁先后5次复发并住精神卫生中心治疗。
在过去6次住院中,前3次诊断 “双相情感性障碍(抑郁发作)”,一次诊断 “情感性精神障碍(躁狂发作)”,后2次诊断 “双相情感性障碍(抑郁发作)”。每次发作间歇言行正常,并能恢复工作和正常生活。
末次出院后(51岁)一直在家休养,言行基本正常。一月余前因邻里小事发生争吵后,出现睡眠减少,情绪激惹,经常听到有人讲话声而不见其人。兴奋话多,内容夸张自大。拒绝服药和门诊随访,外出不归、殴打家人,踢坏邻居房门,自称 “本人神经病又发作”,扬言用刀杀人,遂第7次被送入院。
入院体检及实验室检查正常,否认家属史。
精神检查(略)
(诊断与鉴别诊断)
1. 病史: 病程10余年,7次住院,均诊断为 “双相情感性精神障碍”,有躁狂发作, 也有抑郁发作,而以抑郁发作为主。
2. 本次:
[症状标准]
以情绪高涨、兴奋激惹为主。
具有以下症状:
(1) 语言增多;
(2)自我评价过高;
(3)睡眠减少;
(4)有幻听;
(5)行为冲动,有伤人企图。[严重标准] 损害社会功能,给他人造成影响。
[病程标准]
本次发作持续超过一周 (一月以上)。
[排除标准]
排除精神分裂症等。
诊断: 双相障碍,目前为有精神病性症状的躁狂发作
病例三(病史简介)
谢某 男 52岁 工人 初中文化
17年前(35岁) 时, 无明显诱因出现兴奋、话多、与人争吵、乱化钱、夜不眠、不能胜任工作,后转为情绪低落、语言减少、终日卧床、经常在无人时听到有人讲话,烦躁激惹,有自杀行为,被首次送入院,诊断 “双相情感性障碍(抑郁发作)”,住院2月余,显进出院,恢复工作。以后于38岁、43岁、48岁、50岁和51岁先后5次复发并住精神卫生中心治疗。
在过去6次住院中,前3次诊断 “双相情感性障碍(抑郁发作)”,一次诊断 “情感性精神障碍(躁狂发作)”,后2次诊断 “双相情感性障碍(抑郁发作)”。每次发作间歇言行正常,并能恢复工作和正常生活。
末次出院后(51岁)一直在家休养,言行基本正常。一月余前因邻里小事发生争吵后,出现睡眠减少,情绪激惹,经常听到有人讲话声而不见其人。兴奋话多,内容夸张自大。拒绝服药和门诊随访,外出不归、殴打家人,踢坏邻居房门,自称 “本人神经病又发作”,扬言用刀杀人,遂第7次被送入院。
入院体检及实验室检查正常,否认家属史。
精神检查(略)
(诊断与鉴别诊断)
1. 病史: 病程10余年,7次住院,均诊断为 “双相情感性精神障碍”,有躁狂发作, 也有抑郁发作,而以抑郁发作为主。
2. 本次:
[症状标准]
以情绪高涨、兴奋激惹为主。
具有以下症状:
(1) 语言增多;
(2)自我评价过高;
(3)睡眠减少;
(4)有幻听;
(5)行为冲动,有伤人企图。[严重标准] 损害社会功能,给他人造成影响。
[病程标准]
本次发作持续超过一周 (一月以上)。
[排除标准]
排除精神分裂症等。
诊断: 双相障碍,目前为有精神病性症状的躁狂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