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班的小组合作学习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下午好。很感谢大家给我这次发言机会。根据学校的要求,我们班开展了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班级管理模式的探索,而就是这个小组合作给了我与以前的教育教学工作的不同感受,我觉得这个小组合作确实值得推广。今天,借此机会向各位谈一下我在班级中运用小组合作的方法和我的想法,不当之处,还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小组的划分
我班50多人,分成4个大组,12个小组。在安排座位时,我下了一番功夫,同一个小组的四个同学前后排在一起。班级的前12名就是每个组的1号同学,其余同学依次搭配并编号。我尽量遵循以下原则:强弱互助原则、男女搭配原则、动静搭配原则、高矮相当原则。使每个四人小组中的人各方面都比较均匀。我们班男生32人,女生却只有16人的情况下,尽量做到每个小组都有女生。实在不能安排女生的小组,该组的男生一定要有两个自制力与组织能力比较强的学生。这样的搭配可以使各个小组有平衡的学习力量,可以站在平等的起跑线上公平竞争。编号的目的是使得学生知道他的竞争对手是谁,比如说5组的3号和6组的3号水平相当,就是学习的竞争对手。然后每个组再进行角色分配,主持人(主持小组合作,要让每位同学都动起来)、发言人(对本组小组活动进行展示,讲解)、联络员(本组有解决不了的问题,派出到外组解决)、记录员(对小组活动进行记录总结,加分减分)等等,各负其责。
二、分组管理办法
万事具备,接下来就是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管理与被管理了。如何让小组发挥最大的实效,老师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所教班级有良好的班风班貌呢?为此,我实行了奖惩分明的激励机制。每个小组设组长一名,实行“组长负责制”。组长全盘统筹、管理、协调小组内各方面的事务:管理本组的纪律、指导督促组员的学习、组织小组讨论等。每个组的小组长即1号同学。小组长确定好以后,我立刻给组长们开会,使他们明确职责及相关要求。要求:1、以身作则,做好模范带头作用;2、用心管理本组同学的纪律、卫生、学习等一切在校活动;3、做好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桥梁,有事或有要求及时反映。
制定《班级量化管理办法》,以小组为单位,运用“量化奖扣分”管理小组。量化条例包括行为规范、学习、卫生值日、宣传工作等方面。科任教师有权给表现突出的某个组或个人加分。每周公布12小组及4大组得分。
同时建立个人成长记录本 把学生个人的表现记录在册,作为学生综合评定的依据。
在学习上,我从四方面对各小组进行激励:课堂上,如果小组内的成员都能积极思考,大胆举手发言,每次答对都能加1分;作业如果书写马虎或没完成作业的,则一人次要扣1分,听写满分可得1分,测验凡是有进步,都能为小组赢得一分,另外小组内成员一共进步的分数多的小组,也可相应为小组获分。如共进步10分的,可得1分;共进步20分的,可得2分,以此类推。
在纪律上,我是这样对各小组进行管理的:课堂上,小组长负责组织并维持本组的纪律。如果一节课小组内各成员的纪律都能表现很好的或每次老师组织纪律时,最快安静下来坐好的小组,可为小组获得1分。相反,经常开小差、说悄悄话、随便转身等,每次都可让小组失去一分。下课后,小组成员互相监督,避免违反学校的规定。比如,不能在走廊上跑动,不能在教室里大喊大叫或追逐打闹。违者,该小组也要被扣一分。
在卫生上,我又这样安排管理:一方面,我要求学生做好“门前三包”的工作,每天我会不定时的检查各小组所在的地面及周围的卫生情况,一块垃圾扣1分。另一方面,做值日当天,学生需要认真打扫自己的责任区,如果该责任区满分,则能为该小组赢得一分。否则,就要被扣分。
在文体方面,凡在各种文体比赛中,为班级获得荣誉的,可为本组争得相应的分数。如第一名奖五分;第二名奖三分;第三名奖一分。另外,每次出墙报,评出最得力的几个学生进行奖励。一般奖一到三分不等。
三、小组评价。
所有上述评比成绩都从小组长手里最终汇总到班长手里,每天一总结,每周一统计,并公布到后黑板上的“综合评定”栏里。这样,每个小组日常的各项活动情况,都能从黑板上的“综合评定”栏内看出。每天早上,班长把前一天的小组分数进行计算,前六个小组分别获得一面小红旗。一周累计下来总评最高的小组被评为本周的优胜小
组,并颁发优胜小组的奖状。对学生来讲,这是一种莫大的荣誉,更是积极学习的动力。
1、座位竞争。根据各组记录,班长总结。每周评出4个大组的1、2、3、4名和12个小组的前10名。并且在班级的后黑板上给予体现。这样有利于让每一名学生都清楚明白自己组在上一周的表现情况。同时按12小组排名顺序,由小组长选择下一周小组在本大组中的座位。大组排名采取末尾制,最后一名的大组,在下周充当班级值日生,全面负责班级卫生的清理工作、各科作业的发放、饮水机换水、班会准备、班会主持工作及黑板报的布置等一切活动。
2、“月评” 除每周小结外,每月还可以将每个小组本月的表现统计小结,找出优点、缺点,在班会课上引导学生发扬优点,改正不足,在纠错中不断进步,同时也可以将总结的情况发给每个小组,让小组自己讨论,寻找改进的办法。每月对总评前4名的小组进行表彰和奖励,激发每个学生争优创先的劲头,促进小组团结协作的凝聚力和自我促进的教育能力。评出最多分的四个小组为“模范小组”。再让这几个组的小组长与大家分享一下他们比较成功的做法。再请得分最少的组说说自己小组存在的问题,并发动大家帮他们找出解决的方法。最后让每个组针对上周的情况,结合刚才听到的别人之长,修订好本周的目标及做法。这样,各小组就能在每周的总结中不断进步着。
另外,如果发现小组长不能胜任,要及时做出调整;如果哪个组方向不明确,管理混乱,教师要给予指导;如果发现哪个同学在组里不合群,教师也要及时的解决问题。
此外,根据实际情况,班级的分组可以一个月或两个月调整一次,让学生能看到希望。班主任对经常落后的小组,应协助组长召开小组会议,与组长、组员共同商讨解决的办法;如果是因为个别学生导致的经常落后,那么班主任的任务就是做好个别学生的思想工作,特别是特殊生的帮扶转化工作。总之,分组管理对班主任的管理水平又是一项大的挑战。
小组合作管理还可以替我们班主任解决一些不便出面处理的问题,比如:最近,早上时间我们班提前了一些,大部分学生能感觉到而且做到了,但是总有个别同学来的晚一些,怎么办呢?如果找他谈话吧,说不定他会和老师产生抵触情绪,假设一下:他如果说:学校规定8点前到了就可以了,我7:50来也不晚。像他这样回答,我们就很难开展工作。如果你给学生规定一个时间,他回家可能说,我班主任说或者我们学校规定,几点几点必须到校,等等等等这些话都会把我们置于被动的位置。怎么办呢?让小组管理,让学生互相提醒。现在,每天早上7:40我就给人数到齐的小组加5分。那些,人数不齐的小组呢?我不公开批评,我也不硬性规定到校时间,我只是给人数到齐的小组加分,并且早活动结束后我就公布一下分数。经过几天之后,迟到的人陆续减少最终没有学生迟到。为什么呢?因为那个来的晚的同学早就被他小组的其他成员给教育了,正因为他来的晚才导致他小组没得到加分,才导致没获得本周优胜小组的喜报。
四、小组合作的成效
小组管理的成效,我认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提高了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小组合作班级管理,把管理权交给了学生自己,学生可以自主地有建设性开展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虽然在实践中难免出现一些失误和波折,但学生可以在这种挫折中学会自我调控,自主思考,为学生终生发展打下基础。当第三次评比优胜小组时,才第一次获得喜报的A同学双手接过奖状说了一句话:“谢谢老师,我们小组一定会继续努力的”这时,我就知道,小组的自我管理的思想已经深入了学生的心中。
2、锻炼了学生与人合作意识
在课堂上,有好多问题需要小组讨论,而当小组讨论也解决不了的时候,就需要把本组的“联络员”派出去其他组“取经学习”,然后回来再讲给其他组员听。这样,在合作中,学生既学会了与他人的沟通交流,又从他人那里得到了知识上的互补,增长自己的知识,又培养了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3、增强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合作小组的建立促进了小组内和小组间的竞争,竞争内容的多样化,使学生一直处于竞争的环境,努力改变自我,超越自我,展示自我,努力为小组争光;在竞争中同组同学也会时常督促帮助本组成员努力完成学习任务或本职工作,在竞争的压力下,小组成员齐心协力,形成合力,在总体上促进了班级管理目标的实现。
4. 减轻了教师的管理负担。
实施小组合作管理最重要的目的在于让全体学生都参与了班级管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自主而积极地对班级进行有效地管理,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和管理水平的提高,促成整个班级形成一个良好
的班集体。正由于加强了对学生的合作管理能力和自主能力的培养,这就大大减轻了教师的管理负担,可以腾出更多的时间来从事教研活动。
各位老师,小组合作模式并不是一个刚刚诞生的新事物。虽然我们好像熟悉,但其实运用的并不熟练。如何在课堂上灵活运用小组合作更加理想地实现“合作课堂、高效课堂”?如何在班级管理中运用小组合作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等等这些都需要我们进一步去探索去实践。我愿意在教改的路上和大家一起去摸索、去尝试,去体验课改奋斗与成功的喜悦,也希望大家能多关注我,多关注我们初三(2)班,为学校的明天做出我们的努力!
谢谢大家。
我班的小组合作学习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下午好。很感谢大家给我这次发言机会。根据学校的要求,我们班开展了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班级管理模式的探索,而就是这个小组合作给了我与以前的教育教学工作的不同感受,我觉得这个小组合作确实值得推广。今天,借此机会向各位谈一下我在班级中运用小组合作的方法和我的想法,不当之处,还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小组的划分
我班50多人,分成4个大组,12个小组。在安排座位时,我下了一番功夫,同一个小组的四个同学前后排在一起。班级的前12名就是每个组的1号同学,其余同学依次搭配并编号。我尽量遵循以下原则:强弱互助原则、男女搭配原则、动静搭配原则、高矮相当原则。使每个四人小组中的人各方面都比较均匀。我们班男生32人,女生却只有16人的情况下,尽量做到每个小组都有女生。实在不能安排女生的小组,该组的男生一定要有两个自制力与组织能力比较强的学生。这样的搭配可以使各个小组有平衡的学习力量,可以站在平等的起跑线上公平竞争。编号的目的是使得学生知道他的竞争对手是谁,比如说5组的3号和6组的3号水平相当,就是学习的竞争对手。然后每个组再进行角色分配,主持人(主持小组合作,要让每位同学都动起来)、发言人(对本组小组活动进行展示,讲解)、联络员(本组有解决不了的问题,派出到外组解决)、记录员(对小组活动进行记录总结,加分减分)等等,各负其责。
二、分组管理办法
万事具备,接下来就是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管理与被管理了。如何让小组发挥最大的实效,老师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所教班级有良好的班风班貌呢?为此,我实行了奖惩分明的激励机制。每个小组设组长一名,实行“组长负责制”。组长全盘统筹、管理、协调小组内各方面的事务:管理本组的纪律、指导督促组员的学习、组织小组讨论等。每个组的小组长即1号同学。小组长确定好以后,我立刻给组长们开会,使他们明确职责及相关要求。要求:1、以身作则,做好模范带头作用;2、用心管理本组同学的纪律、卫生、学习等一切在校活动;3、做好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桥梁,有事或有要求及时反映。
制定《班级量化管理办法》,以小组为单位,运用“量化奖扣分”管理小组。量化条例包括行为规范、学习、卫生值日、宣传工作等方面。科任教师有权给表现突出的某个组或个人加分。每周公布12小组及4大组得分。
同时建立个人成长记录本 把学生个人的表现记录在册,作为学生综合评定的依据。
在学习上,我从四方面对各小组进行激励:课堂上,如果小组内的成员都能积极思考,大胆举手发言,每次答对都能加1分;作业如果书写马虎或没完成作业的,则一人次要扣1分,听写满分可得1分,测验凡是有进步,都能为小组赢得一分,另外小组内成员一共进步的分数多的小组,也可相应为小组获分。如共进步10分的,可得1分;共进步20分的,可得2分,以此类推。
在纪律上,我是这样对各小组进行管理的:课堂上,小组长负责组织并维持本组的纪律。如果一节课小组内各成员的纪律都能表现很好的或每次老师组织纪律时,最快安静下来坐好的小组,可为小组获得1分。相反,经常开小差、说悄悄话、随便转身等,每次都可让小组失去一分。下课后,小组成员互相监督,避免违反学校的规定。比如,不能在走廊上跑动,不能在教室里大喊大叫或追逐打闹。违者,该小组也要被扣一分。
在卫生上,我又这样安排管理:一方面,我要求学生做好“门前三包”的工作,每天我会不定时的检查各小组所在的地面及周围的卫生情况,一块垃圾扣1分。另一方面,做值日当天,学生需要认真打扫自己的责任区,如果该责任区满分,则能为该小组赢得一分。否则,就要被扣分。
在文体方面,凡在各种文体比赛中,为班级获得荣誉的,可为本组争得相应的分数。如第一名奖五分;第二名奖三分;第三名奖一分。另外,每次出墙报,评出最得力的几个学生进行奖励。一般奖一到三分不等。
三、小组评价。
所有上述评比成绩都从小组长手里最终汇总到班长手里,每天一总结,每周一统计,并公布到后黑板上的“综合评定”栏里。这样,每个小组日常的各项活动情况,都能从黑板上的“综合评定”栏内看出。每天早上,班长把前一天的小组分数进行计算,前六个小组分别获得一面小红旗。一周累计下来总评最高的小组被评为本周的优胜小
组,并颁发优胜小组的奖状。对学生来讲,这是一种莫大的荣誉,更是积极学习的动力。
1、座位竞争。根据各组记录,班长总结。每周评出4个大组的1、2、3、4名和12个小组的前10名。并且在班级的后黑板上给予体现。这样有利于让每一名学生都清楚明白自己组在上一周的表现情况。同时按12小组排名顺序,由小组长选择下一周小组在本大组中的座位。大组排名采取末尾制,最后一名的大组,在下周充当班级值日生,全面负责班级卫生的清理工作、各科作业的发放、饮水机换水、班会准备、班会主持工作及黑板报的布置等一切活动。
2、“月评” 除每周小结外,每月还可以将每个小组本月的表现统计小结,找出优点、缺点,在班会课上引导学生发扬优点,改正不足,在纠错中不断进步,同时也可以将总结的情况发给每个小组,让小组自己讨论,寻找改进的办法。每月对总评前4名的小组进行表彰和奖励,激发每个学生争优创先的劲头,促进小组团结协作的凝聚力和自我促进的教育能力。评出最多分的四个小组为“模范小组”。再让这几个组的小组长与大家分享一下他们比较成功的做法。再请得分最少的组说说自己小组存在的问题,并发动大家帮他们找出解决的方法。最后让每个组针对上周的情况,结合刚才听到的别人之长,修订好本周的目标及做法。这样,各小组就能在每周的总结中不断进步着。
另外,如果发现小组长不能胜任,要及时做出调整;如果哪个组方向不明确,管理混乱,教师要给予指导;如果发现哪个同学在组里不合群,教师也要及时的解决问题。
此外,根据实际情况,班级的分组可以一个月或两个月调整一次,让学生能看到希望。班主任对经常落后的小组,应协助组长召开小组会议,与组长、组员共同商讨解决的办法;如果是因为个别学生导致的经常落后,那么班主任的任务就是做好个别学生的思想工作,特别是特殊生的帮扶转化工作。总之,分组管理对班主任的管理水平又是一项大的挑战。
小组合作管理还可以替我们班主任解决一些不便出面处理的问题,比如:最近,早上时间我们班提前了一些,大部分学生能感觉到而且做到了,但是总有个别同学来的晚一些,怎么办呢?如果找他谈话吧,说不定他会和老师产生抵触情绪,假设一下:他如果说:学校规定8点前到了就可以了,我7:50来也不晚。像他这样回答,我们就很难开展工作。如果你给学生规定一个时间,他回家可能说,我班主任说或者我们学校规定,几点几点必须到校,等等等等这些话都会把我们置于被动的位置。怎么办呢?让小组管理,让学生互相提醒。现在,每天早上7:40我就给人数到齐的小组加5分。那些,人数不齐的小组呢?我不公开批评,我也不硬性规定到校时间,我只是给人数到齐的小组加分,并且早活动结束后我就公布一下分数。经过几天之后,迟到的人陆续减少最终没有学生迟到。为什么呢?因为那个来的晚的同学早就被他小组的其他成员给教育了,正因为他来的晚才导致他小组没得到加分,才导致没获得本周优胜小组的喜报。
四、小组合作的成效
小组管理的成效,我认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提高了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小组合作班级管理,把管理权交给了学生自己,学生可以自主地有建设性开展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虽然在实践中难免出现一些失误和波折,但学生可以在这种挫折中学会自我调控,自主思考,为学生终生发展打下基础。当第三次评比优胜小组时,才第一次获得喜报的A同学双手接过奖状说了一句话:“谢谢老师,我们小组一定会继续努力的”这时,我就知道,小组的自我管理的思想已经深入了学生的心中。
2、锻炼了学生与人合作意识
在课堂上,有好多问题需要小组讨论,而当小组讨论也解决不了的时候,就需要把本组的“联络员”派出去其他组“取经学习”,然后回来再讲给其他组员听。这样,在合作中,学生既学会了与他人的沟通交流,又从他人那里得到了知识上的互补,增长自己的知识,又培养了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3、增强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合作小组的建立促进了小组内和小组间的竞争,竞争内容的多样化,使学生一直处于竞争的环境,努力改变自我,超越自我,展示自我,努力为小组争光;在竞争中同组同学也会时常督促帮助本组成员努力完成学习任务或本职工作,在竞争的压力下,小组成员齐心协力,形成合力,在总体上促进了班级管理目标的实现。
4. 减轻了教师的管理负担。
实施小组合作管理最重要的目的在于让全体学生都参与了班级管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自主而积极地对班级进行有效地管理,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和管理水平的提高,促成整个班级形成一个良好
的班集体。正由于加强了对学生的合作管理能力和自主能力的培养,这就大大减轻了教师的管理负担,可以腾出更多的时间来从事教研活动。
各位老师,小组合作模式并不是一个刚刚诞生的新事物。虽然我们好像熟悉,但其实运用的并不熟练。如何在课堂上灵活运用小组合作更加理想地实现“合作课堂、高效课堂”?如何在班级管理中运用小组合作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等等这些都需要我们进一步去探索去实践。我愿意在教改的路上和大家一起去摸索、去尝试,去体验课改奋斗与成功的喜悦,也希望大家能多关注我,多关注我们初三(2)班,为学校的明天做出我们的努力!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