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我和我的同学
第一课、自画像
一、教学目标:发展自我意识和自我概念,形成自我认同、自我悦纳的态度,积极进行自我概念与人格的建构。
(1)对儿童进行适当的自我意识方面的引导,在其成长过程中是很必要的,引导其进行提升自己认识的教育。
(2)使学生明白: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的优点与缺点,自我意识的发展容易出现偏差,往往也不能正确看待同学的优点与不足,影响和谐的人际关系,更影响自己的健康发展。
(3)鼓励学生全面发展自己,正确对待自己的长处,发展自信、进取的人格。 教学注意点:
(4)注意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结合。家庭教育在儿童德性养成中起着重要作用,取得家长的协助,把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结合起来,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5)注意课堂与课外的结合。
二、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1、风采展示
我是三年级的学生啦,我有很多特长,我长得很有特点与众下同,现在我来画画我自己。
教师巡视,个别指导。有些优点无法画出来,也可以把优点写下来。 抽签游戏,谁被同学抽到学号就到讲台向全班同学展示自己的风采。 向自己的同桌展示自己的风采。
2、猜猜他是谁
通过自己画自己像,介绍自己,我们更明确了自己的优点、特征。现在根据自己的特征填写小档案。
身高 体重 属相联系 出生年月
外貌特征
性格
特长
爱穿的衣服
爱吃的食物
平时喜欢玩的游戏
最喜欢的动物
游戏:猜猜他是谁。
把小档案交给老师,再通过抽签的形式玩“猜猜他是谁”的游戏。
3、我的同桌很棒
你的同桌和你一样也很棒,请将自己同桌的特点和长处写在小卡片上。
游戏:猜猜他是谁。
我的同学很棒————
她梳着——————
眼睛——————-
经常穿
她最大的特点是
把小卡片交给老师,再通过抽签的形式玩“猜猜他是谁”的游戏。
4、心中的啄木鸟
我们每个人都很棒,但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缺点,想一想自己身上有什么缺点,知道自己的缺点,主动改正,我们会更棒。
请把自己的缺点写下来。
在我的打算中,写下一些自己能做到的、具体的做法。
5、作业
填图册P2看图填写
请分别在五个手指上,写出你的五项专长,并想想,除了这几项专长之外,你认为自己还在哪些方面表现优异。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鼓励学生全面发展自己,正确对待自己的长处,发展自信、进取的人格。 教学的重、难点:采用外在活动与学生的内在活动(反省)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外在活动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兴趣,通过内在活动发展学生认识自己的能力与理性。
教学过程:
1、同学寄语
教师提议对自己的同学写一句鼓励的话。
选几个同学读一读。
2、父母眼中的我
1、 请同学说一说平时爸爸妈妈对自己的评价怎样,你在父母的眼中是一个怎样的一个的人?
2、 回家后,跟爸爸妈妈谈谈心,了解一下他们眼中的你是什么样的,请爸爸妈妈送给你一两句勉励的话。
3、快乐收藏包
1、为自己制作一个“快乐收藏包”将自己的各种作品收藏起来。
2、让学生知道收藏包要收藏的内容、意义、作用(快乐收藏包收藏的内容可以很广泛,包括你的学习进步、受到的表扬与奖励、克服的缺点及自己的各种小作品等。)
4、练习
1、选择题:长大后你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请在下面的选项中选一项。
特别优秀,很了不起的人。( )
比较优秀的人。 ( )
一般,平凡的人。 ( )
比较一般的人。 ( )
一事无成,坐享其成的人。 ( )
2、收集“名人名言”,可以激励你健康成长的。
本学期要发扬哪些优点,克服哪些缺点。(写下来)
第二课、同学之间
一、教学目标:通过这个年龄段同学之间经常发生的各种活生生的事例,体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发展理解、体谅他人的社会认知能力和情感倾向。
(1)、社会认知能力是儿童道德发展的基础。要做到体谅他人,就是要去感觉、理解、想象他人在一种特定情境中的思想情感。道德行为就是在体谅他人的基础上生发的责任与义务推动下的行动。
(2)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发展其社会认知能力,增强其体谅、理解他人情感的能力,帮助儿童完成这一转变。
教学重点:
(1)注意利用学生中经常出现的冲突与问题情景,使教学有更好的针对性。
(2)注意学生中的具体情况,避免伤害学生,提高教学的道德性。
二、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美好回忆
调动儿童自己的经验,引导学生从自己身上曾经发生过的同学间互相帮助、分享、关心等真实事件, 从中体验、领会同学友谊及良好的人际关系的美好。
同学们已经在班级里一起度过了两年的美好时光,你能不能给大家讲一两件印象深刻的同学间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事情?用简短的文字将你所讲的事情写下来。
(1) 我最要好的同学
(2) 给我帮助最大的同学
(3) 这是我和同学交往中最难忘的事
(4) 我最佩服的同学
(5) 我最想交往的同学
(6) 我想关心、帮助的同学
注意:认为帮人打架、做作业、抄袭是互相帮助,注意进行正确的引导。
2、设身处地
在与同学相处中也经常发生一些不愉快的事。如果这些事情发生在你身上,你会怎么想?
教师创设情境:
(1)王楠楠忘记带课本了,正在着急,偏偏老师点名让他朗读,王楠楠感到手足无措,快急死了。突然一本书傩在他面前,原来是同学胡可发现了他的情况,及时伸出了援助之手。
如果你是王楠楠你当时的心情怎样?
你帮助不定期别人吗?
还记得当时的感受吗?
(2)朱灵在班里有点淘气,成绩也不好,元旦排节目,两个小组都不想要她参加。尹瑜是第三小组的组长,在征得他们小组同意后,主动邀请朱灵参加他们的小组。
你知道尹瑜是怎么说服她的小组同学的吗?如果你是尹瑜你会怎么么说?
你能体会到朱灵当时的感受吗?
(3)乔典的同学丢了一枝钢笔,刚好乔典也有一枝这样有笔,那个同学见到了,说:“乔典偷了我的笔。”乔典感到很委屈,但又解释不清楚。
乔典被人冤枉了,他当时心情如何?
你被人冤枉过吗?当时你的心情如何?
你能为乔典出出主意,帮他解除烦恼吗?
(4)王辉的爸爸妈妈离婚了,王辉由爸爸抚养。他的一些同学知道后,在背后议论说:“王辉是一个没妈的孩子。”
如果你是王辉,你会有什么样的感受?
(5)周青有点胖,班上部分同学给他起了个“肥猪”的外号,一下课就追着他喊。
你能体会周青的感受吗?
如果班里也有这种情况,你会去劝阻吗?
我不会劝阻,因为:
1、这不关我事
2、他们人多,我无法阻止
我会劝阻,因为:
1、
2、
3、
(6)我们班上也发生这类事吗?
第二教时
教学目标:
(1)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丰富的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讨论与体验进行学习。
(2)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发展其社会认知能力,增强其体谅、理解他人情感的能力,帮助儿童完成这一转变。
教学重、难点:发动学生搜集自己认为合适的交往的格言警句,包括地方性的谚语与俗语,使学生容易理解与接受。
教学过程:
1、送他一缕阳光
假如你的同学有这样一些内心的阴影,你能不能做个“阳光使者”,送给他一缕阳光,帮他驱散心中的阴影、打开心扉?
1、 指名读书上的例子:
(1)请同学辨一辩,蒋方错在哪里,应该怎样做?
(2)我们平时同学间有没有这种情况,分析一下不好哪里。(让学生知道嫉妒是一种不好的心理,同学间应该互相鼓励,共同进步。
2、 请一个小组读第二个例子:
(1)请同学说说怎样来体谅父母,为父母分忧解难。
(2)你想对张彩说些什么?(使学生明白同学间交往不能比家庭条件,不管家庭怎么样,大家都是平等的同学,要尊重有各种困难的同学。
3、 请全体男同学朗读第三个例子:(1),先请班里觉得学习有困难的同学说一说,平时有哪些同学经常来帮助的。
(2)钱祺为什么觉得上学很受罪,他最想得到什么?(要学生懂得要尊重和 学习上有困难的同学,而不能嘲笑和孤立他。)
2、黄金法则
几乎所有民族都有一个共同的信条“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说”你希望别人怎样对待你,你也应该怎样对待别人。人们把它称为“黄金法则”。
填一填下面书上十三页的空格,再用你亲身经历加以说明。
学生在书上填写。
3、练习
1、 看图选择
在下列做法中,你认为是正确的请在 内打“√”,你认为是错误的在 内打“×”。
(1) 考试时,小红有一题不会做,她就给小明传纸条,希望得到帮助。小明—— 不理不踩,下课后再教小红
马上报告老师
接过纸条,趁老师不注意把答案告诉她
(2)品学兼优的小娟在协助老师管理班级时,得罪了不少同学。期末评选三好生,小娟落榜了。她今后该怎么办呢?
放松对大家的要求,睁只眼闭只眼
只要自己做得对,就要坚持
不当中队委
( 3)放学了,小洋提出先踢会儿球再回家写作业。小刚——
立即答应
不想踢,但又不敢拒绝
不同意小洋的做法,建议小洋写完作业再去踢球
2、 看图填空
如果下列图中的同学就是你,你是什么感受?你希望大家怎样对待你?请把你的想法写在横线上。
我是新来的转学生。
我感觉
我希望
这次考试,我又没考好。
我心里
3阅读判断
在下面做法中,你认为是正确的请在 内打“√”,你认为是错误的在 内打“×”。
A、 我很想和小红她们一起玩,但是她们不理我。我就把小红的铅笔藏起来。
B、 今天,小强过生日了。我向爸八妈妈要钱,准备给他买一份比较贵的礼物。
C、 每天上学时,我无论碰到哪位同学,都热情地和他打招呼。
D、 老师不许大家去游戏厅,但是小明经常去。我把这事告诉了老师。
(3)完成填图册上p6(阅读测试)
4、小结。
板书设计:
同 美好回忆 自己的亲身经历与体验
学 设身处地 他人的体验与心情
间 黄金法则 总结与同学友好相处的原则
第三课、他为什么学得这样好
教学目标:
(1)肯定自己和班上每个同学都有学得好的经验,体验和共享学习成功的喜悦; 成功的学习与个人多种良好素质的关系,其中包括学习的态度、方法、习惯等等;获得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做学习小主人的经验与体会;体验时间的宝贵,逐步养成控制自己,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2)使学生知道,非智力因素在一个人成才、学习和智力活动过程中起着智
力因素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学习的过程是一个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相互影响,而又以非智力因素起决定作用的过程。
教学重、难点:怎样养成成功的习惯:(1)培养自信,先易后难。(2)量力而行,循序渐进。(3)鼓励成功,慎用奖惩(4)因材施教,善待特殊儿童。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小采访
1、学校学习生活是丰富多样的,有的同学喜欢跑步,有的同学喜欢英语,有的同学喜欢大自然。班上黑板报的小记者,发现班上有不少同学在某一方面学得特别好,我们班准备在近期的黑板报上办一个“学得好”的专栏。为此,我们要采访几位同学。
2、请学生看书上的四幅图:说说他们为什么学得这样好,他们是怎样做的,我应该向他们学习些什么。
3、请几位同学当一下小记者,采访一下,我们班的同学某些方面学得好的方法、经验、原因。请被采访到同学说一说自己某一方面好,为什么好。
4、写答记者问提纲
如果小记者采访到你,你会采访他们介绍些什么?希望你能说得具体点。请写下采访提纲。
5、交流采访提纲
6、写采访提纲。
如果你是小记者,你会采访班上的哪位同学呢?请写出你的采访提纲。
二、做学习的小主人
1、 从刚才的采访中,我们发现,学得好的一个共同特点是什么?先请被采访到同学起来说一说;再请其他学生说说他们的共同的特点是什么?最后指名说说,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些什么,今后怎么做。
2、请同学给自己定一个学习目标或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
要使自己学习得更好,脑蛋更灵活,还应该怎样做
三、我会提问题
要想自己的脑子更灵活、更聪明,在学习中应该怎样做?(小组讨论)
1、辩论
创设情境1:
小明说:“王炎琼虽然没考第一,她和考第一的人学得一样好。”
小张说:“没考第一,就是不如考第一的人学得好!”
辩论:你赞同哪种观点,说说你的理由。(先想好,再说)
教师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
创设情境2:
学生在讨论问题:王明说:“我的学习经验是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张红说:“能现问题、提出问题,说明她爱动脑筋。”
李明说:“学好课本上的知识,认真听老师讲解就行了,用不着发现、提出问题,太费事了。”
引导学生辩论。
2、引导:怎样才能提出好的问题?
学生写自己的看法,交流。
3、讨论:坚持独立思考还不会怎办?
请一生讲书上小朋友理解“陶醉”的意思的故事。
学生辩论。
引导当独立思考还不能解决问题时,学会求助他人。
四、完成书上要填的内容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正确引导他们的“好学之心”,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掌握适当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珍惜时间。
教学重、难点;通过游戏、采访和辩论,体会时间的宝贵;搜集关于时间的格言、谚语和故事。
教学过程:
一、我们在平时发现,学得好的同学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抓紧每一分钟
1、 让学生有意识的体验一下在一分钟可做多少事情
(1) 闭上眼睛感觉一下一反钟有多长
(2) 一分钟能写多少个字?(比赛一下)
(3) 一分钟能做几道数学题(计算题、口算题、应用题)
2、 刚才知道了一分钟内能做的事情,谈谈你是怎样抓紧时间提高学习效率的?
二、大家一起来总结
1、 学得好的同学的共同之处:(1)
(2)
(3)
2、 你自己独特的学习经验:(1)
(2)
(3)
3、 将自己喜欢的有关学习的格言写出来。
4、 练习:
(1) 你认为下列哪种做法比较合适,请在前面的 内打“√”
a 、如果你就站在跑道边,看跑步比赛,你会想:
我真羡慕他们,我在运动方面不行
他们有什么了不起,不就跑步快嘛
我得赶紧向他们讨教
各有所长,和他们互相学习吧
b、如果同学来向你请教,你会:
我把自己的事做完,再回答他
我不想告诉他,怕他超过我
他必须送我礼物,我才会告诉他
帮他找出问题,共同商量解决办法
(2)、我们可以在哪些地方学到知识?请把你想到的填在下面的空格内。比比看,谁想得更多。
我可以在 图书馆里 学到知识
我可以在 学到知识
我可以在 学到知识
我可以在 学到知识
(3)根据班机的实际情况,把相关的答案填在横线上。
A、我们班 同学在 方面比我强
他成功的秘诀是:
B、我们班 同学在 方面比我强
他成功的秘诀是:
C、我们班 同学在 方面比我强
他成功的秘诀是:
D、我们班 同学在 方面比我强
他成功的秘诀是:
板书设计:
他为什么学得这样好
丰富 制 制 自 独 善 敢 体 自 共 自
多彩 定 定 我 立 于 于 验 己 同 己
的学 学 学 控 思 提 求 时 做 之 的
习生 习 习 制 考 问 助 间 得 处 经
活 目 计 的 怎 验
标 划 宝 么
贵 样
第四课、同样是学习
教学目标:
(1)懂得学习不仅仅是学校中的学习,学会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观察、做事进行学习,学习从多种渠道获取信息,初步养成多问、多想的思维习惯。
(2)教育学生从小就懂得、学会在观察、做事和做人中学习,这是教育所具有的未来意识的表现。
教学重、难点:
A、通过真实事例来揭示并说明:“观察学习、做事学习和做人学习”的意义,它是学校学习不可替代的学习形式。
B、通过故事表:明“观察学习、做事学习和做人学习”跟学校学习一样,也需要耐心、坚持和思考,以及适时适度的学习。
第一教时
教学过程:
一、我们都有一双“黄金眼”
小记者们又继续讨论:学习好是否就是各门功课都优秀,是否还包括其他方面?他们发现,有的同学很善于在日常生活中学习。为此,他们决定再进行几次采访。
有些同学在日常生活中很善于观察和发现。下面是一些同学的观察结果
1、 谁来说说猫的眼睛的变化规律,光线强时 光线暗时
2、 我还发现了夏天下雨前是怎样的 冬天下雪前是怎样的 春天天气是怎样的
秋天天气是怎样的
科学始于观察,社会认知也首先来源于观察。观察是发现的门槛,不会观察就不会有所发现,更不会有所创造或发明。
让学生说说平时日常生活中有哪些书本我们还学到知识,但你已经有所发现,我发现了:
二、做中学,乐趣多
1、 请同学说说平时在家里经常做些什么?你是怎样学会的,介绍给同学听一听。
2、 有些同学很会在做中学。
A、 我在烧赤豆汤的时候发现,先放糖,赤豆就不容易烧烂,问过妈妈后我才懂得了为什么?
B、 我在修理自行车的时候发现,自行车的运行是靠轮胎与地面的摩擦。
C、 我在参加美化家乡的活动中发现,为他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也是挺快乐的。
3、 请一位同学讲故事《比尔。盖茨小时候的故事》
4、 小结:通过学习,你懂得了什么?你知道他们懂得了什么吗?
三、 多在心中画问号
1、你想学得更好,学得更扎实,那必须深入钻研,在心中一定要多问几个为什么?
如:(1)下雨是为什么会打雷呢? 为什么下雨前会有闪电呢?
(2)为什么人害羞会脸红呢?女人为什么不长胡子呢?
(3)为什么一年会分成四个季节呢?
(4)为什么我们写字要按笔顺写呢?
同学们能不能回答这些问题呢?请带着这些问题去看十万个为什么?
2、讲述科学家小时侯喜欢问为什么的故事
A、《数星星的孩子》
B、《壶盖为什么会动》
2、请同学说一说在心中多问几个为什么有什么好处?
四、 练习
生活中,你还有哪些问题要问,请把它写下来:
第二教时
教学目标:要使儿童素质获得全面的发展,不仅要使他们在学校学得好,而且要使他
们善于从自己的生活经验中学习,善于通过多种信息渠道学习,并使他们懂得学习不限于
课本上的知识,还包括提高生活品质的能力、以及良好习惯与品行的养成等。
教学重、难点:利用图片、实物以及可资利用的现代教育技术来展示“从多种渠道获
取信息”的方式方法,及其意义与作用。
教学过程:
一、 检查学生上一节课的练习(在生活中,你还有哪些问号)
二、 学习的渠道有很多
1、 提问:你除了学习书本上的知识,你还可从哪些方面学习到书本没有的知识呢?
2、 把你在其他方面学到的知识告诉给同学听一听:如报纸、课外书籍、杂志等。
3、 不少同学很会利用资源进行学习,比如报纸、课外书籍等。你觉得还有哪些可以
利用的学习资源?你利用得怎么样??
(1) (1)
(2) (2)
(3) (3)
(4) (4)
三、学习名人名言
行是知之始,学非问不明。——陶行知 人人皆吾师,处处有学问。——陈鹤琴
四、练习:
1、对于下列做法,你认为是正确的请在 内打“√”,你认为是错误的在 内打“×”。
(1)、小童看别人弹钢琴,就让妈妈买钢琴,没练几天觉得太苦不练了;听人说民乐
好又要买二胡……
(2)、小宁从小就喜欢做数学题,一做就是几小时。可是学校组织的其他活动,他都
不爱参加。
(3)、小甜凡事都爱问个为什么,但从来不爱看书。她认为自己学太漫,不如听别人
讲。
(4)、小民经常一个人上网,一上就是三四个小时。
(5)、小廷很爱帮爸爸妈妈做家务事,他说,这让他学到了不少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
(6)、小红家庭作业写错了,她总责怪价里太吵;学习成绩下降了,她认为是因为没
有请家庭教师辅导。
2、请同学收集古今中外名人学习的故事。
同样是学习
我 做 多 学
们 中 在 习
都 学 心 的
有 中 渠
一 乐 画 道
双 趣 问 有
„黄 多 号 很
金 多
眼‟
第五课、我不耍赖皮
教学目标:
1、建立规则的概念,知道平时自己做游戏、学习等离不开规则。
2、通过搜集资料认识规则的普遍性,认识在社会生活中规则对于调节人们的行为的重要性。
3、树立遵守规则的意识,知道只有人人遵守规则,我们的生活才有秩序、有保障。
4、感知生活中规则存在的必要,初步体会规则的双重作用。
教学重点:建立规则的概念,知道平时自己做游戏、学习等离不开规则
教学难点:生活中规则存在的必要,初步体会规则的双重作用
课前准备:一、学生搜集有关材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游戏导入,明确规则概念
活动意图:建立规则的概念,明确为什么要遵守游戏规则
活动形式:观看一段学生经常玩的游戏录象。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为什么?
哦,原来做游戏可以让大家这么快乐呀,下面让我们看一段游戏录象,看这些同学他们玩的快乐吗?为什么?
1、播放录象
2、学生谈观后的感受,引出本课主题
(板书:规则)
师:那你知道什么是规则吗?
生:规则就是让大家遵守的
师:对,规则就是制定出来让大家共同遵守的一种制度。
(二)发现学校规则,培养规则意识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发现并参与制定相关规则,进一步培养学生遵守规则的意识,同时初步树立公民意识与民主观念。
活动形式:1、“黄金眼大搜索”找学校中不守规则的现象。
2、制定班级规则。
教师导语:其实不仅做游戏时有规则,在学校里还有很多规则需要大家自觉遵守。现在我们也来做个小游戏,游戏的名字就叫“黄金眼大搜索”,请大家用一双黄金眼,找找录象中不守规则的现象,并说一说这样做为什么不对。我们这也是游戏,游戏的规则就是,谁先发现谁就叫停,看谁发现的快,说的好,并且同学在发言时,其他人还要认真听,听 明白了吗?好,我们开始
1、播放学校生活的录象,学生发现规则。
(1)升旗时
(2)上课时
(3)上下楼时
(4)阅览室里
2、学生边看边发现,并说一说
师:说的好。看来大家人人都有一双“黄金眼”,既然大家都能找到,老师相信你们今后
一定能在遵守学校规则方面做的更好。
第二课时
(一)、关注生活规则,体会规则重要
活动形式:1、利用调查表说说自己了解到的规则。
2、插播一段小故事,帮助学生明确规则的双重性
过渡:其实,规则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有。(板书:处处有)
课前为了了解生活中的规则,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做了社会调查,都了解到什么,现
在让我们来交流交流,好吗?先请第一组同学吧;
2、第二小组利用照片汇报在小区调查的情况
3、第三组同学利用搜集到的各种报刊和书籍汇报交通方面的情况
( 板书时时来遵守)
可是生活中往往有些人不能自觉遵守,这里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个小故事,看完后小
组里讨论:他的这种做法对吗?为什么?
(1)播放动画,讲述:星期天,亮亮和同学约好了要去看电影,可是时间来不及了,
亮亮可是一个守时的同学,不愿让大家等,于是他就…….
师:请大家在小组里讨论讨论吧
(2)学生讨论
(3)谁来说说自己的看法,想好的站起来说
师:大家谈得很有道理,遵守规则虽然有时会给个人带来一些小麻烦,但它却可以维
护大家的利益,给大家提供方便。(板书:方便你我他)虽然刚才亮亮的做法没有造成严
重的后果,但古今中外,由于不遵守规则而酿成的灾难却有很多,老师了解到第四组同学
课前专门搜集了有关的资料,让我们来一起听听。
4、第四组同学汇报从网上查阅的有关中外不守规则而造成伤害的资料
(二)、反思自己行为,强化规则意识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讨论并且反思自己的行为,明确规则存在的必要性,体会规则
的双重作用。
活动形式:利用“实话实说”形式,反思自己的行为。
师:同学们,现在大家反思一下,在遵守规则方面你还有哪些做的不够好的地方?我
们现在就来个实话实说,(点击课件)
学生利用“实话实说”这一形式进行自我反思
(三)课堂总结,课后延伸
师:大家谈的好极了,都能找到自己的不足,并勇敢的指出来,相信大家只要都来自
觉遵守规则,我们的生活就会更加美好。(板书:生活更美好)
(指板书)这就是这节课老师送给大家的四句话。
这节课到这里就要结束了,每天我们都要在班级生活学习,在班级中也要有各种各样
的规则做保障,课后请大家发挥小主人的作用,想想在班级应该遵守哪些规则大家分组研
究制定各种班级规则,形成我们的“班级小宪法,”(课件出示)下节课来一起交流,好吗? 下课!
[板书设计]
我不 耍 赖 皮 规则 处 处 有 时时 来 遵 守 方便 你 我 他 生活 更 美 好
第二单元 我要安全地成长
第六课 平安回家
教学目标:1、认识注意交通安全是一种自我保护,可以防止受到伤害。
2、学习有关的交通标志和交通规则。
教学重点、难点:让学生知道有关的交通标志和交通规则。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及图片
第一教时
教学过程:
一、 引入新课
1、 播放:放学铃声。(放学铃声向了),你该做些什么?
2、 学生讨论问题。(不要求回答)
3、 揭示课题:平安回家
二、 学习新课
(一)、放学检查
1、 谈话:刚才,同学们讨论了放学铃声响了后应该做什么?现在,请几位小朋友勇敢地举手来说一说。
2、 学生回答问题。
3、 教师小结:放学铃声响了之后,首先应整理书包,把回家的东西带全,别把东西落下了。养成整理东西的好习惯。
(二)、交通安全
1、 江、河、湖边的安全
(1)、播放儿歌;
一只小青娃呀!河边跳呀跳。小强看见它,飞快往边儿跑。小心!危险!小强真听话,赶快停住脚。
(2)、问:哪些小朋友回家途中要经过江(河、湖、塘)边的?
(3)、讲述:回家经过江(河、湖、塘)边的同学,特别要注意安全,不要在江9河、湖、樘)边上玩,做游戏,不要私自下江(河、湖、樘)游泳。
2、 公路上的安全
(1)说明:同学们,你们上学是不是要经过一些尖刀公路?那你们有没有注意到,在这些地方,经常可以看到一些交通标志和设施。你们认识这些交通标志和设施吗/它们都是什么用途?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
(2)请同学打开书本,请做连线题。
(3)认识交通标志和设施,并水哦说它们的用处。(课件演示)
人行道:供行人行走。
人行横道:供行人穿过马路。
护栏:保护行人的安全。
机动车道:机动车行驶的道路。
红绿灯:红灯钉、绿灯走,黄灯表示车辆碱速慢行。
铁路道口:表示前面有火车通过。提醒行人和车辆注意火车。
过街天桥:行人穿过马路。
地铁站口:地下列车的进出口
(4)教师小结:刚才,我们认识了这么多的交通标志和设施,它们呀,都是在保护我们不受到伤害,提醒我们要注意交通安全,把交通安全记在心中。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却不把交通安全记在心中,从二发生了衣想不到的后果!
三、 思考填空
根据要求,把正确的答案„填在横线上
1、当你走在路上遇到红灯时,你应该 。
当你走在路上遇到绿灯时,你可以 。
2、从家到学校你经过 个红绿灯标志,过马路时一定要走 。
3、请你为过马路的行人写一句警示语,提醒人们注意安全: 。
你家或学校附近有“注意危险”的标志吗?提醒注意的危险有哪些?你注意了吗?
。
第二教时
教学目标:1、了解不遵守交通规则会造成交通事故,给自己带来痛苦,给别人带来麻烦。
2、对本校、本班在交通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以使教学更有实效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在收集、设计一些交通安全用语的同时,自我反省,自我教育。
教学过程;
一、 联系生活进行活动(演一演:用准备好的交通标志图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模拟环境下边演边说交通规则。)
1、注意交通安全对自己、对别人有这么大的好处!那么注意交通安全又应该怎样做呢?
2、过程:
师:行人横过马路应该怎么走?
生:横过马路时走人行横道、过街天桥、地下通道。
师:行人在街上走路应在哪儿走?没有人行道应该靠哪一边走?
生:上街走人行道,没有人行道靠右边走。
3、说明:注意交通安全的具体行为就是遵守交通规则。你还知道哪些交通规则?
4、学生回答。
5、小结:同学们知道的真多呀!看来我们真能做到自我保护,把交通安全记在心中了!
二、 巩固
1、下列说法正确吗?正确的在 内打“√”,错误的在 内打“×”。
(1)、小学生可以在马路上踢球,因为车辆应为小学生让行。
(2)、穿越铁路时,可以不走道口,只要看看没有火车开过来就可以走。
(3)、过马路时一定要看好是绿灯时才能过,千万别在汽车中穿行。
(4)、走在马路上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能和他人打打闹闹。
(5)、因家离学校很远,走累了,就随意搭别人的车回家。
(6)、小明一边和同学打闹,一边过马路。
(7)、三(5)班六远天天独自骑自行车上学。
(8)、小雅每天放学回家总是走人行道。
2、师生齐唱儿歌:
交通安全记心中 小朋友呀要知道, 走路要走人行道。 红灯停来绿灯行,穿过马路走“横道”。不翻护栏不猛跑,扒车拦车可不要。交通规则记得牢,自我保护要做到。
3、教师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在回家途中可能遇到的一些事情,要防止上当受骗,要注意交通安全等,我希望每位小朋友都要再翁强自我保护意识,注意安全。
三、思考填空
无论是寒冬腊月,还是炎热酷暑,交警叔叔和阿姨们为了我们每个人的安全都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我们多想说一声:交警叔叔(阿姨),您辛苦了!“你怎样以实际行动支持交警叔叔(阿姨)的工作呢?请在下面横线上写下你的心里话。
四、思考选择
选出适当的答案,将答案的代码填在题后的( )内。
1、 你过马路走斑马线吗?( )
A、走 B、不走 C、有时走
2、你在马路上玩耍要过(跳皮筋、踢足球、追跑等)吗?( )
A、经常玩 B、从不玩 C、偶尔玩
3、你在马路上步行时走人行道吗?( )
A、走 B、不走 C、有时走
4、你闯过红灯吗?( )
A、没有 B、经常 C、偶尔闯
5、你向火车抛掷过东西吗?( )
A、没有 B、经常 C、偶尔
6、在从学校回家的岔路口,你会左看看、右看看吗?( )
A、会 B、不会 C、偶尔
7、你时否独自骑自行车上过马路?( )
A、京城 B、有点了解 C、不了解
8、你对交警叔叔的工作了解吗?( )
A、非常了解 B、有点了解 C、不了解
平安回家
板书设计:
认识交通标志
认识交通标 志
回家的路上
安全过马路
交通法规要遵守
我是小交警
怎样过马路
小资料
大家一起玩
讨论会
第七课、 让危险从我们身边走开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到危险对自身造成的伤害是不容忽视的。
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体精神,鼓励学生发现、创新。
3、以生活中的实例故事激发学生情感体验、以体验促感悟,以感悟达明理,从而形成自觉行为。
教学重点:
1、学习日常生活中安全使用水、电、火、煤气等的常识。
2、树立安全意识,养成相应的行为习惯,远离危险,珍爱声明,健康安全的成长。
二、 教学准备
1、 飞镖的制作采用白色卡纸,用剪刀剪成。
2、 文中“危险在哪里?”的四幅插图,制作成幻灯片。
3、故事:内容为:小明:喂,小强你想干什么?
小强:天太热,你看这水多清呀,我想下去游泳,凉快凉快!
小明:千万不要,你没看到后面的牌子上写着禁止游泳吗?
不强:看见了,禁止游泳又怎么啦?我会游泳,我才不怕呢!
小明:怎么,你不知道,淹死的多是会游泳的。
小强:我才不信呢!淹死的多是不会游泳的。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游戏导入,揭示课题。
⑴上课铃响了,有一位同学在讲台上扔飞镖。(创设情境)
⑵问道:你在干什么?
⑶向学生提问:大家对他这件事有什么想法?
⑷真危险啊,我们可不能这样做,要让危险远离我们,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手指板书) 齐读课题
2、看图感知,讨论明理。
⑸放轻音乐,老师出示挂图。同学们,这儿有三幅图,你们能找出这些图上画的存在哪些危险吗?然后小组讨论一下该怎样避免这些危险?
⑹现在,我们请各组汇报一下,你们发现的危险和避免危险的方法。3、小组辩论会,提高认识。
⑺过渡:大家看,河边又来了两个小朋友,听他们在说些什么?(读课前准备的故事) ⑻投影出示:小明说:“淹死的多是会游泳的”。小强说:“淹死的多是不会游泳的”。
同意小明的观点坐到这边来,同意小强观点的坐到这边来,他俩到底谁有道理呢?我们来帮他们辩论一番,每组各选派3名作代表作辩论。
⑼老师主持:①首先请正方阐述本方观点……
下面请反方阐述本方观点……
②现在是自由辩论时间……
③时间到,真是唇枪舌战,现在就双方各派一名辩手总结陈辞。
④主持人点评:辩论的胜负不是目的,双方所说的也各有道理,通过辩论使我认识到游泳是我们喜欢的一项体育活动,不过我们一定要在家长的陪同下去学会游泳或去游泳,千万不要私自一个人去游泳,这样才能让危险远离我们。
4、意外事故有原因。
1、危险总是在不经意中发生,看看这几位同学发生了什么事?这些意外事故的原因是什么?(课件出示书中的图)
2、回忆回忆你们的在生活中曾经发生过类似的意外事故吗?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3、为了让其他的同学和朋友不发生这样的危险你现在想要告诉大家什么?
4、老师觉得同学们说的太好了,为了让危险从我们身边走开我们就不应当这样做,对吗?老师看到刚才还有许多同学还想说,让我们每个同学都动手做一个安全小帖士好吗?
上面可以写避免危险的好方法,也可以写你想对同学叮嘱的话,还可以写一个警视牌,提醒大家注意你所发现的危险。
5、总结,课外延伸。
⒂同学们,意外事故很多但是可以预防的,为了珍爱生命请大家增强防范意识和安全意识,隐患于未然。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加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在遇到危险时,懂得求救方法。识记火警、急救、报警及附近派出所的电话号码。
2、通过消防演练,使学生掌握一些消防知识和消防用品的使用。
教学过程:
一、危急时刻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当遇到危险该怎么办?
创设危险情景:发现火灾、家中突然有危急病人、在家中遇到坏人、看见电线杆上电线掉到地是上。
请学生讨论,遇到上述危险时该怎么办?
总结:危急时刻要沉着冷静、不慌张。打电话要拨号准确,地点讲清楚。
火警电话:119
急救电话:120
报警电话:110
家附近派出所电话: ???????、
听故事:他救了30多人。
听完后你有什么感受?
二、真实故事
介绍生活中的两个典型实例。
引导学生讨论:如果第个则故事中的孩子的爸爸不及时赶回来后果回怎么样?
第二则故事中11岁的孙子如果也像第一个孩子那样,会发生什么悲剧?
教育学生要像第二个孩子那样,大胆果断,冷静沉着,决策得当。
三、消防练兵
出示书45页图
提问:知道这些东西是干什么用的?
请学生挑出消防用品。再说一说每件东西的用途。
创设情景,组织学生进行消防演练。
小明带打火机到教室,玩着,突然课桌烧起来了……
请学生想自救方法,扮成消防员去处理。
四、小结。
第八课、心中的110
教学目标:
提高分辨能力,下上当受骗,遇事多动脑筋,学会自护自救。不迷恋游戏厅、网吧、不进入对儿童有危险、有伤害的场所,抵制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爱护自己的身体和生命。
教学重点:抵制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爱护自己的身体和生命。 教学难点:提高分辨能力,下上当受骗,遇到危险学会自护自救。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狡猾的骗子
1、听故事《狡猾的骗子》
2、引导学生讨论:小姑娘为什么会上当受骗?
( 遇事慌张、没冷静思考、对坏人缺少警惕性、没有安全意识、心中没有110……)
3、讨论:骗子的狡猾之处的哪里?
为了骗取小姑娘的信任,装出关心的样子。
4、假如你是小姑娘,在哪些环节上你可以识破骗子?
二、别忘了拨打心中的110
依次出示书47页的三张图。
说说你会怎么做?为什么?
学生通过书上的三个例子了解了当生活中我们遇到一些看上去很平常,但有时却隐藏着危险,不要忘了拨打心中的110,不要忘了拨打你心中的110,为提醒自己。
在生活中,还有这样的场景吗?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形成了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了适应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掌握了必备的基础知识。
三、警觉的王丽
看图听故事《警觉的王丽》
遇到这种情况,王丽是怎样做的?
王丽是好样的,我们应该向她学习些什么呢?
学生先小组交流
指名全班交流。
让学生体会王丽的警觉和策略。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不进入游戏厅、网吧、歌舞厅等场所、不进入对儿童有危险、有伤害的场所,抵制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爱护自己的身体和生命。
教学过程:
一、故事续编
1、一天放学后,季明背着书包高高兴兴地往家走。突然,来了两个大汉,不由分说,就将他抱到了停在路边的一辆汽车上。……
提出要求:将故事续编下去,写出季明是怎样巧对歹徒、安全脱险的。故事情节要合理。
学生编写。
全班交流。
2、想一想,哪些地方我们儿童不能去?
为什么儿童不能去网吧、歌舞厅等场所?
3、故事《游戏厅里的惨案》
听完故事交流,你有什么感受?
4、你知道游戏厅对小学生有哪些危害吗?
学生讨论
5、请学生讲一讲发生在身边的小学生玩游戏机不能自拔的事例。
三、全课小结
第三单元 我的成长与家庭
第九课、家庭树
教学目标:
懂得“我”和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家庭结构),初步理解什么是家庭,懂得尊敬父母长辈的一些礼节。
知道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感受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体会家庭成员间的亲情。 教学重点:懂得“我”和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家庭结构)初步理解什么是家庭,懂得尊敬父母长辈的一些礼节。
教学难点:分清家的长辈和同辈,及各种称谓。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画画我的家庭树
1、在你的家庭中有哪些人?
2、画画家庭树。
教师出示自己家的家庭树。
引导:树是先从根长出来的,想一想在你家里先有谁,再有谁呢? 学生画家庭树。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全班交流。
3、出示家庭小词典
父母之间的婚姻关系,父母与子女之间的血缘关系是组成家庭的基础。我们的家庭一般由父母与子女两代人组成的小家庭,也有三代人或三代人以上的人生活在一起的大家庭。
学生读一读。请你联系自己家的情况说一说你的理解。
家庭是我们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我们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爱护子女,子女孝敬父母;年长的照顾年幼的,年幼的尊敬年长的,这些都是我们中国人的优良、传统。 一齐读一读。说说你的想法。
二、家庭成员简况
课前请学生填好家庭成员调查表。
在课上全班交流。
学生先小组交流,再每小组派一个学生全班交流。
三、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1、学唱歌曲《家庭歌》
学生跟着录音唱。
2、抢答比赛
第一组:
爸爸的爸爸是我的
爸爸的妈妈是我的
妈妈的妈妈是我的
妈妈的爸爸是我的
爸爸的哥哥是我的
爸爸的弟弟是我的
爸爸的姐妹是我的
妈妈的兄弟是我的
爸爸兄弟姐妹的孩子是我的
妈妈兄弟姐妹的孩子是我的
第二组
我是爷爷的奶奶的
我是阿姨的
我的舅舅的
第三组
由一学生出题全班抢答。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分清家的长辈和同辈,懂得尊敬父母长辈的一些礼节。
一、画画家庭关系图
1、教师出示家庭关系图
与学生讨论怎么填写
2、学生自己填写
教师巡视,辅导。要求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填写。小房子可以删减。
3、全班交流。
4、提问:关系图中,哪些是长辈?哪些是同辈?
二、尊敬长辈的礼节
1、出示:“出必告,入则面。”“或饮食,或坐走。“及其解释的图。
你知道这两句话的意思吗?先让学生读文字和看图说一说这两句话的意思。
出示今译:出门时一定要告诉长辈;回家后要与长辈打招呼,向他们问候。
无论是吃饭,还是坐立、走路,都应该让年纪大的人在先,年轻的在后。
2、你还知道哪些尊敬长辈的礼节?
3、对照这些尊敬长辈的礼节,你自己做得怎样?今后打算怎么做?
三、美文欣赏
出示图《奶奶的跛脚》
教师朗读《奶奶的跛脚》。
听了后你有什么感受?
四、本课小结。
学了这篇《家庭树》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
第十课、父母的疼爱
教学目标:了解父母为自己的成长付出了许多的心血,体会家庭亲情,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疼爱和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学会关心和了解父母,以恰当的方式孝敬父母。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体验父母对自己的疼爱。
教学难点:体验父母对自己的疼爱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歌曲欣赏
1、播放录音故事《妈妈的爱》。
2、讨论:故事中妈妈是如何关心、爱护孩子的?
3、这样感人肺腑的情景或许你也经历过,而且,除此之外,你的爸爸妈妈还给了你许许多多的关爱。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感受父母的疼爱。出示活动主题:父母的疼爱。
二、感受疼爱
1、小组交流:爸爸、妈妈平时是怎样关心我、照顾我的?一时想不出的可向在座的
父母询问。
2、各小组推选一名同学向大家介绍父母疼爱自己的事例。
三、感情升华
1、观看影片《世上只有妈妈好》片断。(一名学生含泪朗读获奖作文《我的妈妈》这一场景)
2、是呀,我们的父母无时不想着我们,无处不牵挂着我们,默默地为我们奉献着自己所有的一切,他们,永远是我们心中最明亮的灯。此时此刻,爸爸、妈妈就在我们身边,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
3、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感谢他们?齐唱《世上只有妈妈好》,背诵古诗《游子吟》。
4、课前,我还请我们班的小书法家们泼墨挥毫,书写了歌颂父爱、母爱的名言,让我们来看一看,读一读。
请小书法家们上台展示他们的作品,贴在黑板上,学生深情朗诵。
四、 角色扮演
1、同学们,从小到大,父母为你们操碎了心,付出了许多心血。现在,由你扮演你的父亲或母亲,通过一个事例,演出父母对自己的那份深爱。
⑴小组排练,在我 的时候
⑵各小组上台表演。
2、集体评议,评选出最佳编剧、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颁发金鸡奖。
五、名言总结
1、同学们,通过今天的活动,你有什么感受?
2、再次齐读学生书写的名言。
3、演完了请你谈谈体会。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体会家庭亲情,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疼爱和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学会关心和了解父母,以恰当的方式孝敬父母。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体验父母对自己的疼爱。
教学难点:体验父母对自己的疼爱
一、 美文欣赏
指名朗读《妈妈的爱》
听了你有什么感受?
二、 爸爸妈妈需要我们去关心
1、 你知道吗?
A、 最令爸爸妈妈高兴的事是什么?
B、 最令爸爸妈妈操心的事是什么?
C、 最令爸爸妈妈生气的事是什么?
D、
E、
2、 你做过什么?
A、在爸爸妈妈劳累的时候( )
B、在爸爸妈妈生病的时候( )
C、在爸爸妈妈伤心的时候( )
3、 想想爸爸妈妈的心情
A、 爸爸妈妈下班回来,你主动递双拖鞋、送杯茶。
B、 你把整齐的房间搞得乱七八糟。
C、 爸爸外出工作很长时间没回家,你写封信向他汇报自己的生活和学习情况。
D、 你放学后迟迟没有回家,爸爸妈妈不知道你在哪里。
三、 给父母过生
1、 设计一个方案
2、 在小组里交流方案,听听同学的意见
3、 父母过生日时,你准备怎样表达对父母的爱呢?
四、 小资料
1、 读一读父亲节母亲节的来历
2、 说说在这两个节日来临时你有什么打算?
第十一课、.现在的我能做什么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帮助学生感受父母的辛劳,尽量少给父母添麻烦,做家庭小主人。
能力: 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养成对家庭和生活的初步责任感。
知识 :帮助学生认识哪些事情是我们能做的。让学生感悟会做的事坚持做,不会做的时事着做。
教学重点:
1、帮助学生感受父母的艰辛
2、认识现在的我应该做哪些事,并能做到“会做的事坚持做,不会做的事学着做。”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课前观察自己的父母一天能做多少事,体会父母的辛劳。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感受父母的辛劳,揭示话题
1、 老师收集了一些学生父母劳动的图片,请小朋友们欣赏。他们在忙什么?
2、班上有一个同学写下了一篇有关妈妈的感人的日记,我们一起来听听,好吗?(图片、音乐)请同学们感受一下,这位妈妈一天的情况。
3、真是一个勤劳的好妈妈,真是一个为家庭着想的好妈妈!同学们,你们的爸爸妈妈呢?难道你们就不想来夸夸自己的爸爸妈妈?
4、鼓励学生说自己的爸爸妈妈一天的辛勤劳作。
5、你觉得你的爸爸、妈妈辛苦吗?
6、你们的爸爸、妈妈为了我们起早贪黑,不知疲倦地工作,他们这样辛苦是为了什么?
7、是呀,为了社会、为了家庭、更为了更好地成长,爸爸妈妈付出太多太多,此时此刻,你想说些什么呢?
8、那么,现在的我能做什么呢?(出示课题)
二、感悟“会做的事坚持做”
1、下面同桌讨论一下,现在的我能做什么?同学们要踊跃发言,等会把你们讨论的结果告诉大家。
2、同桌讨论
3、根据学生讨论,分别板书
带胸卡 自己起床 拣菜
独立上学 洗手帕 擦桌子
检查作业 梳头 洗碗 独立作业 穿衣 拖地 整理书包 整理房间 扫地 带齐学习用品 洗领巾 叠衣服
…… …… ……
4、同学们可真了不起,一下子说出了这么多现在的我能做的事。有独立学习方面、生活自理方面、小家务方面等,在那么多事情中,你已经做了哪些事?
5、交流。说说你做了这些事爸爸妈妈就可以怎样?(重视) 可以让学生举例:自己洗衣服、自己梳头、作业独立完成、自己检查作业、整理房间等)*你的爸爸妈妈会怎样想,这时你的心情如何?
6、小结:看来,会做的事,坚持去做,不但能减轻爸爸妈妈的负担,赢得他们的夸奖,也能使我们养成从小爱劳动,不依赖别人的良好习惯,在其中获得很多乐趣。
三、感悟“不会做的事学着做”
1、据老师了解,在这么多能做的,也应该会做的事情中,并不是每件事你都已经做过了?
2、看看黑板上,想想,还有哪些事你现在还没去做?是什么原因? 3、同桌交流(一定要实事求是)
4、谁愿意勇敢地和大家来谈谈(全班交流) 5、碰以不会做的事情想学吗?让会做的同学介绍某一件事是怎样做的。(如:洗手帕、洗碗)
6、小结,是呀,不会做的事,要去想办法学着做,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板书:树)这样,我们才会越来越能干,像这棵小树一样枝繁叶茂,茁壮成长,成为家里的小主人。
第二课时
一、生活辨析,加深体验 1、 小明自己叠衣服。 2、 张红在家打扫卫生。 3、 李明洗袜子。
4、 刘强总欺负别人。
5、 小红忘了带胸卡,打电话叫妈妈送来。 二、不做爸妈的小麻烦。
由生活辨别4、5引入不做爸妈的小麻烦。
为了我们的茁壮成长,父母不知为我们操了多少心,化了多少精力。像刘强、小红这
样的行为为他们的爸爸妈妈添了许多麻烦。你知道,此时他们现在最担心、最放心不下你的事是什么?
2、交流:
3、是呀,在学习中,我们有时不够自觉,有时上课不专心听讲,让爸爸以妈很烦恼,让我们一起来想办法,怎样才能使爸爸妈妈不再担心,不再烦恼呢?
4、同桌交流:(小组交流)
6、 同学们,说得太棒了,老师也相信,同学们一定会说到、做到。让我们的爸爸、妈妈能绽开笑脸,不再为我们担心。
三、落实行动,课外延伸。
我们都是家庭小主人,我们有一双勤劳的手,自己的事要自己做,还应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
说说你打算坚持做哪件事?打算学做哪件事?
拿出笔填一填,填完后可以带回家,贴在自己的小房间里,提醒自己按计划去实施。我们还要进行自评,请家长评评,期末我们请班主任老师评评,谁做得最好? 附:
第十二课、家庭记忆
教学目标:了解家庭的发展变化,知道家庭重要的日子和事件,感受家庭的传统与价值,体会自己的成长与家庭发展变化的关系。了解家庭这一以亲情为纽带的社群对其成员的人格形成有着特殊的作用。
教学重点:知道家庭重要的日子和事件
教学难点:感受家庭的传统与价值,体会自己的成长与家庭发展变化的关系。 教学准备:课前了解家庭大事与家中特殊的日子,听爷爷或奶奶讲过去的事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家庭大事记
1、出示年历
谁来说一说你知道的重要节日。
年历上有各种节日,这些节日往往是一个国家一年中重要的日子。同样,每个家庭也有自己重要的日子。
2、我们在成长,家也在变化。根据你课前的调查了解,列出你出生以来家里发生的
重大事件,向同桌说说这些事情对你们家的影响。
要求:说说大事发生当时的情景,说对自己家庭的影响。 3、同桌互说。 4、指名全班交流。 二、家中特殊的日子 1、填写书70页填空 2、与同学交流。
三、听爷爷奶奶讲过去的事情
1、将课前了解的情况简单的写在书上。 2、把听到的有趣的事情和同学交流。
3、小组合作将小组内听到的最有趣的事情编成一个剧本,小组合作表演一下。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体会自己的成长与家庭发展变化的关系,了解家庭这一以亲情为纽带的社群对其成员的人格形成有着特殊的作用。
一、美文欣赏
1、教师配乐朗读《苦糖》
2、听了故事,你有什么感想? 二、创意大赛:家庭吉祥物
1、教师出示一些学生收集的吉祥物。
2、说明:吉祥物多是变形或夸张的动物想象或其它物品象形,用来表达某种良好意愿的渴望。选来做吉祥物的原型往往具有一些我们所向往的品质,比如虎具有威猛、勇敢的品质,鲨鱼具有凶猛的特征。
3、看一看书74页两个小朋友设计的家庭吉祥物。
4、想一想,你最喜欢思念东西?什么东西的特点和品质能象征你们家的特点? 5、为自己家庭设计、制作家庭吉祥物,设计之后要向同学和家长说明你的创意。 6、学生动手设计。
7、交流,向小组成员说明你的创作设想。
三、作业
将你的设计的吉祥物制作出来,可以让爸爸妈妈帮忙,下次进行“家庭吉祥物展览会。
第十三课、我想要 我能要
一、教学目标: 了解自己的需要,初步了解家庭经济状况,学习选购商品的生活技能,养成合理消费的态度,有节约资源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 了解家庭经济状况,学习选购商品的生活技能 三、教学难点:合理消费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我想要
1、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想要的东西,你最想要哪些东西? 2、填写书76页空白部分.
3、想一想你为什么想要这些东西?说明你的理由。 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考虑。
4、小组交流
5、全班指名交流,重点要让学生说明自己想要的理由。 6、提问:是不是自己想要的东西都能要到呢?
二、星星逛商场
创设情景:星星和爸爸妈妈逛商场经常吵着要买这,要买那,甚至赖在商场不肯走。但是,他的爸爸妈妈并没有满足他的要求。常对他说不。
这一次星星又和爸爸妈妈逛商场了。 请三位小朋友分别演星星、爸爸、妈妈 看到旅游鞋。
星星:我要这双旅游鞋! 爸爸:你不是有旅游鞋了吗?
星星:我们班的同学都穿回力牌旅游细额的。 妈妈:…… 星星:我要……
全班讨论:要不要给星星买旅游鞋?如果你是星星是爸爸妈妈,你会怎样对星星说? 看见玩具飞机。
星星:我要这架飞机!
爸爸:你不是有许多玩具吗?飞机也有一架。 星星:我的玩具飞机没这架大。
妈妈:你有好多玩具呢?买回去又不玩。 星星:我要……
全班讨论:要不要给星星买玩具飞机?如果你是星星是爸爸妈妈,你会怎样对星星说?
看到文具盒。
星星:我的文具盒坏了,不能使用了,我要买一个。 全班讨论:要不要给星星买文具盒?
为什么文具盒要买给星星?
(使学生明确:确实需要时,爸爸妈妈也有能力承担时,就可以要到) 三、小结
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初步了解家庭经济状况,学习选购商品的生活技能,养成合理消费的态度,有节约资源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 了解家庭经济状况,学习选购商品的生活技能
三、教学难点:合理消费 四、教学过程
一、 准备一顿午餐
学校要组织一次春有,中午要在旅游景点吃一顿午饭。你想购买哪些食品为自己准备一顿既经济又合理的午餐?再算一算这顿午餐共需多少钱。
先交流自己买食品是生活经验。 如:食品的价格、食品的营养等。 为自己搭配午餐
1、 元 角 2、 元 角 3、 元 角 4、 元 角 合计: 元 角
向同桌说明你这样选择的理由。 二、 小调查
交流课前收集的全家的必要开支、我的生活学习用品开支。 三、 小建议
1、根据课前调查。向家里提一些合理用钱、节省开支的建议。 小组交流,看谁的建议最好。 每一小组选一名代表全班交流。
2、过年了。你拿到压岁钱你准备用这些钱做什么?为自己制定一个用钱计划。 学生制定好后,选择有代表性的全班交流。 四、
小结: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
全册教学完
第一单元 我和我的同学
第一课、自画像
一、教学目标:发展自我意识和自我概念,形成自我认同、自我悦纳的态度,积极进行自我概念与人格的建构。
(1)对儿童进行适当的自我意识方面的引导,在其成长过程中是很必要的,引导其进行提升自己认识的教育。
(2)使学生明白: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的优点与缺点,自我意识的发展容易出现偏差,往往也不能正确看待同学的优点与不足,影响和谐的人际关系,更影响自己的健康发展。
(3)鼓励学生全面发展自己,正确对待自己的长处,发展自信、进取的人格。 教学注意点:
(4)注意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结合。家庭教育在儿童德性养成中起着重要作用,取得家长的协助,把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结合起来,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5)注意课堂与课外的结合。
二、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1、风采展示
我是三年级的学生啦,我有很多特长,我长得很有特点与众下同,现在我来画画我自己。
教师巡视,个别指导。有些优点无法画出来,也可以把优点写下来。 抽签游戏,谁被同学抽到学号就到讲台向全班同学展示自己的风采。 向自己的同桌展示自己的风采。
2、猜猜他是谁
通过自己画自己像,介绍自己,我们更明确了自己的优点、特征。现在根据自己的特征填写小档案。
身高 体重 属相联系 出生年月
外貌特征
性格
特长
爱穿的衣服
爱吃的食物
平时喜欢玩的游戏
最喜欢的动物
游戏:猜猜他是谁。
把小档案交给老师,再通过抽签的形式玩“猜猜他是谁”的游戏。
3、我的同桌很棒
你的同桌和你一样也很棒,请将自己同桌的特点和长处写在小卡片上。
游戏:猜猜他是谁。
我的同学很棒————
她梳着——————
眼睛——————-
经常穿
她最大的特点是
把小卡片交给老师,再通过抽签的形式玩“猜猜他是谁”的游戏。
4、心中的啄木鸟
我们每个人都很棒,但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缺点,想一想自己身上有什么缺点,知道自己的缺点,主动改正,我们会更棒。
请把自己的缺点写下来。
在我的打算中,写下一些自己能做到的、具体的做法。
5、作业
填图册P2看图填写
请分别在五个手指上,写出你的五项专长,并想想,除了这几项专长之外,你认为自己还在哪些方面表现优异。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鼓励学生全面发展自己,正确对待自己的长处,发展自信、进取的人格。 教学的重、难点:采用外在活动与学生的内在活动(反省)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外在活动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兴趣,通过内在活动发展学生认识自己的能力与理性。
教学过程:
1、同学寄语
教师提议对自己的同学写一句鼓励的话。
选几个同学读一读。
2、父母眼中的我
1、 请同学说一说平时爸爸妈妈对自己的评价怎样,你在父母的眼中是一个怎样的一个的人?
2、 回家后,跟爸爸妈妈谈谈心,了解一下他们眼中的你是什么样的,请爸爸妈妈送给你一两句勉励的话。
3、快乐收藏包
1、为自己制作一个“快乐收藏包”将自己的各种作品收藏起来。
2、让学生知道收藏包要收藏的内容、意义、作用(快乐收藏包收藏的内容可以很广泛,包括你的学习进步、受到的表扬与奖励、克服的缺点及自己的各种小作品等。)
4、练习
1、选择题:长大后你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请在下面的选项中选一项。
特别优秀,很了不起的人。( )
比较优秀的人。 ( )
一般,平凡的人。 ( )
比较一般的人。 ( )
一事无成,坐享其成的人。 ( )
2、收集“名人名言”,可以激励你健康成长的。
本学期要发扬哪些优点,克服哪些缺点。(写下来)
第二课、同学之间
一、教学目标:通过这个年龄段同学之间经常发生的各种活生生的事例,体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发展理解、体谅他人的社会认知能力和情感倾向。
(1)、社会认知能力是儿童道德发展的基础。要做到体谅他人,就是要去感觉、理解、想象他人在一种特定情境中的思想情感。道德行为就是在体谅他人的基础上生发的责任与义务推动下的行动。
(2)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发展其社会认知能力,增强其体谅、理解他人情感的能力,帮助儿童完成这一转变。
教学重点:
(1)注意利用学生中经常出现的冲突与问题情景,使教学有更好的针对性。
(2)注意学生中的具体情况,避免伤害学生,提高教学的道德性。
二、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美好回忆
调动儿童自己的经验,引导学生从自己身上曾经发生过的同学间互相帮助、分享、关心等真实事件, 从中体验、领会同学友谊及良好的人际关系的美好。
同学们已经在班级里一起度过了两年的美好时光,你能不能给大家讲一两件印象深刻的同学间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事情?用简短的文字将你所讲的事情写下来。
(1) 我最要好的同学
(2) 给我帮助最大的同学
(3) 这是我和同学交往中最难忘的事
(4) 我最佩服的同学
(5) 我最想交往的同学
(6) 我想关心、帮助的同学
注意:认为帮人打架、做作业、抄袭是互相帮助,注意进行正确的引导。
2、设身处地
在与同学相处中也经常发生一些不愉快的事。如果这些事情发生在你身上,你会怎么想?
教师创设情境:
(1)王楠楠忘记带课本了,正在着急,偏偏老师点名让他朗读,王楠楠感到手足无措,快急死了。突然一本书傩在他面前,原来是同学胡可发现了他的情况,及时伸出了援助之手。
如果你是王楠楠你当时的心情怎样?
你帮助不定期别人吗?
还记得当时的感受吗?
(2)朱灵在班里有点淘气,成绩也不好,元旦排节目,两个小组都不想要她参加。尹瑜是第三小组的组长,在征得他们小组同意后,主动邀请朱灵参加他们的小组。
你知道尹瑜是怎么说服她的小组同学的吗?如果你是尹瑜你会怎么么说?
你能体会到朱灵当时的感受吗?
(3)乔典的同学丢了一枝钢笔,刚好乔典也有一枝这样有笔,那个同学见到了,说:“乔典偷了我的笔。”乔典感到很委屈,但又解释不清楚。
乔典被人冤枉了,他当时心情如何?
你被人冤枉过吗?当时你的心情如何?
你能为乔典出出主意,帮他解除烦恼吗?
(4)王辉的爸爸妈妈离婚了,王辉由爸爸抚养。他的一些同学知道后,在背后议论说:“王辉是一个没妈的孩子。”
如果你是王辉,你会有什么样的感受?
(5)周青有点胖,班上部分同学给他起了个“肥猪”的外号,一下课就追着他喊。
你能体会周青的感受吗?
如果班里也有这种情况,你会去劝阻吗?
我不会劝阻,因为:
1、这不关我事
2、他们人多,我无法阻止
我会劝阻,因为:
1、
2、
3、
(6)我们班上也发生这类事吗?
第二教时
教学目标:
(1)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丰富的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讨论与体验进行学习。
(2)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发展其社会认知能力,增强其体谅、理解他人情感的能力,帮助儿童完成这一转变。
教学重、难点:发动学生搜集自己认为合适的交往的格言警句,包括地方性的谚语与俗语,使学生容易理解与接受。
教学过程:
1、送他一缕阳光
假如你的同学有这样一些内心的阴影,你能不能做个“阳光使者”,送给他一缕阳光,帮他驱散心中的阴影、打开心扉?
1、 指名读书上的例子:
(1)请同学辨一辩,蒋方错在哪里,应该怎样做?
(2)我们平时同学间有没有这种情况,分析一下不好哪里。(让学生知道嫉妒是一种不好的心理,同学间应该互相鼓励,共同进步。
2、 请一个小组读第二个例子:
(1)请同学说说怎样来体谅父母,为父母分忧解难。
(2)你想对张彩说些什么?(使学生明白同学间交往不能比家庭条件,不管家庭怎么样,大家都是平等的同学,要尊重有各种困难的同学。
3、 请全体男同学朗读第三个例子:(1),先请班里觉得学习有困难的同学说一说,平时有哪些同学经常来帮助的。
(2)钱祺为什么觉得上学很受罪,他最想得到什么?(要学生懂得要尊重和 学习上有困难的同学,而不能嘲笑和孤立他。)
2、黄金法则
几乎所有民族都有一个共同的信条“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说”你希望别人怎样对待你,你也应该怎样对待别人。人们把它称为“黄金法则”。
填一填下面书上十三页的空格,再用你亲身经历加以说明。
学生在书上填写。
3、练习
1、 看图选择
在下列做法中,你认为是正确的请在 内打“√”,你认为是错误的在 内打“×”。
(1) 考试时,小红有一题不会做,她就给小明传纸条,希望得到帮助。小明—— 不理不踩,下课后再教小红
马上报告老师
接过纸条,趁老师不注意把答案告诉她
(2)品学兼优的小娟在协助老师管理班级时,得罪了不少同学。期末评选三好生,小娟落榜了。她今后该怎么办呢?
放松对大家的要求,睁只眼闭只眼
只要自己做得对,就要坚持
不当中队委
( 3)放学了,小洋提出先踢会儿球再回家写作业。小刚——
立即答应
不想踢,但又不敢拒绝
不同意小洋的做法,建议小洋写完作业再去踢球
2、 看图填空
如果下列图中的同学就是你,你是什么感受?你希望大家怎样对待你?请把你的想法写在横线上。
我是新来的转学生。
我感觉
我希望
这次考试,我又没考好。
我心里
3阅读判断
在下面做法中,你认为是正确的请在 内打“√”,你认为是错误的在 内打“×”。
A、 我很想和小红她们一起玩,但是她们不理我。我就把小红的铅笔藏起来。
B、 今天,小强过生日了。我向爸八妈妈要钱,准备给他买一份比较贵的礼物。
C、 每天上学时,我无论碰到哪位同学,都热情地和他打招呼。
D、 老师不许大家去游戏厅,但是小明经常去。我把这事告诉了老师。
(3)完成填图册上p6(阅读测试)
4、小结。
板书设计:
同 美好回忆 自己的亲身经历与体验
学 设身处地 他人的体验与心情
间 黄金法则 总结与同学友好相处的原则
第三课、他为什么学得这样好
教学目标:
(1)肯定自己和班上每个同学都有学得好的经验,体验和共享学习成功的喜悦; 成功的学习与个人多种良好素质的关系,其中包括学习的态度、方法、习惯等等;获得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做学习小主人的经验与体会;体验时间的宝贵,逐步养成控制自己,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2)使学生知道,非智力因素在一个人成才、学习和智力活动过程中起着智
力因素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学习的过程是一个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相互影响,而又以非智力因素起决定作用的过程。
教学重、难点:怎样养成成功的习惯:(1)培养自信,先易后难。(2)量力而行,循序渐进。(3)鼓励成功,慎用奖惩(4)因材施教,善待特殊儿童。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小采访
1、学校学习生活是丰富多样的,有的同学喜欢跑步,有的同学喜欢英语,有的同学喜欢大自然。班上黑板报的小记者,发现班上有不少同学在某一方面学得特别好,我们班准备在近期的黑板报上办一个“学得好”的专栏。为此,我们要采访几位同学。
2、请学生看书上的四幅图:说说他们为什么学得这样好,他们是怎样做的,我应该向他们学习些什么。
3、请几位同学当一下小记者,采访一下,我们班的同学某些方面学得好的方法、经验、原因。请被采访到同学说一说自己某一方面好,为什么好。
4、写答记者问提纲
如果小记者采访到你,你会采访他们介绍些什么?希望你能说得具体点。请写下采访提纲。
5、交流采访提纲
6、写采访提纲。
如果你是小记者,你会采访班上的哪位同学呢?请写出你的采访提纲。
二、做学习的小主人
1、 从刚才的采访中,我们发现,学得好的一个共同特点是什么?先请被采访到同学起来说一说;再请其他学生说说他们的共同的特点是什么?最后指名说说,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些什么,今后怎么做。
2、请同学给自己定一个学习目标或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
要使自己学习得更好,脑蛋更灵活,还应该怎样做
三、我会提问题
要想自己的脑子更灵活、更聪明,在学习中应该怎样做?(小组讨论)
1、辩论
创设情境1:
小明说:“王炎琼虽然没考第一,她和考第一的人学得一样好。”
小张说:“没考第一,就是不如考第一的人学得好!”
辩论:你赞同哪种观点,说说你的理由。(先想好,再说)
教师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
创设情境2:
学生在讨论问题:王明说:“我的学习经验是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张红说:“能现问题、提出问题,说明她爱动脑筋。”
李明说:“学好课本上的知识,认真听老师讲解就行了,用不着发现、提出问题,太费事了。”
引导学生辩论。
2、引导:怎样才能提出好的问题?
学生写自己的看法,交流。
3、讨论:坚持独立思考还不会怎办?
请一生讲书上小朋友理解“陶醉”的意思的故事。
学生辩论。
引导当独立思考还不能解决问题时,学会求助他人。
四、完成书上要填的内容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正确引导他们的“好学之心”,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掌握适当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珍惜时间。
教学重、难点;通过游戏、采访和辩论,体会时间的宝贵;搜集关于时间的格言、谚语和故事。
教学过程:
一、我们在平时发现,学得好的同学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抓紧每一分钟
1、 让学生有意识的体验一下在一分钟可做多少事情
(1) 闭上眼睛感觉一下一反钟有多长
(2) 一分钟能写多少个字?(比赛一下)
(3) 一分钟能做几道数学题(计算题、口算题、应用题)
2、 刚才知道了一分钟内能做的事情,谈谈你是怎样抓紧时间提高学习效率的?
二、大家一起来总结
1、 学得好的同学的共同之处:(1)
(2)
(3)
2、 你自己独特的学习经验:(1)
(2)
(3)
3、 将自己喜欢的有关学习的格言写出来。
4、 练习:
(1) 你认为下列哪种做法比较合适,请在前面的 内打“√”
a 、如果你就站在跑道边,看跑步比赛,你会想:
我真羡慕他们,我在运动方面不行
他们有什么了不起,不就跑步快嘛
我得赶紧向他们讨教
各有所长,和他们互相学习吧
b、如果同学来向你请教,你会:
我把自己的事做完,再回答他
我不想告诉他,怕他超过我
他必须送我礼物,我才会告诉他
帮他找出问题,共同商量解决办法
(2)、我们可以在哪些地方学到知识?请把你想到的填在下面的空格内。比比看,谁想得更多。
我可以在 图书馆里 学到知识
我可以在 学到知识
我可以在 学到知识
我可以在 学到知识
(3)根据班机的实际情况,把相关的答案填在横线上。
A、我们班 同学在 方面比我强
他成功的秘诀是:
B、我们班 同学在 方面比我强
他成功的秘诀是:
C、我们班 同学在 方面比我强
他成功的秘诀是:
D、我们班 同学在 方面比我强
他成功的秘诀是:
板书设计:
他为什么学得这样好
丰富 制 制 自 独 善 敢 体 自 共 自
多彩 定 定 我 立 于 于 验 己 同 己
的学 学 学 控 思 提 求 时 做 之 的
习生 习 习 制 考 问 助 间 得 处 经
活 目 计 的 怎 验
标 划 宝 么
贵 样
第四课、同样是学习
教学目标:
(1)懂得学习不仅仅是学校中的学习,学会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观察、做事进行学习,学习从多种渠道获取信息,初步养成多问、多想的思维习惯。
(2)教育学生从小就懂得、学会在观察、做事和做人中学习,这是教育所具有的未来意识的表现。
教学重、难点:
A、通过真实事例来揭示并说明:“观察学习、做事学习和做人学习”的意义,它是学校学习不可替代的学习形式。
B、通过故事表:明“观察学习、做事学习和做人学习”跟学校学习一样,也需要耐心、坚持和思考,以及适时适度的学习。
第一教时
教学过程:
一、我们都有一双“黄金眼”
小记者们又继续讨论:学习好是否就是各门功课都优秀,是否还包括其他方面?他们发现,有的同学很善于在日常生活中学习。为此,他们决定再进行几次采访。
有些同学在日常生活中很善于观察和发现。下面是一些同学的观察结果
1、 谁来说说猫的眼睛的变化规律,光线强时 光线暗时
2、 我还发现了夏天下雨前是怎样的 冬天下雪前是怎样的 春天天气是怎样的
秋天天气是怎样的
科学始于观察,社会认知也首先来源于观察。观察是发现的门槛,不会观察就不会有所发现,更不会有所创造或发明。
让学生说说平时日常生活中有哪些书本我们还学到知识,但你已经有所发现,我发现了:
二、做中学,乐趣多
1、 请同学说说平时在家里经常做些什么?你是怎样学会的,介绍给同学听一听。
2、 有些同学很会在做中学。
A、 我在烧赤豆汤的时候发现,先放糖,赤豆就不容易烧烂,问过妈妈后我才懂得了为什么?
B、 我在修理自行车的时候发现,自行车的运行是靠轮胎与地面的摩擦。
C、 我在参加美化家乡的活动中发现,为他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也是挺快乐的。
3、 请一位同学讲故事《比尔。盖茨小时候的故事》
4、 小结:通过学习,你懂得了什么?你知道他们懂得了什么吗?
三、 多在心中画问号
1、你想学得更好,学得更扎实,那必须深入钻研,在心中一定要多问几个为什么?
如:(1)下雨是为什么会打雷呢? 为什么下雨前会有闪电呢?
(2)为什么人害羞会脸红呢?女人为什么不长胡子呢?
(3)为什么一年会分成四个季节呢?
(4)为什么我们写字要按笔顺写呢?
同学们能不能回答这些问题呢?请带着这些问题去看十万个为什么?
2、讲述科学家小时侯喜欢问为什么的故事
A、《数星星的孩子》
B、《壶盖为什么会动》
2、请同学说一说在心中多问几个为什么有什么好处?
四、 练习
生活中,你还有哪些问题要问,请把它写下来:
第二教时
教学目标:要使儿童素质获得全面的发展,不仅要使他们在学校学得好,而且要使他
们善于从自己的生活经验中学习,善于通过多种信息渠道学习,并使他们懂得学习不限于
课本上的知识,还包括提高生活品质的能力、以及良好习惯与品行的养成等。
教学重、难点:利用图片、实物以及可资利用的现代教育技术来展示“从多种渠道获
取信息”的方式方法,及其意义与作用。
教学过程:
一、 检查学生上一节课的练习(在生活中,你还有哪些问号)
二、 学习的渠道有很多
1、 提问:你除了学习书本上的知识,你还可从哪些方面学习到书本没有的知识呢?
2、 把你在其他方面学到的知识告诉给同学听一听:如报纸、课外书籍、杂志等。
3、 不少同学很会利用资源进行学习,比如报纸、课外书籍等。你觉得还有哪些可以
利用的学习资源?你利用得怎么样??
(1) (1)
(2) (2)
(3) (3)
(4) (4)
三、学习名人名言
行是知之始,学非问不明。——陶行知 人人皆吾师,处处有学问。——陈鹤琴
四、练习:
1、对于下列做法,你认为是正确的请在 内打“√”,你认为是错误的在 内打“×”。
(1)、小童看别人弹钢琴,就让妈妈买钢琴,没练几天觉得太苦不练了;听人说民乐
好又要买二胡……
(2)、小宁从小就喜欢做数学题,一做就是几小时。可是学校组织的其他活动,他都
不爱参加。
(3)、小甜凡事都爱问个为什么,但从来不爱看书。她认为自己学太漫,不如听别人
讲。
(4)、小民经常一个人上网,一上就是三四个小时。
(5)、小廷很爱帮爸爸妈妈做家务事,他说,这让他学到了不少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
(6)、小红家庭作业写错了,她总责怪价里太吵;学习成绩下降了,她认为是因为没
有请家庭教师辅导。
2、请同学收集古今中外名人学习的故事。
同样是学习
我 做 多 学
们 中 在 习
都 学 心 的
有 中 渠
一 乐 画 道
双 趣 问 有
„黄 多 号 很
金 多
眼‟
第五课、我不耍赖皮
教学目标:
1、建立规则的概念,知道平时自己做游戏、学习等离不开规则。
2、通过搜集资料认识规则的普遍性,认识在社会生活中规则对于调节人们的行为的重要性。
3、树立遵守规则的意识,知道只有人人遵守规则,我们的生活才有秩序、有保障。
4、感知生活中规则存在的必要,初步体会规则的双重作用。
教学重点:建立规则的概念,知道平时自己做游戏、学习等离不开规则
教学难点:生活中规则存在的必要,初步体会规则的双重作用
课前准备:一、学生搜集有关材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游戏导入,明确规则概念
活动意图:建立规则的概念,明确为什么要遵守游戏规则
活动形式:观看一段学生经常玩的游戏录象。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为什么?
哦,原来做游戏可以让大家这么快乐呀,下面让我们看一段游戏录象,看这些同学他们玩的快乐吗?为什么?
1、播放录象
2、学生谈观后的感受,引出本课主题
(板书:规则)
师:那你知道什么是规则吗?
生:规则就是让大家遵守的
师:对,规则就是制定出来让大家共同遵守的一种制度。
(二)发现学校规则,培养规则意识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发现并参与制定相关规则,进一步培养学生遵守规则的意识,同时初步树立公民意识与民主观念。
活动形式:1、“黄金眼大搜索”找学校中不守规则的现象。
2、制定班级规则。
教师导语:其实不仅做游戏时有规则,在学校里还有很多规则需要大家自觉遵守。现在我们也来做个小游戏,游戏的名字就叫“黄金眼大搜索”,请大家用一双黄金眼,找找录象中不守规则的现象,并说一说这样做为什么不对。我们这也是游戏,游戏的规则就是,谁先发现谁就叫停,看谁发现的快,说的好,并且同学在发言时,其他人还要认真听,听 明白了吗?好,我们开始
1、播放学校生活的录象,学生发现规则。
(1)升旗时
(2)上课时
(3)上下楼时
(4)阅览室里
2、学生边看边发现,并说一说
师:说的好。看来大家人人都有一双“黄金眼”,既然大家都能找到,老师相信你们今后
一定能在遵守学校规则方面做的更好。
第二课时
(一)、关注生活规则,体会规则重要
活动形式:1、利用调查表说说自己了解到的规则。
2、插播一段小故事,帮助学生明确规则的双重性
过渡:其实,规则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有。(板书:处处有)
课前为了了解生活中的规则,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做了社会调查,都了解到什么,现
在让我们来交流交流,好吗?先请第一组同学吧;
2、第二小组利用照片汇报在小区调查的情况
3、第三组同学利用搜集到的各种报刊和书籍汇报交通方面的情况
( 板书时时来遵守)
可是生活中往往有些人不能自觉遵守,这里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个小故事,看完后小
组里讨论:他的这种做法对吗?为什么?
(1)播放动画,讲述:星期天,亮亮和同学约好了要去看电影,可是时间来不及了,
亮亮可是一个守时的同学,不愿让大家等,于是他就…….
师:请大家在小组里讨论讨论吧
(2)学生讨论
(3)谁来说说自己的看法,想好的站起来说
师:大家谈得很有道理,遵守规则虽然有时会给个人带来一些小麻烦,但它却可以维
护大家的利益,给大家提供方便。(板书:方便你我他)虽然刚才亮亮的做法没有造成严
重的后果,但古今中外,由于不遵守规则而酿成的灾难却有很多,老师了解到第四组同学
课前专门搜集了有关的资料,让我们来一起听听。
4、第四组同学汇报从网上查阅的有关中外不守规则而造成伤害的资料
(二)、反思自己行为,强化规则意识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讨论并且反思自己的行为,明确规则存在的必要性,体会规则
的双重作用。
活动形式:利用“实话实说”形式,反思自己的行为。
师:同学们,现在大家反思一下,在遵守规则方面你还有哪些做的不够好的地方?我
们现在就来个实话实说,(点击课件)
学生利用“实话实说”这一形式进行自我反思
(三)课堂总结,课后延伸
师:大家谈的好极了,都能找到自己的不足,并勇敢的指出来,相信大家只要都来自
觉遵守规则,我们的生活就会更加美好。(板书:生活更美好)
(指板书)这就是这节课老师送给大家的四句话。
这节课到这里就要结束了,每天我们都要在班级生活学习,在班级中也要有各种各样
的规则做保障,课后请大家发挥小主人的作用,想想在班级应该遵守哪些规则大家分组研
究制定各种班级规则,形成我们的“班级小宪法,”(课件出示)下节课来一起交流,好吗? 下课!
[板书设计]
我不 耍 赖 皮 规则 处 处 有 时时 来 遵 守 方便 你 我 他 生活 更 美 好
第二单元 我要安全地成长
第六课 平安回家
教学目标:1、认识注意交通安全是一种自我保护,可以防止受到伤害。
2、学习有关的交通标志和交通规则。
教学重点、难点:让学生知道有关的交通标志和交通规则。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及图片
第一教时
教学过程:
一、 引入新课
1、 播放:放学铃声。(放学铃声向了),你该做些什么?
2、 学生讨论问题。(不要求回答)
3、 揭示课题:平安回家
二、 学习新课
(一)、放学检查
1、 谈话:刚才,同学们讨论了放学铃声响了后应该做什么?现在,请几位小朋友勇敢地举手来说一说。
2、 学生回答问题。
3、 教师小结:放学铃声响了之后,首先应整理书包,把回家的东西带全,别把东西落下了。养成整理东西的好习惯。
(二)、交通安全
1、 江、河、湖边的安全
(1)、播放儿歌;
一只小青娃呀!河边跳呀跳。小强看见它,飞快往边儿跑。小心!危险!小强真听话,赶快停住脚。
(2)、问:哪些小朋友回家途中要经过江(河、湖、塘)边的?
(3)、讲述:回家经过江(河、湖、塘)边的同学,特别要注意安全,不要在江9河、湖、樘)边上玩,做游戏,不要私自下江(河、湖、樘)游泳。
2、 公路上的安全
(1)说明:同学们,你们上学是不是要经过一些尖刀公路?那你们有没有注意到,在这些地方,经常可以看到一些交通标志和设施。你们认识这些交通标志和设施吗/它们都是什么用途?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
(2)请同学打开书本,请做连线题。
(3)认识交通标志和设施,并水哦说它们的用处。(课件演示)
人行道:供行人行走。
人行横道:供行人穿过马路。
护栏:保护行人的安全。
机动车道:机动车行驶的道路。
红绿灯:红灯钉、绿灯走,黄灯表示车辆碱速慢行。
铁路道口:表示前面有火车通过。提醒行人和车辆注意火车。
过街天桥:行人穿过马路。
地铁站口:地下列车的进出口
(4)教师小结:刚才,我们认识了这么多的交通标志和设施,它们呀,都是在保护我们不受到伤害,提醒我们要注意交通安全,把交通安全记在心中。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却不把交通安全记在心中,从二发生了衣想不到的后果!
三、 思考填空
根据要求,把正确的答案„填在横线上
1、当你走在路上遇到红灯时,你应该 。
当你走在路上遇到绿灯时,你可以 。
2、从家到学校你经过 个红绿灯标志,过马路时一定要走 。
3、请你为过马路的行人写一句警示语,提醒人们注意安全: 。
你家或学校附近有“注意危险”的标志吗?提醒注意的危险有哪些?你注意了吗?
。
第二教时
教学目标:1、了解不遵守交通规则会造成交通事故,给自己带来痛苦,给别人带来麻烦。
2、对本校、本班在交通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以使教学更有实效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在收集、设计一些交通安全用语的同时,自我反省,自我教育。
教学过程;
一、 联系生活进行活动(演一演:用准备好的交通标志图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模拟环境下边演边说交通规则。)
1、注意交通安全对自己、对别人有这么大的好处!那么注意交通安全又应该怎样做呢?
2、过程:
师:行人横过马路应该怎么走?
生:横过马路时走人行横道、过街天桥、地下通道。
师:行人在街上走路应在哪儿走?没有人行道应该靠哪一边走?
生:上街走人行道,没有人行道靠右边走。
3、说明:注意交通安全的具体行为就是遵守交通规则。你还知道哪些交通规则?
4、学生回答。
5、小结:同学们知道的真多呀!看来我们真能做到自我保护,把交通安全记在心中了!
二、 巩固
1、下列说法正确吗?正确的在 内打“√”,错误的在 内打“×”。
(1)、小学生可以在马路上踢球,因为车辆应为小学生让行。
(2)、穿越铁路时,可以不走道口,只要看看没有火车开过来就可以走。
(3)、过马路时一定要看好是绿灯时才能过,千万别在汽车中穿行。
(4)、走在马路上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能和他人打打闹闹。
(5)、因家离学校很远,走累了,就随意搭别人的车回家。
(6)、小明一边和同学打闹,一边过马路。
(7)、三(5)班六远天天独自骑自行车上学。
(8)、小雅每天放学回家总是走人行道。
2、师生齐唱儿歌:
交通安全记心中 小朋友呀要知道, 走路要走人行道。 红灯停来绿灯行,穿过马路走“横道”。不翻护栏不猛跑,扒车拦车可不要。交通规则记得牢,自我保护要做到。
3、教师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在回家途中可能遇到的一些事情,要防止上当受骗,要注意交通安全等,我希望每位小朋友都要再翁强自我保护意识,注意安全。
三、思考填空
无论是寒冬腊月,还是炎热酷暑,交警叔叔和阿姨们为了我们每个人的安全都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我们多想说一声:交警叔叔(阿姨),您辛苦了!“你怎样以实际行动支持交警叔叔(阿姨)的工作呢?请在下面横线上写下你的心里话。
四、思考选择
选出适当的答案,将答案的代码填在题后的( )内。
1、 你过马路走斑马线吗?( )
A、走 B、不走 C、有时走
2、你在马路上玩耍要过(跳皮筋、踢足球、追跑等)吗?( )
A、经常玩 B、从不玩 C、偶尔玩
3、你在马路上步行时走人行道吗?( )
A、走 B、不走 C、有时走
4、你闯过红灯吗?( )
A、没有 B、经常 C、偶尔闯
5、你向火车抛掷过东西吗?( )
A、没有 B、经常 C、偶尔
6、在从学校回家的岔路口,你会左看看、右看看吗?( )
A、会 B、不会 C、偶尔
7、你时否独自骑自行车上过马路?( )
A、京城 B、有点了解 C、不了解
8、你对交警叔叔的工作了解吗?( )
A、非常了解 B、有点了解 C、不了解
平安回家
板书设计:
认识交通标志
认识交通标 志
回家的路上
安全过马路
交通法规要遵守
我是小交警
怎样过马路
小资料
大家一起玩
讨论会
第七课、 让危险从我们身边走开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到危险对自身造成的伤害是不容忽视的。
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体精神,鼓励学生发现、创新。
3、以生活中的实例故事激发学生情感体验、以体验促感悟,以感悟达明理,从而形成自觉行为。
教学重点:
1、学习日常生活中安全使用水、电、火、煤气等的常识。
2、树立安全意识,养成相应的行为习惯,远离危险,珍爱声明,健康安全的成长。
二、 教学准备
1、 飞镖的制作采用白色卡纸,用剪刀剪成。
2、 文中“危险在哪里?”的四幅插图,制作成幻灯片。
3、故事:内容为:小明:喂,小强你想干什么?
小强:天太热,你看这水多清呀,我想下去游泳,凉快凉快!
小明:千万不要,你没看到后面的牌子上写着禁止游泳吗?
不强:看见了,禁止游泳又怎么啦?我会游泳,我才不怕呢!
小明:怎么,你不知道,淹死的多是会游泳的。
小强:我才不信呢!淹死的多是不会游泳的。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游戏导入,揭示课题。
⑴上课铃响了,有一位同学在讲台上扔飞镖。(创设情境)
⑵问道:你在干什么?
⑶向学生提问:大家对他这件事有什么想法?
⑷真危险啊,我们可不能这样做,要让危险远离我们,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手指板书) 齐读课题
2、看图感知,讨论明理。
⑸放轻音乐,老师出示挂图。同学们,这儿有三幅图,你们能找出这些图上画的存在哪些危险吗?然后小组讨论一下该怎样避免这些危险?
⑹现在,我们请各组汇报一下,你们发现的危险和避免危险的方法。3、小组辩论会,提高认识。
⑺过渡:大家看,河边又来了两个小朋友,听他们在说些什么?(读课前准备的故事) ⑻投影出示:小明说:“淹死的多是会游泳的”。小强说:“淹死的多是不会游泳的”。
同意小明的观点坐到这边来,同意小强观点的坐到这边来,他俩到底谁有道理呢?我们来帮他们辩论一番,每组各选派3名作代表作辩论。
⑼老师主持:①首先请正方阐述本方观点……
下面请反方阐述本方观点……
②现在是自由辩论时间……
③时间到,真是唇枪舌战,现在就双方各派一名辩手总结陈辞。
④主持人点评:辩论的胜负不是目的,双方所说的也各有道理,通过辩论使我认识到游泳是我们喜欢的一项体育活动,不过我们一定要在家长的陪同下去学会游泳或去游泳,千万不要私自一个人去游泳,这样才能让危险远离我们。
4、意外事故有原因。
1、危险总是在不经意中发生,看看这几位同学发生了什么事?这些意外事故的原因是什么?(课件出示书中的图)
2、回忆回忆你们的在生活中曾经发生过类似的意外事故吗?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3、为了让其他的同学和朋友不发生这样的危险你现在想要告诉大家什么?
4、老师觉得同学们说的太好了,为了让危险从我们身边走开我们就不应当这样做,对吗?老师看到刚才还有许多同学还想说,让我们每个同学都动手做一个安全小帖士好吗?
上面可以写避免危险的好方法,也可以写你想对同学叮嘱的话,还可以写一个警视牌,提醒大家注意你所发现的危险。
5、总结,课外延伸。
⒂同学们,意外事故很多但是可以预防的,为了珍爱生命请大家增强防范意识和安全意识,隐患于未然。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加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在遇到危险时,懂得求救方法。识记火警、急救、报警及附近派出所的电话号码。
2、通过消防演练,使学生掌握一些消防知识和消防用品的使用。
教学过程:
一、危急时刻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当遇到危险该怎么办?
创设危险情景:发现火灾、家中突然有危急病人、在家中遇到坏人、看见电线杆上电线掉到地是上。
请学生讨论,遇到上述危险时该怎么办?
总结:危急时刻要沉着冷静、不慌张。打电话要拨号准确,地点讲清楚。
火警电话:119
急救电话:120
报警电话:110
家附近派出所电话: ???????、
听故事:他救了30多人。
听完后你有什么感受?
二、真实故事
介绍生活中的两个典型实例。
引导学生讨论:如果第个则故事中的孩子的爸爸不及时赶回来后果回怎么样?
第二则故事中11岁的孙子如果也像第一个孩子那样,会发生什么悲剧?
教育学生要像第二个孩子那样,大胆果断,冷静沉着,决策得当。
三、消防练兵
出示书45页图
提问:知道这些东西是干什么用的?
请学生挑出消防用品。再说一说每件东西的用途。
创设情景,组织学生进行消防演练。
小明带打火机到教室,玩着,突然课桌烧起来了……
请学生想自救方法,扮成消防员去处理。
四、小结。
第八课、心中的110
教学目标:
提高分辨能力,下上当受骗,遇事多动脑筋,学会自护自救。不迷恋游戏厅、网吧、不进入对儿童有危险、有伤害的场所,抵制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爱护自己的身体和生命。
教学重点:抵制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爱护自己的身体和生命。 教学难点:提高分辨能力,下上当受骗,遇到危险学会自护自救。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狡猾的骗子
1、听故事《狡猾的骗子》
2、引导学生讨论:小姑娘为什么会上当受骗?
( 遇事慌张、没冷静思考、对坏人缺少警惕性、没有安全意识、心中没有110……)
3、讨论:骗子的狡猾之处的哪里?
为了骗取小姑娘的信任,装出关心的样子。
4、假如你是小姑娘,在哪些环节上你可以识破骗子?
二、别忘了拨打心中的110
依次出示书47页的三张图。
说说你会怎么做?为什么?
学生通过书上的三个例子了解了当生活中我们遇到一些看上去很平常,但有时却隐藏着危险,不要忘了拨打心中的110,不要忘了拨打你心中的110,为提醒自己。
在生活中,还有这样的场景吗?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形成了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了适应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掌握了必备的基础知识。
三、警觉的王丽
看图听故事《警觉的王丽》
遇到这种情况,王丽是怎样做的?
王丽是好样的,我们应该向她学习些什么呢?
学生先小组交流
指名全班交流。
让学生体会王丽的警觉和策略。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不进入游戏厅、网吧、歌舞厅等场所、不进入对儿童有危险、有伤害的场所,抵制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爱护自己的身体和生命。
教学过程:
一、故事续编
1、一天放学后,季明背着书包高高兴兴地往家走。突然,来了两个大汉,不由分说,就将他抱到了停在路边的一辆汽车上。……
提出要求:将故事续编下去,写出季明是怎样巧对歹徒、安全脱险的。故事情节要合理。
学生编写。
全班交流。
2、想一想,哪些地方我们儿童不能去?
为什么儿童不能去网吧、歌舞厅等场所?
3、故事《游戏厅里的惨案》
听完故事交流,你有什么感受?
4、你知道游戏厅对小学生有哪些危害吗?
学生讨论
5、请学生讲一讲发生在身边的小学生玩游戏机不能自拔的事例。
三、全课小结
第三单元 我的成长与家庭
第九课、家庭树
教学目标:
懂得“我”和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家庭结构),初步理解什么是家庭,懂得尊敬父母长辈的一些礼节。
知道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感受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体会家庭成员间的亲情。 教学重点:懂得“我”和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家庭结构)初步理解什么是家庭,懂得尊敬父母长辈的一些礼节。
教学难点:分清家的长辈和同辈,及各种称谓。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画画我的家庭树
1、在你的家庭中有哪些人?
2、画画家庭树。
教师出示自己家的家庭树。
引导:树是先从根长出来的,想一想在你家里先有谁,再有谁呢? 学生画家庭树。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全班交流。
3、出示家庭小词典
父母之间的婚姻关系,父母与子女之间的血缘关系是组成家庭的基础。我们的家庭一般由父母与子女两代人组成的小家庭,也有三代人或三代人以上的人生活在一起的大家庭。
学生读一读。请你联系自己家的情况说一说你的理解。
家庭是我们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我们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爱护子女,子女孝敬父母;年长的照顾年幼的,年幼的尊敬年长的,这些都是我们中国人的优良、传统。 一齐读一读。说说你的想法。
二、家庭成员简况
课前请学生填好家庭成员调查表。
在课上全班交流。
学生先小组交流,再每小组派一个学生全班交流。
三、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1、学唱歌曲《家庭歌》
学生跟着录音唱。
2、抢答比赛
第一组:
爸爸的爸爸是我的
爸爸的妈妈是我的
妈妈的妈妈是我的
妈妈的爸爸是我的
爸爸的哥哥是我的
爸爸的弟弟是我的
爸爸的姐妹是我的
妈妈的兄弟是我的
爸爸兄弟姐妹的孩子是我的
妈妈兄弟姐妹的孩子是我的
第二组
我是爷爷的奶奶的
我是阿姨的
我的舅舅的
第三组
由一学生出题全班抢答。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分清家的长辈和同辈,懂得尊敬父母长辈的一些礼节。
一、画画家庭关系图
1、教师出示家庭关系图
与学生讨论怎么填写
2、学生自己填写
教师巡视,辅导。要求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填写。小房子可以删减。
3、全班交流。
4、提问:关系图中,哪些是长辈?哪些是同辈?
二、尊敬长辈的礼节
1、出示:“出必告,入则面。”“或饮食,或坐走。“及其解释的图。
你知道这两句话的意思吗?先让学生读文字和看图说一说这两句话的意思。
出示今译:出门时一定要告诉长辈;回家后要与长辈打招呼,向他们问候。
无论是吃饭,还是坐立、走路,都应该让年纪大的人在先,年轻的在后。
2、你还知道哪些尊敬长辈的礼节?
3、对照这些尊敬长辈的礼节,你自己做得怎样?今后打算怎么做?
三、美文欣赏
出示图《奶奶的跛脚》
教师朗读《奶奶的跛脚》。
听了后你有什么感受?
四、本课小结。
学了这篇《家庭树》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
第十课、父母的疼爱
教学目标:了解父母为自己的成长付出了许多的心血,体会家庭亲情,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疼爱和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学会关心和了解父母,以恰当的方式孝敬父母。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体验父母对自己的疼爱。
教学难点:体验父母对自己的疼爱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歌曲欣赏
1、播放录音故事《妈妈的爱》。
2、讨论:故事中妈妈是如何关心、爱护孩子的?
3、这样感人肺腑的情景或许你也经历过,而且,除此之外,你的爸爸妈妈还给了你许许多多的关爱。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感受父母的疼爱。出示活动主题:父母的疼爱。
二、感受疼爱
1、小组交流:爸爸、妈妈平时是怎样关心我、照顾我的?一时想不出的可向在座的
父母询问。
2、各小组推选一名同学向大家介绍父母疼爱自己的事例。
三、感情升华
1、观看影片《世上只有妈妈好》片断。(一名学生含泪朗读获奖作文《我的妈妈》这一场景)
2、是呀,我们的父母无时不想着我们,无处不牵挂着我们,默默地为我们奉献着自己所有的一切,他们,永远是我们心中最明亮的灯。此时此刻,爸爸、妈妈就在我们身边,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
3、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感谢他们?齐唱《世上只有妈妈好》,背诵古诗《游子吟》。
4、课前,我还请我们班的小书法家们泼墨挥毫,书写了歌颂父爱、母爱的名言,让我们来看一看,读一读。
请小书法家们上台展示他们的作品,贴在黑板上,学生深情朗诵。
四、 角色扮演
1、同学们,从小到大,父母为你们操碎了心,付出了许多心血。现在,由你扮演你的父亲或母亲,通过一个事例,演出父母对自己的那份深爱。
⑴小组排练,在我 的时候
⑵各小组上台表演。
2、集体评议,评选出最佳编剧、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颁发金鸡奖。
五、名言总结
1、同学们,通过今天的活动,你有什么感受?
2、再次齐读学生书写的名言。
3、演完了请你谈谈体会。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体会家庭亲情,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疼爱和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学会关心和了解父母,以恰当的方式孝敬父母。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体验父母对自己的疼爱。
教学难点:体验父母对自己的疼爱
一、 美文欣赏
指名朗读《妈妈的爱》
听了你有什么感受?
二、 爸爸妈妈需要我们去关心
1、 你知道吗?
A、 最令爸爸妈妈高兴的事是什么?
B、 最令爸爸妈妈操心的事是什么?
C、 最令爸爸妈妈生气的事是什么?
D、
E、
2、 你做过什么?
A、在爸爸妈妈劳累的时候( )
B、在爸爸妈妈生病的时候( )
C、在爸爸妈妈伤心的时候( )
3、 想想爸爸妈妈的心情
A、 爸爸妈妈下班回来,你主动递双拖鞋、送杯茶。
B、 你把整齐的房间搞得乱七八糟。
C、 爸爸外出工作很长时间没回家,你写封信向他汇报自己的生活和学习情况。
D、 你放学后迟迟没有回家,爸爸妈妈不知道你在哪里。
三、 给父母过生
1、 设计一个方案
2、 在小组里交流方案,听听同学的意见
3、 父母过生日时,你准备怎样表达对父母的爱呢?
四、 小资料
1、 读一读父亲节母亲节的来历
2、 说说在这两个节日来临时你有什么打算?
第十一课、.现在的我能做什么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帮助学生感受父母的辛劳,尽量少给父母添麻烦,做家庭小主人。
能力: 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养成对家庭和生活的初步责任感。
知识 :帮助学生认识哪些事情是我们能做的。让学生感悟会做的事坚持做,不会做的时事着做。
教学重点:
1、帮助学生感受父母的艰辛
2、认识现在的我应该做哪些事,并能做到“会做的事坚持做,不会做的事学着做。”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课前观察自己的父母一天能做多少事,体会父母的辛劳。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感受父母的辛劳,揭示话题
1、 老师收集了一些学生父母劳动的图片,请小朋友们欣赏。他们在忙什么?
2、班上有一个同学写下了一篇有关妈妈的感人的日记,我们一起来听听,好吗?(图片、音乐)请同学们感受一下,这位妈妈一天的情况。
3、真是一个勤劳的好妈妈,真是一个为家庭着想的好妈妈!同学们,你们的爸爸妈妈呢?难道你们就不想来夸夸自己的爸爸妈妈?
4、鼓励学生说自己的爸爸妈妈一天的辛勤劳作。
5、你觉得你的爸爸、妈妈辛苦吗?
6、你们的爸爸、妈妈为了我们起早贪黑,不知疲倦地工作,他们这样辛苦是为了什么?
7、是呀,为了社会、为了家庭、更为了更好地成长,爸爸妈妈付出太多太多,此时此刻,你想说些什么呢?
8、那么,现在的我能做什么呢?(出示课题)
二、感悟“会做的事坚持做”
1、下面同桌讨论一下,现在的我能做什么?同学们要踊跃发言,等会把你们讨论的结果告诉大家。
2、同桌讨论
3、根据学生讨论,分别板书
带胸卡 自己起床 拣菜
独立上学 洗手帕 擦桌子
检查作业 梳头 洗碗 独立作业 穿衣 拖地 整理书包 整理房间 扫地 带齐学习用品 洗领巾 叠衣服
…… …… ……
4、同学们可真了不起,一下子说出了这么多现在的我能做的事。有独立学习方面、生活自理方面、小家务方面等,在那么多事情中,你已经做了哪些事?
5、交流。说说你做了这些事爸爸妈妈就可以怎样?(重视) 可以让学生举例:自己洗衣服、自己梳头、作业独立完成、自己检查作业、整理房间等)*你的爸爸妈妈会怎样想,这时你的心情如何?
6、小结:看来,会做的事,坚持去做,不但能减轻爸爸妈妈的负担,赢得他们的夸奖,也能使我们养成从小爱劳动,不依赖别人的良好习惯,在其中获得很多乐趣。
三、感悟“不会做的事学着做”
1、据老师了解,在这么多能做的,也应该会做的事情中,并不是每件事你都已经做过了?
2、看看黑板上,想想,还有哪些事你现在还没去做?是什么原因? 3、同桌交流(一定要实事求是)
4、谁愿意勇敢地和大家来谈谈(全班交流) 5、碰以不会做的事情想学吗?让会做的同学介绍某一件事是怎样做的。(如:洗手帕、洗碗)
6、小结,是呀,不会做的事,要去想办法学着做,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板书:树)这样,我们才会越来越能干,像这棵小树一样枝繁叶茂,茁壮成长,成为家里的小主人。
第二课时
一、生活辨析,加深体验 1、 小明自己叠衣服。 2、 张红在家打扫卫生。 3、 李明洗袜子。
4、 刘强总欺负别人。
5、 小红忘了带胸卡,打电话叫妈妈送来。 二、不做爸妈的小麻烦。
由生活辨别4、5引入不做爸妈的小麻烦。
为了我们的茁壮成长,父母不知为我们操了多少心,化了多少精力。像刘强、小红这
样的行为为他们的爸爸妈妈添了许多麻烦。你知道,此时他们现在最担心、最放心不下你的事是什么?
2、交流:
3、是呀,在学习中,我们有时不够自觉,有时上课不专心听讲,让爸爸以妈很烦恼,让我们一起来想办法,怎样才能使爸爸妈妈不再担心,不再烦恼呢?
4、同桌交流:(小组交流)
6、 同学们,说得太棒了,老师也相信,同学们一定会说到、做到。让我们的爸爸、妈妈能绽开笑脸,不再为我们担心。
三、落实行动,课外延伸。
我们都是家庭小主人,我们有一双勤劳的手,自己的事要自己做,还应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
说说你打算坚持做哪件事?打算学做哪件事?
拿出笔填一填,填完后可以带回家,贴在自己的小房间里,提醒自己按计划去实施。我们还要进行自评,请家长评评,期末我们请班主任老师评评,谁做得最好? 附:
第十二课、家庭记忆
教学目标:了解家庭的发展变化,知道家庭重要的日子和事件,感受家庭的传统与价值,体会自己的成长与家庭发展变化的关系。了解家庭这一以亲情为纽带的社群对其成员的人格形成有着特殊的作用。
教学重点:知道家庭重要的日子和事件
教学难点:感受家庭的传统与价值,体会自己的成长与家庭发展变化的关系。 教学准备:课前了解家庭大事与家中特殊的日子,听爷爷或奶奶讲过去的事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家庭大事记
1、出示年历
谁来说一说你知道的重要节日。
年历上有各种节日,这些节日往往是一个国家一年中重要的日子。同样,每个家庭也有自己重要的日子。
2、我们在成长,家也在变化。根据你课前的调查了解,列出你出生以来家里发生的
重大事件,向同桌说说这些事情对你们家的影响。
要求:说说大事发生当时的情景,说对自己家庭的影响。 3、同桌互说。 4、指名全班交流。 二、家中特殊的日子 1、填写书70页填空 2、与同学交流。
三、听爷爷奶奶讲过去的事情
1、将课前了解的情况简单的写在书上。 2、把听到的有趣的事情和同学交流。
3、小组合作将小组内听到的最有趣的事情编成一个剧本,小组合作表演一下。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体会自己的成长与家庭发展变化的关系,了解家庭这一以亲情为纽带的社群对其成员的人格形成有着特殊的作用。
一、美文欣赏
1、教师配乐朗读《苦糖》
2、听了故事,你有什么感想? 二、创意大赛:家庭吉祥物
1、教师出示一些学生收集的吉祥物。
2、说明:吉祥物多是变形或夸张的动物想象或其它物品象形,用来表达某种良好意愿的渴望。选来做吉祥物的原型往往具有一些我们所向往的品质,比如虎具有威猛、勇敢的品质,鲨鱼具有凶猛的特征。
3、看一看书74页两个小朋友设计的家庭吉祥物。
4、想一想,你最喜欢思念东西?什么东西的特点和品质能象征你们家的特点? 5、为自己家庭设计、制作家庭吉祥物,设计之后要向同学和家长说明你的创意。 6、学生动手设计。
7、交流,向小组成员说明你的创作设想。
三、作业
将你的设计的吉祥物制作出来,可以让爸爸妈妈帮忙,下次进行“家庭吉祥物展览会。
第十三课、我想要 我能要
一、教学目标: 了解自己的需要,初步了解家庭经济状况,学习选购商品的生活技能,养成合理消费的态度,有节约资源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 了解家庭经济状况,学习选购商品的生活技能 三、教学难点:合理消费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我想要
1、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想要的东西,你最想要哪些东西? 2、填写书76页空白部分.
3、想一想你为什么想要这些东西?说明你的理由。 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考虑。
4、小组交流
5、全班指名交流,重点要让学生说明自己想要的理由。 6、提问:是不是自己想要的东西都能要到呢?
二、星星逛商场
创设情景:星星和爸爸妈妈逛商场经常吵着要买这,要买那,甚至赖在商场不肯走。但是,他的爸爸妈妈并没有满足他的要求。常对他说不。
这一次星星又和爸爸妈妈逛商场了。 请三位小朋友分别演星星、爸爸、妈妈 看到旅游鞋。
星星:我要这双旅游鞋! 爸爸:你不是有旅游鞋了吗?
星星:我们班的同学都穿回力牌旅游细额的。 妈妈:…… 星星:我要……
全班讨论:要不要给星星买旅游鞋?如果你是星星是爸爸妈妈,你会怎样对星星说? 看见玩具飞机。
星星:我要这架飞机!
爸爸:你不是有许多玩具吗?飞机也有一架。 星星:我的玩具飞机没这架大。
妈妈:你有好多玩具呢?买回去又不玩。 星星:我要……
全班讨论:要不要给星星买玩具飞机?如果你是星星是爸爸妈妈,你会怎样对星星说?
看到文具盒。
星星:我的文具盒坏了,不能使用了,我要买一个。 全班讨论:要不要给星星买文具盒?
为什么文具盒要买给星星?
(使学生明确:确实需要时,爸爸妈妈也有能力承担时,就可以要到) 三、小结
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初步了解家庭经济状况,学习选购商品的生活技能,养成合理消费的态度,有节约资源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 了解家庭经济状况,学习选购商品的生活技能
三、教学难点:合理消费 四、教学过程
一、 准备一顿午餐
学校要组织一次春有,中午要在旅游景点吃一顿午饭。你想购买哪些食品为自己准备一顿既经济又合理的午餐?再算一算这顿午餐共需多少钱。
先交流自己买食品是生活经验。 如:食品的价格、食品的营养等。 为自己搭配午餐
1、 元 角 2、 元 角 3、 元 角 4、 元 角 合计: 元 角
向同桌说明你这样选择的理由。 二、 小调查
交流课前收集的全家的必要开支、我的生活学习用品开支。 三、 小建议
1、根据课前调查。向家里提一些合理用钱、节省开支的建议。 小组交流,看谁的建议最好。 每一小组选一名代表全班交流。
2、过年了。你拿到压岁钱你准备用这些钱做什么?为自己制定一个用钱计划。 学生制定好后,选择有代表性的全班交流。 四、
小结: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
全册教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