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走近陶行知]有感

读《走进陶行知》有感

南化三小:戴永红

读了《走近陶行知——教师读本》一书,深深被陶行知先生的求真、创新的教育思想所惊叹。我才真正地走近大师,走近这位中国近代教育的圣人。 作为一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陶行知先生以睿智的目光、博大的胸怀,倡导并实践了爱的教育,尤其是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及“知行合一”的独特教育思想,经过八十多年的考验,在今天看来仍然是先进的、具有生命力的。

作为教师没有爱就不能教育学生。对学生爱是教师高尚职业道德的自我体现。热爱学生,喜欢学生,以温存慈祥的态度、和蔼的语言对待他们,使他们与自己越来越贴近。没有对学生的爱,即使教学也没有激情。没有课堂上师生间心的相通、情的交融,也就不可能产生教学所需的智慧和吸引学生的技巧。只爱一部分学生,意味着对另一部分学生冷漠,那是偏爱,偏爱是一种非理智的情感。陶行知特别反对“纯以面貌美丑为取舍”的选拔法,他办育才学校施爱于所有难童,包括有生理缺陷或有病的难童,他做到了如谚语所说的那样:“漂亮的孩子人人都喜欢,只有爱难看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教师爱学生,就有教育,学生爱教师,于是教育产生效果。

当然,爱不是放纵,爱里有严,爱里有教育,陶行知为学生竭力改善生活条件时,又嘱之以俭朴为美德,绝不可浪费,特别是看到学生出现了不良生活和思想倾向时,就及时送上关怀与指导,这样学生在承受师爱的过程中找到前进的路。作为现代的教师更应如此。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创造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民主的教师必须要有虚心、宽容、与学生同甘共、跟民众学习、跟小孩子学习、肃清形式和先生架子、师生的严格界限等。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地位是平等的,教育要以学生为本,宽容对待学生。教师应尊重学生,重视在课堂中创设民主、和谐的情境,使师生达到情感交融,对每个学生都充满了爱,使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并允许学生保留自己的意见。因此课堂上我用微笑、点头、鼓掌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每个学生都是积极主动地去思考,这远比教师灌输性的教学要有效得多,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尊重学生还要学会欣赏学生,特别是对那些学习基础差、纪律松散的学生更要努力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把这闪光点放大,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在成就感中获得自信。当你面对“恨铁不成钢”的学生时,当你面对家庭和社会的烦恼时,一定要冷静。如果我们把指责、批评、抱怨,换成启发、表扬、激励会是另一种情景。陶老先生四块糖果的故事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个问题。

陶行知先生当校长的时候,有一天看到一位男生用砖头砸同学,便将其制止并叫他到校长办公室去。当陶校长回到办公室时,男孩已经等在那里了。 陶行知掏出一颗糖给这位同学:“这是奖励你的,因为你比我先到办公室。”接着他又掏出一颗糖,说:“这也是给你的,我不让你打同学,你立即住手了,说明你尊重我。”男孩将信将疑地接过第二颗糖,陶先生又说道:“据我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很有正义感,我再奖励你一颗糖。” 这时,男孩感动得哭了,说:“校长,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能采取这种方式。”陶先生于是又掏出一

颗糖:“你已认错了,我再奖励你一块。我的糖发完了,我们的谈话也结束了。” 陶行知用他的行动告诉我们:作为一个教育者,尊重理解孩子并不是挂在嘴上,写在纸上的总结,而应该铭记在我们心中,体现在我们教育教学的每一件小事上。在日常生活中或处理突发事件时,绝不能因一时冲动而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教育是一种智慧,宽容是一把钥匙。让我们常怀一颗宽容之心,打开智慧教育的大门,走进孩子的心灵深处。以适度宽容教育孩子是一门教育艺术。

2013年8月11日

读《走进陶行知》有感

南化三小:戴永红

读了《走近陶行知——教师读本》一书,深深被陶行知先生的求真、创新的教育思想所惊叹。我才真正地走近大师,走近这位中国近代教育的圣人。 作为一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陶行知先生以睿智的目光、博大的胸怀,倡导并实践了爱的教育,尤其是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及“知行合一”的独特教育思想,经过八十多年的考验,在今天看来仍然是先进的、具有生命力的。

作为教师没有爱就不能教育学生。对学生爱是教师高尚职业道德的自我体现。热爱学生,喜欢学生,以温存慈祥的态度、和蔼的语言对待他们,使他们与自己越来越贴近。没有对学生的爱,即使教学也没有激情。没有课堂上师生间心的相通、情的交融,也就不可能产生教学所需的智慧和吸引学生的技巧。只爱一部分学生,意味着对另一部分学生冷漠,那是偏爱,偏爱是一种非理智的情感。陶行知特别反对“纯以面貌美丑为取舍”的选拔法,他办育才学校施爱于所有难童,包括有生理缺陷或有病的难童,他做到了如谚语所说的那样:“漂亮的孩子人人都喜欢,只有爱难看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教师爱学生,就有教育,学生爱教师,于是教育产生效果。

当然,爱不是放纵,爱里有严,爱里有教育,陶行知为学生竭力改善生活条件时,又嘱之以俭朴为美德,绝不可浪费,特别是看到学生出现了不良生活和思想倾向时,就及时送上关怀与指导,这样学生在承受师爱的过程中找到前进的路。作为现代的教师更应如此。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创造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民主的教师必须要有虚心、宽容、与学生同甘共、跟民众学习、跟小孩子学习、肃清形式和先生架子、师生的严格界限等。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地位是平等的,教育要以学生为本,宽容对待学生。教师应尊重学生,重视在课堂中创设民主、和谐的情境,使师生达到情感交融,对每个学生都充满了爱,使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并允许学生保留自己的意见。因此课堂上我用微笑、点头、鼓掌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每个学生都是积极主动地去思考,这远比教师灌输性的教学要有效得多,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尊重学生还要学会欣赏学生,特别是对那些学习基础差、纪律松散的学生更要努力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把这闪光点放大,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在成就感中获得自信。当你面对“恨铁不成钢”的学生时,当你面对家庭和社会的烦恼时,一定要冷静。如果我们把指责、批评、抱怨,换成启发、表扬、激励会是另一种情景。陶老先生四块糖果的故事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个问题。

陶行知先生当校长的时候,有一天看到一位男生用砖头砸同学,便将其制止并叫他到校长办公室去。当陶校长回到办公室时,男孩已经等在那里了。 陶行知掏出一颗糖给这位同学:“这是奖励你的,因为你比我先到办公室。”接着他又掏出一颗糖,说:“这也是给你的,我不让你打同学,你立即住手了,说明你尊重我。”男孩将信将疑地接过第二颗糖,陶先生又说道:“据我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很有正义感,我再奖励你一颗糖。” 这时,男孩感动得哭了,说:“校长,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能采取这种方式。”陶先生于是又掏出一

颗糖:“你已认错了,我再奖励你一块。我的糖发完了,我们的谈话也结束了。” 陶行知用他的行动告诉我们:作为一个教育者,尊重理解孩子并不是挂在嘴上,写在纸上的总结,而应该铭记在我们心中,体现在我们教育教学的每一件小事上。在日常生活中或处理突发事件时,绝不能因一时冲动而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教育是一种智慧,宽容是一把钥匙。让我们常怀一颗宽容之心,打开智慧教育的大门,走进孩子的心灵深处。以适度宽容教育孩子是一门教育艺术。

2013年8月11日


相关文章

  • "读好书,铸师魂,促专业成长"读书心得
  • "读好书,铸师魂,促专业成长"读书心得 ――读<教师最关键的 18 项修炼>.<怎样做好班主任有感>.<走近陶行知>等有感 常熟赵市中学 f 传斌 本学期开学之初,学校在开学培训时发了 ...查看


  • 读点石成金有感
  • 读<点石成金>有感 徐州经济开发区徐庄镇时楼小学 杨旭 [1**********] 陶行知先生,中国人民教育家.思想家,伟大的民主主义战士.从小学就聆听他的故事,走进师范,看到他的塑像,看到镌刻的名言.就能体会到一位" ...查看


  • 读[中国教师报]有感(四)_读后感作文
  • 本文关键字: 身为教师的我深知,教师是做人的工作.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如果教育不能触及学生的心灵,教育的效果则会大打折扣.今天我与学生关系的民主与和谐,很大一部分功劳要属于美丽而有丰富内涵的她--<中国教师报>.从听说到走近再到 ...查看


  • 行知杯"优秀论文
  • 江苏省陶行知研究会文件 苏陶研 [2014]2号 关于举办第六届"行知杯"优秀论文评 选活动的 通 知 各市陶研会.各专业委员会.各有关单位: 为了进一步推进群众性的学陶师陶工作,进一步推动学习<走近陶行知> ...查看


  • 为后进生打造一片天空
  • 为后进生打造一片天空 ――班主任如何做好后进生工作 易程军 电话:[1**********] 重庆市璧山区金剑小学 摘要:几乎所有的老师都有一个共性――爱优生.因为优生一点即通,一学就会,老师们都梦想着自己班里的学生能像第一名的孩子那样,因 ...查看


  • 读[陶行知教育名篇]有感
  • 读<陶行知教育名篇>有感 盐城中学 政治组 朱芹 在工作闲暇之余翻读了<陶行知教育名篇>这本书,该书汇集了陶行知先生平生教学研究与实践的精髓.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的"生活即教育"的教育思想,这 ...查看


  • 读[陶行知教育文集]有感景晓
  • 读<陶行知教育文集>有感 景晓 常言道: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自我校开展读书活动以来,我读了<教育新理念>.<影响学生的101个经典成长案例>.<魏书生文集>等几本教育著作.从这些教 ...查看


  • 幼儿教师演讲稿:学习陶行知有感
  • 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我园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了陶行知的先进教育思想.通过学习,我认识到: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是其教育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思想体系的主旨.实施爱的教育,保护和培养孩子积极向上的精神,是为创新能力的形成奠定心理基础 ...查看


  • 读[陶行知教育故事]有感--二(2)卜令彪
  • 读<陶行知教育故事>有感 丰县单楼初中二(2)班 卜令彪 指导老师:王美丽 说起陶行知,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吧,他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他的一生百折不挠地"为中国教育寻觅曙光",他把全部身心献给了祖国的教育事业.毛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