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小品是近年来走红讨俏的艺术形式,表演艺术又是小品的中心与支撑。本文以戏剧化、人物化、风格化为三大理论层面,对小品的表演艺术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入细致的论述。
关键词:小品 表演 戏剧 生活 风格
小品是近年来走红又讨俏的艺术形式,自从上世纪80年代初王景愚的哑剧小品《吃鸡》与陈佩斯、朱时茂的话剧小品《吃面条》在央视闪亮登场以后,小品便成为各种晚会的亮点,甚至成为压轴节目。特别是“小品大王”赵本山的小品,几乎成为每年央视春晚的“必备大菜”。
而小品表演又是小品的中心与支撑,也就是说,整个小品艺术,主要是通过其表演艺术得以具体呈现出来。为此,本文结合笔者个人多年来小品表演的艺术实践与理性思考,对小品表演发表几点拙见,以作引玉之砖。
一、戏剧化
小品,其实是喜剧小品之简称,因此小品表演的要点,首先就要戏剧化。
喜剧小品原系戏剧学院表演系学生进行表演训练的一门课程,因此它具有戏剧表演的基本要素,正所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后来,小品成为一种正式演出的戏剧形式,登堂入室,获得独立的艺术品格。但是这种独立的艺术品格,仍以戏剧的基本元素为基础与前提。
具体来说,小品表演的戏剧化元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其一是动作性。动作是戏剧的重要审美特征之一,有人认为,戏剧就是“动作的艺术”,此话颇有道理。小品表演的动作性,也同所有戏剧表演一样,都分为形体(外部)动作与心理(内部)动作,并要求二者有机统一,完美结合。
其二是冲突性。冲突性也是戏剧的重要审美特征之一,所谓“戏剧冲突”,为戏剧所独有。戏剧冲突实际上指的是剧中人物或自身的矛盾、碰撞。之所以强调戏剧冲突的重要性,是因为必须以戏剧冲突予以强化,以吸引观众。因此,小品表演也同样凸显戏剧冲突,要注重演员之间的交流、碰撞、矛盾、冲突。
其三是情境性。情境性同样是戏剧的重要审美特征之一,有“规定情境”之说,并作为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体系中的一大重要概念。戏剧情境又包括人物关系、事件、环境三个要素。所以小品表演也必须把握情境性的特点。
其四是语言性。动作与语言是戏剧艺术的车之两轮、鸟之两翼,小品表演也同所有的戏剧表演一样,要做到双轮齐动,比翼齐飞。语言又名为台词(对白、独自、旁白)、唱词小品则台词(道白)与唱词并重。
二、人物化
人物化更是小品表演的核心与关键、生命与灵魂。小品表演同所有的戏剧表演一样,均以人物形象塑造为首要目标。
在这方面,有许多成功的范例。例如赵本山的小品表演,就首先以人物形象的成功塑造的“大忽悠”的人物形象,已经达到典型化的艺术高度。他在小品《昨天?今天?明天》、《火炬手》中塑造的农民“黑土”的人物形象,也已达到典型化的艺术高度。他真正做到了以小见大、以人取胜。
要塑造好人物形象,小品演员一定要深入生活、进行认真的情感体验,把自己化为角色,首先要感动自己,然后才能感动观众。
三、风格化
小品表演作为一种艺术创造,要以风格化作为重要的艺术目标之一。因为所谓“风格”,乃“艺术风格”的简称,它“指艺术家的创作在总体上表现出来的独特的创作个性与鲜明的艺术特色。”(彭吉象:《艺术学概论》)也就是说,风格是艺术个性的体现,也是艺术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从本质上讲,风格也是创造性的重要特征标志之一。小品表演的风格,主要包括以下三种:
其一是民族风格。中国的小品表演,一定要彰显中华民族的民族风格,弘扬民族优秀的戏剧文化。
其二是地域风格。地域风格是民族风格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以赵本山、黄宏为代表的“东北小品风格”;以陈佩斯、朱时茂为代表的“京派小品风格”;以严顺开为代表的“海派小品风格”等等,都各自以地域风格取胜。
其三是个人风格。个人风格更是小品表演的艰巨而神圣的任务。例如同是东北小品,赵本山的幽默、通俗的个人风格与黄宏的深情、厚重的个人风格,就各显其辉,各尽其妙。
责任编辑 李红梅
内容摘要:小品是近年来走红讨俏的艺术形式,表演艺术又是小品的中心与支撑。本文以戏剧化、人物化、风格化为三大理论层面,对小品的表演艺术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入细致的论述。
关键词:小品 表演 戏剧 生活 风格
小品是近年来走红又讨俏的艺术形式,自从上世纪80年代初王景愚的哑剧小品《吃鸡》与陈佩斯、朱时茂的话剧小品《吃面条》在央视闪亮登场以后,小品便成为各种晚会的亮点,甚至成为压轴节目。特别是“小品大王”赵本山的小品,几乎成为每年央视春晚的“必备大菜”。
而小品表演又是小品的中心与支撑,也就是说,整个小品艺术,主要是通过其表演艺术得以具体呈现出来。为此,本文结合笔者个人多年来小品表演的艺术实践与理性思考,对小品表演发表几点拙见,以作引玉之砖。
一、戏剧化
小品,其实是喜剧小品之简称,因此小品表演的要点,首先就要戏剧化。
喜剧小品原系戏剧学院表演系学生进行表演训练的一门课程,因此它具有戏剧表演的基本要素,正所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后来,小品成为一种正式演出的戏剧形式,登堂入室,获得独立的艺术品格。但是这种独立的艺术品格,仍以戏剧的基本元素为基础与前提。
具体来说,小品表演的戏剧化元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其一是动作性。动作是戏剧的重要审美特征之一,有人认为,戏剧就是“动作的艺术”,此话颇有道理。小品表演的动作性,也同所有戏剧表演一样,都分为形体(外部)动作与心理(内部)动作,并要求二者有机统一,完美结合。
其二是冲突性。冲突性也是戏剧的重要审美特征之一,所谓“戏剧冲突”,为戏剧所独有。戏剧冲突实际上指的是剧中人物或自身的矛盾、碰撞。之所以强调戏剧冲突的重要性,是因为必须以戏剧冲突予以强化,以吸引观众。因此,小品表演也同样凸显戏剧冲突,要注重演员之间的交流、碰撞、矛盾、冲突。
其三是情境性。情境性同样是戏剧的重要审美特征之一,有“规定情境”之说,并作为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体系中的一大重要概念。戏剧情境又包括人物关系、事件、环境三个要素。所以小品表演也必须把握情境性的特点。
其四是语言性。动作与语言是戏剧艺术的车之两轮、鸟之两翼,小品表演也同所有的戏剧表演一样,要做到双轮齐动,比翼齐飞。语言又名为台词(对白、独自、旁白)、唱词小品则台词(道白)与唱词并重。
二、人物化
人物化更是小品表演的核心与关键、生命与灵魂。小品表演同所有的戏剧表演一样,均以人物形象塑造为首要目标。
在这方面,有许多成功的范例。例如赵本山的小品表演,就首先以人物形象的成功塑造的“大忽悠”的人物形象,已经达到典型化的艺术高度。他在小品《昨天?今天?明天》、《火炬手》中塑造的农民“黑土”的人物形象,也已达到典型化的艺术高度。他真正做到了以小见大、以人取胜。
要塑造好人物形象,小品演员一定要深入生活、进行认真的情感体验,把自己化为角色,首先要感动自己,然后才能感动观众。
三、风格化
小品表演作为一种艺术创造,要以风格化作为重要的艺术目标之一。因为所谓“风格”,乃“艺术风格”的简称,它“指艺术家的创作在总体上表现出来的独特的创作个性与鲜明的艺术特色。”(彭吉象:《艺术学概论》)也就是说,风格是艺术个性的体现,也是艺术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从本质上讲,风格也是创造性的重要特征标志之一。小品表演的风格,主要包括以下三种:
其一是民族风格。中国的小品表演,一定要彰显中华民族的民族风格,弘扬民族优秀的戏剧文化。
其二是地域风格。地域风格是民族风格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以赵本山、黄宏为代表的“东北小品风格”;以陈佩斯、朱时茂为代表的“京派小品风格”;以严顺开为代表的“海派小品风格”等等,都各自以地域风格取胜。
其三是个人风格。个人风格更是小品表演的艰巨而神圣的任务。例如同是东北小品,赵本山的幽默、通俗的个人风格与黄宏的深情、厚重的个人风格,就各显其辉,各尽其妙。
责任编辑 李红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