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公转的意义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

第三课时 地球公转的意义 编写:蒋长平 审核:高一地理组

【课标解析】

1. 能够运用图示理解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时空变化规律。 2. 理解四季的更替规律和地球五带的划分。

知识点六 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基础梳理6】

探究点一 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探究活动 阅读教材P 19图1.23“北半球二分二至日全球的昼长和正午太阳高度分布”,完成下列问题。

(1)由图a 、图b 分析,夏(冬) 至日时全球的昼夜长短具有怎样的分布规律?哪个范围的昼夜长短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哪个范围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

答:夏(冬) 至日时,南(北) 极圈及其以南(北) 地区出现极夜,北(南) 极圈及其以北(南) 地区出现极昼,从南(北) 极圈向北(南) 到北(南) 极圈昼渐长,北(南) 半球昼长夜短。 北(南) 半球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夜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南(北) 半球相反。

(2)结合图c ,分析春、秋分日时全球的昼夜长短具有怎样的分布规律? 答:春、秋分时全球各个纬度昼夜等分 (3)昼夜长短的变化与纬度有何关系?

答:纬度越高,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越大;赤道地区,全年昼夜长短无变化。 (4)太阳直射点与所在半球的昼夜长短有什么关系? 答: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半球,其昼长大于夜长。 (5)探究太阳直射点位置与极昼、极夜范围的关系。

答:出现极昼、极夜的最低纬度=90°-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 反思归纳

1.昼夜长短状况规律

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哪个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白昼时间越长,夜越短;另一半球,反之。由此可见,太阳直射点所在位臵决定昼夜长短状况。 2.昼夜长短变化规律

太阳直射点向哪个半球移动,哪个半球昼变长,夜变短,且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大。由此可见,太阳直射点移动方向决定昼夜长短变化情况。 [思维拓展] 昼夜长短的计算方法 (1)根据昼弧或夜弧的长度进行计算 昼(夜) 长时数=昼(夜) 弧度数/15° (2)根据日出或日落时间进行计算

地方时正午12时把一天的昼长平分成相等的两份(如下图所示) 。

昼长时数=(12-日出时间) ×2=(日落时间-12) ×2 夜长时数=(日出时间-0) ×2=(24-日落时间) ×2 (3)根据分布特点进行计算 ①同纬度各地的昼夜相等。

②南北半球纬度数相同的地区昼夜长短对称分布,即北半球各地的昼长(夜长) 与南半球同纬度的夜长(昼长) 相等。

例如,40°N 的昼长等于40°S 的夜长。 探究点二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探究活动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速度加快,住宅建设用地供应紧张,加之一些城市在对新建住宅楼规划审批环节中存在漏洞,有些开发商违规施工,超规划建设,导致新建住宅楼层数过多,密度过大,影响相邻建筑的通风、采光,使基于“阳光权”引发的纠纷日益增多。我国《物权法》规定:“建造建筑物,不得违反国家有关工程建设标准,妨碍相邻建筑物的通风、采光和日照。”

材料二 济南在二分二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示意图。

(1)材料一中影响建筑物采光和日照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答:正午太阳高度(角) 。

(2)材料二中,①②③分别表示哪一日期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其中,决定济南楼间距大小的是哪一个?这一天,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是怎样的?

答:①表示夏至日,②表示春、秋分日,③表示冬至日。 其中,③决定济南楼间距的大小。 冬至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角) 自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3)从材料二看出,济南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有何规律?

答:济南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夏至日最大,从夏至日到冬至日递减,冬至日最小。 (4)归纳回归线之间的各地,正午太阳高度在一年中何时达到最大值,何时达到最小值? 答:北回归线与赤道之间:当太阳直射时,正午太阳高度在一年中达到最大值,为90度,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在一年中达到最小值。南回归线与赤道之间:当太阳直射时,正午太阳高度在一年中达到最大值,为90度,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在一年中达到最小值。 反思归纳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1)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

太阳直射某纬度,则该纬线的正午太阳高度为90°,离该纬线越远,则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小(简记为“近大远小”) 。由此可以推知:同一纬线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角相同;正午太阳高度角从直射点所在纬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2)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季节变化规律由“近大远小”的规律可以推知:直射点向本地所在纬线移来,正午太阳高度角增大,反之减小(简记为“来增去减”) 。 [思维拓展] 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及应用

(1)计算:H 正午=90°-纬度差(所求地纬度与直射点纬度的差值) 注:同减异加,同一半球为减,异半球为减。 如求春分日时30°N 的正午太阳高度? H=90°-(30°-0°)=60° 求夏至日时30°N 的正午太阳高度?

H=90°-(30°-23°26′)=83°34′(直射点与当地纬度同为北半球,用减) (2)确定地方时:当某地太阳高度达一天中的最大值时,此时日影最短,当地的地方时是12时。

(3)确定房屋的朝向:在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南方,房屋朝南;在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北方,房屋朝北。

(4)判断日影长短及方向:太阳高度越大,影子越短,太阳高度越小,影子越长。一天中日影的变化规律是:日出最长――→正午最短――→日落最长,且日影方向与太阳方位相反。 (5)楼房间距问题

逐渐变短

逐渐变长

以北回归线以北地区建房为例,为保证一楼全年均有阳光照到,两楼之间的最短距离L 与楼高h 的关系如上图所示(H为冬至日当地的正午太阳高度) ,L 应大于h·cotH 。 (6)太阳能热水器的角度问题

太阳能热水器的集热板要根据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来调整角度,集热板与地面之间的夹角α应等于当天正午太阳高度的余角。如下图所示,α+H =90°时效果最佳。太阳能热水器的安装倾角=两点纬度差(即当地纬度和太阳直射点纬度的差值) 。

知识点七 四季更替和五带 【基础梳理7】

1.四季更替

(1)成因

⎪四季 ⎪更替

同纬度地区正午太

阳高度的时间变化⎪

(2)划分(以北半球为例)

2. (1)划分依据:⑳太阳辐射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 (2)五带的划分

1、 四季更替的根本原因在于(a )

A. 黄赤交角的存在 B.地球自转

C. 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 D.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 2. 黄赤交角为24.24°时( b ) A .热带的范围比现在小 B .温带的范围比现在小

C .寒带的范围比现在小

D .极昼和极夜出现的范围比现在小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

第三课时 地球公转的意义 编写:蒋长平 审核:高一地理组

【课标解析】

1. 能够运用图示理解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时空变化规律。 2. 理解四季的更替规律和地球五带的划分。

知识点六 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基础梳理6】

探究点一 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探究活动 阅读教材P 19图1.23“北半球二分二至日全球的昼长和正午太阳高度分布”,完成下列问题。

(1)由图a 、图b 分析,夏(冬) 至日时全球的昼夜长短具有怎样的分布规律?哪个范围的昼夜长短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哪个范围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

答:夏(冬) 至日时,南(北) 极圈及其以南(北) 地区出现极夜,北(南) 极圈及其以北(南) 地区出现极昼,从南(北) 极圈向北(南) 到北(南) 极圈昼渐长,北(南) 半球昼长夜短。 北(南) 半球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夜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南(北) 半球相反。

(2)结合图c ,分析春、秋分日时全球的昼夜长短具有怎样的分布规律? 答:春、秋分时全球各个纬度昼夜等分 (3)昼夜长短的变化与纬度有何关系?

答:纬度越高,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越大;赤道地区,全年昼夜长短无变化。 (4)太阳直射点与所在半球的昼夜长短有什么关系? 答: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半球,其昼长大于夜长。 (5)探究太阳直射点位置与极昼、极夜范围的关系。

答:出现极昼、极夜的最低纬度=90°-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 反思归纳

1.昼夜长短状况规律

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哪个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白昼时间越长,夜越短;另一半球,反之。由此可见,太阳直射点所在位臵决定昼夜长短状况。 2.昼夜长短变化规律

太阳直射点向哪个半球移动,哪个半球昼变长,夜变短,且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大。由此可见,太阳直射点移动方向决定昼夜长短变化情况。 [思维拓展] 昼夜长短的计算方法 (1)根据昼弧或夜弧的长度进行计算 昼(夜) 长时数=昼(夜) 弧度数/15° (2)根据日出或日落时间进行计算

地方时正午12时把一天的昼长平分成相等的两份(如下图所示) 。

昼长时数=(12-日出时间) ×2=(日落时间-12) ×2 夜长时数=(日出时间-0) ×2=(24-日落时间) ×2 (3)根据分布特点进行计算 ①同纬度各地的昼夜相等。

②南北半球纬度数相同的地区昼夜长短对称分布,即北半球各地的昼长(夜长) 与南半球同纬度的夜长(昼长) 相等。

例如,40°N 的昼长等于40°S 的夜长。 探究点二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探究活动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速度加快,住宅建设用地供应紧张,加之一些城市在对新建住宅楼规划审批环节中存在漏洞,有些开发商违规施工,超规划建设,导致新建住宅楼层数过多,密度过大,影响相邻建筑的通风、采光,使基于“阳光权”引发的纠纷日益增多。我国《物权法》规定:“建造建筑物,不得违反国家有关工程建设标准,妨碍相邻建筑物的通风、采光和日照。”

材料二 济南在二分二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示意图。

(1)材料一中影响建筑物采光和日照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答:正午太阳高度(角) 。

(2)材料二中,①②③分别表示哪一日期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其中,决定济南楼间距大小的是哪一个?这一天,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是怎样的?

答:①表示夏至日,②表示春、秋分日,③表示冬至日。 其中,③决定济南楼间距的大小。 冬至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角) 自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3)从材料二看出,济南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有何规律?

答:济南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夏至日最大,从夏至日到冬至日递减,冬至日最小。 (4)归纳回归线之间的各地,正午太阳高度在一年中何时达到最大值,何时达到最小值? 答:北回归线与赤道之间:当太阳直射时,正午太阳高度在一年中达到最大值,为90度,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在一年中达到最小值。南回归线与赤道之间:当太阳直射时,正午太阳高度在一年中达到最大值,为90度,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在一年中达到最小值。 反思归纳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1)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

太阳直射某纬度,则该纬线的正午太阳高度为90°,离该纬线越远,则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小(简记为“近大远小”) 。由此可以推知:同一纬线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角相同;正午太阳高度角从直射点所在纬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2)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季节变化规律由“近大远小”的规律可以推知:直射点向本地所在纬线移来,正午太阳高度角增大,反之减小(简记为“来增去减”) 。 [思维拓展] 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及应用

(1)计算:H 正午=90°-纬度差(所求地纬度与直射点纬度的差值) 注:同减异加,同一半球为减,异半球为减。 如求春分日时30°N 的正午太阳高度? H=90°-(30°-0°)=60° 求夏至日时30°N 的正午太阳高度?

H=90°-(30°-23°26′)=83°34′(直射点与当地纬度同为北半球,用减) (2)确定地方时:当某地太阳高度达一天中的最大值时,此时日影最短,当地的地方时是12时。

(3)确定房屋的朝向:在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南方,房屋朝南;在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北方,房屋朝北。

(4)判断日影长短及方向:太阳高度越大,影子越短,太阳高度越小,影子越长。一天中日影的变化规律是:日出最长――→正午最短――→日落最长,且日影方向与太阳方位相反。 (5)楼房间距问题

逐渐变短

逐渐变长

以北回归线以北地区建房为例,为保证一楼全年均有阳光照到,两楼之间的最短距离L 与楼高h 的关系如上图所示(H为冬至日当地的正午太阳高度) ,L 应大于h·cotH 。 (6)太阳能热水器的角度问题

太阳能热水器的集热板要根据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来调整角度,集热板与地面之间的夹角α应等于当天正午太阳高度的余角。如下图所示,α+H =90°时效果最佳。太阳能热水器的安装倾角=两点纬度差(即当地纬度和太阳直射点纬度的差值) 。

知识点七 四季更替和五带 【基础梳理7】

1.四季更替

(1)成因

⎪四季 ⎪更替

同纬度地区正午太

阳高度的时间变化⎪

(2)划分(以北半球为例)

2. (1)划分依据:⑳太阳辐射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 (2)五带的划分

1、 四季更替的根本原因在于(a )

A. 黄赤交角的存在 B.地球自转

C. 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 D.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 2. 黄赤交角为24.24°时( b ) A .热带的范围比现在小 B .温带的范围比现在小

C .寒带的范围比现在小

D .极昼和极夜出现的范围比现在小


相关文章

  •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2
  •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或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公转运动,分析说明地球公转运动的特点及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成因和运动规律. 2.通过绘图分析,说明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和昼夜长短随纬度和季节的变化规律,进而总结说出四季更替的成因. 3.通过读图.绘 ...查看


  • 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
  • 教学目标 1.了解地球自转的方向.速度和周期;了解地球公转的轨道.方向.速度和周期. 2.了解地球公转的重要特点,理解黄赤交角的成因及其重要性,掌握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规律. 3.学会运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与公转现象,形成空间想象能力. ...查看


  • 六年级科学地球绕着太阳转教学设计
  • 教学内容 河北人民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学>六年级上册87页至88页. 教材与学情分析本课是本单元的第二课,在学生学习了太阳系的奥秘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地球与太阳的关系,即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为下一步学习地球与月球 ...查看


  •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
  • C 运动周期: D 运动意义: 二.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一)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1.太阳高度: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之间的夹角. 正午太阳高度: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⑴变化原因: ⑵纬度变化规律: 两分日: ...查看


  • 地球公转]教学设计
  • 地球公转>教学设计 齐河县黄河中学 辛光明 2011年7月27日 10:11 地球的运动 教学设计 知识目标: 1. 知道地球公转引起的昼夜长短的变化和四季的变化 2. 记住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的度数.五带的名称和范围. 能力目标: ...查看


  • 4.3地球的绕日运动
  • 第三节地球的绕日运动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主要讲述地球公转及地球运动效应,包括地球公转特征.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昼夜长短变化和五带的划分.考虑到地球绕日运动比自转更为复杂.宏观和抽象,教材尽可能从生活经验入手引导学生进行新知识的学习,即探究抽 ...查看


  • 地球的运动知识点
  • 地球的运动的知识点 知识点的结构: 周期的类型:太阳日(24小时).恒星日(23小时56分4秒) 自转方向:经纬网.北极上空.南极上空(规律:从0度经线到东经,东经的时间来 的比西经早:速度:角速度.线速度 A.B相对的方位:经线代表的方向 ...查看


  • 1.3地球的运动(教案)
  • 1-3 地球的运动 教学设计 深圳市南头中学 李宝强 教学目标: 1.了解地球的自转.公转的概念及其方向.周期.轨道.速度等. 2.理解黄赤交角的形成及其导致的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规律. 3.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地理意义. 4.树立宇宙是运 ...查看


  • 地球的运动说课
  • 第二节地球的运动 各位评委.老师: 你们好 !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二节地球的运动.在本次说课中我将从教材.教法与学法.学情分析.教学程序等环节来进行.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地球的运动&g ...查看


  • 地球公转 教案
  •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咸宁学院 倪晓丹 分析知识类型:按学科性质分,本节内容属于自然地理方面的内容:按地理知识本身属性分,本节内容属于地理理论知识自然地理结构,而以"自然地理环境对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作为总结,紧扣可持续发展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