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在早期有那些预警信号,知道这些知识确有必要。
一、眼前总有黑影,会是失明的前兆吗?糖尿病的患者需要警惕糖尿病引起的眼病,糖尿病患者可出现多种眼部并发症,如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性白内障、继发性青光眼等,最常见的还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如果你有糖尿病,眼前出现黑影,应该立即到医院做眼科检查,严重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以引起视网膜出血、玻璃体积血或视网膜脱离等,可能会造成失明。
二、两眼干涩,视力下降,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吗?糖尿病患者出现两眼干涩或视力下降,有可能是视网膜病变,但也不一定全都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所致,比如,有部分糖尿病患者同时合并一种称为“干燥综合征”的免疫性疾病,则会出现严重的眼干无泪,同时会因唾液分泌减少而出现口干等症状。另外,视力下降也可能是其他原因造成,比如白内障,或者刚开始使用胰岛素的糖尿病患者,由于暂时性的屈光不正所引起的视力下降等。
三、糖尿病患者出现脚肿是怎么回事?糖尿病患者如果发现出现浮肿需要特别注意,可能出现了比较严重的问题,需要及时到医院做详细检查。没有走远路出现脚肿,如果上午起床后还发现眼皮肿,很可能是发生了糖尿病肾病。糖尿病早期一般不会出现浮肿,出现浮肿往往已经比较严重了,这个时候到医院检查,可以发现尿中有较大量的蛋白,严重的时候可以因为尿中有大量蛋白丢失,血浆蛋白降低,可以形成糖尿病肾病所致的肾病综合征。如果不积极地治疗,很快会造成肾衰竭。
四、排尿的间隔时间特长,有时还溺裤子,这是怎么回事?这可能是由于糖尿病引起的膀胱病变所致。我们排尿是在神经的精密控制下进行的,当从肾脏产生的尿液流入膀胱积累到一定量的时候,膀胱平滑肌受到尿液的牵张,通过膀胱上的神经把这种牵张刺激传递给大脑,这时人们就产生了尿意,就会想上厕所。排尿时膀胱的逼尿肌收缩,内括约肌开放,就能把尿液正常地排出。长期的糖尿病可以造成膀胱上的神经损害,使膀胱的感觉缺损,膀胱内尿液量已经很多,把膀胱撑得很大也不产生要排尿的感觉。因此糖尿病变时,会出现尿意降低,膀胱容量增大,排尿间隔时间延长,是由于糖尿病造成膀胱逼尿肌和内括肌麻痹,出现神经性膀胱的典型症状---尿潴留和充溢性尿失禁。
五、有时发生半身麻木,但是过一会就好了,这种情况有没有危险?糖尿病患者很容易出现脑血管病变,发生脑梗死,有些小的脑梗死发生时患者可能没有任何的症状,或者有轻微的肢体麻木而没有在意,而发生中风造成半身不遂,甚至危及生命等严重后果。
六、走一会儿就要歇一会才能再走,这是怎么回事?这种情况医学上称为间歇性跛行。是由于糖尿病造成的下肢血管病变,血管狭窄,下肢肌肉供血不足所致。由于肌肉缺血缺氧,行走一段距离后就会感到下肢乏力,劳累及麻木,重者小腿肌肉疼痛,不得不停止行走,休息后下肢肌肉的缺血缺氧状态可以暂时的好转,症状可缓解。下肢缺血加重时可以发生夜间休息时下肢疼痛,因为睡眠时心脏排出血量减少,下肢灌注血量也最少,疼痛常在夜间加重,故称为“休息痛”、“夜间痛”。这种情况下如果摸一摸足背动脉,可以发现足背动脉的搏动很弱,严重时搏动消失。由于足部供血不足,下肢的皮温降低,足部皮肤紫暗、干燥。加上周围神经受损,感觉减退,一旦受伤感染,就会发生糖尿病足坏疽。
七、糖尿病患者双足疼痛灼热,或手足麻木怕冷是怎么回事?据临床统计资料,晚期糖尿病患者有90%发生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所以,糖尿病患者出现的双足疼痛灼热,或是手足麻木怕冷,多数是由于糖尿病所致的周围神经病变引起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可以累及周围神经的小纤维和大纤维,小纤维神经病变出现较早,以剧烈的表浅型疼痛如刀割样、烧灼样剧痛为主要临床表现,伴痛觉过敏,任何轻微的触摸【如衣被、床单】都可诱发剧痛,尤以足部疼痛为主,夜晚加重。当病变累及大纤维神经时,则会出现感觉性共济失调,走路步态不稳如“鸭步”,或有如踏棉花样感觉,四肢远端感觉减退如“手套袜套样”感。
八、饭后就腹胀是糖尿病引起的吗?长期糖尿病可以造成胃肠自主神经病变,引起胃肠蠕动功能障碍,所以糖尿病患者饭后出现腹胀现象。糖尿病引起的胃排空障碍医学上称为“糖尿病性胃轻瘫”。典型症状为腹胀、早饱、厌食、嗳气、恶心、呕吐、体重减轻,症状通常在餐后较为严重。
九、长期便秘,或反复腹泻,与糖尿病有关吗?糖尿病患者中约有2/3经常便秘。糖尿病患者的便秘常常与肠自主神经功能受损有关,存在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有90%会发生便秘。有些严重的便秘患者需要长期服用泻药【这是西医的说法,中醫可解决这一问题】。有些糖尿病患者又会经常腹泻,或者便秘与腹泻交替出现,这也是糖尿病造成的肠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表现,称为糖尿病性肠病。
十、正值中年性生活就不能进行了,是糖尿病引起的吗?半数以上的男性糖尿病患者会发生阳萎,女性糖尿病患者的性功能问题虽然没有男性明显,部分女性糖尿病患者由于糖尿病所致的神经损害使阴道敏感度减弱,或因雌激素减少,阴道干燥润滑度降低,可以表现为缺乏性高潮、性交疼痛等。西医主张可以过性生活,甚至用西药刺激过性生活,但是中醫认为在糖尿病未完全康复以前,绝对禁止房事!
上述种种,可供糖尿病患者自我诊断参考!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在早期有那些预警信号,知道这些知识确有必要。
一、眼前总有黑影,会是失明的前兆吗?糖尿病的患者需要警惕糖尿病引起的眼病,糖尿病患者可出现多种眼部并发症,如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性白内障、继发性青光眼等,最常见的还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如果你有糖尿病,眼前出现黑影,应该立即到医院做眼科检查,严重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以引起视网膜出血、玻璃体积血或视网膜脱离等,可能会造成失明。
二、两眼干涩,视力下降,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吗?糖尿病患者出现两眼干涩或视力下降,有可能是视网膜病变,但也不一定全都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所致,比如,有部分糖尿病患者同时合并一种称为“干燥综合征”的免疫性疾病,则会出现严重的眼干无泪,同时会因唾液分泌减少而出现口干等症状。另外,视力下降也可能是其他原因造成,比如白内障,或者刚开始使用胰岛素的糖尿病患者,由于暂时性的屈光不正所引起的视力下降等。
三、糖尿病患者出现脚肿是怎么回事?糖尿病患者如果发现出现浮肿需要特别注意,可能出现了比较严重的问题,需要及时到医院做详细检查。没有走远路出现脚肿,如果上午起床后还发现眼皮肿,很可能是发生了糖尿病肾病。糖尿病早期一般不会出现浮肿,出现浮肿往往已经比较严重了,这个时候到医院检查,可以发现尿中有较大量的蛋白,严重的时候可以因为尿中有大量蛋白丢失,血浆蛋白降低,可以形成糖尿病肾病所致的肾病综合征。如果不积极地治疗,很快会造成肾衰竭。
四、排尿的间隔时间特长,有时还溺裤子,这是怎么回事?这可能是由于糖尿病引起的膀胱病变所致。我们排尿是在神经的精密控制下进行的,当从肾脏产生的尿液流入膀胱积累到一定量的时候,膀胱平滑肌受到尿液的牵张,通过膀胱上的神经把这种牵张刺激传递给大脑,这时人们就产生了尿意,就会想上厕所。排尿时膀胱的逼尿肌收缩,内括约肌开放,就能把尿液正常地排出。长期的糖尿病可以造成膀胱上的神经损害,使膀胱的感觉缺损,膀胱内尿液量已经很多,把膀胱撑得很大也不产生要排尿的感觉。因此糖尿病变时,会出现尿意降低,膀胱容量增大,排尿间隔时间延长,是由于糖尿病造成膀胱逼尿肌和内括肌麻痹,出现神经性膀胱的典型症状---尿潴留和充溢性尿失禁。
五、有时发生半身麻木,但是过一会就好了,这种情况有没有危险?糖尿病患者很容易出现脑血管病变,发生脑梗死,有些小的脑梗死发生时患者可能没有任何的症状,或者有轻微的肢体麻木而没有在意,而发生中风造成半身不遂,甚至危及生命等严重后果。
六、走一会儿就要歇一会才能再走,这是怎么回事?这种情况医学上称为间歇性跛行。是由于糖尿病造成的下肢血管病变,血管狭窄,下肢肌肉供血不足所致。由于肌肉缺血缺氧,行走一段距离后就会感到下肢乏力,劳累及麻木,重者小腿肌肉疼痛,不得不停止行走,休息后下肢肌肉的缺血缺氧状态可以暂时的好转,症状可缓解。下肢缺血加重时可以发生夜间休息时下肢疼痛,因为睡眠时心脏排出血量减少,下肢灌注血量也最少,疼痛常在夜间加重,故称为“休息痛”、“夜间痛”。这种情况下如果摸一摸足背动脉,可以发现足背动脉的搏动很弱,严重时搏动消失。由于足部供血不足,下肢的皮温降低,足部皮肤紫暗、干燥。加上周围神经受损,感觉减退,一旦受伤感染,就会发生糖尿病足坏疽。
七、糖尿病患者双足疼痛灼热,或手足麻木怕冷是怎么回事?据临床统计资料,晚期糖尿病患者有90%发生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所以,糖尿病患者出现的双足疼痛灼热,或是手足麻木怕冷,多数是由于糖尿病所致的周围神经病变引起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可以累及周围神经的小纤维和大纤维,小纤维神经病变出现较早,以剧烈的表浅型疼痛如刀割样、烧灼样剧痛为主要临床表现,伴痛觉过敏,任何轻微的触摸【如衣被、床单】都可诱发剧痛,尤以足部疼痛为主,夜晚加重。当病变累及大纤维神经时,则会出现感觉性共济失调,走路步态不稳如“鸭步”,或有如踏棉花样感觉,四肢远端感觉减退如“手套袜套样”感。
八、饭后就腹胀是糖尿病引起的吗?长期糖尿病可以造成胃肠自主神经病变,引起胃肠蠕动功能障碍,所以糖尿病患者饭后出现腹胀现象。糖尿病引起的胃排空障碍医学上称为“糖尿病性胃轻瘫”。典型症状为腹胀、早饱、厌食、嗳气、恶心、呕吐、体重减轻,症状通常在餐后较为严重。
九、长期便秘,或反复腹泻,与糖尿病有关吗?糖尿病患者中约有2/3经常便秘。糖尿病患者的便秘常常与肠自主神经功能受损有关,存在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有90%会发生便秘。有些严重的便秘患者需要长期服用泻药【这是西医的说法,中醫可解决这一问题】。有些糖尿病患者又会经常腹泻,或者便秘与腹泻交替出现,这也是糖尿病造成的肠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表现,称为糖尿病性肠病。
十、正值中年性生活就不能进行了,是糖尿病引起的吗?半数以上的男性糖尿病患者会发生阳萎,女性糖尿病患者的性功能问题虽然没有男性明显,部分女性糖尿病患者由于糖尿病所致的神经损害使阴道敏感度减弱,或因雌激素减少,阴道干燥润滑度降低,可以表现为缺乏性高潮、性交疼痛等。西医主张可以过性生活,甚至用西药刺激过性生活,但是中醫认为在糖尿病未完全康复以前,绝对禁止房事!
上述种种,可供糖尿病患者自我诊断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