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校之间恶性竞争而不是协调 发展 会因高校办学类型和层次的过分趋同而产生;高校全面平庸而不是全面发展会因“大而全”、“小而全”而出现;高校的后劲不足而非持续性发展会因缺乏特色而凸显。为了规避上述不良倾向,高校需要在 科学 发展观的指导下准备定位,办出特色。 [关键词]高校;科学发展观;办学定位;办学特色 一、高校“ 问题 发展”召唤科学发展观 自从被赋予“服务 社会 ”这第三项功能以后,高校在 经济 社会中的作用和地位与日俱增,成为了社会的“轴心机构”, 从而摆脱了“象牙塔”形象,也完成了去边缘化的历程。高校现在是高深学问的探究场所,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摇篮以及经济社会的服务站。社会取得的任何进步都与高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任何不良社会现象和事件我们都可以用不同的思维、从不同的侧面和层面将之归咎于高校的无能或缺位。高校已然与社会形成了一个共荣共存的有机互动体。这为我们关注高校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理由。在过去的几年里,我国高校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尤其是自1999年高等 教育 扩招以来,高等教育规模越来越大,科研成果越来越多,主动融入社会、服务社会、批评社会、促进社会发展的意识也越来越强。但与此同时,也暴露出了不少值得警惕的问题。 目前 ,我国高等教育在发展过程中过分强调了专科、本科、 研究 生等教育层次的差异,存在着严重忽视教育类型结构和人才类型结构的倾向,从而在高校类型定位上,重普高轻高职,重学术型轻 应用 型;在层次定位上,层层高攀,高职院校办本科,普通本科院校努力办研究生教育;在规模定位上,存在越大越好的倾向,多校区高校、万人高校越来越多;而在学科定位上,存在越多越好的倾向,单科高校变多科高校,多科高校升综合性高校。这种种错误倾向和办学行为导致了高校的趋同和特色的缺失。高校之间恶性竞争而不是协调发展会因高校办学类型和层次的过分趋同而产生;高校全面平庸而不是全面发展会因“大而全”、“小而全”而出现;高校的后劲不足而非持续性发展会因缺乏特色而凸显。高校存在的唯一理由,从终极意义上来说,都是为了达至人类的自由和幸福。而上述种种不良倾向都会 影响 高等教育的质量进而影响人类自由的扩展。印度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玛蒂亚•森认为,发展的首要目的就是扩展自由,因而这种发展模式从本质上讲是违背“以人为本”之理念的。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党中央在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认真 总结 我国发展经验、深入 分析 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根本看法和观点,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 方法 论,涉及发展的本质、发展的目的、发展的原则、发展的方向和方法等,具有科学性、全局性和系统性的鲜明特点。为了扭转存在缺陷的发展模式,保证我国高等教育在规模、质量、结构、效益上的内在协调发展,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建设和社会全面进步,我们要用科学发展观检视我国高校过去的发展轨迹,用科学发展观拷问我国高校现在的发展模式,用科学发展观引领我国高校未来的发展愿景。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是科学发展观在高等教育领域的集中体现,高校作为落实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的主体,既要从经济社会对高等教育所提出的要求高度来把握,也要从高等教育发展 规律 的角度来思考,还要从高校自身的具体实际来考虑。 二、高校科学发展的基点是准确定位 树立和落实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关键是要紧密联系本校带有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做好学校的发展规划。而高校的发展规划关键在定位上。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校长科亨先生在第二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指出:“制定大学战略目标的关键是找准自己的定位。”科学准确的定位有利于高校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集中有限的资源寻求新的突破,避免“木桶效应”,不仅能解放自己,也能为其他高校发展创造选择空间。如果各个高校都能准确定位,都能充分发挥比较优势,那么他们将是无可替代的因而是多样化的,在自己的优势领域也将是卓绝不群的。如此,高等教育系统的结构失衡和恶性竞争可望得以避免,用于发展高等教育的有限资源也将得到优化配置。从这种意义上讲,准确的办学定位既是一所高校健康发展、成就卓越的重要保证,也是整个高等教育系统质量提升、结构优化的基本前提。 社会各界对我国高校发展定位中存在的不
良倾向都心存担忧。如今很多大学不顾基础,不论类别,都要创世界一流,争做世界名校,所有大学都朝研究型转变,都往综合化发展。这种贪大求全、盲目攀比、模式趋同现象愈演愈烈,最终极有可能导致高等教育多样化的丧失和全面的平庸。作为高校的办学者,应该有一个基本的信念,那就是,高校不是社会的“镜子”而是“灯塔”,对社会价值观念的矫正和引领具有不可推卸的道德责任和使命。高校应该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来确定自己的位置。 勿庸置疑,一所高校的规模不是越大越好。经济学关于规模经济或曰规模效益探讨的是组织规模在许可的范围内适当扩大有利于降低边际成本的问题,其约束条件是“在许可的范围内”。一所高校应该具有怎样的规模,或者说高校规模扩张在哪一个临界点上停止,是一个很具体的问题,因为各个高校已有规模、师资力量、筹资渠道、地理位置所导致的办学成本等方面不同,使得“在许可的范围内”这一约束条件是有差别的。事实上,现在很多高校的规模扩张并未遵循“规模经济”的理性原则,因为它往往产生的是规模不经济,多校区高校和几万人的高校在管理成本上的增加超过了规模经济节约的办学成本。规模上的扩张在起点上需要大量经费的支持,但随着高等教育扩招走入常规化轨道,这种经费增加幅度不会太大。我们要消除一个认识误区,即只有规模大的高校才能获得更多的经费,才能有更高的办学质量,才有资格进入名校行列。在现有不合理的评估环境中,第一种情形可能存在,但后两种情形不具有必然性。规模小的高校,如只有不到 3000人的芝加哥大学, 也能跻身世界一流 大学。 在办学类型和层次的定位上,则更容易出现错误取向。一般认为,只有研究型高校才是高水平的高校,才有成为一流高校的可能,才享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哈佛大学荣誉校长陆登庭认为:“好大学并非都是研究型的,即使是研究型,也不都是一样的。”在法国,最受欢迎、最有地位的高校不是研究型大学,而是高等技术学校。按照《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我国高校可分为如下几类:综合性研究型大学(5a1),着重基本 理论 研究,培养研究人才,一般可进入博士研究阶段(6);多科性或单科性专业型大学或学院(5a2), 着重应用理论研究,培养不同层次的专门人才;多科性或单科性技术型或技能型专科学校或学院(5b ),着重职业技术能力的实训,培养不同层次的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技术人才[1]。但现实中人们对上述分类的指导意义缺乏足够的认识,研究型大学“赢者通吃”,一般大学努力“向上攀爬”,职业院校只是高考失意者无奈的选择。于是出现学术型和一般管理类人才供过于求,技术型人才相对短缺的情形。而“学术型人才一旦超过技术型人才,高等教育‘金字塔’就会倒挂,进而失衡”[2]。 学科定位上的“大而全”、“小而全”反映了高校的学科综合性倾向。学科是由特定领域知识组合而成,而知识具有沿时间和空间的互补性特点[3],在理论意义上,高校多设学科有利于学科之间的低成本交流、互补并促进知识发展。但学科建设具有丰富的结构性内涵,包括教师团队、学科基地等方面的建设,具有强资源依赖性的特点。所以并非所有高校都能办很多学科。高校要着重发展原有优势学科,结合区域、行业、学科发展水平,支持优势明显的基础学科和高新技术学科;针对本区域的资源和地缘特点,新建一批对本地区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具有推动作用的新兴学科和应用技术学科,改造、调整那些不适应国家和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老 学科。 高校的准确定位既是一个理论问题,还是一个技术性的实践问题。只有获得共识的学校定位才能在办学实践中提高凝聚力并得到真正拥护。学校领导要充分发挥民主,提高广大教职员工的参与意识,鼓励他们进行研究和论证,激发他们踊跃表达和质疑,利用公共选择机制形成学校的定位。尊重集体智慧的决策必定能得到集体智慧的支持。此外,高校的办学定位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其内涵应该与时俱进。而且,高校办学定位确定即“定准位”后,还要“安本位”、“不越位”。
[摘要]高校之间恶性竞争而不是协调 发展 会因高校办学类型和层次的过分趋同而产生;高校全面平庸而不是全面发展会因“大而全”、“小而全”而出现;高校的后劲不足而非持续性发展会因缺乏特色而凸显。为了规避上述不良倾向,高校需要在 科学 发展观的指导下准备定位,办出特色。 [关键词]高校;科学发展观;办学定位;办学特色 一、高校“ 问题 发展”召唤科学发展观 自从被赋予“服务 社会 ”这第三项功能以后,高校在 经济 社会中的作用和地位与日俱增,成为了社会的“轴心机构”, 从而摆脱了“象牙塔”形象,也完成了去边缘化的历程。高校现在是高深学问的探究场所,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摇篮以及经济社会的服务站。社会取得的任何进步都与高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任何不良社会现象和事件我们都可以用不同的思维、从不同的侧面和层面将之归咎于高校的无能或缺位。高校已然与社会形成了一个共荣共存的有机互动体。这为我们关注高校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理由。在过去的几年里,我国高校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尤其是自1999年高等 教育 扩招以来,高等教育规模越来越大,科研成果越来越多,主动融入社会、服务社会、批评社会、促进社会发展的意识也越来越强。但与此同时,也暴露出了不少值得警惕的问题。 目前 ,我国高等教育在发展过程中过分强调了专科、本科、 研究 生等教育层次的差异,存在着严重忽视教育类型结构和人才类型结构的倾向,从而在高校类型定位上,重普高轻高职,重学术型轻 应用 型;在层次定位上,层层高攀,高职院校办本科,普通本科院校努力办研究生教育;在规模定位上,存在越大越好的倾向,多校区高校、万人高校越来越多;而在学科定位上,存在越多越好的倾向,单科高校变多科高校,多科高校升综合性高校。这种种错误倾向和办学行为导致了高校的趋同和特色的缺失。高校之间恶性竞争而不是协调发展会因高校办学类型和层次的过分趋同而产生;高校全面平庸而不是全面发展会因“大而全”、“小而全”而出现;高校的后劲不足而非持续性发展会因缺乏特色而凸显。高校存在的唯一理由,从终极意义上来说,都是为了达至人类的自由和幸福。而上述种种不良倾向都会 影响 高等教育的质量进而影响人类自由的扩展。印度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玛蒂亚•森认为,发展的首要目的就是扩展自由,因而这种发展模式从本质上讲是违背“以人为本”之理念的。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党中央在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认真 总结 我国发展经验、深入 分析 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根本看法和观点,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 方法 论,涉及发展的本质、发展的目的、发展的原则、发展的方向和方法等,具有科学性、全局性和系统性的鲜明特点。为了扭转存在缺陷的发展模式,保证我国高等教育在规模、质量、结构、效益上的内在协调发展,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建设和社会全面进步,我们要用科学发展观检视我国高校过去的发展轨迹,用科学发展观拷问我国高校现在的发展模式,用科学发展观引领我国高校未来的发展愿景。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是科学发展观在高等教育领域的集中体现,高校作为落实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的主体,既要从经济社会对高等教育所提出的要求高度来把握,也要从高等教育发展 规律 的角度来思考,还要从高校自身的具体实际来考虑。 二、高校科学发展的基点是准确定位 树立和落实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关键是要紧密联系本校带有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做好学校的发展规划。而高校的发展规划关键在定位上。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校长科亨先生在第二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指出:“制定大学战略目标的关键是找准自己的定位。”科学准确的定位有利于高校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集中有限的资源寻求新的突破,避免“木桶效应”,不仅能解放自己,也能为其他高校发展创造选择空间。如果各个高校都能准确定位,都能充分发挥比较优势,那么他们将是无可替代的因而是多样化的,在自己的优势领域也将是卓绝不群的。如此,高等教育系统的结构失衡和恶性竞争可望得以避免,用于发展高等教育的有限资源也将得到优化配置。从这种意义上讲,准确的办学定位既是一所高校健康发展、成就卓越的重要保证,也是整个高等教育系统质量提升、结构优化的基本前提。 社会各界对我国高校发展定位中存在的不
良倾向都心存担忧。如今很多大学不顾基础,不论类别,都要创世界一流,争做世界名校,所有大学都朝研究型转变,都往综合化发展。这种贪大求全、盲目攀比、模式趋同现象愈演愈烈,最终极有可能导致高等教育多样化的丧失和全面的平庸。作为高校的办学者,应该有一个基本的信念,那就是,高校不是社会的“镜子”而是“灯塔”,对社会价值观念的矫正和引领具有不可推卸的道德责任和使命。高校应该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来确定自己的位置。 勿庸置疑,一所高校的规模不是越大越好。经济学关于规模经济或曰规模效益探讨的是组织规模在许可的范围内适当扩大有利于降低边际成本的问题,其约束条件是“在许可的范围内”。一所高校应该具有怎样的规模,或者说高校规模扩张在哪一个临界点上停止,是一个很具体的问题,因为各个高校已有规模、师资力量、筹资渠道、地理位置所导致的办学成本等方面不同,使得“在许可的范围内”这一约束条件是有差别的。事实上,现在很多高校的规模扩张并未遵循“规模经济”的理性原则,因为它往往产生的是规模不经济,多校区高校和几万人的高校在管理成本上的增加超过了规模经济节约的办学成本。规模上的扩张在起点上需要大量经费的支持,但随着高等教育扩招走入常规化轨道,这种经费增加幅度不会太大。我们要消除一个认识误区,即只有规模大的高校才能获得更多的经费,才能有更高的办学质量,才有资格进入名校行列。在现有不合理的评估环境中,第一种情形可能存在,但后两种情形不具有必然性。规模小的高校,如只有不到 3000人的芝加哥大学, 也能跻身世界一流 大学。 在办学类型和层次的定位上,则更容易出现错误取向。一般认为,只有研究型高校才是高水平的高校,才有成为一流高校的可能,才享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哈佛大学荣誉校长陆登庭认为:“好大学并非都是研究型的,即使是研究型,也不都是一样的。”在法国,最受欢迎、最有地位的高校不是研究型大学,而是高等技术学校。按照《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我国高校可分为如下几类:综合性研究型大学(5a1),着重基本 理论 研究,培养研究人才,一般可进入博士研究阶段(6);多科性或单科性专业型大学或学院(5a2), 着重应用理论研究,培养不同层次的专门人才;多科性或单科性技术型或技能型专科学校或学院(5b ),着重职业技术能力的实训,培养不同层次的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技术人才[1]。但现实中人们对上述分类的指导意义缺乏足够的认识,研究型大学“赢者通吃”,一般大学努力“向上攀爬”,职业院校只是高考失意者无奈的选择。于是出现学术型和一般管理类人才供过于求,技术型人才相对短缺的情形。而“学术型人才一旦超过技术型人才,高等教育‘金字塔’就会倒挂,进而失衡”[2]。 学科定位上的“大而全”、“小而全”反映了高校的学科综合性倾向。学科是由特定领域知识组合而成,而知识具有沿时间和空间的互补性特点[3],在理论意义上,高校多设学科有利于学科之间的低成本交流、互补并促进知识发展。但学科建设具有丰富的结构性内涵,包括教师团队、学科基地等方面的建设,具有强资源依赖性的特点。所以并非所有高校都能办很多学科。高校要着重发展原有优势学科,结合区域、行业、学科发展水平,支持优势明显的基础学科和高新技术学科;针对本区域的资源和地缘特点,新建一批对本地区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具有推动作用的新兴学科和应用技术学科,改造、调整那些不适应国家和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老 学科。 高校的准确定位既是一个理论问题,还是一个技术性的实践问题。只有获得共识的学校定位才能在办学实践中提高凝聚力并得到真正拥护。学校领导要充分发挥民主,提高广大教职员工的参与意识,鼓励他们进行研究和论证,激发他们踊跃表达和质疑,利用公共选择机制形成学校的定位。尊重集体智慧的决策必定能得到集体智慧的支持。此外,高校的办学定位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其内涵应该与时俱进。而且,高校办学定位确定即“定准位”后,还要“安本位”、“不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