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我的家》教学设计
-- 甘州中学 佘雪君
【教学内容】
未来出版社《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我的家庭》第一主题《说说我的家》
【学情分析】
《品德与社会》学科是三年级学生初次接触的新学科,但从一、二年级《品德与生活》的学习中,学生对家庭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并自己家庭成员比较熟悉,也能说出自己与家人特别是父母的生活中的一些有趣的事,难忘的事。也能根据老师事先布置的调查提纲和要求对父母的工作情况进行简单的调查和记录。有个别同学与冢人的照片很少或没有,但与家人之间的发生的故事都能简单地表达。
【教学目标】
1.知道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了解家庭的发展方向,体会父母对社会与家庭做出的贡献,感受温馨和谐的家庭生活的幸福感。
2.在了解父母的工作和兴趣爱好,以及向别人介绍自己家庭状况时,培养学生表达和与人交流的能力。
3.了解家庭的构成,知道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家庭。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课前搜集全家福照片或生活照,
教师准备:自己的全家福照片;教学课件。
【教学活动设计】
一、甲骨文导入:
大家喜欢猜谜语吗?出示甲骨文“家”,请大家猜一猜。
你们知道“家”的来历吗?
二、创设情景,感受家庭
师:同学们,很高兴认识大家,老师这里有一张照片,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看你能发现什么?(课件全家福)
生:中间那位跟老师有点像。
生:这是老师的全家福。,中间的就是你。
师:同学们真聪明,照片上傻傻的这位就是佘老师了,中间这位是我的儿子,这位是儿子的爸爸,这就是老师的幸福的一家。老师相信,我们在座的每个老师和同学们的家庭也同样是美好而幸福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说说我们的家。(板书课题:说说我的家)
(设计意图:从自己的照片引入课题,激发学生兴趣,同时为学生介绍家庭提供范例。)
三、活动体验,走进家庭
活动一:我说我的家
师:大家能像老师一样,通过照片向组内的小伙伴来介绍一下你的家庭吗?
生:能。
师:现在我们就在小组内相互相互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请各小组长作好协调。
(老师巡视并发现不同结构的家庭,为下一环节的展示作好准备) 师:同学们,现在我们请几们同学上台来把他的家庭向大家介绍一下。(找不同家庭构成的学生利用投影展示照片并介绍家庭成员)
学生各自上台介绍。
师:从刚才同学的汇报中,我们了解到像XX 等同学是跟爸爸妈妈生活在一起,是一个三口之家,我们把它叫作小家庭,像他一样的请举手示意一下;也有像XX 同学一样除爸爸妈妈这处,还有爷爷妈妈或姥爷、姥姥等人的大家庭。但不管是怎样的家庭,从同学们的介绍中,我们都能感受到你们家庭浓浓的亲情。
活动二:走进特殊家庭
师:(课件出示)这位叫康康的小朋友就生活在这样一个大家庭里,在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中他失去了所有的亲人,成了一名孤儿。同学们,你们知道她的家在哪里吗?
生:在孤儿院。
师:关于福利院你知道哪些?
生:不知道。
师:老师这里有一段视频,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课件9出示:福利院)
活动三:我爱我的家
师:(出示爽歪歪饮料)同学们看,这是老师临出门时,儿子偷偷塞到我的包里的她最爱喝的爽歪歪饮料,晚上打电话的时候还问我好不好喝。同学们能替我回答吗?能说说你的理由吗?
生1:好喝。因为这是你儿子给你的。
师:为什么儿子给的就好喝呢?
生2:因为你儿子很爱你,你喝的时候就能想起你儿子。
师:谢谢你,替老师把心里话说出来了。是啊,普普通通的饮料正是因为有了家人的爱才更加香甜,我们每个家庭都有这样令人难忘的事情。你能说一说发生在自己和家人之间互相关爱的故事吗?现在就在组内分享幸福吧。
(学生分组分流,教师巡视,提示要把故事讲具体。)
师:下面我们请小组推荐一名同学向全班说说发生在他们家的故事。 (引导学生通过身边的小的真实的故事体会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爱) 师:听了大家的真情告白,老师被你们充满关爱的家庭所感动,相信每个家庭都是爱故事,每张照片背后都是浓浓的亲情。现在就让我们来把自己的全家福贴在黑板上,凑成我们幸福的家,让更多的人来分享我们家的温馨和幸福。
(课件播放不同的家庭视频和音乐,学生伴着音乐贴照片,形成“家”字。)
师:同学们看,这么多温馨的小家庭组成了一个和谐的大家庭。社会就是一个大家庭,他呼唤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和互助。
是啊,他们虽然不能像我们一样得到爸爸妈妈的呵护,但在福利院这个大家庭里,在社会爱心人士的关心下,他们同样得到了幸福,享受到了家庭般的温暖。另外,还有一些家庭因为特殊原因成了单亲家庭,也需要我们给予更多的关爱。
活动四:观察图,理解家庭成员和亲属关系。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观察“家庭成员和亲属关系结构图”,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在你的家庭中,你是爸爸妈妈的孩子,你知道爸爸妈是谁的孩子吗? 爷爷奶奶、姥姥姥爷还有其他孩子吗?他们和爸爸妈之间是什么关系?他们彼此怎样称呼?与爸爸妈妈同辈的还有谁?相互之间怎样称呼?
学生活动:观察“家庭成员和亲属关系结构图”,启发学生用自己的言表达以上的结构图,回答问题。
(评析:通过观察、思考,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了解家人和亲属的社会关系,同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 、听儿歌,做练习,巩固应用。
教师活动:播放课件:播放《家族歌》视频让学生听。
出示练习,考考你
爸爸的哥哥称
爸爸的弟弟称
爸爸的姐妹称
妈妈的兄弟称
妈妈的姐妹称
我是爷爷奶奶的
我是姥姥姥爷的
我是大伯的
我是舅舅的
学生活动:自由抢答,回答问题。
(评析:营造自由开放的课堂氛围,用练习抢答的形式检验所学内容,进一步了解自己的家庭情况及其亲属关系。)
五、总结拓展,让爱住我家
师:同学们说的也都是自己的心里话,课下请同学们自己制作一张心愿卡,把你想说的话写在上面,并新手送给他们,让这份浓浓的亲情沟通你我,让这份真爱天天住在我你的家。(课件《让爱住我家》) (在《让爱住我家》歌曲中结束)
《说说我的家》教学设计
-- 甘州中学 佘雪君
【教学内容】
未来出版社《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我的家庭》第一主题《说说我的家》
【学情分析】
《品德与社会》学科是三年级学生初次接触的新学科,但从一、二年级《品德与生活》的学习中,学生对家庭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并自己家庭成员比较熟悉,也能说出自己与家人特别是父母的生活中的一些有趣的事,难忘的事。也能根据老师事先布置的调查提纲和要求对父母的工作情况进行简单的调查和记录。有个别同学与冢人的照片很少或没有,但与家人之间的发生的故事都能简单地表达。
【教学目标】
1.知道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了解家庭的发展方向,体会父母对社会与家庭做出的贡献,感受温馨和谐的家庭生活的幸福感。
2.在了解父母的工作和兴趣爱好,以及向别人介绍自己家庭状况时,培养学生表达和与人交流的能力。
3.了解家庭的构成,知道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家庭。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课前搜集全家福照片或生活照,
教师准备:自己的全家福照片;教学课件。
【教学活动设计】
一、甲骨文导入:
大家喜欢猜谜语吗?出示甲骨文“家”,请大家猜一猜。
你们知道“家”的来历吗?
二、创设情景,感受家庭
师:同学们,很高兴认识大家,老师这里有一张照片,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看你能发现什么?(课件全家福)
生:中间那位跟老师有点像。
生:这是老师的全家福。,中间的就是你。
师:同学们真聪明,照片上傻傻的这位就是佘老师了,中间这位是我的儿子,这位是儿子的爸爸,这就是老师的幸福的一家。老师相信,我们在座的每个老师和同学们的家庭也同样是美好而幸福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说说我们的家。(板书课题:说说我的家)
(设计意图:从自己的照片引入课题,激发学生兴趣,同时为学生介绍家庭提供范例。)
三、活动体验,走进家庭
活动一:我说我的家
师:大家能像老师一样,通过照片向组内的小伙伴来介绍一下你的家庭吗?
生:能。
师:现在我们就在小组内相互相互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请各小组长作好协调。
(老师巡视并发现不同结构的家庭,为下一环节的展示作好准备) 师:同学们,现在我们请几们同学上台来把他的家庭向大家介绍一下。(找不同家庭构成的学生利用投影展示照片并介绍家庭成员)
学生各自上台介绍。
师:从刚才同学的汇报中,我们了解到像XX 等同学是跟爸爸妈妈生活在一起,是一个三口之家,我们把它叫作小家庭,像他一样的请举手示意一下;也有像XX 同学一样除爸爸妈妈这处,还有爷爷妈妈或姥爷、姥姥等人的大家庭。但不管是怎样的家庭,从同学们的介绍中,我们都能感受到你们家庭浓浓的亲情。
活动二:走进特殊家庭
师:(课件出示)这位叫康康的小朋友就生活在这样一个大家庭里,在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中他失去了所有的亲人,成了一名孤儿。同学们,你们知道她的家在哪里吗?
生:在孤儿院。
师:关于福利院你知道哪些?
生:不知道。
师:老师这里有一段视频,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课件9出示:福利院)
活动三:我爱我的家
师:(出示爽歪歪饮料)同学们看,这是老师临出门时,儿子偷偷塞到我的包里的她最爱喝的爽歪歪饮料,晚上打电话的时候还问我好不好喝。同学们能替我回答吗?能说说你的理由吗?
生1:好喝。因为这是你儿子给你的。
师:为什么儿子给的就好喝呢?
生2:因为你儿子很爱你,你喝的时候就能想起你儿子。
师:谢谢你,替老师把心里话说出来了。是啊,普普通通的饮料正是因为有了家人的爱才更加香甜,我们每个家庭都有这样令人难忘的事情。你能说一说发生在自己和家人之间互相关爱的故事吗?现在就在组内分享幸福吧。
(学生分组分流,教师巡视,提示要把故事讲具体。)
师:下面我们请小组推荐一名同学向全班说说发生在他们家的故事。 (引导学生通过身边的小的真实的故事体会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爱) 师:听了大家的真情告白,老师被你们充满关爱的家庭所感动,相信每个家庭都是爱故事,每张照片背后都是浓浓的亲情。现在就让我们来把自己的全家福贴在黑板上,凑成我们幸福的家,让更多的人来分享我们家的温馨和幸福。
(课件播放不同的家庭视频和音乐,学生伴着音乐贴照片,形成“家”字。)
师:同学们看,这么多温馨的小家庭组成了一个和谐的大家庭。社会就是一个大家庭,他呼唤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和互助。
是啊,他们虽然不能像我们一样得到爸爸妈妈的呵护,但在福利院这个大家庭里,在社会爱心人士的关心下,他们同样得到了幸福,享受到了家庭般的温暖。另外,还有一些家庭因为特殊原因成了单亲家庭,也需要我们给予更多的关爱。
活动四:观察图,理解家庭成员和亲属关系。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观察“家庭成员和亲属关系结构图”,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在你的家庭中,你是爸爸妈妈的孩子,你知道爸爸妈是谁的孩子吗? 爷爷奶奶、姥姥姥爷还有其他孩子吗?他们和爸爸妈之间是什么关系?他们彼此怎样称呼?与爸爸妈妈同辈的还有谁?相互之间怎样称呼?
学生活动:观察“家庭成员和亲属关系结构图”,启发学生用自己的言表达以上的结构图,回答问题。
(评析:通过观察、思考,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了解家人和亲属的社会关系,同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 、听儿歌,做练习,巩固应用。
教师活动:播放课件:播放《家族歌》视频让学生听。
出示练习,考考你
爸爸的哥哥称
爸爸的弟弟称
爸爸的姐妹称
妈妈的兄弟称
妈妈的姐妹称
我是爷爷奶奶的
我是姥姥姥爷的
我是大伯的
我是舅舅的
学生活动:自由抢答,回答问题。
(评析:营造自由开放的课堂氛围,用练习抢答的形式检验所学内容,进一步了解自己的家庭情况及其亲属关系。)
五、总结拓展,让爱住我家
师:同学们说的也都是自己的心里话,课下请同学们自己制作一张心愿卡,把你想说的话写在上面,并新手送给他们,让这份浓浓的亲情沟通你我,让这份真爱天天住在我你的家。(课件《让爱住我家》) (在《让爱住我家》歌曲中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