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计委新发布并解读3项职业卫生行业标准

  2016年11月29日,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网站刊登《关于发布等3项推荐性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通告》(国卫通〔2016〕19号),并对上述标准予以解读。《通告》指出,GBZ/T 284-2016《正己烷职业危害防护导则》、GBZ/T 285-2016《珠宝玉石加工行业职业病危害预防控制指南》、GBZ/T 286-2016《血中1,2―二氯乙烷的气相色谱―质谱测定方法》等3项推荐性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自2017年5 月1 日起施行, GBZ 13―2002、GBZ 39―2002、GBZ 44―2002、GBZ 47―2002、GBZ 56―2002同时废止。   《正己烷职业危害防护导则》   解读   正己烷具有高挥发性和良好的脱脂性,常作为除污清洗剂(如白电油等)的主要组分,在电子(尤其是手机制造业)、五金、印刷、制鞋和油漆等行业得到广泛应用。正己烷具有蓄积作用,可经呼吸道和皮肤等多种途径进入人体。工作场所通风不良、缺乏个人防护、超时劳动等不良作业条件,会引起职业性慢性正己烷中毒,损害劳动者周围神经系统,甚至造成四肢瘫痪,常呈群发性中毒事件出现。该病发病隐匿且缓慢,类似“风湿病”表现而易被误诊,治疗与康复期长达两三年之久,既给劳动者带来极大的伤害,也给企业造成经济损失。   我国虽已制定了正己烷工作场所的职业接触限值和职业病诊断标准,也颁布了一系列指导用人单位改善工作场所条件的规范,为中小微企业控制正己烷职业危害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尚无针对正己烷职业防护的指导细则,因此制定《正己烷职业危害防护导则》。   该导则的内容包含正己烷职业危害防护的基本要求、职业接触的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估、风险控制、应急处理与救援等。该导则适用于存在正己烷职业接触的用人单位,也适用于职业卫生监督管理部门与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   《珠宝玉石加工行业职业危害预防控制指南》解读   近年来,珠宝玉石(以下简称“宝石”)加工行业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得到了大力的发展,宝石加工行业的职业危害预防控制得到国际劳工组织、世界卫生组织、各国政府有关部门以及宝石加工行业的广泛关注。   宝石加工行业从业人员主要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是粉尘、噪声和化学毒物,以粉尘职业病危害为主。目前,国内外尚未有可以遵循的职业危害预防控制指南。为了预防珠宝玉石加工行业的职业危害、保护工人健康,特研究制定《宝石加工行业职业危害预防控制指南》。   本《指南》明确规定了宝石加工场所的基本职业卫生要求、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及预防控制、职业病防治工作的评估。适用于存在宝石加工工作场所(包括选石、切石、打磨、雕刻、冲胚、打孔、抛光、熔炉和化镀等作业)的用人单位;不适用于宝石开采,或宝石作为工业制造业用途的用人单位,但其可参照本指南有关条款做好职业病危害预防控制工作。   本《指南》有7个章节内容和4个附录。“用人单位基本职业卫生要求”章节内容是依照国家现行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编制的,简明扼要地为用人单位列出了履行企业职业卫生管理工作应当开展的工作内容。“宝石加工行业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章节内容是帮助用人单位识别工作场所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所列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在不同规模的企业是不一样的,用人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来识别。“职业病危害因素预防控制”章节内容根据生产工艺流程,对不同的工作岗位提出了简易、可行、易操作、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用人单位应当按照要求组织实施。“职业病防治工作评估” 章节内容是帮助用人单位正确评估职业病危害因素预防控制措施实施效果。用人单位可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合理确定评估内容和重点。在生产设备上安装局部排风罩是宝石加工企业最有效的预防控制粉尘危害的措施,应当按照本《指南》附录D正确安装局部排风罩。   本《指南》是落实《职业病防治法》,预防控制职业病的重要配套标准,将有助于强化宝石加工行业用人单位责任,从源头上全面掌握预防控制宝石加工行业工作场所各种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建立符合职业卫生标准和劳动条件的工作场所,以有效预防和遏制宝石加工行业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发生。   《血中1,2-二氯乙烷的气相色谱-质谱测定方法》解读   1,2-二氯乙烷是广泛使用的有机溶剂,目前主要用作化学合成的原料、工业溶剂和粘合剂。1,2-二氯乙烷对眼睛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吸入可引起肺水肿,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刺激胃肠道,引起肝、肾和肾上腺损害。由于目前仍无1,2-二氯乙烷的生物监测指标, 1,2-二氯乙烷的职业中毒诊断缺乏具有代表性的指标,曾有病例被误诊为急性有机磷中毒或癫痫。我国迫切需要制定1,2-二氯乙烷的生物监测指标,建立生物材料中1,2-二氯乙烷的标准检测方法。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在��内实验室已越来越普及,方法可以得到较好的推广应用。本标准依据职业卫生标准制定指南第5部分:生物材料中化学物质的测定方法(GBZ/T 210. 5-2008)进行研究,建立了既适合于实验室普遍应用,又具有特异性的、准确、可靠、灵敏的血样中1,2-二氯乙烷检测方法。   编辑 边 安

  2016年11月29日,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网站刊登《关于发布等3项推荐性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通告》(国卫通〔2016〕19号),并对上述标准予以解读。《通告》指出,GBZ/T 284-2016《正己烷职业危害防护导则》、GBZ/T 285-2016《珠宝玉石加工行业职业病危害预防控制指南》、GBZ/T 286-2016《血中1,2―二氯乙烷的气相色谱―质谱测定方法》等3项推荐性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自2017年5 月1 日起施行, GBZ 13―2002、GBZ 39―2002、GBZ 44―2002、GBZ 47―2002、GBZ 56―2002同时废止。   《正己烷职业危害防护导则》   解读   正己烷具有高挥发性和良好的脱脂性,常作为除污清洗剂(如白电油等)的主要组分,在电子(尤其是手机制造业)、五金、印刷、制鞋和油漆等行业得到广泛应用。正己烷具有蓄积作用,可经呼吸道和皮肤等多种途径进入人体。工作场所通风不良、缺乏个人防护、超时劳动等不良作业条件,会引起职业性慢性正己烷中毒,损害劳动者周围神经系统,甚至造成四肢瘫痪,常呈群发性中毒事件出现。该病发病隐匿且缓慢,类似“风湿病”表现而易被误诊,治疗与康复期长达两三年之久,既给劳动者带来极大的伤害,也给企业造成经济损失。   我国虽已制定了正己烷工作场所的职业接触限值和职业病诊断标准,也颁布了一系列指导用人单位改善工作场所条件的规范,为中小微企业控制正己烷职业危害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尚无针对正己烷职业防护的指导细则,因此制定《正己烷职业危害防护导则》。   该导则的内容包含正己烷职业危害防护的基本要求、职业接触的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估、风险控制、应急处理与救援等。该导则适用于存在正己烷职业接触的用人单位,也适用于职业卫生监督管理部门与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   《珠宝玉石加工行业职业危害预防控制指南》解读   近年来,珠宝玉石(以下简称“宝石”)加工行业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得到了大力的发展,宝石加工行业的职业危害预防控制得到国际劳工组织、世界卫生组织、各国政府有关部门以及宝石加工行业的广泛关注。   宝石加工行业从业人员主要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是粉尘、噪声和化学毒物,以粉尘职业病危害为主。目前,国内外尚未有可以遵循的职业危害预防控制指南。为了预防珠宝玉石加工行业的职业危害、保护工人健康,特研究制定《宝石加工行业职业危害预防控制指南》。   本《指南》明确规定了宝石加工场所的基本职业卫生要求、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及预防控制、职业病防治工作的评估。适用于存在宝石加工工作场所(包括选石、切石、打磨、雕刻、冲胚、打孔、抛光、熔炉和化镀等作业)的用人单位;不适用于宝石开采,或宝石作为工业制造业用途的用人单位,但其可参照本指南有关条款做好职业病危害预防控制工作。   本《指南》有7个章节内容和4个附录。“用人单位基本职业卫生要求”章节内容是依照国家现行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编制的,简明扼要地为用人单位列出了履行企业职业卫生管理工作应当开展的工作内容。“宝石加工行业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章节内容是帮助用人单位识别工作场所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所列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在不同规模的企业是不一样的,用人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来识别。“职业病危害因素预防控制”章节内容根据生产工艺流程,对不同的工作岗位提出了简易、可行、易操作、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用人单位应当按照要求组织实施。“职业病防治工作评估” 章节内容是帮助用人单位正确评估职业病危害因素预防控制措施实施效果。用人单位可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合理确定评估内容和重点。在生产设备上安装局部排风罩是宝石加工企业最有效的预防控制粉尘危害的措施,应当按照本《指南》附录D正确安装局部排风罩。   本《指南》是落实《职业病防治法》,预防控制职业病的重要配套标准,将有助于强化宝石加工行业用人单位责任,从源头上全面掌握预防控制宝石加工行业工作场所各种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建立符合职业卫生标准和劳动条件的工作场所,以有效预防和遏制宝石加工行业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发生。   《血中1,2-二氯乙烷的气相色谱-质谱测定方法》解读   1,2-二氯乙烷是广泛使用的有机溶剂,目前主要用作化学合成的原料、工业溶剂和粘合剂。1,2-二氯乙烷对眼睛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吸入可引起肺水肿,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刺激胃肠道,引起肝、肾和肾上腺损害。由于目前仍无1,2-二氯乙烷的生物监测指标, 1,2-二氯乙烷的职业中毒诊断缺乏具有代表性的指标,曾有病例被误诊为急性有机磷中毒或癫痫。我国迫切需要制定1,2-二氯乙烷的生物监测指标,建立生物材料中1,2-二氯乙烷的标准检测方法。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在��内实验室已越来越普及,方法可以得到较好的推广应用。本标准依据职业卫生标准制定指南第5部分:生物材料中化学物质的测定方法(GBZ/T 210. 5-2008)进行研究,建立了既适合于实验室普遍应用,又具有特异性的、准确、可靠、灵敏的血样中1,2-二氯乙烷检测方法。   编辑 边 安


相关文章

  • 国家卫计委公布2012年全国职业病报告统计情况
  • 根据职业病防治部门职责分工,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通报两个方面内容:一是2012年职业病防治工作情况;二是2012年全国职业病报告情况. 一.2012年职业病防治工作情况 2011年12月3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关于修改的 ...查看


  • 健康扶贫热点问题,卫计委权威解读
  • 6月2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王培安.国务院扶贫办副主任洪天云介绍了实施健康扶贫工程有关情况,并回答了热点问题. 减轻患者就医费用负担方面,具体有哪些措施? 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 王培安: 健康脱贫简单说有 ...查看


  • 医院管理论坛报社介绍001
  • 标准刊号:CN13-0075 邮发代号:17-20 关键词:创新 整合 合作 共赢 一.核心价值 秉承1个理念:为中国医院带来最具价值的管理 坚持2个使命:搭建医院交流平台:推进医院管理职业化进程 延展3个层次:改变管理模式.造 就医管人才 ...查看


  • 2014年艾滋病分布地图
  • 中国艾滋病地图:北方"男男"传播占比超八成 2014年12月02日 07:12 来源:中国青年网 从地域上看,中国西南重点省份感染比较多,昨日国家卫计委在线访谈透露,云南.广西.四川三个省份的感染者和病人占全国的45%. ...查看


  • 卫计委:这68份委文件失效,不需再执行!
  • 服务有"私"想的创新医生:团结有思想的医疗创业者 医疗健康行业最有价值微号"高端私人医生服务":kgn091(点上面蓝字关注),关注医政医改.私人医生.健康管理.医疗投资.国际医疗.移动医疗.社区医疗 ...查看


  • 卫计委:建立医务人员合法合规薪酬制度相关文件即将出台
  • 针对医疗反腐和卫生计生行风建设问题,国家卫计委6月12日召开例行发布会透露,建立保障医务人员合法合规收入的薪酬制度相关文件即将出台. 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都在不断推进医疗领域反腐工作.2015年,国家卫计委公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卫生计 ...查看


  • 月嫂需要考什么证,如何考?
  • 月嫂需要考什么证,如何考? 做月嫂,考月嫂证从业者必须知道的几个事实: 一.月嫂需要考什么证? 国家有相关月嫂从业证,但是不叫月嫂证,叫做[母婴护理师]或者[母婴保健师],其中母婴护理师资格证是国家人社部颁发,主要学习产妇和新生儿护理,可从 ...查看


  • 小儿推拿师证书怎么考,怎么报名?
  • 小儿推拿师证书怎么考,怎么报名? 小儿推拿古称小儿按摩,按摩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按摩能生热,热能暖身镇痛,出于求生之本能,人类较早的认识到了按摩的原始治疗作用,并逐渐对其总结和完善,最终形成了推拿学科.小儿推拿是中医推拿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 ...查看


  • 取消生育间隔被指系放开二胎信号 社科院否认
  • 2013年06月26日 06:49:39 来源: 新京报 11 在我国,和"计生"相关的风吹草动,总能引来人们注意. 18日,国家卫计委官博一开通,就引来大量网友关于计生政策追问.昨日卫计委组建后举办的首期在线访谈,网友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