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
8
才全德不形:庄子哲学之最高境界
———对《德充符》人物特征的把度
周中兴
摘要:庄子面对世间种种人世差别,提出“齐物”与“因
“才全而的处世哲学,对个人精神价值的实现提出乎天理”
德不形”的道德论说,意欲促使世人破除外形残全之观念,。《德充符》《庄子》注重自身内在之德性为内七篇之第五借其与正常篇。庄子于其中刻意以肢体残缺者作为主角,
人的对话来逐步彰显主旨,通过对形之好残、才之全缺、德之显隐三概念对比,提出德失则形无所成、德有所长而形才全而德不形等观念,进一步展示了其“有人之有所忘、
无人之情”的博大境界,彰显了庄子哲学之最高境界。形,
关键词:才全德不形;庄子哲学;德充符中图分类号:B223.5作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90X(2010)8-134-03
者: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副教授;新疆,乌鲁木齐,830002
庄子身处乱世,面对人世中的种种差别与无奈,提出“齐
“因乎天理”物”与的处世哲学,又对个人精神价值的实现提出“才全而德不形”了的道德修养论,意欲使世人破除外形残全
。《德充符》之观念,而重内在之德性修养为《庄子》内七篇之:“德充于内,第五篇,其题意,郭象注物应于外,外内玄和,信。郭象以“德充于内而自符应于外”若符命而遗其形骸也”解
题,认为一个人若德性充足,外在行为符应而现,不须强求,万
《德充符》物自然往而归之。庄子在中刻意以肢体残缺者作为
主角,借其与正常人的对话来逐步彰显主旨,表现手法奇特。《齐物论》以中对于生死、富贵、物我之消泯看来,人之外形不
无须区别视之,兀者与常人若有差异,则同只是现象之差异,
常人与常人间亦有差别,若执着于外形,作出好坏是非之断,则未能得道其中。因此,庄子以兀者作为全德之人,借寓言故
却受到众人的尊敬与钦佩,原因在事阐明这些人虽形体不全,
。“根本是藉兀者外形之差异,于内在德全之故引发一般人注
。庄子《德充符》意,并以此而反显出兀者内在的精神境界”通
过对形之好残、才之全缺、德之显隐这三组看似对立的概念进行对比,最后从齐物论出发,提出“才全德不形”之观念,进一
“有人之形,步展示了其无人之情”的博大真人境界。
一
形之好残、才之全缺与德之显隐
(一)形之好残《德充符》,“形”就而言有二义,一指人之形躯,形骸,一指外在表现之形式。除“无形而心成者”与“才全德不形”之
“形”“形躯、以形式解外,其余均作形骸”解。文中庄子以六个
形残之人为主角,其人形貌都有先天或后天缺陷,他们不是引人侧目,便是遭受排斥。从常季对王骀的怀疑,子产对申徒嘉
仲尼对叔山无趾的苛责及鲁哀公对哀骀它的第一印的鄙视,
象来看,形残之人似乎难逃为恶、受罪与卑下之判断。故申徒
“人以其全足笑我不全足者众矣”;且人常责人以严,嘉言待己“自状其过以不当亡着众,。故不状其过以不当存者寡”以宽,
:“人不知天命,成玄英疏妄计亏全,况已形好,嗤彼残兀。如
。正因众人有此迷障,此之人,其流甚众”故庄子频以形残对
形残而德全者比之形好而德不全者,不仅不应鄙弃,比形好,
反应受到尊崇。唐君毅认为,庄子喜道奇人奇物,其用意在于
:“庄子所言至德之人,欲人超拔于凡俗之外其德充于内,而见
于形骸,可藉任何残缺不完之形骸而表现,而人亦更忘其形骸
。叔山无趾虽“无足”,之异于人”然比之“有足”而自以为尊
:“刖一足未足以亏其德,者,其品行更显高尚,郭象注明夫形
。形骸对于内在之德,骸者逆旅也”只是外在的躯壳,其背后
故形骸之别亦只是现象不同而已,无尊卑所据之道实无差别,
高下之分。
然人之形骸,或天生残缺,或因罪获刑,或终生保有完好
。“游于羿其因何在?庄子以为“命”也,即天命注定之形体,
。(《德充符》)既之彀中,中央者,中地也,然而不中者,命也””。《至乐》庄子认为世人当“安命篇然人之形躯乃天所命定,
:“命有所成,”云而形有所适也,夫不可损益。形为天定,人既
。《德充符》:“死生存亡,无力改变,不如顺乎天命言穷达贫
。郭象注:富,贤与不肖,毁誉饥渴寒暑,是事之变,命之行也”
“苟知性命之固当,则虽死生穷达,千变万化,淡然自若而和理
。死生贫富等十六事,在身矣”为人生常事,也是天命安排,人
。“知不故唯顺其变化,安之若命,方能泰然自若既无力改变,
(《德充符》),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唯有德者能之”能虚心以顺
命者,则为至德之人。
(二)才之全缺
庄子所述形残之人的种种行为,目的在于树立尊德忘形的观念。因此,相对于形体而言,庄子强调的是才之全与缺,
“才全”?仲尼曰:“死生存亡,何谓穷达贫富,贤与不肖,毁誉饥渴寒暑,是事之变,命之行也,日夜相代忽前,而知不能规乎其始者也,故不足以滑和,不可入于灵府。使之和豫通,而不失于觉,使日夜无隙,而与物为春,是接而生时于心者也,是之
。,“才全”(《德充符》)由此可知谓才全”所指为才质完备,即
“本性”德性的完整保存。岑溢成:在庄子思想体系里,万物之
“自然”,“事之变”、“命之行”,就是是“自然”体悟此“自然”
“自然”,而不使其内动己心也是这就是全其自然之本性,也就
“全其才”,“才全”。此处以“自然之本性”,是即解释“才”当合于庄子之义。
庄子虽未明言才之残缺,然依“才全”之义反推,则未能“依乎天理”、“因其固然”(《养生主》),以人为造作戕害生命之自然者,未能保全人之天然性质,是为才之残缺者。子产以
形体完整讪骂申徒嘉之形残,仲尼以犯罪获刑之善位高权重、
恶观苛责叔山无趾,皆未能认清其中真意,此乃庄子所谓才不全者。
(三)德之显隐
“形之好残”“才之全缺”庄子揭示及两组对立观念,是为
了彰显遗形重德之理念,而德之显隐则进一步阐明修德至极
“形”之人所应展现之境界。此处应指外在表现之形式。庄子
“德不形”:“平着水停之盛也,以水为喻论其可以为法也。内
成和之修也。德不形者,物不能离保之而外不荡也。德者,
”(《德充符》)也。
静止如水,万物以之为取平之准则,原因是能保持内在之
人之德性修养若能静若止水,达到平静而不向外开荡;同样,
和谐境界,则表现于外也与万物融为一体。唐君毅言:德不形,
“内保之而外不荡也”,《人间世》则指此不荡,即不荡乎名之旨。德不荡乎名,则德恒存乎其人;而人与之相接,即与其德相接,而
,“德荡乎名”(《人间不能离。此处以水之特性对比修德之过程
。“内保),人若能免除声名俗累之干扰,则能避免德性之流荡世》
”,“内保德而不外荡乎之而外不荡”即“内保德而不外荡乎名
,“内保吾德而不使之流散以至于有德名”。名”谓
“德不形”谓修德而不形于外。修德于内,虽不求彰显,但
自然会符应于外,使外物自然声应气求,亲之近德充实于内,
之,取而德之,而不愿离去。若不能保持德性内敛,而刻意彰
造成德名,则是非毁誉亦随之而来,庄子借叔山无趾显于外,
,批评孔子求奇诡幻怪之声名为“天邢”可说是与老聃之口,
“德不形”之反例。儒家求经世济民,德形于外,而庄子从自然
认为人只要保持内在德性之修养即可,德之显之角度立论,
隐,就庄子而言,当以不形为贵。
“德”,庄子文中之并非儒家之仁德,其心目中理想人格总
“其知情性,(《庄子·应帝王》)。在其看来,其德甚真”儒家是
:“技于仁者,以仁德规定人格不免走向外在的矫饰擢德塞性
”(《庄子·骈拇》)这种人格显然悖逆了自然之道而以收名声。
完美人格应当如明镜一般彰显趋于虚伪。与外在矫饰相对,
:“至人之用心若镜,”(《庄子其本真品格不将不迎,应而不藏。
,“与道为一”·应帝王》)就是说之精神境界,应以本然之形态
(“收名声”),出现,既不应迎合他人以获得外在之赞誉也不有
(“不藏”)。庄子以本真的人格扬弃仁德的矫饰,所执着庄子:“吾所谓藏者,曾说非所谓仁义之谓也,在其性命之情而已”“藏”(《庄子·骈拇》)这里的矣。是指善。总之,内在品格与
,“真在内者,神动于外,外在表现应当完全一致是所以贵真
”(《庄子·渔夫》)。也。
”“形”二“德之义辨
(一)德失则形无所成。庄子借孔子之口说了一个寓言故
尝使于楚矣,适见豚子食于其死母者,少焉眗若皆弃事:丘也,
之而走。不见己焉尔,不得类焉尔。所爱其母者,非爱其形
“德”“形”也,爱使其形者也。这则寓言正所谓与之关系,小猪而是驱使形体之精神,即内在之德对于母亲之认识并非形体,
“使其形者”或道,一但散失,内在支撑形躯之力量与精神不复则躯壳也不再具有任何意义。同理,横尸沙场的武将,存在,
人们为他举行葬礼时,不使用饰有武器的棺椁;而断脚之人不
“无本”爱鞋子,皆因之故。一但失去根本,则再多的添饰也无
所着落。那些为天子服侍的人,一定要保持身体的完整,不能
更何况是有丝毫的损伤。人对于形体之完整尚且如此看重,
主宰形体之内在精神?德为根,形为本;本失,则根无所依,故庄子以为德失则形无所成,德当重于形。
(二)德有所长而形有所忘。闉跂支离无唇与翁盎大瘿皆为形貌丑恶之人,国君久与之处后,视一般正常人反觉奇怪,庄子作此寓言,是为了说明“德有所长而形有所忘”之理。郭象注曰:其德长于顺物,则物忘其丑;长于逆物,则物忘其好。德原为人生之修养,然作用于外,可使人忘却形骸之残缺丑
“丧我”因全德者实已臻之境界,既已丧我,则他人外物亦恶,
将失去成心攻讦之的,而消弭于无形,人尚且不可视,何况于
,形骸之残缺与否?哀骀它先是“以恶骇天下”然国中之人不
鲁哀公初见之亦惊怖其貌,然而久与之分男女皆悦而亲之,
“有意乎其为人也”,处,则甚至有将国政托付与他的念头和举
故人所见均德符应于外所展现之修养,其措。哀骀它因德全,
容貌之丑陋早为人所忘却,此亦“德有所长而形有所忘”之一例。历来学者如郭象、成玄英等,对于“不忘其所忘而忘其所
,此谓诚忘”多解释为不忘记形体而忘记德性,叫做真正不忘,
的忘。若依此论,则“德有所长而形有所忘”之后,更应当忘
“诚忘”。忘形易而忘德难,德,方为故忘德较之忘形,其境界
“形”,一般人所不容易忘记者为容易忘更上一层。我们认为,
“德”,“不忘其所忘而忘其所不忘,(《德充此谓诚忘”记者为
。就文章之脉络来看,),即不忘德而忘形,谓之“诚忘”此符》
“德有所长而形有所忘”“形忘”,“德”“形”处呼应之结合与之再次说明人应当重德而遗形。概念,
(三)才全而德不形。“才全”指的是德性的完整保存,“德不形”指的是德性内保涵持而不外显,两者之层次显然有
《庄子发微》:“才全”别。钟泰说即德全。易“德”曰“才”者,“德不形”,以接云不可用两德字,故不得不变其文也。此处以“德全”“才全”,释则文义益发明白;而“德全”与“德不形”之
,概念区别也更加清楚。庄子绾和“形”与“德”说明人生在世
,若能充实内在修养,使“德有所长”自然能不注重外貌。而
“形有所忘”后,更进一步指陈世人保持自然质性之完整与和
。“盖才全之为全,谐,而不彰显于外之可贵即在其为不形,为
其德不形始足以全其才,为其才全始足以显其德之不形,才全
。《德充符》与德不形不过是同一境界的两种不同表示而已通
篇所举六个形残之人,王骀能齐一死生、万物之变,保持内心的和谐宁静,如止水般保全自己的德性;申徒嘉明乎“知其不
的道理,超脱外在形骸之残缺,而游于形骸之可而安之若命”
“尊足者存”,内;叔山无趾知有通彻“死生一条,可不可一贯”“未信而信,之道理;哀骀它无功而亲,使人授己国,唯恐其不
;闉跂支离无唇与翁盎大瘿皆悦国君,而国君以其貌为受也”
正常。其形虽残,其德则全,然而人未能明白者,皆忘德而不忘形之故也。此六人能保全与生俱来之内在德性,虚心以顺
故人初见多以其貌骇之,久之则因万物之化;其德不显于外,
德忘形。然而,德虽不显于外,而终符应于外在行为之表现,使人
:“才全德不形”自然归附于他而不愿离去,可谓是之作用。
三有人之形,无人之情
《德充符》末段,庄子藉与惠子之谈话,提出人要“有人之
“无情”?“无情”形,无人之情”的观念。何谓并非无感情,真
“喜怒通四时”。无情只是“言人之不以好恶内伤其身,人也会
(《德充符》)。简言之,常因自然而不益生”真人是因任天性之
。“倒置之民”“忘其所不忘,”,“忘其内而情者则不忘其所忘饰其外,外神劳精,皆于生外而附益之也。好生而恶死,好存
好达而恶穷,好富而恶贫,好誉而恶毁;所好为贤,所而恶亡,
”。《逍遥游》恶为不肖。乃至饥渴寒暑,皆不顺其情之所适然
:“至人无己,。“无己”篇中说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即“无”。“我”“自然”、“虚静”,“无我”我的本质是所以就是不对任
。正如汤一介先生所何非本真的东西作任何人为地“追求”
,“无我,并非从形体上灭我,而是从精神上削损去原来的那说
。近个为功名利禄、是非善恶所束的状态,以归于本真的我”
“无己”的妙处时说,代学者蒋锡昌解惟有无己,方能无功、无,“方能超越一切,名;惟有无己无待一切……方能逍遥自如,”快乐无穷。
“无情”,;“无己”,真人故能不因情伤性故能不因己束性。
“形如槁木,(《齐物论》),无情又无己,则心若死灰”如是则能
。《史记》“宁游戏污渎之养性,能全性,逍遥以自适中说,庄子。无怪乎《庄子》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一书置《逍遥游》
“扶摇而上九万里”,篇于首,大鹏可谓壮观。真人之逍遥则心
无所待,怡然神旷,悠然自得,如“入无穷之门,以游无极之”,“与日月参光,“登高不栗,(《在宥》),与天地为常”入水野
(《大宗师》)。这是一种无任何负累的、不濡,入火不热”人与
天(道)完全融为一体的绝对自由的境界。冯友兰先生认为这
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是人可能有的四境界(自然境界、
——天地境界。他说:“我们所谓天地境界)中的最高的境界—
”《庄子·山水》界,用道家的话,应称为道德境界。又说“篇说
乘道德而浮游,浮游乎万物之祖,物物而不物于物,此是道德
”之乡。此所谓道德之乡正是我们所谓天地境界。
“善”,“真”,相较于儒家之重道家更多地赋予理想人格以
,其人格典范被称之为“真人”与天人关系上突出自然原则相
。“不以心捐道,应,人格上的真,首先表现为合乎自然不以人
”“不以心捐道”,(《庄子·大宗师》)所谓助天,是之谓真人。即
理想人格并非与自然对立之物,顺应自然之道。在道家看来,
相反,总是融入天地之中,与万物一体,所谓“天地与我并生,
(《庄子·齐物论》)。在此种境界中,而万物与我为一”人不再
而是不断化解与自然的紧张对立,使把自然视为异己的对象,
,“独与天地精神往来,小我与宇宙大我达到内在的统一而不
(《庄子·天下》)。正是在与自然的契合中,人格傲倪于万物”
“真人”达到了一种逍遥之境,这就是庄子所欲展现世人之最
高境界。
参考文献:
[1]高柏园:《庄子内七篇思想研究》台北万卷楼图书有限公司1993年版。
[2]邓小明:《庄子之“道”》,《求索》2008年第8期。释义[3]郭庆藩:《庄子内七篇思想研究》,文津出版社1992年版。[4]唐君毅:《中国哲学原论·原道篇》,台北学生书局1996年版。
[5]蒋锡昌:《庄子哲学·逍遥游校释》,上海书店1992年版。[6]史国良:《〈庄子·逍遥游〉》,《甘肃社会篇大鹏形象新论2008年第4期。科学》[7]禹旭才、:《庄子“真人”,李霞人格与学者的治学追求》《求索》2008年第10期。[8]张松如、:《老庄论集》,陈鼓应齐鲁书社1987年版。[9]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方克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10]朱哲、:《有教无类、——孔子教育思想鹿丽萍立德树人—
》,《伦理学研究》,2009年第5期。的伦理意蕴
(责任编辑:章克团)
(上接181页)
产物权及船舶物权与航空器物权的法律适用。中国国际私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私法示范法》学会起草的则对涉外物权
——91条该法第76—的法律适用问题作出了相对完善的规定,
规定了物权的法律适用问题。笔者认为,该《示范法》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当代物权客体的新发展,如该法第82条关于动产物权凭证的法律适用和该法第83条关于商业证券的法律
《示范法》适用都考虑到了适用意思自治原则。但仍未能全部
如对于海域使用权与虚拟财产反应当代物权客体的新发展,
,《示范法》中未有相关规定。对此,笔者认的法律适用问题
为,我国国际私法立法仍需进一步完善,建议立法中增加海域使用权和虚拟财产的法律适用规则,规定海域使用权适用物之所在地法,物之所在地法之适用应考虑相关国际法及国际惯例。虚拟财产适用玩家的住所地法。此外,对于涉外物权
笔者认为法律适用中的公共秩序保留制度的具体适用问题,
要根据我国物权立法与司法实践对于物权客体范围的界定而确定,如果我国立法与司法实践将脱离人体的器官及组织、死
尸体、人体医疗废物、胚胎等作为物权的客体,则对于那些胎、
禁止将这些标的物作为物权的客体或者会限制对这些标的物
则可以利用公共秩序保留制度排除适的使用的国家的法律,
用。此外,我国物权立法与司法实践应加强对生物的特殊保护,如果一个国家用一种残忍的、或者有损生态平衡的方式处置这些生物,则我国也可以利用公共秩序保留制度排除这些国家法律的适用。
注:
:《论物权法规定的物权客体中统一物的概①杨立新、王竹
,《法学家》2008年第5期。念》载
:《国际法》,②梁西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版,第136页。
:《古代法》,③[英]梅因著,沈景一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
版,第15页。
(责任编辑:叶子)
2010/
8
才全德不形:庄子哲学之最高境界
———对《德充符》人物特征的把度
周中兴
摘要:庄子面对世间种种人世差别,提出“齐物”与“因
“才全而的处世哲学,对个人精神价值的实现提出乎天理”
德不形”的道德论说,意欲促使世人破除外形残全之观念,。《德充符》《庄子》注重自身内在之德性为内七篇之第五借其与正常篇。庄子于其中刻意以肢体残缺者作为主角,
人的对话来逐步彰显主旨,通过对形之好残、才之全缺、德之显隐三概念对比,提出德失则形无所成、德有所长而形才全而德不形等观念,进一步展示了其“有人之有所忘、
无人之情”的博大境界,彰显了庄子哲学之最高境界。形,
关键词:才全德不形;庄子哲学;德充符中图分类号:B223.5作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90X(2010)8-134-03
者: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副教授;新疆,乌鲁木齐,830002
庄子身处乱世,面对人世中的种种差别与无奈,提出“齐
“因乎天理”物”与的处世哲学,又对个人精神价值的实现提出“才全而德不形”了的道德修养论,意欲使世人破除外形残全
。《德充符》之观念,而重内在之德性修养为《庄子》内七篇之:“德充于内,第五篇,其题意,郭象注物应于外,外内玄和,信。郭象以“德充于内而自符应于外”若符命而遗其形骸也”解
题,认为一个人若德性充足,外在行为符应而现,不须强求,万
《德充符》物自然往而归之。庄子在中刻意以肢体残缺者作为
主角,借其与正常人的对话来逐步彰显主旨,表现手法奇特。《齐物论》以中对于生死、富贵、物我之消泯看来,人之外形不
无须区别视之,兀者与常人若有差异,则同只是现象之差异,
常人与常人间亦有差别,若执着于外形,作出好坏是非之断,则未能得道其中。因此,庄子以兀者作为全德之人,借寓言故
却受到众人的尊敬与钦佩,原因在事阐明这些人虽形体不全,
。“根本是藉兀者外形之差异,于内在德全之故引发一般人注
。庄子《德充符》意,并以此而反显出兀者内在的精神境界”通
过对形之好残、才之全缺、德之显隐这三组看似对立的概念进行对比,最后从齐物论出发,提出“才全德不形”之观念,进一
“有人之形,步展示了其无人之情”的博大真人境界。
一
形之好残、才之全缺与德之显隐
(一)形之好残《德充符》,“形”就而言有二义,一指人之形躯,形骸,一指外在表现之形式。除“无形而心成者”与“才全德不形”之
“形”“形躯、以形式解外,其余均作形骸”解。文中庄子以六个
形残之人为主角,其人形貌都有先天或后天缺陷,他们不是引人侧目,便是遭受排斥。从常季对王骀的怀疑,子产对申徒嘉
仲尼对叔山无趾的苛责及鲁哀公对哀骀它的第一印的鄙视,
象来看,形残之人似乎难逃为恶、受罪与卑下之判断。故申徒
“人以其全足笑我不全足者众矣”;且人常责人以严,嘉言待己“自状其过以不当亡着众,。故不状其过以不当存者寡”以宽,
:“人不知天命,成玄英疏妄计亏全,况已形好,嗤彼残兀。如
。正因众人有此迷障,此之人,其流甚众”故庄子频以形残对
形残而德全者比之形好而德不全者,不仅不应鄙弃,比形好,
反应受到尊崇。唐君毅认为,庄子喜道奇人奇物,其用意在于
:“庄子所言至德之人,欲人超拔于凡俗之外其德充于内,而见
于形骸,可藉任何残缺不完之形骸而表现,而人亦更忘其形骸
。叔山无趾虽“无足”,之异于人”然比之“有足”而自以为尊
:“刖一足未足以亏其德,者,其品行更显高尚,郭象注明夫形
。形骸对于内在之德,骸者逆旅也”只是外在的躯壳,其背后
故形骸之别亦只是现象不同而已,无尊卑所据之道实无差别,
高下之分。
然人之形骸,或天生残缺,或因罪获刑,或终生保有完好
。“游于羿其因何在?庄子以为“命”也,即天命注定之形体,
。(《德充符》)既之彀中,中央者,中地也,然而不中者,命也””。《至乐》庄子认为世人当“安命篇然人之形躯乃天所命定,
:“命有所成,”云而形有所适也,夫不可损益。形为天定,人既
。《德充符》:“死生存亡,无力改变,不如顺乎天命言穷达贫
。郭象注:富,贤与不肖,毁誉饥渴寒暑,是事之变,命之行也”
“苟知性命之固当,则虽死生穷达,千变万化,淡然自若而和理
。死生贫富等十六事,在身矣”为人生常事,也是天命安排,人
。“知不故唯顺其变化,安之若命,方能泰然自若既无力改变,
(《德充符》),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唯有德者能之”能虚心以顺
命者,则为至德之人。
(二)才之全缺
庄子所述形残之人的种种行为,目的在于树立尊德忘形的观念。因此,相对于形体而言,庄子强调的是才之全与缺,
“才全”?仲尼曰:“死生存亡,何谓穷达贫富,贤与不肖,毁誉饥渴寒暑,是事之变,命之行也,日夜相代忽前,而知不能规乎其始者也,故不足以滑和,不可入于灵府。使之和豫通,而不失于觉,使日夜无隙,而与物为春,是接而生时于心者也,是之
。,“才全”(《德充符》)由此可知谓才全”所指为才质完备,即
“本性”德性的完整保存。岑溢成:在庄子思想体系里,万物之
“自然”,“事之变”、“命之行”,就是是“自然”体悟此“自然”
“自然”,而不使其内动己心也是这就是全其自然之本性,也就
“全其才”,“才全”。此处以“自然之本性”,是即解释“才”当合于庄子之义。
庄子虽未明言才之残缺,然依“才全”之义反推,则未能“依乎天理”、“因其固然”(《养生主》),以人为造作戕害生命之自然者,未能保全人之天然性质,是为才之残缺者。子产以
形体完整讪骂申徒嘉之形残,仲尼以犯罪获刑之善位高权重、
恶观苛责叔山无趾,皆未能认清其中真意,此乃庄子所谓才不全者。
(三)德之显隐
“形之好残”“才之全缺”庄子揭示及两组对立观念,是为
了彰显遗形重德之理念,而德之显隐则进一步阐明修德至极
“形”之人所应展现之境界。此处应指外在表现之形式。庄子
“德不形”:“平着水停之盛也,以水为喻论其可以为法也。内
成和之修也。德不形者,物不能离保之而外不荡也。德者,
”(《德充符》)也。
静止如水,万物以之为取平之准则,原因是能保持内在之
人之德性修养若能静若止水,达到平静而不向外开荡;同样,
和谐境界,则表现于外也与万物融为一体。唐君毅言:德不形,
“内保之而外不荡也”,《人间世》则指此不荡,即不荡乎名之旨。德不荡乎名,则德恒存乎其人;而人与之相接,即与其德相接,而
,“德荡乎名”(《人间不能离。此处以水之特性对比修德之过程
。“内保),人若能免除声名俗累之干扰,则能避免德性之流荡世》
”,“内保德而不外荡乎之而外不荡”即“内保德而不外荡乎名
,“内保吾德而不使之流散以至于有德名”。名”谓
“德不形”谓修德而不形于外。修德于内,虽不求彰显,但
自然会符应于外,使外物自然声应气求,亲之近德充实于内,
之,取而德之,而不愿离去。若不能保持德性内敛,而刻意彰
造成德名,则是非毁誉亦随之而来,庄子借叔山无趾显于外,
,批评孔子求奇诡幻怪之声名为“天邢”可说是与老聃之口,
“德不形”之反例。儒家求经世济民,德形于外,而庄子从自然
认为人只要保持内在德性之修养即可,德之显之角度立论,
隐,就庄子而言,当以不形为贵。
“德”,庄子文中之并非儒家之仁德,其心目中理想人格总
“其知情性,(《庄子·应帝王》)。在其看来,其德甚真”儒家是
:“技于仁者,以仁德规定人格不免走向外在的矫饰擢德塞性
”(《庄子·骈拇》)这种人格显然悖逆了自然之道而以收名声。
完美人格应当如明镜一般彰显趋于虚伪。与外在矫饰相对,
:“至人之用心若镜,”(《庄子其本真品格不将不迎,应而不藏。
,“与道为一”·应帝王》)就是说之精神境界,应以本然之形态
(“收名声”),出现,既不应迎合他人以获得外在之赞誉也不有
(“不藏”)。庄子以本真的人格扬弃仁德的矫饰,所执着庄子:“吾所谓藏者,曾说非所谓仁义之谓也,在其性命之情而已”“藏”(《庄子·骈拇》)这里的矣。是指善。总之,内在品格与
,“真在内者,神动于外,外在表现应当完全一致是所以贵真
”(《庄子·渔夫》)。也。
”“形”二“德之义辨
(一)德失则形无所成。庄子借孔子之口说了一个寓言故
尝使于楚矣,适见豚子食于其死母者,少焉眗若皆弃事:丘也,
之而走。不见己焉尔,不得类焉尔。所爱其母者,非爱其形
“德”“形”也,爱使其形者也。这则寓言正所谓与之关系,小猪而是驱使形体之精神,即内在之德对于母亲之认识并非形体,
“使其形者”或道,一但散失,内在支撑形躯之力量与精神不复则躯壳也不再具有任何意义。同理,横尸沙场的武将,存在,
人们为他举行葬礼时,不使用饰有武器的棺椁;而断脚之人不
“无本”爱鞋子,皆因之故。一但失去根本,则再多的添饰也无
所着落。那些为天子服侍的人,一定要保持身体的完整,不能
更何况是有丝毫的损伤。人对于形体之完整尚且如此看重,
主宰形体之内在精神?德为根,形为本;本失,则根无所依,故庄子以为德失则形无所成,德当重于形。
(二)德有所长而形有所忘。闉跂支离无唇与翁盎大瘿皆为形貌丑恶之人,国君久与之处后,视一般正常人反觉奇怪,庄子作此寓言,是为了说明“德有所长而形有所忘”之理。郭象注曰:其德长于顺物,则物忘其丑;长于逆物,则物忘其好。德原为人生之修养,然作用于外,可使人忘却形骸之残缺丑
“丧我”因全德者实已臻之境界,既已丧我,则他人外物亦恶,
将失去成心攻讦之的,而消弭于无形,人尚且不可视,何况于
,形骸之残缺与否?哀骀它先是“以恶骇天下”然国中之人不
鲁哀公初见之亦惊怖其貌,然而久与之分男女皆悦而亲之,
“有意乎其为人也”,处,则甚至有将国政托付与他的念头和举
故人所见均德符应于外所展现之修养,其措。哀骀它因德全,
容貌之丑陋早为人所忘却,此亦“德有所长而形有所忘”之一例。历来学者如郭象、成玄英等,对于“不忘其所忘而忘其所
,此谓诚忘”多解释为不忘记形体而忘记德性,叫做真正不忘,
的忘。若依此论,则“德有所长而形有所忘”之后,更应当忘
“诚忘”。忘形易而忘德难,德,方为故忘德较之忘形,其境界
“形”,一般人所不容易忘记者为容易忘更上一层。我们认为,
“德”,“不忘其所忘而忘其所不忘,(《德充此谓诚忘”记者为
。就文章之脉络来看,),即不忘德而忘形,谓之“诚忘”此符》
“德有所长而形有所忘”“形忘”,“德”“形”处呼应之结合与之再次说明人应当重德而遗形。概念,
(三)才全而德不形。“才全”指的是德性的完整保存,“德不形”指的是德性内保涵持而不外显,两者之层次显然有
《庄子发微》:“才全”别。钟泰说即德全。易“德”曰“才”者,“德不形”,以接云不可用两德字,故不得不变其文也。此处以“德全”“才全”,释则文义益发明白;而“德全”与“德不形”之
,概念区别也更加清楚。庄子绾和“形”与“德”说明人生在世
,若能充实内在修养,使“德有所长”自然能不注重外貌。而
“形有所忘”后,更进一步指陈世人保持自然质性之完整与和
。“盖才全之为全,谐,而不彰显于外之可贵即在其为不形,为
其德不形始足以全其才,为其才全始足以显其德之不形,才全
。《德充符》与德不形不过是同一境界的两种不同表示而已通
篇所举六个形残之人,王骀能齐一死生、万物之变,保持内心的和谐宁静,如止水般保全自己的德性;申徒嘉明乎“知其不
的道理,超脱外在形骸之残缺,而游于形骸之可而安之若命”
“尊足者存”,内;叔山无趾知有通彻“死生一条,可不可一贯”“未信而信,之道理;哀骀它无功而亲,使人授己国,唯恐其不
;闉跂支离无唇与翁盎大瘿皆悦国君,而国君以其貌为受也”
正常。其形虽残,其德则全,然而人未能明白者,皆忘德而不忘形之故也。此六人能保全与生俱来之内在德性,虚心以顺
故人初见多以其貌骇之,久之则因万物之化;其德不显于外,
德忘形。然而,德虽不显于外,而终符应于外在行为之表现,使人
:“才全德不形”自然归附于他而不愿离去,可谓是之作用。
三有人之形,无人之情
《德充符》末段,庄子藉与惠子之谈话,提出人要“有人之
“无情”?“无情”形,无人之情”的观念。何谓并非无感情,真
“喜怒通四时”。无情只是“言人之不以好恶内伤其身,人也会
(《德充符》)。简言之,常因自然而不益生”真人是因任天性之
。“倒置之民”“忘其所不忘,”,“忘其内而情者则不忘其所忘饰其外,外神劳精,皆于生外而附益之也。好生而恶死,好存
好达而恶穷,好富而恶贫,好誉而恶毁;所好为贤,所而恶亡,
”。《逍遥游》恶为不肖。乃至饥渴寒暑,皆不顺其情之所适然
:“至人无己,。“无己”篇中说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即“无”。“我”“自然”、“虚静”,“无我”我的本质是所以就是不对任
。正如汤一介先生所何非本真的东西作任何人为地“追求”
,“无我,并非从形体上灭我,而是从精神上削损去原来的那说
。近个为功名利禄、是非善恶所束的状态,以归于本真的我”
“无己”的妙处时说,代学者蒋锡昌解惟有无己,方能无功、无,“方能超越一切,名;惟有无己无待一切……方能逍遥自如,”快乐无穷。
“无情”,;“无己”,真人故能不因情伤性故能不因己束性。
“形如槁木,(《齐物论》),无情又无己,则心若死灰”如是则能
。《史记》“宁游戏污渎之养性,能全性,逍遥以自适中说,庄子。无怪乎《庄子》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一书置《逍遥游》
“扶摇而上九万里”,篇于首,大鹏可谓壮观。真人之逍遥则心
无所待,怡然神旷,悠然自得,如“入无穷之门,以游无极之”,“与日月参光,“登高不栗,(《在宥》),与天地为常”入水野
(《大宗师》)。这是一种无任何负累的、不濡,入火不热”人与
天(道)完全融为一体的绝对自由的境界。冯友兰先生认为这
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是人可能有的四境界(自然境界、
——天地境界。他说:“我们所谓天地境界)中的最高的境界—
”《庄子·山水》界,用道家的话,应称为道德境界。又说“篇说
乘道德而浮游,浮游乎万物之祖,物物而不物于物,此是道德
”之乡。此所谓道德之乡正是我们所谓天地境界。
“善”,“真”,相较于儒家之重道家更多地赋予理想人格以
,其人格典范被称之为“真人”与天人关系上突出自然原则相
。“不以心捐道,应,人格上的真,首先表现为合乎自然不以人
”“不以心捐道”,(《庄子·大宗师》)所谓助天,是之谓真人。即
理想人格并非与自然对立之物,顺应自然之道。在道家看来,
相反,总是融入天地之中,与万物一体,所谓“天地与我并生,
(《庄子·齐物论》)。在此种境界中,而万物与我为一”人不再
而是不断化解与自然的紧张对立,使把自然视为异己的对象,
,“独与天地精神往来,小我与宇宙大我达到内在的统一而不
(《庄子·天下》)。正是在与自然的契合中,人格傲倪于万物”
“真人”达到了一种逍遥之境,这就是庄子所欲展现世人之最
高境界。
参考文献:
[1]高柏园:《庄子内七篇思想研究》台北万卷楼图书有限公司1993年版。
[2]邓小明:《庄子之“道”》,《求索》2008年第8期。释义[3]郭庆藩:《庄子内七篇思想研究》,文津出版社1992年版。[4]唐君毅:《中国哲学原论·原道篇》,台北学生书局1996年版。
[5]蒋锡昌:《庄子哲学·逍遥游校释》,上海书店1992年版。[6]史国良:《〈庄子·逍遥游〉》,《甘肃社会篇大鹏形象新论2008年第4期。科学》[7]禹旭才、:《庄子“真人”,李霞人格与学者的治学追求》《求索》2008年第10期。[8]张松如、:《老庄论集》,陈鼓应齐鲁书社1987年版。[9]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方克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10]朱哲、:《有教无类、——孔子教育思想鹿丽萍立德树人—
》,《伦理学研究》,2009年第5期。的伦理意蕴
(责任编辑:章克团)
(上接181页)
产物权及船舶物权与航空器物权的法律适用。中国国际私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私法示范法》学会起草的则对涉外物权
——91条该法第76—的法律适用问题作出了相对完善的规定,
规定了物权的法律适用问题。笔者认为,该《示范法》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当代物权客体的新发展,如该法第82条关于动产物权凭证的法律适用和该法第83条关于商业证券的法律
《示范法》适用都考虑到了适用意思自治原则。但仍未能全部
如对于海域使用权与虚拟财产反应当代物权客体的新发展,
,《示范法》中未有相关规定。对此,笔者认的法律适用问题
为,我国国际私法立法仍需进一步完善,建议立法中增加海域使用权和虚拟财产的法律适用规则,规定海域使用权适用物之所在地法,物之所在地法之适用应考虑相关国际法及国际惯例。虚拟财产适用玩家的住所地法。此外,对于涉外物权
笔者认为法律适用中的公共秩序保留制度的具体适用问题,
要根据我国物权立法与司法实践对于物权客体范围的界定而确定,如果我国立法与司法实践将脱离人体的器官及组织、死
尸体、人体医疗废物、胚胎等作为物权的客体,则对于那些胎、
禁止将这些标的物作为物权的客体或者会限制对这些标的物
则可以利用公共秩序保留制度排除适的使用的国家的法律,
用。此外,我国物权立法与司法实践应加强对生物的特殊保护,如果一个国家用一种残忍的、或者有损生态平衡的方式处置这些生物,则我国也可以利用公共秩序保留制度排除这些国家法律的适用。
注:
:《论物权法规定的物权客体中统一物的概①杨立新、王竹
,《法学家》2008年第5期。念》载
:《国际法》,②梁西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版,第136页。
:《古代法》,③[英]梅因著,沈景一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
版,第15页。
(责任编辑: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