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结题报告

篇一:小学生文明礼仪培养与养成教育结题报告书

小学生文明礼仪培养与养成教育

实验报告

山东省青州市王坟镇孙旺小学课题实验组

一、 实验的背景及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文明古国”的美誉,学校作为教书育人的专门场所,文明礼仪教育更是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为进一步促进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传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学习现代文明礼仪知识,遵守现代文明礼仪规范,我校以科研带动战略,结合我校实际,积极开展了文明礼仪学习实践活动。我们国家始终都非常重视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非常重视未成年人的健康和谐成长。2004年9月教育部修订颁布新《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2006年10月,党中央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决定等。这些重要的纲领性文件都充分表明了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文明修养的提高,是关系国家前途和命运的大事。我们以为,中华民族的礼仪中,保留了丰富的优秀文化元素,它实际上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体现。实行礼仪教育,不仅是教会儿童懂礼貌,讲理解,做文明人,是做人的基本要求,也是一个人生存、交往的基础。更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是落实民族精神教育的一个有效途径。同时对提高德育的实效性、构建和谐社会也有着积极作用。

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需要适合他们身心发展特点的好的方法途径。因此,在学生中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教会学生“做人”,提高学生文明礼貌修养,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我校学生的礼仪现状

调查发现我校学生独生子女居多,常常以自我为中心,缺乏礼仪常识,不懂得温和谦让,不善于与周围的人交往,讲究个人自由,忽视文明礼仪的重要性,缺乏良好的礼仪习惯,而且一部分家长重智轻德,认为孩子只要学习好就行了,忽略了对孩子文明礼仪的教育,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礼仪作为一种行为规范和行为模式,在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使我们的生活更有秩序,使人际关系更为和谐。在小学生中推行礼仪教育就好比在他的人生起点道路上注入一片春光,让他终身受益。而现代社会发展对人的文明礼仪的要求却在不断提高,因此在我校学生中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势在必行。而目前在我国,近几年来也有人在尝试搞礼仪教育,但问题不少:礼仪教育的目的性、科学性、系统性不够,缺乏理论的指导、操作的方法和训练的手段,与学生实际、社会实际距离较远,效果不理想。我校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抓文明礼仪教育是一项艰巨而长久的任务。本课题在这种情况下开展研究小学生礼仪教育,想以此为锲机,切实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希望通过我们的研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目前小学生道德教育的现状,提高小学生的文明礼仪素养,同时也为学校进行文明礼仪示范教育摸索出一条切实有效的途径,为构建和谐校园出一份力。

礼仪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面貌和文明水准的标志,在现代社会中礼仪不仅仅是个人道德修养的外在表现,更是一个人在社会交往中必须具备的一种素养和能力。孔子曾说:“不学礼,无以立。”“人无礼而不生,事无礼而不深,国无礼而不宁。”我国著名的思想家颜元说:“国尚礼则国昌,家尚礼则家大,身尚礼则身正,心尚礼则心泰。”

著名的儿童教育专家关鸿羽说:“习惯培养需要训练”。著名的教育思想家陶行知先生提出了“生活教育理论”,重视做中学,实践中养成习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也是文明礼貌发展史。直到今天,我国人民热情好客,文明礼貌,尊老爱幼等优良传统仍为世界各国所称道。因此,在学生中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教会学生“做人”,提高学生文明礼貌修养,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礼仪”是指礼节和仪表,它是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一种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既是一种外显行为,也具有知识性。而文明素养则是一种内隐的,较稳定的心理品质。礼仪教育是一种道德修养,健全人格的教育。文明素养的培育,应先从礼仪教育开始。

良好的礼仪习惯对形成健全人格具有积极作用。学生养成了良好的礼仪习惯,个性品德可以相应得到提高。用古今中外的优秀礼仪文化教育学生,能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道德素养,从而实现其人格的完善。

二、实验的过程及做法

1、成立机构,健全组织,深入学习,转变教育观念我们们成立了课题实验课题组。参加实验的人员热情高,干劲足,既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又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较高素质的课题实验机构的建立,有利于实验的顺利进行,有利于经验的总结,有利于教研成果的推广。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为提高课题教研实效,我们们建立健全教研制度,制定了学习制度、集体备课制度、听、评课制度和教学总结制度,以严格的管理制度保证教研活动扎实有效地开展。因此,要求实验教师集体攻关,认真备课,做到“胸中有书、心中有生、手中有法”,钻透“重点、难点、知识点、能力点、教育点”,体现“四为主”(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以会学为宗旨)。

2、坚定信念,增强信心,调动学生参与实验的积极性。

现代教学论认为,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师生共同配合是取得良好课堂效果的保证。所以,教师不但要坚定搞好实验的信念,而且还要调动学生参与实验的积极性,增强学生信心,这是实验成功的前提。在进行实验前,我们首先对学生进行了心理素质教育,教育学生懂得,未来社会文盲不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实践使我们认识到,对学生开展实验前的宣传和发动,做好思想准备和精神准备,坚定学生的信念和信心是十分必要的。在实验过程中,我们们也时刻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对实验始终保持浓厚的兴趣。例如,进行注意力调配训练时,开始前,我们们就进行了思想教育,虽然训练难度大,时间长,见效慢,但只要坚定信心,坚持始终,最终会取得成功的。总之,在进行实验时,让学生始终坚定信念,保持参与实验的积极性是实验成功的保证。

3、从模仿、套用到结合实际,灵活运用。

要想“出格”必先“入格”。 良好的礼仪习惯养成活动开展,在活动中,全校师生积极参与,有力推动了我校学生文明行为养成,对提高学生综合文明程度,营造和谐校园氛围,有效推进素质教育,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现把我校开展课题研究以来的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培养小学生良好礼仪习惯养成研究》的课题进行了近一年的时间了。对于本课题的研究,我校领导高度重视,为了做到有的放矢,把课题研究真正落到实处,我校政教处专门设计了家长问卷调查表,经过师生家长问卷调查分析,我们真切的感受到现在的孩子普遍缺乏吃苦精神、缺乏责任感、缺乏爱心和孝心。因此本学期我们主要针对孩子们的种种不良习惯,开展文明礼仪学习教育。我们主要以活动为载体,将《小学生礼仪规范》贯彻在整个活动中。用学生熟悉的语言、喜闻乐见的方式,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生活实际,进行文明礼仪教育普及活动,从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学习经验,开始模仿很必要。但总是一味模仿、套用,不结合自己学生实际,灵活运用,常常会影响训练的进程和效果。 第一轮:行为习惯长抓不懈

养成教育必须从小抓起,从点滴抓起,我校以文明教育为主旋律,多年来把学习落实《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作为学校的常规教育来抓。学生文明习惯的养成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基点,在工作中我们坚持作到了突出重点,抓住不放,持之以恒。篇二:小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研究结题报告

《小学生文明礼仪习惯养成的研究》结题报告

东港市马家店镇三道岗小学 于忠生孙鸿儒

一、课题的提出:

现在的小学生辨别能力较差,模仿能力强,一些社会上流传过的脏话及不文明的行为,极易误导他们。我校处于偏僻的农村,学生家长忙于生计,对孩子的教育无暇顾及,孩子在文明行为习惯方面表现较差。许多家长只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略了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和良好文明行为习惯的培养。

结合我校现有的德育工作经验,我们研究探索日常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新途经,为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办学品位注入新的活力。

二、课题的界定

文明礼仪,是人类为维系社会正常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它是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并且以风俗、习惯和传统等方式固定下来。重视、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已成为道德实践的一个重要内容。文明礼仪养成教育不是一般的礼貌教育,而是一种道德修养,健全人格的教育。

三、研究目标:

(一)课题研究总体目标:利用各种资源,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行为开始养成良好的习惯到学会做人,从热爱学校及周围环境做起,形成热爱家长、热爱祖国的高尚情操,从培养学习兴趣做起,形成探索能力,从自尊自爱做起,达到自律慎独,自觉养成爱护环境、保护生态文明交往、和谐合作、自主进取、积极探索、努力创造的情感体验、思想认识、行为习惯和优良品质。

(二)研究具体目标

1 、通过对小学生实施日常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方法与途径的研究与实验,进一步增强师生的道德修养与情感素养,掌握先进的德育方法。

2 、着力树立起“人才多样化,人人能成才”的人才观。充分发挥学校在小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5 、力求取得成功经验,不断扩大实验及辐射面积,促进农村小学生的礼仪教育。 6 、进一步丰富德育内容及评价体系,构建“自主体验,引导疏通,循序渐进”的德育教育工作模式,为他们的人生发展奠定基础。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

1 、小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内容、途径以及形式。

2、活动内容序列: 低段 、中段、 高段生活守则和行为规范养成教育行为习惯转变教育 ,学会做人、热爱学校 、热爱家乡 、热爱祖国 。培养学习兴趣勤奋学习 、积极探索 、自尊自爱 、团结友善 、自律慎独 。 (二)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2、调查分析法 3、行动研究法 4、经验总结法

五、本课题研究从 2012 年 4月到 2014 年5 月,共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课题准备阶段( 2012 年 3 月份) 1 、制定课题《实施计划》和《实施方案》。

2 、认真理解方案和计划,设计达到主题目标的方法,形式和途径。 第二阶段 课题实施阶段( 2012 年 4 月 -2014 年 4 月) 1 、确定实验对象和活动主题。

2 、制定出学段主题活动实施办法和评价机制。

3 、进行阶段活动检测与反馈,总结阶段性日常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活动经验。 4 、定期开展课题经验交流会。

5 、举办校内日常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成果展示活动。

6 、以论文和总结形式形成阶段性成果。制定出三个层次的礼仪标准与要求 层次一:制定计划、分年段进行训练

小学生不同年段“文明礼仪”养成教育评比标准层次二:家校结合,深化推进阶段

家校结合,使文明礼仪深入到每一户家庭。在第一阶段校园礼仪的实施基础上,延伸礼仪教育内容,适当增加家庭礼仪方面的要求。使学生的文明行为从校园延伸到家庭。让“文明礼

仪”之花开遍家家户户。

第二阶段评比标准

小学生“家校文明礼仪”评比标准

(1)热爱祖国,会唱国歌。升降国旗时做到脱帽、立正、行礼。

(2)尊敬老师,听从老师的教导,见到老师要主动问好、让路(集体活动时除外)。进老师办公室先喊报告,经允许后再进人;离校时与老师道再见。 (3)同学之间要互相谦让,友爱互助。不打架,说话文明。

(4)就餐要守秩序,先人后己,不争先恐后,不高声喧哗,不留剩菜剩饭;饭后,要轻放餐盘,且要整齐。

(5)遵守课堂、课间纪律,排队做到静、齐、快,集会时要静听。领奖或递送物品时,起立并用双手。

(6)对人说话和气,有礼貌。会用礼貌用语:请、您、您好、谢谢、对不起、没关系、再见。

(7)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乱扔果皮纸屑,见到果皮纸屑主动捡起。 (8)对待客人主动问好,热情引路,不围观,不尾随。

(9)不贪小便宜,拾金不昧。未经别人同意,不拿别人的东西,借东西要还。

(10)按时到校、离校。服装整洁,不穿拖鞋和背心。上放学路上戴好小黄帽和校徽,少先队员要佩戴红领巾。

(11)放学后,学生一律排路队离校。回家路上不逗留,要准时返家。外出时,要先经父母同意。

(12)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家中吃饭请长辈先就座;早晨应问候“爸妈,早上好!”夜晚睡觉前应说:“晚安”,离家前或跟父母分别时说:“再见” 或“爸妈,我去了”,回家应说:“我回来啦!” 平时主动为父母分担力所能及的家务事。

(13)在家要按时作息,起床后自己整理好床铺、打扫好居室卫生。

(14)对父母说话要诚实,做错事要勇于承认,进行自我批评。要简单地向家长汇报一天的学校生活,作业、试卷要主动请家长过目。

(15)要虚心听取父母和长辈的正确教导,有不同意见可以耐心地与家长交换,但不要耍脾气、赌气,更不应跟家长顶嘴。篇三:农村小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研究结题报告书 《农村小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研究》结题报告

沛县五段镇中心小学 朱忠沛

一、课题的提出 我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五千年悠久的历史,不但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而且也形成了优良的传统美德。但毋庸讳言,在当今现实生活中,不文明现象依然存在。学校是一个文明的大舞台,师生文明礼仪是学校精神面貌的展现。在日常生活中对学生实施文明礼仪教育,不仅是教会儿童懂礼貌,做文明人,也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更是提高未来公民素质和整个中华民族素质的需要。

我校处于偏僻的农村,学生家长忙于生计,对孩子的教育无暇顾及,孩子在文明行为习惯方面表现较差。在家庭教育中,许多家长只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略了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和良好文明行为习惯的培养。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不仅要教学生学会学习,更要教学生学会做人。叶圣陶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内在素质、外在素质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人在社会中的发展和成功,加强学生的文明礼仪养成教育既是我们弘扬传统美德的需要,也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必然。学生文明礼仪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必须从小抓起。因此,《农村小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研究》使孩子们从小系统地接受良好礼仪规范的熏陶教育,从而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进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其将来成为社会有用之才奠定良好的人生基础。因此本课题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

二、课题的界定

文明礼仪,是人类为维系社会正常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它是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并且以风俗、习惯和传统等方式固定下来。对一个人来说,文明礼仪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对一个社会来说,文明礼仪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度、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重视、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已成为道德实践的一个重要内容。

文明礼仪养成教育不是一般的礼貌教育,而是一种道德修养,健全人格的教育。

三、研究目标:

通过认真系统学习文明礼仪知识,开展文明礼仪养成教育活动,帮助农村学生改掉习惯中的陋习,提高教师和学生的文明礼仪水平,进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把我校建设成为一个文明、和谐的校园。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 小学阶段是人的行为习惯形成的重要时期,而人的行为习惯是通过训练、强化形成的。要通过示范、实践、榜样等方法对学生进行培养训练,做到“知、情、意、行”的相对统一,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小学生不良文明礼仪行为习惯的预防与矫治(以个案为主) 。

(2)在德育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

(3)在班级管理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

(4)在各科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

(5)学校、家庭、社会对小学生文明礼仪习惯养成的影响。

(二)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现代教育理论也为课题组老师提供了丰富的理论依据,这些都为研究工作的展开准备了良好的条件。2、调查分析法

通过对我校学生的礼仪道德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从中了解本校学生的思想道德、行为习惯、文明礼仪的现有状态,从而不断改进研究方法及措施。

3、行动研究法

我们将主要运用行动研究法,寻找提高学生文明礼仪素养,促进学生现代文明意识的途径、方法、措施,边学习、边实践、边探索、边总结,使理论与实践、成果与应用有机结合起来。

4、经验总结法:模式筛选法、典型个案法。

利用在实验研究过程中积累起来的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分析概括教育现象,选择有代表性的总结对象,正确区分现象与本质,得出在礼仪道德教育中规律性的结论,并使之有推广价值。

五、课题研究时间安排: 前期准备阶段(2010年1月——2010年2月)

1、收集信息,撰写课题实施方案。

2、收集信息,查阅《二十一世纪中国德育改革与创新》、《中国德育》等相关资料,为接下来的实践提供相关资料。

3、制订课题工作计划

课题研究实施阶段(2010年3月-----2010年12月)

研究第一阶段

1、阅读相关方面的专著,如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的《习惯成自然》,魏书生的《班主任工作漫谈》,制定相关的调查表,统计表,分析表

2、调查原有的文明礼仪素养,分析现状。

3、探索一条培养农村小学生良好礼仪习惯的最佳途径。4、记录好相关信息、资料,并开展实践活动。

研究第二阶段

1、完成阶段研究报告,进行阶段成果评估。

2、修正实施方案,继续下一轮的研究。

结题阶段(2011年1月-----3月)

1、整理资料

2、撰写结题报告

3、推广研究成果

六、课题研究的过程与措施: 本课题研究过程中,开设了“小学生校园礼仪”、“小学生家庭礼仪”、“小学生社会礼仪”课程(分年段),开展了实践研究,针对实际情况调整教育内容和方式方法。

(一)、认真开展文明礼仪知识的学习。利用校会、班会和晨会课进行“主动招呼礼仪”、“进出办公室礼仪”、“就餐的礼仪”、“着装礼仪”、“坐姿、站姿、走姿礼仪”、“同学间友好相处礼仪”、“升旗仪式礼仪”、“借阅图书礼仪”、“待客做客礼仪”等文明礼仪常规的学习。介绍礼仪教育的意义、礼仪规范,检查方法,评比标准。这样教育内容系统、集中,学生容易形成清晰的概念,起到明理导行的作用。

(二)、学科教学有机渗透。学校以教学为主,教师在各科教学中结合学科特点,遵循知识传授与思想教育相一致的原则,运用教材内容,有机地进行礼仪教育。如:英语学科结合句型教学,帮助学生掌握“向别人借东西时,不小心碰到别人时,为别人提供帮助时?? ”的礼貌用语。体育学科在教学过程中适时进行集队、竞赛时的礼仪行为训练等。(三)、班队活动养成训练。一是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进行训练:如小学生文明礼仪知识竞赛、文明礼仪展示赛、少先队“三级报告”比赛,“21天养成一个好习惯”雏鹰礼仪争章活动,等。二是艺术活动:通过“国庆礼赞”诗歌朗诵、歌咏会、观摩影片等活动,进行演出礼仪、文明观众礼仪的训练;三是体育活动:通过田径运动会、广播操比赛等体育活动,赛精神面貌、赛纪律、赛礼仪。四是实践活动:同学间结互帮对子,学习上互帮,为特困小伙伴捐款、捐书,在实践中学习处理与同学间的关系,进行关心他人、团结互助的行为训练。

(四)、榜样示范正面诱导。关于教育孩子,英国教育家洛克指出:最简明、最容易而又最有效的办法是把他们应该做或是应该避免的事情的榜样放在他们跟前,一旦你把他们熟知的人的榜样给他们看了,同时说他们为什么漂亮或为什么丑恶,那种吸引或阻止他们去模仿的力量,是比任何能够给予他们的说教都大。因此,我通过四个方面给学生作示范。一是为人师表作示范。要求教师对学生“笑脸相迎”、“耐心回应”、“眼神鼓励”、“爱心相待”,以良好的仪表风范为学生作榜样。二是先进人物示范。通过先进人物的先进事迹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三是文明家长作示范,要求家长当好文明家长,注意发挥示范作用。四是学生身边的榜样作示范,评比礼仪之星,公开表彰并及时宣传报道,请有突出表现的同学站在国旗下,当光荣升旗手。

(五)、校园文化环境陶冶。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不仅具有情感陶冶的作用,而且具有心理行为的制约作用,基于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我们努力创造高品味的校园环境。用整洁、优美、生气勃勃的校园文化环境,发挥其强大的潜移默化的规范力量,使在校园的每一个学生自觉规范自己的言行,形成良好的习惯。

篇一:小学生文明礼仪培养与养成教育结题报告书

小学生文明礼仪培养与养成教育

实验报告

山东省青州市王坟镇孙旺小学课题实验组

一、 实验的背景及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文明古国”的美誉,学校作为教书育人的专门场所,文明礼仪教育更是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为进一步促进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传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学习现代文明礼仪知识,遵守现代文明礼仪规范,我校以科研带动战略,结合我校实际,积极开展了文明礼仪学习实践活动。我们国家始终都非常重视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非常重视未成年人的健康和谐成长。2004年9月教育部修订颁布新《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2006年10月,党中央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决定等。这些重要的纲领性文件都充分表明了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文明修养的提高,是关系国家前途和命运的大事。我们以为,中华民族的礼仪中,保留了丰富的优秀文化元素,它实际上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体现。实行礼仪教育,不仅是教会儿童懂礼貌,讲理解,做文明人,是做人的基本要求,也是一个人生存、交往的基础。更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是落实民族精神教育的一个有效途径。同时对提高德育的实效性、构建和谐社会也有着积极作用。

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需要适合他们身心发展特点的好的方法途径。因此,在学生中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教会学生“做人”,提高学生文明礼貌修养,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我校学生的礼仪现状

调查发现我校学生独生子女居多,常常以自我为中心,缺乏礼仪常识,不懂得温和谦让,不善于与周围的人交往,讲究个人自由,忽视文明礼仪的重要性,缺乏良好的礼仪习惯,而且一部分家长重智轻德,认为孩子只要学习好就行了,忽略了对孩子文明礼仪的教育,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礼仪作为一种行为规范和行为模式,在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使我们的生活更有秩序,使人际关系更为和谐。在小学生中推行礼仪教育就好比在他的人生起点道路上注入一片春光,让他终身受益。而现代社会发展对人的文明礼仪的要求却在不断提高,因此在我校学生中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势在必行。而目前在我国,近几年来也有人在尝试搞礼仪教育,但问题不少:礼仪教育的目的性、科学性、系统性不够,缺乏理论的指导、操作的方法和训练的手段,与学生实际、社会实际距离较远,效果不理想。我校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抓文明礼仪教育是一项艰巨而长久的任务。本课题在这种情况下开展研究小学生礼仪教育,想以此为锲机,切实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希望通过我们的研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目前小学生道德教育的现状,提高小学生的文明礼仪素养,同时也为学校进行文明礼仪示范教育摸索出一条切实有效的途径,为构建和谐校园出一份力。

礼仪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面貌和文明水准的标志,在现代社会中礼仪不仅仅是个人道德修养的外在表现,更是一个人在社会交往中必须具备的一种素养和能力。孔子曾说:“不学礼,无以立。”“人无礼而不生,事无礼而不深,国无礼而不宁。”我国著名的思想家颜元说:“国尚礼则国昌,家尚礼则家大,身尚礼则身正,心尚礼则心泰。”

著名的儿童教育专家关鸿羽说:“习惯培养需要训练”。著名的教育思想家陶行知先生提出了“生活教育理论”,重视做中学,实践中养成习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也是文明礼貌发展史。直到今天,我国人民热情好客,文明礼貌,尊老爱幼等优良传统仍为世界各国所称道。因此,在学生中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教会学生“做人”,提高学生文明礼貌修养,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礼仪”是指礼节和仪表,它是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一种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既是一种外显行为,也具有知识性。而文明素养则是一种内隐的,较稳定的心理品质。礼仪教育是一种道德修养,健全人格的教育。文明素养的培育,应先从礼仪教育开始。

良好的礼仪习惯对形成健全人格具有积极作用。学生养成了良好的礼仪习惯,个性品德可以相应得到提高。用古今中外的优秀礼仪文化教育学生,能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道德素养,从而实现其人格的完善。

二、实验的过程及做法

1、成立机构,健全组织,深入学习,转变教育观念我们们成立了课题实验课题组。参加实验的人员热情高,干劲足,既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又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较高素质的课题实验机构的建立,有利于实验的顺利进行,有利于经验的总结,有利于教研成果的推广。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为提高课题教研实效,我们们建立健全教研制度,制定了学习制度、集体备课制度、听、评课制度和教学总结制度,以严格的管理制度保证教研活动扎实有效地开展。因此,要求实验教师集体攻关,认真备课,做到“胸中有书、心中有生、手中有法”,钻透“重点、难点、知识点、能力点、教育点”,体现“四为主”(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以会学为宗旨)。

2、坚定信念,增强信心,调动学生参与实验的积极性。

现代教学论认为,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师生共同配合是取得良好课堂效果的保证。所以,教师不但要坚定搞好实验的信念,而且还要调动学生参与实验的积极性,增强学生信心,这是实验成功的前提。在进行实验前,我们首先对学生进行了心理素质教育,教育学生懂得,未来社会文盲不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实践使我们认识到,对学生开展实验前的宣传和发动,做好思想准备和精神准备,坚定学生的信念和信心是十分必要的。在实验过程中,我们们也时刻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对实验始终保持浓厚的兴趣。例如,进行注意力调配训练时,开始前,我们们就进行了思想教育,虽然训练难度大,时间长,见效慢,但只要坚定信心,坚持始终,最终会取得成功的。总之,在进行实验时,让学生始终坚定信念,保持参与实验的积极性是实验成功的保证。

3、从模仿、套用到结合实际,灵活运用。

要想“出格”必先“入格”。 良好的礼仪习惯养成活动开展,在活动中,全校师生积极参与,有力推动了我校学生文明行为养成,对提高学生综合文明程度,营造和谐校园氛围,有效推进素质教育,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现把我校开展课题研究以来的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培养小学生良好礼仪习惯养成研究》的课题进行了近一年的时间了。对于本课题的研究,我校领导高度重视,为了做到有的放矢,把课题研究真正落到实处,我校政教处专门设计了家长问卷调查表,经过师生家长问卷调查分析,我们真切的感受到现在的孩子普遍缺乏吃苦精神、缺乏责任感、缺乏爱心和孝心。因此本学期我们主要针对孩子们的种种不良习惯,开展文明礼仪学习教育。我们主要以活动为载体,将《小学生礼仪规范》贯彻在整个活动中。用学生熟悉的语言、喜闻乐见的方式,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生活实际,进行文明礼仪教育普及活动,从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学习经验,开始模仿很必要。但总是一味模仿、套用,不结合自己学生实际,灵活运用,常常会影响训练的进程和效果。 第一轮:行为习惯长抓不懈

养成教育必须从小抓起,从点滴抓起,我校以文明教育为主旋律,多年来把学习落实《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作为学校的常规教育来抓。学生文明习惯的养成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基点,在工作中我们坚持作到了突出重点,抓住不放,持之以恒。篇二:小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研究结题报告

《小学生文明礼仪习惯养成的研究》结题报告

东港市马家店镇三道岗小学 于忠生孙鸿儒

一、课题的提出:

现在的小学生辨别能力较差,模仿能力强,一些社会上流传过的脏话及不文明的行为,极易误导他们。我校处于偏僻的农村,学生家长忙于生计,对孩子的教育无暇顾及,孩子在文明行为习惯方面表现较差。许多家长只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略了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和良好文明行为习惯的培养。

结合我校现有的德育工作经验,我们研究探索日常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新途经,为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办学品位注入新的活力。

二、课题的界定

文明礼仪,是人类为维系社会正常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它是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并且以风俗、习惯和传统等方式固定下来。重视、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已成为道德实践的一个重要内容。文明礼仪养成教育不是一般的礼貌教育,而是一种道德修养,健全人格的教育。

三、研究目标:

(一)课题研究总体目标:利用各种资源,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行为开始养成良好的习惯到学会做人,从热爱学校及周围环境做起,形成热爱家长、热爱祖国的高尚情操,从培养学习兴趣做起,形成探索能力,从自尊自爱做起,达到自律慎独,自觉养成爱护环境、保护生态文明交往、和谐合作、自主进取、积极探索、努力创造的情感体验、思想认识、行为习惯和优良品质。

(二)研究具体目标

1 、通过对小学生实施日常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方法与途径的研究与实验,进一步增强师生的道德修养与情感素养,掌握先进的德育方法。

2 、着力树立起“人才多样化,人人能成才”的人才观。充分发挥学校在小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5 、力求取得成功经验,不断扩大实验及辐射面积,促进农村小学生的礼仪教育。 6 、进一步丰富德育内容及评价体系,构建“自主体验,引导疏通,循序渐进”的德育教育工作模式,为他们的人生发展奠定基础。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

1 、小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内容、途径以及形式。

2、活动内容序列: 低段 、中段、 高段生活守则和行为规范养成教育行为习惯转变教育 ,学会做人、热爱学校 、热爱家乡 、热爱祖国 。培养学习兴趣勤奋学习 、积极探索 、自尊自爱 、团结友善 、自律慎独 。 (二)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2、调查分析法 3、行动研究法 4、经验总结法

五、本课题研究从 2012 年 4月到 2014 年5 月,共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课题准备阶段( 2012 年 3 月份) 1 、制定课题《实施计划》和《实施方案》。

2 、认真理解方案和计划,设计达到主题目标的方法,形式和途径。 第二阶段 课题实施阶段( 2012 年 4 月 -2014 年 4 月) 1 、确定实验对象和活动主题。

2 、制定出学段主题活动实施办法和评价机制。

3 、进行阶段活动检测与反馈,总结阶段性日常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活动经验。 4 、定期开展课题经验交流会。

5 、举办校内日常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成果展示活动。

6 、以论文和总结形式形成阶段性成果。制定出三个层次的礼仪标准与要求 层次一:制定计划、分年段进行训练

小学生不同年段“文明礼仪”养成教育评比标准层次二:家校结合,深化推进阶段

家校结合,使文明礼仪深入到每一户家庭。在第一阶段校园礼仪的实施基础上,延伸礼仪教育内容,适当增加家庭礼仪方面的要求。使学生的文明行为从校园延伸到家庭。让“文明礼

仪”之花开遍家家户户。

第二阶段评比标准

小学生“家校文明礼仪”评比标准

(1)热爱祖国,会唱国歌。升降国旗时做到脱帽、立正、行礼。

(2)尊敬老师,听从老师的教导,见到老师要主动问好、让路(集体活动时除外)。进老师办公室先喊报告,经允许后再进人;离校时与老师道再见。 (3)同学之间要互相谦让,友爱互助。不打架,说话文明。

(4)就餐要守秩序,先人后己,不争先恐后,不高声喧哗,不留剩菜剩饭;饭后,要轻放餐盘,且要整齐。

(5)遵守课堂、课间纪律,排队做到静、齐、快,集会时要静听。领奖或递送物品时,起立并用双手。

(6)对人说话和气,有礼貌。会用礼貌用语:请、您、您好、谢谢、对不起、没关系、再见。

(7)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乱扔果皮纸屑,见到果皮纸屑主动捡起。 (8)对待客人主动问好,热情引路,不围观,不尾随。

(9)不贪小便宜,拾金不昧。未经别人同意,不拿别人的东西,借东西要还。

(10)按时到校、离校。服装整洁,不穿拖鞋和背心。上放学路上戴好小黄帽和校徽,少先队员要佩戴红领巾。

(11)放学后,学生一律排路队离校。回家路上不逗留,要准时返家。外出时,要先经父母同意。

(12)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家中吃饭请长辈先就座;早晨应问候“爸妈,早上好!”夜晚睡觉前应说:“晚安”,离家前或跟父母分别时说:“再见” 或“爸妈,我去了”,回家应说:“我回来啦!” 平时主动为父母分担力所能及的家务事。

(13)在家要按时作息,起床后自己整理好床铺、打扫好居室卫生。

(14)对父母说话要诚实,做错事要勇于承认,进行自我批评。要简单地向家长汇报一天的学校生活,作业、试卷要主动请家长过目。

(15)要虚心听取父母和长辈的正确教导,有不同意见可以耐心地与家长交换,但不要耍脾气、赌气,更不应跟家长顶嘴。篇三:农村小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研究结题报告书 《农村小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研究》结题报告

沛县五段镇中心小学 朱忠沛

一、课题的提出 我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五千年悠久的历史,不但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而且也形成了优良的传统美德。但毋庸讳言,在当今现实生活中,不文明现象依然存在。学校是一个文明的大舞台,师生文明礼仪是学校精神面貌的展现。在日常生活中对学生实施文明礼仪教育,不仅是教会儿童懂礼貌,做文明人,也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更是提高未来公民素质和整个中华民族素质的需要。

我校处于偏僻的农村,学生家长忙于生计,对孩子的教育无暇顾及,孩子在文明行为习惯方面表现较差。在家庭教育中,许多家长只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略了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和良好文明行为习惯的培养。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不仅要教学生学会学习,更要教学生学会做人。叶圣陶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内在素质、外在素质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人在社会中的发展和成功,加强学生的文明礼仪养成教育既是我们弘扬传统美德的需要,也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必然。学生文明礼仪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必须从小抓起。因此,《农村小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研究》使孩子们从小系统地接受良好礼仪规范的熏陶教育,从而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进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其将来成为社会有用之才奠定良好的人生基础。因此本课题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

二、课题的界定

文明礼仪,是人类为维系社会正常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它是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并且以风俗、习惯和传统等方式固定下来。对一个人来说,文明礼仪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对一个社会来说,文明礼仪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度、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重视、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已成为道德实践的一个重要内容。

文明礼仪养成教育不是一般的礼貌教育,而是一种道德修养,健全人格的教育。

三、研究目标:

通过认真系统学习文明礼仪知识,开展文明礼仪养成教育活动,帮助农村学生改掉习惯中的陋习,提高教师和学生的文明礼仪水平,进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把我校建设成为一个文明、和谐的校园。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 小学阶段是人的行为习惯形成的重要时期,而人的行为习惯是通过训练、强化形成的。要通过示范、实践、榜样等方法对学生进行培养训练,做到“知、情、意、行”的相对统一,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小学生不良文明礼仪行为习惯的预防与矫治(以个案为主) 。

(2)在德育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

(3)在班级管理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

(4)在各科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

(5)学校、家庭、社会对小学生文明礼仪习惯养成的影响。

(二)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现代教育理论也为课题组老师提供了丰富的理论依据,这些都为研究工作的展开准备了良好的条件。2、调查分析法

通过对我校学生的礼仪道德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从中了解本校学生的思想道德、行为习惯、文明礼仪的现有状态,从而不断改进研究方法及措施。

3、行动研究法

我们将主要运用行动研究法,寻找提高学生文明礼仪素养,促进学生现代文明意识的途径、方法、措施,边学习、边实践、边探索、边总结,使理论与实践、成果与应用有机结合起来。

4、经验总结法:模式筛选法、典型个案法。

利用在实验研究过程中积累起来的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分析概括教育现象,选择有代表性的总结对象,正确区分现象与本质,得出在礼仪道德教育中规律性的结论,并使之有推广价值。

五、课题研究时间安排: 前期准备阶段(2010年1月——2010年2月)

1、收集信息,撰写课题实施方案。

2、收集信息,查阅《二十一世纪中国德育改革与创新》、《中国德育》等相关资料,为接下来的实践提供相关资料。

3、制订课题工作计划

课题研究实施阶段(2010年3月-----2010年12月)

研究第一阶段

1、阅读相关方面的专著,如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的《习惯成自然》,魏书生的《班主任工作漫谈》,制定相关的调查表,统计表,分析表

2、调查原有的文明礼仪素养,分析现状。

3、探索一条培养农村小学生良好礼仪习惯的最佳途径。4、记录好相关信息、资料,并开展实践活动。

研究第二阶段

1、完成阶段研究报告,进行阶段成果评估。

2、修正实施方案,继续下一轮的研究。

结题阶段(2011年1月-----3月)

1、整理资料

2、撰写结题报告

3、推广研究成果

六、课题研究的过程与措施: 本课题研究过程中,开设了“小学生校园礼仪”、“小学生家庭礼仪”、“小学生社会礼仪”课程(分年段),开展了实践研究,针对实际情况调整教育内容和方式方法。

(一)、认真开展文明礼仪知识的学习。利用校会、班会和晨会课进行“主动招呼礼仪”、“进出办公室礼仪”、“就餐的礼仪”、“着装礼仪”、“坐姿、站姿、走姿礼仪”、“同学间友好相处礼仪”、“升旗仪式礼仪”、“借阅图书礼仪”、“待客做客礼仪”等文明礼仪常规的学习。介绍礼仪教育的意义、礼仪规范,检查方法,评比标准。这样教育内容系统、集中,学生容易形成清晰的概念,起到明理导行的作用。

(二)、学科教学有机渗透。学校以教学为主,教师在各科教学中结合学科特点,遵循知识传授与思想教育相一致的原则,运用教材内容,有机地进行礼仪教育。如:英语学科结合句型教学,帮助学生掌握“向别人借东西时,不小心碰到别人时,为别人提供帮助时?? ”的礼貌用语。体育学科在教学过程中适时进行集队、竞赛时的礼仪行为训练等。(三)、班队活动养成训练。一是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进行训练:如小学生文明礼仪知识竞赛、文明礼仪展示赛、少先队“三级报告”比赛,“21天养成一个好习惯”雏鹰礼仪争章活动,等。二是艺术活动:通过“国庆礼赞”诗歌朗诵、歌咏会、观摩影片等活动,进行演出礼仪、文明观众礼仪的训练;三是体育活动:通过田径运动会、广播操比赛等体育活动,赛精神面貌、赛纪律、赛礼仪。四是实践活动:同学间结互帮对子,学习上互帮,为特困小伙伴捐款、捐书,在实践中学习处理与同学间的关系,进行关心他人、团结互助的行为训练。

(四)、榜样示范正面诱导。关于教育孩子,英国教育家洛克指出:最简明、最容易而又最有效的办法是把他们应该做或是应该避免的事情的榜样放在他们跟前,一旦你把他们熟知的人的榜样给他们看了,同时说他们为什么漂亮或为什么丑恶,那种吸引或阻止他们去模仿的力量,是比任何能够给予他们的说教都大。因此,我通过四个方面给学生作示范。一是为人师表作示范。要求教师对学生“笑脸相迎”、“耐心回应”、“眼神鼓励”、“爱心相待”,以良好的仪表风范为学生作榜样。二是先进人物示范。通过先进人物的先进事迹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三是文明家长作示范,要求家长当好文明家长,注意发挥示范作用。四是学生身边的榜样作示范,评比礼仪之星,公开表彰并及时宣传报道,请有突出表现的同学站在国旗下,当光荣升旗手。

(五)、校园文化环境陶冶。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不仅具有情感陶冶的作用,而且具有心理行为的制约作用,基于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我们努力创造高品味的校园环境。用整洁、优美、生气勃勃的校园文化环境,发挥其强大的潜移默化的规范力量,使在校园的每一个学生自觉规范自己的言行,形成良好的习惯。


相关文章

  • 文明礼仪课题
  • <文明礼仪教育与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研究> 课题研究方案 一.课题的提出 在迈入21世纪的今天,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物质文明的高度发展,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培养青少年一代的人文素质:如韩国<道德>课,将教育学生理解生活中 ...查看


  • 小学德育实验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 石洋小学德育实验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一.主题:学礼仪规范,做文明学生 二.课题研究的项目:"明礼"道德实践活动 三.课题研究的背景 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具有"礼仪之邦"的美称.一小是一所承 ...查看


  • 文明礼仪节日
  • 同学们,讲文明礼仪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这个学期,我们开展了八礼四仪活动,我们学 校涌现出了很多文明礼仪好少年.假期里,正是检验我们文明礼仪做得如何的时候.今天在 这里,老师对大家再作一些要求,在假期的社会实践中,争做文明好少年. 一.问候 ...查看


  • 小学高段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结题报告
  • 小学高段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结题报告 xx小学:xxx 一.课题的提出 现在的家庭随着独生子女家庭逐渐变多,家长对孩子行为养成教育缺乏足够的认识.在家长的眼里,孩子们的一些小错误,一些不好的习惯,不算事.家长在言教.身教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种种矛 ...查看


  • 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研究]结题报告
  • 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 <"成长为本-问题导引"教学模式研究>子课题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研究>结题报告 山东省肥城市安驾庄镇马埠小学 张长栋 2014.03 ...查看


  • 节水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 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 <少年儿童行为习惯培养的研究与实践>子课题 <小学生节约用水习惯的培养与研究> 课题结题报告 西安市碑林区何家村小学 课题组 文章类型:工作报告 小学生节约用水习惯 ...查看


  • 文明礼仪与和谐校园
  • 文明礼仪与和谐校园 --四川省双流县棠湖小学 江世海 内容摘要:一个社会中最活跃的构成是人.从根本上讲,和谐的人是构成和谐社会的基础,而培养和谐的人需要教育,学校教育乃关键,突破这一关键的举措便是"礼",并由" ...查看


  • 幼儿园开题报告
  • 幼儿礼貌语言养成教育对策的研究 峰峰矿区滏泉幼儿园 鹿国栋 一.课题的提出 <幼儿园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教育幼儿使用礼貌语言与人交往,形成文明交往习惯.为此,我们在幼教工作实践中,始终坚持将文明礼貌教育作为德育教育的一 ...查看


  • 如何在不同学段小学生中实施文明礼仪教育
  • 小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模仿能力强,是培养良好习惯的最佳时期,因此在小学阶段进行文明礼仪教育,使孩子们从小系统地接受良好礼仪规范的熏陶教育,从而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为其将来成为社会有用之才奠定良好的人生基础. 三年来,笔者主持实施毕节市"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