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计划
一、考研英语基本概况
英语(一) 考试内容
试题分三部分,共52题,包括英语知识运用、阅读理解和写作。
第一部分 英语知识运用
该部分不仅考查考生对不同语境中规范的语言要素(包括词汇、表达方式和结构)的掌握程度,而且还考查考生对语段特征(如连贯性和一致性等)的辨识能力等。共20小题,每小题0.5分,共10分。 第二部分 阅读理解
该部分由A、B、C三节组成,考查考生理解书面英语的能力。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A节(20小题):主要考查考生理解主旨要义、具体信息、概念性含义,进行有关的判断、推理和引申,根据上下文推测生词的词义等能力。要求考生根据所提供的4篇(总长度约为1600词)文章的内容,从每题所给出的4个选项中选出最佳答案。 B节(5小题):主要考查考生对诸如连贯性、一致性等语段特征以及文章结构的理解。本部分有3种备选题型。每次考试从这3种备选题型中选择一种进行考查。 备选题型有:
1)本部分的内容是一篇总长度为500~600词的文章,其中有5段空白,文章后有6~7段文字。要求考生根据文章内容从这6-7段文字中选择能分别放进文章中5个空白处的5段。 2)在一篇长度约500-600词的文章中,各段落的原有顺序已被打乱,要求考生根据文章的内容和结构将所列段落(7~8个)重新排序,其中有2-3个段落在文章中的位置已给出。 3)在一篇长度为500词的文章前或后有6-7段文字或6-7个概括句或小标题。这些文字或标题分别是对文章中某一部分的概括、阐述或举例。要求考生根据文章内容,从这6~7个选项中选出最恰当的5段文字或5个标题填入文章的空白处。 C节(5小题):主要考查考生准确理解概念或结构较复杂的英语文字材料的能力。要求考生阅读一篇约400词的文章,并将其中5个画线部分(约150词)译成汉语,要求译文准确、完整、通顺。考生在答题卡2上做答。
第三部分 写作
该部分由A、B两节组成,主要考查考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共30分。
A节:考生根据所给情景写出约100词(标点符号不计算在内)的应用性短文,包括私人和公务信函、备忘录、报告等。共10分。
B节:考生根据提示信息写出一篇160-200词的短文(标点符号不计算在内)。提示信息的形式有主题句、写作提纲、规定情景、图、表等。共20分。
考查目标
考生应掌握下列语言知识和技能: (一)语言知识 1、 语法知识
考生应能熟练地运用基本的语法知识。
大纲没有专门列出对语法知识的具体要求,其目的是鼓励考生用听、说、读、写的实践代替单纯的语法知识学习,以求考生在交际中更准确、自如地运用语法知识。 2、词汇
考生应能掌握5500左右的词汇以及相关词组。
除掌握词汇的基本含义外,考生还应掌握词汇之间的词义关系,如同义词、近义词、反义词等;掌握词汇之间的搭配关系,如动词与介词、形容词与介词、形容词与名词等;掌握词汇生成的基本知识,如词源、词根、词缀等。
此外,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英语统一考试是为非英语专业考生设置的。考虑到交际的需要,考生还应自行掌握与本人工作或专业相关的词汇,以及涉及个人好恶、生活习惯和宗教信仰等方面的词汇。
(二)语言技能 1、 阅读
考生应能读懂选自各类书籍和报刊的不同类型的文字材料(生词量不超过所读材料总词汇量的3%),还应能读懂与本人学习或工作有关的文献资料、技术说明和产品介绍等。对所读材料,考生应能: ① 理解主旨要义;
② 理解文中的具体信息; ③ 理解文中的概念性含义;
④ 进行有关的判断、推理和引申; ⑤ 根据上下文推测生词的词义;
⑥ 理解文章的总体结构以及上下文之间的关系; ⑦ 理解作者的意图、观点; ⑧ 区分论点和论据。 2、写作
考生应能写不同类型的应用文,包括私人和公务信函、备忘录、报告等,以及一般描述性、叙述性、说明性或议论性的文章。写作时,考生应能: 做到:
1)语法、拼写、标点正确,用词恰当; 2)遵循文章的特定文体格式;
3)合理组织文章结构,使其内容统一、连贯; 4)根据写作目的和特定读者,恰当选用语域。 考试形式
考试形式为笔试。考试时间为180分钟。满分为100分。
试卷包括试题册和1张答题卡。考生应将1~45题的答案按要求填涂写在答题卡相应题号的选项上,将46~52题的答案书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的边框区域内。 试卷结构
如图
二、整体复习规划
总体来说,考研英语的复习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现在开始—2015年6月)是基础磨合阶段,此阶段的复习主要集中在词汇和语法这两门课程上面,词汇是我们英语学习的基础,语法是我们看懂、分析和理解英文句子的必备条件,所以在英语基础复习阶段,我们必须扫清造成我们阅读障碍的这两大基本难题。 第二阶段(2015年6月—2015年9月)是强化提高阶段,主要是对历年考研英语真题进行练习和精讲,以及考研英语各大模块进行专项化练习。
第三阶段(2015年10月—2015年11月)是重点突破阶段,主要是对考研英语的核心模块阅读和写作进行最后的冲刺复习,同时,要对自己相对薄弱的模块进行重点突破。
第四阶段(2015年12月—考前)冲刺模考阶段,本阶段,依托模考课程及冲刺点睛课程,查缺补漏,完善做题思路、熟练答题技巧,完成最后的冲刺复习。
三、基础磨合阶段复习说明
基础磨合阶段复习总体规划(寒假计划,今日起至3月初开学)
考研备考前期应将大量时间花在考研英语的复习上,尤其是考研大纲词汇的记忆和基本语法知识的学习,只有在前期打好英语基础,才能为之后的英语复习奠定基石,并为后期的政治和专业课复习腾出更多时间。
在基础磨合阶段英语复习,每天大概2-3小时。要完成的任务是到2015年6月份(寒假期间先按照此执行)要把基础阶段视频课程熟练有效地掌握。
要求:
1)词汇5500,复习3遍及以上。 掌握讲义中每一个词汇、同义词、延伸词及真题考查例句。
2)语法,视频课程学习1-2遍。掌握核心语法结构的识别标志和方法,能熟练分析课程及讲义中老师给出的真题经典长难句。
3)零基础直播课程系列,要定期收看视频的回放,进行知识的复习和巩固。直播课程回放,要保证细致学习1-2遍,完成笔记及重难点的整理和熟记。
政治计划
一、考研政治基本概况
参加考研政治理论考试首先要知道它涵盖哪些课程,也即我们的复习范围。考研政治理论考试涵盖五门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科学社会主义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以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政治试卷分值构成:
满分为100分,按每年考试规律看,第一部分马原理,约占24分左右,第二部分毛中特约占30分左右,第三部分纲要约占14分左右,第四部分思修法基约占16分左右,第五部分包括时政以及世经约占16分左右。考生答题时间为180分钟。
二、整体复习规划
总体来说,考研政治的复习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现在开始—6月份)是基础复习阶段,此阶段的复习主要集中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这门课程上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考研政治几门课程中难度最大的,很多概念原理比较抽象,所以要提早进行复习,结合课程,稳扎稳打,吃透基本概念、观点、原理。
第二阶段(7月份—11月上旬)是强化阶段,对课程进行第二轮的复习,此阶段复习四门主体课程——马原、毛中特、纲要、思修法基。复习过程中加入习题和真题训练。
第三阶段(11月中旬—考前)是冲刺阶段(含点题班),主要是冲刺和点题课程的内容,结合时政对五门课程展开有重点的复习。
三、基础阶段复习说明
基础阶段复习总体规划(寒假计划)
考研备考前期无需在政治上花费太多的时间,可以将精力更多的放在英语、数学上面。在基础阶段政治复习要完成的任务是到6月份要把视频课程学习完,把课程列表中的测评题完成,初步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概念、原理,并能从宏观上把握这门课程的脉络框架,从而为强化阶段的进一步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基础阶段课程设置
1.全程复习规划——名师导学课程,制定考研政治总体复习策略。 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提前下手,拿下最难懂、最抽象的课程。 3.真题解读导学课程——通过解读最新真题,了解考研政治命题规律、命题趋势。 基础阶段推荐参考资料 知识讲解类:纸质版讲义。
真题类:任汝芬《2016考研政治理念真题解析 名家详解》、阮晔《2016考研政治真题真相狂揭秘》、石磊《2016思想政治理论历年真题解析及复习思路》(任选一本真题解析即可)
基础阶段复习方法
结合讲义和课程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结合真题解析初步了解考研政治各科框架结
构。
基础阶段复习时间分配
数学计划
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各卷种试卷题型结构均为:
单项选择题 8小题,每题4分,共32分 填空题 6小题,每题4分,共24分 解答题(包括证明题) 9小题,共94分
二、整体复习策略
数学的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考研数学总分150分,其在考研科目当中的地位不言而喻。对于考研考数学的同学来讲,得数学者得天下。数学要想得高分,首先需要一个整体的复习计划,合理安排好复习时间。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的来说,考研数学的学习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现在开始——5月底)是基础复习阶段,此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夯实基础,训练数学思维,掌握一些基本题型的解题思路和技巧,为下一个阶段的题型突破做好准备。
第二阶段(6月初——10月底) 是强化提高阶段,此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大量习题训练,熟悉考研题型,加强知识点的前后联系,分清重难点,让复习周期尽量缩短,把握整体的知识体系,熟练掌握定理公式和解题技巧。
第三阶段(11月初——12月上旬)是冲刺串讲阶段,此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建立清晰的知识体系框架,在知识串讲过程中,找到自己的薄弱环节,利用最后的时间进行巩固,起到查漏补缺的目的。
第四阶段(12月中旬——考前)是模考阶段,此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考前模拟训练,系统检测,让考生在实战中积累临场经验。
三、基础阶段复习计划
考研数学一般考察考生的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解题的能力。数学的复习需要一步一步
的积累知识、循序渐进地完全掌握。学好考研数学,务必要夯实基础。在此,建议您在5月底之前前完成基础阶段的学习,3月份之前主要是以教材、零基础入门课程为主,把教材上的习题做一遍,然后3月份——5月份把基础课程学习一遍,以便于后面的强化、冲刺。根据考研数学中高数、线代、概率所占分值的不同,对不同章节确定了合理的学习时间。
复习计划使用说明:
(1) 计划里明确了每章节的重难点,以及不需要掌握的内容也已经指明,后面备有考纲规定的考试内容,同学们要根据大纲要求合理学习知识点。
(2) 同学们在学习的时候如果有条件一定要和你周围的同学、老师多交流学习心得。只有你总结出来的方法才是最适合你的方法。
(3) 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疑难问题、做错的题目,一定要在第一时间把它整理到你的笔记本里,并到名师堂提问。
本阶段主要复习资料是大学教材,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如果手头没有这几本书,推荐购买:
《高等数学》同济第六版上下册;《工程数学线性代数》同济第五版;《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浙江大学第四版。
学习课程:高等数学零基础入门(一元函数微积分学)、线性代数零基础入门(线代基础)、概率论零基础入门(概率论初步)
高等数学基础、线性代数基础、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基础
说明:听课之前一定要复习过一遍教材,这样在听课的时候才能抓住重点。 零基础入门课程所讲内容是考研数学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部分,其中包括了与考研数学紧密联系的部分高中知识,如三角函数、排列组合等。数学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过程,夯实基础尤为关键,之后的学习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建议先学习零基础入门课程,然后再学习基础课程。
学习顺序:教材与零基础入门课程同步进行,之后学习基础课程。复习教材的时候先复习高等数学内容,高等数学是基础,然后再复习线性代数或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这两者谁前谁后都可以,也可以同时兼顾。过完一轮教材之后跟着我们的课程再学习一遍。
注意:预习内容时,请参考考试大纲的考试内容(最后一列)预习。考试大纲不要的章节内容不用看。
建议:每天学习数学时间2——3小时 下面给出具体的复习安排:
考研数学基础阶段学习计划表(线性代数)
考研数学基础阶段学习计划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PS:专业课的课程还在申请中,等课程确定了,会在与你联系,现阶段以公共课的复习为主。
祝:学习顺利!
英语计划
一、考研英语基本概况
英语(一) 考试内容
试题分三部分,共52题,包括英语知识运用、阅读理解和写作。
第一部分 英语知识运用
该部分不仅考查考生对不同语境中规范的语言要素(包括词汇、表达方式和结构)的掌握程度,而且还考查考生对语段特征(如连贯性和一致性等)的辨识能力等。共20小题,每小题0.5分,共10分。 第二部分 阅读理解
该部分由A、B、C三节组成,考查考生理解书面英语的能力。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A节(20小题):主要考查考生理解主旨要义、具体信息、概念性含义,进行有关的判断、推理和引申,根据上下文推测生词的词义等能力。要求考生根据所提供的4篇(总长度约为1600词)文章的内容,从每题所给出的4个选项中选出最佳答案。 B节(5小题):主要考查考生对诸如连贯性、一致性等语段特征以及文章结构的理解。本部分有3种备选题型。每次考试从这3种备选题型中选择一种进行考查。 备选题型有:
1)本部分的内容是一篇总长度为500~600词的文章,其中有5段空白,文章后有6~7段文字。要求考生根据文章内容从这6-7段文字中选择能分别放进文章中5个空白处的5段。 2)在一篇长度约500-600词的文章中,各段落的原有顺序已被打乱,要求考生根据文章的内容和结构将所列段落(7~8个)重新排序,其中有2-3个段落在文章中的位置已给出。 3)在一篇长度为500词的文章前或后有6-7段文字或6-7个概括句或小标题。这些文字或标题分别是对文章中某一部分的概括、阐述或举例。要求考生根据文章内容,从这6~7个选项中选出最恰当的5段文字或5个标题填入文章的空白处。 C节(5小题):主要考查考生准确理解概念或结构较复杂的英语文字材料的能力。要求考生阅读一篇约400词的文章,并将其中5个画线部分(约150词)译成汉语,要求译文准确、完整、通顺。考生在答题卡2上做答。
第三部分 写作
该部分由A、B两节组成,主要考查考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共30分。
A节:考生根据所给情景写出约100词(标点符号不计算在内)的应用性短文,包括私人和公务信函、备忘录、报告等。共10分。
B节:考生根据提示信息写出一篇160-200词的短文(标点符号不计算在内)。提示信息的形式有主题句、写作提纲、规定情景、图、表等。共20分。
考查目标
考生应掌握下列语言知识和技能: (一)语言知识 1、 语法知识
考生应能熟练地运用基本的语法知识。
大纲没有专门列出对语法知识的具体要求,其目的是鼓励考生用听、说、读、写的实践代替单纯的语法知识学习,以求考生在交际中更准确、自如地运用语法知识。 2、词汇
考生应能掌握5500左右的词汇以及相关词组。
除掌握词汇的基本含义外,考生还应掌握词汇之间的词义关系,如同义词、近义词、反义词等;掌握词汇之间的搭配关系,如动词与介词、形容词与介词、形容词与名词等;掌握词汇生成的基本知识,如词源、词根、词缀等。
此外,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英语统一考试是为非英语专业考生设置的。考虑到交际的需要,考生还应自行掌握与本人工作或专业相关的词汇,以及涉及个人好恶、生活习惯和宗教信仰等方面的词汇。
(二)语言技能 1、 阅读
考生应能读懂选自各类书籍和报刊的不同类型的文字材料(生词量不超过所读材料总词汇量的3%),还应能读懂与本人学习或工作有关的文献资料、技术说明和产品介绍等。对所读材料,考生应能: ① 理解主旨要义;
② 理解文中的具体信息; ③ 理解文中的概念性含义;
④ 进行有关的判断、推理和引申; ⑤ 根据上下文推测生词的词义;
⑥ 理解文章的总体结构以及上下文之间的关系; ⑦ 理解作者的意图、观点; ⑧ 区分论点和论据。 2、写作
考生应能写不同类型的应用文,包括私人和公务信函、备忘录、报告等,以及一般描述性、叙述性、说明性或议论性的文章。写作时,考生应能: 做到:
1)语法、拼写、标点正确,用词恰当; 2)遵循文章的特定文体格式;
3)合理组织文章结构,使其内容统一、连贯; 4)根据写作目的和特定读者,恰当选用语域。 考试形式
考试形式为笔试。考试时间为180分钟。满分为100分。
试卷包括试题册和1张答题卡。考生应将1~45题的答案按要求填涂写在答题卡相应题号的选项上,将46~52题的答案书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的边框区域内。 试卷结构
如图
二、整体复习规划
总体来说,考研英语的复习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现在开始—2015年6月)是基础磨合阶段,此阶段的复习主要集中在词汇和语法这两门课程上面,词汇是我们英语学习的基础,语法是我们看懂、分析和理解英文句子的必备条件,所以在英语基础复习阶段,我们必须扫清造成我们阅读障碍的这两大基本难题。 第二阶段(2015年6月—2015年9月)是强化提高阶段,主要是对历年考研英语真题进行练习和精讲,以及考研英语各大模块进行专项化练习。
第三阶段(2015年10月—2015年11月)是重点突破阶段,主要是对考研英语的核心模块阅读和写作进行最后的冲刺复习,同时,要对自己相对薄弱的模块进行重点突破。
第四阶段(2015年12月—考前)冲刺模考阶段,本阶段,依托模考课程及冲刺点睛课程,查缺补漏,完善做题思路、熟练答题技巧,完成最后的冲刺复习。
三、基础磨合阶段复习说明
基础磨合阶段复习总体规划(寒假计划,今日起至3月初开学)
考研备考前期应将大量时间花在考研英语的复习上,尤其是考研大纲词汇的记忆和基本语法知识的学习,只有在前期打好英语基础,才能为之后的英语复习奠定基石,并为后期的政治和专业课复习腾出更多时间。
在基础磨合阶段英语复习,每天大概2-3小时。要完成的任务是到2015年6月份(寒假期间先按照此执行)要把基础阶段视频课程熟练有效地掌握。
要求:
1)词汇5500,复习3遍及以上。 掌握讲义中每一个词汇、同义词、延伸词及真题考查例句。
2)语法,视频课程学习1-2遍。掌握核心语法结构的识别标志和方法,能熟练分析课程及讲义中老师给出的真题经典长难句。
3)零基础直播课程系列,要定期收看视频的回放,进行知识的复习和巩固。直播课程回放,要保证细致学习1-2遍,完成笔记及重难点的整理和熟记。
政治计划
一、考研政治基本概况
参加考研政治理论考试首先要知道它涵盖哪些课程,也即我们的复习范围。考研政治理论考试涵盖五门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科学社会主义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以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政治试卷分值构成:
满分为100分,按每年考试规律看,第一部分马原理,约占24分左右,第二部分毛中特约占30分左右,第三部分纲要约占14分左右,第四部分思修法基约占16分左右,第五部分包括时政以及世经约占16分左右。考生答题时间为180分钟。
二、整体复习规划
总体来说,考研政治的复习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现在开始—6月份)是基础复习阶段,此阶段的复习主要集中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这门课程上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考研政治几门课程中难度最大的,很多概念原理比较抽象,所以要提早进行复习,结合课程,稳扎稳打,吃透基本概念、观点、原理。
第二阶段(7月份—11月上旬)是强化阶段,对课程进行第二轮的复习,此阶段复习四门主体课程——马原、毛中特、纲要、思修法基。复习过程中加入习题和真题训练。
第三阶段(11月中旬—考前)是冲刺阶段(含点题班),主要是冲刺和点题课程的内容,结合时政对五门课程展开有重点的复习。
三、基础阶段复习说明
基础阶段复习总体规划(寒假计划)
考研备考前期无需在政治上花费太多的时间,可以将精力更多的放在英语、数学上面。在基础阶段政治复习要完成的任务是到6月份要把视频课程学习完,把课程列表中的测评题完成,初步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概念、原理,并能从宏观上把握这门课程的脉络框架,从而为强化阶段的进一步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基础阶段课程设置
1.全程复习规划——名师导学课程,制定考研政治总体复习策略。 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提前下手,拿下最难懂、最抽象的课程。 3.真题解读导学课程——通过解读最新真题,了解考研政治命题规律、命题趋势。 基础阶段推荐参考资料 知识讲解类:纸质版讲义。
真题类:任汝芬《2016考研政治理念真题解析 名家详解》、阮晔《2016考研政治真题真相狂揭秘》、石磊《2016思想政治理论历年真题解析及复习思路》(任选一本真题解析即可)
基础阶段复习方法
结合讲义和课程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结合真题解析初步了解考研政治各科框架结
构。
基础阶段复习时间分配
数学计划
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各卷种试卷题型结构均为:
单项选择题 8小题,每题4分,共32分 填空题 6小题,每题4分,共24分 解答题(包括证明题) 9小题,共94分
二、整体复习策略
数学的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考研数学总分150分,其在考研科目当中的地位不言而喻。对于考研考数学的同学来讲,得数学者得天下。数学要想得高分,首先需要一个整体的复习计划,合理安排好复习时间。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的来说,考研数学的学习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现在开始——5月底)是基础复习阶段,此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夯实基础,训练数学思维,掌握一些基本题型的解题思路和技巧,为下一个阶段的题型突破做好准备。
第二阶段(6月初——10月底) 是强化提高阶段,此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大量习题训练,熟悉考研题型,加强知识点的前后联系,分清重难点,让复习周期尽量缩短,把握整体的知识体系,熟练掌握定理公式和解题技巧。
第三阶段(11月初——12月上旬)是冲刺串讲阶段,此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建立清晰的知识体系框架,在知识串讲过程中,找到自己的薄弱环节,利用最后的时间进行巩固,起到查漏补缺的目的。
第四阶段(12月中旬——考前)是模考阶段,此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考前模拟训练,系统检测,让考生在实战中积累临场经验。
三、基础阶段复习计划
考研数学一般考察考生的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解题的能力。数学的复习需要一步一步
的积累知识、循序渐进地完全掌握。学好考研数学,务必要夯实基础。在此,建议您在5月底之前前完成基础阶段的学习,3月份之前主要是以教材、零基础入门课程为主,把教材上的习题做一遍,然后3月份——5月份把基础课程学习一遍,以便于后面的强化、冲刺。根据考研数学中高数、线代、概率所占分值的不同,对不同章节确定了合理的学习时间。
复习计划使用说明:
(1) 计划里明确了每章节的重难点,以及不需要掌握的内容也已经指明,后面备有考纲规定的考试内容,同学们要根据大纲要求合理学习知识点。
(2) 同学们在学习的时候如果有条件一定要和你周围的同学、老师多交流学习心得。只有你总结出来的方法才是最适合你的方法。
(3) 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疑难问题、做错的题目,一定要在第一时间把它整理到你的笔记本里,并到名师堂提问。
本阶段主要复习资料是大学教材,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如果手头没有这几本书,推荐购买:
《高等数学》同济第六版上下册;《工程数学线性代数》同济第五版;《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浙江大学第四版。
学习课程:高等数学零基础入门(一元函数微积分学)、线性代数零基础入门(线代基础)、概率论零基础入门(概率论初步)
高等数学基础、线性代数基础、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基础
说明:听课之前一定要复习过一遍教材,这样在听课的时候才能抓住重点。 零基础入门课程所讲内容是考研数学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部分,其中包括了与考研数学紧密联系的部分高中知识,如三角函数、排列组合等。数学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过程,夯实基础尤为关键,之后的学习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建议先学习零基础入门课程,然后再学习基础课程。
学习顺序:教材与零基础入门课程同步进行,之后学习基础课程。复习教材的时候先复习高等数学内容,高等数学是基础,然后再复习线性代数或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这两者谁前谁后都可以,也可以同时兼顾。过完一轮教材之后跟着我们的课程再学习一遍。
注意:预习内容时,请参考考试大纲的考试内容(最后一列)预习。考试大纲不要的章节内容不用看。
建议:每天学习数学时间2——3小时 下面给出具体的复习安排:
考研数学基础阶段学习计划表(线性代数)
考研数学基础阶段学习计划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PS:专业课的课程还在申请中,等课程确定了,会在与你联系,现阶段以公共课的复习为主。
祝:学习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