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靠准确的办学定位,学校以品牌专业教育为特色形成了多专业、多层次的办学模式,拥有了高等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和社区教育的功能 在风景秀美的北京西郊,有一所拥有二十多年办学历史的中等职业传统名校。长期以来,该校紧紧围绕全国职教会议的指示精神,立足区域,抢抓机遇,不断创新办学思路,发展成为一所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益的现代化中等职业学校。 这就是被社会广泛誉为京西经济发展中重要的应用型、技能型、实用型人才培养基地的北京市中等职业骨干示范校――门头沟中等职业学校。 2007年6月下旬,《教育与职业》采访了北京市门头沟中等职业学校校长高程祥。 教学师资 突出管理 在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一所学校如果想长足发展,就必须牢牢把握住职业教育发展的规律,结合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特点,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为此,在多年的办学过程中,门头沟职业学校一直把教学管理和师资队伍建设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 高程祥校长告诉《教育与职业》,学校不仅建立健全了各种长效机制,保证领导干部模范作用的发挥,而且还配合教育党委优化干部队伍结构,制定并实施《门头沟区中等职业学校后备干部培训工作意见》,并选拔了一批年轻有为、德才兼备的优秀教师在教育管理岗位上挂职锻炼,达到了培养干部队伍后备力量的目的。 同时,学校提供必要的便利条件,鼓励教师进修学习,使一线教师学历达标率逐年提高;完善青年教师培养制度,启动名师培训计划;完善校级骨干教师奖励制度,加大骨干教师培养力度,提高市、区、校级骨干比例;特别是在专业教师队伍建设上下功夫,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使行业的尖端人才到我校任教,使现有专业教师掌握最前沿的科学技术。 在教学管理方面,学校一方面完善教学管理委员会功能,充分发挥其监督、管理的作用,对专业人才需求进行预测,为学校发展决策提供有力依据,另一方面则发挥教研组、教科研工作室的作用,承担并实施国家及市区级课题任务。同时,实验并实施《学分制管理办法》;完成课程标准优化工作,组织编写符合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特点的形式新颖的校本教材;调整文化课和专业课比例,修订完善部分学科的课程标准;健全毕业生专业技能达标考核标准;加强学生技能教学与培训,毕业生取证率逐年升高,达到90%以上;实现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的“双证”融通。 记者了解到,通过采取最新标准、务实推进和完成课程标准优化工作,组织编写符合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特点的形式新颖的校本教材,调整文化课和专业课比例,学校修订完善了部分学科的课程标准,并健全了毕业学生专业技能达标考核标准。同时,通过加强学生技能教学与培训,使毕业生的取证率每年升高,达到90%以上,努力实现了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的“双证”融通。 经过多年培养,学校如今已拥有一大批德才兼备的优秀教师,其中双师型教师占60%以上。涌现出了一批以全国优秀教师、北京市学科带头人朱德友为代表的优秀教师,他们既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又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较高的教育教学水平。 然而,即便是取得了如此大的成绩,高程祥校长也并不满足,他告诉《教育与职业》,教学质量和对学生实操能力的培养是学校持续发展的关键。学校力争在三年内,把双师型教师的比例由现在的60%提高到80%。 校园文化 德育为先 从现代社会发展的角度来说,学校对于知识的传授,学生智力及生活、生存能力的培养,只是教育的部分使命,而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我们教育肩负的更为重要的职责。 中等职业学校在重视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还要重视德育课的教学,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树立共同的理想和信念,并使其转化成为激励学生积极向上强大精神动力。 因此,在门头沟职业学校,德育工作一直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 在教学实践中,学校积极倡导“自我要求、自我调整、自我约束、自我评价”的良好班风与学风,逐步形成了优良向上的校风,从而既确保了学生在校期间的规范学习,又可使他们将来顺利地走向工作岗位,为其一生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而坚持德育为首的原则也让学校积极贯彻执行《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等,并以“班级家长教师协会协作机制”课题的研究为契机,实行全员育人。 通过实行《副班主任条例》,延伸开展党员联系后进生制度,执行全员德育责任制和政教处全员、全天候巡视等制度,进一步强化了学校的德育工作,使学生受到了良好的职业道德教育。 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学校以艺术节、运动会、技能大赛、各种专项比赛、演讲、广播、板报、宣传橱窗、多媒体软件、各种大型活动等为平台,显现丰富多彩、充满生机的校园文化。同时,通过建立完善学生自主管理制度、爱护公物制度、公共卫生制度、绿化美化制度和校园养护责任制等,也进一步加强了学校的德育工作。 谈及此,高程祥语重心长地指出,根据教育发展的宏观环境及发展趋势,依据人本发展理论,以全面育人为目标,努力把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从而有力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我们有理由相信,有各级政府、各级领导的关注与大力支持,有全体教职工的团结奋进、艰苦创业、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群策群力,中等职业学校必将赢得机遇,长足发展。”高程祥校长如是说。 专业建设基地先行 在专业建设中,学校在进行大量市场调研的基础上,及时调整了专业发展思路。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目前学校专业建设的整体思路是,以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为龙头,继续做实做强计算机、饭店旅游服务、中餐烹饪、电脑美术等专业,开设营养师、物流管理、物流工程、动漫三维、数控等相关专业,以达到适应市场需求,优化专业结构,发挥整体优势的目的。 实训基地建设是一所学校的实力和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为了完善实训基地建设,适应办学需要,学校确定了饭店服务专业(雁翅)、汽车维修专业(工读)、职业教育综合实训基地(农校)的建设和改造工作方案。 汽车修理实训基地建设 该实训基地建设分为校内、校外两部分。其中,校内部分投资30余万元,已完成房屋改造330平方米,建起发动机实验室、零件室、钳工实习室及维修车间等,购置了整车模型、教学示教板、发动机模型、动平衡仪等实训设施。而校外部分则建在工读学校,面积达3500平方米,计划投资950万元。 饭店服务专业实训基地校内部分:计划装备具有吧台及其它设备的高档接待厅,教学实习插花室、调酒室、茶艺室,共计近400平方米,计划投资100万元。实习餐厅暨杭州钱塘人家大酒楼设有800平方米的实习餐厅。装备有16间标准客房,装备了具有8张单人床的教学实习客房。 校外部分:饭店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实训基地设在雁翅培训中心,占地150余亩,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并具有餐厅、浴室及大中小风格的会议室和娱乐场所。经过改扩建,已形成兼教学实习、培训及经营一体化的多功能的实训基地。 职业教育综合实训基地 在永定农校旧址,筹建18000平方米的综合实训楼,该基地靠近六环路,交通便利。计划装备计算机多媒体、旅游服务、烹饪、幼儿教育、美容美发、电脑美术等专业实习教室及配套设备。建成并完善后,将满足教学实习、生产实习、培训和对外经营的功能,达到产教结合的目的。 与此同时,学校还积极引进有丰富工作经验的高级实习指导教师或管理人员;有计划地选派教师参加相关职业技能的进修与培训,并取得相关技能考核等级证书;以校本理念为依据,完善实训基地配套的专业教材;以贴近学生,贴近生产、技术、管理、服务一线为原则,构建学校实用型的校本专业教材。
良好的实训基地建设大大促进了学校的专业建设,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技能水平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和提高。据不完全统计,学校毕业生分配率逐年上升,一次性就业率达到95%以上,“双证书”率达到90%以上,专业对口率达到60%以上。其中,很多毕业生被北京饭店、前门全聚德烤鸭店、银健大厦等北京市级重点企事业单位录用,并受到广泛好评。 社会培训 服务三农 今天,职业教育的发展已经融入整个经济的总体发展之中,具有极强的时代意义。 采访中,高程祥校长告诉记者,职业教育服务于“三农”,是历史的选择,也是历史的使命,“职业教育要为经济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服务,为促进就业――再就业服务,为农业、农民、农村服务。” 为此,学校按照上级主管部门提出的“一校挂两牌,一长管两校,一师任两教”的社区教育构想,紧密围绕坚持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三教统筹”,坚持农科教三结合的方针,学校加大社会就业、再就业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及新型农民的培训力度。 具体来说,学校主要在以下六个方面采取措施,进一步加强了学校社会培训的服务力度: 一、对各乡镇的经济产业现状、人员流向等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科学拟定我校农村培训规划。 二、在继续组织开办农家乐烹饪培训班,组织饭店服务专业的教师到农村传授服务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以调研成果为依据,丰富培训内容,扩大培训范围,提高培训水平。到2008年,职业技能培训覆盖面力争达到90%。 三、开拓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的教育培训市场。充分利用教育培训资源,通过举办日校、夜校、周末学校等形式,对进城务工人员广泛开展技能培训、证书培训和学历教育。 四、启动农村相关专业的中专学历培训工作,努力探索农村成人教育模式,全面提高农民素质,助力本地区新农村建设。 五、树立大职业教育观,完善社区教育功能,拓宽教育渠道,在构建学习型社区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例如,学校的各种运动设施、计算机、图书等教育资源向社区居民有组织的全面开放,发挥资源优势,实现资源共享;服务于社区的两个文明建设:为社区进行计算机知识、家宴、美容美发等培训;组织师生、青年志愿者到社区教授奥运英语;开展文明礼仪培训;开展各种义务服务、宣传活动;到街道、企事业单位开展心理健康培训等。 六、提高办学层次,和大专院校联合办学,运作中职到高职的直通车;继续开设各种短期培训班。 与此同时,《教育与职业》了解到,学校紧密围绕坚持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三教统筹”的大教育观,落实农科教三结合,加大社会就业、再就业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及新型农民的培训力度。 “今后,我们力争办好市级骨干校,发挥软、硬件资源优势,服务产业、促进就业,为区域经济建设输送和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具有专门技能的人才,为提高公民整体素质,构建学习型社会,形成终身学习体系服务”。采访最后,高程祥坚定地告诉《教育与职业》。
依靠准确的办学定位,学校以品牌专业教育为特色形成了多专业、多层次的办学模式,拥有了高等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和社区教育的功能 在风景秀美的北京西郊,有一所拥有二十多年办学历史的中等职业传统名校。长期以来,该校紧紧围绕全国职教会议的指示精神,立足区域,抢抓机遇,不断创新办学思路,发展成为一所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益的现代化中等职业学校。 这就是被社会广泛誉为京西经济发展中重要的应用型、技能型、实用型人才培养基地的北京市中等职业骨干示范校――门头沟中等职业学校。 2007年6月下旬,《教育与职业》采访了北京市门头沟中等职业学校校长高程祥。 教学师资 突出管理 在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一所学校如果想长足发展,就必须牢牢把握住职业教育发展的规律,结合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特点,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为此,在多年的办学过程中,门头沟职业学校一直把教学管理和师资队伍建设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 高程祥校长告诉《教育与职业》,学校不仅建立健全了各种长效机制,保证领导干部模范作用的发挥,而且还配合教育党委优化干部队伍结构,制定并实施《门头沟区中等职业学校后备干部培训工作意见》,并选拔了一批年轻有为、德才兼备的优秀教师在教育管理岗位上挂职锻炼,达到了培养干部队伍后备力量的目的。 同时,学校提供必要的便利条件,鼓励教师进修学习,使一线教师学历达标率逐年提高;完善青年教师培养制度,启动名师培训计划;完善校级骨干教师奖励制度,加大骨干教师培养力度,提高市、区、校级骨干比例;特别是在专业教师队伍建设上下功夫,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使行业的尖端人才到我校任教,使现有专业教师掌握最前沿的科学技术。 在教学管理方面,学校一方面完善教学管理委员会功能,充分发挥其监督、管理的作用,对专业人才需求进行预测,为学校发展决策提供有力依据,另一方面则发挥教研组、教科研工作室的作用,承担并实施国家及市区级课题任务。同时,实验并实施《学分制管理办法》;完成课程标准优化工作,组织编写符合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特点的形式新颖的校本教材;调整文化课和专业课比例,修订完善部分学科的课程标准;健全毕业生专业技能达标考核标准;加强学生技能教学与培训,毕业生取证率逐年升高,达到90%以上;实现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的“双证”融通。 记者了解到,通过采取最新标准、务实推进和完成课程标准优化工作,组织编写符合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特点的形式新颖的校本教材,调整文化课和专业课比例,学校修订完善了部分学科的课程标准,并健全了毕业学生专业技能达标考核标准。同时,通过加强学生技能教学与培训,使毕业生的取证率每年升高,达到90%以上,努力实现了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的“双证”融通。 经过多年培养,学校如今已拥有一大批德才兼备的优秀教师,其中双师型教师占60%以上。涌现出了一批以全国优秀教师、北京市学科带头人朱德友为代表的优秀教师,他们既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又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较高的教育教学水平。 然而,即便是取得了如此大的成绩,高程祥校长也并不满足,他告诉《教育与职业》,教学质量和对学生实操能力的培养是学校持续发展的关键。学校力争在三年内,把双师型教师的比例由现在的60%提高到80%。 校园文化 德育为先 从现代社会发展的角度来说,学校对于知识的传授,学生智力及生活、生存能力的培养,只是教育的部分使命,而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我们教育肩负的更为重要的职责。 中等职业学校在重视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还要重视德育课的教学,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树立共同的理想和信念,并使其转化成为激励学生积极向上强大精神动力。 因此,在门头沟职业学校,德育工作一直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 在教学实践中,学校积极倡导“自我要求、自我调整、自我约束、自我评价”的良好班风与学风,逐步形成了优良向上的校风,从而既确保了学生在校期间的规范学习,又可使他们将来顺利地走向工作岗位,为其一生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而坚持德育为首的原则也让学校积极贯彻执行《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等,并以“班级家长教师协会协作机制”课题的研究为契机,实行全员育人。 通过实行《副班主任条例》,延伸开展党员联系后进生制度,执行全员德育责任制和政教处全员、全天候巡视等制度,进一步强化了学校的德育工作,使学生受到了良好的职业道德教育。 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学校以艺术节、运动会、技能大赛、各种专项比赛、演讲、广播、板报、宣传橱窗、多媒体软件、各种大型活动等为平台,显现丰富多彩、充满生机的校园文化。同时,通过建立完善学生自主管理制度、爱护公物制度、公共卫生制度、绿化美化制度和校园养护责任制等,也进一步加强了学校的德育工作。 谈及此,高程祥语重心长地指出,根据教育发展的宏观环境及发展趋势,依据人本发展理论,以全面育人为目标,努力把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从而有力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我们有理由相信,有各级政府、各级领导的关注与大力支持,有全体教职工的团结奋进、艰苦创业、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群策群力,中等职业学校必将赢得机遇,长足发展。”高程祥校长如是说。 专业建设基地先行 在专业建设中,学校在进行大量市场调研的基础上,及时调整了专业发展思路。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目前学校专业建设的整体思路是,以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为龙头,继续做实做强计算机、饭店旅游服务、中餐烹饪、电脑美术等专业,开设营养师、物流管理、物流工程、动漫三维、数控等相关专业,以达到适应市场需求,优化专业结构,发挥整体优势的目的。 实训基地建设是一所学校的实力和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为了完善实训基地建设,适应办学需要,学校确定了饭店服务专业(雁翅)、汽车维修专业(工读)、职业教育综合实训基地(农校)的建设和改造工作方案。 汽车修理实训基地建设 该实训基地建设分为校内、校外两部分。其中,校内部分投资30余万元,已完成房屋改造330平方米,建起发动机实验室、零件室、钳工实习室及维修车间等,购置了整车模型、教学示教板、发动机模型、动平衡仪等实训设施。而校外部分则建在工读学校,面积达3500平方米,计划投资950万元。 饭店服务专业实训基地校内部分:计划装备具有吧台及其它设备的高档接待厅,教学实习插花室、调酒室、茶艺室,共计近400平方米,计划投资100万元。实习餐厅暨杭州钱塘人家大酒楼设有800平方米的实习餐厅。装备有16间标准客房,装备了具有8张单人床的教学实习客房。 校外部分:饭店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实训基地设在雁翅培训中心,占地150余亩,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并具有餐厅、浴室及大中小风格的会议室和娱乐场所。经过改扩建,已形成兼教学实习、培训及经营一体化的多功能的实训基地。 职业教育综合实训基地 在永定农校旧址,筹建18000平方米的综合实训楼,该基地靠近六环路,交通便利。计划装备计算机多媒体、旅游服务、烹饪、幼儿教育、美容美发、电脑美术等专业实习教室及配套设备。建成并完善后,将满足教学实习、生产实习、培训和对外经营的功能,达到产教结合的目的。 与此同时,学校还积极引进有丰富工作经验的高级实习指导教师或管理人员;有计划地选派教师参加相关职业技能的进修与培训,并取得相关技能考核等级证书;以校本理念为依据,完善实训基地配套的专业教材;以贴近学生,贴近生产、技术、管理、服务一线为原则,构建学校实用型的校本专业教材。
良好的实训基地建设大大促进了学校的专业建设,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技能水平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和提高。据不完全统计,学校毕业生分配率逐年上升,一次性就业率达到95%以上,“双证书”率达到90%以上,专业对口率达到60%以上。其中,很多毕业生被北京饭店、前门全聚德烤鸭店、银健大厦等北京市级重点企事业单位录用,并受到广泛好评。 社会培训 服务三农 今天,职业教育的发展已经融入整个经济的总体发展之中,具有极强的时代意义。 采访中,高程祥校长告诉记者,职业教育服务于“三农”,是历史的选择,也是历史的使命,“职业教育要为经济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服务,为促进就业――再就业服务,为农业、农民、农村服务。” 为此,学校按照上级主管部门提出的“一校挂两牌,一长管两校,一师任两教”的社区教育构想,紧密围绕坚持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三教统筹”,坚持农科教三结合的方针,学校加大社会就业、再就业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及新型农民的培训力度。 具体来说,学校主要在以下六个方面采取措施,进一步加强了学校社会培训的服务力度: 一、对各乡镇的经济产业现状、人员流向等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科学拟定我校农村培训规划。 二、在继续组织开办农家乐烹饪培训班,组织饭店服务专业的教师到农村传授服务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以调研成果为依据,丰富培训内容,扩大培训范围,提高培训水平。到2008年,职业技能培训覆盖面力争达到90%。 三、开拓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的教育培训市场。充分利用教育培训资源,通过举办日校、夜校、周末学校等形式,对进城务工人员广泛开展技能培训、证书培训和学历教育。 四、启动农村相关专业的中专学历培训工作,努力探索农村成人教育模式,全面提高农民素质,助力本地区新农村建设。 五、树立大职业教育观,完善社区教育功能,拓宽教育渠道,在构建学习型社区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例如,学校的各种运动设施、计算机、图书等教育资源向社区居民有组织的全面开放,发挥资源优势,实现资源共享;服务于社区的两个文明建设:为社区进行计算机知识、家宴、美容美发等培训;组织师生、青年志愿者到社区教授奥运英语;开展文明礼仪培训;开展各种义务服务、宣传活动;到街道、企事业单位开展心理健康培训等。 六、提高办学层次,和大专院校联合办学,运作中职到高职的直通车;继续开设各种短期培训班。 与此同时,《教育与职业》了解到,学校紧密围绕坚持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三教统筹”的大教育观,落实农科教三结合,加大社会就业、再就业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及新型农民的培训力度。 “今后,我们力争办好市级骨干校,发挥软、硬件资源优势,服务产业、促进就业,为区域经济建设输送和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具有专门技能的人才,为提高公民整体素质,构建学习型社会,形成终身学习体系服务”。采访最后,高程祥坚定地告诉《教育与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