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佛西:中国现代戏剧教育的丰碑

在中国现代剧坛上,熊佛西——这位中国话剧运动的拓荒者和奠基者,经历了时代风雨的洗礼。今天,我们从他为中国现代戏剧教育奋斗终身的经历中发现,这是一位了不起的教育家,有几点是值得我们永远记取的。

对戏剧教育的执着与忠诚

熊佛西从小爱好戏剧,大学毕业后,父亲要他跟着做生意,他却到美国哥伦比亚大学  研究院拜世界戏剧大师马修士为师,专修戏剧,成了马修士门下一名勤奋的学生。这时  他对戏剧就不是一种自发的兴趣爱好,而是一种自觉的事业追求。他立下宏愿,回国后  要为振兴中华而献身。三年后,他拿着硕士文凭回到祖国,各用人单位抢着聘他。他毅  然接受了北平国立艺术专门学校的聘请,到戏剧系当主任、教授,开始了戏剧教育的生  涯。

熊佛西走进“艺专”戏剧系,等待他的不是鲜花和掌声,而是重重的困难和挑战。当  时,外有黑暗的社会势力的摧残,政府欠薪,内有思想的混乱,教师离职,学生迷茫。  他以顽强的毅力,冲破了层层障碍,苦干了一年,戏剧系面貌大为改观,工作大有起色  。这却招来了军阀政府敌意的目光,说“戏剧系都是共产党”,强令解散。大革命前夕  ,北洋军阀覆灭前的疯狂屠杀,熊佛西陷入彷徨苦闷之中,但是他并没有被吓倒,而是  愤怒地自编自导了四幕话剧《蟋蟀》,抨击军阀互相恶斗残杀。话剧触怒了施暴政的张  作霖,他被捕入狱三天。当奉系军阀被赶出北京时,熊佛西便不计较个人得失,不顾个  人安危,为恢复戏剧系四处奔走,终于获得批准,立即召回已分散的师生,又重新投入  建设戏剧系的忙碌之中。

1931年“九·一八”事变,举国上下群情激愤,学生纷纷走出校园,到前线去,到大  众中去宣传抗日救国。此时熊佛西也深感不能关起门来办学,话剧远离大众、只局限于  知识分子和城市平民之中是没有前途的,因此应晏阳初平民教育会的邀请,于1932年1  月率领部分师生奔赴河北定县农村开展戏剧大众化的实验,在农村开办戏剧学习班,建  立农村剧团,培训农村演员,搞得轰轰烈烈,其成果震惊中外剧坛。可是,“七·七”  卢沟桥事变后,华北沦陷,实验基地又被摧毁,他又只能痛心地离开定县,流亡西南。  但他仍心系戏剧教育。1938年,他流亡到成都。1939年8月,新兴的四川省戏剧教育实  验学校成立,熊佛西任校长,已经中止了的戏剧教育在抗战洪流中又继续了。熊佛西应  着时代的脉搏,适应抗战的需要,充分发挥戏剧的功能,使它成为锋利的战斗武器,担  负起宣传抗战、动员民众的社会责任。这样,学校又成立了“攘外必安内”的反动当局  的眼中钉。1941年,四川省参议院通过决议解散“省剧校”。“省剧校”解散后,熊佛  西在战乱中颠沛流离,但仍不忘戏剧教育。抗战一胜利,他便来到上海,应顾仲彝的邀  请到上海戏剧学校任教授。他以火一样的热情投入到战后重建戏剧教育的工作中去,想  不到还没到一年,市参议会便以“节约开支”为名“裁撤”“剧校”,上海滩并没有因  抗战的胜利而天开云散。在乌云笼罩下,熊佛西勇敢地在报刊上发表文章,驳斥“裁撤  剧校”的种种谬论,与文化界知名人士联名发表公开信,反对“裁撤剧校”,坚决支持  学生的护校斗争。学校保留下来了,校长顾仲彝被逼走了,田汉、洪深等力举熊佛西任  校长,他又一次在风波中挑起了这副重担。然而他面临的是专制统治、社会黑暗,扣发  经费、不给校址、通辑学生的事情接踵而来。“教职工则当空卖绝,不能得一饱。”(  注:《遗爱在心总难忘——原四川省剧校在蓉校友集合追念熊佛西校长纪实》,《戏剧  艺术》1982年第2期)熊佛西和大家一样穷困潦倒,和师生团结苦干,靠每周举行公演卖  艺得来几文钱,买点山芋熬稀饭糊口度日,如此困境一直延续到上海解放。

上海解放了,熊佛西满怀豪情地写下了“从头学起,从头做起”八个大字,意气风发  地以新的思想、新的举措来创办新的戏剧教育。他尽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立和完善  戏剧教育的体制、教师队伍,从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体制、剧场和图书馆等方面  进行了全面的改造和建设,为社会主义的新型教育作出了他特有的贡献。

在漫长而崎岖的戏剧教育的征程上,熊佛西义无反顾地走过来了,立下了一座令人瞩  目的丰碑。

大胆开拓和锐意创新的精神

人们在生活中,都会受到特定的文化模式的制约,凡事来了都习惯按常规走路,若要  突破这个模式,就必须具备开放的文化心理,在价值观念上、生活和工作方式上有个根  本性的转变。1922年,熊佛西进“艺专”,拥护“国剧运动”,主张戏剧系办成戏曲科  班;拥护新兴戏剧,主张戏剧系办成新兴学府。戏剧系应何去何从,年轻的系主任熊佛  西不以自己的观点来决定办学方向,而是走民主的道路,组织师生进行辩论,这表现了  他的胸怀与气魄。管理上的新观念、新做法经过辩论,使大家认定戏剧系应是训练各方  面人才的大本营,是新兴戏剧的实验中心。确定了办学的方向后,熊佛西一切从实践出  发,探索着新兴话剧与传统戏曲相结合的新路子、新体制。

“艺专”戏剧系在城里办学,定县农村该如何办戏剧教育?他深入农村后,敏锐地感到  教育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学校式的,一种是社会式的。社会要进步、要发展,非重视  社会式的教育不可,而戏剧又是进行社会教育的最好方式,它能在娱乐中给人以教育。  在农村“戏剧简直是农民的唯一教育”。(注:熊佛西《大众化之实验》,《熊佛西戏  剧文集》,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版)为了充分发挥戏剧社会教育作用,在内容上他创作  了一批“农民”;在形式上根据农民看戏剧的习惯创建了农村露天剧场,创造了一  套演出方法,很有效地通过戏剧给农民以新的思想文化教育。在学校式的教育方面,受  条件限制,不能办戏剧学校,他就开办戏剧培训班,将那些对戏剧有浓厚兴趣又有表演  才能的农村青年,招来培训,培训后回到村里去组织农村剧团,这方法

很有效,很快农  村剧团在定县遍地开花,掀起了一个新兴的农民戏剧运动,使戏剧大众化实验有了新的  开拓、新的发展。左联一开始就把大众化当作文艺运动的中心问题,号召全体盟员到农  村、到社会的底层中去,去普及革命文学,但左联的戏剧大众化,还只是为大众写戏,  到大众中演戏,演戏给大众看。而熊佛西是教会农民写戏、演戏,农民与农民、演农民  ,演给农民看,这是彻底的大众化,是大众化的深入发展。熊佛西的创新成果在农村开  辟了戏剧大众化的新天地,在中国戏剧教育史上创建了一种崭新的模式。

抗战期间,熊佛西在动乱中创办了四川省戏剧教育实验学校。形式的急剧变化催生了&n

[1]

编辑:admin 作者:

在中国现代剧坛上,熊佛西——这位中国话剧运动的拓荒者和奠基者,经历了时代风雨的洗礼。今天,我们从他为中国现代戏剧教育奋斗终身的经历中发现,这是一位了不起的教育家,有几点是值得我们永远记取的。

对戏剧教育的执着与忠诚

熊佛西从小爱好戏剧,大学毕业后,父亲要他跟着做生意,他却到美国哥伦比亚大学  研究院拜世界戏剧大师马修士为师,专修戏剧,成了马修士门下一名勤奋的学生。这时  他对戏剧就不是一种自发的兴趣爱好,而是一种自觉的事业追求。他立下宏愿,回国后  要为振兴中华而献身。三年后,他拿着硕士文凭回到祖国,各用人单位抢着聘他。他毅  然接受了北平国立艺术专门学校的聘请,到戏剧系当主任、教授,开始了戏剧教育的生  涯。

熊佛西走进“艺专”戏剧系,等待他的不是鲜花和掌声,而是重重的困难和挑战。当  时,外有黑暗的社会势力的摧残,政府欠薪,内有思想的混乱,教师离职,学生迷茫。  他以顽强的毅力,冲破了层层障碍,苦干了一年,戏剧系面貌大为改观,工作大有起色  。这却招来了军阀政府敌意的目光,说“戏剧系都是共产党”,强令解散。大革命前夕  ,北洋军阀覆灭前的疯狂屠杀,熊佛西陷入彷徨苦闷之中,但是他并没有被吓倒,而是  愤怒地自编自导了四幕话剧《蟋蟀》,抨击军阀互相恶斗残杀。话剧触怒了施暴政的张  作霖,他被捕入狱三天。当奉系军阀被赶出北京时,熊佛西便不计较个人得失,不顾个  人安危,为恢复戏剧系四处奔走,终于获得批准,立即召回已分散的师生,又重新投入  建设戏剧系的忙碌之中。

1931年“九·一八”事变,举国上下群情激愤,学生纷纷走出校园,到前线去,到大  众中去宣传抗日救国。此时熊佛西也深感不能关起门来办学,话剧远离大众、只局限于  知识分子和城市平民之中是没有前途的,因此应晏阳初平民教育会的邀请,于1932年1  月率领部分师生奔赴河北定县农村开展戏剧大众化的实验,在农村开办戏剧学习班,建  立农村剧团,培训农村演员,搞得轰轰烈烈,其成果震惊中外剧坛。可是,“七·七”  卢沟桥事变后,华北沦陷,实验基地又被摧毁,他又只能痛心地离开定县,流亡西南。  但他仍心系戏剧教育。1938年,他流亡到成都。1939年8月,新兴的四川省戏剧教育实  验学校成立,熊佛西任校长,已经中止了的戏剧教育在抗战洪流中又继续了。熊佛西应  着时代的脉搏,适应抗战的需要,充分发挥戏剧的功能,使它成为锋利的战斗武器,担  负起宣传抗战、动员民众的社会责任。这样,学校又成立了“攘外必安内”的反动当局  的眼中钉。1941年,四川省参议院通过决议解散“省剧校”。“省剧校”解散后,熊佛  西在战乱中颠沛流离,但仍不忘戏剧教育。抗战一胜利,他便来到上海,应顾仲彝的邀  请到上海戏剧学校任教授。他以火一样的热情投入到战后重建戏剧教育的工作中去,想  不到还没到一年,市参议会便以“节约开支”为名“裁撤”“剧校”,上海滩并没有因  抗战的胜利而天开云散。在乌云笼罩下,熊佛西勇敢地在报刊上发表文章,驳斥“裁撤  剧校”的种种谬论,与文化界知名人士联名发表公开信,反对“裁撤剧校”,坚决支持  学生的护校斗争。学校保留下来了,校长顾仲彝被逼走了,田汉、洪深等力举熊佛西任  校长,他又一次在风波中挑起了这副重担。然而他面临的是专制统治、社会黑暗,扣发  经费、不给校址、通辑学生的事情接踵而来。“教职工则当空卖绝,不能得一饱。”(  注:《遗爱在心总难忘——原四川省剧校在蓉校友集合追念熊佛西校长纪实》,《戏剧  艺术》1982年第2期)熊佛西和大家一样穷困潦倒,和师生团结苦干,靠每周举行公演卖  艺得来几文钱,买点山芋熬稀饭糊口度日,如此困境一直延续到上海解放。

上海解放了,熊佛西满怀豪情地写下了“从头学起,从头做起”八个大字,意气风发  地以新的思想、新的举措来创办新的戏剧教育。他尽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立和完善  戏剧教育的体制、教师队伍,从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体制、剧场和图书馆等方面  进行了全面的改造和建设,为社会主义的新型教育作出了他特有的贡献。

在漫长而崎岖的戏剧教育的征程上,熊佛西义无反顾地走过来了,立下了一座令人瞩  目的丰碑。

大胆开拓和锐意创新的精神

人们在生活中,都会受到特定的文化模式的制约,凡事来了都习惯按常规走路,若要  突破这个模式,就必须具备开放的文化心理,在价值观念上、生活和工作方式上有个根  本性的转变。1922年,熊佛西进“艺专”,拥护“国剧运动”,主张戏剧系办成戏曲科  班;拥护新兴戏剧,主张戏剧系办成新兴学府。戏剧系应何去何从,年轻的系主任熊佛  西不以自己的观点来决定办学方向,而是走民主的道路,组织师生进行辩论,这表现了  他的胸怀与气魄。管理上的新观念、新做法经过辩论,使大家认定戏剧系应是训练各方  面人才的大本营,是新兴戏剧的实验中心。确定了办学的方向后,熊佛西一切从实践出  发,探索着新兴话剧与传统戏曲相结合的新路子、新体制。

“艺专”戏剧系在城里办学,定县农村该如何办戏剧教育?他深入农村后,敏锐地感到  教育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学校式的,一种是社会式的。社会要进步、要发展,非重视  社会式的教育不可,而戏剧又是进行社会教育的最好方式,它能在娱乐中给人以教育。  在农村“戏剧简直是农民的唯一教育”。(注:熊佛西《大众化之实验》,《熊佛西戏  剧文集》,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版)为了充分发挥戏剧社会教育作用,在内容上他创作  了一批“农民”;在形式上根据农民看戏剧的习惯创建了农村露天剧场,创造了一  套演出方法,很有效地通过戏剧给农民以新的思想文化教育。在学校式的教育方面,受  条件限制,不能办戏剧学校,他就开办戏剧培训班,将那些对戏剧有浓厚兴趣又有表演  才能的农村青年,招来培训,培训后回到村里去组织农村剧团,这方法

很有效,很快农  村剧团在定县遍地开花,掀起了一个新兴的农民戏剧运动,使戏剧大众化实验有了新的  开拓、新的发展。左联一开始就把大众化当作文艺运动的中心问题,号召全体盟员到农  村、到社会的底层中去,去普及革命文学,但左联的戏剧大众化,还只是为大众写戏,  到大众中演戏,演戏给大众看。而熊佛西是教会农民写戏、演戏,农民与农民、演农民  ,演给农民看,这是彻底的大众化,是大众化的深入发展。熊佛西的创新成果在农村开  辟了戏剧大众化的新天地,在中国戏剧教育史上创建了一种崭新的模式。

抗战期间,熊佛西在动乱中创办了四川省戏剧教育实验学校。形式的急剧变化催生了&n

[1]

编辑:admin 作者:


相关文章

  • 莎士比亚对现代戏剧大师曹禺的影响
  • 感知莎士比亚对现代戏剧大师曹禺的影响 [摘 要]中国现代戏剧大师曹禺之所以取得辉煌的成就,很大 程度受益于莎士比亚的影响.本文结合高中语文人教版编入的莎翁 和曹禺的部分戏剧作品,论述了莎士比亚对中国现代戏剧大师曹禺 三方面的影响:一是主题思 ...查看


  • 人一生要读的书大全集
  • 人一生要读的书大全集 世界卷 荷马史诗/ 古希腊/ 荷马/ 高华宏阔的史诗典范 伊索寓言/ 古希腊/ 伊索/ 西方寓言的始祖 被缚的普罗米修斯/ 古希腊/ 埃斯库罗斯/ 古典悲剧的经典. 理想国/ 古希腊/ 柏拉图/ 古希腊文化的最高代表 ...查看


  • 京剧大师梅兰芳教案
  • 教学目标:1.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了解我国京剧大师梅兰芳. 2.通过了解梅兰芳,初步认识京剧艺术,了解京剧发展的历史及相关知识. 3.通过聆听<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及<海岛冰轮初转腾>,感受.体验两个唱段的音乐特点 ...查看


  • 毕业论文题目
  • 成都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教育自考本科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 这是汉语言文学教育本科自考的论文题目供自考学生选用,学生也可自拟题目. 20世纪西方现代文学论文选题1 1.20世纪西方现代哲学与20世纪西方现代文学的关系 2.20世纪西方现代艺术与2 ...查看


  • 教育部推荐书目
  • 高中生阅读书目推荐(100部) (*为<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推荐书目) 一.文化经典(4部) 1. <老子>/[春秋]老子:中国道家学说的开山之作 2. *<论语>/[春秋]孔子:东方人的&qu ...查看


  • 中国电影叙事模式的嬗变
  •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9月,第37卷第5期,Sep.,2007,Vo.l37,No.5 JournalofNorthwestUniversity(PhilosophyandSocialSciencesEdition) [ ...查看


  • 中文系毕业论文选题
  • .文艺理论方向1.文学语言审美论(某作品语言的抒情.含蓄.象征.反讽等方面的专题)2.戏剧冲突(包括喜剧.悲剧.正剧)3.小说创造理论(包括小说的情节.结构.语言等方面专题)4.中国小说传统结构模式的文化探讨5.中国诗歌的意境分析(可对具体 ...查看


  • 2010高考文学常识
  • 2010 高考文学常识 (含近代) 1.鲁迅 记念刘和珍君:祝福:范爱农 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他的著作主要以小说.杂文为主,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阿Q正传>,历史小说集& ...查看


  • 中国著名作家[1]
  • 中国著名作家 1.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中国现代小说家.文学家.戏剧家. 老舍的一生,总是在忘我地工作,他是文艺界当之无愧的"劳动模范",发表了大量影响后人的文学作品,获得"人民艺术家"的称号.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