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
对此,笔者认为小微企业陷入困境,主要是因为“三座大山”的压迫:一是税费负担过重。有分析认为,小微企业的实际税负超过其收入的30%,税费负担甚至比大企业还要重;二是投资领域过窄。民营的小微企业从事的一般都是竞争激烈、利润较低的行业,比如餐饮、零售、家政等;三是融资难度太大。银行的信贷资金总是优先贷给规模大的国有企业,小微企业本来就很难从银行贷到款。而信贷紧缩的时候,银行更是会首先关上小微企业的信贷之门,这导致很多小微企业缺乏发展的资金,甚至直接导致资金链的断裂。
首先,政府应该减轻小微企业的税费负担。由于规模效益低,小微企业很难与大企业竞争,但是对小微企业的培育又非常重要。即使是在市场化程度很高的欧美国家,政府也会在税费上对小微企业给予扶持。在这方面,我国政府也已经采取措施。去年10月12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要提高小型微型企业增值税和营业税起征点;将小型微利企业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政策,延长至2015年底并扩大范围,此举大大减轻了小微企业的税负。当然,为小微企业减负仍有较大的空间,在清理各种收费方面也还可以有所作为。
总之,要让小微企业走出困境、蓬勃发展,就需要搬走压在它们身上的“三座大山”,而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市场经济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小微企业的明天注定更加美好。 近期扶持小微企业发展的财税和金融政策连续组合出台,政策内容表明政府不仅要为小微企业摆脱现实经营困境创造条件,而且要为小微企业的发展营造良好制度环境。
事实上,我国政府早就认识到了小微企业的特殊性,在设计各类制度时始终遵循扶持原则,比如税制,企业所得税、增值税、营业税等都针对小微企业制定了低档税率,目前出台的措施实际上是以现有基本优惠制度为依据加大扶持力度、优化扶持着力点。
通观世界,各国都高度重视小微企业制度环境的优化构造,特别是财税政策,都对小微企业予以强力倾斜。这么做,主要是因为小微企业在经济链条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总体看,小微企业具有吸容就业能力强、创业探索能力强、促进自由竞争能力强三个特点。对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一个正处于结构转换和市场经济走向成熟时期的国家,充分发挥小微企业的功能尤为重要。
我国有13.7亿人,劳动力人数近8亿,是美国总人口数的2.6倍,超出欧洲总人口数一倍多。从理论角度看,就业人数与经济规模成正比。目前我国GDP已位列世界第二,就业人数已达7.8亿。从国际经验看,以我国当前的GDP,能吸容5亿多人就业已属奇迹。美国和欧元区GDP超过中国一倍多,但吸容的就业人数各自也就一亿多。就业吸容力差距如此之大原因何在?关键因素是小微企业自筹资金创业经营吸收了大量就业。目前我国分布在城乡的小微企业(含个体工商户)吸容的就业人数超过2亿。这些企业进入的产业主要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安排了大批自愿从事相对简单劳动的人员就业。
我国属于内需丰厚的国家,持续30多年的高速经济增长主要得益于内需不断扩张,近年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率稳定在15%以上、居民人均收入年均增长率超过10%,这些是强有力的佐证。那么,谁来把内需转化为产业呢?大企业掌控的是成熟产业,他们不断做大做强,并推动成熟产业的生产方式变革和市场占有率调整。小微企业不可能与大企业争抢成熟产业,只能在市场上寻找新的需求增长点,探索如何把小规模新产业做大。回顾过去,可以说很多新兴产业都是小微企业率先大举进入并最终促成规模急剧扩张的。当然,在这一过程中一些小微企业成长为大、中型企业,比如家居装修、家政服务、快递业、信息服务等。值得提及的是,小微企业自主探索发展新兴产业,主要依靠自筹资金并承
担市场风险,显示出了政府扶持成本低、政府税源扩大的优势。由此可以说小微企业的发展实现了产业转换、企业发展和政府收入增长三者的有效联动。
自由竞争是市场经济的活力所在。然而当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时,如何维持自由竞争又是一个难题。因为产业扩张总是伴随兼并重组和资本集聚,从而形成产业寡头。中国现在面临着复杂的两难选择:既要在各个领域创造几个国际大企业,又要促进自由竞争。显然,需要有一股市场自发性力量来实现这两者的平衡。我国的小微企业大量分布在传统产业,其突出作用是满足中、低端需求,同时,小微企业又与大企业的细化分工需求实现了有效对接。近年来生活服务业和生产服务业的扩张充分说明了这点。显然,小微企业对维持自由竞争也起到了支撑作用。
小
对此,笔者认为小微企业陷入困境,主要是因为“三座大山”的压迫:一是税费负担过重。有分析认为,小微企业的实际税负超过其收入的30%,税费负担甚至比大企业还要重;二是投资领域过窄。民营的小微企业从事的一般都是竞争激烈、利润较低的行业,比如餐饮、零售、家政等;三是融资难度太大。银行的信贷资金总是优先贷给规模大的国有企业,小微企业本来就很难从银行贷到款。而信贷紧缩的时候,银行更是会首先关上小微企业的信贷之门,这导致很多小微企业缺乏发展的资金,甚至直接导致资金链的断裂。
首先,政府应该减轻小微企业的税费负担。由于规模效益低,小微企业很难与大企业竞争,但是对小微企业的培育又非常重要。即使是在市场化程度很高的欧美国家,政府也会在税费上对小微企业给予扶持。在这方面,我国政府也已经采取措施。去年10月12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要提高小型微型企业增值税和营业税起征点;将小型微利企业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政策,延长至2015年底并扩大范围,此举大大减轻了小微企业的税负。当然,为小微企业减负仍有较大的空间,在清理各种收费方面也还可以有所作为。
总之,要让小微企业走出困境、蓬勃发展,就需要搬走压在它们身上的“三座大山”,而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市场经济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小微企业的明天注定更加美好。 近期扶持小微企业发展的财税和金融政策连续组合出台,政策内容表明政府不仅要为小微企业摆脱现实经营困境创造条件,而且要为小微企业的发展营造良好制度环境。
事实上,我国政府早就认识到了小微企业的特殊性,在设计各类制度时始终遵循扶持原则,比如税制,企业所得税、增值税、营业税等都针对小微企业制定了低档税率,目前出台的措施实际上是以现有基本优惠制度为依据加大扶持力度、优化扶持着力点。
通观世界,各国都高度重视小微企业制度环境的优化构造,特别是财税政策,都对小微企业予以强力倾斜。这么做,主要是因为小微企业在经济链条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总体看,小微企业具有吸容就业能力强、创业探索能力强、促进自由竞争能力强三个特点。对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一个正处于结构转换和市场经济走向成熟时期的国家,充分发挥小微企业的功能尤为重要。
我国有13.7亿人,劳动力人数近8亿,是美国总人口数的2.6倍,超出欧洲总人口数一倍多。从理论角度看,就业人数与经济规模成正比。目前我国GDP已位列世界第二,就业人数已达7.8亿。从国际经验看,以我国当前的GDP,能吸容5亿多人就业已属奇迹。美国和欧元区GDP超过中国一倍多,但吸容的就业人数各自也就一亿多。就业吸容力差距如此之大原因何在?关键因素是小微企业自筹资金创业经营吸收了大量就业。目前我国分布在城乡的小微企业(含个体工商户)吸容的就业人数超过2亿。这些企业进入的产业主要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安排了大批自愿从事相对简单劳动的人员就业。
我国属于内需丰厚的国家,持续30多年的高速经济增长主要得益于内需不断扩张,近年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率稳定在15%以上、居民人均收入年均增长率超过10%,这些是强有力的佐证。那么,谁来把内需转化为产业呢?大企业掌控的是成熟产业,他们不断做大做强,并推动成熟产业的生产方式变革和市场占有率调整。小微企业不可能与大企业争抢成熟产业,只能在市场上寻找新的需求增长点,探索如何把小规模新产业做大。回顾过去,可以说很多新兴产业都是小微企业率先大举进入并最终促成规模急剧扩张的。当然,在这一过程中一些小微企业成长为大、中型企业,比如家居装修、家政服务、快递业、信息服务等。值得提及的是,小微企业自主探索发展新兴产业,主要依靠自筹资金并承
担市场风险,显示出了政府扶持成本低、政府税源扩大的优势。由此可以说小微企业的发展实现了产业转换、企业发展和政府收入增长三者的有效联动。
自由竞争是市场经济的活力所在。然而当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时,如何维持自由竞争又是一个难题。因为产业扩张总是伴随兼并重组和资本集聚,从而形成产业寡头。中国现在面临着复杂的两难选择:既要在各个领域创造几个国际大企业,又要促进自由竞争。显然,需要有一股市场自发性力量来实现这两者的平衡。我国的小微企业大量分布在传统产业,其突出作用是满足中、低端需求,同时,小微企业又与大企业的细化分工需求实现了有效对接。近年来生活服务业和生产服务业的扩张充分说明了这点。显然,小微企业对维持自由竞争也起到了支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