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新发现

  同步单元:苏教版四年级下册习作三

  特邀撰稿教师:江苏省苏州高新区实验小学 孙大武

  要求:

  我们在生活中总会有一些新的发现,如:荷叶上的水总是会变成晶亮的小珠子;到秋天苹果就红了;我们小区的私家车越来越多了;小河变清了,路变宽了,城里人喜欢到农村去吃农家饭……你在日常生活中发现了哪些感兴趣的问题?你是用什么方法找到答案的?请把你的新发现写下来。

  快乐导航:

  新的发现,需要新奇的眼光。曹文轩先生说:未经凝望的世界是毫无意义的。凝望,是一种专注,这样的专注必然带来不一样的体验,进而触发新的发现。所以,又有人说,我们的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带上你的眼睛,开动你的大脑,活动你的手和脚,生活之美就在你的眼前渐次展开。

  词语加油站

  小心翼翼 恍然大悟

  豁然开朗 心领神会 手忙脚乱

  百思不得其解

  怎样快速剥花生

  江苏省苏州高新区实验小学四年级 徐嘉艺

  今天是星期六,妈妈叫我帮她剥花生。妈妈说:“剥满一百粒花生,你就可以出去玩了。”

  “一百粒花生?我要剥到什么时候啊?”我大叫道。可为了能出去玩,我只好坐在凳子上剥起来。

  花生壳硬硬的,剥起来很难,根本不像吃花生那样有趣。我一会儿把花生放在凳子上用力敲,一会儿又把花生放在地上用脚踩,一会儿又用嘴咬。在我的百般折磨下,花生都变成了碎渣。

  妈妈好奇地问道:“你这是在干吗?”

  “我在剥花生呀。”我气呼呼地回答。

  妈妈说:“你这哪是剥花生啊,你是在捣蛋。”

  “这花生真的很难剥呀!你说我要怎么剥啊?”我真想立马把讨厌的花生抛到楼下去。

  “你看看我怎样剥不就知道了吗?”

  我也剥累了,就停下来,看妈妈剥。只见她随手一捏,花生壳就分成两块了,里面的花生一粒一粒完好无损,真是轻轻松松啊。

  妈妈见我还不开窍,就说道:“花生的小头有个突出来的东西,那是它最先长成的地方,比较薄,里面有空隙,不像它的大头那样硬、那样实沉。你只要在它的这个地方轻轻一按,花生壳儿立马就会裂开来,再一挤一掰,花生米就出来了。”

  “原来这么简单啊!我知道了!”听了妈妈的解释,我也跃跃欲试。

  我拿起一颗花生,在它的小头突起处一捏,呵,花生壳裂开了!我再用手一掰,哈,还真行!两粒完整的花生米诞生啦!不一会儿我就剥了好几十粒花生。我越剥越高兴,竟忘记了出去玩的事情了!

  不情不愿的开始,为下文写新发现带来的快乐制造悬念,也埋下伏笔,此所谓欲扬先抑,但作者写得真切自然,不动声色。

  没有掌握方法之前,“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描写了作者剥花生不得其法,狼狈不堪,读来令人忍俊不禁,趣味盎然。

  “我”的狼狈与妈妈的娴熟形成了强烈对比。但疑问也就来了:妈妈的诀窍在哪儿?

  姜是老的辣。方法对了,行动起来自然驾轻就熟,生活当中有智慧啊!这一部分人物对话谐趣横生,对比鲜明,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一个“呵”,一个“哈”,把喜悦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此处的轻松跟前面的艰难形成鲜明的对照;此处不再提玩的事,与开头的一心想玩形成呼应,结构上是值得称赞的。

  精彩发现小片段

  1.“苹果嚷着冷了,要穿红袄……”弟弟在背诵《秋天》。“且慢,”我打断他,“苹果穿红袄,为什么呢?”弟弟大声说:“这有什么不明白的?秋天了嘛,你忘了‘霜叶红于二月花’啦?”我不着急,又问:“那你背背下面一句啊。”弟弟背:“葡萄嚷着冷了,要披紫袍……哎,不对啊,怎么一个是变红,另一个是变紫呢?”

  2.“老爸,你知道吗?往后啊,我坐您的车再不能坐副驾驶座了。这是最新交通法规规定的呢。”“为什么呢?不是一直就这么坐吗?道理呢?”“我看啊,主要是因为我们人小,安全带卡不住我们的身子,不安全。”“有点道理。但最主要的是,”老妈走过来,不紧不慢地说,“据交通事故统计,副驾驶座乘客面对的危险因素最大。”我和老爸不由得一起“哦”了一声。

  同步单元:苏教版四年级下册习作三

  特邀撰稿教师:江苏省苏州高新区实验小学 孙大武

  要求:

  我们在生活中总会有一些新的发现,如:荷叶上的水总是会变成晶亮的小珠子;到秋天苹果就红了;我们小区的私家车越来越多了;小河变清了,路变宽了,城里人喜欢到农村去吃农家饭……你在日常生活中发现了哪些感兴趣的问题?你是用什么方法找到答案的?请把你的新发现写下来。

  快乐导航:

  新的发现,需要新奇的眼光。曹文轩先生说:未经凝望的世界是毫无意义的。凝望,是一种专注,这样的专注必然带来不一样的体验,进而触发新的发现。所以,又有人说,我们的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带上你的眼睛,开动你的大脑,活动你的手和脚,生活之美就在你的眼前渐次展开。

  词语加油站

  小心翼翼 恍然大悟

  豁然开朗 心领神会 手忙脚乱

  百思不得其解

  怎样快速剥花生

  江苏省苏州高新区实验小学四年级 徐嘉艺

  今天是星期六,妈妈叫我帮她剥花生。妈妈说:“剥满一百粒花生,你就可以出去玩了。”

  “一百粒花生?我要剥到什么时候啊?”我大叫道。可为了能出去玩,我只好坐在凳子上剥起来。

  花生壳硬硬的,剥起来很难,根本不像吃花生那样有趣。我一会儿把花生放在凳子上用力敲,一会儿又把花生放在地上用脚踩,一会儿又用嘴咬。在我的百般折磨下,花生都变成了碎渣。

  妈妈好奇地问道:“你这是在干吗?”

  “我在剥花生呀。”我气呼呼地回答。

  妈妈说:“你这哪是剥花生啊,你是在捣蛋。”

  “这花生真的很难剥呀!你说我要怎么剥啊?”我真想立马把讨厌的花生抛到楼下去。

  “你看看我怎样剥不就知道了吗?”

  我也剥累了,就停下来,看妈妈剥。只见她随手一捏,花生壳就分成两块了,里面的花生一粒一粒完好无损,真是轻轻松松啊。

  妈妈见我还不开窍,就说道:“花生的小头有个突出来的东西,那是它最先长成的地方,比较薄,里面有空隙,不像它的大头那样硬、那样实沉。你只要在它的这个地方轻轻一按,花生壳儿立马就会裂开来,再一挤一掰,花生米就出来了。”

  “原来这么简单啊!我知道了!”听了妈妈的解释,我也跃跃欲试。

  我拿起一颗花生,在它的小头突起处一捏,呵,花生壳裂开了!我再用手一掰,哈,还真行!两粒完整的花生米诞生啦!不一会儿我就剥了好几十粒花生。我越剥越高兴,竟忘记了出去玩的事情了!

  不情不愿的开始,为下文写新发现带来的快乐制造悬念,也埋下伏笔,此所谓欲扬先抑,但作者写得真切自然,不动声色。

  没有掌握方法之前,“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描写了作者剥花生不得其法,狼狈不堪,读来令人忍俊不禁,趣味盎然。

  “我”的狼狈与妈妈的娴熟形成了强烈对比。但疑问也就来了:妈妈的诀窍在哪儿?

  姜是老的辣。方法对了,行动起来自然驾轻就熟,生活当中有智慧啊!这一部分人物对话谐趣横生,对比鲜明,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一个“呵”,一个“哈”,把喜悦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此处的轻松跟前面的艰难形成鲜明的对照;此处不再提玩的事,与开头的一心想玩形成呼应,结构上是值得称赞的。

  精彩发现小片段

  1.“苹果嚷着冷了,要穿红袄……”弟弟在背诵《秋天》。“且慢,”我打断他,“苹果穿红袄,为什么呢?”弟弟大声说:“这有什么不明白的?秋天了嘛,你忘了‘霜叶红于二月花’啦?”我不着急,又问:“那你背背下面一句啊。”弟弟背:“葡萄嚷着冷了,要披紫袍……哎,不对啊,怎么一个是变红,另一个是变紫呢?”

  2.“老爸,你知道吗?往后啊,我坐您的车再不能坐副驾驶座了。这是最新交通法规规定的呢。”“为什么呢?不是一直就这么坐吗?道理呢?”“我看啊,主要是因为我们人小,安全带卡不住我们的身子,不安全。”“有点道理。但最主要的是,”老妈走过来,不紧不慢地说,“据交通事故统计,副驾驶座乘客面对的危险因素最大。”我和老爸不由得一起“哦”了一声。


相关文章

  • 三年级参赛作文-我的新发现
  • 我 的 新 发 现 西津小学 晚上,当妈妈聚精会神地给我检查作业时,我突然发现,不知何时,妈妈的鬓角上多了几根白发,在灯光的照射下,晶莹透亮,格外醒目.我再仔细看看妈妈的脸,发现妈妈的眼角平添了几条细细的鱼尾纹.咦!这是什么时候长的呀?以前 ...查看


  • 增强新理念拓开新思路促进新发展
  • 增强新理念 拓开新思路 促进新发展 [摘要]新的一年级数学(上册)实验教材全书共分九个单元,每个单元都有相应的新知学习及综合练习题.我们应该怎样结合新教材的特点及学生的年龄特征进行教学,以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呢?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以 ...查看


  • 箱板上的新发现说课
  • 关于<箱板上的新发现>一课说课稿 生活中,总有取之不尽的创作源泉,你有没有想过,那些随手被我们丢弃的废旧包装箱,也可以创作出意想不到的作品呢!我今天说课的内容小学义务教育美术学科第十一册<箱板上的新发现>一课,运用的 ...查看


  • 新学期新目标新发展--开学式讲话稿
  • 新学期 新目标 新发展 --开学式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我们全体师生刚刚度过了一个安全.充实.愉快而有意义的寒假.今天我们怀着愉快的心情,精神抖擞地回到学校,拉开了新学期学习.工作的序幕. 过去的一年中,学校取得了一系列 ...查看


  •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2金色的草地教学设计4
  •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语文:<金色的草地>教案(4) 教学要求: 情感目标:在自主学习和教师的引导下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蒲公英的喜爱之情,激发学生善于留心观察身边事物变化的兴趣,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识. 知识目标:学会 ...查看


  • 六年级科学放大镜教案教科版
  • 1.放大镜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 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 能看到更多的细节. 2. 放大镜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 3. 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凸起). 过程与方法: ...查看


  • 表彰主持词 1
  • 各位尊敬的家长:下午好! 在这个阳光明媚的春天,我代表XX 学校全体师生,对大家的到来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和最诚挚的感谢.谢谢大家对我们学校工作的支持和关心. 首先,我向大家介绍一下我校各班任课教师:校长XX ,五年级一班语文老师,主持全校工作 ...查看


  •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课
  • ___单元 课时 课型:备课日期:2009年月___ 日 上课日期:2009年 集体备课人:代连红 贾红 王玲 赵杰 2.金色的草地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 学习本课的11个生字. 2. 继续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能力. 过程与方 ...查看


  • 动物观察周记指导策略
  • 动物观察周记指导策略研究 小学生都喜欢小动物,然而面对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学生的写作水平和兴趣却不高,存在着缺乏写作兴趣.描写公式化等现状.究其原因是学生没有得到有效指导,没有学会写小动物的方法.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在周记写作训练中有必要进行系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