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 年浙江卷(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2-16 题。 年浙江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 (20 ( 分) 静 流弟弟迷恋音乐,不仅迷恋流行歌曲,也迷恋中国古典乐器。他常常在夜里吹奏笛子, 声音清越,吹出月光、竹林、沙滩、仙鹤……升入高中以后,弟与另两个男孩一起组成了一 个“红蜻蜓”歌唱组合。我喜欢那些在晚霞中飞舞的小精灵,弟也喜欢,我们都记得提放蜻 蜓是几时最喜欢的游戏。 红蜻蜓组合在春日夕阳中翻唱着一些小虎队的歌曲, 唱得投入而动 情,虽然只有我一个观众。弟说,他要考艺术院校。这当然没有成功,父亲认为那是不务正 业,严厉禁止。弟在那年高考中落榜了。为了实现愿望,弟又转向别的途径,准备去当文艺 兵,这最后也没实现。弟心灰意冷,对音乐的追求就此止步。他常常迷茫地望向远方,—— 人生浩瀚,哪条才是他要走的路?对于父亲的横加干涉,弟是心怀怨怼的。他整日整日地不回家,在外面游荡,抽烟, 喝酒,看录像,甚至赌博。父亲对于弟的不成器是彻底失望的,竟日摆着一幅恨铁不成钢的 表情,看也不看弟一眼。他们犹如宿敌,冷战,僵持,中间横亘着大片大片的沉默,黑夜般 深不可测,没有光亮。那些坚硬的、暗含敌意的、荒原一般的沉默,是什么时候开始消融,最后随风化为流 水的,我不得而知。我那时已在江南。弟有时写信,有时打电话,内容里渐渐多了关于父亲的信息。初涉 尘世的弟弟被浮世的炎风吹刮后,终于体会到了现实巷闾烟火的不易。弟才知道,父亲对于 他的要求,并非仅仅是为了自己的脸面,那要求,也是生活本身对他的要求。相应的,在经历过我的一些波折后,父亲对弟也渐渐有了释然。父亲终于明白,子女 的人生是无法由他来设计的,我们都不过是千万人中最普通的那一个。 柔软悄悄而来,来自两个血脉相连的男人,如静海深流。 在四处求人碰壁后,父亲拿出积蓄,为弟买了出租车。弟把自己安顿在皖北那个小城, 结婚,生子,开始了平淡的人生。 尘埃随之落定。 一年的秋日,我自江南回去探亲,家人聚在一张饭桌上,吃着饭菜,说着闲话,屋外, 秋阳融融。饭后父亲递一支烟给弟弟。弟弟点火,两人抽一口,突出,对望,烟圈上旋,被风吹着,袅袅散去。一切都在不言中,生活似乎在和解与体恤中,平静地向前流去,父亲展 望着他含饴弄孙的晚景。 如果,生活仅仅如此按部就班地向前走去,父亲与弟弟都不会看到他们各自的另一面。 波澜总在不经意间降临人间。 弟的孩子, 我的侄儿, 在出生一年后, 被诊断为为孤独症患者。 不能接受现实的是父亲。 他,在一夜间,叶落萧萧,只剩下虬枝无言地指向天空。弟第一次发现了父亲的软弱,那貌 似强大的外表下,也有不堪一击的所在。 他一边安慰父亲,鼓励妻子,一边筹款,四处求医。 竭尽人事,要为侄儿打开那扇自闭的门。弟开始不停地讲话,虽然他讲得口干舌燥,侄儿一 点反应也没有,弟说,他不会放弃。父亲第一次知道了弟是执着的,像蒲草,看似柔弱,实 质有坚韧自持的力量。 在弟的从容面前,父亲到底接受了现实,他什么也没说,拍拍弟弟的肩膀,把退休工资 卡交给了弟弟。弟不要,父亲露出怒目的本色,喝令他收下。然后挺直脊背,走出大门。 此后,父亲就是那个随传随到的人,只要弟需要,他总在那里,并一直守在那里。 弟临走时,悄悄叮嘱我:爸老了,有时犯糊涂,在你这里,你精心点。我说,你放心吧。 弟走后,父亲说,看看,你弟变能干了,我说,是,弟一直都很能干。父亲对弟的赞许 是在他走后才说出来的。 (改编自李丽娟的作品) 12、文章开头写弟弟迷恋音乐,这对后文叙事有什么作用?(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为本文写弟弟与父亲的矛盾冲突做铺垫。 答题思路:这是有关布局谋篇的题型,提问方式常常是:某句(段)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答题模式:文首:开篇点题;照应题目;总领全文;渲染气氛,埋下伏笔;设置悬念,为下文作 辅垫。13、品味文中加点的动词,简析它们分别表达了父亲怎样的心理。 分) (4 (1)拍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喝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挺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①“拍拍” :表现父亲对弟弟的信任、安慰和鼓励。 ②“喝令” :以强硬的方式表现出父亲对弟弟疼爱的心理。 ③“挺直” :既表现了父亲要帮助弟弟对面对磨难的坚强决心,又表现出父亲为能帮助弟弟而感到满足。 14、联系全文,指出弟弟与父亲由对立冲突到矛盾化解,直至理解信任的几个主观原因。 (5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①弟弟终于体会到了生活的艰辛(或“弟弟知道了父亲对他的要求,也是生活 本身对他的要求”; ) ②父亲终于明白,子女的人生是无法由他设计的; ③父亲拿出积蓄为弟弟买了出租车; ④弟弟发现了父亲的软弱; ⑤父亲知道了弟弟的执着、坚韧。答题思路:从全文来看,开头第 1 段,叙述弟弟孩提时代的理想不能实现,后来被“浮 世炎风”刮倒,从渺茫走向邪路,在整日整日的游荡中,遍尝酸甜苦辣咸,体会到了生活的 艰辛,逐渐理解了现实,逐渐理解了父亲。从这里可以解读出弟弟与父亲由对立冲突到矛盾 化解的第一个主观原因。文章中有作者直接议论的句子: “弟才知道,父亲对于他的要求, 并非仅仅是为了自己的脸面,那要求,也是生活本身对他的要求。 ”第二个主观原因,小说 中也有直接议论的句子: “相应的,在经历过我的一些波折后,父亲对弟也渐渐有了释然。 父亲终于明白, 子女的人生是无法由他来设计的, 我们都不过是千万人中最普通的那一个。 ” 文章第 6 段,父亲为四处碰壁的儿子买出租车,父子关系释然;文章第 10 段,弟弟发现了 父亲的软弱,父亲看到弟弟的坚强,父子感情加深,父子互相理解信任。全文第 3 段、第 7 段、第 9 段三个承上启下的段落非常明确的叙述出父子感情的转化过程。回答这样的问题, 要注意文章中议论抒情的句子。15、文中画线的四个句子在写法和作用上有哪些共同点?(5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①运用比喻,以有形写无形(答“具体可感、生动形象”也可) ;②独立成段, 过渡自然简洁;③叙事者“我”通过评说,表达感受、看法。 16、结合文中弟弟的经历,写出你的亮点成长感悟。 分) (4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示例: ①成长就是学会承担责任、懂得关心、体谅父母。 ②成长史一个不断认识自我、他人和社会的过程。2011 浙江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 题 ( (20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题。 分 ) 第9车厢 【俄罗斯】米哈依尔·扎多尔诺夫 我要坐15次列车从里加去列宁格勒。我来到了火车站,我买的是第2车厢的票。我走近 列车一看,前三节车厢根本就没有!最后,买了前三节车厢票的旅客一半被安排到了其他车 厢,一半换了下一次列车。最后大家总算是一腔怒气地到了列宁格勒。 回到莫斯科后,余怒未消的我在《文学报》上发表了一篇讽刺小品。一个月后,我收到 了一位基辅读者的来信。信中说: “□□□□□□□□□□(此处删去两句话) ”我正好有事 去基辅出差,就在一个傍晚去拜访了写信人。他果然真的没让我白跑一趟。 如果说我坐的那次列车是没有前三节车厢的话, 而这位读者在基辅坐的那次列车竟然挂 了两节第9车厢。买了第9车厢票的乘客当然都坐进了前一节第9车厢,因为所有的正常人从 小就知道,第8车厢后就是第9车厢,谁会想到第9车厢后还是第9车厢呢? 列车开动后,后一节第9车厢的乘务员看着空无一人的车厢,莫名其妙,于是去找了列 车长: “我的车厢里一个乘客也没有! 可列车长说: ” “肯定是售票处又弄错了! 列车长说完, ” 马上就通知了下一站卖第9车厢票。 列车在下一站停了3分钟。买第9车厢票的人也都是一些思维正常的人,车一停稳,大家 就依序跑到前一节第9车厢门口排队上车。乘务员看着这么多乘客,惊慌失措的挡在车门口 说: “我这儿只有两个空铺,去找列车长吧,在第1车厢,让他把大家都安排到其他车厢去, 跑快点,要不车就开了! ”愤怒的乘客们拎着大包小包你追我赶的朝第1车厢跑去。列车长看 着这么多远远跑来的乘客一头雾水: “你们这是从哪儿来啊?”乘客们说: “从第9车厢来 的……” “那个车厢早就满了……”列车长此刻没时间研究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他需要马上 把这些乘客安排好。一阵忙碌之后,乘客们终于安顿好了,他松了一口气发出了发车命令。 这时,后一节第 9 车厢的乘务员又来了,还是说: “我的车厢里一个乘客也没有。“怎 ” 么可能呢?”这次列车长认为这个乘务员肯定疯了。于是,列车长决定和这个乘务员一起 去 车厢里看看,这才发现原来这趟列车有两节第 9 车厢。列车长现在终于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他长长地松了一口气后,回到自己的包厢通知了下一站: “摘掉第 9 车厢! ” 当时已是深夜,负责摘车厢的那些人也是一些正常人。他们数到前一节第 9 车厢,就把 它摘了下来,拖到了备用道上,然后重新组装好列车就通知了列车长。列车长再一次松了口 气后发出了发车命令,然后回自己包厢睡觉。可后来后一节第 9 号车厢的乘务员又找来了, “我的车厢里还是一个乘客也没有。 ” 我不知道这次事故后列车长是不是疯了。 但给我讲故事的这个人当时和他的妻子就在前 一节第 9 车厢里。深夜,他起来吸烟。他边吸着烟边想: “列车怎么停这么长时间啊?”随 后他往窗外望了一眼,这才发现前面后面的车厢都没了踪影,就更别说车头了。四周是一片 大草原,光秃秃的,一轮圆月冷冷地照在停着第 9 车厢的备用道上。他急忙叫醒了所有的乘 客, 大家连外衣都没穿就从铺位上跳了下来, 猜测着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他们现在是在哪儿。 听他讲到这儿,我忍不住哈哈地笑出了声来。结果讲故事的人火了: “我一点都不觉得 这有什么好笑!我们第 9 车厢的这些乘客原本是打算去保加利亚旅游的! ” (本文有删改)11. 小说开篇写了“我”的一次乘车经历,有什么作用?(3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参考答案:①用作铺垫,引出主要故事。②强化(衬托)主要故事的叙述效果。③突出 这类现象的普遍性。 【解析】 分析作用一般从内容上与结构上两方面的作用来写。 内容上表现车站工作人员 的不负责任, 突出这类现象司空见惯。 结构上要考虑文段处于文章的什么位置 (开头、 文中、 结尾) ,不同的地方在结构上有不同的作用。本文结构上为发表讽刺小品,引起读者回信, 我拜访写信人,引出第 9 车厢的故事做铺垫,也与下一个故事互为映衬。 12. 补写第二段中“基辅读者”来信的内容。 (不超过 50 字) 分)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示例:您的遭遇与我和我妻子上次坐火车的遭遇比起来简直就不值一提。请您来一趟, 肯定不会让您白跑的! 【解析】读者来信的内容一定与他的坐火车内容有关,并且能够让主人公前往。该句也 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后文故事的总起。 13. 故事的主体部分采用第几人称叙述?有什么效果?(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第三人称叙述。①突破开篇以第一称写“我”的所见所闻的局限,较为自由的展现事件 过程、人物心理,以及不同地点发生的事情。②拉开了叙述者与故事之间的距离,更具客观 性。 【解析】显然本文的主体部分用的是三人称,是“他”在讲“他”的故事。第二小题具体考 查人称的作用。一般人称的作用,有以下三种: 第一人称的优点是, 增加对事情对人物叙述的真实性, 读者认为这所描述的一切是作者 亲历的。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 第二人称叙述的好处是, 增加亲切感, 这种方法的效果就好像是作者面对我们娓娓而谈 一样,无形之中拉近了读者的距离。便于对话,便于抒情,有呼告效果,可加强感染力;用 于物,有拟人化效果。 第三人称叙述则显得比较客观公正,这是以一个冷静的旁观者的身份来进行叙述的方 法。能直接地展现生活,不受时空限制,反映现实更自由。 14. 赏析画线部分的景物描写。 分) (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①“光秃秃”的大草原、 “冷冷”的圆月渲染了凄清、空旷、荒芜的氛围。 ②烘托了人物的无助感。 ③以月之“圆”显人物心情、事情结局之“残” ,与结尾点明的已成泡影的旅游构成了对 照。 【解析】本题考查了对文中精彩语句表现力的品味。画线部分是景物描写,景物描写的 作用主要有:一、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揭示作品的时代背景。二、渲染气氛,烘托 人物心情。三、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为下文埋下伏笔。四、突出主题。五、烘托人物形象。 在本文里,主要是二点。但不能笼统回答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这样没能结合文章具体 作答而无法得到高分。 15. 第 9 车厢的故事带给你哪些思考?请结合作品谈谈你的看法。 分) (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示例:①疏于管理、不负责任的工作作风会给他人带来麻烦和伤害。乘务员、列车长、 摘车厢的人似乎都在纠正差错,可差错却越变越大,个中原因正是工作作风问题。 ②判断问题勿机械武断,解决问题勿依赖惯性思维。错挂两节车厢造成的差错之所以迟迟未能得到解决,和列车长、摘车厢的人思维僵化、缺乏独立思考精神分不开的。 【解析】本题考查了学生的探究能力,考查对作品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此题是 开放性的,可以从负任心、管理、平常处事等方面来谈,但不能离开文本。 2009 年安徽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1~14 题。 ~ 董师傅游湖 宗璞 董师傅在一所大学里做木匠已经二十几年了, 做起活儿来得心应手, 若让那些教师们来 说,已经超乎技而近乎道了。他在校园里各处修理门窗,无论是教学楼、办公楼、教师住宅 或学生宿舍。都有他的业绩。在一座新造的仿古建筑上,还有他做的几扇雕花窗户,雕刻十 分精致,那是他的杰作。 董师傅精通木匠活儿,也对校园里的山水草木很是熟悉。若是有人了解他的知识,可能 聘他为业余园林鉴赏家,其实他自己也不了解。一年年花开花落,人去人来;教师住宅里老 的一个个走了,学生宿舍里小的一拨拨来了。董师傅见得多了,也没有什么特别感慨的。家 里妻儿都很平安,挣的钱足够用了,日子过得很平静。 校园里有一个不大的湖,绿柳垂岸,柳丝牵引着湖水,湖水清澈,游鱼可见。董师傅每 晚收拾好木工工具,便来湖边大石上闲坐,点上一支烟,心静如水,十分自在。 不知为什么, 学校里的人越来越多, 校园渐向公园靠拢。 每逢节日, 湖上亭榭挂满彩灯, 游人如织。一个“五一”节,董师傅有一天假。他傍晚便来到湖边,看远处楼后夕阳西下, 天渐渐暗下来, 周围建筑物上的彩灯突然一下子都亮起来, 照得湖水通明。 他最喜欢那座塔, 一层层灯光勾勒出塔身的线条;他常看月亮从塔边树丛间升起。这时月亮却看不见。也许日 子不对,也许灯太亮了。他并不多想,也不期望。他无所谓。 有人轻声叫他, 是前日做活儿那家的女工,是他的大同乡,名唤小翠。她怯怯地说: “奶 奶说我可以出来走走,现在我走不回去了。 ”董师傅忙灭了烟,站起身说: “我送你回去。 ” 想一想,又说: “你看过了吗?”小翠仍怯怯地说: “什么也没看见,只顾看路了。 ”董师傅 一笑,领看小翠在熙攘的人群中沿着湖边走,走到一座小桥上,指点说: “从这里看塔的倒 影最好。 ”通体发光的塔,在水里也发着光。小翠惊呼道: “还有一条大鱼呢! ”那是一条石 鱼,随着水波荡漾,似乎在光辉中跳动。又走过一座亭子,那是一座亭桥,从亭中可以环顾 四周美景。远岸丁香、连翘在灯光下更加似雪如金,近岸海棠正在盛期,粉嘟嘟的花朵挤满 枝头,好不热闹。亭中有几幅楹联,他们并不研究。董师傅又介绍了几个景点,转过山坡, 走到那座仿古建筑前,特别介绍了自己的创作——雕花窗户。小翠一路赞叹不已,对雕花窗 户没有评论。董师傅也不在意,只说: “不用多久,你就惯了,就是这地方的熟人了。大家 都是这样的。 ”他顿了一顿,又说: “可惜的是,有些人整天对着这湖、这树,倒不觉得好看 了。 ” 俩人走到校门口,董师傅在一个小摊上买了两根冰棍。俩人举着冰棍,慢慢走。一个卖 花的女孩跑过来,向他们看了看,转身去找别人了。不多时,小翠说她认得路了。董师傅叮 嘱小翠,冰棍的木棒不要随地扔,自己转身慢慢向住处走去。他很快乐。 11.这篇小说的主要情节是什么(4 分) 【答案】董师傅领小翠游湖。 【解析】本题的设置过于简单,考查的意义不大。本来小说的情节就简单,再加上题目 已经给出了小说的中心事件。但可能有不少考生被题目唬住了,反而简单的题目繁做,因答 案不简明而丢分。 12.概括小说中董师傅这一人物形象。 分) (7【答案】董师傅是一位普通木工。他技艺精湛,质朴善良,乐于助人,有平常心,有生 活情趣。 【解析】本题只要求概括,不要求结合原文分析。难度较低。只是对“有平常心,有生 活情趣”的概括,学生难以准确表述。 13.按照下面的要求,分析这篇小说中的表现手法。 分) (6 (1)董师傅每晚到湖边闲坐的细节描写,有什么作用? 【答案】反映董师傅淡定平和的情感世界。为情节发展作了铺垫(或“为情节发展埋下 伏笔”。 ) 【解析】 本题是对情节发展中特定场景描写作用的理解, 规则是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 的作用解答。但题目这样表述就让考生有点糊涂了。如果换成“小说第三段的描写有什么作 用?”我想绝大多数考生都会做。(2)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对文中画线句子的景物描写进行赏析。 【答案】运用比喻,描绘丁香、连翘在灯光下晶莹璀璨的艳丽之美。运用比拟(或“拟 人”,形容海棠盛开时争奇斗艳的勃勃生机。 ) 【解析】本题是对作品局部描写技法的赏析。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很明显,只是估计 很多考生没有分条陈述。 14. 这篇小说意蕴丰富, 给人以多方面的启迪。 请结合作品, 分别对下面两个问题进行探究。 (8 分) (1)文末说“他很快乐” 。请举例说明董师傅快乐的缘由。 (说出两点即可) 【答案】①因关心、帮助别人而快乐。如:董师傅领小翠游湖;送小翠回家。 ②因生活知足、心态平和而快乐。如:家里平安;日子平静;钱足够用;小翠对雕花窗 户不作评价,董师傅也不在意。 ③因有生活情趣,善于发现美而快乐。如:董师傅看夕阳西下,看月上柳梢;向小翠介 绍如何看塔影。 ④因工作上得心应手,有成就而快乐。如:董师傅在校园许多地方都有业绩;特地向小 翠介绍自己的创作——雕花窗户。 (答出其中的两点即可) 【解析】由于只要打出两点就能得满分,所以难度就大为降低了。估计命题人也觉得不 那么容易作答。 (2)小说中将“校园渐向公园靠拢”作为人物活动的背景,请结合这一背景,谈谈这 篇小说给你带来什么启示。 (围绕某一方面谈即可) 【答案】示例一:在不断变化的现实生活中,做人要向董师傅那样,脚踏实地,后到本 分,心态平和,由立足于世的本领,有适合自己的人生定位。 示例二: 在不断变化的现实生活中, 从小翠身上, 我们意识到, 面对新环境要学会适应、 学会生存。 示例三:校园渐向公园靠拢,说明生态环境总在不停地变化。这启示我们:无论生态环 境怎样改变,不变的应该是人的自然与本真;我们应在喧闹的环境中寻找一块心灵的绿洲, 避免浮躁。 示例四:在熙攘的校园中,董师傅热心帮助小翠的情景启示我们:和谐的氛围需要我们 大家一起去营造、区呵护。 (答案不止一种。要求依据作品,谈出真情实感和正确的价值取向;言之成理,语言流畅。 ) 【解析】好在命题者给出答案只说是“示例” ,并且说“不止一种” 。本人觉得第二个和 第四个示例有点牵强。小说中有这样的文字; “不知为什么,学校里的人越来越多,校园渐 向公园靠拢。每逢节日,湖上亭榭挂满彩灯,游人如织。 ”是否在暗示在商业大潮的冲击下, 平静的大学校园再也不能平静了, 也在逐渐地商业化了, 是否可以谈大学的坚守与人的守真 呢? 2010 年安徽高考 三、(2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1—14 题。 ①罗永才被第一声鸡叫惊醒, 外面的世界里像是有了点扰动。 春夜总是这样, 惊乍乍的, 其实完全不成一回事的。但罗永才还是下了床,开门出去看看,听听。 ②就在去年这个时节,他去山王庄给亡妻洗碑①。那里有个叫王麻子的石匠,洗碑的手 艺很好。 ③那时季候比现在略早些,自然界已走在春气里了,艳阳高照。路两边的一些大树,都 拔地而起,枝干粗壮,有一种强悍奔放的气势,各各踞守一方。罗永才左右看着,一路往山 村那里去。王麻子的家靠在庄头边上,一个破院框子,里头乱放着各种大小石料。罗永才兀 自进了那个院子,见那正房的两扇门紧锁着,打门缝往里头瞅瞅,半星光亮都没有。他白跑 了一趟,却也不觉着损失什么。 ④第二日他再去,春阳更暖,鸟雀啾啾。老远就听见当当 的,是不急不慢的打石头声,脚下也就到了。王麻子家破院框子里,盘腿坐了一个人,五十 来岁,相貌打扮都很是不起眼。那人坐在院里洗碑,碑形已经看出来了,下方上圆。他洗的 时候,左手是錾子,右手是锤,也不急,也不躁;也不热,也不冷;也不快,也不慢,一锤 一锤,如泣如诉。罗永才看得呆了,心里只是有一种感觉:春阳日暖,万象更新,雀鸟苏醒、 飞翔、游戏、呜叫、盘绕,像是一刻都止不住。人在此时此刻能想些什么,该想些什么,各 人都不一样, 各人也都是只按着自个的路子走的。 惟这破院里的这一个麻脸匠人, 像是不知, 也像是不觉,木呆呆地坐在亘古的石头旁边,一锤一錾。洗了几十年,也还是不急不躁,不 去赶那些过场,凑那些热闹,真叫人觉得不容易! ⑤罗永才呆望许久,才进了院子。那匠人手并不停,只抬起脸: “你找俺?”罗永才递了 一根烟过去,半蹲下,低着腔说: “想麻烦王师傅,给洗块碑。 ”匠人道: “洗块什么样的?” “要两米的,青白石的料子。什么时候能成?” “打今儿个算,要十日。 ”罗永才交了押金, 匠人接了,放在地上,随手拾块碎石压住,打单褂兜里掏出个纸片递给他。那纸片上什么也 没有,只有一个红指头印子。罗永才写下要刻的字递过去,匠人接了,一字一顿念了一遍, 然后折叠咸一个小块,装进兜里,讲: “十日后你来拉呗。 ”就不再理罗永才,低下头,又一锤一锤,洗手下的那块石碑去了。 ⑥罗永才第三回去山王,才五六天,他有些不放心。那又是个好天,响响晴。他一直往 匠人家里去,进了院子,果然又见那匠人在石料边,坐成一团修行,木了样的,只一锤一锤 洗那石碑。匠人望见他进来,也不惊,也不乍,手里也不停,只是讲: “时候还没到呢。 ”顿 了一下,又讲: “来找俺的,都是那样个心绪。不如你就上山上转转,心里就好受了。 ”罗永 才低头看碑,已经洗出个大概,清白厚实,幽深远澈。便敬了匠人一根烟,闲坐片刻,起身 往山上去了。 ⑦那山也正在春时里,半山的松树,半山的草坡,半山的闲石。春阳暖融融的,温意无 尽,枯茎里已冒出青青的芽子。那些芽子望去甚有张力,生全的趣味浓厚,又鲜活不尽。罗 永才一身的感念,不知怎样作想。再往前走时,山有些陡,树影浓郁起来,就有了些寒意。 这时从山上下来一个山民,瘦精精的,挑着两大捆紫红色的短针山草,山苹捆上还搭了两件 破旧衣物,一把竹柄的竹耙子。他看见罗永才,就立住脚,和他讲起话来。罗永才猜他只有 五十来岁,他说已经七十七了,家里只剩下老两口,老伴瞎了,不能再做什么,现时就靠他 挑草换些油盐钱。那担草也有七八十斤。担着得走几架山头,罗永才不免感叹几声。老人又 说自己身体有些不如往年了,明年那地便撂荒了。他说话的时候,也不放心担子,只把担子 在两肩上换来换去。他和罗永才讲了一气,才分手下山。罗永才再往山上走,一口气上了山 顶。山顶有片旧庙剩的墙框子,四面不见人。他默然站了一会儿,才起步往山下去。到了山 下,就又感觉到了春阳的暖意,身上也轻松多了。 ⑧几天以后,他叫了辆三轮车,进山驮走了石碑。在清明的前两天,他把青白石碑在亡妻的 坟前栽了。 ⑨春夜里的一点扰动很快就消失了。附近哪里的鸡叫过一阵子,又都不叫了。天气很晴 朗,空气却有凉意。罗永才在院子里站了一会儿,看看天上的星星,转过身,慢慢回屋里去 了。 (原作发表于《芒种》 ,作者许辉,有删改) [注]①洗碑:刻碑。 11.根据小说第④至第⑥段内容,概括王石匠的形象特点。(5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答案】 技艺高超,讲究信誉,为人朴实,心地善良,从容淡定。 【试题考点】本题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的能力。能力层 级为 D(欣赏评价) 【试题解析】 人物形象,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概括:1、小说中的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 教养、气质等。2、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和心理描写所揭示的人物性格特征。3、小说人 物的所生活的社会历史背景。4、文中作者或其他人物的介绍和评价。根据文中作者的介绍, 王石匠是一个普通的靠洗碑为生的农村手艺人。文中罗永才认为他“手艺很好” ,下文两次 石匠的劳动场景描写确实显示了他的高超手艺。 通过罗永才与王石匠的对话及神态描写, 可 以看出王石匠为人真诚质朴,没有多余的言行,没有做作的表情。通过王石匠指点罗永才上 山调整心绪,可以看出王石匠是一个善良的人,一个乐于助人的人。通过“在石料边,坐成 一团修行,木了样的”的神态及行为描写,可以看出王石匠是一个心理淡定的人,待人对事 有一颗平常心。从承揽洗碑之事,有可以看出他做事讲究诚信和敬业。 12.请对小说画线处景物描写的特点和作用作简要分析。(6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答案】 特点:采用白描手法,描写了万物复苏、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景象。作用:衬托罗永 才渐趋温暖的的心理感受,暗示人物心理转变,推动小说情节发展。 【试题考点】 本题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的能力。能力层 级为 D(评价鉴赏) 【试题解析】 要概括景物特点, 关键在于看描写什么景物对象或其哪个一侧面, 其次看这些景物的共 同特征,特别注意动词和形容词,然后再归纳。文中划线句中,那山是春时的;那春阳是暖 融融的;那枯草是冒出青春的芽子的;并且那芽子是鲜活的,是有生命张力的。所以这些景 物共同的特征是有生机,有活力,生机盎然。 景物的作用主要考虑景物对情节的作用,对人物的心理作用,对人物性格塑造的作用, 对小说主题的作用等方面。文中景物对情节的作用是该景为下面罗永才心理变化提供动力, 生机勃勃的景物唤醒了罗永才的生命意识, 对情节发展起推动作用, 对人物的作用是一方面 烘托了罗永才此时的颇不宁静的心理, 另一方面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让他有所启发, 对罗永 才后来的心理转化起关键作用。对主题方面的作用主要暗示了生命有厚味,生活有春意;人 要达观的看待世事,要乐观的看待生活。 13.请为这篇小说拟一个恰当的标题,并说明理由。 分) (6 答:———————————————————————————————— 【试题答案】 示例: (1)碑 理由:①“碑”是贯穿情节始终的线索;②“碑” “洗碑”暗示了罗永 才的心理及其转化( “悲”到“洗悲” )过程。 (2)王石匠 理由:①小说主要人物之一;②王石匠形象的塑造体现作者的创作意图。 (3)转变 理由:①罗永才的心理转变是故事的主 要内容;②以罗永才转变来表现小说的主旨。 【试题考点】 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的结构,概括作品的主题”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C(分析综合) 【试题解析】 题目可以从情节内容的角度拟,或能概括全部情节,或能点出核心的部分情节:可以从 人的角度拟,或是主要人物,或点明主次人物关系;可以从物的角度拟,常常是文中反复出 现的物是标题;可以从表现的主题的角度拟,或直接就是主题,或含蓄表现主题,可以以故 事发生的时间为题;可以以故事发生的地点为题;可以以人物的情感为题;还可以综合上述 信息,使用修辞取有文采的题或幽默的题。如本题根据情节取题,本文的情节包括订碑-看 碑-运碑-立碑,这几个过程可以使用“洗碑”概括,也可以用“碑”一词,该词是情节的线 索,又能对读者强烈地提示文章的情节及核心情节内容。可以从人物角度取题,如从王石匠 角度取“淡定的洗碑人” ,该词从说人物的角度提示情节,并暗示小说主题。可以从主题角 度取题,如“洗碑之悟” ,若用“碑”也有象征义,暗示碑的纪念之意,对人的警醒教育作 用。 14.有人认为,这篇小说叙述了一个平常人的寻常事;有人认为,这是一篇意蕴丰富的精致 作品。请结合文本,联系自身阅读小说的经验和对传统文化精神的认识,谈谈你的见解。(8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试题答案】 示例一:这篇小说从题材来看,叙述的是平常人的寻常事,但体现了作者深刻的人性思 考和人文关怀。作者将目光投向普通人,显示了对底层人物命运的关注;用暖笔、亮笔来写 人生的痛苦, 看似沉重, 实则蕴含着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 引导人们直面生活的挫折和艰难。 示例二:这是一篇意蕴丰富的小说,罗永才最终摆脱丧妻之悲,主要是受到王石匠和老 山民的影响以及大自然的启迪。王石匠的淡定、老山民的坚忍,分别折射出中国传统文化精 神中道家的超然和儒家的担当, 他们的生活态度深深地感染了罗永才, 从而使得他发现了春 回大地的可爱,人间生活的温暖。 示例三:这是一篇艺术上颇为精致的小说。结构上,以碑贯穿全文,讲述了罗永才四次 前往山王庄的故事;同时,洗碑的故事又嵌在春夜的回忆之中,收尾圆合,别致精巧。语言看似平实,实则富有表现力,如同一连串的断句描述王石匠的动作,表现出王石匠的淡定从 容,极富神韵。 【试题考点】 本题考查“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对作品进行个性 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F(探究) 【试题解析】 文学作品的意蕴一般分为历史、 哲学和审美三个层面去发掘;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通的人 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 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 值得注意的是本题在回答的过程中,如果只把自己的观点定位在“平常人的寻常事” , 虽也探究,可能得分不高,因为这种答案本身就说明了该生的阅读鉴赏和探究水平的低下。 2011 年安徽高考 (25 三、 (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1-14 题。 巴尔塔萨的一个奇特的下午 加卡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 鸟笼做成了。巴尔塔萨习惯地把它挂在房檐底下。刚吃完午饭,就听人到处在说,他做了一 个全世界最漂亮的鸟笼。来瞧热闹的人多级了,巴尔塔萨房前简直门庭若市,吵吵嚷嚷的, 他只得摘下鸟笼,把木工作坊的门关上。 “你该刮刮脸啦。 ”乌尔苏拉对他说。两个星期以来,丈夫一心扑在鸟笼上,干木工活儿就 不用心思了,她很不高兴,可是鸟笼一做好,她的烦恼就顿时烟消云散了。 “你能赚多少钱呢?”她问。 “不知道, ”巴尔塔萨回答, “我想要价三十比索。末了总能到手二十吧。 ” “你先要五十比索, ”这半个月来,你起早贪黑的。再说,这鸟笼多大呀。我这辈子见过的 鸟笼,就数这个大哩。 ” “有关鸟笼的消息早就传开了,老大夫希拉尔多的夫人爱养鸟,那天下午,大夫出诊归 来,就去看个究竟。 饭厅里挤满了人,那鸟笼放在桌上,供人观赏。偌大的鸟笼用铁丝扎成,分成三层,上 下有通道,里面搭着专供鸟儿吃食和栖息的小房。空域部分,装有鸟儿嬉戏用的吊杆。整个 鸟笼,犹如一座大型冰厂的模型。老大夫左看右瞧,他寻思,这鸟笼果然名不虚传,比他想 给妻子买的那种漂亮多了。 “①这鸟笼根本不用养鸟,只要在树上一挂,它自己就会叫起来。 ”说着,他当着众人 把鸟笼转了几转,又把鸟笼搁回桌上, “得,我买下了。 ” “已经卖给别人啦。 ”乌尔苏拉说。 “蒙铁尔的儿子,是他订做的。 ”巴尔塔萨补充道。 大夫又瞧瞧鸟笼。 “你可以再做一个嘛! ” “很抱歉,大夫, ”巴尔塔萨说, “可是已经出手的东西是不能再卖的呀。 ” 大夫耸耸肩膀, “他们出多少钱买下的?” 巴尔塔萨把目光转向乌尔苏拉。 “六十个比索。 ”她说。大夫又看看鸟笼。 “真漂亮, ”他赞叹着, “漂亮极了。 ”说罢,转身朝门口走去, “蒙铁 尔可真有钱啊! ” 财主蒙铁尔对于鸟笼的新闻无动于衷。 他就住在离这儿没有多远的地方, 一间堆满家具 什物的房子里。他那形容憔悴的妻子,一吃罢午饭就紧闭门窗,在黑洞洞的屋子里,睁着眼 睛整整待上两个钟头。她忽然听见人声嘈杂,不仅吃了一惊。开门一看,之间门前聚集着一 大帮人,巴尔塔萨拿着一个鸟笼也在那儿。他穿一身白,胡子刮得精光,神情严肃纯朴。 “这玩意儿真太妙啦, ”蒙铁尔的妻子喊了起来,顿时容光焕发,她把巴尔塔萨青岛屋 里, “我这一辈子都能没见过这么好的玩意儿。 ” “彼贝在家吗?”巴尔塔萨把鸟笼搁在饭厅的桌子上。 “他还在学校里呢, 一会儿就回来。 她答道。 ” 接着补上一句: “蒙铁尔这会儿在洗澡呢。 ” 蒙铁尔体态肥大, 浑身毛茸茸的, 脖子上搭着一条毛巾, 从卧室的窗户里探出身来: “那 是什么呀?” “彼贝的鸟笼呗。 ”巴尔塔萨说。 那女人疑惑地瞧他一眼: “是谁的?” “彼贝的呀, ”巴尔塔萨的语气十分肯定, “是彼贝让我做的呀。 ” 蒙铁尔穿着裤衩就从卧室走了出来。 “彼贝! ”他大喊了一声。 “孩子还没有回来呢。 ”他妻子喃喃地说。 彼贝在门洞里出现了。他约摸十二岁,眼睫毛弯弯的,沉静忧伤,活像他母亲。 “你过来, ”蒙铁尔对他说, “是你让他们做鸟笼的吧?” 孩子低下脑袋。蒙铁尔一把揪住孩子头发,硬要孩子看着他的眼睛, “你说呀。 ” 孩子咬咬嘴唇,一声不吭。 “蒙铁尔! ”妻子埋怨了。 蒙铁尔放开孩子,转身朝巴尔塔萨走来。 “抱歉得很哪,巴尔塔萨,你事先应该跟我商 量一下嘛。只有你才会跟小孩子打交道。 ”他把鸟笼还给巴尔塔萨, “你赶紧拿走,能卖给谁 就卖给谁。 ” ②那孩子一直木然不动地呆着,连眼皮都不眨一下。等巴尔塔萨接过鸟笼,迟疑地瞧了 他一眼,他才像狗打呼噜似的,喉咙里发出一声闷响,然后趴到在地,嚎啕大哭。 蒙铁尔冷眼瞧着,无动于衷。母亲想上去抚慰一阵。 “别管他。 ”蒙铁尔毫不妥协。 巴尔塔萨瞧那孩子半死不活的,活像一头害了传染病的牲畜。 “彼贝! ”巴尔塔萨笑盈盈地走到孩子跟前,把鸟笼递给他。那孩子一跃而起,抱住跟 他差不多大小的鸟笼,透过密集的铁丝瞧着巴尔塔萨,不知说什么好。 “巴尔塔萨, 蒙铁尔轻声说, ” “我不是说了吗,你把鸟笼拿走吧。 ” “还给人家吧。 ”母亲吩咐孩子。 “你留着吧。 巴尔塔萨说。 ” “你别犯傻了,巴尔塔萨, 蒙铁尔边说边拦住他, ” “你把这玩意儿带回家去吧,我一 个子儿也不会给你的呀。 ” “没事儿。我就是特意做了送给彼贝的,没想过要什么钱嘛。 ” 巴尔塔萨从挤在门口瞧热闹的人群里拨开一条路,走了出去。 巴尔塔萨在台球房受到热烈欢迎。这时候,他还在想,他做的鸟笼比别人的好,为了 不让蒙铁尔的儿子哭哭啼啼,只得把鸟笼送给他,诸如此类的事情没什么新鲜的。可是过不 了多久,他发现这类事情对许多人还挺重要,不禁兴奋起来。 “他们到底还是给了你五十比索才买下鸟笼的吧。 ” “六十比索。 巴尔塔萨答道。 ” 众人给巴尔塔萨斟上一杯啤酒, 他一一回敬。 天刚擦黑, 他就喝得酩酊大醉,漫无边际地胡扯起来。他说他要做一千个鸟笼,每个售价六十比索。然后,再做它一百万个,攒满六千万比索。电唱机由他出钱不停地唱了整整两个钟头。大家举 杯敬祝巴尔塔萨身体健康,走运,幸福。 乌尔苏拉做好一盘葱头炸肉,一直等他。有人告诉她,她丈夫在台球房里欢喜若狂地跟 大伙儿喝啤酒呢。她不相信,因为巴尔塔萨从来没有喝过酒。差不多半夜了,巴尔塔萨还在 灯火通明的台球房里,一步也动弹不得。他花了不少钱,只得留下手表抵押,保证次日还清 欠款。 过了一会儿, 他劈腿坐在街上。 清晨五点钟, 赶去望弥撒的妇女们看见他还坐在那儿。 (选自高兴主编《小说中的小说》 ,有删改) 11.请用简明的语言梳理这篇小说的脉络。 分) (5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做好鸟笼,拒卖鸟笼给老大夫,送鸟笼给彼贝,台球房醉酒。(事件发展 脉络) 【参考答案】 (二)期待好价格,信守与彼贝的约定,不忍孩子失望决定送鸟笼,送鸟笼后 兴奋与失落交织。 (主人公心理变化脉络) 【解题思路】 小说的脉络实则是小说故事情节的发展, 因此解答这类题首先要把握好小说的 故事情节。 12.依据小说的相关内容,概括蒙铁尔形象的特点。 分) (5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当地的财主,粗暴,专制,冷酷,吝啬。 【解题思路】 人物形象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概括归纳: (1) 小说中的人物的身份、 地位、 经历、教养、气质等。 (2)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和心里描写所揭示的人物性格特征; (3) 小说人物的所生活的社会历史背景; (4)文中作者或其他人物的介绍和评价。 13.按照要求回答下面两个问题。 分) (7 (1)对小说中画线①处的人物语言进行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指出小说中画线②处所用的描写方法,并分析这段文字在情节发展上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运用了夸张、比拟的手法,写出了鸟笼的精美,表达了老大夫对鸟笼 的赞赏之意。 (2) 神态描写、动作描写; 推动情节发展,是下文巴尔塔萨送鸟笼的直接原因。 【解题思路】对划线句子的赏析一般可从这样几个方面:运用的修辞手法,表达技巧, 对人物形象的作用。 14.小说的结尾部分,写了从来没喝过酒的巴尔塔萨喝得酩酊大醉,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 根据小说,请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谈谈你的见解。 分) (8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角度一: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醉酒的行为使读者对勤劳、淳朴、善良的巴尔 塔萨有了更深的认识,发现他有爱面子、冲动等性格特点,认识到他性格的复杂性。 角度二:使情节更为曲折,做好鸟笼期待出手却拒绝卖出,想卖高价却无偿送出鸟笼,这样 的情节本已曲折生动; 角度三:使主题更加丰富。为满足一个孩子的快乐送出鸟笼,体现了主人公的善良本性,弘 扬了善与爱的主题; 角度四:使环境更具典型性:小说中的三个场景,集中展示了社会下层百姓真实的生活状态 和心理状态。 【解题思路】应从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来选择角度。2009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一、 分) (9 本题为论述类文章阅读,所选的是很热门的一个话题——“通俗历史热” 。近几年来, 通过媒体, 尤其是电视,来推进史学的普及确实是很热门, 中央台的“百家讲坛”就是典型。 所以,考生对此话题并不陌生。所选部分层次分明,阅读的难度不大。题目主要是从文章内 容的理解和对作者观点态度的把握的角度设置, 考生对此方式熟悉, 操作起来也不是很困难。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近年来, “通俗历史热”不断出现于媒体的报道之中。作为一种关涉史学的文化现象, 我们有必要从历史学的角度对其进行考察。Ks5u.com “通俗历史热” 是商品经济和文化教育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定会出现的一种现象。 实际上 通俗历史并非“新生事物” ,它以讲说形式流传的历史已经相当久远了。它广泛流行于民间, 是民众了解过去、熟悉历史、满足自身历史求知欲的主要途径。一般情况下,这种历史的口 头讲说是以十分平静的方式存在于民众的日常生活之中的,很少“走热” 。但是,当商品经 济趋于发达、文化教育发展迅速的时候,人们在从事赖以谋生的职业活动之外,带有文化色 彩的业余需求会随之增长,对作为文化存在常见形态之一的历史知识,其“求解”欲望也会 趋于强烈。 这种社会需求的增长促使与时代发展息息相关的史学不得不进行必要的适对性调 整, 从而在隔尘绝俗的精英式研究之外, 衍生出一种以满足公众意愿为基本出发点的通俗化 的历史叙述——口头的或文字的, 并作为用以 “交换” 的精神产品出现在市场之上而日益 “走 热” 。两宋讲史及宋元平话的一度活跃便是其中典型的事例。在当今市场经济逐步成熟、文 化教育普及程度大为提高、 高等教育开始走向大众化的时代, 人们的业余文化需求显著增长, 久远的尘封旧事引起了人们日益浓厚的兴趣。这使通俗历史在当下有了“升温”的沃土,其 “历史的贯性”开始充分显现出来。客观地说,对于广大民众而言,在古奥难懂的传统史著 和“学术模式”的现代史书皆难“卒读”的情况下,通俗化的历史几乎成为他们“探寻过去” 的唯一选择。 这种现象的出现, 对史学终极功能的实现是非常有利的。 史学的职任是记录人类社会的 发展历程,总结其发展规律,以保证社会的良性运转,促进社会的文明与进步,满足人类社 会发展的需求。这是史学作为一门学科的“终极追求” 。这种目的追求决定了史学传播范围 与学科效应的正比例关系,即传播范围愈广,对社会走向文明与进步、对推动人类社会发展 所起的作用也愈大。而在社会道德的层面上,长久以来,史学都带有浓厚的“天职文化”色 彩,视道德教化为天然职任。它通过“贬恶扬善”以优化民风,激活有利于社会进步与文明 的向善意识,从而使俗静民和成为一种“常态”并最终惠及大众和社会。同时,历史知识的 广泛传播,对社会整体智慧的提高也是不无裨益的。不可否认,中国古代很多具有普世性的 行为规范与道义原则, 只有用通俗的现代语言加以表达与阐释, 才能使这种优秀的传统文化 在今天最大限度地得到活化,成为社会道德与精神的组成部分。也就是说, “通俗历史热” 促进了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有效传承, 对史学社会功能的实现, 对社会的文明与进步, 都是极为有利的。正因为如此,通俗历史的讲说与著述之“趋热” ,应当受到欢迎和鼓励。 当然,历史的通俗化不等于低劣化、庸俗化或文化的退化,这已经被历史所证明。 “通 俗历史热”的深入发展,要求通俗历史在外在形式变化的基础上,走向记述内容与历史观念 等核心部分的变化。具体而言,就是要把讲说与记述的重点,由“庙堂”转向民间,由官场 转向社会。更多地关注下层、关注民众,以体现史家应有的现伐眼光,这才是更高层次的、 成熟形态的通俗历史。 (摘编自李小树《关于“通俗历史热”的历史学考察》 ) 1.从原文看,下列关于“通俗历史热”在当今出现的原因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通俗历史以十分平静的讲说形式广泛流行于民间的历史已相当久远了。 B.市场经济和文化教育的迅速发展促使人们对业余文化的需求显著增长。 C.人们对久远的尘封旧事兴趣日益浓厚,对历史的“求解”欲望趋于强烈。 D.古奥难懂的传统史著和“学术模式”的现代史书,让广大民众难以“卒读” 。 【答案】A 【解析】本题是要求选出不能作为“通俗历史热”在当今出现的原因的项,只要抓住题 干的意思,答案 A 项所陈说的“历史相当久远”很显然不能作为当今流行的原因。 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通俗历史以满足公众的意愿为基本出发点,作为一种用于“交换”的精神产品出现 在市场之上,它的“走热”有着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 B.为适应时代发展,满足广大民众在业余文化方面的追切需求,史学不得不走出隔尘 绝俗的精英式研究误区,适时调整了研究目的和方式。 C.通过“贬恶扬善”的方式以优化民风,激活有利于社会进步与文明的向善意识,这 是史学的“终极追求”在社会道德层面上的具体表现。 D.中国古代很多具有普世性的行为规范与道义原则,只有用通俗的现代语言加以表述 与阐释,才能在今天得到最大限度的活化和有效传承。 【答案】B 【解析】文中第一段里说“在隔尘绝俗的精英式研究之外,衍生出一种以满足公众意愿 为基本出发点的通俗化的历史叙述——口头的或文字的” ,并没有说“隔尘绝俗的精英式研 究”是历史研究的误区。这是无中生有。 3.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通俗历史热”可以扩大史学传播范围,传播范围越广,就越有利于社会整体智慧 的提高,从而完成史学学科的全面建设。 B.既然通俗化的历史已经成为广大民众“探寻过去”的唯一途径,通俗历史讲说与著 述的“趋热”就应当受到欢迎和鼓励。 C.在商品经济和文化教育发展到一定程度后,通俗历史就必然会“走热” ,这种“走 热”现象十分有利于史学终极功能的实现。 D.通俗历史应当由外在形式的变化走向记述内容与历史观念等核心部分的变化,以改 变低劣化、庸俗化或文化退化的现状。 【答案】C 【解析】A 项的错误主要是“从而完成史学学科的全面建设” ,这是不合理的引申。原 文只说到“ (史学)传播范围愈广,对社会走向文明与进步、对推动人类社会发展所起的作 用也愈大” 项不说因果是否合理,就是选项中“通俗化的历史已经成为广大民众‘探寻 。B 过去’的唯一途径”与原文“通俗化的历史几乎成为他们‘探寻过去’的唯一选择”对比, 它丢掉了“几乎”一词。D 项中的“以改变低劣化、庸俗化或文化退化的现状”与原文“历 史的通俗化不等于低劣化、庸俗化或文化的退化,这已经被历史所证明”明显不符。2010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安徽卷) 安徽卷 一、(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一切传统都是过去的东西,但并非一切过去的东西都是传统。可是,过去确系传统的一个重要特征,我们不能离开过去与现在的关系而谈传统。 传统都有其“原本” ,原本是传统的始发言行。传统的始发言行有其特定的原初行动者、 特定的受动者,还有其特定的叫作参照系的现实环境。在传统的原本中,所有这些都是特定 的、不能代替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历史的进展,原本逐步地被认为是具有权威性的、天经地义的、带有 信仰性质的东西而为群体所接受, 成为凝聚群体的力量, 这样, 原本也就逐步地形成为传统。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传统逐步形成的过程也是一个逐步远离原本的过程。这里所说的远离, 是指原初行动者、受动者和当时的参照系已消失而成为过去。这样,传统在形成过程中就取 得了相对独立于原本所处的参照系以及原初说话人、原初受话人的自主性。 正是这种远离或自主性,打破了原本的限制,扩大了原本的范围,丰富了原本的含义。 这里的关键在于解释。在新的参照系之下对原本作新的解释,这就是传统远离原本的原因。 任何一个写下来的作品, 一旦公之于世, 它就是向广大的人群说话, 不仅是向同时代人说话, 而且是向后来人说话。作为受话人的读者不仅有同时代人,而且有后来人。读者可以对写作 的原本作出各不相同的回应,这些回应都是根据读者自己所处的参照系对原本所作的新解 释。可以说,传统的原本在形成为传统的过程中,不断地参照变化了的环境。在后来的一连 串读者面前展开一系列不断更新的世界。写作的原本是如此,行动的原本也是这样。传统的 行动痕迹往往出乎原初行动者的始料之所及,自有后来人的评说——解释。 这样看,传统形成的过程本身便是一个传统不断更新、不断开放、不断壮大的过程。传 统本来就具有两面性, 它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 既因新的参照系与之相摩擦而不断更新自己, 又因其偏执性而抗拒摩擦,力图使自身永恒化。可以说,传统既是摩擦的结果,又是对摩擦 的抗拒。那种把传统一味看成凝固不变而无更新的观点是错误的、不符合史实的。因此,在 对待传统的问题上,我们应当根据新的参照系,对旧传统 (选自张世英(我看国学——传统与现代),有删改) 1.从原文看,下列对“原本”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原本是传统的具有特定原初行动者、受动者、参照系的始发言行。 B.原本指权威性的、天经地义的、带有信仰性质的凝聚群体的东西。 C.原本是原初行动者、受动者和参照系已消失并成为过去的过程。 D.原本指有自主性的相对独立于原初参照系、说话人、受话人的传统。 【试题答案】 A【试题考点】 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B(理解) 【试题解析】 解答概念题,要特别注意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本题主要在概念的内涵上设置选项。A 项是“原本”内涵的正确的表述。B 项据原文“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历史的进展,原本逐步 地被认为是具有权威性的、天经地义的、带有信仰性质的东西而为群体所接受,成为凝聚 群体的力量,这样,原本也就逐步地形成为传统”可知,B 项表达的是原本形成的传统的 内涵。C 项把原本的属性搞错了。C 项的表述简化为“原本是过程” ,据原文“传统逐步 形成的过程也是一个逐步远离原本的过程。这里所说的远离,是指原初行动者、受动者和 当时的参照系已消失而成为过去”可知, “原初行动者、受动者和当时的参照系已消失而 成为过去的过程”是传统的形成过程,而非原本是过程。D 项 原文是“原本是传统的始 发言行” ,传统是原本的丰富、更新和壮大。D 项的表述曲解了原文的意思。 2.下列各项,不属于分析“传统远离原本”原因的一项是(3 分) A.在新的参照系之下对原本作新的解释,这就势必造成传统不断地远离原本。 B.读者对写作原本作出各不相同的回应,根据所处参照系对原本作出新解释。 C.因有后来人的评说解释,传统的行动痕迹往往出乎原初行动者始料之所及。 D.传统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因新参照系的作用而具有更新与抗拒的两面性。 【试题答案】 D 【试题考点】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C(分析综合) 【试题解析】 对于“原因、根据、证据”这样字眼的题干,特别要注意选项与题干之间要能构成因果 关系。 选项中, D 新参照系的作用有两种: 一是摩擦, 二是抗拒摩擦。 摩擦作用使传统更新” , 因而是“传统远离原本”的原因;但是传统“抗拒摩擦,力图使自身永恒化”使得传统力图 保持原本的最初本质特征,尽可能的不远离原本。 3.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传统原本中的原初行动者、受动者、参照系都是唯一的、不能代替的。 B.因时间推移和历史进展,传统远离原本后就自然丧失了原本的特征。 C.过去是传统的一个重要特征,但传统内涵却在新参照系下发生突变。 D.在对待传统问题上,我们应当根据新的参照系作出新的评价和解释。 【试题答案】D 【试题考点】 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C(分析综合) 【试题解析】 A 项“唯一的”原文表述为“特定的”与原文不相符。B 项原文是说“远离,是指原初 行动者、受动者和当时的参照系已消失而成为过去。 ”所以消失指的是原初行动者、受动者 和当时的参照系已消失,而不是“原本的特征丧失”C 项“突变”概括错误。原文“传统形 成的过程本身便是一个传统不断更新、不断开放、不断壮大的过程” ,因而传统内涵在新参 照系下发生的是“渐变” 。 2011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 一、 分) (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所有的艺术创作, 开拓的都是一个艺术的空间; 而艺术的空间说到底是一个想象的空间。 想象空间不同于现实空间,但又是以现实空间为基础的。这里有两层意思:一是说,艺术家 若没有对现实空间的感受,就不可能产生艺术的想象,就不可能开拓出想象空间来。一个自 幼目盲的人,是不可能创作出游戏的绘画作品的;一个自幼耳聋的人,也是不可能创作出优 秀的音乐作品的。二是说,想象空间之所以是想象空间,归根到底是以现实空间为依据的。 我们说一个艺术家的想象力十分丰富。 是说他主观想象的世界与直感到的现实空间, 有着极 大的差别。没有现实空间的参照,是无所谓想象力丰富还是不丰富的。想象空间与现实空间 既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也自然就有了彼此的关系问题。 在这里, 想象可以有两种不同的形式: 一是通过想象构造出的世界在表现形态上更加类 似于现实空间, 让读者像进入一个特定的现实空间一样, 进入到作家所构筑的艺术世界之中 去。这个世界实际上是一个想象的世界,但并不让人感到奇异或怪诞。二是通过想象构造出 的,是明显不同于现实空间的另一类空间。对于这样一个想象空间,人们是陌生的,如梦如 幻。但也正因为如此,它才让人领略到一种奇幻或怪诞的美感。实际上,这两种空间都是想 象空间。但因为前一种在读者的感受中,大致等同于现实世界,所以我们常常将其作为现实 空间本身来分析和理解,不认为它是虚幻不实的。而后一种在读者的感受中,就根本不同于 现实世界,带有明显的梦幻感觉,所以我们常常直接称之为梦幻空间。一部《红楼梦》就同 时具有这两种不同的想象形式: 太虚幻境构筑的是一个梦幻空间; 而对贾府人物及其生活环 境的描写,则是有关于现实空间的想象空间。 想象空间虽然是在现实空间的基础上产生的, 但想象空间与现实空间却有着根本的差别。 具体而言, 现实空间不是一个人按照个人的意愿随意创造出来的, 而是外在于任何一个个体 人先行存在的。它给任何一个个体人,都提供了一定的自由活动的空间,但这种空间,又是 极其有限的, 是不能满足任何一个个体人的全部要求的。 总体而言, 对于任何一个个体的人, 现实空间都是不完全自由、不完全舒适的。想象空间则不同了。想象空间不是外在于它的创 造者的,而是它的创造者自由想象的产物。尽管他所创造的这个想象空间本身,也不是完全 自由的,但想象空间对于它的创造者而言,则是自由的。假若《红楼梦》真的是曹雪芹的一 部“自传” ,曹雪芹就是贾宝玉。贾宝玉在贾府那个现实空间中是不自由的;而曹雪芹在创 作《红楼梦》的过程中,体验的却是创造的自由。 《红楼梦》的读者在阅读《红楼梦》的过 程中,获得的也是自由的体验;他们已经不受贾府这个现实空间的束缚,他们是在超越贾府 这个现实空间的视点上, 来俯视这个空间的。 所以想象空间是对现实空间的超越——现实空间是不自由的,想象空间则能满足人对自由的要求。(选自王福仁《现代中国异城小说研究·序》 ,有删改)1、从原文看,下列对“想象空间”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想象空间是以现实空间为基础创造出来的艺术世界。 B、想象空间是在读者的直接感受中大致等同于现实世界。 C、想象空间是作家进过自由创造开拓出的想象的世界。 D、想象空间可以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获得自由的体验。 【试题答案】B 【试题考点】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B(理解) 【试题解析】解答概念题,要特别注意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本题主要在概念的内涵上设置选 项。 2、下列对原文结构和内容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第一段用自幼目盲人的人创作优秀绘画作品受到限制的例子,说明艺术家开拓出的 想象空间与现实空间是不同的。 B、第二段指出了两种不同的想象形式能构筑不同的想象空间, 《红楼梦》中太虚幻境就 是通过两种想象形式构筑的。 C、第三段用对比的方式分析现实空间和想象空间的根本差别,前者是客观存在的,后 者则是创造者自由构造的。 D、文章用先分后总的方式阐述了想象空间的基础、想象的两种形式、现实空间和想象 空间的差别等三个问题。 【试题答案】C 【试题考点】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C(分析综合) 【试题解析】A、第一段用自幼目盲人的人创作优秀绘画作品受到限制的例子,不是说明艺 术家开拓出的想象空间与现实空间是不同的,而是为了说明“若没有对现实空间的感受,就 不可能产生艺术的想象,就不可能开拓出想象空间来。 B、《红楼梦》中太虚幻境就是通 “ 过两种想象形式构筑的”错。D 项“先分后总”错。3、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想象空间与现实空间差别越大,越能说明艺术家想象力强、创作水平高。 B、类似于现实空间的想象空间与现实关系密切,让人产生如梦幻的感觉。C、梦幻空间以想象空间为依据,他们都与现实空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D、想象空间能够超越人们感到不自由的现实空间,能让人在其中感到自由。 【试题答案】D 【试题考点】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试题解析】A 项无中生有,B 项让人产生如梦幻的感觉的应为不同于现实空间的另一类空 间。C
2010 年浙江卷(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2-16 题。 年浙江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 (20 ( 分) 静 流弟弟迷恋音乐,不仅迷恋流行歌曲,也迷恋中国古典乐器。他常常在夜里吹奏笛子, 声音清越,吹出月光、竹林、沙滩、仙鹤……升入高中以后,弟与另两个男孩一起组成了一 个“红蜻蜓”歌唱组合。我喜欢那些在晚霞中飞舞的小精灵,弟也喜欢,我们都记得提放蜻 蜓是几时最喜欢的游戏。 红蜻蜓组合在春日夕阳中翻唱着一些小虎队的歌曲, 唱得投入而动 情,虽然只有我一个观众。弟说,他要考艺术院校。这当然没有成功,父亲认为那是不务正 业,严厉禁止。弟在那年高考中落榜了。为了实现愿望,弟又转向别的途径,准备去当文艺 兵,这最后也没实现。弟心灰意冷,对音乐的追求就此止步。他常常迷茫地望向远方,—— 人生浩瀚,哪条才是他要走的路?对于父亲的横加干涉,弟是心怀怨怼的。他整日整日地不回家,在外面游荡,抽烟, 喝酒,看录像,甚至赌博。父亲对于弟的不成器是彻底失望的,竟日摆着一幅恨铁不成钢的 表情,看也不看弟一眼。他们犹如宿敌,冷战,僵持,中间横亘着大片大片的沉默,黑夜般 深不可测,没有光亮。那些坚硬的、暗含敌意的、荒原一般的沉默,是什么时候开始消融,最后随风化为流 水的,我不得而知。我那时已在江南。弟有时写信,有时打电话,内容里渐渐多了关于父亲的信息。初涉 尘世的弟弟被浮世的炎风吹刮后,终于体会到了现实巷闾烟火的不易。弟才知道,父亲对于 他的要求,并非仅仅是为了自己的脸面,那要求,也是生活本身对他的要求。相应的,在经历过我的一些波折后,父亲对弟也渐渐有了释然。父亲终于明白,子女 的人生是无法由他来设计的,我们都不过是千万人中最普通的那一个。 柔软悄悄而来,来自两个血脉相连的男人,如静海深流。 在四处求人碰壁后,父亲拿出积蓄,为弟买了出租车。弟把自己安顿在皖北那个小城, 结婚,生子,开始了平淡的人生。 尘埃随之落定。 一年的秋日,我自江南回去探亲,家人聚在一张饭桌上,吃着饭菜,说着闲话,屋外, 秋阳融融。饭后父亲递一支烟给弟弟。弟弟点火,两人抽一口,突出,对望,烟圈上旋,被风吹着,袅袅散去。一切都在不言中,生活似乎在和解与体恤中,平静地向前流去,父亲展 望着他含饴弄孙的晚景。 如果,生活仅仅如此按部就班地向前走去,父亲与弟弟都不会看到他们各自的另一面。 波澜总在不经意间降临人间。 弟的孩子, 我的侄儿, 在出生一年后, 被诊断为为孤独症患者。 不能接受现实的是父亲。 他,在一夜间,叶落萧萧,只剩下虬枝无言地指向天空。弟第一次发现了父亲的软弱,那貌 似强大的外表下,也有不堪一击的所在。 他一边安慰父亲,鼓励妻子,一边筹款,四处求医。 竭尽人事,要为侄儿打开那扇自闭的门。弟开始不停地讲话,虽然他讲得口干舌燥,侄儿一 点反应也没有,弟说,他不会放弃。父亲第一次知道了弟是执着的,像蒲草,看似柔弱,实 质有坚韧自持的力量。 在弟的从容面前,父亲到底接受了现实,他什么也没说,拍拍弟弟的肩膀,把退休工资 卡交给了弟弟。弟不要,父亲露出怒目的本色,喝令他收下。然后挺直脊背,走出大门。 此后,父亲就是那个随传随到的人,只要弟需要,他总在那里,并一直守在那里。 弟临走时,悄悄叮嘱我:爸老了,有时犯糊涂,在你这里,你精心点。我说,你放心吧。 弟走后,父亲说,看看,你弟变能干了,我说,是,弟一直都很能干。父亲对弟的赞许 是在他走后才说出来的。 (改编自李丽娟的作品) 12、文章开头写弟弟迷恋音乐,这对后文叙事有什么作用?(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为本文写弟弟与父亲的矛盾冲突做铺垫。 答题思路:这是有关布局谋篇的题型,提问方式常常是:某句(段)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答题模式:文首:开篇点题;照应题目;总领全文;渲染气氛,埋下伏笔;设置悬念,为下文作 辅垫。13、品味文中加点的动词,简析它们分别表达了父亲怎样的心理。 分) (4 (1)拍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喝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挺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①“拍拍” :表现父亲对弟弟的信任、安慰和鼓励。 ②“喝令” :以强硬的方式表现出父亲对弟弟疼爱的心理。 ③“挺直” :既表现了父亲要帮助弟弟对面对磨难的坚强决心,又表现出父亲为能帮助弟弟而感到满足。 14、联系全文,指出弟弟与父亲由对立冲突到矛盾化解,直至理解信任的几个主观原因。 (5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①弟弟终于体会到了生活的艰辛(或“弟弟知道了父亲对他的要求,也是生活 本身对他的要求”; ) ②父亲终于明白,子女的人生是无法由他设计的; ③父亲拿出积蓄为弟弟买了出租车; ④弟弟发现了父亲的软弱; ⑤父亲知道了弟弟的执着、坚韧。答题思路:从全文来看,开头第 1 段,叙述弟弟孩提时代的理想不能实现,后来被“浮 世炎风”刮倒,从渺茫走向邪路,在整日整日的游荡中,遍尝酸甜苦辣咸,体会到了生活的 艰辛,逐渐理解了现实,逐渐理解了父亲。从这里可以解读出弟弟与父亲由对立冲突到矛盾 化解的第一个主观原因。文章中有作者直接议论的句子: “弟才知道,父亲对于他的要求, 并非仅仅是为了自己的脸面,那要求,也是生活本身对他的要求。 ”第二个主观原因,小说 中也有直接议论的句子: “相应的,在经历过我的一些波折后,父亲对弟也渐渐有了释然。 父亲终于明白, 子女的人生是无法由他来设计的, 我们都不过是千万人中最普通的那一个。 ” 文章第 6 段,父亲为四处碰壁的儿子买出租车,父子关系释然;文章第 10 段,弟弟发现了 父亲的软弱,父亲看到弟弟的坚强,父子感情加深,父子互相理解信任。全文第 3 段、第 7 段、第 9 段三个承上启下的段落非常明确的叙述出父子感情的转化过程。回答这样的问题, 要注意文章中议论抒情的句子。15、文中画线的四个句子在写法和作用上有哪些共同点?(5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①运用比喻,以有形写无形(答“具体可感、生动形象”也可) ;②独立成段, 过渡自然简洁;③叙事者“我”通过评说,表达感受、看法。 16、结合文中弟弟的经历,写出你的亮点成长感悟。 分) (4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示例: ①成长就是学会承担责任、懂得关心、体谅父母。 ②成长史一个不断认识自我、他人和社会的过程。2011 浙江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 题 ( (20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题。 分 ) 第9车厢 【俄罗斯】米哈依尔·扎多尔诺夫 我要坐15次列车从里加去列宁格勒。我来到了火车站,我买的是第2车厢的票。我走近 列车一看,前三节车厢根本就没有!最后,买了前三节车厢票的旅客一半被安排到了其他车 厢,一半换了下一次列车。最后大家总算是一腔怒气地到了列宁格勒。 回到莫斯科后,余怒未消的我在《文学报》上发表了一篇讽刺小品。一个月后,我收到 了一位基辅读者的来信。信中说: “□□□□□□□□□□(此处删去两句话) ”我正好有事 去基辅出差,就在一个傍晚去拜访了写信人。他果然真的没让我白跑一趟。 如果说我坐的那次列车是没有前三节车厢的话, 而这位读者在基辅坐的那次列车竟然挂 了两节第9车厢。买了第9车厢票的乘客当然都坐进了前一节第9车厢,因为所有的正常人从 小就知道,第8车厢后就是第9车厢,谁会想到第9车厢后还是第9车厢呢? 列车开动后,后一节第9车厢的乘务员看着空无一人的车厢,莫名其妙,于是去找了列 车长: “我的车厢里一个乘客也没有! 可列车长说: ” “肯定是售票处又弄错了! 列车长说完, ” 马上就通知了下一站卖第9车厢票。 列车在下一站停了3分钟。买第9车厢票的人也都是一些思维正常的人,车一停稳,大家 就依序跑到前一节第9车厢门口排队上车。乘务员看着这么多乘客,惊慌失措的挡在车门口 说: “我这儿只有两个空铺,去找列车长吧,在第1车厢,让他把大家都安排到其他车厢去, 跑快点,要不车就开了! ”愤怒的乘客们拎着大包小包你追我赶的朝第1车厢跑去。列车长看 着这么多远远跑来的乘客一头雾水: “你们这是从哪儿来啊?”乘客们说: “从第9车厢来 的……” “那个车厢早就满了……”列车长此刻没时间研究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他需要马上 把这些乘客安排好。一阵忙碌之后,乘客们终于安顿好了,他松了一口气发出了发车命令。 这时,后一节第 9 车厢的乘务员又来了,还是说: “我的车厢里一个乘客也没有。“怎 ” 么可能呢?”这次列车长认为这个乘务员肯定疯了。于是,列车长决定和这个乘务员一起 去 车厢里看看,这才发现原来这趟列车有两节第 9 车厢。列车长现在终于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他长长地松了一口气后,回到自己的包厢通知了下一站: “摘掉第 9 车厢! ” 当时已是深夜,负责摘车厢的那些人也是一些正常人。他们数到前一节第 9 车厢,就把 它摘了下来,拖到了备用道上,然后重新组装好列车就通知了列车长。列车长再一次松了口 气后发出了发车命令,然后回自己包厢睡觉。可后来后一节第 9 号车厢的乘务员又找来了, “我的车厢里还是一个乘客也没有。 ” 我不知道这次事故后列车长是不是疯了。 但给我讲故事的这个人当时和他的妻子就在前 一节第 9 车厢里。深夜,他起来吸烟。他边吸着烟边想: “列车怎么停这么长时间啊?”随 后他往窗外望了一眼,这才发现前面后面的车厢都没了踪影,就更别说车头了。四周是一片 大草原,光秃秃的,一轮圆月冷冷地照在停着第 9 车厢的备用道上。他急忙叫醒了所有的乘 客, 大家连外衣都没穿就从铺位上跳了下来, 猜测着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他们现在是在哪儿。 听他讲到这儿,我忍不住哈哈地笑出了声来。结果讲故事的人火了: “我一点都不觉得 这有什么好笑!我们第 9 车厢的这些乘客原本是打算去保加利亚旅游的! ” (本文有删改)11. 小说开篇写了“我”的一次乘车经历,有什么作用?(3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参考答案:①用作铺垫,引出主要故事。②强化(衬托)主要故事的叙述效果。③突出 这类现象的普遍性。 【解析】 分析作用一般从内容上与结构上两方面的作用来写。 内容上表现车站工作人员 的不负责任, 突出这类现象司空见惯。 结构上要考虑文段处于文章的什么位置 (开头、 文中、 结尾) ,不同的地方在结构上有不同的作用。本文结构上为发表讽刺小品,引起读者回信, 我拜访写信人,引出第 9 车厢的故事做铺垫,也与下一个故事互为映衬。 12. 补写第二段中“基辅读者”来信的内容。 (不超过 50 字) 分)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示例:您的遭遇与我和我妻子上次坐火车的遭遇比起来简直就不值一提。请您来一趟, 肯定不会让您白跑的! 【解析】读者来信的内容一定与他的坐火车内容有关,并且能够让主人公前往。该句也 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后文故事的总起。 13. 故事的主体部分采用第几人称叙述?有什么效果?(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第三人称叙述。①突破开篇以第一称写“我”的所见所闻的局限,较为自由的展现事件 过程、人物心理,以及不同地点发生的事情。②拉开了叙述者与故事之间的距离,更具客观 性。 【解析】显然本文的主体部分用的是三人称,是“他”在讲“他”的故事。第二小题具体考 查人称的作用。一般人称的作用,有以下三种: 第一人称的优点是, 增加对事情对人物叙述的真实性, 读者认为这所描述的一切是作者 亲历的。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 第二人称叙述的好处是, 增加亲切感, 这种方法的效果就好像是作者面对我们娓娓而谈 一样,无形之中拉近了读者的距离。便于对话,便于抒情,有呼告效果,可加强感染力;用 于物,有拟人化效果。 第三人称叙述则显得比较客观公正,这是以一个冷静的旁观者的身份来进行叙述的方 法。能直接地展现生活,不受时空限制,反映现实更自由。 14. 赏析画线部分的景物描写。 分) (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①“光秃秃”的大草原、 “冷冷”的圆月渲染了凄清、空旷、荒芜的氛围。 ②烘托了人物的无助感。 ③以月之“圆”显人物心情、事情结局之“残” ,与结尾点明的已成泡影的旅游构成了对 照。 【解析】本题考查了对文中精彩语句表现力的品味。画线部分是景物描写,景物描写的 作用主要有:一、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揭示作品的时代背景。二、渲染气氛,烘托 人物心情。三、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为下文埋下伏笔。四、突出主题。五、烘托人物形象。 在本文里,主要是二点。但不能笼统回答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这样没能结合文章具体 作答而无法得到高分。 15. 第 9 车厢的故事带给你哪些思考?请结合作品谈谈你的看法。 分) (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示例:①疏于管理、不负责任的工作作风会给他人带来麻烦和伤害。乘务员、列车长、 摘车厢的人似乎都在纠正差错,可差错却越变越大,个中原因正是工作作风问题。 ②判断问题勿机械武断,解决问题勿依赖惯性思维。错挂两节车厢造成的差错之所以迟迟未能得到解决,和列车长、摘车厢的人思维僵化、缺乏独立思考精神分不开的。 【解析】本题考查了学生的探究能力,考查对作品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此题是 开放性的,可以从负任心、管理、平常处事等方面来谈,但不能离开文本。 2009 年安徽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1~14 题。 ~ 董师傅游湖 宗璞 董师傅在一所大学里做木匠已经二十几年了, 做起活儿来得心应手, 若让那些教师们来 说,已经超乎技而近乎道了。他在校园里各处修理门窗,无论是教学楼、办公楼、教师住宅 或学生宿舍。都有他的业绩。在一座新造的仿古建筑上,还有他做的几扇雕花窗户,雕刻十 分精致,那是他的杰作。 董师傅精通木匠活儿,也对校园里的山水草木很是熟悉。若是有人了解他的知识,可能 聘他为业余园林鉴赏家,其实他自己也不了解。一年年花开花落,人去人来;教师住宅里老 的一个个走了,学生宿舍里小的一拨拨来了。董师傅见得多了,也没有什么特别感慨的。家 里妻儿都很平安,挣的钱足够用了,日子过得很平静。 校园里有一个不大的湖,绿柳垂岸,柳丝牵引着湖水,湖水清澈,游鱼可见。董师傅每 晚收拾好木工工具,便来湖边大石上闲坐,点上一支烟,心静如水,十分自在。 不知为什么, 学校里的人越来越多, 校园渐向公园靠拢。 每逢节日, 湖上亭榭挂满彩灯, 游人如织。一个“五一”节,董师傅有一天假。他傍晚便来到湖边,看远处楼后夕阳西下, 天渐渐暗下来, 周围建筑物上的彩灯突然一下子都亮起来, 照得湖水通明。 他最喜欢那座塔, 一层层灯光勾勒出塔身的线条;他常看月亮从塔边树丛间升起。这时月亮却看不见。也许日 子不对,也许灯太亮了。他并不多想,也不期望。他无所谓。 有人轻声叫他, 是前日做活儿那家的女工,是他的大同乡,名唤小翠。她怯怯地说: “奶 奶说我可以出来走走,现在我走不回去了。 ”董师傅忙灭了烟,站起身说: “我送你回去。 ” 想一想,又说: “你看过了吗?”小翠仍怯怯地说: “什么也没看见,只顾看路了。 ”董师傅 一笑,领看小翠在熙攘的人群中沿着湖边走,走到一座小桥上,指点说: “从这里看塔的倒 影最好。 ”通体发光的塔,在水里也发着光。小翠惊呼道: “还有一条大鱼呢! ”那是一条石 鱼,随着水波荡漾,似乎在光辉中跳动。又走过一座亭子,那是一座亭桥,从亭中可以环顾 四周美景。远岸丁香、连翘在灯光下更加似雪如金,近岸海棠正在盛期,粉嘟嘟的花朵挤满 枝头,好不热闹。亭中有几幅楹联,他们并不研究。董师傅又介绍了几个景点,转过山坡, 走到那座仿古建筑前,特别介绍了自己的创作——雕花窗户。小翠一路赞叹不已,对雕花窗 户没有评论。董师傅也不在意,只说: “不用多久,你就惯了,就是这地方的熟人了。大家 都是这样的。 ”他顿了一顿,又说: “可惜的是,有些人整天对着这湖、这树,倒不觉得好看 了。 ” 俩人走到校门口,董师傅在一个小摊上买了两根冰棍。俩人举着冰棍,慢慢走。一个卖 花的女孩跑过来,向他们看了看,转身去找别人了。不多时,小翠说她认得路了。董师傅叮 嘱小翠,冰棍的木棒不要随地扔,自己转身慢慢向住处走去。他很快乐。 11.这篇小说的主要情节是什么(4 分) 【答案】董师傅领小翠游湖。 【解析】本题的设置过于简单,考查的意义不大。本来小说的情节就简单,再加上题目 已经给出了小说的中心事件。但可能有不少考生被题目唬住了,反而简单的题目繁做,因答 案不简明而丢分。 12.概括小说中董师傅这一人物形象。 分) (7【答案】董师傅是一位普通木工。他技艺精湛,质朴善良,乐于助人,有平常心,有生 活情趣。 【解析】本题只要求概括,不要求结合原文分析。难度较低。只是对“有平常心,有生 活情趣”的概括,学生难以准确表述。 13.按照下面的要求,分析这篇小说中的表现手法。 分) (6 (1)董师傅每晚到湖边闲坐的细节描写,有什么作用? 【答案】反映董师傅淡定平和的情感世界。为情节发展作了铺垫(或“为情节发展埋下 伏笔”。 ) 【解析】 本题是对情节发展中特定场景描写作用的理解, 规则是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 的作用解答。但题目这样表述就让考生有点糊涂了。如果换成“小说第三段的描写有什么作 用?”我想绝大多数考生都会做。(2)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对文中画线句子的景物描写进行赏析。 【答案】运用比喻,描绘丁香、连翘在灯光下晶莹璀璨的艳丽之美。运用比拟(或“拟 人”,形容海棠盛开时争奇斗艳的勃勃生机。 ) 【解析】本题是对作品局部描写技法的赏析。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很明显,只是估计 很多考生没有分条陈述。 14. 这篇小说意蕴丰富, 给人以多方面的启迪。 请结合作品, 分别对下面两个问题进行探究。 (8 分) (1)文末说“他很快乐” 。请举例说明董师傅快乐的缘由。 (说出两点即可) 【答案】①因关心、帮助别人而快乐。如:董师傅领小翠游湖;送小翠回家。 ②因生活知足、心态平和而快乐。如:家里平安;日子平静;钱足够用;小翠对雕花窗 户不作评价,董师傅也不在意。 ③因有生活情趣,善于发现美而快乐。如:董师傅看夕阳西下,看月上柳梢;向小翠介 绍如何看塔影。 ④因工作上得心应手,有成就而快乐。如:董师傅在校园许多地方都有业绩;特地向小 翠介绍自己的创作——雕花窗户。 (答出其中的两点即可) 【解析】由于只要打出两点就能得满分,所以难度就大为降低了。估计命题人也觉得不 那么容易作答。 (2)小说中将“校园渐向公园靠拢”作为人物活动的背景,请结合这一背景,谈谈这 篇小说给你带来什么启示。 (围绕某一方面谈即可) 【答案】示例一:在不断变化的现实生活中,做人要向董师傅那样,脚踏实地,后到本 分,心态平和,由立足于世的本领,有适合自己的人生定位。 示例二: 在不断变化的现实生活中, 从小翠身上, 我们意识到, 面对新环境要学会适应、 学会生存。 示例三:校园渐向公园靠拢,说明生态环境总在不停地变化。这启示我们:无论生态环 境怎样改变,不变的应该是人的自然与本真;我们应在喧闹的环境中寻找一块心灵的绿洲, 避免浮躁。 示例四:在熙攘的校园中,董师傅热心帮助小翠的情景启示我们:和谐的氛围需要我们 大家一起去营造、区呵护。 (答案不止一种。要求依据作品,谈出真情实感和正确的价值取向;言之成理,语言流畅。 ) 【解析】好在命题者给出答案只说是“示例” ,并且说“不止一种” 。本人觉得第二个和 第四个示例有点牵强。小说中有这样的文字; “不知为什么,学校里的人越来越多,校园渐 向公园靠拢。每逢节日,湖上亭榭挂满彩灯,游人如织。 ”是否在暗示在商业大潮的冲击下, 平静的大学校园再也不能平静了, 也在逐渐地商业化了, 是否可以谈大学的坚守与人的守真 呢? 2010 年安徽高考 三、(2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1—14 题。 ①罗永才被第一声鸡叫惊醒, 外面的世界里像是有了点扰动。 春夜总是这样, 惊乍乍的, 其实完全不成一回事的。但罗永才还是下了床,开门出去看看,听听。 ②就在去年这个时节,他去山王庄给亡妻洗碑①。那里有个叫王麻子的石匠,洗碑的手 艺很好。 ③那时季候比现在略早些,自然界已走在春气里了,艳阳高照。路两边的一些大树,都 拔地而起,枝干粗壮,有一种强悍奔放的气势,各各踞守一方。罗永才左右看着,一路往山 村那里去。王麻子的家靠在庄头边上,一个破院框子,里头乱放着各种大小石料。罗永才兀 自进了那个院子,见那正房的两扇门紧锁着,打门缝往里头瞅瞅,半星光亮都没有。他白跑 了一趟,却也不觉着损失什么。 ④第二日他再去,春阳更暖,鸟雀啾啾。老远就听见当当 的,是不急不慢的打石头声,脚下也就到了。王麻子家破院框子里,盘腿坐了一个人,五十 来岁,相貌打扮都很是不起眼。那人坐在院里洗碑,碑形已经看出来了,下方上圆。他洗的 时候,左手是錾子,右手是锤,也不急,也不躁;也不热,也不冷;也不快,也不慢,一锤 一锤,如泣如诉。罗永才看得呆了,心里只是有一种感觉:春阳日暖,万象更新,雀鸟苏醒、 飞翔、游戏、呜叫、盘绕,像是一刻都止不住。人在此时此刻能想些什么,该想些什么,各 人都不一样, 各人也都是只按着自个的路子走的。 惟这破院里的这一个麻脸匠人, 像是不知, 也像是不觉,木呆呆地坐在亘古的石头旁边,一锤一錾。洗了几十年,也还是不急不躁,不 去赶那些过场,凑那些热闹,真叫人觉得不容易! ⑤罗永才呆望许久,才进了院子。那匠人手并不停,只抬起脸: “你找俺?”罗永才递了 一根烟过去,半蹲下,低着腔说: “想麻烦王师傅,给洗块碑。 ”匠人道: “洗块什么样的?” “要两米的,青白石的料子。什么时候能成?” “打今儿个算,要十日。 ”罗永才交了押金, 匠人接了,放在地上,随手拾块碎石压住,打单褂兜里掏出个纸片递给他。那纸片上什么也 没有,只有一个红指头印子。罗永才写下要刻的字递过去,匠人接了,一字一顿念了一遍, 然后折叠咸一个小块,装进兜里,讲: “十日后你来拉呗。 ”就不再理罗永才,低下头,又一锤一锤,洗手下的那块石碑去了。 ⑥罗永才第三回去山王,才五六天,他有些不放心。那又是个好天,响响晴。他一直往 匠人家里去,进了院子,果然又见那匠人在石料边,坐成一团修行,木了样的,只一锤一锤 洗那石碑。匠人望见他进来,也不惊,也不乍,手里也不停,只是讲: “时候还没到呢。 ”顿 了一下,又讲: “来找俺的,都是那样个心绪。不如你就上山上转转,心里就好受了。 ”罗永 才低头看碑,已经洗出个大概,清白厚实,幽深远澈。便敬了匠人一根烟,闲坐片刻,起身 往山上去了。 ⑦那山也正在春时里,半山的松树,半山的草坡,半山的闲石。春阳暖融融的,温意无 尽,枯茎里已冒出青青的芽子。那些芽子望去甚有张力,生全的趣味浓厚,又鲜活不尽。罗 永才一身的感念,不知怎样作想。再往前走时,山有些陡,树影浓郁起来,就有了些寒意。 这时从山上下来一个山民,瘦精精的,挑着两大捆紫红色的短针山草,山苹捆上还搭了两件 破旧衣物,一把竹柄的竹耙子。他看见罗永才,就立住脚,和他讲起话来。罗永才猜他只有 五十来岁,他说已经七十七了,家里只剩下老两口,老伴瞎了,不能再做什么,现时就靠他 挑草换些油盐钱。那担草也有七八十斤。担着得走几架山头,罗永才不免感叹几声。老人又 说自己身体有些不如往年了,明年那地便撂荒了。他说话的时候,也不放心担子,只把担子 在两肩上换来换去。他和罗永才讲了一气,才分手下山。罗永才再往山上走,一口气上了山 顶。山顶有片旧庙剩的墙框子,四面不见人。他默然站了一会儿,才起步往山下去。到了山 下,就又感觉到了春阳的暖意,身上也轻松多了。 ⑧几天以后,他叫了辆三轮车,进山驮走了石碑。在清明的前两天,他把青白石碑在亡妻的 坟前栽了。 ⑨春夜里的一点扰动很快就消失了。附近哪里的鸡叫过一阵子,又都不叫了。天气很晴 朗,空气却有凉意。罗永才在院子里站了一会儿,看看天上的星星,转过身,慢慢回屋里去 了。 (原作发表于《芒种》 ,作者许辉,有删改) [注]①洗碑:刻碑。 11.根据小说第④至第⑥段内容,概括王石匠的形象特点。(5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答案】 技艺高超,讲究信誉,为人朴实,心地善良,从容淡定。 【试题考点】本题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的能力。能力层 级为 D(欣赏评价) 【试题解析】 人物形象,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概括:1、小说中的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 教养、气质等。2、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和心理描写所揭示的人物性格特征。3、小说人 物的所生活的社会历史背景。4、文中作者或其他人物的介绍和评价。根据文中作者的介绍, 王石匠是一个普通的靠洗碑为生的农村手艺人。文中罗永才认为他“手艺很好” ,下文两次 石匠的劳动场景描写确实显示了他的高超手艺。 通过罗永才与王石匠的对话及神态描写, 可 以看出王石匠为人真诚质朴,没有多余的言行,没有做作的表情。通过王石匠指点罗永才上 山调整心绪,可以看出王石匠是一个善良的人,一个乐于助人的人。通过“在石料边,坐成 一团修行,木了样的”的神态及行为描写,可以看出王石匠是一个心理淡定的人,待人对事 有一颗平常心。从承揽洗碑之事,有可以看出他做事讲究诚信和敬业。 12.请对小说画线处景物描写的特点和作用作简要分析。(6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答案】 特点:采用白描手法,描写了万物复苏、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景象。作用:衬托罗永 才渐趋温暖的的心理感受,暗示人物心理转变,推动小说情节发展。 【试题考点】 本题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的能力。能力层 级为 D(评价鉴赏) 【试题解析】 要概括景物特点, 关键在于看描写什么景物对象或其哪个一侧面, 其次看这些景物的共 同特征,特别注意动词和形容词,然后再归纳。文中划线句中,那山是春时的;那春阳是暖 融融的;那枯草是冒出青春的芽子的;并且那芽子是鲜活的,是有生命张力的。所以这些景 物共同的特征是有生机,有活力,生机盎然。 景物的作用主要考虑景物对情节的作用,对人物的心理作用,对人物性格塑造的作用, 对小说主题的作用等方面。文中景物对情节的作用是该景为下面罗永才心理变化提供动力, 生机勃勃的景物唤醒了罗永才的生命意识, 对情节发展起推动作用, 对人物的作用是一方面 烘托了罗永才此时的颇不宁静的心理, 另一方面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让他有所启发, 对罗永 才后来的心理转化起关键作用。对主题方面的作用主要暗示了生命有厚味,生活有春意;人 要达观的看待世事,要乐观的看待生活。 13.请为这篇小说拟一个恰当的标题,并说明理由。 分) (6 答:———————————————————————————————— 【试题答案】 示例: (1)碑 理由:①“碑”是贯穿情节始终的线索;②“碑” “洗碑”暗示了罗永 才的心理及其转化( “悲”到“洗悲” )过程。 (2)王石匠 理由:①小说主要人物之一;②王石匠形象的塑造体现作者的创作意图。 (3)转变 理由:①罗永才的心理转变是故事的主 要内容;②以罗永才转变来表现小说的主旨。 【试题考点】 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的结构,概括作品的主题”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C(分析综合) 【试题解析】 题目可以从情节内容的角度拟,或能概括全部情节,或能点出核心的部分情节:可以从 人的角度拟,或是主要人物,或点明主次人物关系;可以从物的角度拟,常常是文中反复出 现的物是标题;可以从表现的主题的角度拟,或直接就是主题,或含蓄表现主题,可以以故 事发生的时间为题;可以以故事发生的地点为题;可以以人物的情感为题;还可以综合上述 信息,使用修辞取有文采的题或幽默的题。如本题根据情节取题,本文的情节包括订碑-看 碑-运碑-立碑,这几个过程可以使用“洗碑”概括,也可以用“碑”一词,该词是情节的线 索,又能对读者强烈地提示文章的情节及核心情节内容。可以从人物角度取题,如从王石匠 角度取“淡定的洗碑人” ,该词从说人物的角度提示情节,并暗示小说主题。可以从主题角 度取题,如“洗碑之悟” ,若用“碑”也有象征义,暗示碑的纪念之意,对人的警醒教育作 用。 14.有人认为,这篇小说叙述了一个平常人的寻常事;有人认为,这是一篇意蕴丰富的精致 作品。请结合文本,联系自身阅读小说的经验和对传统文化精神的认识,谈谈你的见解。(8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试题答案】 示例一:这篇小说从题材来看,叙述的是平常人的寻常事,但体现了作者深刻的人性思 考和人文关怀。作者将目光投向普通人,显示了对底层人物命运的关注;用暖笔、亮笔来写 人生的痛苦, 看似沉重, 实则蕴含着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 引导人们直面生活的挫折和艰难。 示例二:这是一篇意蕴丰富的小说,罗永才最终摆脱丧妻之悲,主要是受到王石匠和老 山民的影响以及大自然的启迪。王石匠的淡定、老山民的坚忍,分别折射出中国传统文化精 神中道家的超然和儒家的担当, 他们的生活态度深深地感染了罗永才, 从而使得他发现了春 回大地的可爱,人间生活的温暖。 示例三:这是一篇艺术上颇为精致的小说。结构上,以碑贯穿全文,讲述了罗永才四次 前往山王庄的故事;同时,洗碑的故事又嵌在春夜的回忆之中,收尾圆合,别致精巧。语言看似平实,实则富有表现力,如同一连串的断句描述王石匠的动作,表现出王石匠的淡定从 容,极富神韵。 【试题考点】 本题考查“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对作品进行个性 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F(探究) 【试题解析】 文学作品的意蕴一般分为历史、 哲学和审美三个层面去发掘;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通的人 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 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 值得注意的是本题在回答的过程中,如果只把自己的观点定位在“平常人的寻常事” , 虽也探究,可能得分不高,因为这种答案本身就说明了该生的阅读鉴赏和探究水平的低下。 2011 年安徽高考 (25 三、 (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1-14 题。 巴尔塔萨的一个奇特的下午 加卡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 鸟笼做成了。巴尔塔萨习惯地把它挂在房檐底下。刚吃完午饭,就听人到处在说,他做了一 个全世界最漂亮的鸟笼。来瞧热闹的人多级了,巴尔塔萨房前简直门庭若市,吵吵嚷嚷的, 他只得摘下鸟笼,把木工作坊的门关上。 “你该刮刮脸啦。 ”乌尔苏拉对他说。两个星期以来,丈夫一心扑在鸟笼上,干木工活儿就 不用心思了,她很不高兴,可是鸟笼一做好,她的烦恼就顿时烟消云散了。 “你能赚多少钱呢?”她问。 “不知道, ”巴尔塔萨回答, “我想要价三十比索。末了总能到手二十吧。 ” “你先要五十比索, ”这半个月来,你起早贪黑的。再说,这鸟笼多大呀。我这辈子见过的 鸟笼,就数这个大哩。 ” “有关鸟笼的消息早就传开了,老大夫希拉尔多的夫人爱养鸟,那天下午,大夫出诊归 来,就去看个究竟。 饭厅里挤满了人,那鸟笼放在桌上,供人观赏。偌大的鸟笼用铁丝扎成,分成三层,上 下有通道,里面搭着专供鸟儿吃食和栖息的小房。空域部分,装有鸟儿嬉戏用的吊杆。整个 鸟笼,犹如一座大型冰厂的模型。老大夫左看右瞧,他寻思,这鸟笼果然名不虚传,比他想 给妻子买的那种漂亮多了。 “①这鸟笼根本不用养鸟,只要在树上一挂,它自己就会叫起来。 ”说着,他当着众人 把鸟笼转了几转,又把鸟笼搁回桌上, “得,我买下了。 ” “已经卖给别人啦。 ”乌尔苏拉说。 “蒙铁尔的儿子,是他订做的。 ”巴尔塔萨补充道。 大夫又瞧瞧鸟笼。 “你可以再做一个嘛! ” “很抱歉,大夫, ”巴尔塔萨说, “可是已经出手的东西是不能再卖的呀。 ” 大夫耸耸肩膀, “他们出多少钱买下的?” 巴尔塔萨把目光转向乌尔苏拉。 “六十个比索。 ”她说。大夫又看看鸟笼。 “真漂亮, ”他赞叹着, “漂亮极了。 ”说罢,转身朝门口走去, “蒙铁 尔可真有钱啊! ” 财主蒙铁尔对于鸟笼的新闻无动于衷。 他就住在离这儿没有多远的地方, 一间堆满家具 什物的房子里。他那形容憔悴的妻子,一吃罢午饭就紧闭门窗,在黑洞洞的屋子里,睁着眼 睛整整待上两个钟头。她忽然听见人声嘈杂,不仅吃了一惊。开门一看,之间门前聚集着一 大帮人,巴尔塔萨拿着一个鸟笼也在那儿。他穿一身白,胡子刮得精光,神情严肃纯朴。 “这玩意儿真太妙啦, ”蒙铁尔的妻子喊了起来,顿时容光焕发,她把巴尔塔萨青岛屋 里, “我这一辈子都能没见过这么好的玩意儿。 ” “彼贝在家吗?”巴尔塔萨把鸟笼搁在饭厅的桌子上。 “他还在学校里呢, 一会儿就回来。 她答道。 ” 接着补上一句: “蒙铁尔这会儿在洗澡呢。 ” 蒙铁尔体态肥大, 浑身毛茸茸的, 脖子上搭着一条毛巾, 从卧室的窗户里探出身来: “那 是什么呀?” “彼贝的鸟笼呗。 ”巴尔塔萨说。 那女人疑惑地瞧他一眼: “是谁的?” “彼贝的呀, ”巴尔塔萨的语气十分肯定, “是彼贝让我做的呀。 ” 蒙铁尔穿着裤衩就从卧室走了出来。 “彼贝! ”他大喊了一声。 “孩子还没有回来呢。 ”他妻子喃喃地说。 彼贝在门洞里出现了。他约摸十二岁,眼睫毛弯弯的,沉静忧伤,活像他母亲。 “你过来, ”蒙铁尔对他说, “是你让他们做鸟笼的吧?” 孩子低下脑袋。蒙铁尔一把揪住孩子头发,硬要孩子看着他的眼睛, “你说呀。 ” 孩子咬咬嘴唇,一声不吭。 “蒙铁尔! ”妻子埋怨了。 蒙铁尔放开孩子,转身朝巴尔塔萨走来。 “抱歉得很哪,巴尔塔萨,你事先应该跟我商 量一下嘛。只有你才会跟小孩子打交道。 ”他把鸟笼还给巴尔塔萨, “你赶紧拿走,能卖给谁 就卖给谁。 ” ②那孩子一直木然不动地呆着,连眼皮都不眨一下。等巴尔塔萨接过鸟笼,迟疑地瞧了 他一眼,他才像狗打呼噜似的,喉咙里发出一声闷响,然后趴到在地,嚎啕大哭。 蒙铁尔冷眼瞧着,无动于衷。母亲想上去抚慰一阵。 “别管他。 ”蒙铁尔毫不妥协。 巴尔塔萨瞧那孩子半死不活的,活像一头害了传染病的牲畜。 “彼贝! ”巴尔塔萨笑盈盈地走到孩子跟前,把鸟笼递给他。那孩子一跃而起,抱住跟 他差不多大小的鸟笼,透过密集的铁丝瞧着巴尔塔萨,不知说什么好。 “巴尔塔萨, 蒙铁尔轻声说, ” “我不是说了吗,你把鸟笼拿走吧。 ” “还给人家吧。 ”母亲吩咐孩子。 “你留着吧。 巴尔塔萨说。 ” “你别犯傻了,巴尔塔萨, 蒙铁尔边说边拦住他, ” “你把这玩意儿带回家去吧,我一 个子儿也不会给你的呀。 ” “没事儿。我就是特意做了送给彼贝的,没想过要什么钱嘛。 ” 巴尔塔萨从挤在门口瞧热闹的人群里拨开一条路,走了出去。 巴尔塔萨在台球房受到热烈欢迎。这时候,他还在想,他做的鸟笼比别人的好,为了 不让蒙铁尔的儿子哭哭啼啼,只得把鸟笼送给他,诸如此类的事情没什么新鲜的。可是过不 了多久,他发现这类事情对许多人还挺重要,不禁兴奋起来。 “他们到底还是给了你五十比索才买下鸟笼的吧。 ” “六十比索。 巴尔塔萨答道。 ” 众人给巴尔塔萨斟上一杯啤酒, 他一一回敬。 天刚擦黑, 他就喝得酩酊大醉,漫无边际地胡扯起来。他说他要做一千个鸟笼,每个售价六十比索。然后,再做它一百万个,攒满六千万比索。电唱机由他出钱不停地唱了整整两个钟头。大家举 杯敬祝巴尔塔萨身体健康,走运,幸福。 乌尔苏拉做好一盘葱头炸肉,一直等他。有人告诉她,她丈夫在台球房里欢喜若狂地跟 大伙儿喝啤酒呢。她不相信,因为巴尔塔萨从来没有喝过酒。差不多半夜了,巴尔塔萨还在 灯火通明的台球房里,一步也动弹不得。他花了不少钱,只得留下手表抵押,保证次日还清 欠款。 过了一会儿, 他劈腿坐在街上。 清晨五点钟, 赶去望弥撒的妇女们看见他还坐在那儿。 (选自高兴主编《小说中的小说》 ,有删改) 11.请用简明的语言梳理这篇小说的脉络。 分) (5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做好鸟笼,拒卖鸟笼给老大夫,送鸟笼给彼贝,台球房醉酒。(事件发展 脉络) 【参考答案】 (二)期待好价格,信守与彼贝的约定,不忍孩子失望决定送鸟笼,送鸟笼后 兴奋与失落交织。 (主人公心理变化脉络) 【解题思路】 小说的脉络实则是小说故事情节的发展, 因此解答这类题首先要把握好小说的 故事情节。 12.依据小说的相关内容,概括蒙铁尔形象的特点。 分) (5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当地的财主,粗暴,专制,冷酷,吝啬。 【解题思路】 人物形象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概括归纳: (1) 小说中的人物的身份、 地位、 经历、教养、气质等。 (2)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和心里描写所揭示的人物性格特征; (3) 小说人物的所生活的社会历史背景; (4)文中作者或其他人物的介绍和评价。 13.按照要求回答下面两个问题。 分) (7 (1)对小说中画线①处的人物语言进行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指出小说中画线②处所用的描写方法,并分析这段文字在情节发展上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运用了夸张、比拟的手法,写出了鸟笼的精美,表达了老大夫对鸟笼 的赞赏之意。 (2) 神态描写、动作描写; 推动情节发展,是下文巴尔塔萨送鸟笼的直接原因。 【解题思路】对划线句子的赏析一般可从这样几个方面:运用的修辞手法,表达技巧, 对人物形象的作用。 14.小说的结尾部分,写了从来没喝过酒的巴尔塔萨喝得酩酊大醉,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 根据小说,请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谈谈你的见解。 分) (8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角度一: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醉酒的行为使读者对勤劳、淳朴、善良的巴尔 塔萨有了更深的认识,发现他有爱面子、冲动等性格特点,认识到他性格的复杂性。 角度二:使情节更为曲折,做好鸟笼期待出手却拒绝卖出,想卖高价却无偿送出鸟笼,这样 的情节本已曲折生动; 角度三:使主题更加丰富。为满足一个孩子的快乐送出鸟笼,体现了主人公的善良本性,弘 扬了善与爱的主题; 角度四:使环境更具典型性:小说中的三个场景,集中展示了社会下层百姓真实的生活状态 和心理状态。 【解题思路】应从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来选择角度。2009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一、 分) (9 本题为论述类文章阅读,所选的是很热门的一个话题——“通俗历史热” 。近几年来, 通过媒体, 尤其是电视,来推进史学的普及确实是很热门, 中央台的“百家讲坛”就是典型。 所以,考生对此话题并不陌生。所选部分层次分明,阅读的难度不大。题目主要是从文章内 容的理解和对作者观点态度的把握的角度设置, 考生对此方式熟悉, 操作起来也不是很困难。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近年来, “通俗历史热”不断出现于媒体的报道之中。作为一种关涉史学的文化现象, 我们有必要从历史学的角度对其进行考察。Ks5u.com “通俗历史热” 是商品经济和文化教育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定会出现的一种现象。 实际上 通俗历史并非“新生事物” ,它以讲说形式流传的历史已经相当久远了。它广泛流行于民间, 是民众了解过去、熟悉历史、满足自身历史求知欲的主要途径。一般情况下,这种历史的口 头讲说是以十分平静的方式存在于民众的日常生活之中的,很少“走热” 。但是,当商品经 济趋于发达、文化教育发展迅速的时候,人们在从事赖以谋生的职业活动之外,带有文化色 彩的业余需求会随之增长,对作为文化存在常见形态之一的历史知识,其“求解”欲望也会 趋于强烈。 这种社会需求的增长促使与时代发展息息相关的史学不得不进行必要的适对性调 整, 从而在隔尘绝俗的精英式研究之外, 衍生出一种以满足公众意愿为基本出发点的通俗化 的历史叙述——口头的或文字的, 并作为用以 “交换” 的精神产品出现在市场之上而日益 “走 热” 。两宋讲史及宋元平话的一度活跃便是其中典型的事例。在当今市场经济逐步成熟、文 化教育普及程度大为提高、 高等教育开始走向大众化的时代, 人们的业余文化需求显著增长, 久远的尘封旧事引起了人们日益浓厚的兴趣。这使通俗历史在当下有了“升温”的沃土,其 “历史的贯性”开始充分显现出来。客观地说,对于广大民众而言,在古奥难懂的传统史著 和“学术模式”的现代史书皆难“卒读”的情况下,通俗化的历史几乎成为他们“探寻过去” 的唯一选择。 这种现象的出现, 对史学终极功能的实现是非常有利的。 史学的职任是记录人类社会的 发展历程,总结其发展规律,以保证社会的良性运转,促进社会的文明与进步,满足人类社 会发展的需求。这是史学作为一门学科的“终极追求” 。这种目的追求决定了史学传播范围 与学科效应的正比例关系,即传播范围愈广,对社会走向文明与进步、对推动人类社会发展 所起的作用也愈大。而在社会道德的层面上,长久以来,史学都带有浓厚的“天职文化”色 彩,视道德教化为天然职任。它通过“贬恶扬善”以优化民风,激活有利于社会进步与文明 的向善意识,从而使俗静民和成为一种“常态”并最终惠及大众和社会。同时,历史知识的 广泛传播,对社会整体智慧的提高也是不无裨益的。不可否认,中国古代很多具有普世性的 行为规范与道义原则, 只有用通俗的现代语言加以表达与阐释, 才能使这种优秀的传统文化 在今天最大限度地得到活化,成为社会道德与精神的组成部分。也就是说, “通俗历史热” 促进了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有效传承, 对史学社会功能的实现, 对社会的文明与进步, 都是极为有利的。正因为如此,通俗历史的讲说与著述之“趋热” ,应当受到欢迎和鼓励。 当然,历史的通俗化不等于低劣化、庸俗化或文化的退化,这已经被历史所证明。 “通 俗历史热”的深入发展,要求通俗历史在外在形式变化的基础上,走向记述内容与历史观念 等核心部分的变化。具体而言,就是要把讲说与记述的重点,由“庙堂”转向民间,由官场 转向社会。更多地关注下层、关注民众,以体现史家应有的现伐眼光,这才是更高层次的、 成熟形态的通俗历史。 (摘编自李小树《关于“通俗历史热”的历史学考察》 ) 1.从原文看,下列关于“通俗历史热”在当今出现的原因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通俗历史以十分平静的讲说形式广泛流行于民间的历史已相当久远了。 B.市场经济和文化教育的迅速发展促使人们对业余文化的需求显著增长。 C.人们对久远的尘封旧事兴趣日益浓厚,对历史的“求解”欲望趋于强烈。 D.古奥难懂的传统史著和“学术模式”的现代史书,让广大民众难以“卒读” 。 【答案】A 【解析】本题是要求选出不能作为“通俗历史热”在当今出现的原因的项,只要抓住题 干的意思,答案 A 项所陈说的“历史相当久远”很显然不能作为当今流行的原因。 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通俗历史以满足公众的意愿为基本出发点,作为一种用于“交换”的精神产品出现 在市场之上,它的“走热”有着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 B.为适应时代发展,满足广大民众在业余文化方面的追切需求,史学不得不走出隔尘 绝俗的精英式研究误区,适时调整了研究目的和方式。 C.通过“贬恶扬善”的方式以优化民风,激活有利于社会进步与文明的向善意识,这 是史学的“终极追求”在社会道德层面上的具体表现。 D.中国古代很多具有普世性的行为规范与道义原则,只有用通俗的现代语言加以表述 与阐释,才能在今天得到最大限度的活化和有效传承。 【答案】B 【解析】文中第一段里说“在隔尘绝俗的精英式研究之外,衍生出一种以满足公众意愿 为基本出发点的通俗化的历史叙述——口头的或文字的” ,并没有说“隔尘绝俗的精英式研 究”是历史研究的误区。这是无中生有。 3.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通俗历史热”可以扩大史学传播范围,传播范围越广,就越有利于社会整体智慧 的提高,从而完成史学学科的全面建设。 B.既然通俗化的历史已经成为广大民众“探寻过去”的唯一途径,通俗历史讲说与著 述的“趋热”就应当受到欢迎和鼓励。 C.在商品经济和文化教育发展到一定程度后,通俗历史就必然会“走热” ,这种“走 热”现象十分有利于史学终极功能的实现。 D.通俗历史应当由外在形式的变化走向记述内容与历史观念等核心部分的变化,以改 变低劣化、庸俗化或文化退化的现状。 【答案】C 【解析】A 项的错误主要是“从而完成史学学科的全面建设” ,这是不合理的引申。原 文只说到“ (史学)传播范围愈广,对社会走向文明与进步、对推动人类社会发展所起的作 用也愈大” 项不说因果是否合理,就是选项中“通俗化的历史已经成为广大民众‘探寻 。B 过去’的唯一途径”与原文“通俗化的历史几乎成为他们‘探寻过去’的唯一选择”对比, 它丢掉了“几乎”一词。D 项中的“以改变低劣化、庸俗化或文化退化的现状”与原文“历 史的通俗化不等于低劣化、庸俗化或文化的退化,这已经被历史所证明”明显不符。2010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安徽卷) 安徽卷 一、(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一切传统都是过去的东西,但并非一切过去的东西都是传统。可是,过去确系传统的一个重要特征,我们不能离开过去与现在的关系而谈传统。 传统都有其“原本” ,原本是传统的始发言行。传统的始发言行有其特定的原初行动者、 特定的受动者,还有其特定的叫作参照系的现实环境。在传统的原本中,所有这些都是特定 的、不能代替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历史的进展,原本逐步地被认为是具有权威性的、天经地义的、带有 信仰性质的东西而为群体所接受, 成为凝聚群体的力量, 这样, 原本也就逐步地形成为传统。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传统逐步形成的过程也是一个逐步远离原本的过程。这里所说的远离, 是指原初行动者、受动者和当时的参照系已消失而成为过去。这样,传统在形成过程中就取 得了相对独立于原本所处的参照系以及原初说话人、原初受话人的自主性。 正是这种远离或自主性,打破了原本的限制,扩大了原本的范围,丰富了原本的含义。 这里的关键在于解释。在新的参照系之下对原本作新的解释,这就是传统远离原本的原因。 任何一个写下来的作品, 一旦公之于世, 它就是向广大的人群说话, 不仅是向同时代人说话, 而且是向后来人说话。作为受话人的读者不仅有同时代人,而且有后来人。读者可以对写作 的原本作出各不相同的回应,这些回应都是根据读者自己所处的参照系对原本所作的新解 释。可以说,传统的原本在形成为传统的过程中,不断地参照变化了的环境。在后来的一连 串读者面前展开一系列不断更新的世界。写作的原本是如此,行动的原本也是这样。传统的 行动痕迹往往出乎原初行动者的始料之所及,自有后来人的评说——解释。 这样看,传统形成的过程本身便是一个传统不断更新、不断开放、不断壮大的过程。传 统本来就具有两面性, 它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 既因新的参照系与之相摩擦而不断更新自己, 又因其偏执性而抗拒摩擦,力图使自身永恒化。可以说,传统既是摩擦的结果,又是对摩擦 的抗拒。那种把传统一味看成凝固不变而无更新的观点是错误的、不符合史实的。因此,在 对待传统的问题上,我们应当根据新的参照系,对旧传统 (选自张世英(我看国学——传统与现代),有删改) 1.从原文看,下列对“原本”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原本是传统的具有特定原初行动者、受动者、参照系的始发言行。 B.原本指权威性的、天经地义的、带有信仰性质的凝聚群体的东西。 C.原本是原初行动者、受动者和参照系已消失并成为过去的过程。 D.原本指有自主性的相对独立于原初参照系、说话人、受话人的传统。 【试题答案】 A【试题考点】 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B(理解) 【试题解析】 解答概念题,要特别注意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本题主要在概念的内涵上设置选项。A 项是“原本”内涵的正确的表述。B 项据原文“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历史的进展,原本逐步 地被认为是具有权威性的、天经地义的、带有信仰性质的东西而为群体所接受,成为凝聚 群体的力量,这样,原本也就逐步地形成为传统”可知,B 项表达的是原本形成的传统的 内涵。C 项把原本的属性搞错了。C 项的表述简化为“原本是过程” ,据原文“传统逐步 形成的过程也是一个逐步远离原本的过程。这里所说的远离,是指原初行动者、受动者和 当时的参照系已消失而成为过去”可知, “原初行动者、受动者和当时的参照系已消失而 成为过去的过程”是传统的形成过程,而非原本是过程。D 项 原文是“原本是传统的始 发言行” ,传统是原本的丰富、更新和壮大。D 项的表述曲解了原文的意思。 2.下列各项,不属于分析“传统远离原本”原因的一项是(3 分) A.在新的参照系之下对原本作新的解释,这就势必造成传统不断地远离原本。 B.读者对写作原本作出各不相同的回应,根据所处参照系对原本作出新解释。 C.因有后来人的评说解释,传统的行动痕迹往往出乎原初行动者始料之所及。 D.传统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因新参照系的作用而具有更新与抗拒的两面性。 【试题答案】 D 【试题考点】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C(分析综合) 【试题解析】 对于“原因、根据、证据”这样字眼的题干,特别要注意选项与题干之间要能构成因果 关系。 选项中, D 新参照系的作用有两种: 一是摩擦, 二是抗拒摩擦。 摩擦作用使传统更新” , 因而是“传统远离原本”的原因;但是传统“抗拒摩擦,力图使自身永恒化”使得传统力图 保持原本的最初本质特征,尽可能的不远离原本。 3.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传统原本中的原初行动者、受动者、参照系都是唯一的、不能代替的。 B.因时间推移和历史进展,传统远离原本后就自然丧失了原本的特征。 C.过去是传统的一个重要特征,但传统内涵却在新参照系下发生突变。 D.在对待传统问题上,我们应当根据新的参照系作出新的评价和解释。 【试题答案】D 【试题考点】 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C(分析综合) 【试题解析】 A 项“唯一的”原文表述为“特定的”与原文不相符。B 项原文是说“远离,是指原初 行动者、受动者和当时的参照系已消失而成为过去。 ”所以消失指的是原初行动者、受动者 和当时的参照系已消失,而不是“原本的特征丧失”C 项“突变”概括错误。原文“传统形 成的过程本身便是一个传统不断更新、不断开放、不断壮大的过程” ,因而传统内涵在新参 照系下发生的是“渐变” 。 2011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 一、 分) (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所有的艺术创作, 开拓的都是一个艺术的空间; 而艺术的空间说到底是一个想象的空间。 想象空间不同于现实空间,但又是以现实空间为基础的。这里有两层意思:一是说,艺术家 若没有对现实空间的感受,就不可能产生艺术的想象,就不可能开拓出想象空间来。一个自 幼目盲的人,是不可能创作出游戏的绘画作品的;一个自幼耳聋的人,也是不可能创作出优 秀的音乐作品的。二是说,想象空间之所以是想象空间,归根到底是以现实空间为依据的。 我们说一个艺术家的想象力十分丰富。 是说他主观想象的世界与直感到的现实空间, 有着极 大的差别。没有现实空间的参照,是无所谓想象力丰富还是不丰富的。想象空间与现实空间 既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也自然就有了彼此的关系问题。 在这里, 想象可以有两种不同的形式: 一是通过想象构造出的世界在表现形态上更加类 似于现实空间, 让读者像进入一个特定的现实空间一样, 进入到作家所构筑的艺术世界之中 去。这个世界实际上是一个想象的世界,但并不让人感到奇异或怪诞。二是通过想象构造出 的,是明显不同于现实空间的另一类空间。对于这样一个想象空间,人们是陌生的,如梦如 幻。但也正因为如此,它才让人领略到一种奇幻或怪诞的美感。实际上,这两种空间都是想 象空间。但因为前一种在读者的感受中,大致等同于现实世界,所以我们常常将其作为现实 空间本身来分析和理解,不认为它是虚幻不实的。而后一种在读者的感受中,就根本不同于 现实世界,带有明显的梦幻感觉,所以我们常常直接称之为梦幻空间。一部《红楼梦》就同 时具有这两种不同的想象形式: 太虚幻境构筑的是一个梦幻空间; 而对贾府人物及其生活环 境的描写,则是有关于现实空间的想象空间。 想象空间虽然是在现实空间的基础上产生的, 但想象空间与现实空间却有着根本的差别。 具体而言, 现实空间不是一个人按照个人的意愿随意创造出来的, 而是外在于任何一个个体 人先行存在的。它给任何一个个体人,都提供了一定的自由活动的空间,但这种空间,又是 极其有限的, 是不能满足任何一个个体人的全部要求的。 总体而言, 对于任何一个个体的人, 现实空间都是不完全自由、不完全舒适的。想象空间则不同了。想象空间不是外在于它的创 造者的,而是它的创造者自由想象的产物。尽管他所创造的这个想象空间本身,也不是完全 自由的,但想象空间对于它的创造者而言,则是自由的。假若《红楼梦》真的是曹雪芹的一 部“自传” ,曹雪芹就是贾宝玉。贾宝玉在贾府那个现实空间中是不自由的;而曹雪芹在创 作《红楼梦》的过程中,体验的却是创造的自由。 《红楼梦》的读者在阅读《红楼梦》的过 程中,获得的也是自由的体验;他们已经不受贾府这个现实空间的束缚,他们是在超越贾府 这个现实空间的视点上, 来俯视这个空间的。 所以想象空间是对现实空间的超越——现实空间是不自由的,想象空间则能满足人对自由的要求。(选自王福仁《现代中国异城小说研究·序》 ,有删改)1、从原文看,下列对“想象空间”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想象空间是以现实空间为基础创造出来的艺术世界。 B、想象空间是在读者的直接感受中大致等同于现实世界。 C、想象空间是作家进过自由创造开拓出的想象的世界。 D、想象空间可以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获得自由的体验。 【试题答案】B 【试题考点】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B(理解) 【试题解析】解答概念题,要特别注意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本题主要在概念的内涵上设置选 项。 2、下列对原文结构和内容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第一段用自幼目盲人的人创作优秀绘画作品受到限制的例子,说明艺术家开拓出的 想象空间与现实空间是不同的。 B、第二段指出了两种不同的想象形式能构筑不同的想象空间, 《红楼梦》中太虚幻境就 是通过两种想象形式构筑的。 C、第三段用对比的方式分析现实空间和想象空间的根本差别,前者是客观存在的,后 者则是创造者自由构造的。 D、文章用先分后总的方式阐述了想象空间的基础、想象的两种形式、现实空间和想象 空间的差别等三个问题。 【试题答案】C 【试题考点】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C(分析综合) 【试题解析】A、第一段用自幼目盲人的人创作优秀绘画作品受到限制的例子,不是说明艺 术家开拓出的想象空间与现实空间是不同的,而是为了说明“若没有对现实空间的感受,就 不可能产生艺术的想象,就不可能开拓出想象空间来。 B、《红楼梦》中太虚幻境就是通 “ 过两种想象形式构筑的”错。D 项“先分后总”错。3、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想象空间与现实空间差别越大,越能说明艺术家想象力强、创作水平高。 B、类似于现实空间的想象空间与现实关系密切,让人产生如梦幻的感觉。C、梦幻空间以想象空间为依据,他们都与现实空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D、想象空间能够超越人们感到不自由的现实空间,能让人在其中感到自由。 【试题答案】D 【试题考点】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试题解析】A 项无中生有,B 项让人产生如梦幻的感觉的应为不同于现实空间的另一类空 间。C